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 12 词四首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12词四首同步练(含答案)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夯实基础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

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

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辙”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D.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秋瑾的《满江红》中“,,,”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突出重点

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问题。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B.词的上片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7.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问题。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词风豪迈奔放,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突出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B.本词词眼为“狂",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卷”极言行走之快,写出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和出猎者的高昂情绪。

D.本词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作者以冯唐自许,表示可以卫国戍边。

10.“又何妨”言简义丰,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其妙处。

答:

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问题。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13.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

14.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答:

四、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完成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16.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答:

17.【教材思考探究四变式】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答:

常识积累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2.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主题理解

1.《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他们思乡忧国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江城子密州出猎》:本词通过描写出猎的壮阔场景,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通过对军旅生活和战斗场面的追忆,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

4.《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破封建束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之情,表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凌云壮志。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香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8.下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碧云天”四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三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是好梦相伴。

D.词作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19.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④前不用翠眉颦⑤。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被谪出知越州,但他一如既往心境平和。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多喻人的高风亮节。④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⑤颦:皱眉头。

2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写了词人与钱穆父京城一别已是三年未见,友人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在相逢欢笑时,却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B.“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两句,渲染出宁静优美的氛围,流露了作者虽与友人分别,但内心乐观豁达,全无抑郁之情。

C.词末两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呢

D.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个性风貌。

21.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所表达的多重情感。

答:12词四首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夯实基础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

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

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

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D)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辙"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D.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B)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突出重点

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问题。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B.词的上片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7.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示例: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外患未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问题。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词词风豪迈奔放,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突出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B.本词词眼为“狂”,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卷"极言行走之快,写出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和出猎者的高昂情绪。

D.本词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作者以冯唐自许,表示可以卫国戍边。

10.“又何妨"言简义丰,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其妙处。

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问题。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13.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14.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答: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

四、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完成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16.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答: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17.【教材思考探究四变式】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答:示例1:引用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示例2: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常识积累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2.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主题理解

1.《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他们思乡忧国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江城子密州出猎》:本词通过描写出猎的壮阔场景,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通过对军旅生活和战斗场面的追忆,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

4.《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破封建束缚,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强烈向往之情,表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凌云壮志。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香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8.下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碧云天”四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三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