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道难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3.1蜀道难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每组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危险
开国何茫然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参、井:均为星宿名,二者邻近,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古人把地域与星宿分别对应,称为分野)
青泥何盘盘盘盘:盘旋曲折的样子
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用作使动,使……凋谢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阻塞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膺:抚摸着双腿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2.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途愁苦,以优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重的自然景象,渲染了旅途愁苦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声响,惊险万状,令人目不暇接,形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侧身西望长咨嗟
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D.砯崖转石万壑雷
4.下面是对本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热情地赞叹自然景物,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可以横绝峨眉颠横绝:飞越。
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盈:满、足。
C.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名词作动词,冲击。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空,徒然。
6.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几句,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旨,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很久以来秦蜀两地相邻而不通,强化读者对蜀道难行的感受。
C.“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相传五丁开山后才逐渐有蜀道,既可突显蜀道来之不易,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D.“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在山岩间曲折盘旋,而且道路满是污泥,行走更加艰难危险。
7.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诗歌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与井分别是秦与蜀分野,扪参历井,言环蜀之境,道路险阻,所在皆然,令人胁敛屏气而息,惟有抚膺长叹而已。
D.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拘于时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以手抚膺坐长叹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其险也如此___吾其还也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咨嗟(jiē)巉岩(chán)飞湍(tuān)
B.喧豗(huī)砯崖(pīng)吮血(shǔn)黄鹄(hú)
C.崔嵬(wéi)峥嵘(zhēng)栈桥(zhàn)万壑(hè)
D.猿猱(náo)秦塞(sè)扪胸(mén)抚膺(yīng)
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出"字使用绝妙,含义丰富。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此两句用“出"字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____,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A.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B.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
C.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D.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
二、语言表达
11.《蜀道难》: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12.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表述欠妥当,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竭力描绘了蜀道的艰难恐怖,②但读者读完以后,③不但不感到害怕,④为诗的夸张描写所感动、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⑤从描写对象说,⑥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⑦但又具有雄奇壮美等特点,⑧在诗人的妙笔下,⑨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⑩更具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13.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进行扩写。
要求: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主旨;原有意象不能缺少,但描写顺序可自由;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
三、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二)
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
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小众化的《红烛》;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李金发基本是小众化诗人,田间基本是大众化诗人。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殷夫、穆木天、艾青、何其芳等都是由小众化转向大众化的诗人。
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
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
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些歌妓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元稹为《白氏长庆集》写的序言里有这样的叙述:“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改编自吕进《诗歌的大众与小众》)
(1)全文来看,作者有关“诗歌的大众与小众"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文章观点,李白的《静夜思》和《蜀道难》,哪一首属于大众化诗歌,哪一首属于小众化诗歌?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危”,高;
B.全部正确。
C.“塞”,山川险要的地方;
D.“抚膺”,抚摸着胸。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2.【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C项,“虚实结合”说法错误,第二段运用了实写的手法,如“但见"又闻”都是实写,同时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
故答案为: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名词作状语,在下面。句意: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B.名词作状语,向西方。句意:侧身向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C.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句意: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D.转:使动用法,使……转动。句意: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ABC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中的“转"为动词使动。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的现象。词类活用有如下类型——名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状语③使动用法④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①作名词②使动用法③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①作名词②作动词③意动用法④使动用法;数词的活用:①作动词②作名词③作形容词。
4.【答案】A
【解析】A.“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中,诗人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B.去:距离。句意为:山峰连着山峰,山峰之高,离天不满一尺。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熟知文言实词的几种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然后结合句子明确字义、词性,从而确定其用法。
6.【答案】D
【解析】D.“而且道路满是污泥"错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意思是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7.【答案】D
【解析】D.“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错误,神话传说和想象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8.【答案】B
【解析】A.第一个“于”,介词,表比较;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
B.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C.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介词,因为;
D.第一个“其”,代词,代指蜀道;第二个“其”,副词,表祈使,还是。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9.【答案】D
【解析】D项,“秦塞"的“塞”读作“sài"。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10.【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从句式上看,这一小句和前一小句的主语都是“(这种)动态美”,前一小句是“给人”,后一小句,以“使人”承接,放在句首前后连贯,排除AB;从这一小句的内部结构来看,主干为“使人产生……感觉”,用“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来修饰“感觉"更为合适,排除D。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关注前后文,确保所填句子在逻辑上通顺;二是注意陈述对象一致,确保所填句子在陈述事件时不出现中途易辙的问题。
11.【答案】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触目惊心,叹为观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高峻的山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神的车驾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诗中语言把神奇惊险无比的意象、意境充分的渲染开来,使人不仅能读出诗人的浪漫主人情怀,也能闻出来,感受出来。李白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快的色彩,他的作品中不加任何雕饰,潇洒清丽,却能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故答案为: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触目惊心,叹为观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高峻的山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神的车驾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抓住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分析诗歌的意境。
12.【答案】在④句“为诗的夸张”前添加“反而";将⑥句“具备”去掉,或在“害怕"后添加“的特点”;在⑨句“跟美丽"前添加“它”。
【解析】从分句间的关系看,③④句之间应是转折关系,所以应在④句前加上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从语法结构看,⑥句中谓语动词“具备"缺乏宾语,所以应添加恰当的宾语,或将谓语动词“具备”去掉也可。⑨句谓语动词“跟"前面缺主语,所以要添加恰当的主语。
13.【答案】连绵起伏的群山似一柄柄利剑(比喻),距天不满尺许。一条条如虬龙般盘旋屈曲的苍劲的枝干(比喻),斜倚着向下,好似要将自己的头颈伸向崖下滚滚的波涛,乘机潜游溜走一般(比拟)。盘曲的蜀道蜿蜒远去(比拟),在山林中忽隐忽现,起起伏伏。唉,这不也是我脚下的人生路吗(反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扩写的能力。
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意思是: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然后分析诗句中涉及的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
诗句中涉及的意象有“峰"天”“松"壁”。“连峰"是指山峰连接着山峰,即群山连绵;“不盈尺”是说山峰高耸,距离天空很近;“松"是枯松,是遒劲有力枯槁的老松;“倒挂”是“松"的形态;“壁”是绝壁,是枯松生长的地方。
接着结合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RP时间管理RevB》课件
- 2025年长沙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年内蒙古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广安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石家庄货运从业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珠江三角洲-单元检测
- 社区用电安全规定
- 四川省城市排水工程招标文件
- 文化产业园硅PU施工合同
- 装卸作业应急预案
- GA/T 1300-2016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设置与评审
- 高中期末复习 高效备考主题班会 课件
- 儿童故事: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件
- 2023年9月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 水池满水试验报告
- 两班倒排班表excel模板
- 数学说题大赛评分标准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_unit2The_united_Kingdom_Reading
- 哈汽东芝型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低压缸动静碰磨故障分析与对策
- 温州市房屋租赁合同-通用版
- 医源性冠状动脉夹层的识别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