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二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二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二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二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单元综合测试十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单元综合测试(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西宁市模拟考试]商朝甲骨文亦称“甲骨卜辞”,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兼卜渔猎、农事。“甲骨卜辞”一般由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命辞(记录占卜的详细事情)、占辞(记录占卜结果)、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状况)四部分构成。据此可知,甲骨文()A.具有探讨商代历史细微环节的史料价值B.真实记录了商代“四民”的生活状况C.构造了我国成熟的汉文字书写系统D.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到了民间2.[2024·乌兰察布市模拟考试]进入战国,儒、墨渐成显学,阴阳、道、法、名、农蜂起,学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不行胜道”,仅《史记》所记,就有孟子作书七篇,慎到著十二论,庄周著书十余万言,荀子列数万言而卒等等。材料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A.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B.“士”阶层的活跃和受到重用C.呈现出“礼崩乐坏”的时代特色D.社会文化呈现相互对立的特征3.[2024·安徽省“江淮十校”质量检测]从春秋起先,古代渐渐形成了以“仁战”为核心的武德文化,主要包括“义战”“人和”的习武原则,“师出以律”的行武方路,“精忠报国”“唯人是保”的侠客精神。“仁、义、忠、智、勇、严、信、礼”的武德标准等。据此可知,中国传统武德文化()A.与春秋争霸亲密相关B.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润C.主要流行于军营之中D.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4.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宽而得民”;邓析提出明智之君“视民而出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此可见,他们认为为政者应()A.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B.维护君主专制体制C.具有关注民生的情怀D.勇于突破传统束缚5.[2024·中卫市高三模拟考试]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百姓乡化,孝子、悌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困,狱或八年亡重罪囚”。这反映出汉代()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B.开创了德治礼教的治理方式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6.[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决战高考卷]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和君臣关系。阮籍母亲亡故时,别看他照样下围棋、喝酒吃肉,好像不拘孝子之礼,但酒肉之后长号吐血并以孝子著名;嵇康临终写《家诫》教化子孙奉行儒家伦理。据此可知,当时()A.追求精神自由却徒有虚名B.阮籍和嵇康等人言不由衷C.传统文化趋向多维度融合D.儒学危机引发了思想混乱7.[2024·南昌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了很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家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非常重视家庭教化。由此可以推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起先形成B.士族文化影响扩大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8.[2024·贵州省适应性测试]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认为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医()A.区分亲疏贵贱的病患差别B.坚持医德至上的价值取向C.贯彻医技优先的行医理念D.恪守安家立命的职业规范9.[2024·河南省六市高三模拟考试]许倬云认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体系,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荀子的“仁义”与“王道”B.董仲舒的“三纲五常”C.王阳明的“心即理”D.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10.[2024·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宋代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现象,下表为部分地方改名状况,据此可知()原地名改后地名太平乡孝感乡安亭乡服礼乡春申乡守信乡光宅乡宅仁乡醋塘乡乐智乡A.重文轻武政策干脆影响地方治理B.商品经济推动改易乡名C.强化中心集权导致官僚机构膨胀D.理学影响社会基层治理11.[2024·全国乙卷“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清代戏曲《雷峰塔》塑造白娘子作为因爱下凡的蛇妖,因许仙动摇而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但因其子孝行感动天地而释放出塔。该戏曲随后改名为《白蛇传》,广为流传。这表明该戏曲()A.确定了人的正常自然欲求B.迎合了市民阶层心理诉求C.体现了深厚封建理学思想D.提升了中国女性社会地位12.[2024·宜宾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显明对比;“三言两拍”中很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扬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A.儒释道起先走向融合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C.小说成为了文学主流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4·广西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尚书·盘庚》记载,盘庚认为帝王要把小民放在心中,表示“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周取代了殷商的统治,同时殷商推行的民本的政治理念被传承下来。同样,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挚友结成的五伦关系,社会被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覆盖,保持着一种自然的“亲亲”和“尊尊”的宗法联系。汉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即是争民心之举,民众不仅是统治和压迫剥削的对象,也是可利用和可借助的重要政治力气。——摘编自陈谷嘉《中国文明起源的特别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材料二从隋末动荡中走来的贞观君臣,对于如何防止社会冲突的激化,怀着高度的警惕,也有着深刻的相识。唐太宗曾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资治通鉴》)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就出现了“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的大治局面。——摘编自刘后滨《唐太宗如何提升民心指数》材料三黄宗羲不再从血缘关系看待和解析以民为本,他从人的权利与自由的政治和道德观动身,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主见。这是与古代的以民为本主见的本质区分,是对封建专制压迫人民,蔑视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挑战,是对几千年反人道、反人性的“三纲”政治和道德的批判。——摘编自陈谷嘉《中国文明起源的特别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产生及发展的缘由。(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太宗维护民生的措施。(9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黄宗羲发展“民本”思想的意义。(7分)14.[2024·昆明一中适应性训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术,先秦诸子、两汉儒学及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都是该时代的代表思想或学术,而它们都有明显的特色和风格。至于各种学术思想,盛行缘由虽有不同,但概括来说,又可找到两个共同点:首先,是思想内部的发展,即思想自身不断扩充和深化内涵的结果;其次,是社会协助因素,每一种时代思想的发展,必需协作当时的社会因素。——吕振基、苏荣《中国史析论》材料反映了学者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相识,请以某一时代的学术为例,对此相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单元综合测试(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解析:商朝“甲骨卜辞”往往细致记录商王占卜的日期、人物、详细事务、结果和事后验证等内容,说明甲骨文具有探讨商代历史细微环节的史料价值,故选A项;真实记录了商代“四民”的生活状况与甲骨卜辞“以王室占卜为主”不符,解除B项;汉字的书写结构须要依据详细的文字考察,解除C项;甲骨文记录的是王室占卜的内容,并未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到民间,解除D项。答案:A2.解析:据材料“儒、墨……阴阳、道、法、名、农蜂起,学者‘各著书……不行胜道’”可知,战国时期各家各派著书立说,思想蓬勃发展,故选A项;材料主要论述思想领域的蓬勃发展,没有提及阶层的发展,且儒家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受到重视,解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思想领域,没有提及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战国时期,各家思想既相互诘难,又彼此汲取融合,如荀子主见礼法并用,解除D项。答案:A3.解析:据材料“‘仁、义、忠、智、勇、严、信、礼’的武德标准等”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强调“仁”“礼”可知,武德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故选B项;据所学“春秋无义战”相关史实可知,春秋争霸会冲击仁义思想而非武德文化,解除A项;材料主旨是武德文化的内容,没有涉及武德文化的适用范围,解除C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武德文化不受统治者重视,解除D项。答案:B4.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孔子、邓析、孟子都主见执政者要考虑人民的利益,确定程度上体现了民生关怀的执政理念,故C项正确。统治者不行能代表下层民众利益,故A项错误。当时君主专制政体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孔子主见复原周礼,并非主见突破传统束缚,故D项错误。答案:C5.解析:“孝子、悌弟”“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困”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可见在社会管理中渗透德治教化的思想,故选A项;汉代名臣黄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这个案例无法说明其初创性,德治思想本身是先于汉朝而存在的,解除B项;名臣黄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是个案,不能说明普遍现象,更不能说明国家以他作为标准,解除C项;“治颍川八年”效果明显,但这个案例不确定具有普遍性,无法说明全社会伦理水平的提高,解除D项。答案:A6.解析:阮籍、嵇康等人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在各自的人生中既有出格的表现,但是又自觉地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融入生活之中,这是儒家思想对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的体现,所以在阮籍、嵇康等人身上既体现出佛道的个体自由,也有儒家的伦理,故选C项;魏晋名士精神自由,并非徒有虚名,而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多种文化的融合,解除A项;言不由衷是心口不一,嵇康等人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鄙视礼教,生活放荡不羁,并非言不由衷,解除B项;社会动荡引发儒学危机和思想混乱,解除D项。答案:C7.解析:据材料“一般的庶族家庭也非常重视家庭教化”可知士族势力强大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庶族也重视家庭教化,可以推知当时士族文化影响扩大,故选B项;汉武帝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解除C项;目前最早的印刷术是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唐宋时期印刷技术快速发展,解除D项。答案:B8.解析:据材料“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知,二人都重视生命,强调医学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故选B项;“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指治病不分贵贱,解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行医的职业操守,并不涉及医技优先,解除C项;安家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予,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D项。答案:B9.解析: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但人性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把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体现人间秩序与自然秩序的交叉,故选D项;“仁义”与“王道”是为君者要施行仁政,王道就是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只体现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解除A项;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只体现人间秩序,解除B项;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未体现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解除C项。答案:D10.解析:据材料表格中改后的地名“孝感乡、服礼乡、守信乡”等,结合所学孝、礼、信等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容可知,地名的修改受理学影响,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重文轻武的相关信息,解除A项;据材料中改后的地名“孝感乡、服礼乡、守信乡”等内涵可知,这些地名与商品经济无关,解除B项;材料主旨是宋代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现象,与官僚机构膨胀没有联系,解除C项。答案:D11.解析:《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和许仙是为了追求爱情,最终白娘子因其子孝行感动天地而被释放出塔,这种故事内涵体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价值诉求,故选B项;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确定人的自然诉求,明清的反理学思想也确定人的自然欲求,但没有体现在材料中,解除A项;封建理学反对人欲,与题干中白娘子的最终结局不符,解除C项;戏曲本身只能折射价值观念,不能干脆提升女性的地位,解除D项。答案:B12.解析:《三国演义》赞扬刘备政权的正统,诸葛亮的才智、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臣形象,书中的角色刻画,以及“三言两拍”的忠烈孝义,均体现了当时为统治者推崇的流传广泛的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故选B项;宋代儒释道就已经融合成为理学,解除A项;明清时期小说才成为文学主流,解除C项;明清时期小说创作批判封建统治,宣扬儒家主流价值观,并不为专制统治服务,解除D项。答案:B13.解析:(1)据材料一“社会被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覆盖”可知,血缘氏族关系的深厚;由材料一“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挚友结成的五伦关系”可知,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据所学唯物史观可知,悠久稳定的农耕文明是经济基础;从材料一“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可知,夺取政权和巩固统治的须要;由材料一“同时殷商推行的民本的政治理念被传承下来”可知,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据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可知,儒家思想的深厚伦理色调。(2)据所学贞观之治可知,养精蓄锐;从材料二“轻徭薄赋”可知,轻徭薄赋;由材料二“安用重法邪”可知,减轻刑罚;据材料二“朕当去奢省费”可知,戒奢从简;由材料二“使民衣食有余”可知,劝课农桑等。(3)据材料三“天下为主,君为客”可知,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由所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可知,发展了明清儒家思想,为近代人本主义供应了思想上的借鉴。答案:(1)缘由:血缘氏族关系的深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悠久稳定的农耕文明;夺取政权和巩固统治的须要;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儒家思想的深厚伦理色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