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_第1页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_第2页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_第3页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_第4页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演化过程宇宙中的地球中图版

必修1

第一章第3节新课导入感受地球上生物的演化过程

如果把地球自“诞生”之日至今的演化过程看作24小时的话,那么地球形成于午夜0时。7小时后,早期的单细胞生物出现了。再经过14个小时,单细胞生物进化为简单的软体动物,如水母和蠕虫。21:00以后,更大型的、较复杂的生物在海洋里得以进化。爬行类动物和昆虫类在22:00首次出现。恐龙直到23:00才出现,但到了23:30就已经灭绝了。人类(晚期智人)是在午夜24:00的前1秒出现的。新课导入【思考】查阅资料,说出地球上上述生物出现的时间大约分别距今多少年。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及形成,据此推断地质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特征。(综合思维)2.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描述地球演化历程,或描述某个地质年代的地球基本面貌、古生物基本情况。(地理实践力)学习目标/

01地球的形成和地质年代表

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1地球的年龄:大约46亿年。思考: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是如何形成的?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46亿年前地球诞生陨石撞击冷却凝固形成原始地壳地表温度升高岩石熔融状态原始海洋云层冷却成云致雨地壳内部气体溢出形成原始大气圈火山喷发

地质年代表2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大约年代(亿年)40255.414.854.434.193.592.992.522.011.450.660.230.026地

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生物死亡并沉入浅水遗体被沉积物迅速掩埋生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地质作用使化石暴露于地表研究意义在地层中保存的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质年代表地层单位:地质学家们通常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单位地质时代单位: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方法技巧依据地层和化石推测地质年代及地理环境(1)依据地层“两确定”①确定地层形成时间;②确定地理环境特征。确定地层形成时间①确定地层形成时间正常状态(正常状态是指没有受到剧烈的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层大致呈水平状态)下,地层是按时间顺序分布的,即“老的地层在下,新的地层在上”,因此根据两个地层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可推测地层形成的早晚顺序。确定地理环境特征②确定地理环境特征沉积地层是由沉积物组成的,因此沉积地层中保持着原有地层组成物质。依据地层组成物质可以确定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如石灰岩地层形成的环境是海洋环境等。方法技巧①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②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2)依据化石“两确定”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①确定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由于地质时期经历过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某些生物只生存于某个特定的地质时期;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且进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即每个物种只能出现一次,灭绝之后不再重复出现,由此可以确定含有某种生物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思考题:请根据图示化石推测地质年代。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②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保存有某种生物化石的地层沉积环境能反映该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存在煤炭的地层反映了茂密的森林环境,存在鱼化石的地层反映了水生环境。思考题:请根据图示化石推测该时期的地理环境。素养培优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而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抬升或下沉,地壳抬升过程中地表往往伴随着侵蚀作用,地壳下沉过程中地表往往伴随着沉积作用。通过追溯地层和岩石的各种特征及其空间关系,就可了解地壳的发展历史。右图为A、B两地地层对比图。问题:1.[综合思维]结合上述材料,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答案:方法1: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上新。方法2:生物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进化,含有低级(简单)生物化石的地层老,含有高级(复杂)生物化石的地层新。问题:2.[地理实践力]图中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如果有,请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在图中连起来。答案:有。问题:3.[区域认知]相对于A地,B地缺少化石4所在地层,请推测原因。答案:可能一:化石4所在地层形成时期,B地为山地,地势高,未发生沉积。可能二:化石4所在地层形成之后,B地地壳抬升,化石4所在地层被侵蚀掉。/

02地球的演化史地球为一片广阔海洋,岩浆活动剧烈,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太古宙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太古宙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出现藻类、海绵等低等多细胞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标志着地球进入生命大发展阶段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元古宙海陆变迁:中后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古生代生物进化: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期;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出现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茂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古生代古生代生物进化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复原图古生代中期鱼类复原图成矿情况: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古生代海陆变迁: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中生代生物进化: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出现始祖鸟。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等植物为代表;末期,恐龙灭绝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中生代中生代生物进化侏罗纪时期始祖鸟复原图侏罗纪时期恐龙复原图成矿情况:形成丰富的金属矿产,也是一个重要造煤期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中生代海陆变迁:发生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新生代生物进化: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人类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距今46亿年距今5.41亿年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新生代新生代生物进化方法技巧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的记忆方法(1)时间变化:从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素养培优某科幻冒险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名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1.[区域认知]恐龙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的?2.[综合思维]恐龙生活地区当时的气候和植被有什么特点?3.[综合思维]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对于目前人类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