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辑:高考修辞考题三大满分策略-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_第1页
第2辑:高考修辞考题三大满分策略-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_第2页
第2辑:高考修辞考题三大满分策略-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_第3页
第2辑:高考修辞考题三大满分策略-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_第4页
第2辑:高考修辞考题三大满分策略-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辑:高考修辞考题三大满分策略在把脉修辞手法考题主方向的情况下,对点专练,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和得分率。主要着力点:进一步熟悉常用、常考的几种修辞手法,进一步熟悉常见的命题套路,进一步强化训练提高答题规范性。得分目标:保4争5。训练重点:审题能力,踩得分点意识,修辞效果专业词语述评能力,结合文本分析能力,对文本内容的深层阅读理解能力。一、熟知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常见命题形式(真题展现)19【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20.【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1.【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对其作简要分析。(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0.请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5分)【总结】通过对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研究,有以下总结:①分值多为5分,也有4分和6分情况;②指定一个句子进行修辞定点分析;③有时不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这时修辞手法有可能是一种,有可能是两种或三种;注意题目“什么”和“两种”“哪些”的问法;④有时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要求分析;⑤根本任务要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所的题目都有“分析”二字,问法多样:“请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简要分析”。二、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黄金三要素”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内容解读),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示例1:(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思路】比喻+比喻内容(本体和喻体解读)+效果分析(相似性表现,也就是分析效果)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思路】①修辞1+修辞内容+修辞效果②修辞1+修辞内容+修辞效果【提示】题目中的语句,在表达效果上有共同之处,所以组织答案时合二为一,为的是使答案更精练。但是“黄金三律”(修辞+内容+效果)主要得分点一样不少。【答案】20.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2分)(修辞名称),②把鸣沙山比作是风手中的雕塑作品,把风聚拢沙粒并保持鸣沙山原状的过程当作人“不知疲倦地雕塑”来写(1分),(修辞内容)③赋予风以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力量的赞叹和敬佩(2分)。(修辞效果)(评分参考:修辞手法每种1分,有分析1分,表达效果2分,言之有理即可)(三)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能力点一轮复习,考生对这类题目有了解,答题思路也熟悉;二轮复习重点是如何在规范答题基础上,做到答题既又快又好,也就是高效得分。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能力点有三点:☆一是要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二是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三是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的分析。考生的痛点:多在第三点效果分析,要么只答不出专业术语,要么只答专业术语,要么效果分析只答出其中一点不够全面,要么效果分析不能结合全段内容来表述,文段内容理解不到位。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这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可以在二轮复习有意识地梳理和强化,如识记某一修辞手法作用的专业术语。这些可以称之为非智力因素,老师可以教会。)修辞考点的能力点:文段内容的理解。(句不离段,对某一句话修辞手法的理解,得把这句话代入原文语境,这才是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根本。很多考生丢分,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些可以称之为智力因素,老师不一定能教会,重要考生的“读”与“悟”。)将修辞手法具体到某一句话中进行考察,而不是对修辞手法的客观认定,体现出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其实,现代文阅读Ⅰ和Ⅱ、古诗鉴赏的主观,都有“考点的专业知识+文本的阅读理解”,这些能力是相通的。主观题提分的关键,最后拼的是“文本理解”。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思路】对偶+构成(修辞内容,什么和什么对偶)+效果分析(结合文段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5分)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修辞内容,构成,什么和什么对偶)(2分)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效果分析1),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效果分析2)。(3分)评分参考: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分析】新高考Ⅰ卷考察的修辞手法真是再普通不过了——对偶。题目简单,但得分未必理想。学生丢分有两点:一是对“对偶”构成不能上升到“意义紧密相连”这一高度总结分析,多是回答什么对什么,简单列举;二是没有结合文本整体内容分析出这一句话“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解析】熟悉修辞手法(基础)对偶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原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那么这些内容为什么能放到一起“两两相对”?从对偶的定义来看,就是“结构相同、意义对称”,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对得上,这才是理解对偶的精神实质。结合文本理解修辞手法(能力点,提分关键)对偶作用:语言精炼,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两部分内容相为补充、照应或者对比、反衬,增加表达的文采与语言的感染力。“语言精炼,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这些是专业术语,可以直接照搬;“增加表达的文采与语言的感染力”,也可以照搬,但是结合文本,怎样具有感染力呢?从全段内容来看: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络绎不绝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三段文字主要是写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统文化,选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就是在以对偶的形式具体展现出传统节日中的多样传统文化形式,让人们有一种很强的现场画面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其实文体结尾句“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已经说得很清楚。所以,这一对偶的效果可以表述为“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当然,与之意思接近的表达有:“有文采,增强画面感,具有现场感染力;表现出传统节日的魅力,渲染传统浓厚节日氛围”……不管答案如何组织,考生得有这样的意识:一定要结合文本的语境来分析这一修辞在文段中起到的表情达意作用。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关键得分点。【真题再做】1.(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2022年高考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3.(2022年高考新高考Ⅱ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4.(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5.(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真题详解【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21.D【解析】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故选D。【2022年高考新高考Ⅰ卷】【审题】题目明确设问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这种题型平时进行过大量训练。不管文句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离不开三点: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内容解读),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解析】(1)设问。“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先问后答,下文以三个意味着来具体作答。设问的效果,引发人们对失败内涵的追问与思考,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强化了表达意味,并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2)排比,【思路】排比+排比解读(三个分句内容)+表达效果(增气势+广文义)【文本理解重点】①三个分句所展示的内容②句式上的气势表达效果和内容上的表达效果(形式+内容)后面的三句话构成的排比句,依次从“付出辛劳,工作更艰巨,在航天世界中的位置变化”,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论述了“失败”的内涵。内容丰富,情感加浓,富有气势,程度加深,强调各种失败虽然给航天领域的研发带来的危害损失巨大,反衬出奕恩杰科研决心之坚定。【参考答案】(1)设问。“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先问后答,下文以三个意味着来具体作答。设问的效果,引发人们对失败内涵的追问与思考,产生一种阅读期待,强化了表达意味,并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2)排比。三个“意味着……”构成的排比句,依次从“付出辛劳,工作更艰巨,在航天世界中的位置变化”,论述了“失败”的内涵。内容丰富,层层推进,富有气势,强调各种失败虽然给航天领域的研发带来的危害损失巨大,反衬出奕恩杰科研决心之坚定。【2022年高考新高考Ⅱ卷】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那早晨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中使用了排比,使内容丰富,露珠、太阳、红霞,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变化,多角度多侧面联想想象。以三个结构为“那……是不是还……”的句子,整齐对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用细腻的笔触从不同视角一一展现“我”对园中各种美好景物的回忆,极富感染力,排比修辞增强语势。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以时间为序,从早晨到午间,最后到黄昏时候,分别对应三个意象,抓住了景物特点,具有景物定格的效果,用特写镜头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变着”,寄寓了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参考答案】排比。①按早晨、午间、黄昏的时间顺序,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写了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②句式整齐对称,音韵和谐,富于想象,极具感染力;③在铺叙堆叠中突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表达出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21.【答案】(5分)示例: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修辞内容具体解读,把什么物来拟成人)②这一修辞使语言表达形象可感,内容生动活泼,(效果分析1;艺术效果)③且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喜爱之情。(效果分析2:情感表达)【思路】拟人+拟人解读(把什么物拟成人的什么情态)+表达效果【文本理解重点】①“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