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4:语言文字运用+材料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_第1页
专练4:语言文字运用+材料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_第2页
专练4:语言文字运用+材料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_第3页
专练4:语言文字运用+材料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_第4页
专练4:语言文字运用+材料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运用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4:语言文字运用+材料阅读(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以根地倾倒之时,当悠久的信仰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一种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把怀疑论者改造成虔诚的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A.烟消云散无可匹敌挥霍无度 B.烟消云散无与伦比恢宏大度C.土崩瓦解无可匹敌恢宏大度 D.土崩瓦解无与伦比挥霍无度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怎样处理学生,如果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就是了。。①家长对此有异议②如果老师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③还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或者投诉举报④都属于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畴⑤涉及违法犯罪的则有相应的法律解决渠道⑥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方式来解决A.⑥②④①③⑤B.⑥⑤②④①③C.④①⑥②③⑤D.④⑤①⑥②③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挑战与机遇同在,办法总比问题多,在强者眼里绝境也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出口的游乐场而已,绝境总会有出口,面包会有的,粮食会有的B.为教育立法,肯定惩戒教育的合法性,此举是明智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激励和说服,也需要批评和惩戒,教育乌托邦应当缓行。C.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我们要自觉地抵御诱惑,抗拒堕落,用纯真的感情去守护一方净土,让操守在那里闪耀,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永远年轻。D.判断一个人,不光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你看那些落马贪官,台上说得漂亮,台下做得混账,一个个尽成了中国版的答尔丢夫。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黄鹤楼的一组是()①眼前忧乐谁无意;天下江山此最雄。

②胸中江汉千层浪;眼外龟蛇一道虹③有客临舟怀帝子;何人下榻学陈公。④楼可停云休跨鹤;才能搁笔亦称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下列各项中,对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是(3分)()A.成功产生于长期的坚持中。B.人生安全不能靠虚幻维持。C.讽刺无所作为的消极等待。D.临溪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佚名)二、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6—8题。我老觉得,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一到周末或月底的进食时间,流水线一样的资讯平台就开始推送了,详尽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切成很小的碎块、撒好了提神的调料和悦目的花边,排列整齐地进入到我们各自所趴着的笼子里。投食而来的那些书单,挤挨挨地进入视线,爱恋的感觉就此稀薄了,似已没了起初的忠贞和虔诚,因它们不是我日思夜盼、苦苦求索而来的,甚至可能是并不需要的、伴有轻微质疑的。当然,是可以看的,足可以翻上大半天,直看得挺胸凸肚,可随后只消半个黄昏,就饿了,加倍的饿,空洞到极点的饿。我饿着。我羞耻于这种饿。这怨不得别人的,为什么会在大丰大收、供给丰沛到过剩的背景下如此之饿?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去荆棘、去莽原、去冰雪中捕食的能力,从被抛弃的垃圾堆里、从加锁的门背后、从被打包变卖的废品中,翻找到那些破旧、残缺、没了用处、味淡如水的,但真正适配自己的东西。我只能吃大路货,叼起降落到眼跟前的发亮玩意儿,哼哼唧唧地表示津津有味,以大合唱、团体操的标配方式来阅读、思考、发声。每次看到书单和排行榜,看到几乎像课堂作业般整齐的赞美式反馈,我总升腾起一阵迷雾般的焦虑,我不知道我能否有勇气立即站起身、跑出去,趁着肢体与脑力尚未完全绵软,离开这无需任何心力的富足之地,跃入旷野,跃入干涸,激活被干扰和驯化过的视觉与嗅觉,恢复那种挑剔但准确的灵敏,重新长出野蛮有力的肌肉……最终,在视线尽头的大地深处,在被忽略被冷落的地方,在依稀可辨的光线中,遭遇到我一直寻找和渴求的那本书。(选自南报网《投食下的阅读饥饿》)6.文中所说的“切成很小的碎块”,具体指什么情况?(4分)7.作者说“我饿着”是何意思?为什么又说“我羞耻于这种饿”?(5分)8.请分条阐述“投食下的阅读”的危害。(6分)附答案与解析1.A烟消云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土崩瓦解: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烟消云散”是中性词,“土崩瓦解”是贬义词,此处当用“烟消云散”。无可匹敌:

匹敌,相当,对等,相称。没有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对手。一般形容某个人在某个方面特别厉害。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此处所指的“群体的势力”为作者批判,不应用褒义词无与伦比。挥霍无度: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恢宏大度:心胸开阔,气量宏大。跟上文“守财奴”相应,应选“挥霍无度”。 2.C本语段侧重阐述老师处理学生不当的应对方法。从相关语句可以看出,老师处理学生不当有三种情况:“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空缺前语);“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等问题”(②所言);“涉及违法犯罪”(⑤所言)。作答时先按处理不当的程度,由轻及重安排语句的基本顺序,同时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3.CA项“面包”“粮食”指代生活必需品;B项“乌托邦”原指空想的国家,这里指代理想主义;C项以“净土”喻不受污染的心灵;D项以“答尔丢夫”代指伪君子。4.D①联联出自明人杨一清的诗句,表明作者由眼前的壮丽景色生发出效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理想抱负,可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②联:上联写立于黄鹤楼,胸中涌起长江和汉江的波涛,下联写黄鹤楼不远处的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横卧在龟山和蛇山之上。③联:帝子,语出《滕王阁序》“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下榻:东汉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待来访宾客,只遇郡中名士徐穉来,特设一榻,穉一去就把榻挂起来。后因称接待宾客为“下榻”。陈公:即东汉陈蕃。此联是为一船夫所题的。一次刘宗辉乘舟去南昌游滕王阁,在舟中感而题此联。④联:上联用崔颢崔颢《黄鹤楼》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下联“搁笔”,指李白登黄鹤楼游览时,见到崔颢题的黄鹤楼诗,觉得笔调高古,已尽抒所怀,便只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而搁笔。5.C作答本题认真读图,看清画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图中某君在垂钓,鱼竿的垂线与悬崖之间已经结了蜘蛛网,说明垂钓者长时间一动未动,在垂钓过程中,他没有采取任何主动行为,只是在消极等待。由此可知答案C正确。6.=1\*GB3①切成很小的碎块,是指将作品拆分肢解为若干零零碎碎的内容,如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等,提供这些碎片,使读者不能接触原著,无法了解作品的原貌。(解释2分,举例1分,说出危害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作答时,一要抓住“碎块”,明确“碎块”即前文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等内容;二要抓住“切”,就是对作品的拆分肢解;三要明其要害,即使读者无法接触作品的原貌。7.=1\*GB3①“饿”是指精神上的饥饿,读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书,精神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说“我饿着”。(2分)②这种精神上的饥饿,不是没有书可读,而是丧失了根据自己需要而找书读的能力,所以对这种精神饥饿感到羞耻。(3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理解文意和重要语句的能力。作答第一问,根据“直看得挺胸凸肚,可随后只消半个黄昏,就饿了,加倍的饿,空洞到极点的饿”等语,可知“饿”是精神上的饥饿,即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作答第二问,要明确“羞耻”的原因,抓住“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等语,即可有准确答案。8.=1\*GB3①资讯平台推出的书,不适合个人需要,无法满足阅读者的精神需求,浪费读者的时间;②人人读同样的内容,丧失个性化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难有独立的个性化表达;③读被推荐者精心安排的内容,容易被驯化,脑力绵软,难有雄健发达的思想。【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和作者观点以及归纳要点的能力。作答本题,要根据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归纳。抓住“可随后只消半个黄昏,就饿了”,可有答案第一点的归纳;抓住“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只能吃大路货”等,可有答案第二点的归纳;抓住“趁着肢体与脑力尚未完全绵软”“激活被干扰和驯化过的视觉与嗅觉”“重新长出野蛮有力的肌肉”等,可有答案第三点的归纳。(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国学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________的国学著作,凝聚了很多古人的思想,难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国学著作的________决定了国学阅读必须注重甄别,择善而读。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唯有细嚼慢咽,拒绝________,才能真正领悟,融会贯通。A.卷帙浩繁鱼龙混杂生搬硬套B.车载斗量参差不齐生搬硬套C.卷帙浩繁参差不齐囫囵吞枣D.车载斗量鱼龙混杂囫囵吞枣2.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上午10时20分,省委书记的车队到达我县,来到沈达大楼外下车,与祝向贵董事长和肖书记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参观沈达皮鞋厂生产车间。B.北京市最近推出了共有产权住房,相比于广州、武汉等城市加快培育的租赁市场,这种共有产权住房为平抑房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值得借鉴。C.厂长向客人介绍华远的基本情况,着重汇报集团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做法,并请客人观看题为“写在大地上的赤诚”的多媒体介绍。D.在这次活动中,大家都不辞辛苦,全县上下各个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无论是参观点,还是外围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都达到了最高标准和最佳效果。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启发多于教诲,引导多于训诫,激励而不放纵,严格而不严厉,有幸做了三年李老师的学生,那实在是一段幸福的时光。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爱人而不作言表,助人而不事声张,同学三年竟未发现她的美,我只会观赏霓虹的鲜明热烈,而不会欣赏雨后春草的素静淡雅。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这本报告文学集,我被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深深感动了,一个30刚出头的人,做出如此成就,让许多长辈都只能望其项背。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尽管心怀鸿鹄之志未必能登临成功的巅峰,但是,有多大的锅才能烙多大的饼,一个胸无大志、鼠目寸光的人是难有作为的。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你不顾别人的感受而寻求自我开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践踏普遍的社会义务。=1\*GB3①事实也是确实如此=2\*GB3②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3\*GB3③其实讲的就是一个维护自尊的故事=4\*GB3④尊重需求是人的五大需求之一=5\*GB3⑤尊重他人是一种社会义务=6\*GB3⑥任何心理健全的人都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A.=5\*GB3⑤=6\*GB3⑥=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B.=4\*GB3④=1\*GB3①=6\*GB3⑥=2\*GB3②=3\*GB3③=5\*GB3⑤C.=1\*GB3①=6\*GB3⑥=5\*GB3⑤=2\*GB3②=3\*GB3③=4\*GB3④D.=6\*GB3⑥=1\*GB3①=4\*GB3④=2\*GB3②=3\*GB3③=5\*GB3⑤5下列诗句中,与下面漫画的情景最吻合的一项是()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B.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C.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D.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二、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6~8题。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美国人鲍勃·迪伦。在人们的印象中,鲍勃·迪伦主要是音乐家、歌手,而不是文学家、诗人,他在文学、诗歌方面似乎更多地是业余“玩票”性质的。而一直以来坚持严肃文学、纯文学本位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这样一位并非从事严格意义上文学写作的人,不能不让一些人大跌眼镜。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某些文学界的人士构成了冒犯。其实,鲍勃·迪伦的作品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同时也富有思想性、先锋性,在浅易和通行的面孔之下有着严肃的内心和深沉的关切,它有内在的诗性,本质上是诗。他的作品连接了古老的民歌、民谣传统,有着久远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而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新的变化,与时代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表达了一代人的心声,其表达技巧、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都是现代的与诗性的。很大程度上他是以现代诗入歌的,这既为歌曲这种形式增加了思想性、冲击力和丰厚内涵,同时也为现代诗这种形式增加了“歌性”、乐感和吟唱性,使其更易懂、易诵,受众面更广。这实际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理想状态的文学应该有强大的“胃”,过于“纯粹”和“纯洁”,实际上意味着对于日常生活和普通百姓的轻慢与忽略,意味着自我的封闭和“源头活水”的丧失。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际上对许多已成“常识”的文学观念构成冲击,许多基本的概念都值得重新考量。6.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会对某些文学界的人士构成冒犯?(4分)7.鲍勃·迪伦的作品,其“诗性”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8.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对文学应该有强大的“胃”的理解。(5分)答案与解析1.B“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或篇章多而纷繁。“洛阳纸贵”形容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生搬硬套:比喻不了解人家真正长处,而去机械地搬用他人的经验做法,结果事与愿违。也泛指机械的模仿者愚蠢可笑。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2.BA项偷换主语,“来到沈达大楼外下车”的主语应当是“省委书记一行”,不应当是“车队”。C项,“多媒体介绍”有歧义,可以理解为“通过多媒体所作的介绍”,也可以理解为“有关多媒体的介绍”。换句话说,“多媒体”可以是“介绍”的工具,也可以是“介绍”的内容。D现不合逻辑,“参观点”不是“工作”,不能与“外围环境整治”并立。3.CC项,“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指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从时间上看,“霜叶”在“二月花”后,用以指年轻人,不当。A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原指一路上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寒意。用细雨沾衣、春风拂面来形容老师和风细雨的教诲,此项恰当。B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原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用雨后春草来比喻素静淡雅的性格,此项恰当。D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原意识说,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用来形容英雄的失败,此项确当。4.C语段首句介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此提出本文段的话题“尊重”,所以横线上的第一句应是=4\*GB3④,再以“事实也是确实如此”作过渡,引出事实论据,=6\*GB3⑥=2\*GB3②=3\*GB3③即为事实论据。=5\*GB3⑤与横向后的句子构成正反分析。5.DD项,从漫画内容来看,风吹柳动,草色青青,旅人负袱,骑马而去。这是典型的离别场景,与D项吻合。A项,“寒雨连江”“楚山孤”等内容在漫画中未有体现。B项,“西来”与漫画中“东去”情景不合,“见月”在在漫画中未有体现。C项,“横戈马上行”写军旅生涯,漫画中未见“横戈马上”的情景。6.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坚持严肃文学、纯文学本位;鲍勃·迪伦主要是音乐家、歌手,而不是文学家、诗人,并非从事严格意义上文学写作的人。【思路点拨】本题题干在第2节,设题依据在第1段,抓住第1段中后面两句话,从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以来的做法和鲍勃·迪伦给人的印象两个角度进行概括即可。7.=1\*GB3①富有思想性、先锋性,在浅易和通行的面孔之下有着严肃的内心和深沉的关切;=2\*GB3②与时代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表达了一代人的心声;=3\*GB3③表达技巧、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都是现代的与诗性的,很大程度上他是以现代诗入歌。【思路点拨】本题设题依据在第2段。整个第2段阐述鲍勃·迪伦作品的“诗歌”性特征及其意义。阐述“诗歌”性特征主要为本段中第2句话和第3句话,而这两句话分别以“同时”“而更重要”构成前后两部分,前面阐述“歌性”特征,后面阐述“诗性”特征,抓住两句话的后半部分内容作答即可。8.文学要有包容性,不能过于“纯粹”和“纯洁”;文学接地气,不能轻慢与忽略日常生活和普通百姓;文学要勇于开放,不能自我封闭,丧失“源头活水”。【思路点拨】本题设题依据在第3段。段中第1句话是从反面对“文学应该有强大的‘胃’”所作的阐述,谈自己的理解,可对句中的每一点要义先从正面进行阐述,再摘抄原文,作反面阐述。(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打破广场阅兵的惯例,在训练基地举行,是一场的沙场阅兵。陆上作战群、信息作战群、空中作战群、战略打击群等依次亮相,各种震撼,让人们更加坚信,中国人解放军一定会,击退一切来犯之敌。A.名副其实熙来攘去 不负众望B.名不虚传熙来攘去不负众望C.名副其实纷至沓来 不孚众望D.名不虚传纷至沓来不孚众望2.下面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组是()(3分)①黄鹤楼把大山当着枕头,滨邻长川,俯仰乾坤,吐纳风云,金瓦丹柱,飞檐翘脊,美轮美奂。②黄鹤楼枕名山而滨长川,俯仰乾坤,吐纳风云,金瓦丹柱,飞檐翘脊,美轮美奂。③短暂的生命结束了,美丽的世界再见吧,我想象着叶子的悲哀;但是,就在终场哨音响起的时刻,我看到了一曲熟悉的华尔兹,那是叶子留给人们的最后的美丽。④结束了,短暂的生命,再见吧,美丽的世界,我想象着叶子的悲哀;但是,就在终场哨音响起的时刻,我看到了一曲熟悉的华尔兹,那是叶子留给人们的最后的美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B.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反腐败斗争由标本兼治向治本又迈进的一大步。C.在祖国这条巨轮的伟大航程中,水面会遇到风浪,水下会出现暗礁,而船身和机器也还有许多创伤需要修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D.文艺贵在创新,下里巴人要从阳春白雪中汲取其深邃而丰富的内涵,而阳春白雪也应从下里巴人中学习其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4.下列诗句中,与其后画图的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5.下列句子的推理,正确的一项是()A.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创造,完全取决于个人对目标的抉择,以及对繁琐世事的自我解脱和超越。B.我们必须整合并提升自己做人的格局,只要这样做了,我们的人生就会有大自在,大成功,大精彩。C.除非从书本和社会中剔除糟粕与流俗,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和社会阅历才能成为心灵上的铠甲。D.只有拒绝履行责任,只有在需要你担当的时刻临阵脱逃,你才是懦夫,才是不折不扣的废物。二、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翻开朋友圈,几乎所有的人像都有美颜的痕迹。圈子里的女人,无论是十几岁的青春少女,还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阿姨,呈现出的都是一张能掐出水来的、完全没有岁月痕迹的脸。美颜功能让人们追求美的本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美可以随心所欲地呈现在各种社交媒体中。不知不觉地,我们的审美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进发,方脸、圆脸、国字脸,通通美颜成瓜子脸,有些觉得下巴还不够尖,生生地把自己的照片大变活人般地“整”成“锥子脸”。翻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小姐照片,脸型各异,特征明显,每位曾经的港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然而,如若在今天,估计陈法蓉、向海岚这样的非“锥子脸”都没办法得到人们的垂青,注定和桂冠无缘了。有人说,我们变得趋同、诡异的审美的罪魁祸首是互联网。日本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智商社会》,控诉互联网剥夺了年轻人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人们不再需要满腹经纶,不再需要苦读诗书,搜索引擎堪称我们的第二大脑,即便是物理小白,只要有百度这位度娘在,也能伪”成量子力学博士。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简单修图的创业公司,因为美颜风口,它不仅在移动端快速攻城略地,还做起了专打“美颜”牌的硬件市场——美颜手机。擅长变其人之长为己之长的“鹅厂”腾讯,岂能错失这一风口?最新的手机QQ用它的视频美颜功能,轻松俘获一众用户,几乎是男女老少通杀的一款软件。看重颜值的时代,谁不想自己是美的?(《风流一代》,2017年8月,有删改)6.怎样理解划线句子“即便是物理小白,只要有百度这位度娘在,也能伪装成量子力学博士”的含义?(6分)7.作者为什么要引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小姐的照片?(6分)8.文章最后一句“看重颜值的时代,谁不想自己是美的?”有怎样的内涵,结合全文,试作探究。(6分)附答案与解析1、C名副其实:名声或称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熙来攘去: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熙来攘去: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2.B①句“把大山当着枕头”为口语,与全句书面语风格不协调;②句“枕名山而滨长川”,用书面语,庄重典雅,与全句风格一致。③句用为常式句,较为平淡,感情不突出;④句用倒装句,突出“结束了”“再见吧”的意思,用短句句式与全句更协调。3.DA.以“短板”比喻农业农村发展中不足的地方,B.以“笼子”比喻制度,C.以“巨轮”比喻祖国,以“巨轮的伟大航程”比喻祖国的迅猛发展。D.为借代,以“阳春白雪”代指高雅的文艺作品,以“下里巴人”代指通俗的文艺作品。4.C图中一株红梅高高超出院墙,且一女性在读书,若有所思,思绪亦冲破院墙,图画的意境与C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相合。图中红杏长在民居之中,而非“山寺”,以非仙境“瑶台”,故A、B两项不当。D项“山杏”“水蘋”在图中都没有体现。5.CA项,“对目标的抉择,以及对繁琐世事的自我解脱和超越”是“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创造”的条件之一,“完全取决于”的推理不当。B项,“整合并提升自己做人的格局”是人生“大自在,大成功,大精彩”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应当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C项,在“从书本和社会中剔除糟粕与流俗”的情况下,所获得的知识和社会阅历才能成为心灵上的铠甲,推理正确。D项,“拒绝履行责任”“在需要你担当的时刻临阵脱逃”是“懦夫”和“不折不扣的废物”的必要条件,“只有……才……”应换用“只要……就……”。6.有了百度,物理方面无知的人也能依靠搜索引擎装扮成物理专家。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人们过度依赖互联网从而导致思考能力被剥夺。【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抓住“物理小白”“量子力学博士”及“伪装”几个关键词,说明这句话的表面意义。“物理小白”即物理知识一穷二白,没有基础;“量子力学博士”指代物理专家;“伪装”表明不是真正的物理专家。然后在结合上文“互联网剥夺了年轻人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人们不再需要满腹经纶,不再需要苦读诗书”等语,说明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深意。7.与当今国人的美颜趋同形成对比;具体说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凸显保持个性方有魅力的观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理解论证方法和文章观点的能力。作答此题,须要理顺第二段与上下段之间的关系,从运用的手法与效果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着重指出对比手法,点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借对比所要突出的观点,即保持个性方有魅力。8.感叹这个时代缺少理性,过分看重颜值;提醒人们,审美趋同需要警醒与深思;含蓄地告诫人们,看重颜值是人之本性,但要追崇富有个性的真美。【思路点拨】此题考查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作答此题,要结合文本主旨,抓住“时代”,从过分看重颜值、否定审美趋同、呼唤个性之美等方面进行阐述。(四)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周岳华这个名字在常宁市烟洲镇,他领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被称为新时代的焦裕禄、孔繁森。为什么我们民族文明的火种能够,因为有焦裕禄、孔繁森、周岳华这样一批对祖国和人们仁人志士。A.耳熟能详薪火相传胆肝相照B.家喻户晓薪火相传胆肝相照C.家喻户晓绵延不绝披肝沥胆D.耳熟能详绵延不绝披肝沥胆2.下列四组句子,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如果外语成绩突破100分,我就能考上本科。

②我能考上本科,是因为外语成绩突破100分。B.①你守规矩懂礼貌,与人为善,生活简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像班长那样。②像班长那样,你守规矩懂礼貌,与人为善,生活简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C.①中国虽然伤亡达3500万人,但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②中国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伤亡达3500万人。D.①难道能够说现在我们正使化学物质充满我们的环境吗?②不能否认现在我们并没有使化学物质充满我们的环境。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王安石《南浦》)B.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C.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陆游《又又》)D.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4.根据漫画“我的理想是当网红”所写一句话评论,与画意不吻合的一项是()A.守望梦想,超越平庸;呵护梦想,甘当伯乐。B.救救孩子,祖国的未来不能毁在一代人手上。C.筑梦路上,我们需要明星,更需要普通劳动者。D.加强网络视频整顿,努力传递主流价值观。5.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句所得出五种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语句:李会计又戒烟了。=1\*GB3①李会计过去戒过烟,而且次数不止一次了。=2\*GB3②李会计过去戒烟未成功,这次仍可能如此。=3\*GB3③李会计不止一次戒烟,这次一定能够成功。=4\*GB3④讲这话的人深信李会计的烟瘾永远戒不掉。=5\*GB3⑤讲这话的人在讽刺嘲笑李会计的戒烟行为。A.=1\*GB3①=2\*GB3②B.=1\*GB3①=3\*GB3③C.=2\*GB3②=4\*GB3④D.=3\*GB3③=5\*GB3⑤二、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西方一贯认为“翻译就是叛逆”、“美而不忠,忠而不美”。导致这种观点的正是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理论认为,原文先于译文而诞生,原文是译文的最终参照标准,忠实于原文要比美化译文来得更为重要。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所用三个字虽然都是形容词,却都有着及物动词的“及物性”,它们把原文作为“信守”“达切”“雅化”的目标,认为只有如此才对得起原文。可见,翻译惯有的标准里面,竟埋藏着如此根深蒂固、此高彼低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但是,翻译不是将原文中的“有”强行拉进译入语中成为译文中的“有”就万事大吉的简单过程,原文和译文,不论“忠与美”“虚与实”“无与有”“隐与显”,相互矛盾又相互调和,辩证运动,和谐契合。译文的审美价值,需要翻译主体的意向性构成和充实,需要翻译主体用自己的审美意识,甚至审美存在去面对事物本身,面对“美”本身。译文的审美生成,决不单是面对原文文本固有的,所谓的在场的“美”。翻译不仅得“及物”,还得“及人”,这样才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的大审美观念。将原文中的一切都变为客体性的东西,甚至将原作者不确定和不确指的东西都设定为确定的、确指的东西,并让这些客体性的东西制约、控制和监视主体性的东西,特别是译者的主体能动审美,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翻译中的典型表现。6.简述“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的实质。(4分)7.作者为什么说“信达雅”三字有及物动词的“及物性”?(5分)8.译文的审美价值是怎样产生的?简述其生成过程。(6分)附答案与解析1.C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前者与语境不合,“耳熟能详”不能与“名字”构成主谓关系。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火种“薪火相传”,语素重复。绵延不绝,形容某种物体连续不断地出现,永不停止。“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2.DA项①为假设句,提出自己考上本科的条件;②是陈述句,陈述了自己考上本科的原因。B项“像班长那样”所在的位置不同,表意就不一样,①指在“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这一点上“像班长那样”,②指“守规矩懂礼貌,与人为善,生活简朴”这一点上“像班长那样”。C项为转折复句,语意重心在“但”之后,①强调取得胜利,②强调伤亡人数量。D项用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表意更为强烈。3.BB.意思是:只有那南风是以前认识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我的门又打开了我的书。南风本是无生命的事物,而成为我的“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