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仁市第一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性,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往往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表现出贫民化的倾向。“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构成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贫民化倾向在后来的《窦娥冤》《琵琶记》和《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开山者,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
(摘编自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有删改)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在这种对立中,人性有了对于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也就是说,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有哈姆莱特的过错,不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莱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存在于人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她的悲剧不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还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和自然是绝对分离开来的,人与神的关系不是戏剧的主要关系。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而非社会因素。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
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都是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悲剧就没有悲剧性。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当然,它的悲剧精神的发展是受到平民意识的局限的,是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的高度的,其悲剧精神的内涵相对薄弱。
(摘编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悲剧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因为中西方之间在民族精神方面存在差异。
B.西方悲剧注重情节的发展一悲到底,往往通过主人公的死亡结局来展现戏剧冲突严峻、残酷、不可调和的特征。
C.在中国的悲剧中,人的悲剧是由人的自身原因造成的,而西方悲剧中人的悲剧则都是由神的意志造成。
D.中国悲剧中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只有弱者才可能成为悲剧主人公,西方悲剧中的冲突双方则都是强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时都谈到了儒家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但二者论述的目的并不相同。
B.中国悲剧中的人物常常缺失个体自主意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摆脱现存总体秩序的束缚。
C.中国古典悲剧的“团圆式结局”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戏剧冲突,这是我们在研究中无法回避的事实。
D.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在中国,人则能解决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中国悲剧创作“哀而不伤"的特点的一项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家族安宁,不得不双双殉情,最终变作蝴蝶相伴而飞。
B.《牡丹亭》中杜丽娘对柳梦梅倾心,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最后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
C.《雷雨》中所有矛盾集中爆发后,周萍开枪自杀,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独自在悲痛中忏悔,只有大海得以出走。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为了报复李甲的背叛,将珍宝尽数抛入江中,以投江维护自己的尊严。
4.下面是中西悲剧对比一览表,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中西悲剧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对比类目中西
悲剧的人物多以平民为主多以贵族为主
故事类型孝道、爱情、冤案宫斗、爱情、夺权、复仇
指导思想传统伦理道德基督教义
正义的伸张别人的帮助自己的奋斗
社会观相信命运、因果报应重批判精神
主人公形象忠孝、善良完美型非完美型
主题类型忠、孝、节、义情爱、妒忌、背叛
A.中国古典悲剧多书写反映孝道、爱情、冤案的故事,表现平民生活的烟火气。
B.西方悲剧主人公多对现存秩序不满,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为目的,体现出重批判的精神。
C.中国古典悲剧中正义的伸张常靠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个体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的损失。
D.西方悲剧塑造“非完美型”主人公形象,易于展现人性,表现情爱、妒忌、背叛等主题。
5.请结合课文及材料二内容,简要分析《窦娥冤》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悲剧的悲剧性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间房①
杨志军
父亲是一名汉族援藏干部。他想当校长,原因是整个沁多县还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个真正的学生。他想办一所学校,让所有的孩子都来上学。县委书记王石起先不同意,认为如果父亲当了畜牧科长或商业科长,就比较容易再次成为副县长甚至县长,干得好,将来还能往上升。父亲说:“我升上去有什么用?我让我的学生升上去才算本事。"王石拗不过父亲,只好同意:“那好,你先干着,随时听候调遣。”他依然不放弃让父亲走仕途的想法。
父亲骑着日尕②考察了一些日子后,把学校定名为沁多小学,校址选在“一间房"。在向王石汇报时,王石说:“为什么那么远?”父亲说:“不远,这里是沁多县的地理中心,离各个公社都比较近,而且它坐落在沁多公社。沁多不光比其他公社富裕些,它的主任也好说话,不管什么事只要我开口,就没有不答应的。"后来见了角巴,父亲笑着说:“桑杰说啦,‘一间房’算什么,要献就献大帐房……但我要你的大帐房做什么?帐房再大,也没有‘一间房’大。”那倒是,以后你还想在沁多踅摸什么,直接跟我说。"
虽然叫作“一间房”,但占地面积却不小,里面有五根柱子的支撑,能隔出一间教室、两间宿舍和一小间办公室来。父亲原本想跑一趟西宁,购买隔断的砖,雇请砌墙的匠人,但办学经费迟迟拨不下来,父亲只能自己解决问题。父亲琢磨:“一间房"用木头的隔墙再好不过,又轻便又不占地方。他骑着日尕直奔阿尼琼贡,岭河谷的所有树都属于阿尼琼贡,那里是整个沁多县唯一有树的地方;砍伐树木也必须得到香萨主任的同意,父亲最终没能砍到树。正当他沮丧的时候,他想起县政府对面的小卖部和屠宰内运牛羊时囤积在那里的皮张。他打马直奔县上,一头闯进副县长旦增的办公室说:“小卖部的皮张你打算怎么办?”旦增说:“忙得顾不上,还没想过。"顾不上就对啦,给我一些怎么样?”“干什么?"肯定是公用。”“那你就去拿呗,不用给我说。"
几天后,在“一间房”里,一些沁多公社派来的牧人,由父亲带领着隔出了一间教室、两间宿舍、一间教师办公室兼宿舍,再用整张牛皮在门外的墙上挂起红漆写就的牌子,沁多小学就这样诞生了。正忙活着,县政府的通信员果果来了,传话说王石书记要他明天去一趟县里。王书记转达了上级的意见,让父亲去州畜牧兽医站干站长,父亲坚决要当小学校长,并向书记保证按时开学。
父亲迎来了一段废寝忘食的日子,他的日尕为他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这一次恐怕要烂成一片破氆氇③了。草原的绿色迅速褪去,枯黄的脚步越走越快,已经没有了花朵,上天恩赐的五彩斑斓又被上天收了回去。日子摇晃在晚秋和初冬的分界线上,一天比一天凉了。日尕跑得够快,差不多一天一个公社。十天下来,父亲跑遍了所有的公社,日尕的膘掉了一层,骨头都奓‘起来了’父亲也累得几乎瘫倒。公社主任们答应得都很好:噢呀,噢呀,让孩子们去就是啦。却都是敷衍,没有一个学生被家长送往学校的,因为除了去阿尼琼贡学经,草原上的人不知道也不认为还有别的地方别的方式可以认字写字。
父亲沮丧得就像满草原的牧草,黄了,眼看着枯萎衰败了。日尕的心情也不好起来,动作笨拙,无精打采不说,还老走错路。父亲说:“以前只要由着你走,每一次都能走得准确无误,现在怎么啦?是不是你已经知道我是浪费时间瞎忙活,就不到我想去的地方啦?"就像现在,它居然把父亲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且毫无必要的地方。父亲埋怨道:“路是你走过的,怎么能偏到这里来?方向完全不同啊。”日尕不服气地喷吐着鼻息,把头扭来扭去。父亲拍了它一下:“天就要黑啦,快往回走。"它不听话,还是照直往前走着。父亲真的生气了,勒紧缰绳,拉弯了它的头。日尕也生气了,长嘶一声,猛地抬起前腿,差点把父亲甩下来,然后直奔前方。父亲喊着:“日尕,日尕,你竟敢对我这样?”但很快,父亲就意识到他要做的不是生气而是赔礼道歉,日尕没有胡来,而是一如既往地把他带到一个对他有用的地方:一顶帐房和一群牛羊出现在山坳深处。他跳下马背,抚摸看日尕。紧接着他又发现:日尕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顶可以过夜的帐房,而是一个绝处逢生的希望——帐房里全是孤儿,衣袍褴褛。父亲不禁一阵欢喜,长舒一口气,对孩子们说他是专门来接他们的,县上决定所有孤儿都应该去“一间房"上学。
半个多月后,父亲的沁多小学开学了。学生除了白唇鹿公社的十几个孤儿,还有沁多公社的三十多个学生。
沁多小学最早的黑板是父亲发明的,他去牧人的帐房收集来一些锅底灰,抹黑了一整张牛皮。牛皮起初也不是挂在墙上,而是铺在地上。写字没有粉笔,父亲就用河边的沙子把字撒出来。他就用这种办法,让所有的孩子学会了读写自己的名字,而且是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每天早晨的第一节课,父亲都要带着学生齐声朗读,有时是藏文诗,有时是汉文诗,有时是他自己编创的一些文句,比如:我生地球,仰观宇宙,大地为母,苍天为父,悠悠远古,漫漫前路,人人相亲,物物和睦,山河俊秀,处处温柔,四海五洲,爱爱相守,家国必忧,做人为首……
在“一间房”里,父亲努力教会孩子们如何按照他们的愿望去生活。
(有删改)
[注]①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雪山大地》,题目为编者所加。一间房:最早是部落头领用来迎送客人的驿站,后来变成了公社主任角巴的办公室。②日尕:马名,角巴送给父亲的珍贵礼物。③氆氇(pǔlu):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衣服等。④奓(zhà):张开。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公社主任们答应得都很好,却都是敷衍,没有一个学生被家长送往学校,因为藏民们不相信汉族干部能教好他们的孩子。
B.文中几次写到父亲和县委书记王石的谈话,写出了县委书记在得知父亲想办学后的不同意到和稀泥再到大力支持的思想转变过程。
C.阿尼琼贡是整个沁多县唯一有树地方,但树不能砍伐,说明这里的百姓不仅很爱护他们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具有环保意识。
D.父亲每天早晨都带着孩子们朗读的情节,说明他不仅想让孩子们学会藏文和汉文,更想让他们最后都能按照各自的愿望生活。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日尕的骨头都奓起来了"抹黑了一整张牛皮”“用河边的沙子把字撒出来"等细节,使故事情节显得更真实生动。
B.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如父亲和副县长旦增之间的对话,体现出旦增的爽快和藏区独特的地方风情。
C.“父亲沮丧得就像满草原的牧草,黄了,眼看着枯萎衰败了”一句,用环境描写来衬托父亲招不到学生的难过及怨恨心理。
D.小说文笔朴实,不事雕琢,读来却有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不但能净化读者的心灵,还让小说呈现出一种质朴、崇高而厚重的美。
8.文中的父亲有哪些打动人心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第六段用大量篇幅描写父亲与马对话与互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
材料二: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大夫种①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②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王不如设戎以备之,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执事。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寡君,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是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寡君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寡君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陲之小怨,以重得罪于执事?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④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节选自《国语·吴语》)
[注]①大夫种:文种,越国大夫。②申胥:伍员,字子胥,吴国大夫。华登:本是宋国大夫,后避乱奔吴为大夫。③诸稽郢:越国大夫,诸稽为复姓。④搰(hú):挖,掘出。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一人A善射B百C夫D决拾E胜F未可成G王不如设戎H以备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骤"是屡次的意思,与《赤壁赋》中“知不可乎骤得”的“骤"含义相同。
B.“其”,表示祈使,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其”用法不同。
C.“执事"可代指对方,表示恭敬,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执事"用法相同。
D.“约辞行成”与“敢使下臣尽辞"两句中的“辞”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战屡胜是国家的福分,但李克认为,屡次作战百姓就疲惫,屡次胜利君主就骄傲。吴国屡战屡胜,导致民疲君骄,最终走向灭亡。
B.面对吴国的举兵攻打,越国大夫文种认为吴国的士卒从未战败过,对越国而言此次应战没有取胜的把握,不如放弃战斗,言辞谦卑地去求和。
C.诸稽郢放低姿态,称越国本就是向吴国纳贡称臣之邑,吴王夫差可用鞭子驱使它,无需让将士屈尊来执行讨伐的命令,意在委婉劝停吴国的进攻。
D.诺稽郢以狐狸埋藏东西又挖出而没有成效作类比,向吴王夫差说明既然已经扶植越国,彰显了自己的明德,反过来又要消灭它,会使努力没有结果。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2)君王之于越也,是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14.诸稽郢和烛之武的游说艺术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①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①景祐三年(1036)作、时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夷陵,今属湖北省宜昌。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语言悲凉婉转、幽深绵长,综合运用典故,对比,于景物描写中寄寓深沉情感。
B.首联中“乱"字突出夷陵群山环绕、闭塞荒远的特点,“忽已穷”照应题目中的“岁暮"。
C.颔联描绘出了一幅古朴的夷陵丰收画卷:游女梳着古代发髻,野巫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D.“荆楚先贤多胜迹”写荆楚地区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名胜,引发诗人想要深入了解的心理。
16.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人常以“樽"酒器来指代酒,表达不同的心境,苏轼在他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各自用“___”和“__"分别表达欢聚和祭奠之意。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3)“水"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是常见的,我们学过的唐宋诗词中上句(或下句)含有“水”的且把无尽的愁丝连结起来的诗句是“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是不好去。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姥姥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18.下列句子中的“是”与文中加点的“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可忍,孰不可忍。
B.《雷雨》的作者是曹禺。
C.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
D.这首诗是有意境,你真该好好品味一下。
19.复兴中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的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对“火中取栗”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
示例:“火中取栗"出自西方寓言《猴子和猫》,原意是说猴子骗猫取火中的栗子,结果取出后被猴子吃了,猫却因此被烧掉了脚上的毛。后用“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缘木求鱼目无全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简要分析这一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①,它成为一些人阅读和学习的新去处。它比居家更有“组团学习"的氛围,比图书馆时间更灵活,比咖啡厅环境更安静……
付费自习室的出现,背后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现在年轻人经常焦虑,阶段性陷入自我怀疑中,这时他们往往需要一个地方提升自己,或读书,或考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所进步,从而缓解焦虑。”
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亦催生了人们对自习室的需求。②,图书馆占不到位置,自习室缺少电插座等;对于工作的白领来说,高校资源很少对外开放,国家图书馆这样的公共资源又难以触达。于是,付费自习室由此应运而生。
付费自习室的走红,也从侧面表明在自习室等学习场所的公共资源供给上,还存在短板与缺口。③这既关乎着民众的切身权益,也影响着“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根据上面语段,概括付费自习室兴起的两大主要原因。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错”地方就避开,顺其自然,从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明知当时诸侯大都崇尚霸道,还是不遗余力地宣扬王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庖丁和孟子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简要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1~5题答案】
【答案】1.C2.D
3.A4.C
5.①悲剧主人公因别人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正常的幸福生活。《窦娥冤》中,窦娥因张驴儿父子的不道德行为而失去了正常的、平静的生活,最后蒙冤而死。
②悲剧主人公反抗悲剧命运。窦娥死后,发出三桩誓愿,化成鬼魂申冤,最后借由父亲惩罚坏人,这是她对自己悲剧命运的反抗。
③观众出现相应的审美反应。窦娥的悲剧能够唤起观众的悲哀情绪,加强他们对悲剧精神的渴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6~9题答案】
【答案】6.D7.C
8.①不慕名利,负责任有担当。沁多县没有学校,没有学生,父亲想办一所学校,让所有的孩子都来上学。父亲不愿做官,上级让他去做科长、当站长他都没有去。②踏实做事,甘于奉献。父亲自己找办学的地方,自己动手修建教室,自己做黑板,自己编创教学资料等。③有远见卓识,传播知识。父亲在藏区办学校,为藏区培养人才,父亲带着学生朗读,父亲努力教会孩子们按照他们的愿望去生活等。
9.①通过父亲因马走错路而引发对马的一系列言行,表现了父亲质疑、埋怨、生气、歉意的心情变化,丰富了人物形象。②马以“喷吐着鼻息”“长嘶"的方式回应父亲,展现了马“坚持己见”为主人寻路的灵性与忠诚。饶有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父亲与马的对话与互动,不仅表现了草原上人与马如战友同伴般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引出下文马带父亲找到孤儿,使父亲摆脱困境这一情节。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BEG
11.A12.B
13.(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2)君王对于越国的恩惠,就是等于让死人复活,使白骨生出新肉。
14.
①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引起对方的好感;②权衡利弊关系;③语言谦逊,态度恭敬。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GNSS测量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理工学院《精准协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多声部音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筑设计基础A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预算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艺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功能性食品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党员活动量化积分制度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民族民间音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校园热水方案
- 跟踪服务项目活动实施方案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分析与对策
- 财务机器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保单检视专题》课件
- 建筑保温隔热构造
- 智慧财务综合实训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3
- 教育专家报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3-2024)
- 肝脏肿瘤护理查房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应对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