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秦淮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秦淮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秦淮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秦淮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淮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都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世上哪有什么漆炬呢?但既然人间的火炬是白的,那么阴间的火炬就应当是黑的,那里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再看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我在《论意境》那篇文章里曾经说过,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由意象组合而成意境的诗,在唐代最多,但毕竟不是唐诗的全部,更不包括唐诗中那些思想内涵深广的宏篇巨章。

到了宋代,诗人们有意突破唐人纯意象的艺术表现方式,以抽象化取代具象化,在诗中加入大量的直接抒情、叙事、议论说理成份,以便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地抒写现实生活,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

宋代诗人对创造意象玲珑、意境空灵的作品并不很感兴趣,宋诗中的纯意象诗在比例上远远少于唐诗。宋代杰出的诗人苏轼、黄庭坚的一系列名篇,诸如《题西林寺壁》《游金山寺》《登州海市》《百步洪》《武昌松风阁》《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眉山王宣义》《书摩崖碑后》等,尽管也写景物,却显示出迥异于唐代意象诗的崭新风格,其描摹刻画之委曲详尽,阐发事理之精微透辟,气骨之瘦劲和语言的生涩枯淡,都是唐诗中不多见的。宋诗的意境冷峭瘦劲、深折隽永,不象唐诗那样空灵蕴藉、圆融浑整,而且它们明显地不是纯由意象组合而成的。多数宋诗作品,是以意胜而非以境胜,它们同样飘忽变幻、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富于艺术魅力。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上,似胜于那些以小巧精美、意境空灵见长的唐诗。如果我们只承认纯由意象组合成意境的诗,把那些直抒胸臆或带有浓厚的散文化、议论化成份的作品都逐出诗国,就决不可能全面地、完整地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意象和意境都具有情景交融的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它们的关系,不单纯地是一小一大,一砖石一建筑。意象有小于意境的,也有等于意境或大于意境的,它既可以组合成意境,也可以不构成意境。它们有时联系密切,相互依存,有时却又南辕北辙,各不相干,有时又发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藏其它”。它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构成矛盾对立体。而作为美学理论范畴来看,二者有不同的性质、内涵、价值和地位,不可轩轾,难分高低。

(摘编自陶文鹏《意象与意境关系之我见》)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物象进入诗人的构思,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和化合与点染,便形成了意象。

B.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孤月、哀猿、清荷、菊花等都是意象。

C.诗人可以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意象。

D.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物象与意象互为基础,相辅相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物象,其构成的意象也就可能不同。

B.古代诗人的反复运用,使不少意象所承载的意趣具有相对的固定性。

C.宋诗突破纯意象的艺术表现方式,直接抒情、议论说理成份比唐诗更多。

D.宋诗相较唐诗,以意胜而非以境胜,千姿百态,富于艺术魅力。

3.下列诗句中意象的构成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孤云"暖云”等意象,意在论证同一个物象可以构成不同的意象。

B.材料二所举《题西林寺壁》,显示出宋诗迥异于唐代意象诗的崭新风格。

C.两则材料都认为意境和意象的关系就像建筑和构成这建筑的砖石的关系。

D.两则材料分析问题时都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5.结合材料二,《夏日绝句》写一则文学短评,列出评论要点即可。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此诗作于宋康王赵构带着臣僚南逃,偏安于临安(今杭州)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小时的故事

[美]凯特肖班

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

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

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他是一个关心、体贴朋友的人。

要是别的女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马拉德夫人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哀伤的风暴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

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交错的云朵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儿里偶尔啜泣一两声,身子抖动一下,就像那哭着哭着睡着了的小孩,做梦还在抽噎。

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

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说不清、道不明。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

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

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茫然的神情、恐惧的神情。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她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一种邪恶的快感控制着她。她现在头脑清醒,精神亢奋,她根本不认为会有这种可能。

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交叉着的双手时,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

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姐姐跪在关着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开开门!求求你啦,开开门——你这样会得病的。你干什么哪?看在老天的份儿上,开开门吧!”

“去吧,我没有病倒。"的确没有,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

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悄悄地做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起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

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待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

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医生来后,他们说马拉德夫人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即交代“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因此她的姐姐及她丈夫朋友告知其丈夫死讯时格外小心,怕她接受不了。

B.当得知丈夫的死讯,马拉德夫人先是“放声大哭”,接着“精疲力竭”,然后“偶尔啜泣"在表现其悲伤的同时,也有一定变化。

C.小说中描述马拉德夫人“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等待着,又有点害怕"说明其仍不能接受现实。

D.小说结尾部分布兰特雷马拉德突然回来,让包括他妻子在内的所有人大惊失色,这样的情节突转直接导致结局发生。

7.对文中画线段落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段落为小说环境描写,从视觉、嗅觉、听觉多感官呈现景物特征。

B.画线段落中树梢“洋溢着活力”,空气“充满阵雨的芳香”,显示出勃勃生机。

C.画线段落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但景物的特征有马拉德夫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D.得知丈夫死讯的马拉德夫人看到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色说明其悲伤过度,精神恍惚。

8.小说结尾处医生说马拉德夫人“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你是否同意这个结论?请结合小说对马拉德夫人的描写说明理由。

9.有人认为《一小时的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与易卜生《玩偶之家(节选)》中的娜拉的个人情感经历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篇文本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武侯之得先主最晚,于时魏已迁许,孙氏已得吴,天下之势判矣。故其说先主曰:“今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若进取荆益,内修政理,以俟天下之变,则霸业可成矣。"武侯之兆基发策,已不能兼有天下者明矣。然犹区区矫励川蜀脆陋之民屡窥秦川者非不知魏与吴之势犹前日也以不忘先主之顾托,不计其死生险易,唯义之存,示不负汉于天下也。故又曰:“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今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此臣所以报先帝之职分也。”于是蜀之土地广狭不如魏,民力众寡不如魏,才杰之多不如魏,曹公虽死,其遗臣老将尚存也。武侯一出汉中,张郃拒之,而马谡先败;再出散关,曹真拒之,粮尽而还;又出斜谷,司马宣王再拒之。武侯提孤兵以深入,宣王扼其喉而不战,遗之巾帼,宣王之不战计得也。武侯之粮屈势格,则将如之何?尚何责其将略非长欤?此终不能兼有天下者又已明矣。

夫以蜀不能取魏,犹魏不能取蜀,势然也。故虽圣与贤,不可以违者,时也。汤不遭桀,不能取夏;武王不遭纣,不能取商。武侯安能独兼天下乎?然则以武侯之才治民治兵,足以兼天下,然其卒不能者,所遭之时然也哉!

(节选自郑獬《郧溪集武侯论》)

材料二: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挠我求战,亦不可动。法曰:“安则静。"

蜀将诸葛亮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孚书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节选自《百战奇略》)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犹区区A矫励川蜀B脆陋之民C屡窥秦川者D非不知E魏与吴之势F犹前日也G以不忘先主之顾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判,确定。与《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中“判”的意思不同。

B.图,打算。与《望海潮》“异日图将好景"中“图”的意思相同。

C.众寡,偏义复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中“父兄”的用法相同。

D.济,帮助。与《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济”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遇到刘备时,天下大势已确定。曹操兵强马壮,又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难以与之争锋;孙权已长时间占据江东,也不可能谋取。

B.诸葛亮先后出兵汉中、散关和斜谷,遭到了魏国大将张郃等人的抵御。因粮草耗尽,形势受限,将领们无可奈何,最终没有能够取得胜利。

C.敌人远道而来且士气锐盛,想要速战速决;面对这种情形,我军应凭借深沟高垒固守防御,不急于出兵应战,以等待敌人疲惫不堪之机。

D.司马懿分析认为,诸葛亮如果是个有勇气的人,就会北出武功,依托山地而向东扩展;如果他要向西而上五丈原的话,魏军就平安无事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侯提孤兵以深入,宣王扼其喉而不战,遗之巾帼,宣王之不战计得也。

(2)时魏王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

14.对于诸葛亮不能成功的原因,郑獬和司马懿的看法是不同的,结合材料分别加以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喜迁莺暑风凉月①

辛弃疾

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②堪恨,貌比六郎③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注释]①本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当时作者61岁,二次罢官居家。②步衬潘娘:典出《南史齐东昏侯纪》,“凿金为莲,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③六郎:唐朝张宗昌,武则天内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言交代了创作缘由,赵晋臣用芙蓉词为辛弃疾祝寿,辛弃疾用此词和赵词之韵作为答谢。

B.上片描绘出一幅令人心醉的水上绿叶红花图,白鹭入图,平添出生机与美趣,妙笔天成。

C.辛弃疾赞美屈原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和志向最终未能实现的悲剧结局。

D.下片隐喻屈原虽遭小人谗言,被楚王疏远,内心愤懑,但依然不会轻易和君王恩断义绝。

16.前人评价这首词歌咏的荷花“形神兼备”,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名句填空(共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表意相似。

(2)《书愤》中,“_____________,"两句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收复中原的雄放豪迈之志具象化。

(3)《蜀道难》中,借“水”突出蜀道的艰险,其中“"一句写激浪冲撞岩石倒流形成回旋的急流;“”一句写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的方式包给了叫作“带工”的老板。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一个月休息两天,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块把钱一天的工钱,嘿,别人给我叩了头也不替她写进去!咱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我还能回家乡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18.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A.奇特珍馐佳肴林林总总千差万错

B.奇妙鱼肉荤腥各种各样三差二错

C.奇妙珍馐佳肴各种各样千差万错

D.奇特鱼肉荤腥林林总总三差二错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复活》)

B.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百合花》)

C.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荷塘月色》)

D.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大战中的插曲》)

20.请分析画横线的句子中“饲养"一词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②,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③,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要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革命才会胜利,党性才会巩固。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21.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可改变原意。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的命运只能被自己掌握,一个总是被外界左右的人永远不能走上人生之巅。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简要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1~5题答案】

【答案】1.C2.D

3.A4.C

5.①诗歌并没有采用过多具象化意象,而是以抽象化取代具象化。

②诗歌直抒胸臆,带有浓厚的散文化倾向。

③阐发事理精微透辟,写出诗人风骨、百姓心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C7.D

8.不同意。

从文中对马拉德夫人的描写来看,她在得知丈夫死讯后,经历了从悲痛到接受现实,再到感受到自由的转变。

她在房间里独自面对窗外生机勃勃的景象时,内心开始发生变化,她感受到了一种新生的自由。尽管她预见到自己会在见到丈夫遗体时再次哭泣,但她已经开始设想未来的自由生活,并为此感到兴奋。

因此,她的死亡并非因为极度高兴,而是因为丈夫死而复生所带来的震惊和恐惧。这种震惊和恐惧可能触发了她的心脏病,导致她的死亡。

9.马拉德夫人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都经历了丈夫的“死而复生”。马拉德夫人在丈夫死而复生之后受到惊吓而死;娜拉在丈夫死而复生之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两人的丈夫都是自私的,马拉德夫人认为爱情是盲目的,是不值得的,丈夫对她的爱是盲目的,是自私的;海尔茂认为娜拉损害了他的名誉和地位,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自私的。

两篇文本都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束缚和男性的自私,以及女性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CDG

11.C12.B

13.(1)武侯孤军深入,司马懿控制要害之地而不与他交战,(武侯派人)送给他妇女的头巾和发饰(试图激他出战)。司马懿不出战这个计谋成功了。

(2)当时,魏王也认诸葛亮率军远道入侵,利在速战速决,多次指示司马懿持慎重态度,等待蜀军内部发生变化。

14.郑獬认为诸葛亮不能成功的原因是遭遇时势;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不会选择战机,又优柔寡断,而且没有兵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D16.这首词歌咏荷花“形神兼备":

①诗中正面描绘水上莲荷的姿态美。无数荷叶亭亭玉立,似绿衣使者持节独立,荷花如少女含羞,闪隐于绿叶之间,参差错落,似怀妒意而争美赛艳,突出了荷花的外在美。

②诗人用南齐潘妃和唐张昌宗典故写荷花的品格美。羞与潘妃为伍,远胜六郎高洁,唯有纯洁无邪、超尘忘机的白鹭才能与芙蓉相伴,突出了荷花的质洁品高。

(三)古诗文名句填空(共6分)

【17题答案】

【答案】①.相看白刃血纷纷②.死节从来岂顾勋③.楼船夜雪瓜洲渡④.铁马秋风大散关⑤.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⑥.飞湍瀑流争喧豗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20题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