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第120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科目: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于成岩崔玲珑审题人:姜雁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简单说来,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不同答案。聚合思维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而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等特点。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等三个特征,它的这些特征被认为是创造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总结,天文学家对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等,都是聚合思维带来创新与发明的佐证。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凯库勒受炉火“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等,则说明了发散思维在自然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可以说,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想象动机。可惜的是,在不少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多于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轨迹大体形成下图所示双曲线。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最终造成学生发散思维被干扰抑制。(摘编自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材料二:对于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一些研究者聚焦于思维过程、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而另一些人则着重关注包括情绪、动机、人格、自我效能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机制。一般认为,积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的灵活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消极情绪则不利于创造性表现。此外,研究表明,情绪的激活水平与创造力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倒U型特点: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现;极端高的激活水平使得思维无序,极端低的情绪状态又无法达到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基本阈限。在情绪激活状态下,个体可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中的认知加工水平。有学者认为,积极情绪可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影响时间较短;消极情绪可提高坚持性,影响时间相对较长。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一,指向创造本身的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而指向创造结果或任务完成度的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力。(摘编自李晓巍《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材料三: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充分认识和展开自我的本性时必然会达到的一种境界。但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说,当下通过运用实证测评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还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未来人工智能的水平会不会超越人独有的创造力?会不会出现拥有创造力的新物种?会不会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在创造力方面更加发达的超级“人类”?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人们用无限的创造力尝试各种各样的创造,出现了新技术、新工具、新物种,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创造也带来了新威胁和新挑战。现在的整个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经过长期演变和进化形成的,是不同物种和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博弈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新物种的出现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正因如此,创造力应该是有规范和限制的,不能随意发挥和利用。创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量,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摘编自郭佳楠《哲学视野下的创造力探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不少国家,学校和家庭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远不及聚合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不充分。B.积极情绪可能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助力提高个体创造力,但在极低情绪激活水平之下也很难见效。C.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更能成为人们从事某项任务的动机,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D.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应该有规范和限制,不可滥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因此适用于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B.聚合思维强调理解和运用已知信息,对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C.在影响创造力的诸多因素中,非认知因素对于创造力的影响更为显著。D.创造力的培养需贯穿伦理的考量,需要打破理性的桎梏与一切平衡。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创新思维的一项是()(3分)A.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了新式发电厂——气流发电厂。B.田忌的三匹马整体实力不如齐威王的马,但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最终赢得了比赛。C.诗人洛夫参观菲律宾的一座烈士陵园时深感震撼,以《白色墓园》为题,抒写了所见的几十种白的意象。D.安史之乱长安陷落时,杜甫无从获悉前线战况和妻儿消息,忧心如焚却又百无聊赖,用手在空中划着字。4.下列选项对材料一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尽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创造行为的意义不同,但都可以引发创造活动。B.学龄前儿童发散思维的水平远远高于聚合思维的水平,说明儿童更具有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C.5~40岁,聚合思维的发展与年龄呈正相关,发散思维则呈负相关。D.40岁以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均趋于平稳,但稳中有升。5.请结合材料观点,对下面这个测验的依据和结果进行分析。(6分)在美国,曾有研究者做过这样一个与创新思维有关的测验:让被试者(中学生)先看一幅意图模糊的画,然后写出一个故事来。为测试被试者的创新思维,每个故事都按鲜明性、独特性、变化性、直观性、想象性和完整性来打分。测验的结果是得低分的学生明显多于得高分的学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放生马海勒根那我家那匹云青马其实十几年前就死掉了,这个祖父明明知道,可就是在祖父知道云青马死掉的那一天,他的脑筋出了毛病。那是十几年前,祖父要将他的老云青马放生。那可是他最心爱的伙伴,生产队解体前,他一直骑着它为队里放牧,等包产到户,他舍不得这匹坐骑,用两头牛的代价换得了它。后来我们乡村土地沙化,由牧业转为农耕,作为我家唯一能犁田的牲畜,祖父不得不忍痛让云青马架犁耕田。不过,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说起来至今还是我们乡村的笑话——云青马犁田时,祖父竟然备了另一副扛把子,自己充当另一匹马拉副犁。没有谁见过一个男人把自己当牲畜使唤的,乡人嬉笑着和我说。云青马就这样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直到它老得和祖父一样走不动路。就是这样一匹马,祖父要将它送归自然去。一周之后,一身酒气的父亲终于坐着长途大巴回来了。祖父迫不及待,远远地迎上前去。父亲打着酒嗝,目光躲闪,说:“一切都遵照你的话做了,我把老马放生在……在锡林郭勒了……”可就在那天晚上,祖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云青马眼神哀戚,冲着他不断悲鸣。祖父看清了它的身躯,老马浑身是血,脖颈处已与身体断得只剩下一层皮。祖父的病就此落下了,无药可医,直到父亲娶妻生子。我即将出生的那天早晨,许是添丁进口的喜讯触动了祖父锈蚀的神经,他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了床,一步一步挪到晨光耀眼的屋外,遮目远望了一阵子,忽然眉开眼笑起来,冲着远处呼喊:唿咧——唿咧——我阿爸好生奇怪,凑到他跟前问他:你这是召唤谁呢?祖父手指院外,你瞧,云青马,是云青马回来了……从那天开始,那匹任谁都看不到的老马又回到我们家里,所有家人都被老爷子的魔法惊得目瞪口呆。家人里,只有我自愿配合祖父,帮他老人家侍弄别人看不到的老马。祖父从小把我看大,按我父亲的话说,老爷子除了对云青马好,其次就是对我这个长孙好。不知怎么的,我对祖父也有种天生的亲近感,那种冥冥中的感觉甚至超越了血缘。而那匹不存在的云青马,或许是祖父打小把它灌输给我,以至于在我的脑海里牢牢地生根发芽,有时我竟然也能看到它的肉身,真切得连马毛都数得清。那些天里,祖父嚷嚷要云青马驮着他出门远游,我便积极为他准备。除了我,家里人只当那是疯言疯语,没人信,因为那匹老马根本不存在。我母亲心地纯善,和父亲说,不行你用摩托车驮着阿爸出去转一转吧。阿妈去世得早,他老人家为了拉扯你们几个孩子,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兴许心里憋得慌呢。我父亲闻言吹胡子瞪眼:用摩托车驮他出去?你以为他是八岁的孩子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来负这个责啊?母亲白了他一眼,父亲则背着手走出门去:都给我消停消停吧,这个家都够演一出戏的了。父亲说让这个家消停消停,可事与愿违。那一天早上,给田地浇了一遍水的他迟迟不见祖父起床。推门看时,只见床铺上空空如也,被褥倒是叠得整齐。父亲以为老爷子在近处转悠,房前屋后瞧了一圈,却一无所获。这时他还没有慌张,骑上摩托车四下去找,他想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爷子还能溜达多远,可方圆几里转遍了,仍没见祖父的身影。彼时,我就像匹青葱骏马那样,驮着祖父奔走在郁郁苍苍的群山峻岭。这里白桦黑桦参半。落叶松密密匝匝一拔冲天。头顶上,游走的白云像大海般波澜汹涌,而山涧间,浩荡奔流的大河仿佛正驮运着群山。祖父张着嘴巴左瞧右望,眼睛都有点儿不够用了,祖父问我,阿斯汗,我们俩这是来到仙境了吗?我告诉老人家,这不是什么仙境,我问过路了,这是大兴安岭,越过这座山岭,我们就到草原了,那就是传说中的呼伦贝尔……祖父闻听,流得满脸是泪,说:孩子,到了草原,你要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那里只要有河流有山谷,你把我送到那里,放生到那里就行了……我笑了:爷爷,您又不是马儿,怎么可以放生呢?我是马儿,爷爷说,我就是那匹一辈子受苦受累的云青马……您刚刚还说我是那匹云青马呢,爷爷。没错,阿斯汗,我是老云青马,你是小云青马,瞧,现在我们一老一小就是一对儿放生马……此刻,我忽然感到祖父把着我肩膀的手臂像铁钳般有力。把我放下来吧,孩子,我要自己走一走。我说:爷爷,我还是驮着您走吧,我不累。祖父不容分说,从我的后背坠爬下来:你看那天上的鹰隼,它老了,翅膀都耷拉着,可还能在天空中飞翔。我也要下来走一走,我要在这青山绿水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我看到祖父站在山岭上的腿脚忽然变得坚实,似一副鹰爪抓拿着松柏。这会儿祖父手臂一挥,将那把拐杖像丢根烧火棍那样丢下山涧,接着从喉咙里发出几声老马才有的“噗噗噜噜”声,便摆动起半瘫的身躯向前挪移。我看到祖父滑稽的奔跑姿势像极了鸭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发出的笑声却是马儿的嘶鸣。咴——咴——我叫了几声……咴——咴——祖父也随声附和……祖父先前还迈不开步伐,跑着跑着,不好使的那只蹩脚竟然也灵便起来,慢慢跟上了我,我们俩真像两匹并肩而行的马儿,鬃尾飞扬,四蹄如风,向着高高的山岭、苍翠的大地,迎着阵阵松涛,铆足了力气撒欢而去……(选自《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青马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一辈子受苦受累,这是祖父宁可自己充当副驾,也要减轻云青马在耕田时疲劳的原因。B.从父亲坐长途大巴回家后的神态和祖父奇怪的梦境隐约可知,云青马并没有被放生在锡林郭勒草原,可能已惨遭屠宰。C.小说开头交代的生产队解体、牧业转农耕等历史背景以及后文出现的摩托车等新事物,反映出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小说的结尾部分,祖父不容分说从我的后背坠爬下来,自己在草原上奔走,表现了牧民对于山川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爷孙俩非同寻常的亲近关系为后文“我”带祖父奔向草原,放生自我的情节埋下了伏笔。B.文中画横线处的景物描写,以大自然的壮美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表现出这位老人亲近自然时的震撼与感动。C.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反面形象的父亲推动了情节发展,理解祖父心愿的母亲给故事增添了温情力量。D.小说地域色彩浓厚,以祖父和马为书写对象,二者精神通灵,具有奇幻色彩,这与《百年孤独》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8.“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请简析本篇小说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6分)9.本文在构思上将“云青马”和祖孙二人互为参照,含有多重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阖闾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遣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豁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吴俱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太宰豁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思,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恨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且臣使人微伺之,其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刺杀,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吾以不用子焉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焉何面具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鲁襄公朝荆,至淮,闻荆康王卒,公欲还,叔仲昭伯曰:“君之来也,为其威也;今其王死,其威未去,何为还?”大夫皆欲还,子服景伯曰:“子之来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劳,不远道涂,而听于荆也,畏其威也!夫义人者、固将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聘焉!闻畏而往,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芈姓是嗣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易,事君任政,求说其侮,以定嗣君,而示后人,其雠滋大,以战小国,其谁能止之?若从君而致患,不若违君以避难,且君子计而后行,二三子其计乎?有御楚之术,有守国之备,则可;若未有也,不如行!”乃遂行。(节选自《《说苑·正谏》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吾以不用A子胥之言B至于此C令死者D无知E则已F死者有知G吾何面目H以见子胥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尔忘勾践杀而父乎?”的“而”与《促织》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的“而”含义相同。B.“越王为人能辛苦”的“辛苦”与《陈情表》中“臣之辛苦”的“辛苦”含义不同。C“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的“属”与《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属”含义不同D.“深恨前日王欲伐齐”的“恨”与“此三者,吾遗恨也”的“恨”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王兵败求和,吴王认为齐国大臣争权,新君幼弱,存有战机,有利可图,便与越国达成和议。B.伍子胥认为吴国将亡,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此事被伯嚭作为把柄进行诋毁,称其结交诸侯。C.吴王派使者赐给子胥属镂之剑令其自杀,临终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没面目见伍子胥,竟蒙棉絮覆面而自刎而死。D.叔仲昭伯和子服景伯劝告鲁襄公朝荆的理由是一致的,子服景伯的陈述可以看作是对叔仲昭伯说法的具体解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吴俱亡无为也。”(4分)(2)夫义人者,固将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聘焉!(4分)14.“正谏”,即正言规劝。吴王、鲁襄公面对臣子的规劝时采取了怎样的态度,试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冕溪入茶山①姚合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注】①舍弟:指作者胞弟姚勖,时任毗陵刺史。茶山:指顾渚山,贡茶产地。②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点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绘两岸山花烂漫,紧扣“好”字。B.姚勖一行人溯遷溪而上,不只为了入山采茶,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C.“芳新”“幽嫩”代指树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与质地,用词精致。D.尾联想象太府官员为所贡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进贡之事圆满完成。16.本诗的“试尝应酒醒”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涉及“茶”,这两句在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李白说明蜀道艰险、盼望友人早日归来,表达对友人关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毕业前夕,临别赠言,老师郑重地写下《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同学们要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我。(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或“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都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从时间说,杜甫、颜真卿的艺术成熟期和著名代表作品都在安史之乱后;从风貌说,他们也不同于前人,另开新路。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①__________,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②__________。“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诗、颜宇、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略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几乎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一家就住在村边上。虽然家里不宽绰,新卯从小可是娇生惯养,父亲死的早,母亲拧着纺车把他拉扯大,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现在他已经是二十五岁的人,娶了媳妇,母亲脾气好,媳妇模样好,过的是好日子。媳妇叫浅花,这个女人,好说好笑,说起话来,像小车轴上新抹了油,转的快叫的又好听。这个女人,嘴快脚快手快,织织纺纺全能行,地里活赛过一个好长工。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梃柏乱响。梭飞的像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一齐响。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婆婆有时说她一句:“你消停着点。”她是担心她把纺车抡坏,把机子碰坏,把案板切坏,走路栽倒。可是这都是多操心,她只是快,却什么也损坏不了。自从她来后,屋里干净,院里利落,牛不短草,鸡不丢蛋。新卯的娘念了佛了。20.文中最后一句“新卯的娘念了佛了”,可能有哪些含意?请结合语境简要说明。(4分)21.文中画横线句子也可改为“嘴快,脚快,手快”,但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分析原句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个“像……”,简要分析二者在修辞手法上的不同。(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这也是继2005年的哈罗德·品特之后,再次由剧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有人认为戏剧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诺贝尔文学奖自然也没必要关注剧作家。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增加了戏剧体裁的课文,其中必修下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为戏剧专题,选取了三部经典悲剧作品——《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单元导语的第一段内容是:“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篇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1.C(3分)(“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更能成为人们从事某项任务的动机”于文无据,原文为“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错,从材料二来看,动机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促进创造力的主要是内部动机,而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也可以抑制创造力。)2.B(3分)(A项,因果关系不当,且发散思维也不是适合用于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原文“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是聚合思维。C项,于文无据,材料二分析了非认知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但并未说明是“更为显著”。D项,表述绝对。根据材料三,创造力应该“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要“打破理性的桎梏与一切平衡”。)3.D(3分)(A项,体现了聚合思维,把多种技术聚合起来体现了聚合思维的收敛性、方向性。B项,体现了发散思维的变通性。C项,“抒写所见的几十种白的意象”,也是发散思维的体现。D项,“在空中划着字”是杜甫排遣愁绪的方式。)4.D(3分)(聚合思维并没有“稳中有升”。)5.(6分)①测验的内容围绕发散思维进行考查:由一幅画写出不同的故事,体现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②评价的标准体现了发散思维的特征:故事按独特性、变化性、完整性等标准打分,体现了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等特征。③测验的结果表明:多数中学生发散思维水平受限,学生创造力有所欠缺;学校教育制度对发散思维培养、关注少。(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6.A(3分)7.C(3分)8.(6分)①在对现实世界的叙述中融入离奇的幻想。如现实中“我”出生的那天早晨,祖父竟然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床,而且看见已经死去的云青马又回到家中。②对现实中的人物进行夸张描写。如我驮着祖父奔走在群山峻岭间,发出的笑声是马儿的嘶鸣,而祖父的腿脚忽然变得坚实,蹩脚竟然可以灵便地奔跑。③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反映现实。如云青马与祖父命运的相似、与我生命的关联,我与祖父在山水间的驰骋等都是对牧民现实处境的关照。9.(6分)①映衬人物形象:作为牧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历经艰辛而日渐老迈的云青马,与祖父的形象、身份及日常生活相符。②表现人物心理:祖父怜爱老马,想让云青马在草原中自然死去,获得一种吉祥的归宿,而在生命尽头的祖父给自己放生,也是对一生艰辛的解脱。③寄托牧民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祖孙二人像放生的马儿,在草原上驰骋,这种命运的轮回,是一种对自然和原始生命力的回归。④突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云青马没有获得“放生”的不幸和老牧民在孙子的帮助下奔向自然的结局形成对比,更突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祖父充当副驾耕田是在“牧业转为农耕”时的相关情节,不是在云青马就这样为我家效劳了二十几年”之后。老人这样做是出于对云青马的爱惜。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理解祖父心愿的母亲”错,文中母亲劝说父亲的情节确实给故事增添了温情的力量,但这一劝说主要出于母亲的“心地纯良”,而不是真正理解祖父的心愿。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创作手法的能力。“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创作手法首先应该体现在情节、手法上,其次要理解“高于现实”即是对现实的映射。①从情节上看,小说在对现实世界的叙述中融入离奇的幻想。如现实中“我”出生的那天早晨,偏瘫多年的祖父“几年来第一次自己拄着拐杖下了床,一步一步挪到晨光耀眼的屋外”,并且说看到了已经死去的云青马,“你瞧,云青马,是云青马回来了”。②从手法上看,小说对现实中的人物进行夸张描写。如“我”带着祖父离家出走,“我就像匹青葱骏马那样,驮着祖父奔走在郁郁苍苍的群山峻岭”;爷孙两人发出的笑声是马儿的嘶鸣“我看到祖父滑稽的奔跑姿势像极了鸭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发出的笑声却是马儿的嘶鸣。咴——恢——我叫了几声……咴——恢——祖父也随声附和……”;祖父竟然能够甩掉拐杖跟“我”一起奔跑“祖父先前还迈不开步伐,跑着跑着,不好使的那只蹩脚竟然也灵便起来,慢慢跟上了我”。③整体手法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反映现实。如云青马解放前一直跟随祖父给生产队放牧,后来牧业转为农耕,祖父用两头牛把它换来我家,它又承担其耕田的重任,为我家辛苦劳动了二十多年;祖父也和它一样辛苦,在祖母去世之后,辛苦拉扯大几个孩子,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云青马和祖父的命运相似。云青马和我的生命相连,我出生的那天早晨,祖父看到死了的云青马又回来了,而整个家里只有我自愿配合祖父,帮他老人家侍弄别人看不到的老马,正如文中所说,祖父就是老云青马,我就是小云青马。小说结尾,祖父对自然的向往“孩子,到了草原,你要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那里只要有河流有山谷,你把我送到那里,放生到那里就行了……”,我与祖父在大兴安岭的山水间自由驰骋“我们俩真像两匹并肩而行的马儿,鬃尾飞扬,四蹄如风,向着高高的山岭、苍翠的大地,迎着阵阵松涛,铆足了力气撒欢而去……”,这些都是对牧民现实处境的关照。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将“云青马”和祖孙二人互为参照,意为云青马与祖孙形象有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形象、身份、命运上的。“多重意蕴”应该由浅入深,指向主题。①映衬人物形象:云青马与祖父形象上具有相似点。马是牧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牧民时刻离不开马,马为牧民奉献一生。云青马从在产生队跟着祖父放牧,到后来在我家效劳了二十多年,历经艰辛而日渐老迈;祖父一生辛劳,在生产队放牧,后来自己耕田,养大了几个孩子,最后得了偏瘫,不能行走。云青马与祖父的形象、身份及日常生活相符。②表现人物心理:祖父在云青马老去之后,想把它放回草原,是想让马儿得到吉祥的归宿,这也是祖父自己的心愿,结尾我带着祖父到了大兴安岭,他说“孩子,到了草原,你要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那里只要有河流有山谷,你把我送到那里,放生到那里就行了……”,在生命尽头的祖父给自己放生,也是对一生艰辛的解脱。③寄托牧民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小说结尾,祖父说他是老云青马,我是小云青马,这是一种生命的轮回;而祖孙二人像放生的马儿,在草原上驰骋,“我们俩真像两匹并肩而行的马儿,鬃尾飞扬,四蹄如风,向着高高的山岭、苍翠的大地,迎着阵阵松涛,铆足了力气撒欢而去……”,这种命运的轮回,是一种对自然和原始生命力的回归。④突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虽然祖父让父亲带着云青马去放生,但从父亲的言行表现和祖父的梦境来看,云青马没有获得“放生”,这种不幸和祖父最后在孙子的帮助下回到草原形成对比,因为祖父就是一匹老云青马,他最后的回归也是云青马的回归,这样设计更突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FG(一处1分,共3分)11.D[D前者是“仇恨,怀恨”后者是“遗憾”(3分),A你的,B忍受艰苦/辛酸悲苦,C托付/劝说,劝客人饮酒]12.A[因果关系不当。吴王并不是因为伐齐而与越国议和。(3分)13.(1)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劝谏大王,大王不采用我的意见,我现在眼看吴国将要灭亡了,你与我一起死亡是不值得的。”(句意2分,“我用”“无为”各1分,共4分)(2)那义士,本来要庆幸自己高兴而慰问他的忧愁,何况是害怕而到楚国聘问的人呢?(句意1分,“吊”“固”“聘”各1分,共4分)14.①吴王夫差亲信伯嚭,疏远子胥,最终羞愧自杀。②鲁襄公听了叔仲昭伯和子服景伯的规劝,以大局为重,前往楚国。(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吴国用伍子胥、孙武的战略,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威镇齐国、晋国,向南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出兵迎击,在姑苏打败吴国,击伤了吴王阖闾的脚趾,吴军退却,阖闾对太子夫差说:“你忘记勾践杀你的父亲了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当天晚上吴王阖闾死去,夫差继位吴王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战斗射技,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越军。越王勾践率领残兵五千人困守在会稽山上,派了大夫文种送了厚礼给吴国太宰伯嚭请求和谈,愿意将整个越国作吴国的奴仆,吴王准备答应越王的求和。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现在大王不灭越国,以后一定要后悔的。”吴王不听,采用了太宰伯嚭的意见,与越国达成和议。在那以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们争权,新继位的国君幼弱,就要率军北上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能这样。勾践吃饭不用两个菜,吊唁死者,慰问病人,而且善于用人。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现在的越国,是心腹内脏的疾病,齐国只不过是皮肤上的一些疥癣罢了,但大王不先攻取越国,却致力于讨伐齐国,不也是错误的吗?”吴王不听,攻打齐国。此后四年,吴国将要再次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越国是心腹之患,现在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伪善狡诈而去贪图齐国,即使攻破齐国也好比得到石头田,没有什么用处,希望大王放弃伐齐而先灭越,不这样的话,将会连后悔也来不及了。”吴王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劝谏大王,大王不采用我的意见,我现在眼看吴国将要灭亡了,你与我一起死亡是不值得的。于是便将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然后就回报吴王。太宰伯嚭已与伍子胥有了仇怨,便在吴王面前进谗言说:“伍子胥的为人,刚慎暴躁缺少恩义,他的怨恨猜忌将为祸不浅。仇恨前些日子大王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不行,大王最终伐齐并取得大功,伍子胥的计谋不被采用便反生怨恨。况且臣派人暗中观察他,他出使到齐,是把自己儿子托付给鲍氏,希望大王及早考虑这件事。”吴王说:”没有你这番话,我也怀疑他了。于是派使者赐给子胥属镂之剑,说:“你用这把宝剑自杀。”“伍子胥说:”唉呀,你怎么能听信谗臣的话杀我呢?于是告诉自己的属官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种上梓树,等它们长大后就做成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攻入姑苏灭掉吴国。”就自杀了。后十多年,越国袭击吴国,吴王如果还与吴国交战,不能取胜,派大夫和越国讲和,不允许,吴王夫差临死时说:“我因为没有听从伍子胥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假使战死者没有知觉也就罢了,如果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伍子胥,于是蒙棉絮覆面而自刎而死。材料二鲁襄公去朝拜楚国,到达淮水,听说楚康王死了,桓公想返回楚国,叔仲昭伯说:“君王来的时候,为了楚王的威风:现在楚康王已死,他的威望没有除去,为什么回去呢?”。大夫们都想回去,子服景伯说:“您这次来,是为了国家,所以不畏辛劳,不远征途,却听命于楚国,害怕他的威势!那义士,本来要庆幸自己高兴而慰问他的忧愁,何况是害怕而到楚国聘问的人呢?畏惧就去,听到别人丧事就回去了,那谁说不是欺侮他呢?芈姓继承王位,太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执政的人没有改变,侍奉国君主持政务,谋求免除(“说”通“脱”)这样的侮辱,以安定继位的君主,后人看来,这仇是很大。因为这样而来同我国作战,有谁能制止他呢?如果跟随国君招致祸患,不如违背君主意见以避免祸难,况且君子凡是考虑周详,然后行动,你们大家都认真考虑了吗?有抵抗楚军的战术,有守卫国家的准备,就可以;如果没有,不如前往!”于是前往楚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3分)“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有误。根据注释和首句“采茶溪路好”可知,姚勖一行人入山的主要目的是采茶,而非探寻春山胜景。16.①“试尝应酒醒”一句中,“试尝”指鉴定茶的品质,品质好方可封装进贡,表现了姚勖对采茶进贡一事的慎重细心;“应酒醒”为诗人的揣测,意在说明茶叶品质优良。②陆诗的“晴窗细乳戏分茶”一句,用戏玩烹茶表现诗人在临安寓所等待召见时的无聊,含蓄表达了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无奈。(第①点4分,第②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姜夔《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18.(4分)①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②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19.(3分)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后句号放在引号内;②“领略”改为“领”“引领”等;③“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几乎奠定了标准”改为“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有李白与杜甫、张旭和颜真卿都称盛唐,此处和后文“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为对照句,应填: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②此处和“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为对照句,再结合“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等内容,可填: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属于完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内;②结合前文所引用的诗句的含义,“领略”一词表意不当,同时“领略风骚”搭配不当,可改为“领”“引领”等;③“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几乎奠定了标准”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副词“几乎”应放在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为后期封建社会”之前,改为“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20.(4分)①自从媳妇来家后,家里井井有条,日子越过越好,意思是有好福气,娶了好儿媳。②儿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婆婆不用再为家务所累,也为有这样的儿媳感恩而念佛了。21(4分).①原句没有标点符号间隔,读起来一气呵成,给读者惟妙惟肖的印象,也突出了媳妇动作快的特点。②原句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突出一个“快”字,还通过明快的节奏感,传达出了人物那充满自信的神态和精力充沛的青春气息。22.(4分)①“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将快速的纺车拟人成疯了的人,而且为了突出快,有夸张修辞。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欣赏之情。②“她织布,梃柏乱响,梭飞的像流星”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快速的梭子比喻为流星,用流星快速划过天空来形容梭子的快,同样也是为了突出媳妇勤劳,干活麻利,尽心尽力地维持家庭。【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理解句意的能力。作为最后一句,需要结合上文理解其含义。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是“念了佛了”,可以结合上文分析新卯的娘“念了佛”的原因。结合“自从她来后,屋里干净,院里利落,牛不短草,鸡不丢蛋”可知,自从媳妇来家后,家里井井有条,日子越过越好,故说婆婆“念了佛了”,意思是有好福气,娶了好儿媳。结合“可是这都是多操心,她只是快,却什么也损坏不了。自从她来后,屋里干净,院里利落,牛不短草,鸡不丢蛋”可知,儿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而且善于持家,故而婆婆不用再为家务所累,乐的消闲自在,也为有这样的儿媳感恩而念佛了。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两句的不同之处,结合不同之处分析表现力。原句“嘴快脚快手快”没有标点符号间隔,读起来一气呵成,给读者惟妙惟肖的印象,也突出了媳妇动作快的特点;改句将其隔开,割裂了媳妇动作的连贯性,没有原句的表达效果好。原句“嘴快脚快手快”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突出一个“快”字,整体描述了媳妇的特点,甚至还通过明快的节奏感,传达出了人物那充满自信的神态和精力充沛的青春气息;改句没有这样的效果。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由句子可知,画线部分是形容媳妇浅花纺线的情况,分号前是形容“纺车”,分号后是形容“梭子”。原文“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将快速的纺车拟人成疯了的人,而且为了突出快,有夸张修辞。都为了表现媳妇会干、能干,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欣赏之情。原文“她织布,梃柏乱响,梭飞的像流星”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快速的梭子比喻为流星,用流星快速划过天空来形容梭子的快,同样也是为了突出媳妇勤劳,干活麻利,尽心尽力地维持家庭,生活会越来越好的美好希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这也是继2005年的哈罗德·品特之后,再次由剧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此,有人认为戏剧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诺贝尔文学奖自然也没必要关注剧作家。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增加了戏剧体裁的课文,其中必修下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为戏剧专题,选取了三部经典悲剧作品——《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单元导语的第一段内容是:“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品格。”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篇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材料分析】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内容是诺贝尔文学奖在18年后再次颁给剧作家,并引发了部分人对戏剧这一文体的价值和诺贝尔文学奖评价标准的质疑。材料中“有人认为……”的内容是肤浅、片面的结论,意在反向引导考生思考戏剧在当下的价值。材料第二段内容是给考生的提示,其中引用的单元导语强调了戏剧对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积极作用,教材中的课文可以作为本次写作的突破口。【题目解析】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与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距离,但教材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考生对戏剧的价值应当是有话可说的。例如,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三篇戏剧作品,单元导语中有“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考生可以参考进行立意。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2课《玩偶之家》、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课《茶馆(节选)》也是可以帮助考生深入思考此话题的篇目。不过应当注意的是,课文是辅助考生思考的手段,为考生的观点表达提供支撑,切勿将文章写成文学鉴赏或评论。【立意角度】①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和多样性: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之一,其评选标准包括作品的理想主义色彩、文学价值以及对全人类精神的贡献等。这一奖项关注的是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远价值的作品,而不仅仅是某一特定类型的文学作品。因此,约恩·福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意味着戏剧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失去了价值,反而证明了文学奖对各类文学形式的包容和重视。②戏剧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虽然现代社会的信息媒介和娱乐形式多样化,但戏剧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仍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戏剧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够提供深入思考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与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是,戏剧是现场的艺术,观众可以深入参与到剧场活动中。通过观看戏剧,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社会的多元性以及人类情感的丰富性。这些都是无法通过其他媒介完全获得的。③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教育意义: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都具有激发思考、传播价值观和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哈姆雷特》《雷雨》等戏剧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性、社会和人生等问题。因此,诺贝尔文学奖关注剧作家,正是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肯定,也鼓励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问世。【考场佳作一】雷乍惊戏剧响正身黜恶砭时弊帷幕一展,炽光灯下,千年经典在此间上演。粉饰悲欢离合,精妙起承转合,眼见高楼矗起,眼见大厦将倾,眼见英雄困窘,戏剧以激情澎湃的动作,掷地有声的台词,悲情激昂的音乐,焕发出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戏剧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亦是经典孳孳不息的流传方式。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引发众议,有人“戏剧在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已然没有太大价值,诺贝尔文学奖无须关注剧作家”观点甚嚣尘上。只是,我们的文化真的可以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简单抹平吗?其浅薄鄙陋可见一斑。请君看流芳名作《窦娥冤》,其主人公不惧奸佞同强权抗衡,勇拒邪恶逐正道之光。宁赴死都不愿与黑暗势力为伴,是当时腐朽黯淡社会的光明殉道者之死,是精神废墟中身先士卒的勇者,令人敬佩万分。关汉卿笔下“六月飞雪”和窦娥的一声声怨叹,震聋发聩了多少颗蒙昧之心。戏剧,以其极强的剧情冲突与画面表现力,比普通作品都更能够震撼人心,独迥异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别具一格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同一张有张力的网,赋予观者心灵涤荡。戏剧多以悲剧而著称扬声。这些戏剧家大多依托现实而创作,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以其超凡表现手法赋予人物鲜明性格,于时代一记响亮的警钟。让民众意识到正悬于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听到,“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对人生的意义的追寻与思索;我们看到《雷雨》中对于封建大家庭的反抗和斗争,以及其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无论处于何种困厄背景中,剧作家们挺身而出创作戏剧,唤醒民众心灵,引发人们对于真理的探求寻觅,夜行于无人之境。他们正身以黜恶,怀悲悯之心,守良知之行。他们是为自由开道者,我们不可使其困厄于荆棘;他们是为真理而发声者,我们不可使其销声于沉匿;他们是为众人抱薪以驱风雪者,我们不可使其冻毙于冰雪。他们对于人性的呼唤,探求,是我辈长缨在手,所万万要缚住的。时至今日,戏剧与剧作家仍是我们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以超俗敏感之心体悟社会揭开一切文饰。《俄浦狄斯王》中的“勇士啊,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不正是号召人类,摒弃邪恶佞、正身黜恶、大道其行的写照?【亮点借鉴】观点鲜明,结构匀称,是本文的显著特点。考生以对称性标题,紧扣“戏剧”展开,提出戏剧其针砭时弊的特点。文章首段,以三个“眼见”言简意赅的概括戏剧的特点,强调戏剧的作用。在论述时,以《窦娥冤》《雷雨》作品为例进行分析阐述,说明剧作家们的悲悯情怀。文中多用排比、对偶的句式,使得全文生动流畅,文末以反问做结,引人深思。【考场佳作二】幕起幕落间人间情百态哈姆莱特憾动心潮的呼告,是对人生激昂的颂歌;窦娥发人悲悯的三桩誓言,是不甘命运的绝唱。古今中外,精彩纷里的戏剧呈现人生百态,“发不可言说之声”,展绰约不息之姿。愚以为,戏剧价值不朽辉煌,唱念做打品生活苦辣。如此,戏剧之迩迩胜景方或可期。戏剧舞台呈举世瑰宝,凝聚先人智慧沧桑。台下,剧作家的笔是指向社会的矛,一针见血地刺破丑恶现实的面具;台上,剧演员的情是直击心灵的刃,坚定有力地撞破人性的软肋。酌古,文明尚未开化的时期,莎士比亚引领人类文明登上跨时代之阶;鉴今,约思·福瑟“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促进民众意识的觉醒。戏剧作为娱乐大众的艺术形式,更是现世社会的真实写照。初读《雷雨》,亲情居然如斯,令人唏嘘;再读《雷雨》其社会与人情的残酷扭曲人的心灵,不禁叹惋。戏剧,见证了历史变迁,岁月枯荣,警惕人们惨痛的教训,引导人们迈向光明之未来。戏剧之现实意义,可见一斑。戏剧内核展现实价值,启迪人民通达臻善。戏剧对人内心的教化,不囿于形,而早已内化于心。历史剧《屈原》的义愤填膺,投江明志,不知播下多少楚襄之情于心田生根发芽;京剧《戚继光抗倭》昂首扬出戚家军的精神风貌,不知燃起了多少热血男儿长缨在手的拳拳报国志;话剧《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自立与勇敢,不知激励了多少真情儿女克服障壁追求至真幸福。人生有限,而品味戏曲人生无限,在与戏剧了人物同频共振时,我们何尝不也过活了他们的人生?再回归自我人生时,又何尝不多了一种人生的体悟,多了一次精神的升华?我们体悟悲伤,学会悲悯;我们都弃丑恶,心守正义;我们坚守信仰,我们是人生大戏中唯一的主角!戏剧文化于新时代大展荣光,处变局中激扬光芒万丈。剧院内的座无虚席,剧终时的欢呼打赏,剧行时的屏息凝神。无一不是对新时代戏剧改良的肯定赞扬。戏剧人“不念萤烛末光”,惟念“增辉日月”。怀揣热爱,以“风物长宜放眼量”之精神开拓进取,让戏剧在新时代的中国焕新活力。幕起,讴歌情真万千;幕落,感万千真情。【亮点借鉴】整散结合,事例翔实,是本文的显著特点。考生以“幕”入题,扣住材料观点。在首段,哈姆莱特、窦娥对偶句式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