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管理与生活改善作业指导书TOC\o"1-2"\h\u12698第1章健康管理概述 319591.1健康管理的定义与意义 3193471.2健康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3133851.3健康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32216第2章健康生活方式 472242.1营养与健康饮食 4150912.2睡眠与休息 4287192.3运动与锻炼 48052.4心理平衡与压力管理 515735第3章健康风险评估 5213303.1健康风险评估的定义与分类 5102383.2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5310303.3健康风险评估的实施与运用 68711第4章健康监测与评估 7295914.1生理指标监测 7303494.1.1心血管监测 7132254.1.2呼吸系统监测 7254864.1.3消化系统监测 7129604.1.4内分泌系统监测 7112244.2生化指标检测 7176254.2.1血液检测 710364.2.2尿液检测 779994.2.3肝功能检测 774134.2.4肾功能检测 8268344.3健康评估与干预 8239154.3.1健康评估 8167704.3.2健康干预 812362第5章慢性病管理与控制 8124705.1慢性病的定义与危害 8121195.2慢性病的管理策略 8166965.3慢性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9312305.4慢性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932096第6章健康教育与宣传 9162076.1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10219366.1.1目标 10319176.1.2原则 1033986.2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0161246.2.1方法 10252846.2.2途径 10251846.3健康宣传与倡导 1186126.3.1健康宣传 11278426.3.2健康倡导 1126390第7章职业健康管理 11168287.1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11324717.1.1职业病危害识别 1188547.1.2职业病危害预防 1180907.2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价 12172737.2.1职业健康监测 12194627.2.2职业健康评价 12181917.3职业健康促进与干预 1211097.3.1职业健康促进 12153827.3.2职业健康干预 135640第8章环境健康管理 13216958.1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136128.1.1自然环境与健康 1335318.1.2人为环境与健康 13311068.2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 13275878.2.1空气污染 1359518.2.2水污染 13263048.2.3土壤污染 14144168.2.4噪音污染 1486018.3环境保护与健康管理 14126078.3.1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 14121568.3.2环境监测与评价 14159118.3.3环境治理与修复 148188.3.4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14310708.3.5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1415776第9章健康信息管理 14226489.1健康信息管理的意义与内容 14320729.2健康信息收集与处理 15271999.3健康信息分析与利用 157893第10章健康管理与生活改善实践 16962310.1健康管理与生活改善策略 16792210.1.1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162263810.1.2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 16409910.1.3持续性健康监测与评估 163254010.2健康管理与生活改善案例分享 162725410.2.1个人案例分享 162045610.2.2家庭案例分享 162989210.2.3社区案例分享 162548210.3健康管理与生活改善效果评估与优化 161033410.3.1效果评估方法 162735810.3.2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162536810.3.3健康管理与生活改善策略优化 17第1章健康管理概述1.1健康管理的定义与意义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干预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它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风险,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健康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培养健康意识;(2)早期发觉、早期治疗疾病,降低医疗费用;(3)预防疾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4)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5)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1.2健康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健康管理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在国外,许多国家已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政策,通过立法、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例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公民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我国健康管理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高度重视健康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明确了健康管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1.3健康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健康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2)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3)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4)促进健康公平,缩小健康差距。健康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个体化、差异化干预;(3)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管理;(4)科学、规范、持续的健康教育;(5)多部门、多领域协同合作。第2章健康生活方式2.1营养与健康饮食营养与健康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合理的膳食搭配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降低患病风险,促进健康。以下为健康饮食的几点建议:(1)均衡摄取各类食物,保证膳食多样化。(2)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维持适宜的体重。(3)减少食盐、糖、油脂的摄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4)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健康。(5)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食品,减少加工食品、快餐等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6)适量饮用牛奶、豆浆等乳制品,保证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7)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晚餐过晚。2.2睡眠与休息睡眠与休息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下为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入睡、起床的习惯。(2)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温暖、通风。(3)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如剧烈运动、观看刺激性节目等。(4)控制午睡时间,避免晚上难以入睡。(5)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助于调节生物钟。(6)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睡眠。2.3运动与锻炼运动与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以下为运动与锻炼的建议:(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3)保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4)注意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5)运动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6)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2.4心理平衡与压力管理心理平衡与压力管理对身心健康。学会调整心态、缓解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以下为心理平衡与压力管理的建议:(1)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2)学会倾听、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4)尝试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帮助身心放松。(5)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6)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第3章健康风险评估3.1健康风险评估的定义与分类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HRA)是指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生物医学、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评估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健康风险评估有助于识别风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健康风险评估可分为以下几类:(1)生物医学风险评估:基于个体的生物医学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等,评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2)生活方式风险评估:通过分析个体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评估其健康风险。(3)心理风险评估:关注个体的心理状况,如压力、焦虑、抑郁等,评估心理健康风险。(4)环境因素风险评估:考虑个体所处环境,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评估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2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工具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问卷调查法:通过收集个体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进行风险评估。(2)生物医学检测法:通过检测个体的生物医学指标,如血液、尿液等,评估疾病风险。(3)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如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健康风险结果。健康风险评估的工具主要包括:(1)风险评分表:根据个体的各项指标得分,计算总风险分数,评估健康风险。(2)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分数,将个体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3)决策树: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对个体的健康风险进行预测。3.3健康风险评估的实施与运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要评估的疾病或健康问题。(2)选择评估方法与工具:根据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与工具。(3)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生物医学检测等方式,收集个体的相关信息。(4)分析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5)制定健康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健康风险评估的运用主要包括:(1)个体健康管理:通过评估个体的健康风险,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降低疾病风险。(2)群体健康管理:对特定群体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策略,提高群体健康水平。(3)疾病预防与控制: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发觉高风险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4)健康保险:保险公司可运用健康风险评估,对保险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合理定价,降低赔付风险。第4章健康监测与评估4.1生理指标监测生理指标监测是健康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实时跟踪个体的生理状态,为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的生理指标监测:4.1.1心血管监测心血管监测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脏功能、血管状况以及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4.1.2呼吸系统监测呼吸系统监测主要包括呼吸频率、肺活量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功能及呼吸道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早期发觉呼吸系统疾病。4.1.3消化系统监测消化系统监测主要通过大便常规、肝功能、胃肠功能等指标来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这些指标有助于发觉消化系统疾病,为及时干预提供依据。4.1.4内分泌系统监测内分泌系统监测主要通过检测血糖、血脂、激素水平等指标,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这些指标对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早期发觉和干预具有重要作用。4.2生化指标检测生化指标检测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各种生化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以下为常见的生化指标检测内容:4.2.1血液检测血液检测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检测,可反映贫血、感染、出血等疾病状态。4.2.2尿液检测尿液检测主要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发觉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疾病。4.2.3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状态。4.2.4肾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4.3健康评估与干预在完成生理指标监测和生化指标检测后,需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健康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4.3.1健康评估健康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各项监测指标,发觉异常情况;(2)结合个体病史、家族史等因素,评估疾病风险;(3)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4.3.2健康干预健康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2)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对异常指标进行药物治疗;(3)定期随访:对疾病风险较高的个体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指标变化,调整干预措施。第5章慢性病管理与控制5.1慢性病的定义与危害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病情迁延不愈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这类疾病通常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慢性病还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5.2慢性病的管理策略慢性病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发觉:通过定期体检、筛查等方式,尽早发觉慢性病的潜在风险,实施早期干预。(2)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治疗等多种手段,全面控制病情。(3)健康教育: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4)定期随访: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3慢性病患者的饮食调理慢性病患者的饮食调理原则如下:(1)均衡营养: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2)低盐低脂:减少食盐和油脂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病情。(3)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对慢性病患者有益。(4)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能量过剩。(5)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高糖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5.4慢性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慢性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情。运动治疗原则如下:(1)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2)循序渐进:运动量应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身体损伤。(3)持之以恒:慢性病患者需长期坚持运动,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4)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糖、血脂。(5)避免过度运动:运动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诊。第6章健康教育与宣传6.1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6.1.1目标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素养,使人们掌握健康知识,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2)降低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3)增强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4)促进健康公平,缩小不同群体间的健康差距。6.1.2原则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保证信息的准确性。(2)针对性: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计划。(3)实用性:提供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使人们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4)参与性:鼓励公众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5)持续性和长期性:健康教育应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不断巩固和深化成果。6.2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6.2.1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公众传授健康知识。(2)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3)实践操作:组织实践活动,如健康操、急救技能培训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网络教育: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开展线上健康教育。6.2.2途径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1)学校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培养青少年健康素养。(2)社区教育:结合社区居民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3)医疗机构:利用医疗机构资源,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4)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普及健康知识。6.3健康宣传与倡导6.3.1健康宣传健康宣传旨在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传播健康知识,引导健康行为。主要方式包括:(1)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视频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传播健康知识。(2)组织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健康跑等,吸引公众参与。(3)媒体合作:与各大媒体合作,发布健康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范围。6.3.2健康倡导健康倡导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健康事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社会氛围。主要内容包括:(1)政策倡导:向部门提出健康政策建议,推动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企业倡导:鼓励企业关注员工健康,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3)社会倡导:通过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健康事业。第7章职业健康管理7.1职业病危害与预防7.1.1职业病危害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人为因素等。企业应开展职业病危害识别,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害程度,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7.1.2职业病危害预防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在于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工艺改进,采用无害或低害工艺;(2)设备更新,选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设备;(3)加强通风、除尘、降噪等防护设施;(4)合理布局,优化作业环境;(5)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6)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卫生法规。7.2职业健康监测与评价7.2.1职业健康监测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情况下的健康检查。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个人基本信息收集;(2)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调查;(3)体格检查;(4)实验室检测,如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检测;(5)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6)其他必要的检查项目。7.2.2职业健康评价企业应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员工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2)健康状况变化趋势;(3)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4)职业健康风险等级划分;(5)提出职业健康改进措施。7.3职业健康促进与干预7.3.1职业健康促进企业应积极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素养,包括:(1)加强职业健康教育;(2)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3)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行为;(4)开展职业健康竞赛和宣传活动;(5)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激励机制。7.3.2职业健康干预企业应针对职业健康检查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包括:(1)调整工作岗位,避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2)加强个人防护,提高防护用品使用率;(3)开展职业康复训练;(4)制定并落实职业健康改善计划;(5)跟踪评价干预效果,持续改进职业健康管理。第8章环境健康管理8.1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章将探讨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它们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等多个途径影响人类健康。8.1.1自然环境与健康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如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这些自然条件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反之,自然环境恶劣,如气候极端、自然灾害频发等,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8.1.2人为环境与健康人为环境主要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交通环境等。合理规划的人为环境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率。但是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人为因素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8.2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本节将分析主要环境污染源及其对健康的危害。8.2.1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主要包括颗粒物、有害气体、臭氧等。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疾病的发生。8.2.2水污染水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水污染会导致水源性疾病、胎儿畸形、癌症等健康问题。8.2.3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等。土壤污染会影响食品安全,导致人体慢性中毒、肿瘤等疾病。8.2.4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质量。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害、心理疾病、心血管疾病等。8.3环境保护与健康管理环境保护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环境保护与健康管理的关系。8.3.1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应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保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8.3.2环境监测与评价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觉环境污染问题,为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8.3.3环境治理与修复对污染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恢复生态平衡,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8.3.4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共同维护人类健康。8.3.5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同时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机制,为人们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健康服务。第9章健康信息管理9.1健康信息管理的意义与内容健康信息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个人或群体健康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及利用,为制定健康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健康信息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健康管理效率:健康信息管理有助于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对个体健康信息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3)支持健康决策:健康信息管理为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健康政策、诊疗方案和健康促进措施。(4)提升健康素养:健康信息管理有助于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信息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体检数据、诊疗记录等。9.2健康信息收集与处理健康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是健康信息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信息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健康体检、病历资料、随访等方式收集个人或群体健康相关信息。(2)信息整理:对收集到的健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核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信息存储:将整理好的健康信息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教育的游戏教学方法考核试卷
- 医用电动牙刷的材质和正确使用技巧考核试卷
- 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应对措施考核试卷
- 提升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试卷
- 辐射防护区域划分标准
- 心理咨询陪伴合同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样本
- 工业厂房CFG桩基础施工合同
- 橡胶生产电气防爆安全指南
- 餐饮空间租赁合同
- 现浇砼路缘石施工方案百度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详解报告
- 德能勤绩廉量化评分表
-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精读100篇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 中医护理技术之耳针法课件
- 四年级体质健康数据
- 触电和触电急救
- 医德医风考核评价表
- 函数与导数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