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18慈母情深课时—课型新授课

1.认识3个生字“陷、禄、攥”,区别多音字“龟”的读音,理解词语“失

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的含义。

2.通过对母亲外贸、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此项与善良

学习目标

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

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通过对母亲外贸、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此项与善良和

学习重点

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诗歌赏读,明确目标

活动一:朗读诗歌《母亲的牵挂》分享感受。

活动二: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说说老师为什么将课题中的

“深”用红色粉笔写的猜想。

(学生可能会围绕“深”字提出的问题。如:慈母情有多深?

慈母情怎样深?作者梁晓声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这节课,我们

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

1.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大屏幕出示:失魂落魄震耳欲聋

龟裂陷入忙碌攥)

读词语,注意“攥、龟”的读音。理解“龟裂”,问:你见

过龟裂的手吗?谁的手是龟裂的?理解“攥“,做动作:学生把

笔攥在手中。

2.书空“攥”。

活动二: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这些词语,学生说课文大意。

三、精讲点拨

活动一:学生带着阅读要求读课文。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并作批注。

阅读提示:

1.从文中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作者佳境的贫寒?

2.那些描写母亲的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关于对作者自己的描写让你感同身受?

活动二:交流自己的感受

预设:交流时学生会从以下几个句子谈体会:

(1)家境贫寒

(2)工作环境差:

四、有效训练

1.填空

瘦弱的()疲惫的()

龟裂的()无私的()

五、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名言,读一读。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18慈母情深课时二课型新授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场景。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词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

学习目标

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文中重点语句段的学习。

学习难点在个性化的阅读交流中,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深切感悟慈母情深。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互改,订正错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自主探究

1.继续读课文,去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慈母情深的。

2.找出让你难忘的场景或片段。

三、精讲点拨

1.母亲瘦弱

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一

个瘦弱的母亲!)

2.工作辛苦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

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通情达理的母亲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

高兴他爱看书的!”(突出变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对母

亲深深的敬意和无比的热爱。)

4.我对母亲的爱和敬意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

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

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想我没有权力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

是为母亲。

四、有效训练

师生分教色朗读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再次感受慈母情深。

五.拓展延伸

爱需要表达!同学们,把你想对你母亲说的话写出来,并和

我们分享你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意吧!

1.学生独立够细并书写。

2.班交流自己对母亲的一片爱意。

六、总结

活动设计: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出事孩子们的母亲辛

勤工作和关爱孩子的照片,学唱歌去。

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外貌日日辛苦

动作母亲支持读书

语言爱子情深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五

课题19父爱之舟课时—课型新授课

1.会认“栈、冤”等13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

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

学习目标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朗读课

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

感激、崇敬之情。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

学习重点

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

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

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

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

幸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

中那浓浓的父爱吧。板书:父爱之舟

二、自主探究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

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

流。

3.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

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

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三、精讲点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生总结,汇报

本文先回忆了过去:父亲送“我”报考学校和上学,见“我”

晚上在旅馆被臭虫咬,父亲心疼的样子。在庙会中,父亲带“我”

去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可是自己却舍不得吃,后来还给

“我”做万花筒。父亲在雨雪天气背“我”上学。为了供“我”

读书,家里筹钱,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借船送“我”。

四、有效训练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3.生总结,汇报第一部分

六、拓展延伸

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19父爱之舟课时二课型新授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对儿子那浓得化不开的爱。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了解人物的感情,通过细节描写

学习目标

和场景描写体会父亲深沉的爱。

3.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想象场景,体会人物心情。

学习重点理解父亲对儿子那浓得化不开的爱。

学习难点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

场景?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自主探究

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板书:第一个场景

1.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

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贫苦的情况下,还

打算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2.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

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

生总结、汇报,“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

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

的爱。

三、精讲点拨

1.品读第二个场景。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生总结、汇报,详细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详细描写各种小

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

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

非常爱父亲。

2.品读第三个场景。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总结,汇报: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

的环境变得温暖。

3.品读第四个场景。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

4.品读第五个场景。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生总结,汇报送“我”上学的路上

为“我”缝棉被。板书:第五个场景

四、有效训练

出示:

父爱如山,沉默无语;父爱()。

母爱如空气,给我生存的依靠;母爱

()。

五、拓展延伸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

(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

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

激。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设计:

19父爱之舟

梦中醒来

回忆往事浓浓的父爱

醒来,枕边一湿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课型新授课

1.会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

学习目标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懂得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与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赏和批

评。

学习重点从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体会都饱含着对巴迪的爱。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导入

直接导入并解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0课(齐

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探究

1.自学生字词。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过渡语:那么,作者是怎样逐步理解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出

发点都是对自己的爱?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精讲点拨

1.童年故事部分

(1)默读。思考:

当听到母亲和父亲不同的评价后,“我”的表现分别是怎样

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要求:用“一”划出听到母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的句子,并

圈出关键词;

用划出听到父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的句子,并

圈出关键词。

(2)汇报交流:听了母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

(3)指导感情朗读:

2.后来的认识部分

(1)读文,思考:后来对父母不同评价,巴迪是怎样认识

的?

要求:用“()”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

的理解。

(2)汇报交流:长大后,不得不承认父亲的评价是对的,

母亲一直在鼓励我。

四、巩固训练

理解这个句子: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能正确地对待赞赏

和批评,对于赞赏,不会因骄傲而不求上进;对于批评,不会因

泄气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五、拓展延伸

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你得到过哪些爱?把它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赞扬严格批评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课时—课型新授课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

学习目标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4.倾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学习重点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

学习难点

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

故事。父母的爱,是早晨阳光拂面,是午夜月光如水,他们的爱

时刻感动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

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板书课题:父母的爱)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1.古今中外,有无数人赞美过父母之爱,那是人世间最纯洁、

最美好的情感。那么,在生活中,你的父母又是怎样爱你的呢?

你能把父母爱你的一些生活片段讲述出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吗?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认真倾听,表达清楚,文明有礼,大胆发言。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

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父母之

爱是那样深沉而感人。为了儿女,父母们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

多少累,不知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不知有多少心力被操碎,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游子吟》

吧。(课件展示《游子吟》)

三、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1.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

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

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

母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

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相信大

家对于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不管父母们以

怎样的一种方式对我们,都是为了我们好,他们一生忙忙碌碌,

为了儿女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无怨无悔,我们没有理由去埋怨

他们。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你的父母,做一个孝

顺、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四、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大,尽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

儿女的回报,但是儿女的爱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你想怎

样回报父母的爱呢?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配

乐《烛光里的妈妈》)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

恩之情。

五、作业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

2.收集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诗歌、散文。

板书设计:

父母之爱

认真倾听

文明有礼

大胆发言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习作:我想对你说课时—*课型新授课

1.正确审题,明确本次写作的要求。

2.复习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3.能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习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多种描写方法的作

用。

学习重点体会多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学习难点能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谈话,复习书信的基本结构;说说写信时要注意

哪些问题。

2.教师随机点拨:写信就像和别人面对面说话,是传情达意,

交流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要以书信的方式给你想

倾诉的人说一说心里话。这次作文的题目是《一,我想对你说》,

和以往的题目不同,今天作文题目中有个逗号。这个逗号的运用

加强了题目的感情色彩,很抒情。那么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得生动

具体,更好地抒发情感呢?我们现在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片段1(《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一段,及对比

句)。通过对比让学生感悟运用典型事例的好处。

(1)同学们,请齐读第一个句子。

(2)想一想,读完后这个句子让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看下面这段话,边看边想从这段话你又获得了哪些信

息?哪段话更能充沛地表达真情实感,让你更能产生情感共鸣?

(4)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段话是怎样达到这种表达效

果的?

(然后通过师生共同交流,让学生感知典型事例的叙述,动

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的运用,以及多种抒情方法的运

用,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更能表达真情实感,更富有感染力,

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那种浓厚的亲情,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

漓尽致。)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写作文时要注意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

料,同时要注意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2.出示片段2(《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絮絮叨叨说错话的段

引导、鼓励学生以“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方式完成对这个

片段的改编,体会本次作文应该具备的语言特色。

先自己认真思考,再与周围的同学互相交流。教师注意情感

的引导。然后让一两名学生改编表演。教师相机示改编朗读。

1.本次作文要求:

这次习作的内容可以是“高兴的事”“烦恼的事”,也可以是

其他事情;写作对象应当是某个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可以

放心地倾诉心里话;写的内容应当是讨论某一件事,表达内心深

处的情感;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表达真情实感。

思考:你想对谁说心里话,为什么最想对他说心里话?

2.出示作文提示,指导构思。

(1)观看课件,师生交流,拓展写作思路。

(2)出示课件要求:根据作文题目,确立中心,选择你刚

才联想到的典型事例以书信的格式,向你的倾诉对象敞开心扉,

尽情抒发情感。

四、有效训练

学生写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五、板书设计:

我想对你说

写出真情实感

材料:典型事例

方法:多种描写方法

多种修辞方法

多种抒情方法

塘沟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

年级五学科语文单元六

课题语文园地六课时—课型新授课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学习文章巧妙的结尾方法。

学习目标

3.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

的作用。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学习过程

主备栏复备栏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接近尾声。现在,让我们走进“语文

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二、自主探究

交流平台

1.同学们,学了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完成下

列填空。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往往通过场景、细节等的描写来

表达感情。如《父爱之舟》通过描写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的

__________,流露出父子间的温情;《慈母情深》通过掏皱皱的

毛票这个________描写,点明母亲工作的辛苦以及“我”的羞愧

和自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则通过“我”热切盼望

父亲回来的________描写,表达出了“我”当时紧张的心情。

2.交流填空

板书:场景细节心理

三、精讲点拨。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1)大声朗读这几段文字。

(2)说说结尾有什么特点。

(3)请你也写一段结尾吧。

生总结,汇报

师:同学们说得好。这三段文字都是文章的结尾。但是,我

们发现,结尾的方式不一样。第一段文字是顺着故事发展的顺序,

自然而然地结尾;第二段文字以回忆过去,表达感情来结尾;第

三段文字则以议论、抒情结尾,表达出浓烈而深沉的感情。不同

的结尾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

要选择合适的结尾方法。

2.体会场面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1)大声朗读这两段话。

(2)概括这两段话的大意。

(3)思考:这两段话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描写

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总结,汇报

师:第一段描写了母亲工作的场景。场景描写突出了工作环

境的恶劣,突出了母亲挣钱的不易,反衬出母亲对“我”学习的

支持,从而更能表达出母亲对孩子的爱;第二段场面描写,详细

描写了庙会上热闹的景象,重点突出了卖小吃的场面,表现出

“我”当时对吃的渴望,从而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很多文章

都会用到场景描写,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主要意思,来把握场景描

写的作用。

四、巩固训练

1.读句子,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

着写一写。

(1)大声朗读这两段文字。

(2)说说这两段文字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仿照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