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时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目标课题12.2第4课时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授课人素养目标1.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及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感知能力与推理能力.2.能够作图: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强化学生作图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斜边、直角边”定理.教学难点“斜边、直角边”定理的探索过程,选用适当的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问题思考,新课代入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层层推进,为进入“HL”的探究做铺垫.【复习引入】思考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答:两个.如图,具有下列条件的Rt△ABC与Rt△DEF(其中∠C=∠F=90°)是否全等?若全等,在()里填写理由;若不全等,在()里打“×”:①AC=DF,∠A=∠D;(ASA)②AC=DF,∠B=∠E;(AAS)③BC=EF,∠B=∠E;(ASA)④BC=EF,∠A=∠D;(AAS)⑤AB=DE,∠B=∠E;(AAS) ⑥AB=DE,∠A=∠D;(AAS) ⑦AC=DF,BC=EF;(SAS)⑧∠A=∠D,∠B=∠E.(×)上述列举的条件并不完全,还少了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情况,你能写出这种情况对应的条件吗?答:AB=DE,AC=DF或AB=DE,BC=EF.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教学建议】教师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在讨论直角三角形全等时,由于已经具备直角相等的特殊条件,所以判定方法会出现简化,学生不难总结出答案.再根据具体问题逐条列举条件,同时能巩固复习到之前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归总条件后发现缺少斜边、直角边分别相等的情况,且无法确定是否能证明全等,于是顺其自然开始进入新课的探究.活动二:动手操作,引入新知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HL”的过程,学会作图: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并运用“HL”解题.探究点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探究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得∠C′=90°,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如图给出了画Rt△A′B′C′的方法.你是这样画的吗?探究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教学建议】与之前的学习类似,先进行画图实验,猜想结论,感悟“斜边、直角边”可以确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及大小,然后直接给出“斜边、直角边”判定定理.接着设置例题,目的是为学生利用“斜边、直角边”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做出示范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4揭示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各个基本要素.由探究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注意:(1)“HL”中,“H”代表斜边,“L”代表直角边,用大括号列举条件时顺序不要混淆,先写斜边再写直角边.(2)用“HL”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在书写时,两个三角形符号“△”前要加上“Rt”.(3)不难发现“HL”是“SSA”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一般三角形,“SSA”是不能判定全等的,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所以“HL”是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有方法.除此之外,“SSS”(一般不出现)“SAS”“ASA”“AAS”也适用于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例(教材P42例5)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求证BC=AD.证明:∵AC⊥BC,BD⊥AD,∴∠C与∠D都是直角.在Rt△ABC和Rt△BAD中,∴Rt△ABC≌Rt△BAD(HL).∴BC=AD.【对应训练】教材P43练习第1~2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跟学生强调:(1)“HL”是定理,不是基本事实(能用后面的勾股定理去证,这里不用讲述原因);(2)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属于课标要求,要能够准确作图.其中作90°的角暂时用量角器作,不属于尺规作图,待后面学会角的平分线的作法就可以完成这个尺规作图了;(3)特殊三角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涉及,注意体会,利于后续深入学习.活动三:综合训练,巩固提升设计意图综合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增强学生对于“HL”的掌握程度.例如图,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三角形ABC和ABE的高,AD=AF,AC=AE.求证:BC=BE.证明:∵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三角形ABC和ABE的高,且AD=AF,AC=AE,∴Rt△ADC≌Rt△AFE(HL).∴CD=EF.∵AD=AF,AB=AB,∴Rt△ABD≌Rt△ABF(HL).∴BD=BF.∴BD-CD=BF-EF,即BC=BE.【对应训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BE⊥AC于点E,DF⊥AC于点F,CF=AE,BC=DA.求证:Rt△ABE≌Rt△CDF.证明:在Rt△ADC和Rt△CBA中,eq\b\lc\{(\a\vs4\al\co1(AC=CA,,DA=BC,))∴Rt△ADC≌Rt△CBA(HL),∴CD=AB.∵BE⊥AC,DF⊥AC,∴∠AEB=∠CFD=90°.在Rt△ABE和Rt△CDF中,eq\b\lc\{(\a\vs4\al\co1(AB=CD,,AE=CF,))∴Rt△ABE≌Rt△CDF(HL).【教学建议】学生交流探讨,自主完成解题,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讲评.注意例题与对应训练中都运用了两次证全等,例题中的两次证全等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而对应训练中第一次证全等的目的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第二次证全等收集条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随堂训练】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随堂训练.【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HL”?你能用“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2.你能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吗?【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44习题12.2第7,8题.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第4课时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1.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 2.作图: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3.实际应用: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反思本节课探索的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操作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进行.三角形全等是贯穿这一章的主线,是初中阶段证明线段及角相等的主要工具,而“HL”也是重要的判定方法.学完这节课后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面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学习后续几何课程的基础.解题大招一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简单应用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选择思路:例1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下列条件:①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③有两条边相等;④两个锐角对应相等.其中能使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例2如图,已知AB⊥BD,CD⊥BD,若用“HL”判定Rt△ABD和Rt△CDB全等,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D=CBB.∠A=∠CC.BD=DBD.AB=CD例3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如果AB=AC,那么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对数是(C)A.1B.2C.3D.4解析:共有3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DC≌△AEB,△BOD≌△COE,△ADO≌△AEO.故选C.例4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C=DF,BF=CE.(1)求证:△ABC≌△DEF;(2)若∠A=65°,求∠AGF的度数.(1)证明:∵AB⊥BE,DE⊥BE,∴∠B=∠E=90°.∵BF=CE,∴BF+CF=CE+CF,即BC=EF.在Rt△ABC和Rt△DEF中,eq\b\lc\{(\a\vs4\al\co1(AC=DF,,BC=EF,))∴Rt△ABC≌Rt△DEF(HL).(2)解:由(1)知∠B=90°,∴∠ACB=90°-∠A=90°-65°=25°.又Rt△ABC≌Rt△DEF,∴∠ACB=∠DFE=25°,∴∠AGF=∠ACB+∠DFE=25°+25°=50°.解题大招二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实际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转化等线段及等角,所以实际应用中往往围绕这一点进行考查,而在学过“HL”后,在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时又增加了一种选择.解答此类问题时,找到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是关键,有时也可能遇到直角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的情况,此时如果想利用“HL”,就与用其他方法证三角形全等相同,需要获取包含直角相等在内的三个条件.例5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解:根据题意,得BC=EF,∠BAC=∠EDF=90°.在Rt△ABC和Rt△DEF中,eq\b\lc\{(\a\vs4\al\co1(BC=EF,,AC=DF,))∴Rt△ABC≌Rt△DEF(HL).∴∠B=∠DEF.∵∠DEF+∠F=90°,∴∠B+∠F=90°.培优点与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关的动点问题例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20,BC=10,PQ=AB,P,Q两点分别在线段AC和垂直于AC的射线AM上运动,且点P不与点A,C重合,那么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BC与△APQ全等?分析:△ABC与△APQ全等eq\b\lc\{(\a\vs4\al\co1(①△ABC≌△QPA→AP=BC=10,②△ABC≌△PQA→AP=AC→不合题意))解:∵∠C=∠QAP=90°,∴△ABC和△APQ都是直角三角形.①当点P运动到AP=BC时,在Rt△ABC和Rt△QPA中,eq\b\lc\{(\a\vs4\al\co1(AB=QP,,BC=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