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技术(上)
一、月经先期病
月经先期第由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
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或半月余一行的月经病。
(一)辨症治疗
1、气不摄血证
主症:月经提前,质稀色淡,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
腹空坠,纳少便溃,舌质淡,脉弱。
治法:补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
党参15黄芭15炙甘草6当归身10陈皮10
升麻10柴胡6白术15
若兼心悸少寐,面色少华,此系心脾两虚,治宜补气摄
血,养益心脾。上方去升麻,柴胡,陈皮,加茯神10克,
枣仁10克,远志6克,桂圆肉15克,生姜3克,大枣3克,
补益心脾。
若兼月经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腰觎酸痛,或漫多
便澹,舌淡而嫩,为脾肾气虚,治宜脾肾双补,上方去升麻,
柴胡,陈皮,加鹿角霜15克,英丝子15克,杜仲12克,
川断12克,枸杞子15克,温肾阳益精气。
2、血热内扰证
主症:月经提前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烦热口
干,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
丹皮10地骨皮10白芍15熟地15青蒿10黄
柏10茯苓12
若经量多可上方去茯苓,加炒地榆10,炒槐花10,旱
莲草24,清热凉血止血。
若情怀不悦,性躁易恕,致肝郁化火的月经先期,证见:
月经先期,色红,经行不畅,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胸闷腹
胀,口苦咽干,苔薄黄,脉弦数。治宜:舒肝清热,凉血调
经,方用丹桅逍遥散:丹皮10,炒桅子10、当归10、白芍
15、柴胡6、白术10、茯苓12、炙甘草6克。
若阴亏血少,阴虚内热致月经先期,证见,月经先期,
量少或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额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
少,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调经,方用两地汤(傅青主女
科)。药用:生地15克,地骨皮12,玄参15,麦冬15,阿
胶15,白芍15
(-)其他治法
针灸:主穴气海、三阴交。若血热经早配太冲、太溪,
只针不灸,平补平泻。若气不摄血经早:配脾俞,足三里。
二、月经后期病
月经后期第由营血亏损、阳虚、寒凝、气滞、冲任不畅
导致月经延后7天以上而至,甚或40~50天一行的月经病。
(一)辨证治疗
1、血寒凝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
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去莪术、丹皮、加生蒲黄、艾叶
人参15当归10川茸10白芍15桂心10甘草
6牛膝10生蒲黄10艾叶10
2、肝血亏(损)虚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
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
人参15山药15熟地15杜仲10当归10
山茱萸15枸杞子15炙甘草6
若兼脾虚不运,食少便清,则上方去当归加白术10,炒
扁豆10,砂仁4.5克
若兼见心悸少寐,乃血不营心,加远志6,五味子4.5,
宁心安神
若血虚阴亏化燥,兼见潮热,盗汗,心烦,加女贞子15,
旱莲草15,何首乌15,地骨皮12,以滋阴壮水清热。
3、肝气郁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小血块,小腹
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行气开郁,活血调经
方药:乌药汤
乌药10香附12木香6当归15甘草6
若量少有血块,加川苜10,活血调经
若胁痛甚加柴胡6,郁金10,疏肝解郁。
若小腹痛甚加川楝10克,玄胡10克,活血行气止痛。
若肝郁化火加丹皮10克,桅子10克,凉血清热。
(二)其他治法
针灸:主穴气海、三阴交,配穴血海、归来。血瘀者用
泻法,血虚者用补法加灸。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病
月经先后无定期系由肝郁肾虚,气血失调导致血海蓄溢
失常,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而至的月经病。
(一)辨证治疗
1、肝气郁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
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以及小腹胀痛,脱闷不舒,时叹息,
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去煨姜,加郁
金、川楝子各10克柴胡6克白术10克茯
苓1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薄
荷1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
若肝郁致瘀,兼见经期小腹胀痛,经血有块,上方加丹
参15克,益母草15克,延胡索10克,蒲黄10克;若肝郁
化火而经量多、色红、质稠,上方去当归加丹皮10克,桅
子10克,清泻肝火。
若肝郁脾虚,兼见纳呆,脱闷甚者,加厚朴10克,陈
皮10克。
2、肾气不足证:
【主症】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色淡黯,质稀,神疲乏
力,腰能酸疼,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尺弱。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
太子参15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
15克菟丝子15克远志6克五味子4.5克炙
草6克
若肝肾同病,肝郁肾虚并见,治宜疏肝滋肾,方用定经
汤《傅青主女科》。药用:柴胡6克,炒荆芥4.5克,当归
10克,白芍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菟丝子15克,
熟地15克。
(二)其他治法
1、食疗:山药60克,糯米30—60克煮粥,1日1料,
七天为一疗程。适于肝肾不足证。
2、针灸:主穴:关元、三阴交。肝郁配:肝俞、期门、
肾虚配:太溪、水泉。
3、耳针:子宫、屏间、卵巢、脾、肝、野,中等刺激,
每次2—3穴,留针15—20分针,隔日1次。
四、月经过多病:
月经过多系由气虚、血热使冲任不固,或因瘀血内阻,
血不归经,致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的月
经病。
(一)辨证治疗
1、气不摄血证:
【主症】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面色苍白,气
短懒言,肢软乏力,或小腹空坠,舌淡,脉细。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方药】举元煎(《景岳全书》)。
人参15克黄芭15克白术10克升麻10克
炙草6克
若正值经期,月经量甚多,可加阿胶15克,焦艾叶10
克,乌贼骨30克,炮姜炭3克,固涩止血。
2、血热内扰证:
【主症】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
块,常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凉血清热止血。
【方药】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地榆、槐花。
生地15克熟地15克黄苓10克黄柏10克
白芍15克山药15克川断12克甘草6克地
榆12克槐花10克
3、瘀滞胞宫证:
【主症】经来量多,或多时不净,色紫黑,有血块或小
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骑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血余炭、茜
草、益母草。
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血余炭10克茜草10克
益母草15克
若兼见舌红,无苔,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等
阴虚症状,酌加沙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4.5克,
或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养阴止血。
(二)其他治法
1、食疗:木耳冰糖饮,黑木耳30克,冰糖15克,黑
木耳微炒香,加水一碗煮熟,入冰糖调服。用于阴虚内热证。
2、针灸:穴位:三阴交(双)、中极、太冲(双)、血海(双)。
用法:月经前5日开始,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虚
证行补,实证泻法。
3、西药:如出血量多,配合应用止血药及性激素治疗。
五、月经过少病:
月经过少系由精血衰少,血海不盈,或痰阻瘀滞,血行
不畅,致使经期虽准,但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
2天经量少的月经病。
(一)辨证治疗
1、肝血亏虚证:
【主症】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无块,或伴头晕眼
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治法】养血调经。
【方药】人参滋血汤(《产宝百问》)
人参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熟地20克
当归15克川茸10克白芍12克
若经量过少,点滴即止,则上方去川苟,加枸杞15克,
山茱萸15克,白芍12克,滋肝肾,益精血。
若脾虚食少者加砂仁4.5克,陈皮10克,醒脾理气。
2、肾阳亏虚证;
【主症】月经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稀,腰脊酸软,
头晕耳鸣,或小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弱或沉迟。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景岳全书》)o
菟丝子15克杜仲12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
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
若偏于肾阳虚,证兼经色黯红小腹冷痛,夜尿多,可酌
加仙灵脾15克,巴戟10克,仙茅10克,补骨脂10克,益
智仁10克,温肾助阳。。
若偏于肾阴虚,证兼经色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
红,苔少,脉细数,可酌加生地15克,玄参15克,女贞子
15克,滋养肾阴。
若阴虚火旺者,可去杜仲、菟丝子,加丹皮10克,知
母10克,滋阴泻火。
3、瘀滞胞宫证:
【主症】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
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香附、乌药。
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苛10克当归10克
熟地15克白芍15克香附12克乌药10克
若小腹冷痛,得热痛减,为寒凝血瘀,原方加桂枝10
克,吴茱萸10克,温经散寒。
4、痰湿阻滞证:
【主症】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形体肥胖,胸闷
呕恶,或带多粘稠,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o
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苍术10克香附12克胆南星10克枳壳10克
生姜3克神曲10克
六、经期延长病
经期延长系因阴虚内热,瘀阻冲任,血不归经致使经期
虽基本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甚至淋漓半月方净的月
经病。
(一)辨证治疗
1、瘀滞胞宫证:
【主症】经行淋沥8—9日或至10余日始净,量少色黯
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方药】:桃仁四物(《医宗金鉴》)合失笑散(《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加益母草、茜草。
桃仁12克红花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
当归10克川苜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
益母草15克茜草10克
2、阴虚血热证:
【主症】月经持续8—10天始净,量少色红质稠,咽干
口燥,或有颤红、潮热,或见手心灼热,舌质红少津,苔少
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合二至丸(《医方集
解》)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
生地15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麦冬15克
地骨皮12克阿胶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
茜草10克乌贼骨30克益母草15克
3、气不摄血证:
【主症】月经持续8—10天始净,量少色淡,质清稀,
伴神疲乏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纳少便滤,舌质淡,
苔薄白,脉弱或虚细。
【治法】益气健脾止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黑姜炭、乌贼骨、棕桐
炭。
白术30克茯苓12克黄芭15克桂圆肉15克
酸枣仁10克人参15克木香6克当归10克
远志6克甘草6克生姜3克大枣3克黑姜
炭3克乌贼骨30克棕桐炭10克
4、湿热下注证:
【主症】经行8—10天始净,量少色黯如酱,混杂粘液,
气味秽臭,腰腹胀痛,平素带多色黄有臭味,舌正常或偏红,
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解毒除湿,清热固经。
【方药】解毒四物汤。
当归10克川苜10克芍药12克地黄12克
黄苓10克黄连3克黄柏10克山桅10克
七、痛经病
痛经系由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素
体不足,胞宫失于濡养,致经期或经行前后呈周期性小腹疼
痛的月经病。
(一)辨证治疗
1、气血瘀滞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乳胁胀痛,经
行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逐瘀止痛。
【方药】隔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10克川背1克赤芍10克桃仁15克
枳壳10克延胡索10克五灵脂10克丹皮10克香
附12克甘草6克红花10克乌药10克
若肝郁化火,证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色紫黯,
则宜清泄肝火,上方加桅子10克,夏枯草10克,益母草15
克。
2、寒湿凝滞证:
【主症】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
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治法】温经化瘀,散寒利湿。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
小茴香6克干姜3克延胡索10克没药10克
当归15克川茸10克肉桂10克赤芍10克蒲
黄10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五灵脂10克
若痛甚而厥,证兼四肢厥冷,冷汗淋漓,为阴寒内盛之
象,上方加附子10克以回阳救逆。
3、肝郁湿热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痛及腰髓,或感腹内
灼痛,经行量多质稠,色鲜或紫,有小血块,时伴乳胁胀痛,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平素带下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
细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
郁金、橘核。
丹皮10克黄连3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白芍10克川苜10克红花10克桃仁15克莪
术10克香附12克延胡索10克红藤15克败酱草
15克郁金10克橘核10克
4、气血亏虚证
【主症】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行量少质稀,形
寒肢疲,头晕目花,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弦。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圣愈汤(《兰室秘藏》)加香附、甘草。
党参15克黄芭15克当归10克熟地15
克白芍24克川营10克香附12克甘草6
克
5、肝肾亏损证
【主症】: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行量少,色红
无块,腰膝疼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治法】调补肝肾。
【方药】调肝汤(《傅青主女科》)o
当归10克白芍15克山茱萸15克巴戟10
克阿胶15克山药15克甘草6克
若痛及腰及加川断12克,杜仲12克。
若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加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
或加小茴香10克,橘核10克,郁金10克。
(二)其他治法
1、针灸:
(1)体针:三阴交、合谷(针)、关元、气海(先针后灸),
留针15—30分钟,于经前3—5天开始施术,每日1次或隔
日1次。
(2)耳针:子宫、交感、神门,针刺,留针15—20分钟,
用中强刺激,间歇运针,自经前5天开始针刺,每日1次,
经净为止。
(3)俞穴注射法:上胶、次胶、气海、关元或三阴交,
用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或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1毫
升,每日或隔日1次。
2、西药:根据病情酌情配合性激素治疗。
八、闭经病
闭经系因血枯精亏或气滞痰阻,导致女子年逾18周岁
月经未至,或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又停经3个月以上的月
经病。
(一)辨证治疗
1、肾气不足证:
【主症】年逾18周岁女子,月经未至或来潮后复闭,
素体虚弱,头昏耳鸣,第二性征发育欠佳,腰腿酸软,腹无
胀痛,小便频数,舌淡红,脉沉细。
【治法】滋肾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景岳全书》)加鸡血藤、首乌。
熟地20克杜仲12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
克当归15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
鸡血藤15克首乌15克
若偏于肾阳虚,证兼形寒肢冷,纳差便溃,脉沉弱,宜
上方加巴戟10克,紫河车30克,川椒10克,鹿角霜15克,
温补肾阳。
若偏于肾阴虚,证兼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舌红而干,脉细数,宜上方去当归加龟胶30克,麦冬15克,
丹皮10克,地骨皮15克,滋阴养血清热。
2、气血亏虚证:
【主症】月经周期后延,经量偏少,继讹闭经,面色不
荣,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苔薄,
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扶脾,养血调经。
【方药】八珍汤(《证治准绳》)。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
克当归16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川苛10克
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的闭经,证兼神情淡漠,阴道干涩,
阴、腋毛脱落,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此乃精血亏败,
肾气虚惫,冲任虚衰,可于上方加鹿茸3克,鹿角霜15克,
紫河车30克,阿胶15克等血肉之品,长期服用。
3、痰湿阻滞证
【主症】月经停闭,形体肥胖,神疲嗜睡,头晕目眩,
胸闷泛恶多痰,带下量多,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燥湿祛痰,活血通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加当归、川茸。
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香附12克苍术10克胆南星10克枳壳10克生
姜3片当归15克川苜10克
4、阴虚内热证
【主症】月经先多后少,渐至闭经,五心烦躁,额红升
火,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加减一贯煎(《景岳全书》)加黄精、丹参、枳
壳。
生地30克熟地30克白芍15克麦冬15克知
母10克地骨皮12克炙甘草6克黄精12克丹参15
克枳壳10克
若兼虚烦潮热甚者,加青蒿10克,鳖甲24克。
若兼咳嗽,唾血者,加五味子4.5克,川贝10克,阿
胶15克。
若兼虚烦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10克,夜交藤15克。
若因实火灼阴而致血燥经闭者,加玄参15克,黄精10
克。
5、血寒凝滞证
【主症】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四肢欠温,
大便不实,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方药】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o
人参10克牛膝10克当归15克川苜10克
白芍15克桂心10克莪术10克丹皮10克甘
草6克
6、血瘀气滞证
【主症】月经闭止,胸胁胀痛,小腹胀痛,精神抑郁,
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苔薄,脉沉涩或沉紧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行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o
当归10克川苜10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
红花10克桃仁10克柴胡6克枳壳10克桔梗
10克牛膝10克
(二)其他治法
1、针灸:
体针:三阴交、关元,实证配,太冲、中极;虚证配足
三里、血海、肾俞。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耳针:子宫、内分泌、卵巢、皮质下、神门、交感等穴,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电针:中极、血海、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或地机等,
每日2—4穴,通脉冲电或声电10—20分钟,每日1次,7
次为1疗程。
2、食疗:
乌骨白丝毛鸡一只,乌贼鱼骨童便浸,晒为未炒黄120
克,茜草酒浸切片30克,鲍鱼切片120克。以上三味,入
鸡腹内,用陈酒、童便各一碗,水数碗,旋煮旋添,候糜烂,
焙干骨用酥炙,共为细末,干山药粉调糊为丸如梧子大,每
服70丸,空心百劳水下。
3、西药:可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诱发排卵治疗。
九、崩漏病
崩漏因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等导致冲任损伤,不能
约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注者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
漏,两者常交替出现。多见于子宫功能性出血。
(一)辨证治疗
1、血热内扰证:
【主症】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
稠,夹有少量血块,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
尿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方药】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加沙参、麦
冬。
生地15克地骨皮12克炙龟板30克牡蠕粉
30克阿胶15克黄苓10克藕节10克棕桐炭
10克甘草6克炒山桅10克地榆12克沙参
15克麦冬15克
若七情内伤,五志化火,证兼胸胁胀满,心烦易怒,脉
弦数,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方用丹桅逍遥散(《女科
撮要》)去煨姜,加生地15克,益母草15克,炒荆芥4.5
克,血余炭10克。
2、气不摄血证:
【主症】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神疲懒言,
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头晕心悸,纳呆便搪,舌质淡胖,或
边有齿印,舌苔薄,脉弱或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固涩止血。
【方药】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去当归,加升麻、
山药。
熟地15克白芍15克黄茯15克人参10克
黑姜3片升麻10克山药15克
若出血过多,兼见怔忡健忘,心悸失眠等心脾两虚证,
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加龙骨、牡蛎:
自术10克,茯神10克,黄芭15克,龙眼肉15克,酸
枣仁10克,人参15克,木香6克,当归10克,远志6克,
炙草6克,生姜3克,大枣3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
3、肾阳亏虚证
【主症】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精神不振,
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
润,脉沉细无力,尺部尤弱。
【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去肉桂、当归、附子,
加黄芭、赤石脂、禹余粮、朴骨脂。
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5
克杜仲12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5克黄芭15克
赤石脂10克禹余粮10克补骨脂10克
若出血较多,色黯有块,小腹痛甚,可酌加乳香10克,
没药10克,五灵脂10克,活血化瘀止痛。
4、肾阴亏虚证
【主症】经血时多时少,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
夜寐不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育阴滋肾,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去牛膝,加女贞子、旱
莲草。
熟地15克山药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
克竟丝子15克鹿角胶15克龟胶15克女贞子
15克旱莲草15克
5、瘀滞胞宫证
【主症】经漏淋漓不绝,或骤然暴下,色暗或黑,夹有
瘀块,小腹疼痛,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
或弦紧。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方药】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失笑散加三
七粉、茜草炭、乌贼骨。
当归10克川苜10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
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三七粉5克茜草炭10克乌
贼骨30克
(二)其他治法
1、针灸:
断红穴:二三掌骨间,指端下一寸,先针后灸,留针20
分钟。神厥、隐白,艾灸20分钟。
取美元、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或取中极、子宫、
行间、隐白等,每次4—6穴,用毫针行泻法,适用于血热
致崩者。
气海、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毫针行泻法,适于
血瘀致崩者。
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毫针行补法,同
时配灸法,用于气虚致崩者。
肝俞、肾俞、命门、关元、气海、三阴交,毫针行补法,
并配合灸法,用于肾阳虚致崩者。
2、西药:适用于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1)止血:根据年龄或出血多少,分别采用刮宫术止血、
大剂量性激素止血或孕激素止血。
(2)调节周期:根据年龄分别采用雌一孕激素序贯疗法、
孕激素全周期疗法、孕雄激素短期疗法或三合激素疗法。
十、经行乳房胀痛病
经行乳房胀痛是由肝郁气滞,脉络不畅,或肝肾阴虚,
脉络失养,以致经前、经后或经行期间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
胀痛作痒,甚至不能触衣的病变。
(一)辨证治疗
1、肝气郁滞证
【主症】经前或行经时,乳房胀硬作痛,或乳头胀痛作
痒,郁怒不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青皮、橘核、丝
瓜络。
柴胡6克枳壳10克炙甘草6克芍药15克
川茸10克香附12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
橘棱10克丝瓜络10克
若乳房胀硬,有结节或块者,酌加生牡蛎30克,夏枯
草15克,王不留行10克,川才禀子10克,玄胡10克。
若兼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尿黄便艰,舌苔薄黄,脉弦
数,乃肝郁化火,治宜疏肝清热,方用丹桅逍遥散(《妇科
撮要》)o
丹皮10克,炒桅子10克,当归10克,自芍15克,柴
胡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
2、肝郁肾虚证:
【主症】经前或经行时乳胀,触之无块,经后消失,腰
酸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疏肝。
【方药】滋水清肝饮(《医宗已任编》)去枣仁,加川楝
子、生牡鲂。
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丹皮10克
茯苓12克泽泻10克、柴胡6克白芍15克
山桅10克川楝子10克生牡蛎30克
(二)其他治法
1、针灸:膻中、鸠尾、乳根、足三里、丰隆、太冲、
行间等穴,每次任选2—3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20—30
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1疗程。
十一、经行发热病
经行发热是因素体虚弱,或瘀热内阻等,导致气血营
卫失调,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体温一般在
37.5℃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病变。
(一)辨证治疗
1、阴虚内热证
【主症】经行前后见有发热,午后潮热,烦躁少寐,口
干便艰,舌红而干,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o
生地15克白芍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
阿胶15克地骨皮12克
2、气血亏虚证:(ZY‘VX20)
【主症】经期或经后发热,经行量多色淡,神疲畏寒,
气短懒言,面目虚浮,舌淡嫩,苔白润,脉虚或细略数。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o
人参15克黄芭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
陈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
3、营卫不和证:
【主症】经行发热,经血量少不畅,小腹作胀,恶风自
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解表疏风。
【方药】桂枝四物汤(《医宗金鉴》)o
当归10克生地12克川背10克桂枝10克
甘草6克生姜3克大枣4枚
4、瘀热内郁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发热,经色紫黯,间有血块,腹痛,
舌黯或边尖有瘀点,脉沉弦数.
【治法】化瘀清热。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丹皮。
当归10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枳壳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桔
梗6克川茸10克丹皮10克
(二)其他治法
1、食疗:
(1)干地黄60克,糯米50—100克,枣仁10克,生姜
2片。煎法:地黄60克煮取药汁,另用糯米加水煮粥,煮沸
后加入地黄汁、枣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
注:此粥不宜久服,适于阴虚内热证,服时忌葱白、韭
白、慈白、萝卜。
(2)甘蔗粥(《养老奉亲书》):甘蔗汁100—150毫升,
粳米50—100克鲜甘蔗取汁100—150毫升,兑水适量,同
粳米煮粥,稀薄为好,随量饮服。适于血热伤津者。
(3)当归补血饮(《内外伤辨惑论》):黄关30克,当归
6克,莲子10克,冰糖15—30克,前二味共煎,去渣取汁
约半碗,莲子去心置另一碗内加水适量泡开,再入冰糖,置
于锅内,隔水蒸1小时,然后将两碗汁兑匀即成。每日2—3
次温服。适用于气血亏虚证。
十二、经行头痛病
经行头痛系因素伍血虚,血不上荣,或情志内伤,瘀血
内阻,阳络不通,导致每于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
要症状的病变。
(一)辨证治疗
1、气血痰滞证:
【主症】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血量少,
行而不畅,色紫有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暗边有瘀点,
脉涩或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赤芍10克川背10克桃仁10克麝香0・3克
(冲服)生姜3克
2、肝血亏虚证:
红花10克老葱3根红枣3克
【主症】经期或经后,头痛绵绵,心悸少寐,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养血益气。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枸杞、首乌、钩藤。
当归10克川苜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
人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草6克枸
杞子15克首乌15克钩藤10克
3、肝火旺盛证
【主症】经前头痛且胀。甚或巅顶掣痛,烦躁易怒,口
苦咽干,经行量多色鲜,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带数。
【治法】养阴清热,柔肝熄风。
【方药】枸杞地黄丸(《医级》)加苦丁茶、夏枯草、白
菠藜。
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
丹皮10克茯苓1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
普丁茶10克夏枯草10克白菠藜10克
(二)其他治法
1、食疗:
(1)海带20克,草决明10克,煎汤饮,每日2次,用
于肝阳头痛,月经量少者加益母草。
(2)山楂30克,荷叶12克,煎汤代茶饮,用于肝火头
痛。
(3)天麻陈皮炖猪脑:天麻10克,陈皮10克,猪脑1
个,隔水炖熟食用,适于虚风夹痰浊。
2、针灸:
主穴为太阳、头维、风池、百会。配穴为前额加印堂、
阳自、合谷;侧头疼加合谷、外关1后头痛加天柱、后溪、
昆仑;头顶疼加太冲、内关。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
日一次,10次1疗程。
十三、经行身痛病
经行身痛主要由素体血虚、寒湿留滞,经脉失养,致经
期或行经前后出现肢伍疼痛呈周期性发作的病变。
(一)辨证治疗
1、气血亏虚证:
【主症】经期或行经前后,肢体酸痛麻木,神疲乏力,
经行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方药】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加白芍、鸡血藤、
山茱萸。
当归15克黄芭15克白芍15克鸡血藤15
克山茱萸15克
2、寒湿凝滞证:
【主症】经期或行经前后,关节疼痛酸楚重着,腰膝尤
甚,得热则舒,月经后期,量少不畅,色暗有块,苔薄白,
脉沉紧。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趁痛散(《妇人大全良方》)加鸡血藤、桑枝。
当归15克黄芭15克自术10克炙草6克
独活10克牛膝10克生姜3克蘸白10克鸡
血藤15克桑枝10克桂心10克桑寄生12克
十四、经行泄泻病
经行泄泻是指素伍脾肾虚弱,致每逢经行期间大便滤
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的病变。
(一)辨证治疗
1、肝郁脾虚证
【主症】经行期间大便澹泻,神疲肢重,面色不华,纳
差口淡,或伴腹胀隐痛,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脉濡。
若兼肝旺者,则有小腹胀痛,胸胁痞闷等,脉兼弦象。
【治法】健脾利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白豆蔻。
人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扁豆10克
甘草6克山药15克莲肉10克桔梗6克t
萩仁15克砂仁4.5克白豆蔻10克
若兼肝旺,治宜扶脾抑木,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白术10克,白芍15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
2、肾阳亏虚证:
【主症】经行期间大便泄泻或完谷不化,面色晦暗,腰
腿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扶阳,暖土固肠。
【方药】健固汤(《傅青主女科》)合四神丸(《校注妇
人良方》人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茨仁20克
巴戟10克补骨脂10克吴茱萸10克肉豆蔻10克
五味子4.5克
(二)其他治法
1、针灸:
(1)脾俞、大肠俞、中脱、水分、神阙、关元、足三里、
阴陵泉、三阴交,每次任选3—5穴,毫针行平针留20—30
分钟,每于经前5—7天,每日或隔日1次。
(2)神阙穴只用灸法,其他可针灸并用。
若肾虚可配命门、肾俞、太溪,用毫针行补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A》教学大纲
- 玉溪师范学院《西方哲学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师版反比例函数新课教案
- 2024年车装石油修井机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黑神话:悟空》2025高中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 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润德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届海南省鲁迅中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
- 2024届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 采购合同管理重点工作方案设计
- 保证无挂靠协议书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 合唱指挥案头工作、排练与舞台呈现的递进构建》范文
-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交换与路由技术》 课件 第5部分 路由器基础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客观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年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聘36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BitTk支付公链-精简版
-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适应性试卷
- 绿城物业服务协议书范本2024年
- 血标本采集法并发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