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7页2024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达标检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批阅人A卷(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4分)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它以最大航速沿河顺流航行所用时间,和它以最大航速沿河逆流航行所用时间相等,设河水的流速为,则可列方程为()A. B. C. D.3、(4分)为了调查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10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6,9,14,11,12,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11,11 B.12,11 C.13,11 D.13,164、(4分)为了解某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抽检了10辆车,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在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20,220 B.220,210 C.200,220 D.230,2105、(4分)下面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的是()A.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D.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6、(4分)某商品四天内每天每斤的进价与售价信息如图所示,则售出这种商品每斤利润最大的是()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四天7、(4分)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A. B.C. D.8、(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4分)有一组数据:其众数为,则的值为_____.10、(4分)对于实数,我们用符号表示两数中较小的数,如.因此,________;若,则________.11、(4分)已知直线y=kx过点(1,3),则k的值为____.12、(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轴上,P,Q()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若存在实数,使得,且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3、(4分)观察:①,②,③,…,请你根据以上各式呈现的规律,写出第6个等式: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2分)如图①,正方形的边长为,动点从点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点移动的路程为,与的函数图象如图②,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在上运动的时间为,在上运动的速度为(2)设的面积为,求当点在上运动时,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3)①下列图表示的面积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是.②当时,的面积为15、(8分)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1.16、(8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6,4),E为AB的中点,过点D(8,0)和点E的直线分别与BC、y轴交于点F、G.(1)求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2)函数y=mx﹣2的图象经过点F且与x轴交于点H,求出点F的坐标和m值;(3)在(2)的条件下,求出四边形OHFG的面积.17、(10分)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课外读物.为使课外读物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学校就“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从文学、艺术、科普和其他四个类别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一类),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名同学;(2)条形统计图中,m=,n=;(3)扇形统计图中,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度;(4)学校计划购买课外读物6000册,请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多少册比较合理?18、(10分)一列火车以的速度匀速前进.(1)求行驶路程单位:关于行驶时间单位:的函数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B卷(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4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4的解是______.20、(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是轴、轴上的点且点的坐标是,.点在线段上,是靠近点的三等分点.点是轴上的点,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21、(4分)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若AC=8,BC=6,则CD=_____.22、(4分)菱形的面积是16,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23、(4分)某老师为了解学生周末学习时间的情况,在所任班级中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绘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则这10名学生周末学习的平均时间是_______小时.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8分)已知:如图,在△ABC中,∠BAC的平分线AP与BC的垂直平分线PQ相交于点P,过点P分别作PM⊥AC于点M,PN⊥AB交AB延长线于点N,连接PB,PC.求证:BN=CM.25、(10分)某演唱会购买门票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若单位赞助广告费10万元,则该单位所购门票的价格为每张0.02万元;方式二:如图所示.设购买门票x张,总费用为y万元,方式一中:总费用=广告赞助费+门票费.(1)求方式一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甲、乙两个单位分别采用方式一、方式二购买本场演唱会门票共400张,且乙单位购买超过100张,两单位共花费27.2万元,求甲、乙两单位各购买门票多少张?26、(12分)我市某中学对学校倡导的“压岁钱捐款活动”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一组学生捐款的数据,下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长方形的高度之比为2:4:5:8:6.又知此次调查中捐款20元和25元的学生一共28人.(1)他们一共调查了多少学生?(2)写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3)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大约捐款多少元?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分析: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详解:A.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不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分母,故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含分母,故不符合题意;D.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才是最简二次根式.2、C【解析】

分析题意,由江水的流速为vkm/h,可知顺水速度为(40+v)km/h,逆水速度为(40-v)km/h;

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以以最大航速沿河顺流航行所用时间和它以最大航速沿河逆流航行所用时间相等,根据顺流时间=逆流时间,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设水的流速为vkm/h,根据题意得: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

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置处于中间的数;【详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8,9,10,11,12,14,16,16,17,19,中位数为:13;数据16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16.故选:D.此题考查中位数,众数,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4、A【解析】由题意知,200,210,210,210,220,220,220,220,230,230,230,故众数中位数都是220,故选A.5、D【解析】解:A.错误,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没有明确顶角和底角的度数,所以不一定全等.B.错误,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没有明确边的长度是否相等,所以不一定全等.C.错误,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没有明确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大小,所以不一定全等.D.正确,底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明确了各个角的度数,以及一个边,符合ASA或AAS,所以,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一定全等.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B【解析】

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由图象中的信息可知,利润=售价﹣进价,利润最大的天数是第二天,故选B.7、C【解析】

根据题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判断,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运用因式分解是把多项式分解成若干个整式相乘的形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属于整式乘法的变形.B.不符合因式分解概念中若干个整式相乘的形式.C.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成了5x与(2x-1)两个整式相乘的形式.D.不符合因式分解概念中若干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故应选C本题解题关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是把多项式分解成若干个整式相乘的形式,注意的是相乘的形式.8、D【解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由得,,由得,,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是解题的关键.在数轴上表示时要注意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1.【解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即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详解】解:∵数据:2,1,1,x,5,5,6其众数为1,∴x=1,故答案为:1.本题考查了众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10、2或-1.【解析】①∵--,∴min{-,-}=-;②∵min{(x−1)2,x2}=1,∴当x>0.5时,(x−1)2=1,∴x−1=±1,∴x−1=1,x−1=−1,解得:x1=2,x2=0(不合题意,舍去),当x⩽0.5时,x2=1,解得:x1=1(不合题意,舍去),x2=−1,11、1【解析】

将点(1,1)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直线y=kx过点(1,1),

∴1=k,

故答案为:1.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利用方程解决问题.12、【解析】

由抛物线顶点在x轴上,可得函数可以化成,即可化成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出,原函数可化为,将带入可解得的值用m表示,再将,且转化成PQ的长度比与之间的距离大可得出只含有m的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抛物线顶点在x轴上,∴函数可化为的形式,即可化成完全平方公式∴可得:,∴;令,可得,由题可知,解得:;∴线段PQ的长度为,∵,且,∴,∴,解得:;故答案为本题考查特殊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可以利用公式法求得a、b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利用顶点在x轴上的函数解析式的特点来得出a、b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PQ的长度大于与之间的距离求解不等式,而不是简单的解不等式,这个是解题关键.13、【解析】

第n个等式左边的第1个数为2n+1,根号下的数为n(n+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第n个等式右边的式子为(n≥1的整数),直接利用已知数据得出数字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①,

②,

③,……

∴第n个式子为:,

∴第6个等式为:

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14、(1)6,2;(2);(3)①C;②4或1.【解析】

(1)由图象得:点P在AB上运动的时间为6s,在CD上运动的速度为6÷(15-12)=2(cm/s);(2)当点P在CD上运动时,由题意得:PC=2(t-12),得出PD=30-2t,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3)①当点P在AB上运动时,y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3t;当点P在BC上运动时,y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18;当点P在CD上运动时,y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6t+90,即可得出答案;②由题意分两种情况,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由题意得:点在上运动的时间为,在上运动的速度为;故答案为:6,2;(2)当点在上运动时,由题意得:,,的面积为,即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3)①当点在上运动时,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当点在上运动时,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当点在上运动时,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表示的面积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是,故答案为:;②由题意得:当时,;当时,;即当或时,的面积为;故答案为:4或1.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函数与图象、三角形面积公式、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函数与图象是解题的关键.15、,2﹣.【解析】

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a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原式===,当a=+1时,原式==2﹣.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6、(1)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为:y=﹣x+8;(2)点F的坐标为;(4,4);m=;(3)18.【解析】试题分析:(1)由顶点B的坐标为(6,4),E为AB的中点,可求得点E的坐标,又由过点D(8,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2)由(1)可求得点F的坐标,又由函数y=mx﹣2的图象经过点F,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m值;(3)首先可求得点H与G的坐标,即可求得CG,OC,CF,OH的长,然后由S四边形OHFG=S梯形OHFC+S△CFG,求得答案.解:(1)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顶点B的坐标为(6,4),E为AB的中点,∴点E的坐标为:(6,2),∵D(8,0),∴,解得:,∴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为:y=﹣x+8;(2)∵点F的纵坐标为4,且点F在直线DE上,∴﹣x+8=4,解得:x=4,∴点F的坐标为;(4,4);∵函数y=mx﹣2的图象经过点F,∴4m﹣2=4,解得:m=;(3)由(2)得:直线FH的解析式为:y=x﹣2,∵x﹣2=0,解得:x=,∴点H(,0),∵G是直线DE与y轴的交点,∴点G(0,8),∴OH=,CF=4,OC=4,CG=OG﹣OC=4,∴S四边形OHFG=S梯形OHFC+S△CFG=×(+4)×4+×4×4=18.17、解:(1)1.(2)40;2.(3)3.(4)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900册比较合理.【解析】

(1)∵从条形图得出文学类人数为:70,从扇形图得出文学类所占百分比为:35%,∴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70÷35%=1人.(2)∵从扇形图得出科普类所占百分比为:30%,∴科普类人数为:n=1×30%=2人,艺术类人数为:m=1﹣70﹣30﹣2=40人.(3)根据艺术类读物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40÷1×32°=3°.(4)根据喜欢其他类读物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则200册中其他读物的数量:(本).18、(1);(2)如图所示见解析.【解析】

1直接利用速度时间路程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正比例函数图象画法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可得:;(2)如图所示: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9、x≤1【解析】

根据图形得出k<1和直线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1,4),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从图象可知:k<1,直线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1,4),∴不等式kx+b≥4的解集是x≤1.故答案为:x≤1.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能根据图形读出正确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0,)或(0,-)或(0,-)或(0,-2)【解析】

根据条件可得AC=2,过点C作CD⊥OA,由勾股定理得到OC=,再分以下三种情况求解:①当OP=OC时,可直接得出点P的坐标为(0,)或(0,-);②当PO=PC时,点P在OC的垂直平分线PE上,先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从而可求出直线PE的解析式,最后可求得P(0,-);③当CO=CP时,根据OP=2|yC|=2×1=2,求得P(0,-2).【详解】解:∵点B坐标是(0,-3),∠OAB=30°,

∴AB=2×3=6,AO=3,

∵点C在线段AB上,是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

∴AC=2,

过点C作CD⊥OA于D,

∴CD=AC=1,

∴AD=CD=,

∴OD=OA-AD=3-=2,

∴OC=.∵△OCP为等腰三角形,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OP=OC=时,点P的坐标为(0,)或(0,-);

②当PO=PC时,点P在OC的垂直平分线PE上,其中E为OC的中点,∴点E的坐标为(,-),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1x,将点C(2,-1)代入得k1=-,则可设直线PE的解析式为y=k2x+b,则k1·k2=-1,∴k2=2,∴将点E(,-)代入y=2x+b,得b=-,

∴P(0,−),

③当CO=CP时,OP=2|yC|=2×1=2,

∴P(0,-2),

综上所述,当△OCP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0,)或(0,-)或(0,-)或(0,-2),

故答案为:(0,)或(0,-)或(0,-)或(0,-2).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1、4.1.【解析】

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的值,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详解】∵∠C=90°,AC=1,BC=6,∴AB2.∵CD⊥AB,∴DC×AB=AC×BC,∴DC4.1.故答案为:4.1.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是解题的关键.22、8【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即可求得.【详解】设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x,则有=16,解得:x=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面积,熟知菱形的面积等于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3、3【解析】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数据的和,然后除以数据的总个数.本题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这10名学生周末学习的平均时间=(1×1+2×2+4×3+2×4+1×5)÷10=3(小时),故答案为:3.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即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4、见解析【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PM=PN,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PB=PC,然后利用“HL”证明Rt△PBN和Rt△P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详解】∵AP是∠BAC的平分线,PM⊥AC,PN⊥AB,

∴PM=PN,

∵PQ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PB=PC,

在Rt△PBN和Rt△PCM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