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突破(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1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突破(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2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突破(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3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突破(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4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突破(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9: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

【真题过关】

【一、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孙兴公®为庾公②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③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庾公

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孙遂沐浴⑤此言。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注释】①孙兴公:孙绰。②庾公:庾亮。③卫君长:卫永,字君长。④倾倒处:令人佩服的地方。⑤沐

浴:沉浸其中并反复品味。

苏峻既至石头①,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吸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

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②邪?"钟曰:“国乱不能匡③,君危不能济,而各

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④将执简而进矣!”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苏峻既至石头:指苏峻起兵谋反。石头,南京城。②弊:通“毙”,死。③匡:保护。④董狐:

春秋时晋国的史官,以记事于史籍时不加隐讳、秉笔直书著名。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卫风韵虽不及卿语人(表示尊敬)/投道渤海之尾(众多)

B.倾倒处亦不近(平凡,一般)/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

C.吸谓钟曰(有时)/更王命急宣(有人)

D.执简而进矣(选拔)/简拔以遗陛下(选拔)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2)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3.结合甲乙两文的中心意思分别写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结合甲文:_____________

结合乙文:_____________

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沐浴”一词,表明孙兴公并不认可庾亮对卫君长的评价。

B.甲文“孙兴公为/庾公参军”与乙文“苏峻既/至石头”两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是对的。

C.乙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这里意在表明董狐是“方正”之人。

D.甲乙两文都在叙述过程中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品格,语言简练传神。

【答案】

1.B

2.(1)这个人的神情完全不关注山水,却能够写文章。

(2)看到可行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3.①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且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②在国家危难之际,要勇于担当,坚守正义,

不做逃兵。

4.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A.各位/“之于”的合音;

B.有人/有时;

D.“执简而进矣”中“简”是“竹简”;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此指卫君长。“都”:完全。“关”:关注。“作”:写作。“文”:

文章。

(2)“见”:看见,看到。“可”:适宜,可行。“知”:知晓,明白。“道”:道理,法则。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甲文“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可知,在甲文中,孙绰认为卫君长不关注山水却能作文,

而庾公则指出卫君长虽风韵不及他人,但也有令人佩服之处。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只看到别

人的不足,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由甲文“孙遂沐浴此言”可知,当他人对我们作出评价时,哪怕与

自己的看法不同,也应保持虚心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就像孙绰沉浸并品味庾公的话一样。

由乙文“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可知,苏峻谋反,百官奔

散,而钟雅却独在帝侧。他认为在国家混乱、君主危险的时候,不能只想着逃避以求自保。这告诫我们,

在面临重大困难和危险时,不能退缩逃避,要有担当精神。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沐浴”指“沉浸其中并反复品味”,表明孙兴公非常认可并深受庾亮对卫君长的评价,在细细品味;

B.句意:孙绰担任庾亮的参军时。甲文“孙兴公”是主语,应与后面内容断开,故应划分为:孙兴公为/庾

公参军;乙文“苏峻”是主语,应与后面内容断开,故应划分为:苏峻/既至石头;

C.乙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这里的“方正”是指钟雅的正直品格,而不是指董狐;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孙绰担任庾亮的参军时,一起游览白石山,卫永也在座。孙绰说:“这个人的神情完全不关注山水,

却能够写文章。”庾亮说:“卫永的风度韵味虽然比不上你们各位,但令人佩服的地方也不一般。”孙绰

于是反复咀嚼这话,深深体味。

【乙】苏峻已经到达石头城,百官都奔逃离散,只有侍中钟雅独自在皇帝身旁。有人对钟雅说:“看到可

行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您性情正直坦率,必定不会被仇敌所容。为什么不根

据当前的形势随机应变,却坐等被杀呢?”钟雅说:“国家混乱不能保护,君主危险不能救助,却各自退

避以求免祸,我怕董狐将要拿着竹简(史书)前来记载了!”

【二、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齐威王召即墨大夫,

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

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②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我使人视阿,田野不辟,

人民贫馁。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

进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④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

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注释】①给(jl):充足,丰足。②阿:即东阿县,③币:财物,货币,④田:打猎。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时时而回进()②天下以此益嬖威王()

③毁言目至()④人民贫绿()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②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

7.【乙】文中齐威王的哪些行为也可谓是“战胜于朝廷”?

8.两文均通过对比来表现齐威王。请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答案】

5.①间或,偶然,偶尔②崇尚,以……为贤③每天,一天天④饥饿

6.①这是你用丰厚的财物伺奉我身边的官员来索取声誉(的原因啊)。

②齐国如此之大,难道没有宝贝?(或“难道凭着齐这么大的国家却没有宝贝?",或“以齐国之大,难

道没有宝贝?”)(意思对即可)

7.惩治弄虚作假,奖励实事求是(或“重视调查,不偏听偏信”);重视人才,以能臣为宝。(意思对即

可)

8.通过“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间段的对比,表现齐威王进谏令的效果越来越好,政

治越发清明;通过“齐威王来朝”与“诸侯莫朝”对比,表现齐威王尊重周室,德行高尚;通过对“即墨

大夫”与“阿大夫”的不同处理方式,表现齐威王重调查,不偏听偏信,重实干,赏罚明;通过魏惠王与

齐威王对什么是珍宝的不同认识,表现齐威王重视人才,以能臣为宝。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句意: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间:间或,偶然,偶尔。

②句意:天下因此更加觉得齐威王贤明。贤:崇尚,以……为贤。

③句意:诋毁你的话每天都传到我耳朵里。日:每天,一天天。

④句意:人民贫穷饥饿。馁:饥饿。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①是……也,判断句;子:你;厚币:丰厚的财物;事:伺奉;左右:身边的官员。

②岂:难道;宝:宝贝。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乙文“封之万家”和“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可知,齐威王惩治弄虚作假,奖励实事求是。

结合乙文“‘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

乘哉!'惠王有惭色”可知,齐威王重视人才,以能臣为宝。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结合甲文“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句可

知,通过“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间段的对比,表现齐威王进谏令发挥了作用,效果

明显,政治清明;

结合乙文“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句可知,通过“齐

威王来朝”与“诸侯莫朝”对比,突出齐威王具有高尚的品质,天下因此更加觉得齐威王贤明;

结合乙文“封之万家”和“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可知,通过对“即墨大夫”与“阿大夫”的不同处理

方式,表现齐威王不听信谗言,而是实地勘察,注重实干,赏罚分明;

结合乙文“惠王日:'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

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可知,通过魏惠王与齐威王对“珍

宝”的不同认识的对比,突出齐威王重视人才,以能臣为宝。

【点睛】参考译文:

(甲)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

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

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乙)齐威王来朝见(周天子)。这时周王室衰弱,诸侯不来朝见,但齐王单单去朝见,天下因此更

加觉得齐威王贤明,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管理即墨以来,诋毁你的话每天都传到我耳

朵里。但是我派人视察即墨,田地开辟,人民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安宁;这是你不阿谀侍奉我身边的近

臣寻求帮助(而招致诋毁的原因)啊。”封赏他万户的赋税。(齐王又)召见东阿大夫,对他说:“自从

你管理东阿以来,赞誉的话每天都传到我耳朵。我派人视察东阿,田地没有开辟,人民贫穷饥饿。这是你

用丰厚的财物侍奉我身边的官员来索取声誉(的原因)啊。”这天,就烹杀了东阿的大夫以及身边曾经赞

誉(他)的人。于是大臣们震惊畏惧,不敢掩饰欺诈,一定禀告实情,齐国被治理得非常好,称强于天下。

齐威王、魏惠王约在郊外打猎。魏惠王说:“齐国也有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

“我国虽然小,但还有直径一寸的宝珠,能照亮十二辆前后相连的兵车,(这样的宝珠)共有十枚。齐国

如此之大,难道没有宝贝?”齐威王说:“我认为的宝贝和大王(认为的)不同,我有檀子、盼子、黔夫、

种首,这四个大臣,能照亮千里,难道仅仅照亮十二辆兵车吗?”魏惠王有惭愧的神色。

【三、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冬。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①,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佳,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向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

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

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②,不为易③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

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止则莫之测⑥,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

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有仙则铮________________

(2)隐居不住:________________

(3)吾身喜焉:________________

(4)零丘陵: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11.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内部设施要“高大上”,书房名称要“博眼球”。

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12.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经常跟富贵之家、高雅之士来往交流。

B.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问,乙文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都起到了强调作用。

D.甲、乙两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粗犷豪放。

【答案】

9.①出名②做官③暗自④漫上

10.(1)可以弹奏不加雕绘装饰的琴,阅读佛经。(2)先生住在江边,曾经观察过大江吗?

11.示例:小文你好,书房是一间能反映主人内心世界的屋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并不完全表现为内部设施

的“高大上”,而更应关注书房营造的氛围,如刘禹锡所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取名方面,比起刻

意''博眼球",或许吴君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名的做法更值得借鉴。你觉得呢?

12.C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1)句意: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名。

(2)句意: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仕:做官。

(3)句意:我私下里很喜欢。窃:暗自。

(4)句意:漫上丘陵。襄:漫上。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调:调弄,这里是弹的意思。素:不加装饰的。

阅:看。金经:指佛经。(2)子:你。于:在。亦:也。尝:曾经。于:表对象。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应用。

针对题目中的“内部设施要‘高大上’",结合甲文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书房不能只追求

内部设施的豪华,而应重视书房主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只要品德高尚,内心丰富,即使身处简陋的屋子,

也能得到内心的愉悦与享受。

针对题目中的“书房名称要‘博眼球'",结合乙文中的“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

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可知,书房取名,不用刻意

引人注意,起一些特令独行,甚至是怪异的名字,可以像吴君那样,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

名。

据此表述即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本项“富

贵之家”有误;

B.联系乙文第二段中的“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可知,“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

意在突出如此浩然的水势没有什么能阻挡;

D.甲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居室。乙文中的居室是吴君的居室,不是作者苏辙的居室。甲文隽秀工整,乙文

粗犷豪放;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

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

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

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吴君,有志于学问且在诗歌创作上有专长,家周围是让人悠乐的山林,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给

他的屋子取名叫“浩然”,说:“孟子是我的老师,他说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私下里很喜欢,

但不是很能理解孟子的说法,请为我解释下其中的缘由。”

我回复他说:“你处在江上之时,也曾观察过江水吗?秋雨按时节下来,沟渠里装满了雨水,各路水流满

溢,合聚在一起。便汪洋肆意,尽情地充斥着坑沟峡谷,之后又滂泊向东流去,轻快地越过洲岛,漫上丘

陵,肆意前行,遇到木头折断木头,碰到石头,石头也被摧毁,如此浩然的水势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试着

考察看看,它凭什么能像这样形成如此浩荡之势?如今那水不求太深,也无意奔向何方,遇到高的地方就

停下来,遇到低的地方就顺势流下去,忘了自己,只会适应着外部环境,不因为容易表现勇敢,不因为危

险而胆怯。所以,这水一旦聚集发动,就会浩浩荡荡驰骋开去直到大海。古代的君子,生活简易来滋养内

心,从内心得到满足,对外部环境不抱期待,心胸开阔可以包容天地。停下来的时候外界揣测不到他的内

心,行动起来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抗得了。处于富贵之中不放纵自己,处于贫贱之中也不忧虑,在蛮夷之地

遭受患难不屈服,在生死得失面前不惧怕,如此这样也不可能不培养出浩然正气的品性。”

【四、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

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凑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

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

葬之。"王曰:“何如?”对日:“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②为,发甲卒为穿旷⑧,老弱复土,齐赵陪位于

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④,奉以万户之邑。诸侯厚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

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城灶为椁,铜历⑥为棺,赍⑥以姜枣,荐以木兰,

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⑦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改动)

【注】①棺椁(gu6):内棺和外棺。②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③穿犷(kuang):挖掘墓穴。④太牢:

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⑤历:通“鬲”,似鼎炊具。⑥赍:通“剂”,调配。⑦属:交付,

委托。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彳质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

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马者王之所爱也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老弱或土

②诸侯凡之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④请胡其本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6.【甲】文中楚庄王对待死马的处理方式前后有何不同?

17.请分别指出优孟和庄子语言的高妙之处,并加以阐述。

【答案】

13.马者/王之所爱也

14.①背负②听说③完全确定④按照

15.(1)左右近臣规劝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

(2)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16.楚庄王先前想要用棺椁盛殓并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它;后来楚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官中膳

食的太官司,按照优孟的方式处理。

17.甲文:优孟以退为进,顺着楚庄王的意思“哭马”,以此打消楚庄王戒备心理,警醒楚庄王如此对待

一匹马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引起楚庄王的反思,然后让自己做出正确的结果。

乙文: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

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马是大王所喜爱的。“马者王之所爱也”是一个判断句式,故“马者”与“王之所爱也”要断开,

正确的断句为:马者/王之所爱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①句意:老弱士兵背土筑坟;负:背负。

②句意:诸侯国听说了这件事;闻:听说。

③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全:完全确定,肯定。

④句意: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循:按照。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

(1)左右:君主左右近侍之臣;争:直言规劝,后来写作“I争”;以为:认为。

(2)子:你;安:怎么。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由“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可知,楚庄王想要用棺椁盛殓并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它;由“请为大王

六畜葬之。以城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可知,楚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官中膳食的太官司,按照优孟的

方式处理。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与分析。

甲文:优孟跟其他大臣不一样,他不是单刀直入进行劝谏,而是以退为进,顺着楚庄王的意思“哭马”,

以此打消楚庄王戒备心理。第二,优孟的高明之处警醒楚庄王如此对待一匹马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引起楚

庄王的反思,然后让自己做出正确的结果。这样优孟,既达到了劝谏的目的,又不损楚王的威信。

乙文: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

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

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庄王。楚庄王时,

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

枣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楚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想要用棺椁盛殓并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

葬埋它。

左右近臣规劝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

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楚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

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

它。”楚庄王说:“怎么办?”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玉石做棺材,用细致的梓木做棺材套,用枫木、

豫木、章木这些上好的木材围在棺材的外面,派披甲之士挖墓穴,派老弱士兵背土筑坟,让齐赵两诸侯国

列于从祭队伍的前面,让韩国魏国在后面保护,在祠庙中用太牢祭飨它,用万户之邑的收入供祭它。如果

诸侯国听说了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楚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怎么办呢?”

优孟说:“请求大王按照畜牲来埋葬它,用土灶作为马的外椁,用足锅作双飞的棺,用枣姜调和,加进木

兰作香料,用干粮祭祀,在火光的照耀下,送到人的嘴里,把它葬在人的肠胃中。”于是楚庄王派人把马

交给了主管官中膳食的太官司,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乙】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鳏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

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

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

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五、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承。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霆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心,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挎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

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①、书蠹诗魔②,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咒缺砚一方而已。布衣

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外恐一旦滥先朝露⑥,与草

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渊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

虽然,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张岱《自为墓志铭》,节选)

【注释】①茶淫橘虐:喜爱品茶和下象棋。②书蠹诗魔:迷恋书籍和诗歌。③帙:本,册。④甲申:明朝

在这一年灭亡。⑤视息人世:苟活于人世。⑥溢先朝露:比喻突然死亡。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人鸟声俱举(2)蹲得更有此人

(3)布衣疏食(4)余亦效颦为之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雾淞沆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尽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

20.《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怀旧散文,表面上虽没有说孤独,但却处处让人感觉到作者的孤独。请联系同

样写于明朝灭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

21.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痕”“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取得了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B.“见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写金陵人高兴,实际上也写出了张岱本人的兴奋心情。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

D.《自为墓志铭》选段主要表达了悼己伤怀、世事消亡、感念故国的哀伤之情。

【答案】

18.①消失②哪能③穿布衣,穿麻布衣服、粗布衣服④仿效、学习、借鉴

19.⑴雾气凝结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或:冰花周

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⑵完全写下我的癖好过错,那么

也是可以记载(流传后人)的。

20.①“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写出了作者无人陪伴的孤独。(答成“孤高自赏”,也对)

②张岱自幼“极爱繁华”,喜欢热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因天气原因不能出门,无事可做,

孤独感顿生。

③“上下一白”言其大,“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言其小。这是个人在大自然面前因渺小而感觉到

的孤独。

④作者与“金陵客”是漂泊者的偶遇,只能“强饮三大白而别”,这是一种“天地之间皆过客”的孤独。

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通过独特的方式来化解故国之愁,却被“舟子”一个“痴”字

戳得更痛,这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

⑥作者创作《湖心亭看雪》时,年届半百,清军南下,国破家亡,这让他感到更加的孤独。

21.C

【解析】

【18题详解】

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

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2)句意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焉得:哪能;

(3)句意为:穿麻布衣服吃粗粮。布衣:穿麻布衣服;

(4)句意为:我也要仿效他们写一篇。效颦:仿效、学习、借鉴。

【19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淞,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扬,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

白,上上下下全白。

(2)句重点词语:尽,完全;言,写下;癖错,癖好和过程;则,那么;传,流传。

【20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意思是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这里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既包含无人陪

伴的孤独,也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联系乙文中“少为纨挎子弟,极爱繁华”和甲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内容可知,喜欢热闹

的作者,因天气原因不能出门,无事可做,顿生难以排遣的孤独感;

联系甲文中“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的内容可知,,“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

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作者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对比鲜明,抒发

了作者在大自然面前因渺小而感觉到的孤独;

联系甲文中“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的内容可知,作者与“金陵客”

的相见,是漂泊者的偶遇,只能“强饮三大白而别”,体现出一种“天地之间皆过客”的孤独;

联系甲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内容可知,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

“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

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

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

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联系甲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知,暗示作者的“不同常人”,结合乙文“年至五十,国

破家亡,避迹山居”更有繁华落尽后的孤独之感。

[21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C.“写出了张岱贪饮,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有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意思

是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既是“尽力”,便未表现出“贪饮”,作者与“金陵客”的相

见,是漂泊者的偶遇,只能“强饮三大白而别”,体现出一种“天地之间皆过客”的孤独。由此可知也没

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

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

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

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

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

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

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绮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爱穿鲜艳华丽的

衣裳,经常吃美食,骑骏马,家里装饰华丽的灯饰,爱观看烟火,喜欢唱戏,喜欢声乐,懂古董,喜欢蔚

花养鸟,并且沉溺于喝茶下象棋,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了泡影成了梦幻。

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明朝),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坏的铜鼎、

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缺角的砚一块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经常断粮。想想二十年前,简

直就是两个世界一样。

甲申年之后,我悠闲懒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寻死,又不能维持生活,白发盘绕,仍然在人世间苟全

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去逝,象草木一样腐烂,因为想到古人如陶潜、徐渭都自己写作墓志铭,我也仿

效他们写一篇。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笔(思考)。即

使如此,只是说一下我的癖好习惯,则是可以记载的。

【六、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

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

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

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

【注】①树杪(miao):树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寝。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②头不得顾()

③其岸势犬牙茬耳()④乃记之而去()

2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D.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2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画处朗读停顿。

父叔辈张灯龙山

25.翻译下列句子。

(1)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6.【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冷,请结合下面的文言小贴士,说说【甲】

【乙】两文各自寄寓的情感。

【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

梦。”

【答案】

22.①像②回头③参差不齐④离开

23.B

24.父叔辈/张灯/龙山

25.(1)从城隍庙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

(2)(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26.【甲】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

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乙】表达了对放灯的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

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从山下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如:像;

(2)句意为:头也回不得。顾:回头或回头看;

(3)句意为: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差互:参差不齐;

(4)句意为: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去:离开。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中“于”的意思是“在”。

A.对,对于;B.在;C.至lj;D.比;

故选B。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

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父叔辈张灯龙山”句意为:父叔辈在龙山放灯。“父叔辈”名词,做主语,应在“辈”后停顿;“张灯”

动词,作谓语,应在“灯”后停顿;因此,断句为:父叔辈/张灯/龙山。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

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自:从。至:至U。灯:用如动词,挂灯。

(2)重点词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明灭:忽明忽暗。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理解。

【文言小贴士】中“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说明人生虚幻,但仍有所留恋。

根据【甲】“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每

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等可知,描绘了父叔辈张灯龙山的盛况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放灯的

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

根据【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可知,前面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此处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结合作者被贬的经历,可知,表达了难以排遣的贬谪之忧。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万历辛丑年(1601),父叔辈在龙山放灯。沿山道路上、山谷里、树枝上,没有地方不挂灯;从城隍庙

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从山下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水势汹涌,山间到处有灯,

灯下到处有席,席间到处有人,每个人都在唱歌打鼓欢庆。所有看灯的男男女女,一进入庙里面,头也回

不得,脚也转不得,只能跟随人潮前行,也不知道要走去什么地方,只能随大流。父辈们坐在大松树下的

台阶上,也是席地而坐,也在大声歌唱,每天晚上都是在丝竹管弦的声音中,不知不觉迎来天亮。

【乙】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

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

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七、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傅子》®0:”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形,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

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至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

仁者不妄为,知©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

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⑦,善名不减;小人

虽贵,恶名不除。

(节选自《臣轨•诚信章》)

[注释]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

谋划。⑥恃:依赖。⑦殒:死。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27.请用“/”标出下面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君子之信也

2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守以不瞥()②则君臣之道至睦()③太丘舍去()④元方入门不顾()

2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0.请根据[甲]文内容理解其论述层次,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I什么是“起子之信”I①I

怎样“以情侑为赢―*>1©

O

“以阂5为本”会如WI~~d料子壬业成功千古宙名|

31.[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27.此/君子之信也。

28.①改变②更加③离开④回头看

29.①以诚信为本的人,才称之为君子。

②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30.①言行一致并坚定不移。②不胡作非为,选择正确的道义之事。

31.乙文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在中午,但朋友没到,这就是不讲诚信,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

观点,说明守信用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

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此”是主语,“君子

之信”是宾语,中间应断开。故停顿为:此/君子之信也。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做事专一不改变。移:改变。

②句意: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更加和睦。益:更加。

③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④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①盖,句首发语词;以……为,把……当作;者,……的人;谓,称作。

②日中,正午时分;至,至I;则是,就是;无信,不讲信用。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言出于口,结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可知,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坚持

这样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会,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第一空应填:言行一致并坚定不移。

由“夫仁者不妄为,知者不妄动。择是而为之,计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没而名足称也”可知,

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为,有智慧的人不胡乱行动。选择正确的去做,考虑到道义了再去行动。第二空应填:

不胡作非为,选择正确的道义之事。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乙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但

朋友没到,这就是不讲诚信,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论证了诚信是人为之本,守信用的

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的观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傅子》说:“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坚持这样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会,这就是君

子的信义了。”所以作为臣子没有信义是不值得去侍奉君王;作为儿子没有信义是不值得去侍奉父亲。所

以臣子凭借信义效忠他的君王,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更加和睦;儿子凭借信义孝顺他的父亲,那么父子

之间的情义就更加浓厚了。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为,有智慧的人不胡乱行动。选择正确的去做,考虑到道

义了再去行动。所以事业有成就而功劳就有依靠了,身死后名声也值得称道了。即使仁爱而多智,也一定

要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的人,才称之为君子;而以弄虚作假,伪装假冒为本的人,就是小人。君子即

使死了,但他好的名声不会减损;小人即使身份显赫,但他坏的名声不能消除。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

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

没有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

走进家门。

【最新模拟】

【一、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囊衣

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碘,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①居他氏,已二十二载,梦中犹在故

居。旧役小篌②,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遵榻纤

徐④,惟吾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吃也。因

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余犹山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⑤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

眼。嗟嗟!金矗瑶柱⑥,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序》

【注释】①僦(jiii)居:租屋居住。②篌:同“奚”,仆役。③岑寂:冷清、寂寞。④遽qU榻纤徐:

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纤徐,从容缓慢。⑤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⑥金靠瑶柱:食品名。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箪

(2)余手一小舟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故态难脱

(5)归目海上______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