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4•龙华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辙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幺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

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

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①,则

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鹫,兼

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节选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制义:与下文的“试帖”都属于科举文章的一种体裁。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维袍敝衣(wiin)

B.同舍生(sh4)

C.兼营并拿(wu)

D.心有专隋(qi)

(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补全表格。

文言字词释义方法解释加点词(填写文字)

持海沃灌【成语迁移】赴汤蹈火A_________

皆被绮绣【通假字】B__________

不专之管【课内迁移】以彰其咎C_________

作试帖亦然【借助工具书】①副词或形容词词尾;②对,正D

确;③如此,这样;④表转折,但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4)两文均意在“劝学”,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

2.(2024•深圳一模)社团以【甲】【乙】两篇文言文为脚本,拍摄展映单元1“我与他人”的电影。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戌亥之交,予避居新塘。塘之南有邻人徐者,拾五十金,越三日,归其主人,封识宛然。里人诧为异

闻。吾友茂先、鼎父、惠父辈相与欢欣而赞叹之。予欲作记之,既而思之,昔伊尹耕于莘野而乐尧舜之道,

非其义者,虽千驷万钟弗顾,虽一介毋取于予。遂援笔而为之诗。

(陈瑚《顽谭诗话》,有删改)

(1)精选细节,设计脚本。

细节设计脚本(根据原文相关字词,用现代汉语对细节进行解说)

睨之久而不去人物:卖油翁;表情:①___________;动作:很久都不离开。

康肃笑而遣之人物:康肃;表情:尴尬地笑;动作:②___________卖油翁。

里人诧为异闻人物:同乡的人;表情:③__________;动作:无。

遂援笔而为之诗人物:“我”;表情:无;动作:④________笔,为徐者写诗。

(2)关键事件,着重呈现。

关键事件用现代汉语着重呈现(字字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

徐以杓酌油沥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五十金,越三日,归其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键镜头,凸显主旨。

关键镜头镜头设计设计意图

康肃笑而遣之两个镜头放大、以两个镜头凸显对他人行为的不同态度,从而激发人

,对比呈现们对“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请思考:①A处的关键镜头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②两个镜头对他人行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说说你更赞赏哪个镜头并阐释理由。

3.(2024•米东区模拟)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t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存先帝:答应

B.奇臣以大事:托付

C.以告先帝之灵:告诉

D.无举德之言:发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追述三顾茅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表明了自己“兴复汉室,还上

旧都”的决。

B.诸葛亮最后分别阐述了自己和刘禅的责任:自己要讨贼兴复,进兴德之言;刘禅应“咨取善道,察纳

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C.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知恩图报,深谙治国之道,有政治远见。

D.本文语言丰育质朴,恳切凝练,感人至深,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4.(2024•长春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未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

白莲、白鱼。X南抵石涧央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土人围高丕知几百尺。一修柯戛云①,低枝拂潭,如幢竖②,如

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莺③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

石,为出入道。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埠④,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簧®,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

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原文有删节)

【注】①戛(jia)靡,摩掌。②幢: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以羽毛为饰。③萝莺(ni3o):女萝和

莺,都是寄生草。④爆(chan):烧,炊。⑤华一簧(ze):置备张华美的竹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无杂树/中有平台

B.渔人甚异之/不免有骄矜之态

C.问今晕何世/星居也

D.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出入道

(2)下列对甲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一段渔人乘船“缘溪行”拉开故事序幕,溪水通幽,桃林奇美,为桃花源的出现自然铺垫。

B.第二段“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运用借代的手法,“黄发”代指小孩,“垂髻”代指老人。

C.第三段“皆叹惋”写出桃源内外的差异,体现出桃源人对外界百姓遭遇的感叹与惋惜。

D.第四段渔人辞别桃花源后,得其船并循来时路而返,这与渔人进入桃源的情节相照应。

(3)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①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又南抵石涧央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②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外物到达我跟前,按类别感知我。

B.外物按类别到达我跟前,感知我。

C.外物到达我跟前,求得我以类别的感知。

D.外物按类别到达我跟前,求得我的感知。

(4)乙文中庐山草堂周围的山林美景令白居易沉醉自得。请概括庐山草堂周围至少两处景色的特点。

(5)请结合相关背景,分析陶渊明与白居易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理想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链接】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

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

易游庐山,独爱香炉峰下、遗爱寺旁的一处胜景,于此处修筑一草堂。次年草堂落成,他写了这篇《庐山

草堂记》。

①写作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生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4•西湖区二模)阅读回答问题。

(一)

与施从事书

南朝梁•吴均

故郡①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

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②,悟衷散赏③。

(二)

游龙井记(节选)

宋•秦观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凤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岭之

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之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

则其为神物之托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辨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谢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

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之,庶几有慰夫

所谓龙者。俄有大鱼自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凤篁岭之上,指龙井日:“此泉之

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钱塘,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

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日:“唯唯。”

【注】①故郡(zhang):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②荡累:消除忧虑。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

情。③悟衷:开扩心胸。散赏:散心,欣赏。

(1)梳理“信”的词义。

①“本义”是一个字在初造时最原始的词义,通常可通过早期的字形推断出来。“信”的金文字形是“人

+口”(3"),请你推断“信”的本义是o

②“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发展而来的词义。请写出下列“信”的引申义。愿陛下亲之信之

A;信足荡累颐物B;杳无音信C。

③“假借义”是一个字被借去表示与本义、引申义无任何关联的词义,通假就是假借的一种。下列‘'信”

为假借义的一项是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C.孤不度德量力,欲值大义于天下

D.小伟未孚,神弗福也

(2)引用古代典籍要加上标点。根据语境,给下面句子加上三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之无穷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意思。

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4)窥之古人,创作山水游记,除了记自然之景,少不了加入亭台楼阁等人文之景。如果要在故郭县

的青山上或凤篁岭的龙井旁修建一座亭子,请你选择其中一处并为该亭取名,并结合文本说明命名理由。

6.(2024•呼图壁县校级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①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②,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

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

悉坑之。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易置:撤换。②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幻莫测的军队。

(1)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B.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C.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D.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2)成语“”从这段故事而来,赵括兵败的原因是

7.(2024•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

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球广阿。光武大飨士卒,东

围镇鹿,逆战于南栾,斩首数千级。四月,进围邯郸,连战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诛王郎。收文书,

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日:“令反侧子自安。”

更始遣侍御史持节立光武为萧王。是时,长安政乱,四方背叛。光武将击之,先遣吴汉北发十郡兵。

秋,光武击铜马于鄢,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贼数挑战,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维其粮

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

光武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

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日:“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失辎重亡:丢失

B.于是引兵牛广阿拔:攻克

C.含诸将军烧之会:适逢

D为其粮道绝:断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口确的一项是

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A.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B.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C.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D.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IE琥的一项是

A.光武率领的汉军不知王郎的大将李育驻扎柏人,被他劫走军用物资。

B.光武连破数城,战无不胜,于长安政乱中大破叛军,因此被立为萧王。

C.光武火烧属将与王郎勾结的几千封密信,让内心不安的人放心跟随。

D.光武镇压叛军,平定了四方叛乱,分封投降的首领,让他们心悦诚服。

(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

8.(2024•呼图壁县校级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

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摩尔而与之

③多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下列对甲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

B.《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善的。

C.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贤者的表现是“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9.(2024•二道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谪黄州,与(巢)谷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轼与弟辙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绍圣初,轼、辙谪岭海,平生亲旧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①,欲徒步访两苏,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谷竟往,至梅州遗辙书日:“我万里步行见公,不意自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

恨矣。”辙惊喜日:“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三,

瘦瘠多病,将复见轼于海南,辙愍②而止之日:“君意则善然循至峰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日:“我

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阅其囊③中无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舟行至新会,有蛮隶④窃其囊

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辙闻,哭之失声,恨不用己言而致死,又佩其不用己言而行其

志也。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诵言:明白地说。②愍:同“悯”,怜悯。③橐(tud):口袋。④蛮隶:蛮族奴仆。

(1)请用“/”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君意则善然循至僧数千里当复渡海非老人事也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阅其橐中无数千钱,辙方困乏,亦强资遣之。

(3)你觉得巢谷“狂”吗?为什么?

10.(2024•仪征市三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张翰传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①。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

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

洛,翰日:“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②。同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日:”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

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日:“吾亦与子采南山

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茄羹、妒鱼脍,日:“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

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③。然府以其辄去,除史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

或谓之日:“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日,“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

旷达。

(选自《晋书•张翰传》)

[注]①大鸿胪:官名。②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齐王同,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八王之乱”参与者

之一,大司马东曹掾,官名,辟,征聘并授予官职。③见机:看机会,辨形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尊属文____________

②乃就循言谈________________

③求退,难

④时人学其旷达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②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4)传记通常通过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张翰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1.(2024•良庆区校级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蟆,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日:“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②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③如虹,忽卷掣折④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⑤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袁宏道《观第五泄记》,有删改)

【注释】①罅(xia):缝隙,裂隙。②掉:摇动。③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④掣

折:转折。⑤欹(ql):倾斜,斜靠。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

B.以其境过清去以六月息者也

C.潭西南晅望面山画居

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2)下列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文按照发现了小石潭一一小潭源流一一潭上的景物一一记录同游者的顺序来写的。

B.【甲】“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突出小潭环境幽美,与“四面竹树环合”呼应。

C.【乙】文开头未见其瀑,先闻其声,以似“疾雷”的“瀑声”起笔,唤起游者观赏的兴趣。

D.【甲】【乙】两文都写了水,其姿态又各不相同,甲文突出水的清丽,乙文突出水的奇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4)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甲】文是一篇经典的山水游记,请自选角

度赏析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5)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小池深潭,都可能因一双慧眼、一支妙笔而有了情感,有了境界。结合【甲】

【乙】两文,简要说明柳宗元、袁宏道各自借眼前水景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12.(2024•兴庆区校级三模)文言文阅读。

【甲】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节选自《论语》)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

乎?

(《虽有嘉肴》)

【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

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

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

②不知其目也

③则何以成

④型其衣裳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3)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三处。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甲】【乙】【丙】三篇文章都谈及学习,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说说【乙】【丙】两文的不同之处。

13.(2024•长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题。

摩诃池

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隋开皇年间,蜀王杨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于此建散花楼,池遂

声名耨起。有胡僧见之,日:“摩诃宫毗罗。”盖梵语呼“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

耳。

唐时韦皋镇蜀,于贞元元年开解玉溪,使之与摩诃池相通。大中七年,节度使白敏中又东为金水河,

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是时,摩诃池所号一倍不止矣。其景蔚为大观,群贤毕至,庶民携游,“湍驶

风醒酒,船回雾起堤”,杜甫亦尝游至尊暮而忘反。

咸通十一年,南诏①入蜀。西川之民闻蛮寇且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

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②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前蜀高祖王建、王衍相继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宣化池。环湖建宫,延袤十里,穷奢极巧。至宋世,蜀

宫后门夷为平陆,明蜀王朱椿填其池为蜀藩正殿。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

清初改蜀王府为贡院,至民国初年填平为军政府卫队演武场,摩诃池遂烟消云散矣。

【注释】①南诏,也叫蒙舍诏。唐代中国云南西部六诏(六个称王的部落)之一。因在其他五诏之南,

故名。②箕盎:簸箕和木盆。

(1)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划分停顿。(限3处)

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2)将文中画浪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

(3)摩诃池遗址公园一期已开放,拟再现千年美景。本文开篇写“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摩

诃池之景“胜。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答。

14.(2024•朝阳区校级模拟)课外文言文。

傅常郑甘陈段传(节选)

于是延寿、汤上疏日:“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①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②已称北藩,

唯郅支单于③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

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明犯强

汉者,虽远必诛。”

【注释】①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一般史籍中也常用来指代唐虞执政的那段时间,古人认为那是

一段太平盛世。②呼韩邪单于:西汉后期匈奴单于,亲附汉朝,汉元帝命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

被封为“宁胡阙氏”。汉匈化干戈为玉帛,北边和平安宁局面达六十余年。③郅支单于:匈奴分裂为南

北两部之后的北匈奴第一代单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之兄。曾击败大宛、乌孙等国,强迫四方各族进贡,

威震西域,一度领导了匈奴的短暂复兴,最后被汉朝远征军所杀。

(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甘延寿、陈汤一定要出兵征讨郅支单于的原因

A.征讨郅支单于是因为大夏以西之地,都认为强大的汉朝不能让郅支单于臣服。

B.征讨郅支单于是因为郅支单于残酷毒害百姓,罪大恶极,上通于天。

C.征讨郅支单于是因为汉军有君主的神灵护佑,天时地利。

D.征讨郅支单于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违犯汉朝者,即使相距再远也定会诛杀之。

15.(2024•长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St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城,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

①从小丘酉行百二十步

②慎恰幽邃

(2)《经典常谈》中《文第十三》这一章评价柳宗元“最工游记,他创造了描写景物的新语”。请结合

本文内容,仿照示例,感受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景物之美。

示例:柳宗元擅长写“石”,“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颠领断腭”从视觉的角度,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第二个潭边的石头高大巍峨、高低不平的特点。

(3)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链接材料,探究游记结尾常见的写作规律。

【链接材料】嗟夫!一元①之气,融融于亘古,归气于山泽,而有孕灵育秀;僻在荒野,不经名贤游

览,遂寂寥无闻。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

辞而品题之;且舟中傲饥②,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

【注】①一元:宇宙开始前的混沌状态。②傲饥:动摇不安的样子。

16.(2024•朝阳区校级模拟)诵读古文经典,感受爱国情怀。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出师表(节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t取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由是博激

C.先帝知臣遭堪

D.未尝不演T艮于桓、灵也

(2)“于”字在句中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不求闻达于诸侯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受任于败军之际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用语多谦卑低微,但是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又是被“托

孤”的对象,所以在奏表中态度不卑不亢,多次提到“先帝”来训斥后主。

B.诸葛亮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思想基础、物质准备,

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C.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把国内“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责任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人,因为他们对后方稳定起决定性作用。

D.结尾处“临表涕零”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能否北伐成功、完成先帝遗愿的惴惴不安。

(4)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陆游也曾称赞《出师表》

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阅读此文后,你认为《出师表》真正名世的原因有哪些呢?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17.(2024•苏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①。阖庐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知兵乎?”

对日:“可。”阖庐日:“可试以妇人乎?”日:“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

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日:“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日:“知之。”孙子

日:“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日:“诺。”约束既布,乃设^钺②,即

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日:“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

妇人复大笑。孙子日:“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土之罪也。”乃欲斩左右

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日:“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

味,愿勿斩也。”孙子日:“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

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③,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日:“兵既整齐,王可

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里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日:“将军罢休感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日:“王徒

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其名诸侯,孙

子与有力焉。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阖庐:即吴王阖闾。(fu)钺(yue):设置刑戮之具,表明正式开始执法。③中规矩绳墨:

军令、纪律。

(1)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字用“/”断句(限断两处)。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章中加点字的意思。

方法指引文中语句字词解释

【查工具书】《古代汉语常用词典》:①带嚼子的笼头,可以小试勤兵乎A____

引申为约束。②统率,率领。③雕刻。

【成语推断】“王使好其言”中的“徒”,可以根据成语将军罢休越舍B____

“使有虚名”中的“徒”推断为“只,仅仅”的意思。

【课内迁移】“于是呼之”中的“许”,根据《出师表》里赴水C____

中的“遂许先帝以驱驰”中的“许。可以理解为“答火犹可也

应,允许”的意思。

【联系语境】“申令不熟”中的“申令”,联系前文孙子显名诸D____

和宫女们设命军令,可以推断为“军令,命令”。侯

(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

②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4)苏州孙武纪念园开展孙武事迹阅读与感悟活动,记者就上述文章采访了小苏和小吴,请你补全下

面的采访语录。

记者:小苏同学,你能不能向观众朋友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呢?

小苏:当然可以了,用四个字来说就是孙武“①

记者:感谢你的回答!小吴同学,这篇文章并没有讲述孙武如何实地应用战略战术,但是他的人物形

象却鲜明地展现出来,你能否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这种手法的体现呢?

小吴:我的理解是这样的,②。

18.(2024•青羊区校级三模)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

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

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丙(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阻,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土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忠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

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木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

B.攻亲戚之所畔畔:同“叛”,背叛

C.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D.陟罚臧否臧:批评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人不知而不愠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其境过清

C.欲报之于陛下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汉室之隆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A.先帝去世的时候,长期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痛惜和遗憾的。

B.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痛惜和遗憾的。

C.先帝去世的时候,长期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植帝、灵帝时代,没有不感慨和怨恨的。

D.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植帝、灵帝时代,没有不感慨和怨恨的。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选文都谈到治国,甲文强调治国需“行仁政”,乙文重视治国“要有忧患意识”,丙文主要阐述“亲

贤远佞”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B.三段选文均善用对比,甲文“天时、地利”对比“人和”,乙文“安乐”致死对比“忧患”得生,丙

文“亲小人”让后汉倾颓对比“亲贤臣”让先汉兴隆。

C.三段选文逻辑严谨,甲文从天时地利再到人和,逐层深入;乙文从治理国家谈到个人成才,逻辑清晰;

丙文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D.三段选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议论犀利,气势充沛,乙文铺陈排比、气势恢宏,丙文则率直恳切,议

论中充满耿耿之情。

19.(2024•盂县三模)班级举办“探究劝谏智慧•体悟家国担当”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出师表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活动一探究劝谏智慧】

(1)所有劝谏的出发点都是国家的长治久安。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许先帝以娶触:

(2)面对不同的劝谏对象,劝谏语言和方法可以有所不同。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伴君如伴虎,向君王进谏,危机四伏。请你结合文本内容概括邹忌和诸葛亮谏言采用的劝说艺术。

臣闻求木之长者,①;欲流之远者,②;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

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

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

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活动二体悟家国担当】

(4)请根据文意,把下面两句话填入选文相应的空缺处。(只填序号)

A.必浚其泉源

B.必固其根本

(5)一片赤诚向祖国,两腔肝胆照乾坤。小文同学认为魏征勇于劝谏、深谋远虑的胆量和智慧深深感

染着我们。小慧同学认为劝谏之事是那些善于辞令、心忧天下的能臣需要关心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你

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上面的三篇选文与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2024•乌鲁木齐三模)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途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应当

B.治经为博士邪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及鲁肃过寻阳及:至!J,等到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知晓事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分明,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再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笔墨生动,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有成效,这也是全文最精彩之处。

C.本文详写孙权、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吕蒙学习的具体过程并未展开,体现了记事简练的特点。

D.本文人物性格鲜明,孙权的循循善诱、吕蒙的坦率直爽、鲁肃的真诚爱才都在文中得到表现。

【乙】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

无。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榜咒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

突然。犯:碰到。⑤榜:同“舵二

(选自《贤弈编》)

(4)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B.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C.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D.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5)【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的故事,但结局不同。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4•龙华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锻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幺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