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建

设及其取得的成就

第19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与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

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及在经济、外交、国防等领

域取得的成就)

F1

课程标准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解读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023江苏T9;

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2023辽宁T9;

人民政权的巩固

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2022山东T18;

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2022辽宁T10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巩固

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2022广东T10;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

2.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新中国成立2022.1浙江T14;响。

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初期的外交2021江苏T11;2.运用相关史料,了解社

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2021山东T8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

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2021湖北T9;实,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

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社会主义工业化2021辽宁T9;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2021全国卷乙T31所作出的努力。

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3.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

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的角度认识20世纪50—

2023山东T8;

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

2023江苏T10;

精神风貌。社会主义建设在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

2022湖北T9;

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探索中曲折发展大成就。

2022北京T17;

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

2021天津T8

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

响。

1.分析: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正确

探索及取得的成就是考查的重点。

命题分析预测

2.预测:从民生的角度认识过渡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举措、国民经济调整

的成就等可能是重要命题点。

效材樗

EM制收材读即

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

(3)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

主人。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1]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2.人民政权的巩固

(1)剿匪镇反:人民解放军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

概况

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3]工业

音义

j化扫除了障碍。

(3)稳定物价

制止投

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机资本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一全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

国财经统一。

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到「4]1952年底,国民经济

成果

得到全面恢复。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

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表面上“银元之战”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实质上是党和政府

与资本家争夺市场的领导权。

(4)抗美援朝

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

概况

协定上签字。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

胜利

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

音义

’5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2)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

(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奋战。

(4)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一边倒”"[5]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外交成就

表现概况

建交高潮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印度等多国建交。一

参加日内时间为1954年4月;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在通

瓦会议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提出和平

1953年12月周恩来首次提出;1954年6月,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

共处五项

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原则

参加亚非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6]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中国进一步开展

会议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基础建立

提出过渡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7]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时期总路线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

进行社会概况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义改造

标志着[8]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

(1953—1956意义

年底)

实施“一五”

计划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53—1957

年)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即国家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

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从根本上看,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于社会主义

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2)民主政治建设

①颁布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9]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政治制度体系:[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思想引领: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

导思想。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成功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

时间1956年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

指出主

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要矛盾

内容矛盾。

制定主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要任务

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提出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

内容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影响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二

(2)探索中的失误

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危害

②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目的克服困难。

①1961年1月,中共A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11]调整、巩固、竞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

表现

②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③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12]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结果1962车下半车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八字”方针的核心

“八字”方针的核心是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

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适当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使国家建设和人民

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2.“文化大革命”

(1)时间:1966—1976年.

(2)原因:党内出现“左”的错误,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

为纲”。

(3)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

乱。

3.伟大的建设成就

(1)表现

逐步建成了一批门亲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

工业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13]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

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国防成功地爆炸了[14]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二

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

农业

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人民生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文教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人才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

培养来。

精神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

面貌的时代精神。

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15]1971年,中华人

外交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

交。

(2)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加入联

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我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我国的诉求。

■汨%.曲I收材的舌I

情境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

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给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以沉

重打击,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图解历史

过渡时期

情境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

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9月12日)

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

情境3“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

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同: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

务。异:与会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情境4“一五”计划的特点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占58.2%,其中

又有88.8%的资金用于重工业建设。……“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

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据材料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

答案基本建设投资占比较大,优先发展重工业;注重调整工业布局。

图解历史

三大改造前后的社会变化

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领导下多种经

济成分并存

|存在生产资料称L

|存农着民族资本|

|家利削工人等多卜

|种剥削关系

情境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954年9月15日开幕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1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

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

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等。

材料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

答案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

情境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攻警-----------------

200-/

150-_

100

50■

枭熊嫩嫩?秋榭^您津年)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上图中196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纠正经济工作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和发展。

情境7“两弹一星”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两弹一星”,其功能不局限于武器装备制造或科技发展进步,它更有关中国国家的战略安

全,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在发言权,它令中国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变得真实可信,为1978年

之后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

一—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据材料概括“两弹一星”的战略意义。

答案保障国家安全;为改革开放提供战略安全保障;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使中国坚守独立自主外交。

情境8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下面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统计情况示意图。

据材料说明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国家数量呈现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趋势:逐渐增多。主要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与发

展。(3史料曙;~

探究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材料一在20世纪50年代这场涉及几亿人口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中,不但避免了生产下降,反而有

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在完成变革的当年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总产值仍比上年增

长4.9%,公私合营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32%,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阎肃《试论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教训I》

材料二“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10000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

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五”计划成就(1957年与1952年比较)

工农业生产消费钢煤发电农业粮食棉花

项目

总产值资料资料产量产量量总产量产量产量

1957年比1952

67.8210.083.0296.096.0166.024.819.026.0

年增长(%)

年均增长(%)10.925.412.931.714.421.64.53.54.7

——摘编自刘仲藜主编《奠基一一新中国经济五十年》

宣9E

材料一

材料一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材料二主要介绍了“一五”计划实施的影响。

主旨

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大变革”所指的历史事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试答: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或答“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据材料二,指出“重大变化”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试答:内涵:“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取得较大发展。原因: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启

动“一化三改”;“一五”计划科学合理;我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和苏联的大力援助。

mang

唯物史观——“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现实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发展重工业能够增强国防力量,有

利于巩固新生政权。

(3)苏联影响: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提

升。

(4)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历史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1)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在此体制下国家的生产、资源及产品分配等都由政府计划调控。

探究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tom

材料“一边倒”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

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

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炜《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材料主旨材料涉及的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实行的原因1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及这一政

策产生的主要影响。

试答:原因: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现实考虑(需要);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国家阵营敌视和包围新中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影响: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或巩

固新中国政权);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打破了外交孤立局面;制约了我国外交的选择范围。

历史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和“一边倒”等方针,这些方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在日内瓦会议、万隆

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4)过渡性:外交的发展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探究3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材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

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一九六六年同一九五六年相比,全国工

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从一九六五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

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并

逐渐收到成效。全国农业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六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七十倍。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

:mm

材料主旨材料叙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工业、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试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奉献、劳模的担当与引

领作用。

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在1949—1976年的历史性巨大成就

(1)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即国体一一工人阶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一一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一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一一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展。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相当快的;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3)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重要成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阐明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初步作出正确论述,提出中国实

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4)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

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进入新阶段,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历史解释一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验

(1)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4)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5)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教师尊享•素养聚焦)----------

历史解释——1949年至1978年我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间的联系

(1)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巩固政权的斗争,初步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法律体系等。政治建设为经济、外交、文化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

(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实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是政治建设、文化发展的前提。

(3)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文化:“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了保障,“双百”方针等政策为文化领域繁荣

提供保障。

命题点1人民政权的巩固

1.[2023江苏]下图海报由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上海市推销委员会于1950年1月绘制。当时创作这幅海报意

在(D)

礴K人民“利折*公债

晌克阳公*marxBmtiu人

A.号召青年积极参军支前

B.倡导银行储户购物消费

C.动员民众支援国家建设

D.打击投机商人倒卖公债

解析由“1950年1月”及图中“既可克服……私人储蓄”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困难,物价

飞涨,国家发行公债的目的在于抑制通货膨胀,回笼货币,稳定物价,以打击投机商人倒卖公债,制止投

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故选D项。根据材料“1950年1月”可知,

此时朝鲜战争还没有爆发,不需要号召青年积极参军支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鼓励购买人民胜

利折实公债,而不是倡导银行储户购物消费,排除B项;1953年,新中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排除C

项。

命题变式

2.[2022辽宁]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

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

这一举措是为了(C)

A.平衡地区差异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D.恢复国民经济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9月,即抗美援朝前夕,中共中央下令快速北迁东北南部地区的23家

重工业及部分轻工业,既可减少战火波及所产生的损失,又能保证工业生产能够满足前线和后方的需求,

故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朝鲜战争,C项正确。23家工厂从东北南部地区向北迁移,并不能平衡工业的

地区差异,排除A项;这一举措与调整工业结构无关,排除B项;这一举措与国际环境变化有关,并非为

了恢复国民经济,排除D项。

命题点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3.[2021山东]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

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

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D)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从“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以及20世纪50年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

形势来看,毛泽东是愿意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并

未强调“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也不是强调“坚持自力更生”,A、B两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判断是

否要放弃“一边倒”政策,C项错误。

命题变式

4.[2023苏州三模]毛泽东在接见印度、缅甸、印尼等国领导人时表示:中国方面对华侨的教育工作主要表

现在要求华侨遵守居留国的法律,不要参加居留国国内的非法活动,要搞好同居留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中国不会输出革命。这反映了新中国(C)

A.高度重视海外华侨工作

B.注重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C.倡导不干涉别国的内政

D.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解析根据材料”要求华侨遵守居留国的法律,不要参加居留国国内的非法活动,要搞好同居留国政府和

人民的关系”可知,这体现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干涉别国内政,C项正确;“高度

重视海外华侨工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型区域合作关系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

未涉及新中国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排除D项。

命题点3社会主义工业化

5.[2021湖北]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

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

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A)

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解析西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一家国营纺织

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西安“重新兴盛起来了”,说明“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工业化

建设成就突出、社会面貌变化明显。综上所述,A项正确。此时中国并未实施对外开放政策,B项错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

在20世纪80年代,D项错误。

命题变式

6」天星原创]下面是1957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消费品情况。由此可见,“一五”计划(A)

消费品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情况

食用植物油、棉纱、棉布、火柴增长0.5倍

印染布、纸烟增长1倍

机制纸增长10倍

A.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B.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

C.工业投资重点是消费资料生产

D.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

解析与1952年相比,1957年湖北省的主要消费品生产增长幅度较大,消费品生产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

相关,这说明“一五”计划努力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条件,A项正确;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于1952

年已经完成,排除B项;“一五”计划时期工业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1957年湖

北省部分消费品生产的情况,不能说明此时我国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排除D项。

命题点4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7.[2023山东]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

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

毛泽东强调的是(A)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即在坚持国家统一领导的前提

下,工厂可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的信息,B项排

除;材料并没有强调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C项排除;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以

后,D项排除。

8.[2021天津]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

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

反映了我国(B)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解析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1961年1月,

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材料“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

高26.7%、20.1%和22.5%”可知,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果,B项正确。“彻底改变”说法绝

对,A项错误;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是在1978年以后,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

D项错误。

命题变式

9.[2024河南新乡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1972年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周恩来批示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办公室;次年,直属于

国务院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它们成为国家环保局(后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的前身。这一进程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C)

A.积极组织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C.外交突破推动治理体系发展

D.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不但积极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还从中吸纳环境

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并设置了相关环保机构,这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C项正确;多边外交

涉及多个国家,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和国际秩序

变革无关,排除D项。

命题点1人民政权的巩固

1.[2023湖南]

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原煤烧碱电动机棉纱棉布纸火柴卷烟面粉

比重28.3%59.4%79.6%46.7%40.3%63.4%80.6%80.4%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D)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较高,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这一年新中国成立。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要恢复国民经济,就要对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

民族资本主义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公有制经济占主导的经济体制,就有必要对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以限制,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出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

的占比信息,据此无法判断其形成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推动的结果,还是民族工业自然发展的结果,排

除A项;题干时间为1949年,当时我国还未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

济是首要任务,排除C项。

2.[2020海南]

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

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项目

收入指数收入指数收入指数收入指数

农民净货币

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

收入(亿元)

人均净货币

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

收入(元)

上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C)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解析材料表明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显著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关,C项正确;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

全国基本实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A、B、D三项与材料时间

不符,均错误。

3.[2023海南]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

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

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C)

A.1912—1927年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D.1978—1992年

解析

A项1912—1927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7—1937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歌所体现X

B项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很难在这两个时期体现出来。X

“不要吹……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体现了农村婚姻习俗的变

革,反映的应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社会新风尚;由“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

C项稼”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土地较为重视,这与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q

提高有关,由此可推断材料反映的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现象,最可能出现于1949-

1956年。

1978—1992年处于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项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因此陪嫁的物品也更加丰富,不大可能出现只陪嫁耕牛的情X

况。

4.[2023辽宁]1952年12月以后,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对此,陈云指出:“蔬

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主

要强调了(C)

A.调整城乡关系的艰巨性

B.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C.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D.缓解粮食短缺的紧迫性

解析

A项材料体现的是城市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未涉及城乡关系。X

B项材料强调的是解决蔬菜和其他副食品供应问题的重要性,与产业结构优化无关。X

据材料“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同等重要的地位”可知,保证蔬菜和其他副食

C项

品的供应十分重要,这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

材料强调的是要解决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并非解决粮食的供应问题,且“粮食

D项X

短缺”无从得出。

5.[2022山东,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

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解析本题为图片类开放型试题,情境较为新颖,作答时要首先分析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结合这一

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阐述。

根据上述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工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即将开始的“一五”计

划等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上较为困难,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有条不紊地进行

着国民经济恢复的各项工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组建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等措

施,我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新解放地区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

备了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我国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由政府统一建造的“工人新村”

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调动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人新村”中充满了和谐

融洽的氛围,这为即将进行的“一五”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4分)

命题点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6.[2021江苏]下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

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D)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解析“和平之路”人潮拥挤,而且宣传栏上写有“五项原则”、画有和平鸽;而“战争之路”空无一

人,这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D项正确。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

A项错误。由图片无法看出走向“和平之路”的是社会主义国家,B项错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可能阻

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C项错误。

7.[2022.1浙江]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

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

重要贡献有(A)

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可知,这次

会议是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A项。日内瓦会议就印度

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故排除B项。在与印度代表团就西藏地方问题的谈判中,周恩来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排除C项。上海合作组织体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

系,故排除D项。

命题点3社会主义工业化

8.[2021全国卷乙]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下表所示。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劳动转业个体劳动者

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