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石钟山记》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石钟山记》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石钟山记》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石钟山记》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石钟山记》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窾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二)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B.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C.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D.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C.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D.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神仙的住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B.文段(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C.文段(二)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D.文段(二)认为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5.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答案】1.B2.A3.C4.(1)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温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2)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5.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②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③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④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⑤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概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如钟”是“覆地”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D。“以形”是“论”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不是只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前皇帝常常改元。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错误,原文有“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应是作者认为苏轼没有看到两座山均山形似钟,从而错过了探讨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烛”,名词作动词,点着蜡烛;“夜明砂”,蝙蝠的干燥粪便;“尺许”,一尺左右。(2)“舟”,乘船;“适”,到;“所谓”,所说的。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思路并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可概括出,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结合“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可概括出,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结合“……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可概括出,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结合“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可概括出,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结合“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可概括出,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参考译文:(一)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二)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雪琴侍郎驻守江西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像音乐演奏,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的山有很多,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呔镗鞯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下垂的样子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干枯的蛤蜊,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则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温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左右。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爬着进入,(洞)又变得宽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作的。大概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入它的室内一样。”(2023春·山东枣庄·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材料二: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那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6.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余于仆A碑B又以悲C夫D古书之不存E后世之谬F其传G而莫能名者H何可胜道也哉!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梵语,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阳,古代指山之南水之北,华山之阳指华山之南;“阴”则指山之北水之南。C.名,意为命名,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句中的“一”用法相同。D.士大夫,是指古代中国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然后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B.作者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突出“花山”二字,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张本。C.走出褒禅山后洞,作者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自己左右的人,来到这里写文章记录的更少。D.“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9.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10.从两则材料中能得出做成功事情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请简要概括。【答案】6.BEH7.C8.C9.(1)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10.(1)亲身实践;(2)敢于求索;(3)坚持不懈。【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怎么能说得完呢?“于仆碑”是介宾结构,后面都是由“仆碑”生发到感慨;且“又”一般放在下句句首,因此可在宾语“仆碑”后B处断句;“悲夫古书之不存”是动宾结构,“悲”的宾语是“古书之不存”,可在其后E处断句;“而”是连词,连接“后世之谬其传”和“莫能名者”,中间不断开,“者”代指……的事,“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作“何可胜道也哉”的主语,主语较长,可在“者”后H处断开。故在BEH处断句。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C.错误,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一,数词意动用法,把……等同。句意: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然而看看自己左右的人,来到这里写文章记录的更少”错,“左右”指左右石壁,而非左右的人;“记”指石壁上的题记,而非写文章记录。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非常”,非同寻常;“观”,景观;“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2)“若”,你;“竟日”,整天;“类”,像。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通过亲自游览褒禅山的后洞而引发感悟,《石钟山记》中苏轼亲自在月夜乘船到绝壁下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都体现出亲身实践的重要性;(2)《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他们在火把还能照明时就退出来,留下了遗憾,并由此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石钟山记》中苏轼自己乘船到绝壁下探究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分析“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他们都体现出敢于求索的精神;(3)《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游览后洞时发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石钟山记》中苏轼对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不轻信,而是不断探索,最终找到了得名的真正原因。他们都体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参考译文:材料一: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弟子在其墓旁盖的屋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怎么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并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材料二: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2023春·云南玉溪·高二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文本二:游石钟山记(清)章潢九江湖口县有石钟山。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唐李渤始访其遗迹,得双石于潭上,扣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宋苏文忠以陋其言,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上下闻有大音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回至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周文忠公亦尝游其处,而其所录上下钟山之景为颇详。尝疑其论之不一。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余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综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①。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郦元之记,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余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己已,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注】①舣:船只靠岸。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乃A上B阁C之D小E轩F聆G之H诚I噌J吰K如L洪M钟N然0余P石Q无R此S声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指记载、描述,与《氓》中“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言”意思相同。B.一,指一致、相同,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意思不相同。C.履,指登上、踏上,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履”意思相同。D.疏,指疏漏、粗陋,与《屈原列传》中“王怒而疏屈平”的“疏”意思不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作者指出做事不能凭主观臆断,他肯定了郦道元的观点但又叹其太简略,否定了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B.文本二开头概述了《石钟山记》中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情况后,又写了周文忠的相关记载及疑虑。C.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苏轼和章潢都反对李渤的做法,但都认同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声如洪钟的记载。D.两文本分别写了北石钟山和南石钟山上的观音阁,前者写从阁开始登山,后者写在阁边观景;北山的风景要比南山好。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2)惟此石突然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15.文本二中,作者对于苏轼实地探访考究石钟山得名一事持有怎样的态度?持有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1.FHO12.A13.D14.(1)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2)只有这座山石突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15.作者认为苏轼的观点的确可以解释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因为苏轼的文章中没有见到南钟山的景色,故作者认为苏轼可能没有到南钟山。【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乃上阁之小轩”,“阁之小轩”作“上”的宾语,其后断开,即F处;“聆之”,“之”作“聆”的宾语,其后断开,即H处;“余石无此声”,“余石”作本句的主语,其前断开,即O处。故在FHO三处句读。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言”,助词,无实义;句意: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B.正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把……等同;句意: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C.正确。“履至尊而制六合”句意: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D.正确。“王怒而疏屈平”的“疏”,疏远;句意:大王很生气,因此开始疏远屈平。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前者写从阁开始登山”错误。从苏轼《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等处来看,并没有登山的相关描写。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陋”,浅陋;“考击”,敲打;“其实”,它的真相;(2)“突然”,突兀的样子;“虚”,空的;“故”,所以。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郦元之记,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可知,作者认为苏轼的观点的确可以解释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由“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可知,因为苏轼的文章中没有见到南钟山的景色,故作者认为苏轼可能没有到南钟山。参考译文:文本一: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文本二:九江湖口县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北宋的苏轼因为对这话有怀疑,曾经在有月亮的夜晚乘着小舟来到峭壁下,听到有宏大的声音发自水面上,声音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绵不断。驾船的人非常害怕,回到渡口。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在水中,中间是空的,有很多孔,和风声水声相互呼应,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钟鼓的声音相互应和。周文忠公也曾经游览过这里,并且他描写上钟山的景物很是详细,曾疑惑为何这些(有关钟山得名原因)说法不一致。今年秋天七月十六,因为督学到了县邑,于是带着老人高嵩等到北钟山去。山上都是大石,立在江边,高的大约有一千多丈,左面有观音阁,阁中有小轩,正好在钟石之上。高嵩和寺中僧人宏鋐指着对我说:这就是北钟山,山就是因为这个而命名的。于是就从阁后踏着高峻的山崖,深入灌木丛生的地方,像蛇一样蜿蜒而上。有个亭子叫做“白云亭”,原因是亭子在山顶,仅可容纳二三个人。凭着栏杆远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同环抱在一起,都像屏风一样列在山的左右,从南面来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浑浊,有的汇聚于此,然后注入大海。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在远处与长天一色,在近处和山间的光彩一起荡漾。悠然的风光,能在游览时体验到,很难用笔墨来形容。返回登岸,径直来到钟石下面,俯下身子观察,石头都是空穴,因为水位下落风停息了,所以没有发出钟鼓的鸣声。从九江又回来,与进士梅君愈以及老人乘着舟到这个地方,狂风怒号波涛汹涌,舟不能靠岸。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郦元的记载,苏公之辩解,的确可以破解千古疑惑了。第二天,到了南钟山,山下也有观音阁,临靠大江。左右石壁和北钟山一样,但景色不如北钟山,右面的石头少十多丈。老人和寺中的僧人说,这就是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在上面。正统十四年己已,石头裂开倒在水中,痕迹尚且很新。仔细的观察南北的石头,石头面下都有窟窿,风水击打在上面,都可以发出声来,为什么只有这个石头用钟来命名呢?大概是其他的石头背靠着土侧立,下面是空的而后面是实的,所以发出的声音浑浊,只有这座山石突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李渤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辨别石钟山声音清澈或浑浊的原因,就浅陋了。但是怀疑苏公当时所游览是港口,稍微偏南的风景,才有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的石头,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杨次山所说的“真山从作假山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况且遇到害怕的事就回去了,南钟山恐怕还没有到,所以南钟山的景色没有在他的文中见到。(2012·上海·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游石钟山记(明)罗洪先昔郦氏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其遗。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罗帏绣幕,掩映低垂。入其中,犹佛氏言海若献琛,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睇而视之,垂者磬悬,侧者笋茁,缺者藕折,环者玦连。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喑然。故钟之制,甬则震,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虚者大,窾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瓮盎罂卣,均虚器也。注之水,则瓮盎不若罂卣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呜呼!石本无声,虚犹足以召之,又况人之心乎?是石当彭蠡入江处,众流迸驰,湍回洑射,日刔月消。石虽坚,不胜其力之久,故其形亦备钻研磨刮之工,莹莹如玉。其未入于水者,色黯理疏,顽悍而轮囷,略不相肖。然则风靡波荡,其亦有助于石,而致虚者固有道耶。因记以俟好古者。16.苏轼与本文作者在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上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17.对“石虽坚,不胜其力之久,故其形亦备钻研磨刮之工,莹莹如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石头即使坚固,也禁不住(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具备钻研磨刮的巧饰,晶莹如玉。B.石头虽然坚固,但禁不住(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像具备钻研磨刮的巧饰,晶莹如玉。C.石头虽然坚固,但它不会胜过(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经由人工钻研磨刮的巧饰,晶莹如玉。D.石头即使坚固,也超不过(水)长久的外力,所以它的外形也经由人工的钻研磨刮,晶莹如玉。18.对“垂者磬悬,侧者笋茁”一句中的加点字进行赏析。19.从本文作者、苏轼等人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探讨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至少写出三点)【答案】16.观察角度不同17.B18.“磬、笋”名作状,像磬一样,像竹笋一样,用各种比喻生动地展示了石钟山内里千姿百态溶洞状态。19.目见耳闻,实践精神;敢于挑战前人,质疑精神;探究精神。【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苏轼与本文作者在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上有不同的看法的原因,然后到文中找出作者和苏轼探询石钟山为何命名的文字,理解其意思,概括二人看法不同的原因。先看苏轼,第一段和第二段说到“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意思是“苏东坡夜里驾着渔船停靠在石钟山下,听到了水拍打石头发出的响声,探究原因是石头有很多窟窿,于是写了说明真相的文章”“东坡驾船停靠在水边,没能看到山脚的景象,所以他的文章还留有遗憾”,苏轼是停靠在水边听到响声,看到石头有很多窟窿,所以认为石钟山就此为名。再看作者,第二段说“缘石以登”“稍深”“入其中”,这说明作者一步步进入洞中,第三段说“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虚者大,窾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意思是“这石钟的声音,是山的内部是空的、外面有石洞而形成的。石洞小,所以声音就能顺利的出来,而且声音传得远……”,这是作者认为其为石钟山的原因。由此可知,二人观点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虽”,虽然;“不胜”,禁不住;“其力之久”,定语后置句,应为“水长久的外力”;“故”,所以;“备”,具备。A.“虽”翻译为“即使”错误;C.“不胜”翻译为“不会胜过”错误;D.“虽”翻译为“即使”错误,“不胜”翻译为“超不过”错误。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垂者磬悬,侧者笋茁’一句中的加点字进行赏析”,然后回归文本,理解该句的意思,分析该句描述的对象,再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分析其呈现出对象什么特点。“垂者磬悬,侧者笋茁”意思是下垂的好像磬儿悬挂在空中,倾斜的好像竹笋茁壮地露出地面,这两句描述的对象是石钟山洞内里的溶洞形态,“磬”本意为钟磬,形容的是下垂的形态,“笋”本意为竹笋,是形容旁出之姿,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且“磬”“笋”属于名词作状语,生动形象地展现千姿百态的溶洞状态。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本文作者、苏轼等人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探讨中你受到哪些启发”,然后圈出这些人是如何探讨石钟山命名原因的,在探寻的过程中存在怎样的不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如第一段提到“昔郦氏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其遗”,意思是“从前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记载了石钟山,认为是风吹起了微波,拍击石头发出声音,但没有详细说明原因。苏东坡夜里驾着渔船停靠在石钟山下,听到了水拍打石头发出的响声,探究原因是石头有很多窟窿,于是写了说明真相的文章,以弥补郦道元的疏忽”,由此可知,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应该实地考察,有实践的精神,且要能够挑战前人,能质疑前人;如第三段“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意思是东坡驾船停靠在水边,没能看到山脚的景象,所以他的文章还留有遗憾,由此可知,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不但要耳闻,还要眼见,同样是要敢于挑战前人,有探究的精神。【点睛】参考译文:从前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记载了石钟山,认为是风吹起了微波,拍击石头发出声音,但没有详细说明原因。苏东坡夜里驾着渔船停靠在石钟山下,听到了水拍打石头发出的响声,探究原因是石头有很多窟窿,于是写了说明真相的文章,以弥补郦道元的疏忽。丙午年春,我经过湖口。沿着湖岸上下行走,发现两座山的形状都像钟,而上钟山尤为奇特。这时湖水还没有上涨,山脚全都显露出来。攀着石头往下走,好像乘着车子巡视昆阳城,旗帜矛戟等,密密地排列着。稍微深一点的地方,就好像在深入地观看咸阳城,千门万户前都低低地垂挂着绣花的帷幕。进入洞中,好像佛家说的海神若在向人奉献珍宝,珊瑚珍珠,闪烁着金光绿彩,在惊涛巨浪中参差交错地显现,人无法辨别。细细地观看,下垂的好像磬儿悬挂在空中,倾斜的好像竹笋茁壮地露出地面,缺损地好像是莲藕被折断了,环状的好像是玉玦的缺口被接上了。自从我栖息在岩洞中以来,攀登、经历了种种危险,没有看到过这样奇异的景色。那苏轼听到的声音固然是从石洞中出来的,但假如这洞壁是实心的,那声音也是喑哑的。所以钟的形制,像桶一样的,声音就会激扬,像弇一样口小中宽的声音就阻滞。这石钟的声音,是山的内部是空的、外面有石洞而形成的。石洞小,所以声音就能顺利的出来,而且声音传得远。如今那瓮盎罂卣等,都是里面空的器皿。注入水,那么瓮盎的声音不如罂卣等清亮,这就是“中虚外窾”与形制大小不一,声音也不一样的证明。东坡驾船停靠在水边,没能看到山脚的景象,所以他的文章还留有遗憾。啊!石头本来是没有声音的,里面空了就足以有潮水的声音,又何况是人心呢?这石钟山处在彭蠡湖入江处,大水急速地流动,湍急地回旋冲击,每天每月地侵蚀着石头。石头即便坚硬,也禁不住水流冲击时间之长,所以它的形状就像人工钻研打磨一样,像玉一样晶莹。那些没有浸入水中的部分,颜色发暗纹理粗疏,棱角分明,形体硕大,与水下的部分一点也不像。既然这样,那就可见风吹浪打,也有助于石头,从而导致它内部空虚,本来就是有规律的。因此我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记录下来,等待那些好古的人前往探访。(2022春·福建三明·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露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侍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苏轼《凌虚台记》,有删改)(二)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B.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C.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D.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2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替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的官名,仅仅用做刺史或知府的别称。B.从事,官名,泛指一般属官。作者当时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是太守陈公的下属。这与“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从事”的意义相同。C.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我国古代将十地支与十二天干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来纪年、月、日、时,近世也用于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D.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亦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士”的阶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泛指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虚”即升向高空之意。站在凌虚台上恍然间让人不知道台的高度,错以为山是踊跃迅速长出来的,这就是陈公命名凌虚台的原因。B.苏轼父子夜游石钟山,通过亲身考察发现其“水声如钟”,这与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说法相似,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C.选文一作者从都城建造的位置入手,点明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况且四周山莫高于终南城莫近于扶风,借此劝谏太守不可劳民伤财,随意筑台。D.选文二作者描写了石钟山的夜景,大石如猛兽奇鬼,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心动欲还”。阴森恐怖之景也是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23.把下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24.古人为文,讲究章法,请分析两则选文在章法上的相似之处。【答案】20.A21.C22.C23.①虽然不是事情得失的原因,但是按事物的道理却不该是这样。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②然而见识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实原因。24.两篇选文的章法严密,均是先叙后议,因事说理。【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于无穷”在句中是“相寻”的状语,意为“无穷无尽地交替”,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荒草”在句中是“野田”的定语,表示“长满荒草的野地”,中间不可断开。若断在后面,则“野田”变成了“皆不可知也”的主语,不符合常理,排除C。故选A。2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我国古代将十地支与十二天干依次相配”错误。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干支相配只适用于纪年、日。纪月、时只用地支。故选C。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劝谏太守不可劳民伤财”属无中生有。句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句子是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故选C。2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①得分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