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甲】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②之。”——《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无为而治③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注释】①北辰——指北极星。②共——同“拱”,环抱、环绕之意。③无为而治——舜何以能如此?一般儒者都以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优游而自逸也。”(《三国志·吴志·楼玄传》)。如《大戴礼·主言篇》云:“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已无为而天下治。”赵岐《孟子注》也说:“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①,使民不为盗;不见②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③,实其腹,弱其志④,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⑤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注释】①贵:重视,珍贵。货:财物。②见: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③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④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⑤不敢为,是指在“民无知无欲”的情况下,造事也起不了作用。⑥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丙】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①。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君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②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③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勑④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⑤,不智而为智者正⑥。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韩非子·主道篇第五》【注释】①表异:指伪装。②寂乎其无位而处,漻乎莫得其所:寂静啊!君主好像没有处在君位上;廖廓啊!臣下不知道君主在哪里。③竦惧:惶恐。④勑:同“敕”。《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这里用为勤劳之意。⑤师: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⑥正:通“整”。《庄子·让王》:“正冠而缨绝。”这里用为端正之意。1.加点词解释。(1)为政以德

以:(2)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居:(3)其舜也与

其:(4)百官有常

常:2.根据上文的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试比较儒、道、法三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的异同。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答案】1.用居于,处于大概,表推测规律,准则2.同: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异: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理之道为先秦儒道法三家所共有,但就其内涵、根据、途径、目标等方面来说,三家又存在很大的差别。儒家基于对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能力的信心,主张以民为本,通过以君子为典范的道德教化,使民“有耻且格”,实现天子垂拱南面而治的理想。道家以道为本,主张效法自然,清静自守,无为而无不为,使民无知无欲,实现小国寡民的状态。法家基于人自利自为的本性,主张以国家和君王为本位,严刑峻法,使民知法自治、畏法自律,实现以刑去刑、君佚臣劳的理想局面。看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都呈现紧张状态的当今社会,无为而治的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以及个人自身的治理可提供有益的启示,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安定的局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1)“以”:用。句意: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2)“居”:居于,处于。句意: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3)“其”:表推测,以为大概。句意:大概就只有舜了吧。(4)“常”:规律,准则。句意:百官行为都有常规。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首先,对于三者的相同之处,可以放到三者共同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中去考虑。这三者都是那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的政治理念,都是为了当时的周王、诸侯王等统治者而服务的。而【甲】语段中的第二句话,孔子说在第二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中所说的“恭己正南面”,意思其实就跟第一句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垂拱而天下治”差不多,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君主应当作为尊贵的权力象征而存在,并不需要管那么多,这就是“无为”。由此可见,儒家与道家的“无为”其实大不相同,道家主张“无政府主义”,儒家则承认政府存在的必要,只是政府的权力应该限制到最小程度。【乙】语段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体现了道家对文明世界的厌恶和绝望,把理想世界推到远在尧舜之前的悠缈难知时代,那是一种未经人力改造、未受文明污染的自然状态,就如老子所描画的小国寡民。此后,根据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更可知,道家,至少老子的“无为”主张是跟“绝圣弃知”的反智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他主张摒弃文明成果,否定政治制度,有点接近于现代政治思潮中的“无政府主义”。【丙】语段中,根据“君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等可知,与道家的“无政府主义”倾向相反,法家是典型的大政府专制主义论者。法家的“无为”,就是要实现国家专制机器的流水线自动化运转,人民和官吏都自觉自动服从君主的立法。但“君”依然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不容违抗与质疑。对儒道法三家对于“无为而治”的看法,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国家的运行等角度来思考。比如,针对人与自然,当下滥砍滥发、化肥农药滥用等现象,导致自然遭受巨大破坏。在此情景下,我们似乎可以充分尊重大自然运行的本身规律,以“无为”的态度,给大自然休养生息的空间。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修己达礼,端正地临朝听政罢了。”【乙】如果社会上没有恭维有才华的人,就不会导致老百姓相争;如果珍贵的东西大家都不认为他是珍贵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偷窃之人;不显耀引起贪心的事物,就不会导致民心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就是:要使人民都虚心待人,使人民衣食充盈,使人民没有野心,使人民身体强健。常使百姓无不当之知、无私心之欲,那些所谓的(才智足以蛊惑人心,以谋私的)智者,就不敢有所施为。以自然无为治理天下,则无不治。【丙】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欲望,如果君主表现出自己的欲望,那么臣下就会粉饰自己的言行来迎合君主;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君主如果表露出自己的意愿,那么臣下将会表现出特异的才能。所以说,抛弃喜好的和抛弃厌恶的,臣下就什么都不知道;抛弃旧有的经验和智巧,臣下就会自我防范。群臣各司其职,百官行为都有常规;根据才能而使用人才,就称为是调节常规。所以说,寂静啊!君主好像没有处在君位上;廖廓啊!臣下不知道君主在哪里。明智的君主在其上无所作为,群臣就会在下提心吊胆了。明君的原则是,使聪明人竭尽思虑,君主据此决断事情,所以君主的智力不会穷尽;鼓励贤者发挥才干,君主据此任用他们,所以君主的能力不会穷尽;有功劳则君主占有贤名,有过失则臣下承担罪责,所以君主的名声不会穷尽。因此不贤的却是贤人的老师,不聪明的却是智者的君长。臣下承担劳苦,君主享受成功,这就叫贤明君主的常法。3.(2022秋·上海长宁·高二上海市延安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以下文字,概括说明这两则材料内涵的共性。材料一: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材料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答案】两则材料都在强调礼乐的实质,警示我们应看中礼乐的根本,而非注重其外在表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第一则材料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为“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第二则材料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为“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在第一则材料中,孔子用反问的语气指出礼乐的根本不是玉帛钟鼓。在材料二中,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爱之心,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由此可知,两则材料都在探索礼乐的实质,强调其实质与形式的关系,告诫我们礼乐的真正含义在于其根本精神,而非玉帛等外在的形式。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物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材料二: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仁,他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不仁,他怎么对待乐呢?”4.(2023·北京海淀·101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③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④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⑤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1)对于第①则的“里”,有人认为其意为“居住”,有人认为其意为“居住在……的地方”。请根据这两种不同理解,分别解释“里仁为美”的意思。(2)请简要分析第④则中“仁者”的表现。(3)请根据第①②③⑤四则,概括孔子对仁者和知者的看法。【答案】(1)①以仁为人心的安居之地是好事。②居住在有仁厚之风的地方是好事。(2)要点:①仁者有爱心,因为他听说井中有人后,会前去了解情况;如果井中真的有人需要援救,他会尽力去救。②仁者有智慧,因为他听说井中有人后,会受到欺骗,但能辨别真伪,不会糊里糊涂地让自己被陷害。(3)要点:①仁者以仁德为立身的根本,知者以仁德为立身的选择。②仁者因具备仁德而安心,知者因追求仁德而得利。③仁者像山,厚重而宽容,沉稳而宁静,其美德长留于人心;知者像水,通达事理,敏捷灵活,常有安乐的心态。④仁者关爱他人,不会为私利而忧虑不安;知者通晓道义,不会被迷惑。【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里仁为美”中,如果认为“里”是“居住”的意思,那么“仁”就作“里”的宾语,直译就是居住在“仁”里是好事。意译为:以仁为人心的安居之地是好事。如果认为“里”是“居住在……的地方”的意思,那么“仁”作定语,直译为:居住在仁的地方是美好的。意译为:居住在有仁厚之风的地方是好事。(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第④则语录的意思是:宰我询问孔子:“有仁德的人,告诉他说:‘井里有人。’他会跟着跳到井里吗?”孔子说:“为什么他要这样呢?君子可以前往救人,不会自己跳到井里;君子可以被人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骗,但是不会糊里糊涂地让自己被陷害。”这则语录通过宰我的问题和孔子的回答解答了君子对于“仁”的表现。孔子认为,听到有人说井里掉进了人,君子并不愚蠢地跳进井里去,而是会积极地对落井人施以援救。这说明仁者有爱心,因为他听说井中有人后,会前去了解情况;如果井中真的有人需要援救,他会尽力去救。同时,孔子又说,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也就是君子是有智慧的,不是盲目地采取行动,他听说井中有人后,会受到欺骗,但能辨别真伪,不会糊里糊涂地让自己被陷害。所以,通过这则语录可以看出,君子既有爱心,又有智慧。(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则“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强调了人心中要充满仁,无论是仁者还是知者,都应该以仁德为立身的选择和根本。从第二则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可知,仁者因以仁为立身的根本,所以具备仁德之心,而正是因为心中有了“仁”,其有了立身的根本而安心;知者能够看到“仁”所带来的好处,会因追求仁德而得利。第三则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将知者类比为水,将仁者类比为山。仁者像山,“仁者静”是说仁者厚重而宽容,沉稳而宁静,“仁者寿”是说仁者美德长留于人心;知者像水,“知者动”表明知者通达事理,敏捷灵活,“知者乐”表明知者常有安乐的心态。第五则中“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表明,仁者因为胸怀世人,关爱世人,他的追求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私利,所以不会为自己的私利而忧虑;而知者则因为拥有智慧,已经了解道义的真谛,所以不会被迷惑。参考译文:①孔子说:“以仁为人心的安居之地是好事,不选择以仁为内心的安居之地,怎么能说有智慧!”(《里仁》)②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将不能长时间处于穷困之中,不能长时间处于逸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德,有智慧的人缘于仁德而获利。”(《里仁》)③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灵动,有仁德的人沉静。有智慧的人会拥有安乐的心态,有仁德的人其美德长留于人心。”(《雍也》)④宰我询问孔子:“有仁德的人,告诉他说:‘井里有人。’他会跟着跳到井里吗?”孔子说:“为什么他要这样呢?君子可以前往救人,不会自己跳到井里;君子可以被人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骗,但是不会糊里糊涂地让自己被陷害。”(《雍也》)⑤孔子说:“君子有三项道德修养,我没能做到。有仁德的人关爱他人,不会为私利而忧虑不安;有智慧的人通晓道义,不会被迷惑;勇敢的人依道而行,不会畏惧。”子贡曰:“这是夫子在勉励自己啊!”(《宪问》5.(2023秋·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1)下列对语段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B.回也不改其乐这里的“其乐”是指颜回的“安贫乐道”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做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D.小人常戚戚小人常常表现出可怜的样子(2)结合以上语段,简要分析孔子追求“道”的态度。【答案】(1)D(2)①“乐”字最能体现出孔子追求“道”的态度,表现在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上。②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谈论道,孔子就非常高兴。③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也是表明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④孔子自谦自己对大道的追求,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体现出他积极、乐观的态度。⑤强调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要心地坦荡。【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句子意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B.正确。句意:颜回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C.正确。D.“可怜的样子”错。应为忧愁的样子。句意:小人常常表现出忧愁的样子。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孔子追求“道”的态度: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据此看出,“乐”字最能体现出孔子追求“道”的态度,表现在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上。第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据此看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谈论道,孔子就非常高兴。第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据此看出,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也是表明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第四,“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而忘记了吃饭,乐于追求道义而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据此看出,孔子自谦自己对大道的追求,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体现出他积极、乐观的态度。第五,“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坦荡,而小人则时常陷入忧思之中。据此看出,孔子强调在追求“道”的过程中,要心地坦荡。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学而》)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雍也》)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述而》)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而忘记了吃饭,乐于追求道义而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述而》)子曰:“君子心胸宽广坦荡,而小人则时常陷入忧思之中。”(《述而》)(2022秋·北京海淀·高二101中学校考期中)阅读《论语》节选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②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公治长》)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④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⑤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⑥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谐?求善贾而沽诸?7.《论语》善于把深刻的道理隐含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请任选以上材料中的两则,简析其艺术表达效果。【答案】6.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7.第①则,孔子将不讲信誉不能在世上立足的道理通过“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这两个具体形象展现出来,形象地说明了人没有信誉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第②则,孔子要批评的是不好好读书学习,只知道享受的人,他把这个道理通过“朽木”和“粪土之墙”这两个具体形象表达出来,既生动又表达了强烈的憎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饭”,名词作动词,吃;“曲肱”,弯起胳膊;“枕”,以……为枕。“有美玉于斯”,状语后置句,“于斯有美玉”;“韫”,藏;“沽”,卖。7.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中有两个关键短语,一个是“深刻的道理”,一个是“具体的形象”,我们要分析出这两个内容,并理解这样说理的效果怎样。注意只选择“两则”材料即可。第①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要阐明的道理是人应该讲信誉,讲诚信。为了阐明诚信的意义,孔子打了个比方,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像车子上没有活键和关扣和一样,只有一个空架子,根本就无法行进。孔子将不讲信誉不能在世上立足的道理通过“大车无輗,小车无軏”这两个具体形象展现出来,形象地说明了人没有信誉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第②则,宰予白天睡大觉,这在十分珍惜光阴、勤勉读书的孔子看来是不可原谅的,他用“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这两个生动的比喻,对宰予的行为乃至品性进行了否定。孔子要批评的是不好好读书学习,只知道享受的人,他把这个道理通过“朽木”和“粪土之墙”这两个具体形象表达出来,既生动又表达了强烈的憎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④则,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品格志向坚定”是孔子要歌颂的品性,他把赞美之情融入“松柏”这个“后凋”的具体形象中,感情的赞美和钦敬一目了然。选择其他句子,能够说出道理和“具体形象”,分析二者的关系即可。参考译文:①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为政》)②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宰予这个人,不值得责备呀!”(《公治长》)③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而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述而》)④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子罕》)⑤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子罕》)⑥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子罕》)(2022秋·北京海淀·高三人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1·8)(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6·3)(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13·21)8.“无友不如己者”中的“如”,杨伯峻解释为“及”,而钱逊在《论语浅解》中解释为“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此句的意思。9.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孔子的交友标准。【答案】8.第一种解释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第二种解释是“不要跟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9.①以道德和学问作为择友标准。②以言行合乎中庸之道作为择友标准。【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一种解释中,“如”如果意为“及”,也就是比得上的意思,那么,“不如己”就是比不上、够不上自己的。所以,句子一般容易理解成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但是,这里并不是说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是功利之谈,而非圣贤之学。这句话意思是每个朋友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长处,多看朋友的优点。我们一般人总爱以己之长度人之短,老是看别人短处,这就难以交到真正的朋友,更谈不上以友辅仁了。第二种解释中,“如”解释为“类”,那就是说类似,像,那么“不如己”也就是不像自己。这里的关键在于对“像”的内容的理解。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确有一个兴趣、爱好和志向的指向问题,往往是志趣相投的人才会更容易成为朋友,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而志趣不同的人则难以成为朋友,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交际,需要朋友。但交友需谨慎,交友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志同道合,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便是孔子要告诫我们的。9.本题考查学生简要概述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句话中,“无友不如己者”是说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可见,孔子以道德作为择友标准。第二句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这是在说,正直、诚信、识广的朋友有益;“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这是在说,同谄媚和学识逢迎、表里不一、花言巧语的朋友有害。由此可知,孔子的交友原则是以道德水平作为择友的标准,而他所说的择友标准是道德(正直、诚实)、学问(博学多闻)。第三句话中,根据“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可知,孔子认为可以交往的人,首先是中行者,其次是狂狷者。中行,这里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狂,指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狷,指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可见,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最希望和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交往。参考译文:(1)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跟忠信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2)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3)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们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洁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激进的人勇于进取,耿介的人不做坏事。”(2021·北京·北京市十一学校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甲】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交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乙】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丙】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10.解释【甲】中“友谅”的意思。11.管仲能否被称为“贞而不谅”的君子?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并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答案】10.与诚信的人交朋友11.可以。理由:“贞而不谅”意为坚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管仲不死节而辅佐桓公,是为了安定天下、造福百姓,坚守了更崇高的道义,如果以身殉难,只是遵守了对主公一人的小信,非君子格局。启示:国家和人民的公义高于私人的小信,当二者冲突时,我们要舍小节而存大义。比如不能为了所谓的“兄弟信义”而包庇罪恶、损害法度。【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友”:与……交朋友。谅:诚信的人。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原文观点的能力。“贞而不谅”指“讲大信,而不拘泥于守小信”,从材料三管仲的行为来看,他原来辅佐公子纠,但在桓公杀了公子纠之后没有为他殉死,却去辅佐桓公,这是因为他的目的是为了“一匡天下”,而不是只效忠于某个诸侯。最后能够让“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见,他看重的更是大信,而不是小信,是为了造福百姓,而不是为了个人声誉,这是明显的坚守更崇高的道义。如果他为公子纠死节,那也只是为一个诸侯而死,只遵守了对主公一人的小信,这不是孔子所说的“大信”。启示题可以按照“认识+做法”的思路回答,认识可以写这样做的好处、不这样做的危害、举现实中的具体例说明等等。在思考问题时不必局限于“学生”身份,我们可以代表青年,代表社会中的个体,直面的是某些社会现象,这样思考问题会更开阔一些。如不能为了个人名声而放弃国家民族公义;“贞而不谅”的句式就提醒我们,启示也可以按照“……而非……”的类似结构作答,二者应该是有一定对立关系。参考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孔子说:“君子讲大信,而不拘泥于守小信。”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12.(2023·北京·一模)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1】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注释:【1】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上面文字蕴含了哪些关于“学”的道理,请分条概述。并结合其中一点,联系现实谈感悟。【答案】道理:①学习者要端正学习态度;②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人的品德;③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或:要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④学习的内容(高深的道理)就存在于学习者的身边;⑤学习不必有固定的老师,学习者要有谦虚向学之心;⑥学习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针对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人的品德这一点的感悟:现实中,往往将学习与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但学习《论语·学而》后,发现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人的品德非常有道理,一个人品德的高低代表着一个人根本素质,通过学习提高人的品德,才是学习的根本要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把握能力。对于两则材料蕴含了哪些关于“学”的道理,可以作以下分析:原文第一则材料说到要看重实际德行,做到了努力侍奉父母君王,交友诚实,就算他没有真正学习过,但是在子夏看来他已经学习过了,说明了要在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学习,学习重点在于提高德行,学习的内容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一定非要进入学堂才算是学习。第二则材料中子贡说孔子的学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大意是说他所有的方面都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这启发我们学习贵在向那些在某个方面懂得比你多的人学习,要有一个谦虚的学习态度,不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我们自己也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生活中提升自己。对于第二问结合其中一点,结合现实谈感悟,可以从以上所列出的六点选择一条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现实。以“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人的品德”这一点为例,在分析时,首先要指出现实中学习与提高人的品德联系并不密切,更多的是将学习和取得好的成绩联系在一起。学习只是取得好成绩的途径,而忽视了学习对于道德的提高。通过学习《论语》的内容,我们会重新发现学习与道德的关系,所以,在实践中,要注意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参考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论语·学而》)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道:“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论语·子张》)(2021秋·北京海淀·高二校考期中)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材料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材料三: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13.材料一中,“弘毅”意思是。1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写出两个成语。15.“仁”离我们“远”还是“不远”,曾子和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述曾子、孔子这么说的原因。【答案】13.志向远大,意志坚强14.材料一: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答一个即可)

材料三:功亏一篑15.①曾子认为要以实行仁为己任而且直到死才结束,所以是很遥远的,要穷尽一生去追求,所以实践仁的这一路是遥远的。②孔子认为追求仁德是自己的追求,当下定决心追求时,所做的一切都会努力向仁德靠拢,仁就不远。③孔子强调的是追求仁的主观能动性,曾子强调的是实践仁需要持之以恒。【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意思是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其中“弘毅”译为“志向远大,意志坚强”。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相关内容、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任重而道远”可概括出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直接提取出成语:死而后已。“任重道远”,意思是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死而后已”,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材料三“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可概括出成语: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原指筑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后多用于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之意。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知,曾子认为“仁”离我们“远”。理由有二:一是实行仁为己任而且要穷尽一生去追求,直到死才能结束,并且实践“仁”的这一路也远。曾子强调的是实践“仁”要持之以恒。根据材料二,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知,孔子认为“仁”离我们“不远”。理由是当下定决心追求仁德,一切都会向仁德靠拢,所以“仁”就不远。孔子强调的是追求“仁”的主观能动性。参考译文:材料一: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担子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路途不是很遥远吗?”(《论语·泰伯》)材料二: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决心追求它,仁就会到来。”(《论语·述而》)材料三: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论语•子罕》)(2022秋·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师大附中校考期末)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④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6.下列对语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音乐呢?”B.②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把修复的礼制作为仁的核心。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勤勉,请让我实践您这话吧。”C.③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D.④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17.请从上面四则中任选一则,结合实际,谈谈该则体现的孔子关于“仁”的认识,以及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答案】16.B17.每则论语体现出的孔子关于“仁”的认识:①仁是礼乐的基础。②克制自己不被礼崩乐坏的现实同化,用礼的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达成仁的境界要靠自身的努力。③“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④人以贤友为助即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克制自己,把修复的礼制作为仁的核心”翻译有误,“克己复礼为仁”一句应译为: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其中“复”为“合乎”之意,而非“修复的”。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析示例:“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可见,在孔子看来,仁是礼乐的基础。从“仁”对我们的指导意义角度看,一个人心中有“仁”,为人处世才会诚信和真诚,不会尔虞我诈;一个国家秉承“仁”政,其他国家有危机时也会施以援手,就不会发动不正义的战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可见,践行“仁”,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被世俗同化,达成仁的境界要靠自身的努力。“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为: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可见,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对于仁人志士的重要性。“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为: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贤友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极大,与这类人交友,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在我们的现实生话中也需要秉承“仁”的思想,与人为善。如果选其他语录来写,则参照示例。参考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的境界。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唯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18.(2022秋·北京昌平·高三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注}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注】廋:隐藏,藏匿。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孔子对“察人”的看法。【答案】孔子主张通过观察来识人(或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孔子识人注重行动,认为应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经历、习惯等来识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在这里,孔子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经此三步,就能对一个人做出较为彻底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使他在你面前无处遁形。“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孔子在这里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大家都讨厌这个人,必须自己加以考察判断;大家都公认为好的,我也一定要仔细观察他。孔子主张要仔细考察,不论众好、众恶都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认真考察而后得出自己的见解。综上所述,可知孔子主张通过观察来识人,要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经历、习惯等来识人。(2020春·北京朝阳·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各题。(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19.曾子将孔子的“道”归结为忠恕之道有着深远的意义,指明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基本准则,请从上述文字中分别找出表达儒家“忠恕”思想具体表现的句子。20.结合上面材料,说说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答案】19.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吾亦欲无加诸人(能近取譬)。20.孔子认为,圣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君主的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提出一个要求。而对普通人而言,有仁才具有实在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价他人。【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首先理解“忠恕”思想,“忠”指的是内心的真诚,指一个人应尽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可见,是“忠”的表现。“恕”就是将心比心,己之所欲,推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人之美和宽容。“吾亦欲无加诸人”意思是,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可见,是“恕”的表现。20.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结合“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可知,孔子认为“圣”的标准尧和舜都难以做到;结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可知,孔子认为普通人能够推己及人,做到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由此可知,孔子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参考译文:(1)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2)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3)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21.(2021春·北京海淀·高三北京市十一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1)分别解释句中“敏于事而慎于言”“士而怀居”的意思。(2)这三则中,孔子共同强调了什么主张?对你有哪些人生启示?【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要勤勉(或:敏捷),说话要谨慎。士而怀居: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或:作为士人,心中却想着安逸的生活)(2)主张:人不应过多关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享受,而应该在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习道理这些精神方面上有所追求(或应该追求正道,勤谨好学)。启示:沉迷物质享受会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而艰苦的环境往往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理想追求更会促使人完善自我。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心思放在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应比吃比穿,追求物质享受。(言之成理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含义的能力。“敏于事而慎于言”,即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怀居:留恋家室的安逸。怀,思念,留恋。居,家居。“士而怀居”,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观点、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第一则材料,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即有德、博学。第二则材料,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第三则材料,孔子理想中的士,具有安贫乐道的美好品格。他认为,如果士人贪图安逸的生活,就失去了作为士的资格,这与前面他所说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启示围绕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写。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论语•学而》)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论语•里仁》)孔子说:“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做士人了。”(《论语・宪问》)(2020·北京·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2)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3)“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③;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②饐而餲:指食物腐败变味。③食气:主食。22.“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席上肉虽多,但不要比饭吃得多;虽然酒不限量,但不要醉”这句话蕴含儒家的什么思想?23.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22.中庸思想。席上肉虽多,但不要比饭吃得多;虽然酒不限量,但不要醉就可以了,这体现了孔子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23.不矛盾。前者孔子之所以反对讲究吃穿,是对“道”的强调;他认为作为君子应该追求正道(“志于道”),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如颜回一般“安贫乐道”。后者孔子之所以对饮食极为重视,则是对“礼”的强调,祭祀时的斋戒是重要的礼,自然要讲究相应的饮食。【解析】22.本题考查分析并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儒家思想作答。本题涉及到儒家思想,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中庸思想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中庸思想在待人接物上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概括道理时要抓住“不使胜食气”“不及乱”,强调的是适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这个量不能太过饱和;比如喝酒虽然酒不限量,但不要醉就可以了,也就是适量即可。23.本题考查了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孔子两个观点的出发点不同,批判“耻恶衣恶食者”是从“士志于道”的角度入手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结合注释①可以知道是在祭祀时的要求,是从“礼”的角度入手的。作答时首先要明确“不矛盾”,阐述理由时要条理清晰,言之有理。(2022春·北京海淀·高三101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24.“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5.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答案】24.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25.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解析】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经典文本含义、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对文本进行逐字翻译,然后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夫子自道”中,“道”意为“说”,“自”做“道”宾语,属于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翻译为“夫子在说自己”。孔子说自己做不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子贡却认为“仁、知、勇、”正是孔子具有的品格,一句“夫子自道”表达出了孔子在自己学生心目中谦虚的形象,所以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自谦的说法。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点考察对人物观点的概括。解答此题,要读懂选文,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孔子、孟子的思想,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概括即可。孔子之言的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所说的“君子道”指的是君子所具有的品格,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便是“不忧、不惑、不惧”三个方面,这是君子的终极追求,因而孔子说君子应该做到“不忧”。而孟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他认为能为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的国君,才叫仁君,所以尧舜是为天下而“忧”。据此组织答案即可。26.(2021春·北京·高三专题练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注释:【1】斯:就。

【2】兼人:勇于作为。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概述:思想:【答案】概述: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一个是听到不能马上去做,要询问父兄;一个是听到就去做),通过回答公西华解释了原因(二人性格进退有别)。(括号里的内容可有可无)思想: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要求概括回答的内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作答,同一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做出不同的回答,体现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回答不同自然有原因的。关于合于义理的事,孔子三次回答不同:要求子路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因为子路胆大,需要约束。主张冉立刻做到,因为冉求做事易退缩,需要鼓励。通过孔子向公西华做出的解释,考生明白了为何同样的事不同的人问会有不同回答。而孔子的回答恰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点睛:对文学名著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主要考查对课内文章和中外名著的理解。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相关情节、主要的观点态度等。平时复习时,要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能力。参考译文:子路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做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却说‘听到就做’,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勇于作为。所以要约束他。”(2021春·北京·高一校考期中)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仁者爱人》)①“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14.17)27.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28.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答案】27.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28.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解析】27.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体现了孔子对管仲的批判。“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是认为管仲不遵礼制。材料二体现了孔子对管仲的褒扬。“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这就是他的“仁德”。孔子既批评管仲,认为他“不遵礼制”,又褒扬管仲,认为他“仁”。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该题,应当通过材料来表述,可以从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从第二则材料中可以总结出孔子“仁”的观点应是辅助君主,造福百姓。从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他对管仲的指责,说明孔子思想的矛盾之处。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内外兼修、德才兼备之人才符合他的要求。但是,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一方面,孔子认为管仲不遵礼制;另一方面,“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这就是他的“仁德”,且“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孔子既批评管仲,认为他“不知礼”,又褒扬管仲,认为他“仁”,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通达知变,做到了具体人物具体分析地客观评价,在看待人和事时,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问题,遵循“两点论”原则。孔子也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是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遵循“重点论”原则。参考译文:“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2023春·北京通州·高一通州区运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二)隆(尊崇)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礼记·经解》)29.第一则材料中,“和为贵”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30.结合第二则材料,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答案】29.中庸30.儒家认为,礼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使“贵贱有位”“长幼有序”,从而利于管理,社会稳定。礼还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父子亲、兄弟和”,人们各安其分,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内涵的把握能力。可结合文段的意思理解“和为贵”,体现在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上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这恰好符合儒家中庸之道,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30.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中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整合及作用的分析把握能力。由“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可知,礼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使“贵贱有位”“长幼有序”,从而利于管理,社会稳定。礼还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父子亲、兄弟和”,人们各安其分,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参考译文:(一)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二)所以,重视礼、遵循礼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不重视礼、不遵循礼的人,叫做无道之民。礼的运用以敬让为贵,把礼运用到宗庙之内,就会人人恭敬;把礼运用到朝廷之上,就会贵贱有别;把礼运用到家庭之内,就会父子相亲、兄弟和睦;把礼运用到乡里之中,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孔子说:“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就是说的这个意思。(2022秋·上海奉贤·高二校联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3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君子喻于义()A.知晓

B.比喻

C.寄寓

D.讲究(2)就有道而正焉()A.完成

B.仅仅

C.到

D.趁着32.以下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文质彬彬 B.然后君子 C.譬如平地 D.士不可以不弘毅33.以下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任重而道远 B.迩之事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小子何莫学夫《诗》;且夫天地之间 D.敏于事而慎于言;不拘于时34.用“/”为《卫灵公》画线部分断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5.把《雍也》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6.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诗经》,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等,可见孔子对于《诗经》的重视,请概括课文中孔子对于《诗经》的看法。【答案】31.AC32.D33.B3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5.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这样以后才可以成为君子。36.(1)从艺术表达功能而言,《诗经》对人的思想感情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感发志意,增进人的修养。(2)从认识功能看,《诗经》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和人民的愿望。(3)从人际交往功能看,人们可借助诗歌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促进群体成员的谐和融洽。(4)从社会效果看,《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不满,泄导人情。【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喻:知晓、懂得。句意:君子懂得大义。故选A。(2)就:接近、到。句意: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故选C。3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文质彬彬:古义,质朴和文采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句意: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B.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事情的转折,直译为然后。句意:这样才能成为君子。C.平地:古义,平整地面,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地面。句意:好比平整土地。D.可以:古今相同,都是表示可能或能够。句意: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故选D。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而:连词,如果;连词,并列。句意: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B.之:都是助词,不译。句意: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C.代词,那;发语词,不译。句意: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何况天地之间。D.介词,对;介词,被。句意: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不受时俗的拘束。故选B。3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有一言而……者乎”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乎”是疑问句尾语气词,其后断开;“其恕乎”是一个表推测语气的句子,“其”句首表推测,“乎”是句尾语气词,“乎”后断开;“己所不欲”与“勿施于人”是主谓句,“己所不欲”作主语,停顿表强调。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质”,质朴;“文”,文采;“野”,粗野;“史”,虚浮;“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3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从艺术表达功能而言,结合“可以兴”可知,“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诗经》对人的思想感情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感发志意,增进人的修养。从认识功能看,结合“可以观”可知,“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诗经》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和人民的愿望。从人际交往功能看,结合“可以群”可知,人“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们可借助诗歌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促进群体成员的谐和融洽。从社会效果看,结合“可以怨”可知,“怨”指讽刺时政,《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不满,泄导人情。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学而》)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