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5月5日,夏威夷群岛发生6.9级地震,导致基拉韦厄火山一夜之间爆发,熔岩溅射街道,火山灰漫散天空。据此完成1~2题。1.基拉韦厄火山爆发后,岩浆从其源地到喷出地表经过的圈层是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2.这次夏威夷群岛地震A.远离大陆,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破坏B.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的传播速度慢C.释放的能量大于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D.震中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2012年我国一个联合科考队在新疆发觉新疆巨龙的化石,这头恐龙的全长超过30m,另外还发觉了大型食肉恐龙牙齿、龟类碎片等化石。据此完成3~4题。3.从该化石推想,当时的自然环境特点也许是①多湖沼分布②降水少且气温低③广袤的荒漠、草原④生长着大片的森林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在“恐龙时代”可能发生的事务有①联合古陆起先解体②出现灵长类动物③裸子植物快速发展④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右图为大气层的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B大气层A.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多发B.能量来源于此层的大气辐射C.人造卫星多分布于此层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6.冬季A大气层最厚的城市是A.海口B.南昌C.济南D.哈尔滨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为洋流,M处海疆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据此完成7~8题。7.图示洋流中,使经过海疆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的是A.甲B.乙C.丙D.丁8.M处海疆A.鱼类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多B.表层养分盐类物质贫乏C.大量浮游生物聚集D.表层海水等温线稀疏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洲中部,流经我国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伊犁河入湖径流量占入湖径流总量的75%~80%,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形成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1970~1987年,伊犁河的入湖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表示意巴尔喀什湖东西部面积与水位(水面的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9~11题。9.巴尔喀什湖湖区A.光热足够,温差较小B.气候潮湿,降水丰富C.植被茂密,土壤肥沃D.风沙强劲,蒸发旺盛10.据表推想,巴尔喀什湖东西部相比A.东部广而深B.西部广而浅C.东部窄而浅D.西部窄而深11.1970~1987年,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的径流量削减会导致A.东部、西部湖水盐度持平B.湖水透亮度大幅度下降C.湖中水生生物量削减D.湖泊水温年较差减小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图中景观属于A.风沙地貌B.河流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岸地貌13.形成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积累D.风力积累14.图示景观中的地貌A.脊线延长方向与盛行风向相同B.在某些海岸地区也可见C.在我国常见于东北地区D.位置固定,不会移动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猢狲木,是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短,分枝多。猴面包树树冠巨大,树杈千姿百态,酷似树根。树形壮丽,果实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最喜爱的食物。右图为猴面包树景观图。据此完成15~16题。15.猴面包树多见于A.常绿阔叶林中B.温带草原上C.热带雨林中D.热带草原上16.与落叶阔叶林不同,导致猴面包树落叶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动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17~18题。17.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缘由是①气候湿冷,有机质分解慢②地形多样,湿地广布,土壤矿物质流失多③永久冻土深厚,淋溶作用较弱④草类根系茂密,为土壤供应大量有机质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8.若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当地A.水循环更活跃B.生物多样性增加C.土壤有机质含量变高D.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减缓山崩滑坡体堵截河谷或河床,蓄水后会形成堰塞湖。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9~20题。19.该区域易形成堰塞湖的季节和地点可能是A.春季a处B.秋季b处C.夏季c处D.冬季d处20.在堰塞湖形成后,获得该地区堰塞湖改变信息最快捷的技术手段是A.地理信息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虚拟现实技术D.遥感技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4分)(1)填出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③,④,⑤。(4分)(2)简述图中②比①细的缘由。(2分)(3)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4分)(4)指出影响④强度的因素。(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红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两侧海岸带地势陡峻。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疆,与相邻的印度洋之间有较大的盐度差异,对沟通两水域的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疆,但在红海周边地区利用海水制盐的盐场却并不多见。下列两幅图分别为红海周边示意图及某盐场景观图。(1)简述红海盐度高的缘由。(4分)(2)指出轮船从红海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改变,并说明缘由。(4分)(3)从地形角度,说明红海四周盐场并不多见的缘由。(4分)23.下列左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右图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形成于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右图中①景观的地貌最可能分布在左图中地,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2)分别指出右图中③④地貌在左图中的对应位置,并说明推断依据。(4分)(3)简述右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