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知识梳理型课件2_第1页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知识梳理型课件2_第2页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知识梳理型课件2_第3页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知识梳理型课件2_第4页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知识梳理型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调查报告的写法和调查问卷的设计。2.了解运用数字阐明事理的作用。3.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是调查主体在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

调查报告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社会调查报告的生命。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都必须是真实的。(2)客观性。客观,指忠于事实,不带有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物随意引申或作不切实际的渲染。(3)针对性。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广大群众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三、词语积累1.实惠:实际的好处;具有实际好处的。2.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也指事情的概况。3.弘扬:发扬光大。

判断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是否正确,并简单说明理由。(1)清代大学者辜鸿铭既深通西方文化,又弘扬封建礼教。(错误。理由:“弘扬”为褒义词,此处形容对封建礼教的态度,应该用“鼓吹”。)(2)高校教师必须坚持“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探索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正确。理由:此处用于对科学精神的宣扬,符合语境。)

注意“弘扬”适用于表示褒义的语境中。﹒﹒﹒﹒一、主旨预览本篇调查报告是以现在的青少年为对象,以现在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为调查的核心内容,围绕着“衣食住行”“勤俭节约”“享受意识”“自立意识”等问题展开调查,得出了青少年在消费观念上主张“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勤俭节约尚未过时”、“享受意识正在增强”的结论。二、结构图示青少年消费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勤俭节约尚未过时青少年享受意识正在增强八成青少年渴望经济自立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了解本文的报告内容,探究运用数字说理的特点1.整体阅读全文,分析概括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本次调查的结论是什么。

【名师精析】调查报告标题中采用正副标题结合形式的,正标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副标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篇调查报告的标题也反映了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使读者对调查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文章第一段中开头一句“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显示”所引导的内容点出了本次调查的结论:当前大多数青少年在消费观念上,主张“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同时,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的倾向也在日益呈现,而且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参考答案:(1)标题的作用:对调查进行了概括描述,反映了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使读者对调查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2)调查的结论:当前大多数青少年在消费观念上,主张“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同时,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的倾向也在日益呈现,而且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2.文中列举了很多数字来说明问题。请以第一个小标题后的第二、三段内容中运用的数字为例谈谈其作用。

【名师精析】本文在行文时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在调查个人消费这个问题时,主张“兼顾实惠和高标准”的青少年占47.9%,主张“以经济实惠为主”的青少年占40.2%,主张“尽量追求高标准”的青少年占8.2%,独生子女主张“尽量追求高标准”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高3个百分点。通过数字的运用,准确地得出“青少年消费兼顾实惠和高标准,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追求高标准消费的倾向”的结论,强调了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通过列举数字,消费主张的情况更加清晰、鲜明,从而准确地得出青少年消费兼顾实惠和高标准,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追求高标准消费的倾向的结论。数字的使用,突出强调了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调查报告是时代的镜子,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是问题的反映,具有针对性的特点;用事实来说话,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反映一般规律,具有典型性的特点。本次调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云南、陕西等地选取了12所大学、21所中学发放问卷30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710份。因此该调查报告具有典型性。请根据课文内容,在下表中填写本调查报告社会性、针对性和真实性的特点。4.(开放平台)这篇调查报告显示了“青少年享受意识正在增强”,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名师精析】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临近,一种急促登台的消费观念正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一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父母的溺爱,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欲的横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一代意识形态的混乱和模糊,于是,“比吃比穿比享受”的毒瘤逐渐侵占着当今许多青少年的大脑,错误的消费观念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人生观。媒体近日报道,来自辽宁的胡女士的独生子要到印度学习软件,而印度的公立大学不包住宿。胡女士直接向留学中介机构提出给自己的儿子配个保姆。有几名心急的家长甚至准备自己去当保姆。一些印度高校表示:拒绝接收中国学生入学就读。这种在父母呵护下的孩子攀比吃穿,走进社会后,遇到困难就会异常脆弱。因此,需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要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通过劳动为社会、为家庭创造财富,衣食住行和接受教育要靠父母和国家承担,所以没有理由在生活消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参考答案:这种想法必须否定。青少年享受意识增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必然减少,创新意识就很难产生,社会上就会多一些只会消费不会创造的“残疾人”,这样的人缺少上进心和荣誉感,于己于人于国都有害无益。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让他们能够正确消费和“享受”。

文中通过对大量数字的分析来得出结论、说明问题,使问题显得真实、准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2011·山东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不超过30个字)。【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表格。表格左栏是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分类,右栏是对应的百分比。根据给出的句子中“极少数人”“小部分人”可知,是按照比例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根据1.7%这个比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网络语言有很大发展前景(或者进入日常生活,或者进入汉语词典,或者代替传统语言)。答案(示例):①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②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③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方法指导】分析调查数据的方法(1)如果题目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表述出来,就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字来加以说明。(2)如果题目要求根据图表数字所反映的情况写出结论,提出建议,就要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对数字的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在结论和建议中一般不能出现数字。

(3)在表达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的结论、建议时,要根据图表数据的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增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多少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可用的词语有“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在70%以上

)”“所有”“约几成”等。

我们忘却的艰辛时代是一棵树,过去是汲取营养的根,现在是地表上那一片丰茂与硕果累累。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有鱼吃的年代还捉老鼠,在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捡饭桌上的一粒米,在粮食充裕的时候还舍不得倒掉一碗馊了的菜。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含泪。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花甲的年纪都不懂得休憩,在烈日的炙烤下不懂得乘荫纳凉,在儿女已长大的年纪还释不开心怀。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傻笑。

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穿着老土的衣服显朴素,在城里的餐桌上依然吃得一粒不剩,在买菜时拿着皱巴巴的钱讨2毛钱的价。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执著。当有一天,我们捉襟见肘了,他们却一声不吭地拿出那些曾被我们鄙视的节俭替我们解了围。他们傻笑着,我们哭了。我们忆起了那些我们忘却的艰辛,那些在田野中抚着枯死的幼苗叹息的时光。我们也终于懂得了父辈们放心不下的原因。他们都曾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是用自己的辛酸晓谕我们那不能忘却的艰辛。他们用辛劳铸就了我们勤劳民族的智慧,用智慧浇灌了一方硕果累累的沃土。在崛起的东方大地上,我们是太阳,让这智慧之花常开不败的太阳。用心筑起巢的父辈在用心教会我们成长。我们需要继承与发扬那一轮光辉。沧海桑田,无法预知的事情,父辈是用勤劳赢取了幸福。时光流转,幸福连绵,父辈是用甘甜苦涩延续了幸福。锦江春色,幸福蔓延,父辈在用俭朴唤起那忘却的艰辛。朴实的父辈平实的话只告诉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了艰辛,就意味着衰落。在有鱼吃的年代,我们不忘我们曾是一群捕鼠的人。在繁茂的树荫里,我们会成为汲取营养的根。【赏析】本文中作者用了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文章所要表述的话题。二至四段都通过“我们”对父辈的生活的感受,举出简单的例子,也表现出我们这代人对艰辛的体会不深,为下文作铺垫。五、六两段通过对“我们”的前后对比,表现出我们这代人对父辈做法的新看法。而通过对比,更加体现了艰辛的重要性。文中运用了许多排比句,生动形象。而文章后述部分提出了父辈的话,更能点明文章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011年3月3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并对母亲连刺九刀,致其母胃、肝尽破。事后,汪某对于自己的残忍行为这样解释: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汪某的家庭并不殷实,每年30万至40万元的留学开销,全靠其母每月7000元的收入来支付,耗尽了家中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友举债。汪某在日留学5年,从未打工,并认为自家生活条件“蛮好的”。

分析点评:一方面是含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