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检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检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检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检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检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10.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辽史·太祖记》中说:“辽之先,出自炎帝。”北宋欧阳修撰修的《新五代史》流入契丹后,辽朝大臣刘辉看后极为气愤,上书云:“宋欧阳修编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zī)”。这说明辽朝()A.与宋朝的敌对关系鲜明B.主张汉人与契丹人平等C.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D.谋求建立大一统的局面2.中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采取“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的制度。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南北面官制C.猛安谋克制D.四等人制3.辽朝在取得渤海和燕云十六州后,境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类以汉人、渤海人为主,耕稼以食,桑麻以衣,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另一类以契丹人为主,过着转徙无常的游牧生活。材料能够说明()A.契丹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辽朝实行两面官制度的必要性C.宋辽保持和平相处局面D.辽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4.辽朝在官制上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种。北面官不用汉人,南面官则契丹人和汉族地主阶级的上层分子都有。北面官管宫帐、部族、属国、兵机、武铨、群牧等事情,南面官管汉人州县、租赋、汉人军马、文铨、丁口等。辽朝采取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A.本民族统治机构的行政效率低下B.民族交融促使契丹的政治制度优于宋朝C.游牧民族汉化的程度在逐步加深D.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利于缓和民族矛盾5.金熙宗明确提出“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海陵王上台后,将大批契丹族、奚族、汉族、渤海族等非女真族官员纳入统治阶层,严厉镇压对其政变上台行为不满的女真贵族。这些做法共同目的()A.强化专制统治B.促进民族交融C.彰显政权的合法性D.学习中原选官制度6.西夏太祖李继迁“潜设中宫,尽异羌人之体;曲延儒士,渐行中国之风”;金太宗完颜晟以儒家孔孟思想为宗,修立孔庙,敕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由此可知少数民族()A.封建化程度差异明显B.基本上沿袭了唐宋制度C.与中原地区交流频繁D.统治者深受汉文化影响7.《金史》记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这表明金朝猛安谋克制度()A.适应了农业生产需要B.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C.具有军事组织的特点D.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8.元朝在行省区域划定上,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这种设置()A.扩大了统治疆域B.妨碍了商品长途贩运C.缩小了贫富差距D.促进了中央集权加强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疆域广阔,实行行省制度,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制的实行旨在()A.集中军政大权,调动地方自主性B.防范中书省专权,提高行政效率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中央集权,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0.《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全面发展C.地理志的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1.《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颁布后,“由驻藏大臣衙门翻写番字,刊刻出示,在前后藏各处张挂,晓谕穷乡僻壤,咸使周知”。清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汉化西藏人民B.稳定西藏局势C.广为宣传章程D.落实中央治理12.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上述成就的取得()A.扩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发展D.使商品经济发展到高峰13.元代,朝廷仍会册封蛮夷首领,通常根据他们的所辖范围任命其为各级土司。但对土司的忠诚度、文化水平与行政能力等,均有明确要求,并通过考核、监察、批准职位传承等方式,对土司进行遴选,经朝廷批准的土司可以世袭。这些举措()A.逐步将土司纳入国家行政体系B.健全了地方的行政管理层级C.使边疆与内地实现一体化治理D.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流交融14.元朝时期土司的承袭须报朝廷批准,由吏部负责。仁宗延祐六年,中书省提议:“云南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宜从本俗,权职以行。”仁宗批准了该提议,同时明确了土司继承人的顺序。这一做法()A.保障了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B.促进了元朝的社会经济发展C.沿袭了中原传统的治边策略D.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15.唐宋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停留在“恩赐”的阶段;至元朝,土司的承袭须报朝廷批准,由吏部负责。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中书省提议:“云南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仁宗批准按此意见施行。元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A.完整的继承了唐宋的羁縻制度B.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的理念C.进一步纳人国家制度管理体系D.改变了该地区传统社会结构16.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边疆地区经济较快发展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辽朝设南、北面官,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诸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包括汉人与渤海人居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契丹及其属部居住的地区。北面官本质上是部落领袖的私人扈从,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材料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置尚书令,设十六司,官制渐备。毅宗李谅祚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等本族官号。——摘编自《宋史·夏国传》等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勋封食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金史·百官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辽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夏金职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世祖前期及中期,中书省宰相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衔,被派往各地处理临时军政事务。后来,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既是地方最高官府,同时还是朝廷派出机构。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署会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行省制度之现代价值》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的“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政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行省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力求破除东西横向走势的山川险阻,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行省划分的原则并分析其积极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蒙古人取名的时候,有采用汉人的字、号等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在道德观念上,部分蒙古人也接受了汉人的习俗。在色目人、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和掌握蒙古语言文字,在使用蒙古名字、婚姻、服饰、发式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显著。——整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材料二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对这一特征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学者的“大中国”做出历史解释。20.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象征。图5为元朝大运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5以“大运河的时代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对元代大运河的变化作简要的介绍。(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DADCDD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CADCB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辽朝声称自己的先祖出自炎帝,且对将自己归类于“四夷”表示不满,这都表明辽朝试图将自己与华夏文化紧密相连,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故选C项;虽然辽朝和宋朝在历史上存在敌对关系,但题干中的信息主要关注的是辽朝对于自身历史地位和身份认同的态度,而非与宋朝的敌对关系,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提及辽朝对于汉人与契丹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不能看出是否主张汉人与契丹人平等,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辽朝是否谋求建立大一统的局面,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描述,该政权根据官员的族属和所任官职的不同,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主要由契丹人担任,穿胡服,南面官主要由汉人担任,穿汉服,故选B项;题干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种官制,与王位世袭制无关,排除A项;“猛安谋克制”是金朝的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与题干描述的官制不符,排除C项;“四等人制”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民族等级制度,与题干描述的官制无关,排除D项。3.【答案】B【解析】由于辽朝境内存在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有效管理这两种不同的民族和生活方式,实行两面官制度(即南、北面官制度,分别管理汉人和契丹人等)显得尤为必要,故选B项;题干中只是涉及辽朝境内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未提及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宋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出宋辽之间的关系如何,排除C项;辽与北宋、西夏处于并立状态,并不是统一的多民族政权,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面官不用汉人,南面官则契丹人和汉族地主阶级的上层分子都有。北面官管宫帐、部族、属国、兵机、武铨、群牧等事情,南面官管汉人州县、租赋、汉人军马、文铨、丁口等,结合所学可知,针对辽朝统治区域内不同的民族,采取了不同的统治策略,体现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色,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维护辽朝统治,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辽朝实行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分治政策,有利于维护统治,“行政效率低下”之说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辽朝藩汉分治,一国两制,没有就辽宋政治制度进行对比,不能得出谁优谁劣,排除B项;游牧民族学习中原典章文化,逐步加深了汉化的程度,而材料反映的是辽朝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分治政策,排除C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金熙宗和海陵王通过吸纳多民族官员进入统治阶层,并严厉镇压不满的女真贵族,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巩固和强化他们的专制统治。这符合题目描述中的行为逻辑,故选A项;虽然吸纳多民族官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交融,但这不是他们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排除B项;题目中并未提及这些措施是为了彰显政权的合法性,且材料中海陵王的举措与政权合法性无关,排除C项;虽然吸纳多民族官员可能受到中原选官制度的影响,但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及这是为了学习中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6.【答案】D【解析】从题目描述中可以看到,西夏太祖李继迁“潜设中宫,尽异羌人之体;曲延儒士,渐行中国之风”,而金太宗完颜晟则“以儒家孔孟思想为宗,修立孔庙,敕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这些做法都明显体现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深刻影响。他们不仅在制度上有所借鉴,更在文化和思想上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故选D项;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封建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而是强调了西夏和金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在文化和制度上的某些做法,排除A项;题目强调的是文化和思想上的影响,而非全面沿袭制度,排除B项;题目中并未直接提及交流的频繁程度,更重要的是,题目描述的重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文化和思想上的变化,排除C项。7.【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猛安谋克制度是一种军事组织制度,其中猛安是千夫长,谋克是百夫长,平时从事佃渔射猎等活动,有警则进行军事动员,这表明猛安谋克制度具有军事组织的特点,故选C项;材料中提到的是“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这主要描述的是军事和狩猎活动,而非农业生产。因此,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民族平等的内容,主要讨论的是军事组织和兵员管理,因此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虽然金朝确实受到了中原文明的一定影响,但材料主要描述的是猛安谋克制度的军事组织特点,并未直接体现其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因此D项与材料内容不直接相关,排除D项。8.【答案】D【解析】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省,由中央直接管辖,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加强。这种跨越自然地理界限的行省设置,有助于打破地方势力的割据,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治力,故选D项;行省的设置是元朝在其已控制的疆域内进行的行政划分,并不直接扩大其统治疆域,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提及行省设置对商品贩运的具体影响,且从常识出发,行政区域的划分与商品贩运的便利性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行省的设置与贫富差距的缩小无直接联系。贫富差距的缩小更多地依赖于经济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因素,排除C项。9.【答案】D【解析】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疆域广阔,为了有效管理,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通过行省制度,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得广阔的地域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统治,故选D项;虽然行省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但其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调动地方自主性,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地方。此外,集中军政大权更多是中央层面的权力配置,与行省制度的直接目的不完全吻合,排除A项;元朝中枢机构实行一省制,中书省在中央,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同时,提高行政效率虽然是制度设计的一个考量,但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不是行使监察权,行省制度更多地是为了在广阔的地域上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排除C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体现了元朝统一全国后,在继承中原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吸收西域地区和阿拉伯的文化、技术,说明元朝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故选A项;材料体现了元朝在修纂地理志书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视,但不能得出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地理志书的内容、修纂方法,并未提及地理志的修纂体例,排除C项;“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与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无关,且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前后藏各处张挂,晓谕穷乡僻壤,咸使周知”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巩固统治,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清政府在衙门各处悬挂告示,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广为宣传章程,以便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强调章程已经翻写为番字,不能起到汉化西藏人民的目的,排除A项;章程对西藏局势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但这不是直接目的,排除B项;落实中央治理巩固统治,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据材料“缩短了航程”结合所学可知,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发展,故选C项;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从而推动南北经济发展,而非扩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到高峰应该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元代朝廷对土司有明确的要求和选拔机制,这表明朝廷在努力将土司纳入其行政管理体系中,故选A项;题干只强调了土司的选拔和管理,并未提及地方行政管理层级的健全,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内地的治理方式,不能看出边疆与内地实现了一体化治理,排除C项;题干中讨论的是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与北方民族的交流交融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元朝时期,通过规定土司承袭须报朝廷批准,并由朝廷明确土司继承人的顺序。这种做法由于减少了地方权力传承中的不确定性,避免了因继承问题引发的内部纷争,从而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秩序,故选D项;虽然土司制度的合理安排可能对稳定有一定帮助,但题目中的信息并不能直接证明这一点,且长期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单一归因于土司承袭制度,排除A项;土司承袭制度的作用主要包括:确保土司职位的稳定传承,避免权力争夺引发的内部纷争;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土司的控制,维护边疆稳定;规范土司承袭过程,减少纷争和混乱,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直接相关,排除B项;元朝的土司制度虽然有中原传统的影子,但也有其独特性,特别是在对待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上,元朝采取了一些适应地方习俗的措施,排除C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元朝通过要求土司承袭须报朝廷批准,并由吏部负责,明显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使其更加紧密地纳入国家制度体系之中,故选C项;虽然元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上延续了某些唐宋的做法,如土司制度和世袭制,但元朝明显加强了中央对土司承袭的控制,这表明并非“完整继承”,而是有所发展和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元朝的治理措施体现了民族平等的理念,且土司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基于地域和民族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元朝的治理措施对该地区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根本性改变,仅涉及管理方式的调整,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是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政策。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始定制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这些制度都是为了迎合各个民族发展的不同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这些制度是少数民族政权创立的,排除A项;“四等人制”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排除C项;材料的制度实行于全国,与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发展历程:辽太祖时,南北面官以血缘亲疏划分管理;辽太宗时,规范服饰,明确管理职权;辽世宗时,正式确立以地域划分南北两套职官系统,职权更加明晰,南面官制度更为成熟。(2)共同特点:既保留本民族特色,又效仿借鉴汉制(双轨制、因俗而治);官制渐趋完备;传承中创新。意义:有利于巩固政权、维护统治;推动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促进各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提供了借鉴。【解析】(1)据材料一“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可得辽太祖时,南北面官以血缘亲疏划分管理;据材料一“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诸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可得辽太宗时,规范服饰,明确管理职权;据材料一“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可得辽世宗时,正式确立以地域划分南北两套职官系统,职权更加明晰,南面官制度更为成熟。(2)第一小问共同特点,据材料一“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材料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以及材料三“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围绕“双轨制、因俗而治”、“官制渐趋完备”、“传承中创新”视角思考和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可以从有利于巩固统治、推动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促进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为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提供借鉴等方面思考,言之成理即可。18.【答案】(1)兼具中央和地方双重性质;行省内部集体决议,权力大而不专。(2)原则:根据犬牙交错原则划分。积极意义:加强对地方控制管理,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1)据材料一“行省既是地方最高官府,同时还是朝廷派出机构”可知,兼具中央和地方双重性质;据材料一“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定议”可知,行省内部集体决议,权力大而不专。(2)第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二“行省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可知,根据犬牙交错原则划分。第二小问积极意义,据材料二“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并结合所学可知,加强对地方控制管理,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19.【答案】(1)基本特征:双向互动、民族交融。分析:政治上,元代国家的大统一,将各民族纳于统一的管理中,促进了民族交融;在管理体制上,行省制度突破了民族间自然疆界形成的地域限制,加速了民族交融。(其它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措施亦可。)经济上,元统治者重农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深度交融,有利于突破共同经济生活的民族“疆界”。文化上,元朝开放多元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打破原有民族文化中相对孤立的心理状态,推动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民族间的深度交融。总之,元的统一与国家治理打破了原有的相对封闭的地域、经济生活、语言和文化体系,推动了民族间的深度交融。(2)从唐到元,在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推动下,中国的疆域已经从长城以南拓展到包括今天东北、西北、西藏、云南等在内的几乎整个中国。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国的人民从汉族延伸到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多个民族。中国这一名称已经从区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标记变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有的政治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所以,“大中国”是“中国”从内涵到外延的转变。【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蒙古人取名的时候,有采用汉人的字、号等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与“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征为双向互动、民族交融。第二小问分析,据材料一“在色目人、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进行分析民族交融的特征的形成。在经济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统治者重农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深度交融,有利于突破共同经济生活的民族“疆界”;在政治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元代国家的大统一、将各民族纳于统一的管理中,促进了民族交融,在管理体制上,行省制度突破了民族间自然疆界形成的地域限制,加速了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开放多元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