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案【素养定位】1.[唯物史观]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理解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2.[时空观念]梳理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厘清时空脉络,形成宏观历史视野,培养时空观念。3.[家国情怀]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基础预习】知识点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1)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2)演变过程(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工具演变史实石器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石器的制作要经过选料、打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些工序需要专人完成工具演变史实青铜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铜,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铁制农具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灌溉工具: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3.豢养驯化工具: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知识点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1)古代中国①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②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③汉朝: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④元朝: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2)古代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2.制陶工具:主要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1)人们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来制造陶器,由于用手工控制形状,陶器的圆度并不理想。(2)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3)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4)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3.金属冶炼工具冶金方式冶金工具工具锻打(小型)土炉熔化金属原料锤打击金属原料锉磨平金属铸造(大型)坩埚熔化金属原料范使液态金属成型,商朝、西周时用于制作青铜器使液态金属成型,战国以后用于制作铁农具知识点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2.农业庄园式劳作(1)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2)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和作坊式劳作: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及影响[史料实证]材料从夏朝到春秋时期,我国农业仍保留了从原始农业脱胎而来的明显印痕,木质耜的广泛使用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开始出现。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耒耜仍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用铁铸农器大体始于春秋中期或稍前,到了战国中期,铁农具已在黄河中下游普及开来,人们把使用铁农具耕作看得如同用瓦锅做饭一样普通。——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互动探究:根据材料,指出先秦时期我国农具的发展轨迹及其意义。提示:轨迹:农具的材质从木质到青铜再到铁器;铁农具逐步推广。意义: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有利于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论从史出]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及影响(1)从木、石、蚌、骨、竹等材质的耕作工具到青铜铸造的耕作工具再到铁制农具,人类历史上耕作工具经历了由粗到精的演进历程。(2)金属材质的耕作工具的发明,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使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并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具有革命性意义。(3)灌溉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汲水灌溉到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再到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豢养驯化禽畜的古代畜牧业,也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探究点二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史料实证]材料一春秋时期,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最终使诸侯国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春秋中后期牛耕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牛耕的推广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成为可能,这就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男耕女织的综合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并成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班固《汉书》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生产经营方式,并概括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提示:(1)基本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历史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2)生产经营方式: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因素:封建剥削严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沉重;高利贷的盘剥。[论从史出]二、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