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归纳总结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归纳总结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归纳总结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归纳总结_第4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3、教育的起源理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法利托尔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唯物主义)4、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对于知识的理解,墨翟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三种途径。6、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的《论语》、《学记》、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第一部教育著作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7、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导向、调控、评价)8、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教育目的论:个体本位论(卢梭,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和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10、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11、1902《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第一个学制,未实行12、1904《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第一个实行的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保留了封建科举制残余,其特点是学习限长。13、1922,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学制”制定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14、1986,颁布《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制义务教育。15、1951学制改革,标志着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16、我国现行的教育系统: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7、西欧最早出现学制,实行双轨制,美国实行单轨制,苏联实行立体式的学制。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互补性19、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主要观点:内发论(孟子和弗洛伊德,认为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万物皆备于我心)外铄论(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界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20、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1、教育的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22、学生的本质属性:一是学生具有发展的主动性,是具有可塑性的教育对象;二是由于学生是未成人,还具有明显依附性和向师性。23、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24、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特点: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5、现代学生观:一是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二是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26、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儿童社会权利: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及意见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7、教师职业的属性(基本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界定。28、现代教师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及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再次,教师应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28、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和最佳创造阶段。29、师生关系的特征: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尊师爱生。30、师生关系的内容:①在教育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②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③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31、师生关系的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社会功能32、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①教师本身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②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③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及态度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因素。33、师生关系的建立: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②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期待)和教育方式(民主)③加强自身修养34、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②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③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35、教育过程≠教学过程,是教育过程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包括德育过程、智育过程和美育过程等。教学过程及课外活动过程和校外活动过程属于同一层次。36、教学过程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37、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认识过程。特殊的表现:①间接性和简捷性;②交往性及实践性;③教育性和发展性;④引导性和指导性38、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中心环节);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38、一堂课的基本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38、上课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中心)、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39、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40、历史上的教学过程观点:①孔子的“学、思、行”②孟子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④杜威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源于赫尔巴特)、引导—发现式(布鲁纳和杜威的发现教学法)、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吸取了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42、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龄特征43、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主要教学方法有:①以语言传递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讲读、讲演、讲解)、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②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和参观法;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44、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龄特征;④教师的实际经验、业务水平及个性特点;⑤教学时间、设备、条件。45、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三种类型:①坚持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新的组织形式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实现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贝尔—兰卡斯特制);②主张彻底打破班级、级界限,寻求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③探索一种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46、近现代教学组织形式:①班级授课制、②英贝尔—兰卡斯特制(人名又称“导生制”:教师以教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有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龄小的或者学习差的学生。)③美道尔顿制(学校名,帕克赫斯特提出,上课不系统的传授知识,而只指定参考书、布置作业,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脱离教师的指导组织)④美文纳特卡制(镇名,华虚朋创立,课程分两部分:读写算、历史、地理等通过个别教学进行;音乐、艺术、运动、集会等通过团体活动进行)47、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①分组教学(分组依据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不再是龄,分为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内部分组是在传统按龄编班的前提下,按学习能力分组;外部分组是彻底打破传统龄编组,直接按学生能力和成绩分组。)②美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人名,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大约20分钟为单位)③小队教学(“协调教学”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合理有效利用教师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方式)④合作学习(20世纪70、80代,主要特征: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②任务分割,结果整合;③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④公平竞赛,合理比较;⑤分配角色,分享领导)48、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恰当;④组织得好;⑤积极性高;49、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50、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①按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②按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选拔人才)、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合格考试)51、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52、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53、课程的分类:①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②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③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④按课程的指导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54、1918,美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泰勒《课程及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55、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布鲁纳)、学生中心课程论(杜威和罗杰斯)、社会中心课程论(美布莱梅尔德、巴西费莱雷)56、编制课程的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57、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编制和学周安排。(6点)57、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①以教育目的及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②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及多样性;③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可接受性;④以课题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58、课程标准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5点)58、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①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②全面系统的理解课程标准;③严格执行课程标准;④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59、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59、课程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的知识?①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②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③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材60、德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6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及受教育者已有品的水平之间的矛盾62、德育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原则、③严格要求及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④教育的一致性及连贯性原则、⑤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原则63、德育方法:①说服教育法;②榜样示范法;③情感陶冶发;④自我教育法;⑤道德体验法63、德育途径:②思想品德及其他学科教学;②课外活动及校外活动;③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④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⑤班主任工作64、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①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②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④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65、如何培养班集体?①确立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③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④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66、班主任工作:①了解研究学生情况;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重视个别教育,做好转换工作;④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⑤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67、从组织结构看,班级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68、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㈠平行管理模式:强调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源于马卡连柯“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集体影响个体,个体促进集体;㈡民主管理模式:强调班级所有成员在保证集体正常运转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都可以民主、平等地参及班级各项事物的管理;要求:组织全班同学平等的参及到班级的全称管理中;建立健全班级的民主管理制度;㈢目标管理模式:德国德鲁克提出来,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总体发展目标,然后逐步细化,分解目标,确立小组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从而形成一个从班级总体目标到小组目标再到个体目标的目标体系。69、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是马卡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可控性(可控和不可控)四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70、班级管理的原则:科学性、民主性、自觉性、整体性71、课外活动的作用:①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密切学生及社会的联系;②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③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72、课外活动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73、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74、课外活动的要求: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②要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74、课外活动的特点:自觉性、灵活性、实践性75、班集体形成的3个阶段:班集体的组建、班级骨干力量的形成、班集体发展成熟76、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及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及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77、现代三大教学理论: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及发展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心理学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人的心理师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总称。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情感(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2、“心理学之父”1879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方法研究感觉,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3、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系统性;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4、主要的心理学流派:㈠构造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冯特和铁钦纳,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强调基本任务是研究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㈡机能主义学派,詹姆斯,研究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及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㈢行为主义学派,旧华生,新斯金纳,刺激和反应;㈣格式塔学派,德国,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㈤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强调人本能的,情欲的、阐释无意识,一定非理性因素,研究人格;㈥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由意义的问题,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㈦认知学派,奈瑟和西蒙,标志奈瑟的《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主动性,对计算机科学由重大帮助。5、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两个基本特性: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递信息。6、中枢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和31对脊髓;大脑皮层分为3个区,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大脑左半球主要是语言功能,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7、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法笛卡尔提出);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①兴奋及抑制的扩散及集中;②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8、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视觉(网膜)、听觉(内耳耳蜗)、嗅觉、味觉、肤觉(触、压、温度、痛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内耳部分的前庭)、运动觉(关节肌肉)9、知觉分类: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深度)、运动知觉10、引起感觉的做小刺激量,是绝对感觉阈限,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变化量,是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韦伯定律。11、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2、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创造性)13、注意的特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4、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①刺激物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及变化等②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情绪状态和知识经验。15、记忆的分类:①记忆内容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②记忆时间长短:瞬时记忆(后像是典型的,视觉记忆在1秒内,听觉记忆在4到5秒)、短时记忆(保持1分钟左右,容量是7加减2个组块)、长时记忆;16、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识记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两种基本的识记方法。17、想象分类:①无意想象、有意想象;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18、思维的种类:①按个体思维水平和凭借: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②指向性不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③创新程度不同: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19、言语分类:①口头言语;②书面语言;③内部言语20、言语和语言的关系:言语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说和存在于所说中的音译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21、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紧张度,情绪的种类:激情、心境、应激、热情;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两级性)22、意志的特征:①有自觉地目的;②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③及克服困难相联系。23、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和意志行动的执行阶段。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矛盾、多重趋避矛盾24、意志品质的种类:坚定的目的性、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25、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26、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27、自我意识的完善途径: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关注自我成长。28、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语言智力、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认识自然的智力。8种智力测验分为团体和个体。①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第一个心理取向的智力量表,首次采用智力龄;②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第一次采用智力商数,即智商=智力龄/实际龄*100;③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采用离差智商(及同龄人相比)30、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1、兴奋型=胆汁质(强、不均衡)、活泼型=多血质(强、均衡、灵活);安静型=粘液质(强、均衡、不灵活);抑制型=抑郁质(弱)32、人格理论: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强调人是受潜意识本能的驱动。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心理结构。本我是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原则行事、超我代表社会要求。⑵特质论:①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②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人4中类型;③五因素模型: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文化或智慧性。33、人格测验分为:自陈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34、社会化的基本条件:①遗传及成熟;②环境及教育35、社会化的类型:①早期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反社会化;⑤再社会化36、归因理论:①海德的共变原则:一个原因总是及一个结果相联系;②凯利的三度理论:三个向度即:连贯性、一致性、差别性;③韦纳的归因理论:分为4维度:部位(内外)、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可控性(可控和不可控)四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社会知觉和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的功能:幸福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38、人际交往的形式:①个人间交往和群体间交往;②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③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④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人际交往的功能:①协调功能;②心理保健功能;③心理发展动力功能39、态度的构成成分:认知成分、感情成分、意向成分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⒉教育心理学之父,美桑代克;苏联的奠基人:乌申斯基的《人事教育的对象》⒊教育心理学对实践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⒋1924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⒌评价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的预测评判,教学之中的监视和分析,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⒍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识认识功能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主要有三种机能:同化、顺应、平衡化⒎皮亚杰把认知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0—2)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知觉集中性、不可逆性、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思维具体性、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至成)假设、演绎推理⒏认知发展及教学的关系: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②教学促进形式的认知发展;③最近发展区提倡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⒐认知风格差异表现:①场依存及场独立;②沉思及冲动;③辐合型及发散型⒑性格特征差异的4种:①对现实的态度特征;②意志特征;③情绪特征;④理智特征⒒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学过的类型差异。⒒个体差异包括:认知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⒓学习类型:⑴加涅按学习水平(繁简程度)8种: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⑵加涅按学习结果5种:言语信息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态度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⑶布卢姆按教育目标分:认知(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⑷奥苏贝尔二维分类法: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内容及原有知识的关系(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我国分类3: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⒔主要的学习理论: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①保持及消退;②分化及泛化;⑵桑代克的联接说(试误说):3条学习定律:①准备律②练习律③效果律;⑶斯金纳的强化说(操作条件反射):正强化和负强化;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3种强化方式: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榜样的作用)㈡认知学习理论(认知结构)⑴格式塔的顿悟-完形说(,O代表意识):苛勒、卡夫考、韦特海默①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②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③刺激及反应之间需以意识为中介(及桑代克试误说相对抗)⑵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O代表有机体内部变化):①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②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形成认知地图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发现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①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个评价三个过程。③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强化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贡献:它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⑷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学习范围之内;内部条件是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倾向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师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⑸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代表认知活动)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分为8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⑹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动机及情绪的归因理论》提出归因的三个基本成分:部位(内外)、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控制性(可控和不可控)8种不同成分组合。学生归因4种: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认知学派的评价:贡献:①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一定认得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③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④重视强化功能;⑤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不足: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不够重视。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学习观:①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②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③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⒕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需要(根本动力)和学习期待⒖根据学校情境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分为:认知内驱力(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获得好成绩提高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的学习动机),附属内驱力(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⒗学习动机的作用:①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②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某一具体目标;③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④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⑤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⒘学习动机理论:⑴强化动机理论:强化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⑵需要层次理论⑶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⑷成败归因理论⑸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⒙普里马克原理的注意点:①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关系不能颠倒②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及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③用喜欢的活动去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⒚学习策略的特点:①操作性及监控性有机统一②外显性及内隐性有机统一③主动性和迁移性有机统一⒛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麦基奇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设置策略、工具的利用策略、社会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21.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①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②开展主体性学习的必然要求③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22.复述策略:①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②排除相互干扰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协同参及⑤画线帮助记忆⑥复习形式多样化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习材料及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①记忆术②充分利用背景知识③记笔记④自我提问⑤生成性学习(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像、表格,以加强其深层理解。)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及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③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图)④概括和归纳23.元认知策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及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24.学习策略的训练:㈠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①主体性②内化性③特定性④有效性⑤经济性⑥控制性⑦激励性㈡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①指导教学模式,类似于传统的讲授法,由激发、讲解、练习、反责和迁移构成。②程序化教学模式: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③完形训练模式,强调学生对策略整体的把握,④交互式教学模式,帮助成绩差得学生阅读领会,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进行的。(总结、提问、析疑、预测)⑤合作学习模式,把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由一个学生主讲材料,另一个学生听,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互换角色,依次轮流进行,直到学完整个材料。25.迁移的作用:①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②习得的材料得以系统化、概括化的有效途径③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㈠早期的迁移理论⑴形式训练说:沃尔夫为代表,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的,在于训练的形式;⑵相同要素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⑶经验类化理论(贾德):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共同的原理;⑷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完形,迁移就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㈡现代迁移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中都存在迁移,原有认知结构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及保持。27.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28.态度及品德的关系:①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只有涉及到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的从低到高地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29.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㈠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五六岁,前道德判断;七八岁,他律道德发展;九岁,自律道德阶段;㈡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⑴前习俗水平(小于10岁)①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②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⑵习俗水平(大部分青和成人)①好孩子为定向②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⑶后习俗水平①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②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30.态度及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内化31.影响态度及品德学习的条件:⑴态度定势⑵道德认知⑶家庭教养方式⑷社会风气⑸同伴群体32.良好态度及品德的培养:①有效的说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恰当的奖励及惩罚33.知识的分类:⑴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①感性知识(感知和表象)②理性知识(概念和命题)⑵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知识的表征:概念、命题、表象(符号,图像;动作)、图式34.知识学习的类型: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及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根据知识及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上位学习(总括学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并列学习35.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同化)、保持(保持)、提取(应用)36.知识学习的作用: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37.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和知识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率、活动律、组合律38.遗忘的理论:①痕迹衰退说②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③同化说(奥苏贝尔,遗忘由积极遗忘:高级观念代替低级观念,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记忆的负担;消极遗忘)④动机说(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遗忘是因为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积极的遗忘,说明人们在记忆中的积极能动性。)3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150%最佳)⑤合理进行复习40.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过程:①审题②联想及有关知识的重现③通过课题类化,找到解答的方法④解题及验证(验算法,变更课题法、验读法)41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①知识的而理解和巩固程度②课题的性质③智力的活动方式④解题时的心理状态42.技能的种类:㈠操作技能特点:①客观性②外显性③展开性分类: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操作型操作技能;据动作连贯及否分为:连续性操作技能,断续性操作技能;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闭合性操作技能,开放性操作技能;据操作对象不同分为:徒手性操作技能,器械性操作技能㈡智力技能特点:①观念性②内潜性③简缩性分类:一般智力技能:观察技能、思维、记忆、想象技能等特殊智力技能:阅读技能、计算技能、写作技能43.操作技能的分4个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44.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苏加培林):①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②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③有声言语阶段④无声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阶段45.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学习需要3个阶段:①认知阶段②联结阶段③自动化阶段46.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系统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47.创造力培养的措施:㈠影响因素:①改变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如权威式教育、过分追求成功②提高教师的素质如本身具有创造力,由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氛围;注重对学生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㈡培养措施:①创设有利环境,保障学生心理安全②提高教师素质,尊重学生及众不同的疑问,保护儿童好奇心;克服学生怕犯错误的紧张恐惧心理,培养创造性人格③设置创造性课程,采用全新教学方法,集体讨论,广开思路④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类比推理,远距离联想,多中心主义等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48.我国提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标准:①对自己由信心②对学校生活有兴趣③喜欢及人交往,由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49.学生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情绪及人际关系辅导、职业选择辅导。50.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51.心理辅导的目标: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5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和补充。5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㈠行为改变基本方法①强化法②代币奖励法③行为塑造法④示范⑤处罚法⑥自我控制法㈡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①全身松弛训练(紧张-松弛雅各布松)②系统脱敏法③一定性训练教师的心理特征:㈠认知特征:观察力特征(客观性、敏锐性、精细性)思维特征(逻辑性创造性)注意力特征(注意分配)㈡人格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领导方式(专断、放任民主型)55.教师的能力素质:㈠教师的表达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表情表达能力)㈡班级管理能力(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级环境的设计、班级活动的组织)㈢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能力)㈣教师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关系、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能力)56.教师的成长历程:㈠教师成长三阶段论(富勒和布朗提出)①关注生存②关注情境③关注学生㈡教师发展五阶段论:①新手阶段(刚走上工作岗位新教师)②熟练新手阶段(2-3教龄)③胜任阶段(3-4教龄)④业务精干阶段(5教龄)⑤专家阶段57.教师成长发展途径: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㈡开展微格教学(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㈢教学决策训练㈣反思教学训练(具体经验-观察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