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那水呢,()不结冰,反倒在绿苹上冒着点儿热气。水zǎo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zǎo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ché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水zǎo贮蓄chéng清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正确的写法是“”。3.文中加点字“贮”查部,“贮”的正确解释是A收藏;收获B储存;积存C储蓄(钱财)4.在文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二、选择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三、综合学习立人中学开展“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年份国民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综合阅读率/%人均纸质阅读量/本人均电子阅读量/本2013年57.850.176.34.562.482014年58.058.178.64.773.22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图是格致中学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6.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提三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情景默写9.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二章》中体现孔子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否则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句子是:“,。“(2)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反省自己交朋友是否诚信;“?”反省自己是否热爱学习。(3)《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4)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尽量广泛地阅读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含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才能有新的领悟。这个过程孔子是这样说的:“,”(5)孔子的弟子颜回忍辱负重不惧困难的乐观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在陋巷,,。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秋光里的黄金树①这里就正是秋天。②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③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④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⑤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⑥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⑦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⑧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⑨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⑩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⑪但是树有过忧伤么?⑫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⑬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⑭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⑮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⑯荒野是那么寥廓;⑰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⑱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⑲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⑳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㉑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㉒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㉓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㉔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㉕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10.认真阅读文章,用词语概括“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第⑩段划线句“这一刻就会消失”中的“这一刻”指代什么?为什么会消失?联系全文分析作者此时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析第㉔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文文尾有一句“对树充满敬意”,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从生命或自然方面写出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并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似乎不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怨。③对她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她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她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了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母亲从来都是爱她的。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户到门口,短短的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屋里太黑,母亲怕弄出声响,几乎是挪出去的。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了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声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那是外婆去世后她第一次对母亲笑,然后用曾经对着外婆的有点儿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得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在没有了外婆以后,母亲的爱,甚至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⑤高三,是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了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最好的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怔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永远无怨无悔。(原文有改动)(链接)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14.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时间情节心理/表现外婆去世的时候①暗暗生母亲的气那天晚上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②初夏的时候③心如刀割15.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①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画线句,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提炼其相似性并赏析其各自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8.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20.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幅幅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③不许抄袭、套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藻;zhù;澄2.绿苹;绿萍3.贝;B4.不但;况且【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4)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水(zǎo)”应写作“水藻”:“贮蓄”的“贮”拼音应为“zhù”;“(chéng)清”应写作“澄清”。
故答案为:藻;zhù;澄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准确书写。“绿萍”,这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在这个语境中,“绿萍”作为水生植物,能够反映出水面上的热气。
故答案为:绿苹;绿萍3.本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贮”查贝部,“贮蓄”是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
故答案为:贝;B4.本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及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应是表转折的关系连词,第二空根据语境应是表递进关系的。
故答案为:不但;况且5.【答案】D【解析】【分析】A.“狡猾”是贬义褒用,意思是“调皮、机灵”的意思。
B.“卖弄”是贬词褒用,从听觉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
C.“聪明”是褒义贬用,在文中含有“愚蠢”之意,有深深的自责自嘲之义。
D.“荫蔽”在这里词性不变,含义为覆盖;庇护;保护.“荫庇”这里是指大树遮挡住烈日,为树下的动植物遮风挡雨。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辨析.单独分辩词的褒贬,并不十分困难,难的是在一定语境中有时褒义词贬用,有时贬义词褒用,这时必须依据上下文通盘考虑,才能确定它是褒义还是贬义。【答案】6.①人均阅读量偏少;②人均阅读量在逐年上升;③选择数字化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7.画面内容:一个小姑娘,正欢快地顺着一条由许多书铺成的路前进,路的另一头是一道彩虹。寓意:读书带给人快乐,读书带给人幸福的生活。8.①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②读书要拒绝功利化;③出版商要多出好书。【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提建议的。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6.分析材料一,我们了解到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偏低。具体来说,这一数字仅为4.39本,远低于韩国、法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的阅读量。这显示出中国在人均阅读量方面存在不足,提示我们需要提高阅读意识和习惯。接着分析材料二,这是一个关于国民阅读情况的统计表,其中包含了国民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综合阅读率以及人均纸质和电子阅读量等多个指标。从2013年到2014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变化:1.国民图书阅读率从57.8%上升到了58.0%,说明更多的人开始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表现出对纸质图书的兴趣在逐渐增强。
2.数字化阅读率则从50.1%迅速增长到了58.1%,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这可能与科技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有关。3.人均纸质阅读量从4.56本上升到了4.77本,尽管上升幅度不大,但也反映出纸质图书阅读量在逐年增加的趋势。
故答案为:①人均阅读量偏少;②人均阅读量在逐年上升;③选择数字化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7.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图中的要素,一个小姑娘、一条用书铺成的路、路的尽头是一道彩虹。然后用说明性的文字把这些要素联系起来。寓意要通过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彩虹所象征的美好得出。
故答案为:画面内容:一个小姑娘,正欢快地顺着一条由许多书铺成的路前进,路的另一头是一道彩虹。8.可从新闻媒体、图书出版、书店、图书馆、学校等多角度回答。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的重要场所;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也会对人们的阅读兴趣产生影响。在功利化思维盛行的当下,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阅读的价值;作为阅读的重要载体,书籍的质量也会对人们的阅读兴趣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①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②读书要拒绝功利化;③出版商要多出好书。9.【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箪、瓢、堪故答案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答案】10.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姿式高雅优美;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11.“这一刻”指代“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此时,作者既有因黄金树“辉煌”“成熟”的一种自豪,也有因下一刻就会消失的忧伤和遗憾。12.文中的含义是如果人类用科学复制一棵“真正”的树,那将是十分荒唐可笑的“科学”。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尊重自然,试图用“科学”解决自然问题的担忧、愤怒和谴责。13.树也是有生命的,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感情表达,我们人类应该把它们当作是有生命的精灵,给予他们应有的呵护、尊重,和他们和睦相处,完美融合。【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情况下考查的都是前指代词,也就是代词指代的内容大多在原文的前面出现过。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结合第十段内容“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墓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提炼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姿式高雅优美;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11.本题考查学生对代词的指代含义的理解。“这一刻就会消失”中,“这一刻”具体指代的是前文中提到的“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这个“这一刻”描述了某种状态或情境达到了其最辉煌、最完美、最成熟的阶段。这里的“消失”既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一种生活哲理。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黄金树,即使它此刻正处于最辉煌、最成熟的阶段,也终究会有凋零的时刻。这种消失,既是时间的流逝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生命发展周期中的一部分。一方面,作者对于黄金树“辉煌”“成熟”的状态感到自豪。这不仅仅是对黄金树本身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生活中某一阶段或某一事物的热爱和珍视。另一方面,作者也表现出了对“这一刻”即将消失的忧伤和遗憾。这种情感既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故答案为:“这一刻”指代“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此时,作者既有因黄金树“辉煌”“成熟”的一种自豪,也有因下一刻就会消失的忧伤和遗憾。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画线句中“滑稽”一词表明了作者对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感到可笑。整句的意思是:如果人类用科学复制一棵“真正”的树,那将是十分荒唐可笑的“科学”。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尊重自然的愤怒和谴责。
故答案为:文中的含义是如果人类用科学复制一棵“真正”的树,那将是十分荒唐可笑的“科学”。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不尊重自然,试图用“科学”解决自然问题的担忧、愤怒和谴责。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能力。“对树充满敬意”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呼吁大家保护森林和环境。
故答案为:树也是有生命的,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感情表达,我们人类应该把它们当作是有生命的精灵,给予他们应有的呵护、尊重,和他们和睦相处,完美融合。【答案】14.①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②对母亲再无隔阂;③玩心路历程的小测试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15.每一个母亲都把自己全部的爱交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也是自私的,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时候,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16.①“再也"表达了她无比感动及对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激。②“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17.A.B两处画线句都使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都抒写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A处“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是动作描写,“几乎”“立刻”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听到她招呼自己时的着急,“眼神里有些慌乱”是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为她出了什么问题时的惶恐,“怎么了?做噩梦了”是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焦灼和忧虑。B处写母亲“挡在窗前”体现了母亲怕儿子看到树叶飘落而伤感的心情,“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则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消沉的心情能变得好起来,从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3)瞻前顾后,揣摩特殊意义。(4)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除此以外,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着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4)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四个方面。然后根据文章的特点抓住一点或几点完成做答即可。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的把握。由第②段“外婆去世的时候……为她担心”可概括出答案①。由第⑤段“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再无隔阂”可概括出答案②。由第⑥段“初夏的时候……她心如刀割”可概括出答案③。
故答案为:①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②对母亲再无隔阂;③玩心路历程的小测试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15.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由文章第②段和文意和第⑦段等内容可知,文中写母亲在外婆去世时却“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而她在心路历程测试到最后一个目标时她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第⑨段写到“那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流满面。······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所以“母爱是一场重复的事负”的含义是,普天下的母亲都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自私到不愿分配给他人一点点,而孩子就是自己最爱的人。
故答案为:每一个母亲都把自己全部的爱交给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也是自私的,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时候,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16.本题考查结合词语体会情感。(1)再也"写出了听了妈妈的"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之后,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泪流满面。表达了她读懂,了母爱之后的释然和激动,以及对妈妈的深深的敬重和感激。(2)"再也”指的是母亲在我同意去看花时,非常高兴,却因说了让儿子敏感的字眼而“悄悄"离开,就没有回来。表达作者因母亲病逝的悲痛以及没有完成母亲和“我”去看花的愿望的遗憾和悔恨之情。
故答案为:①“再也"表达了她无比感动及对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激。②“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17.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赏析。A处画线句分析:“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这句话中,“立刻”和“几乎”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听到女儿招呼后的急切反应。这种不假思索的行动显示出母亲对女儿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担忧。“眼神里有些慌乱”这一描述捕捉到了母亲在担心女儿时的内心状态。这种慌乱的神态反映出母亲对女儿可能遭遇的困扰或痛苦的敏感性。“怎么了?做噩梦了”是母亲对女儿关心的直接体现。简单的问句透露出母亲对女儿深深的忧虑和爱护。B处画线句分析:“挡在窗前”这一动作是母亲不希望儿子看到窗外凋零的景象,怕儿子因此伤感。这一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儿子情绪的细致关注和呵护。“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句话体现了母亲试图转移儿子的注意力,希望他能从消沉中走出来,看到生活中的美好。这种建议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生活态度的关心和引导。
故答案为:A.B两处画线句都使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都抒写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A处“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是动作描写,“几乎”“立刻”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听到她招呼自己时的着急,“眼神里有些慌乱”是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为她出了什么问题时的惶恐,“怎么了?做噩梦了”是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焦灼和忧虑。B处写母亲“挡在窗前”体现了母亲怕儿子看到树叶飘落而伤感的心情,“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则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消沉的心情能变得好起来,从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答案】18.“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19.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解析】【点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闸门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 肥料元素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增资扩股合同模板:资本实力增强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质量保修检测合同范本3篇
- 祖冲之的平生与贡献
- 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贷款合同模板6篇
-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分享
- “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安放家长的教育焦虑-基于幼小衔接的分析
- 2024文旅景区暖冬围炉煮茶(围炉话茶事主题)活动策划方案-39正式版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电子版)
- 安全员年终总结报告
-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 营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 工程竣工验收(消防查验)报告
- 能源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学美育(艺术教育)工作发展年度报告
-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4679-2024叉车禁用与报废技术规范
- 疼痛患者评估及护理
- 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