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教育的细节》读后感1000字范文教育的细节,并不仅仅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行为当中,更在于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以及言语表达当中;行为上的细节容易引起注意,但内在的思维观念和言语表达上的细节却难以引起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范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读罢朱永通的《教育的细节》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细节里处处都蕴藏着大大的智慧。特别是在面对每一个班主任都非常头疼的排座位的问题,就非常考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因此,我对于润泽的座位一文就格外关注且深有感触。
作者提出如果一个班级里的人数是奇数,剩余一个座位会如何处理时,我对于这个司空见惯的问题,掩卷深思终不得其中的教育奥妙。朱永通老师在书中写道总有教师独具匠心,从爱和尊重出发想出办法,奖励表现最好的孩子下周在这个单独的座位上坐一周,而且不能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们都会很有意见,且客观上,这个座位对孩子的视力来自心底,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样一来,这个备受折磨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想去做,不但孩子们愿意去坐这个位置。更为难得的是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们好好表现,争取机会去坐这个位子,我不禁为这个班主任的变问题座位为争抢的座位,让尴尬的座位变成荣耀之位的做法拍手称快,大声叫好,难怪朱老师忍不住地赞叹:你看,脑筋一转把消极的处境变成积极的语言行为,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每走到一个陌生的座位去做符合生长中的孩子的心理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新的座位,无形中构成的适当刺激,暗合了人的炫耀本能,它可以激发出人潜在的正向能量。
和其他班主任一样,调座位问题也困扰着我。个人认为看似不起眼的调座位,稍不留神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尊重学生、需要规则的注入,更蕴含着巧妙的艺术。
呵护自尊:讲究人之常情
这不,新学期开学不久,新同学新面孔,座位属于临时搭配,不久就有不淡定的学生来打报告:老师,能不能帮我调个座位,xx同学老爱讲话影响我。或者,老师,我想好好听讲,坐在后面听得不真切很影响听课效果!又或者,老师,我想找个学习好的同桌帮帮我。等等,太多的理由,但只有一个目的调座位。放眼望去,申请调座位的都是一些情商高学习好的同学。而调皮捣蛋的糟糕的学生,其他学生是不愿意和他们坐在一起,巴不得让坐远远的,恨不得把他们的桌子搬到走廊上,无人问津更好。这样可行吗绝对不行!如果安排他们独坐只能让他们的心理上认为离温暖的集体越来越远,有被抛弃的感觉。越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越需要过多地去呵护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保护他们的自尊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只能无奈地告诉他们:老师收到大家的意见,会好好考虑的。我想:不能把调皮捣蛋的学生就此放弃,况且他们并不是差得无可救药,他们需要有好同学的影响和引领,他们不是生来就如此不堪,希望肯定是有的,即便是一线希望,我必定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拉他们一把,这是人之常情。
捕捉亮点:讲究调整艺术
说到座位的众口难调,其实也不奇怪。我曾记得班上曾有一个班干部的家长找到我让我帮孩子往前调一调座位,说最好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上,有利于孩子听老师讲课,孩子也不想坐在后面一排。我这样回复这位家长:你的孩子个子今年长得真快,你一定很骄傲吧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让你感到更骄傲的事情,那就是你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不论他在教室的哪个位置上坐着,都是最最令我放心的孩子!家长立刻激动起来,你说得很对,老师,他的确很自觉滔滔不绝地夸赞着孩子的种种优秀的表现,看得出家长很受用这样的沟通艺术。于是,当班长来说不想坐在最后一排时,我告诉他:你知道为什么把你安排在最后一排吗因为你是班头,要总揽全局,对全班同学的动向你要了如指掌!当有孩子细说同桌的种种不是,我开导她:你是老师的希望,希望你会像你的座位一样会是最好的位置,有宽广的胸怀!当小个子的孩子向我来诉说调位的理由时我鼓励她:你的个子不高,放你在最后是不是会觉得委屈,其实你是同学们的榜样,而且工作能力极强,老师希望你能带动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向前!无论你们在教室里的哪个位置上坐着,都是老师一番苦心,愿你们毫无保留地把你们的优点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将不足统统都甩到十万八千里!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给孩子们一个充足的理由,让他们都会觉得自己被关注,被重视,于是让心中那些不快和怨怼统统都会烟消云散。
实施规则:讲究约法三章
无独有偶,我也曾碰到过统筹安排座位时将学习好的女生和调皮捣蛋的男生安排坐在一起,目的是以静制动,让女生的优秀品质影响带动调皮的男生,结果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不久就暗潮涌动,女生的家长专门到学校找到我,让我把孩子调整一下座位。一边答应着家长会考虑周全一边暗自思量究竟怎么做才会既不伤捣蛋生的自尊,又能调动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最大限度地选到满意的同桌呢我决定试试让大家自己选择同桌,因为强扭的瓜不甜,只有自己选的才是最好的,但问题又来了,如果只写一个名字,如果没有交集怎么办于是为了保证最好的效果,不至于发生重复的情况,我让每个人都准备了三个人选,首选一人,备胎两人,让我的排列余地尽量大一些,这样我把大概的座次理清新座位表就出台了。绝大多数人如愿以偿,情绪空前高涨,我顺势约法三章:1.好心情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证,我尊重并相信学生自己的选择。希望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采取试坐方式,期限一周,根据试坐情况调整。)2.同桌不易,且坐且珍惜,共同为班级各项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3.影响较差的、引起同学和老师公愤的,座位将会重新调开。
如此一来,调整座位的过程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规则的引领下,以呵护孩子的自尊为前提,巧妙融入化解的艺术,不仅让我少了很多顾虑和担忧,也解决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长与班主任的纷争与矛盾,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教育人应该从小事,从细节之中呼唤真教育,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篇二: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朱永通是我敬佩的教育行者之一,作为资深的教育人,他说话、行事、作文、编辑,统统散发着平淡气息,满溢着清新味道,蕴含着思想锐度。因为是《教师月刊》的长期读者,朱永通的专栏文章我曾经熟读过,也以此为据来观察过身边的教育现象,反思过自身的教育行为。《教育的细节》是百读不厌的案头书,于我而言,这是一面镜子。每次重读,我喜欢随手一翻,与哪一页相遇,就看这一瞬间的缘分了。
这次,我与观念投缘。这一辑有6篇文章,我尤其喜欢谈观念特征的3篇。
观念是一种认识和觉悟,是一种思想意识,具有稳定性。观念好比存储在大脑中的一张地图,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行为都受地图的支配,都是观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
朱永通说:时间性,是观念的特征之一。
观念的产生受现实条件的影响,老教师朗读《狼牙山五壮士》,六七十年代的学生会留下热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会表情都很凝重,零零后的学生却把老教师的朗读当成毫无代入感的戏来看,进而调侃、揶揄甚至嘲讽。老教师认为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三代学生看到的同一个老教师形象也完全不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观念不同,看世界的眼光便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是时代背景巨变期,观念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需要,就可能因为观念滞后而造成行为落后、迂腐甚至可笑。这一点在教育方面也很明显。
在追求吃饱穿暖的时代背景下,上学是一种奢求,因为上学是知识传递的最快方式,是区别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主要路径,所以学校是神圣的象牙塔,教师是尊贵的知识权威,学生对校园和教师是仰望、崇拜的姿态。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拓宽,知识也变得极易获取,校园和教师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一条小径。而来到信息遍地开花的互联网时代后,知识已经成为随手可得的碎片,便捷性工具的掌握让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神秘感,知识成了我想要即可得的东西。学生和教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急剧缩小,知识获取渠道的平等化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教育者的观念如果严重滞后于时代,就难免有荒唐的教育行为。比如把正常的异性交往看成早恋的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教师点名读错字被学生纠正却屡纠不改,根据家长身份给予学生不同的待遇,用经营理念的路子来创建校园文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些带着特定时代背景基因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注定会成为不合时宜的朽物,教育者要主动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审视、剖析、辨别、扬弃,从而让自己的观念保持活性和生机。
朱永通说:空间性是观念的另一个特征。
观念是生命深处某种神秘的力量,是人的第二本能。人处在不同的地域里,就形成不同的观念。骆家辉为了与家人团聚而辞职,被认为有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在受千钟粟优先的文化支配下的人们,很难理解骆家辉奉行家庭优先原则的行为表现。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限。坐井观天者,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翱翔长空者,天自然是无边无际了。一方水土养一方观念,人苑囿于水土,水土对人的影响如影随形,人的观念亦如此。
有段时间,校园广播站每日晚饭后都会播放一首歌《明天,你好》,这是学生喜欢的东西,耳濡目染,我也研究了一下歌词。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越美好,越害怕得到。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明天你好,声音多渺小,却提醒我勇敢是什么。这首歌很适合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聆听,他们在茁壮的岁月里可能会遇到了核聚变式的烦恼,看似不经意的表情、动作、话语都会激荡起内心的万丈狂澜,但好在还有可以无限憧憬的明天来带领迷茫的少年寻找明亮的方向。每天听着动人的旋律、妥帖的歌词,回想自己青春年少的校园生活,再看看眼前或匆匆而过或悠闲信步的少年,我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靠近他们,越来越懂他们。
到黔西南一所学校支教,校园依山而建,虽群山环绕,但因为建筑物偏少、偏低,毫无逼仄局促,反而给人一种空阔辽远的感觉。同样也是傍晚,校园广播里响起了《明天,你好》,学生着装朴素,面容朴素,行为举止朴素,少年的意气奋发和忧郁神情却让人印象更深刻。在这里听到这首歌,我内心有一阵抽搐,明天似乎跟青春无关,只是跟未来有关,我努力相信明天会好,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真的会好吗。看同一片蓝天,踏同一片厚土,但分割于两地的少年,因地域、经济、文化的差异,他们真的会有意义和内涵完全相同的明天吗在这样的环境下听这首歌,竟然有一阵流泪的感觉。
人的观念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我在不同的校园听到同一首歌,会引发不同的思考。少年们在不同的的城市、不同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也会对明天有不同的认知。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别人,难免有自以为是的嫌疑,犯自以为是的错误吧
时间和空间会影响人的观念,但人也完全有可能突破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自己的观念得到及时更新。这就涉及观念的第三个特征:主体性。朱永通说:人从来都不是完全被动地为观念所支配,而是经由观念,主动地进行自我塑造,人是观念的作品,也是情感的动物,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急着跟他讲道理,而是反过来,先从情感上打动他,让他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松动。为阐明这个道理,朱永通举了陈之藩幼年背唐诗的事情,也讲了自己女儿学舞蹈的案例,这也让我想起一个小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经历。
小学生曾经拜两个教练为师,老陈教练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带他入门学球、参赛;小胡教练是退役专业运动员,是他获得县级冠军后才拜的师父。在老陈那里,学乒乓球是一种快乐,技术都简单易懂,训练也很快乐,教练也鼓励他多跟别人去切磋切磋,检验一下自己的实战能力,体验胜利的自豪感。在小胡那里,每一个固定的技术动作都要训练千百次,这是训练基本功;在实战方面,教练不允许他跟缺乏专业训练的对手过招,担心他为了赢球胡乱打球,影响专业水平的提高。一开始,他喜欢老陈,不喜欢小胡,主要原因跟老陈学得快乐,跟小胡学得枯燥。但时间久了,他意识到自己的球技确实提高很快,这时候他觉得两位教练各有优点。随着时间的延长,他认为到跟着小胡教练学球,未来的水平肯定会更高。他对教练的评价在变化,对教练的情感态度在变化,实际上也是自己的观念在变化,这就是人的观念的自我更新过程。
人的观念有固化的危险,也有进化的可能。观念的形成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由于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人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观念的不断更新。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是观念三个特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就更精确。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理念我们也有,就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培训只讲理论,对一线老师没有任何帮助,专家们说的都对,听上去很在理,但我一做就错,专家的话都是骗人的吧。甚至有人说得更直白:不用讲高深的理论,直接告诉我们操作方法就行。作为教育者,迷恋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教师虽然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教育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人制造产品,教育以人为核心,目的是发展人、培养人。只有教育观念对头了,才能实现人的目标,反观教育乱象,很多错误都是观念偏差导致的。例如:初中生与母亲发生口角后跳河自杀,大学生因延期毕业而滋生悲观自杀念头,家长因学校高考成绩不佳要聚众抗议要求换校长,家长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上每年高考后热捧状元这些现象都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术无关,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家长、教师、学生的观念出了问题。有些观念在一定时间内正确,在一定空间内正确,在一定主体者视野内正确,并不代表它一直正确。作为教育者,认识到观念的时间性、空间性、主体性等特征,从而保持对自身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更科学,更合理,更正确。
简单说,观念对了,方向就正了,目标也就清晰了,我们培养的人也就有样子了。
篇三: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我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教育的细节》一书。拿到书本,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细节中为何有魔鬼如何让天使永驻当我一页一页翻看着的时候,我渐渐明白了细微之处见真著,教育就藏在一言一行中。
一、教育蕴于言语中
舌头的摇动,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关乎教育能否绽放人性之美,它理应成为每个教育者自觉去探索的课题。奇怪的是,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在为各种课题忙得团团转,却鲜有人真的把怎么和孩子说话当成一回事,更别提把它当成研究课题来实践了。朱永通先生在《怎么和孩子说话》一文中提到:教师的语言于学生的重要性。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随口一句消极的话,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痛苦的刺激源,也就是语言暴力。与行为暴力比起来,语言暴力没有看得见的伤痕,但它造成的却是难以愈合的身心创伤。语言暴力割去了教育中的人性之美。在情绪激动时,如果做不到口吐莲花,至少可以选择闭口藏舌。
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上完课本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作答,只有小李还在窃窃私语。我想:平时她也是挺文静认真的女孩子,最近几节课上却喜欢讲话,要是现在批评肯定让她难堪,不如等下课后再找她谈谈。于是,我走到她的旁边,对她使了使眼色,暗示她认真完成练习。下课后,我找到小李,问她最近课堂上窃窃私语的原因。她支支吾吾地说是在借笔,问同桌要写的内容。原来,小李的父母最近比较忙,总要很晚回家,而小李又要等父母回来才肯睡觉,这就导致她睡眠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常常忘带书本、文具。我赶紧联系了小李家长,建议家长抽出一个人来专门陪伴小李,帮孩子把作息时间调整好。小李妈妈采纳了我的建议,每日一下班准时回家陪孩子。此后的课堂上,小李的专注度提升了,丢三落四的行为也不见了。反思自己当初的做法,我庆幸我的选择:课堂上用眼神暗示小李,课后单独找她了解情况,这才问出真实缘由并对症下药。要是换成直接训斥,我的课堂上可能因此多了一个厌恶学习的孩子。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虽然能给学生语言上的尊重、鼓励和信任,但偶尔也会对学生缺乏耐心,语言粗爆生硬,甚至采用强制式的命令,如不完成作业就罚下次作业翻倍不把单词背完就不许回家。这些语言暴力并没有帮我实现更正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反倒让孩子更加不听教诲,甚至心怀怨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至关重要。一言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能摧毁一个孩子。读完此书,我告诫自己: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避免言语粗暴,要通过关心、爱心与孩子沟通,多表扬多鼓励。时刻谨记:舌头的揺动,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自尊。
二、教育蕴于行动中
一个教师对特殊座位上的孩子关注了什么,意味着他对这个孩子倾注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从中往往能读出好教师的样子。朱永通先生在《润泽的座位》一文中提到班级座位安排的奥妙。当学生人数为奇数时,总要有一名学生自己单独坐,谁去坐这个座位,客观上就成了教室里的孤单者。如何安排这个座位上的学生,才既不会对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也不会让家长充满了不快的情绪
朱永通先生在深圳市清林小学杨勇校长那里得到了精彩的回答。有一位班主任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凡本周表现好的孩子,老师奖励他下周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不能坐太久,因为让谁的孩子去坐,家长都会很有意见,且客观上,这个座位对孩子的视力乃至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样一来,这个备受冷落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吸引了更多的孩子。不但孩子们愿意去坐这个座位,而且家长们也纷纷鼓励孩子好好表现,争取有机会去坐这个座位。脑筋一转,把消极的处境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这是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反观我们有些班级,在安排座位时,一般让好动的学生或者孤僻的学生单独坐,似乎把单独坐当成了一个惩罚。其实这样做,无形中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反之,把单独坐作为一种表扬手段,激励学生争取这个座位,让班级的氛围积极向上,不得不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当课堂上需要小组讨论或合作的时候,单独坐一桌的学生怎么办呢朱永通老师在读朱煜老师的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时,发现了王老师的智慧做法。当杨老师请学生与邻座互相演唱给对方听时,听课的王老师发现最后一排单坐的孩子,便走过去,坐在他的身边,让孩子唱给自己听。不仅如此,整堂课上王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温和的目光游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表演结束,她率先鼓掌。王老师的几个细节,让课堂一下子变得无比柔美。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理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
再反观我的课堂,当有学生同桌互动活动时,也常常忽略了单独坐的孩子,让他们成为前排同学的附庸或当别组的旁观者。看了书中的案例,我忽有柳暗花明之感。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采取朱永通先生的建议,主动与这个孩子互动,让他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
三、教育蕴于观念中
在问候礼仪里深埋着平等观念,即它是问候双方在情感上互相尊重的一种方式。从回应与不回应,以及如何回应的行为背后,我们可顺藤摸瓜觅得不同观念的踪迹。朱永通先生在《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只强调长者之权威与地位的价值导向,使之代代相传,以致许多新任老师严重缺乏平等观念,他们对学生的问候往往无动于衷。书中告诉我们:问候是双向的,是情感上的尊重,漠然处之,则是对情感的破坏,我们对学生情感习以为常的忽略行为,日积月累,会导致他们的人格上布满冷淡与冷漠的阴影。我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也对学生热情而又礼貌的问候熟视无睹、漠然处之呢但还好,我还来得及改变!以后我要热情地回应每个学生每一声的问候,让问候的温暖在我们之间传递。
我又想起了班上的小欣同学:开学初的她,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时候回答得很精彩。而我对于她的发言也只是简单地以verygood!回复。渐渐地,我发现她发言的次数少了。在朱永通先生的书里,我找到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时刻注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应积极回应学生,用心多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愉快。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细节会于悄无声息处极大地改变着人性。教师的态度和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改变学生的人生。仔细回味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朴实的文字中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朱永通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我将追随着他,从言行的细节处出发,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用足够的耐心来做好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幸福地成长,让自己的教育之路稳步发展!
篇四: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这本书。这本书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道出了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朱永通先生通过穿插真实教育案例的方式,思考和讨论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些细节,传达了对教育抱有的仁爱理念和人文关怀。以下是我的几点读书心得:
一、转变观念,拥抱不同
在活在观念里一章中,朱老师阐述了在我们日常教育行为中,时刻扑闪着观念的身影,观念的改变有多难,教育就有多难,每个人出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环境,所以每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一样。
书中的这一案例令我印象深刻:朱老师的女儿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有两个不同的舞蹈老师,C老师和W老师。上舞蹈课时学生要自带舞蹈鞋,进舞蹈教室时再换上,但会有学生忘带舞蹈鞋,上C老师的课时,凡是忘带舞鞋的学生一律不准进教室,要么在门口旁观一节课,要么在走廊里面壁思过,她虽严厉,但上她的课时,总有同学忘记带鞋。上W老师的课,开始的时候,每节课总有两三个学生忘记带鞋,但W老师从不生气,在储物间找出大致尺码的鞋给学生,告诉他们课后归还,W老师还教给学生一个方法:买两双舞蹈鞋,其中一双放在书包里,除了换洗不要往外放,就永远不会忘记带了。果真,很快再也没有学生忘记带鞋了。W老师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避免忘记带鞋的方法,而且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看来,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观念使人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做出不同的行为,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二、积少成多,引发改变
班级中难免会有单独的座位,对于老师来说,谁来坐这个座位是司空见惯的问题,但鲜少有人挖掘背后的教育奥妙。大部分老师会将单独的座位用于惩罚教育,当某个孩子表现不佳时,就惩罚他坐到这个座位上。然而,朱教授在深圳市清林小学看到了不同的做法:清林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奖励表现最好的孩子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但不能坐太久。一个备受冷落的座位就变成了表扬的座位,激励更多的孩子努力表现,争取坐到这个座位上。这样就将消极的处境转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
三、关注细节,坚守本心
教育的细节,并不仅仅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行为当中,更在于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以及言语表达当中;行为上的细节容易引起注意,但内在的思维观念和言语表达上的细节却难以引起注意。想来,作为教育者,时时刻刻皆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思有所观视。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有人说教育就是一堆的细节。是的,教育无小事,细节更是于悄无声息处极大地改变着人性。而如何能够关注到细节,则需要我们老师给予孩子们极大的耐心与爱。有爱,才有心;有心,才会关注。把小事做到每个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
篇五:读《教育的细节》心得体会
在拜读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细节》一书时,教育细节的一厘米之变引起了我的共鸣,他提到: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去努力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有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身兼班主任、双班数学教师、备课组长等多职的年轻老师,每天和时间赛跑,甚至经常面对一地鸡毛的状况。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习惯无意识的教育细节,可能会对学生造成阶段性成长的影响,有时候甚至是一辈子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消极还是积极却是取决于教师这个习惯无意识教育细节的性质,细思极恐!
记得有次和在初中任职的朋友交流经验时,她跟我分享的一个教育细节。她在组织一场全校性活动时,挑中了七年级一名乖巧女学生来当主持人,这个学生和我那位朋友只有几面之缘。当她把这个事和学生所在合唱团的音乐老师说起时,音乐老师却告知她,这个女孩子最近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跨进校园困难的症状,除了合唱团有排练时她会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勉强进校外,其他时间她基本很难跨进学校。朋友当时十分吃惊,征询音乐老师的意见,是否还要和学生说主持的事,音乐老师表示可以帮她先问问孩子的意见,没想到孩子居然答应。朋友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位学生还是有热爱的事情想做,但也担心孩子到时会不会因为情绪让活动生变。后来当她和孩子见面说起主持的事时,这个孩子刚偷偷在楼上和妈妈哭了一通,睫毛上还挂着泪滴,但是进班级前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很乖巧。说起主持的任务,孩子也是期待的,把主持稿随身携带,一直都在认真准备。在交谈中,朋友明显感觉到孩子因为被老师看中,内心是欣喜的,为了参加这些活动,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踏进校门,坚持不住了就给妈妈打个电话缓解自己心情。朋友说,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一念之举,给了一个正在和成长困难做斗争的孩子一份正向的能量,她能感觉到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内心重获的平静和欢乐。
我常常在想,或许教育就是由这一些小细节构成的,所以,我们可能要努力克服一些不良观念上的习惯无意识,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下班抽出十几分钟认真回想一下一天的教育细节。在忙碌中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即使是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表情,也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关注、鼓励和爱。我想,要做到这些也不难,先从修炼自己做起,从让自己内心平和,情绪稳定,面带微笑做起。严慈并济向来并行不悖,对孩子严格不意味着要怒骂凶人,对孩子慈爱不意味着纵容偏心。
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远比知识的讲解来得更加重要。我们在追求成绩的大环境下,应该更多的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教育细节一厘米之变来换取学生发展千里之别。我相信,一个孩子在学校如果面对的班主任、老师都是尊重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爱、关注、微笑,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田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点睛提分卷含解析
- 蓬莱市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特种气合成与分离新技术开发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 《无梁楼盖应用技术》课件
- 力与运动科普模板
-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试卷及答案 共3套
- 《讲研究选题》课件
- 国学教师培训计划
- 吉林70号沥青施工方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 海昌极地海洋世界2013公关推广方案
- GB/T 94.1-1987弹性垫圈技术条件弹簧垫圈
- GB/T 21709.1-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 国家开放大学电子政务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课件
- 混凝土化学外加剂课件
- 2022年旋挖桩(全护筒)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