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4-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缘由是()A.细胞体积 B.单细胞C.没有核膜 D.没有DNA【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因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分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分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缘由是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C。【点睛】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分就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2.下列关于图中的分析错误的是()A.依据c肯定不能推断d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B.依据b肯定能推断d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C.若c是尿嘧啶,则d参加组成的核酸主要存在与细胞质D.人体细胞中,b有2种,c有5种,d有8种【答案】A【解析】【分析】1、核酸依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依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依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四种;2、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a是磷酸,b是五碳糖,c是含氮碱基,d是核苷酸。【详解】A、T(胸腺嘧啶)是DNA分子特有的含氮碱基,U(尿嘧啶)是RNA特有的含氮碱基,所以可以依据这两种含氮碱基推断核酸的种类,A错误;B、DNA只含有脱氧核糖,RNA只含有核糖,所以可以依据五碳糖的种类推断核酸的种类,B正确;C、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假如c为尿嘧啶,则核酸是R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正确;D、人体细胞既有DNA,又有RNA,所以含有d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c5种(A、T、C、G、U),b2种(核糖、脱氧核糖),D正确。故选A。【点睛】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及组成元素和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的理解,把握学问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学问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是解题的关键。3.下图所示为刚收获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B.丙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晒干、烘烤过程使小麦种子失去了相同化合物D.乙种子在相宜条件下肯定能萌发【答案】C【解析】【分析】刚收获的种子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烘干的种子燃烧后,残留的主要是无机盐,碳元素在燃烧的过程中主要随二氧化碳而散失。【详解】A、由于碳元素在燃烧的过程中主要随二氧化碳而散失,所以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碳,A错误;B、丙为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态的形式存在,B错误;C、晒干、烘烤过程使小麦种子失去了相同化合物水,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C正确;D、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会导致种子死亡,所以乙种子在相宜条件下一般不会萌发,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水的种子在晒干和烘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考查水的存在形式和无机盐的含量等学问点,理解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4.图为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该化学基团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见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还连了一个H和一个R基团,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详解】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尿素,其中尿素含氮,是较好的土壤氮肥,因此该化学基团应是①(氨基)。故选A。5.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线粒体内膜上附着呼吸酶,有利于丙酮酸分解D.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分析】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很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分解苍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核糖体无膜结构,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3、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其次、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4、叶绿头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详解】A、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C、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没有在线粒体内膜上,C错误;D、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也可以生成ATP,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6.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7.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中能量数值最大的是②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D.部分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A、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②是有氧呼吸其次阶段释放的能量,④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其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④最多,A项错误;B、③是有氧呼吸其次阶段的反应物之一水,B项错误;C、①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产生①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D、需氧型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完成图示全过程,D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过程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的实力。8.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细胞进行融合,刚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各占半边,最终在融合细胞表面匀称分布。这一试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A.细胞膜融合须要消耗ATP B.细胞膜具有流淌性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终在融合细胞表面匀称分布,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的流淌性。【详解】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终在融合细胞表面匀称分布。说明小鼠细胞膜和人细胞膜相融合,这一试验证明细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相关学问,结合生物膜流淌镶嵌模型的结构特点进行试验分析。9.可以与动物细胞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溶酶体C.高尔基体 D.内质网【答案】B【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其次、三阶段的场所,能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2、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苍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详解】A、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供应能量,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A错误;B、溶酶体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吞噬泡内物质,B正确;C、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C错误;D、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中其他主要器官的功能,能依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10.葡萄糖分子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这种转运方式为()A.渗透作用 B.帮助扩散C.胞吞作用 D.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须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帮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须要载体,不须要能量,如红细胞汲取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须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汲取氨基酸,葡萄糖,K+,Na+。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须要消耗能量。【详解】葡萄糖分子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不消耗能量,这种运输方式是帮助扩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学问,驾驭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例。11.下列有关植物根系汲取利用养分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汲取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汲取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汲取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格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植物根汲取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查植物根汲取无机盐的形式以及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详解】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汲取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干脆汲取利用,A错误;根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须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汲取矿质元素供应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汲取,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汲取,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点睛】解答该题要识记物质运输方式的种类以及实例,明确植物根从土壤中汲取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从而精确推断B选项的原理。12.科研人员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菠菜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的变更状况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与碳反应有关B.此试验中CO2浓度是无关变量,各组间需保持一样和稳定C.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光合速率为6D.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答案】A【解析】【详解】A、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光反应与暗反应均有关,A错误;B、本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与温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C02浓度等其他因素是无关变量,B正确;C、据图可知,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净光合速率为2,呼吸速率为4,依据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此时其光合速率为6,C正确;D、据图可知,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40℃,因此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D正确。故选A。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 B.都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C.都须要多种酶的催化 D.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答案】B【解析】【详解】A、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A正确;B、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种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发生,B错误;C、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须要一系列酶的催化,C正确;D、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D正确。故选B。14.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模型能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限制fg段上升的缘由是酶的数量C.假如温度上升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图甲模型能说明酶的专一性,则a代表麦芽糖酶,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图乙中,e-f段催化速率随着麦芽糖量的变更而变更,说明限制性因素是麦芽糖量,限制f-g段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是有限的;在肯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酶的催化作用增加,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渐渐减弱。【详解】A、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更,所以a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和反应底物b专一性结合使b分解为c和d,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B、在肯定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反应物量的增加而加快,当反应物量达到肯定限度,反应速率不再加快。f~g段不再上升的缘由是受酶数量的限制,B正确;C、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当温度偏高或偏低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因此温度上升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C正确;D、斐林试剂是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麦芽糖及其分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均为还原性糖,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作为该试验的鉴定试剂,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须要考生理解酶的专一性的说明,同时分析清晰底物数量对酶活性的影响。15.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试验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比照变量【答案】C【解析】【分析】变量是指试验过程可以变更的因素,自变量是指人为变更的量,无关变量是指试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随着自变量的变更而变更的变量是因变量。【详解】本题试验探究的目的是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自变量,PH值是无关变量,C正确。A、B、D错误。16.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须要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详解】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须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17.探讨人员尝试打开皮肤细胞中与大脑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并关闭无关基因,以诱导皮肤细胞转变成脑细胞。该过程模拟了下列生命活动中的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 D.细胞变形【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增殖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真核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探讨人员尝试打开皮肤细胞中与大脑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并关闭无关基因,实质是使细胞内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从而诱导皮肤细胞转变成脑细胞,该过程模拟的是细胞分化,C正确。18.下列是生物探讨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探讨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纳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视察法B.提取和分别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纳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纳对比试验法和产物检测法D.视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纳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视察法【答案】D【解析】【分析】分别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中,用研磨过滤法提取色素,用纸层析法分别色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设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组对比试验,用澄清石灰水和重铬酸钾对产物进行鉴定;视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详解】A、用差速离心法能分别各种细胞器,用显微镜能视察到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A正确;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采纳研磨过滤法,而分别色素时采纳纸层析法,B正确;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设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组对比试验,用澄清石灰水和重铬酸钾对产物进行鉴定,C正确;D、视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试验,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进行活体染色,也不能视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选D。19.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更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首先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在有丝分裂末期时,由于细胞即将一分为二,细胞中DNA含量减半。【详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首先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在有丝分裂末期时,由于细胞即将一分为二,细胞中DNA含量减半,最终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是相同的。故选B。【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数量的变更曲线,要求考生能够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含量变更和染色体数目变更等。20.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确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基因限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常见的类型有: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成熟个体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细胞凋亡的意义: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抵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详解】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苍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故选B。21.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说明DNA分子的复制B.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C.说明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D.体现DNA分子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回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解】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A正确;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B错误;C、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回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说明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C正确;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对的排列依次代表遗传信息,因而体现DNA分子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22.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别出来的子代病毒为()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HR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R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重组病毒的RNA来自HRV型病毒,因此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在烟草细胞内分别出来的病毒与HRV型病毒相同,即具有与HRV型病毒相同的蛋白质和RNA。
故选D。23.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解除伴性遗传的是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往往具有世代连续性。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往往具有隔代遗传现象。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①双亲正常,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肯定不是伴性遗传,①符合题意;②依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限制的遗传,②不符合题意;③依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③不符合题意;④依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4.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D.复制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是以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的条件是:①DNA的两条链为模板,②须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③须要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多种酶,④须要ATP供应能量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DNA分子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DNA复制结束后,新形成的DNA分子含有的一条链来自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所以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B、DNA分子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配对,GC配对),B正确;C、DN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正确;D、DNA的复制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只需考生识记DNA复制的相关学问。25.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细胞分裂时()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其次次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其次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渐渐解体消逝,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匀称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逝。【详解】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别,应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驾驭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更规律,能精确推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26.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干脆视察到的是()A.相对性状的分别 B.遗传因子的分别C.等位基因的分别 D.同源染色体的分别【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觉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试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试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确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假如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当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试验验证(测交试验验证,结果的确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别定律)。【详解】A、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中能干脆视察到的是相对性状的分别,A正确;BCD、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不能通过肉眼视察到,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试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试验的过程及现象,能依据题干要求做出精确的推断。27.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让显性纯合子(AB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假如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不行能出现的是()A.13:3 B.9:4:3 C.9:7 D.15:1【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AaBb)测交,则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值是AaBb:Aabb:aaBb:aabb=1:1:1:1,现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则说明测交后代的四种基因型中有三种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相同,另一种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与其它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不同。【详解】假如让F1自交,则自交后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F2代表现型比例可能是13:3或9:7或15:1,而不行能出现9:3:4的表现型比例,故选B。28.豌豆圆粒形为显性由H确定,邹粒形为隐性由h确定,邹粒形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限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限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限制的,当细胞内限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限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限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限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豌豆的粒形(圆滑与皱缩)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限制,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限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确定皱缩形的是隐性基因,因此皱缩粒形豌豆的基因组成是hh,这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别定律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明确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限制,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29.健康人的HTT基因含有6~35个CAG重复序列,而引起亨廷顿氏疾病的HTT基因中含有36个或以上多至250个CAG重复序列。引发该疾病的变异类型是A.碱基对替换 B.碱基对缺失C.碱基对增加 D.染色体片段重复【答案】C【解析】【分析】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行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加、替换、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更叫做基因突变,健康人的HTT基因含有6~35个CAG重复序列,而引起亨廷顿氏疾病的HTT基因中含有36个或以上多至250个CAG重复序列,可看出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加,A、B错误,C正确;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有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其结果是使染色体片段上的一个或多个基因数目或位置发生变更,而不是个别碱基对的增加,D错误。30.马铃薯是四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48条染色体,则马铃薯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是()A.4条 B.8条C.12条 D.24条【答案】C【解析】【分析】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限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详解】马铃薯是四倍体,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共有48条染色体,所以马铃薯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是48÷4=12。故选C。【点睛】本题须要考生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将染色体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进行联系。31.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Aa和aa个体依次占25%、50%、25%,则该种群A基因的频率是()A.25% B.37.5% C.50% D.75%【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依据分析: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25%+1/2×50%=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更,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驾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3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环境的变更导致基因产生定向突变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 D.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记【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变更并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B、生物的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确定的,B错误;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变更,确定生物进化方向,C正确;D、物种形成的标记是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33.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用有尾鸡(甲群体)相互交配孵育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探讨乙群体无尾性状出现的缘由,设计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甲群体×乙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甲群体×甲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受到基因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环境的隐性,有尾群体(aa)杂交产生乙群体无尾的性状,可能的缘由是发生基因突变(A_)或者受到胰岛素的影响。【详解】假如乙群体出现的缘由是基因突变则其基因型是Aa,假如是受到胰岛素的影响基因没有变更,则基因型是aa;所以可以选择乙群体之间的个体相互交配,同时胰岛素可能影响结果,所以不能注射胰岛素;假如后代出现了无尾性状,说明乙群体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假如后代全为有尾性状,则是受到胰岛素的影响。故选A。【点睛】本题须要考生理解性状受到基因和环境共同确定,而环境变更的变异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34.下列遗传病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是()A.白化病 B.猫叫综合征C.21三体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加、倒位或易位等变更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加或缺失的变更。3、染色体异样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异样或排列位置异样等产生;最常见的如先天愚型和21三体综合征。【详解】A、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缘由是基因突变,A错误;B、猫叫综合症由染色体结构变更引起的,缘由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B错误;C、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单基因遗传病,缘由是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的相关学问,识记遗传病的基本种类。35.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限制。一对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样病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实力,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3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样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别导致的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bY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答案】D【解析】【分析】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限制,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夫妇(XBXb×XBY)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应为XBXB、XBXb、XBY、XbY,现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是母亲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b基因的X染色体未分别导致的。【详解】A、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样病,A错误;B、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实力,产生的配子有XbXb、Y、Xb、XbY,比例为1:1:2:2,其中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2,B错误;C、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样是由于母亲减数其次次分裂两条X染色单体未分别导致的,C错误;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b来自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Xb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D正确。故选D。36.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别 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表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通风、水分和矿质元素供应足够,所以B正确。考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37.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形态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干脆推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可知,限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伴性遗传,设用A和a这对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详解】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即XAXa(红雌)×XAY(红雄)→1XAXA(红雌):1XAXa(红雌):1XAY(红雄):1XaY(白雄),后代红眼果蝇既有雌果蝇又有雄果蝇,因此不能通过颜色推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即XaXa(白雌)×XAY(红雄)→1XAXa(红雌):1XaY(白雄),后代雌果蝇是红眼,雄果蝇是白眼,因此能通过颜色推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正确;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即XAXa(红雌)×XaY(白雄)→1XAXa(红雌):1XaXa(白雌):1XAY(红雄):1XaY(白雄),后代雌雄中都有红眼和白眼,因此不能通过颜色推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错误;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即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推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故选B。38.图是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限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雄果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属于二倍体【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限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此处的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片段交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交换。【详解】A、图中1和2、3和4、5和6、7和8各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1、3、5、7(或2、4、6、8)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B、染色体3和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C、限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题图中的1号染色体是X染色体(2号是Y染色体),C错误;D、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果蝇是二倍体生物,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染色体组、基因组以及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区分等学问,要求考生能够明确该果蝇是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并且能熟记相关概念,区分交叉互换型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39.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育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由于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别,即能稳定遗传,故A正确,B、C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故D错误。40.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精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依次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D.子代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DNA的结构、来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的相关学问,因为组成DNA的碱基排列依次具有多样性,故DNA具有多样性;特定的DNA有特定的碱基排列依次,故DNA又有特异性。【详解】A.无论是否有亲子关系,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A符合题意;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依次,故DNA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B不符合题意;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是有丝分裂而来,故核DNA是相同的,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C不符合题意;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即核DNA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携带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故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需留意本题要求选择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选项。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不同生物的DNA不相同,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核DNA相同,每个个体均含有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这些均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二、非选择题41.将某植物细胞浸润于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得图甲结果,又将另外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浸润于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的蔗糖溶液、0.5mol/L的尿素溶液中,测得液泡的体积随时间变更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___________(填编号)构成。(2)细胞在质壁分别时,⑥处充溢了_______________。(3)图乙的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___,表示正在0.3mol/L的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___。(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更为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5)对B曲线的现象,合理的说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2).③④⑤(3).蔗糖溶液(4).A(5).C(6).减小(7).B曲线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别,后由于尿素能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使得质壁分别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解析】【分析】分析图形:甲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液泡膜,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中的部分,⑦是细胞液;乙图:A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说明所处的环境是蒸馏水;B曲线表示细胞体积先变小后又复原原状,说明细胞起先时发生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所以四周的环境是尿素溶液;C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别,并保持肯定的状态,此时细胞内外渗透压达到平衡,说明细胞四周环境为蔗糖溶液。【详解】(1)植物细胞中的全透性结构是①
细胞壁,图中③液泡膜,④细胞质,⑤细胞膜这三者共同构成原生质层。(2)细胞在质壁分别结束时,⑥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中的部分,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充溢了细胞外液,即蔗糖溶液。(3)依据分析乙图A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说明所处的环境是蒸馏水,在0.3mol/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别,细胞体积较小,所以是曲线C。(4)bc段液泡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在吸水,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小。(5)B曲线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别,后由于尿素能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使得质壁分别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质壁分别和复原的试验,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生质层的组成,识记细胞壁具有全透性,驾驭质壁分别和复原的原理,再结合曲线信息精确答题。42.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试验。(试验中运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更的速率)试验一:采纳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相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试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其它步骤与试验一相同。试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上升,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_____________,缘由是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_______增加导致的。(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缘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3)为探究第(2)题的缘由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一下试验方案:称取__________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________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_______________。【答案】(1).上升(2).CO2浓度(3).小于(4).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5).1.5(6).无光、20℃恒温(7).O2的消耗速率【解析】【分析】试验一中制备的是叶绿体,该试验装置中只进行光合作用;而试验二中是将叶片切成小块,该试验装置既进行光合作用有进行呼吸作用。从曲线图可以看出,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上升,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上升,这是由于KHCO3溶液可以供应CO2的结果,但是试验一结果的曲线始终处于试验二曲线之上,即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小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这可能是叶切片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缘由。【详解】(1)图中可以看出,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上升,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上升,这是由于KHCO3溶液可以供应CO2,KHCO3溶液浓度越高,供应的CO2越多,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大。(2)图中可以看出,试验一结果的曲线始终处于试验二曲线之上,即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小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这可能是叶切片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缘由。(3)要探究第(2)题的缘由分析是否正确,只需设置试验二的比照试验即可,称取1.5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mol•L-1的KHCO3溶液中,为了解除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将叶切片放在黑暗、20℃恒温条件下,由于呼吸作用须要汲取氧气,所以测定其氧气消耗速率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区分题干中叶绿体和叶片细胞发生的生理过程,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43.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用tRNAvAl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tRNA在细胞中以___________(填“DNA的一条链”或“tRNA”)为模板,以四种___________作为原料合成。(2)在翻译过程中,tRNAvAla的一段携带丙氨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与mRNA上___________进行碱基互补配对。(3)在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vAla活性时,科学工作者先将3H-丙氨酸与tRNAv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vAla,然后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若在新和成的多肽链中含有___________,则表明人工合成的tRNAvAla具有生物活性。(4)除tRNAvAla外,还有其他不同的tRNA也能携带丙氨酸,缘由是____________。【答案】(1).DNA的一条链(2).核糖核苷酸(3).丙氨酸的密码子(4).放射性(5).丙氨酸有不同的密码子【解析】【分析】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详解】(1)tRNA在细胞中的合成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2)翻译时,tRNA上一段携带丙氨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与mRNA上丙氨酸的密码子配对。(3)在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vAla活性时,科学工作者先将3H-丙氨酸与tRNAv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vAla,然后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若在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放射性,则表明人工合成的tRNAvAla具有生物活性。(4)还有其他不同的tRNA也能携带丙氨酸,缘由是丙氨酸有不同的密码子,体现了密码子的简并性。【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及产物等基础学问,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44.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队等位基因Y、y限制的,用豌豆进行如下遗传试验:试验一试验二P黄色子叶×绿色子叶↓F1黄色子叶绿色子叶1:1P黄色子叶↓F1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从试验_________________可推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3)试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根本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4)试验二F1黄色子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试验一F1中黄色子叶与试验二F1中黄色子叶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答案】(1).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花大,简单操作(2).二(3).黄色子叶(4).亲代黄色子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1∶1(5).1/3(6).3/5【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限制,遵循基因的分别定律;试验二中,亲本黄色子叶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出现性状分别,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详解】(1)用豌豆做遗传试验简单取得胜利的缘由有性状易于区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等。(2)由试验二可推断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子叶个体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别,所以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3)试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为测交,其主要缘由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4)试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1/3。(5)试验一F1中黄色子叶基因型是Yy,产生的配子Y∶y=1∶1,试验二F1中黄色子叶基因型1/3YY,2/3Yy,产生两种配子Y∶y=2∶1,所以子代中YY∶Yy∶yy=2∶3∶1,所以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3/5。【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别定律的相关学问,依据表格中的杂交结果推断出基因型运用遗传学分别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45.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重要粮食作物。图1所示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S在编码蛋白质时,限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图2所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2)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发生转录时的模板链是_________链,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变更为________________。(3)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样是由一队等位基因限制的相对性状。某植株X自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序∶异样花序=1∶1。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育,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样花序植株。已知在上述过程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由此推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说明植株X自交的自带性状分别比为1∶1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旅游服务与管理外包合同
- 2024年版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买卖林木合同范例
- 2024年城市停车资源整合运营合同3篇
- 生态生鲜采购合同范例
- 2024年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土地收购出售契约合同3篇
- 2024年校园扩建工程施工协议版B版
- 合同范例执行日期
- 电力抢修合同范例
- 法律援助合同范例
- 铁路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自动计算)
- 公安内勤培训课件
- 《5.1.2 弧度制》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
- ADS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从入门到精通
- 喀什草湖镇发展规划方案
- 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试卷(含答案)
- 民宿集体管理方案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水冷却牛奶的列管式换热器
- 语文一年级全册单元试卷及期末分类复习综合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