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机械与功》章节练习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带盖的垃圾桶能有效防止易腐垃圾的异味散出,以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
A.图甲中垃圾桶盖ABC为一个费力杠杆B.图甲中脚踏部分DEF为一个省力杠杆
C.图乙中的垃圾桶盖为一个等臂杠杆D.图丙中垃圾桶盖为一个费力杠杆
2.(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分别将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
的高度,两个滑轮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GG
甲乙
A.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B.&做的功等于尸2所做的功
C.F1做功的功率小于尸2做功的功率D.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3.(3分)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若不计机械本身重力和摩擦,则下列简
单机械可以采用的是()
A.一个定滑轮B.杠杆
C.一个动滑轮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
组
4.(3分)某人用力F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匀质杠杆AB的8端,F方向始终竖直向
上,如图所示,则在抬起过程中()
(q
AII"
A.F逐渐变大B.F保持不变C.F逐渐减小D.无法确定
5.(3分)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6.(3分)关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做了功
B.扛着一桶纯净水上楼时,人对水桶的支持力做了功
C.拉着拉杆箱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地面对拉杆箱的支持力做了功
D.篮球离开手后继续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篮球做了功
7.(3分)一个物体在一恒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图中能反映恒力所做的功
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是()
8.(3分)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
拉到顶点4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a、F2,拉力做的功为电、W2,力做功
的功率分别为七、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2%=w2P1<P2
B.Fi>F2wt>w2Pl”2
C.&<F2wr<w2P1<P2
Pl"2
D.&<F2w1=w2
9.(3分)如图所示,杠杆可绕。点转动,力/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
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4拉到位置8的过程中,力F()
A.变大B.变小
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10.(3分)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4,在大小为20N方向向左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
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3秒,物体4在水平面上向左移动了30cm的距离,滑轮与绳子
质量不计,滑轮与绳子之间摩擦不计。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为詈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20N
C.拉力F的功率为2WD.拉力F做的功是12J
11.(3分)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
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4、B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
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甲乙
A.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B.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C.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少D.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12.(3分)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
缓慢提升一段距离。&、约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
60N,重物上升速度为O.Ol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由150N逐渐变大
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D.乙方式6的功率为3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8分)
13.(5分)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保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
状记忆功能。先将钛-银合金天线制成抛物面,然后在低温下将天线揉成一团,放入
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当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发射并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后,天线
在舱外经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就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抛物面的形状,如图所示。记
忆合金的主要成分是和,它的物理特性是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
内部的晶体结构(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外形变化。
用形状记忆将天线在加热时形状完
合金丝制成揉成团形状开始全恢复
的天线恢复
14.(5分)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滑轮,可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若用30N的
拉力将旗帜匀速提升10米,则拉力所做的功为Jo
(2)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臂,剪断物体更省力。
15.(3分)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一个是物体在
的方向上移动的o
16.(5分)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从地面吊到8m高的阳台上,
不计摩擦和绳重,若滑轮重为100N,工人至少要用N的拉力才能拉起木箱,吊
到阳台时共用了10s,绳子的末端移动了m,拉力的功率为W,动滑轮
的机械效率%。
17.(5分)如图是一风景区的盘山公路,之所以要把上山的公路修成这般模样,是因
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客车和乘
客的总质量为7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20000N不变,耗时500s行驶5km的
路程,到了高为0.5km的山顶,)汽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m/s,牵引力从山脚到山顶做
的功为J,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乘车时小明发现:在爬山过程
中司机往往速度很慢,是为了0
18.(5分)当用筷子夹菜时,筷子相当于杠杆,它的动力是对筷子的作用力,
阻力是对筷子的作用力。一般来说,筷子是动力臂(“大于”“小于”“等
于”)阻力臂的_____杠杆。
19.(5分)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用
始终竖直向上的50N的拉力将挂在4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提升该物体做
的有用功是总功是J,木棒的机械效率为,木棒重为N(
不计摩擦)。
OAH
长土“一
20.(5分)如图是安装在安全文明小区进出口的栏杆(栏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杆)
示意图,当在4处施加一个压力/时,可将栏杆拉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此时
压力F的力臂L,和重力G的力臂心2.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10分)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T
(1)小明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低,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3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
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个;
(3)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
多次实验的过程中,小明(可以/不可以)同时改变4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4)做实验时,当杠杆由图乙的位置变成图丙的位置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设杠杆质地均匀,支点恰好在杠杆的中心,并且不计支点处
摩擦)
(5)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明对天平上游码的质量进行了计算,她用刻度尺测出
人和人(如图丁所示),则游码的质量为g(利用测出的物理量表达);
(6)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戊所示的实验,用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
计在4点竖直向上拉(如图戊M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5N。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戊N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大于/小于)2.5N,此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
(30°/45760°)o
(7)该小组同学在力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左的拉力,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
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o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2.(10分)瑜伽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健身运动,如图所示,上面人的身体可视为杠杆,
其简化示意图如图。请在图中画出:①阻力/2的力臂%;②使杠杆平衡,作用在4点的
最小动力6及其力臂4。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3.(10分)科技馆里两位老人正饶有兴致地体验升降座椅装置,小明观察后画出简图
(如图)进行研究。若爷爷质量m=60kg,奶奶在30s内用F=240N的拉力将爷爷匀速拉
升到顶端,该过程中奶奶手握住绳子向下拉动的总长度s=6m。不计绳重和摩擦,g
而小
取求-p.:
kg
(1)奶奶所做的功;
(2)动滑轮(含座椅)的重力;
(3)该升降座椅装置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4)拉力的功率。
24.(10分)如图,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为1000N的货物箱,
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300N.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o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A.图甲中垃圾桶盖ABC,在掀起时支点为C,动力作用在B,阻力作用在桶盖重心,动
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4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脚踏部分DEF,在脚踏时支点为E,阻力作用在D,动力作用在F,动力臂大
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8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的垃圾桶盖,在使用时,支点在中间,阻力、动力作用在两侧的中点,动力
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丙中垃圾桶盖,在掀起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符合题
生.
后、C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解:4、由图可知,甲图为定滑轮,绳端移动的速度%物,乙图为动滑轮,
绳端移动的速度艺=2"物,则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不相等,故4错误;
B、&、尸2将重力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根据加奇G八可知两种情况下做
有用功相同;
那么不计摩擦和绳重,由于乙图需要对动滑轮做额外功,根据加总="有用+加则可
知:&做的功小于出做的功,故B错误;
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时间相同,&做的功小于尸2做的功,根据
P=:可知,a做功的功率小于尸2做功的功率,故C正确;
。、不计摩擦和绳重,因甲图中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故甲图中没有
做额外功,故机械效率为100%,而乙图中由于要拉动动滑轮,故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
的功为额外功,效率小于100%,故甲图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故选:Co
(1)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比较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
(2)根据/何=G/i分析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卬京=勿有用+
分析后、尸2做的功大小;
(3)根据功率公式P=:比较功率大小;
(4)根据有用功及总功利用机械效率公式可比较机械效率。
此题主要考查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关
键。
3.【答案】B;
【解析】解:
由题知,要用30N的拉力刚好提起重40N的物体,所以应使用省力的机械;
A、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GA2,即:30NxLi=40NXL2,所以刀:L2=4:3时
可以满足条件,故B正确;
C、如果不计机械自身重力和摩擦,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此时的拉力应为20N,不满
足条件,故C错误;
D、使用滑轮组时通过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至少为2段,如果不计机械自身重力和摩擦,
F最多为物重G的二分之一,即拉力最多为20N,不满足条件,故D错误。
故选:Bo
根据杠杆、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结合题目中的动力和物重分析解答。
该题考查了杠杆、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利用好“不计机械的重力和摩擦”
是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如图所示:
若动力总是竖直向上,因为/ACEs/AFD,所以左=第为定值,即动力臂和阻力臂的
ADAF
比值为定值,因为阻力(木棒重)不变,根据FxAF=GxAE可得:动力F保持不变.
故选B.
分析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动力臂、阻力臂、阻力的变化情况,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动力的变化.
对于杠杆问题,首先分析支点、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解
决杠杆问题是常用的思路.
5.【答案】B;
【解析】解: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故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无关。此
选项错误;
B、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则做功慢。此选项正确;
C、机械效率与机械功率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此选项错误;
D、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时间短,功多少不确定,功率大小不确定。此选
项错误。
故选:Bo
①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
功率与效率大小没有关系;
②机械效率反映了机械的性能优劣,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与做功多少没
有直接关系。
深刻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还要充分考虑选项中的条件,适
当运用公式等方法。
6.【答案】B;
【解析】解:4、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给杠铃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但杠铃向上
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没有做功。故力错误。
B、扛着一桶纯净水上楼,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水桶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了
距离,人对水桶的支持力做了功,故B正确。
C、拉着拉杆箱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地面对拉杆箱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但拉杆箱没有
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地面对拉杆箱的支持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
。、篮球离开手后靠惯性继续在空中飞行,不再受到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所以运动员
对篮球不做功。故。错误。
故选:Bo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
不可。
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必须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
离,力对物体才做功。
7.【答案】B;
【解析】
一个物体在一恒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拉力和物体的运动
速度不变,根据W=Fs、s=vt可得W=Fvt,所以可知恒力所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
则W-t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对应的图像为8。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
(1)斜面AB倾斜角度小于斜面AC,所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较小,即:&<尸2;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2;
(3)•.•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物体的速度相同,
・•・根据〃=%导出的t=£可知:在速度相同时,物体沿AC运动时用时较少,
tV
则根据公式P=?可知,拉力沿AC运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即B<P2o
故选:Ao
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斜面AB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AC,所以斜面AB更省力,
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
速度相同,AB>AC,所以物体沿斜面AC用时较少,根据公式P=:,可判断拉力所
做的功的功率大小。
该题考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的大小以及做功功率的大小,关键是知道接触面
光滑,摩擦力为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9.【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杠杆的五要素中,有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然后再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在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
到结论。在杠杆缓慢由4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
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3当OA、G不变时,L越大,那么尸越大;
因此拉力尸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
故选Ao
10.【答案】D;
【解析】
(1)已知物体3s通过的距离为30cm,根据u=:即可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2)当滑轮被水平使用时,此时滑轮克服的就不是物体的重力,而是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即有几段绳子在拉物体,拉力就是摩擦力的几分之一;
(3)先根据物体运动的速度求出自由端F的速度,直接根据P=Fv即可求出拉力的功率;
(4)直接根据W=Pt即可求出拉力做的功。
本题涉及两个考点:一是动滑轮的水平使用,此时克服的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是
功率的推导公式P=Fv的应用。
A.物体运动的速度:v=1=^=0.^;故A错误;
t3ss
B.因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条数为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F=
2X20N=40N;故B错误;
C.自由端F的速度:y=2v=2x0,—=0.—,则拉力尸的功率:P=Fv'=20Nx0.如=
SSS
4W,故C错误;
D.拉力尸做的功:〃=Pt=4Wx3s=12工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解:4、图甲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几尹=2;图乙使用的是
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z=3;
因为拉力端移动的距离$=nh,所以拉力端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升高速度的n倍,
已知在相等时间内绳端4、B移动相同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知绳端4、B移动
的速度相等,设其大小为外
则由"维=?1。物可知,钩码上升的速度分别为:V甲=3V,=|v,
所以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甲>”乙,故力错误;
B、提升钩码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且滑轮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F=:(G+G动),n甲=2,nz=3,
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尹=^(G+G动),FZ=:(G+G动),则绳端的拉力尸用〉?,,
故B错误;
C、绳端拉力F尹〉Fz,绳端4、B移动相同的距离,由W=Fs可知拉力做的总功
勿甲总>勿乙总,即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多,故C错误;
。、忽略绳重和摩擦,机械效率亚=乎==壬=,
W总Gh+G动九G+G动
因为提升钩码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动滑轮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所以动滑轮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故。正确。
故选:Do
(1)由动滑轮、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拉力端移动距离$=1±,拉
力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升高速度的n倍,据此分析两钩码上升的速度大小关系;
(2)忽略绳重和摩擦,绳端拉力F=;(G+G动),据此比较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大小关
系;
(3)在相等时间内绳端4B移动相同的距离,知道拉力大小关系,利用W=Fs比较总
功大小关系;
(4)忽略绳重和摩擦,提升钩码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动滑轮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
利用W=2产==壬一比较机械效率大小关系。
W总Gh+G动九G+G动
此题主要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滑轮组时物体上升速度大小、拉力大小、拉力做功大小、
机械效率大小比较,利用好关系式:忽略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
W总
Gh_G
Gh+G动九G+G动
12.【答案】C;
【解析】解:
A、甲图,&为动力,己知0B=20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
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a=150N;由图乙可知,连接
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有:F2=|(G+G动)=%(300N+
60N)=120N,故A错误;
B、甲图中,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
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为150N不变,故B
错误;
C、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的机械效率为:W=出、100%=」^xioo%=
W总W有+W额
—X100%=kjxioo%=-^-xl00%=83.3%,故C正确;
Gh+G动/iG+G动300N+60N
D、乙方式中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nv=3><0.01m/s=0.03m/s,
则乙方式尸2的功率为:P=y=^=F2V^=120Nx0.03m/s=3.6W,故D错误。
故选:Co
(1)根据杠杆的特点和滑轮组的特点分析各自的省力情况;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和动力臂、阻力臂的关系分析甲方式6的变化情况;
(3)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W=%xl00%=w有xl00%=/hXi。。%=
w总W有+W额Gh+G动九
3x100%求出乙方式机械效率;
G+G动
(4)根据叫=nv求出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再根据P=£=?=Fv求出乙方式尸2的功
率。
此题主要考查了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等,熟练应
用公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13.【答案】null;
【解析】解:镁和钛混合成为合金,叫记忆合金。他有自己独特的物理特性,即温度
变化会引起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形状变化。
故答案为:银;钛;会。
合金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混合而成的一种物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记忆合金的了解,需要掌握其特有的特性。
14.【答案】定300阻力;
【解析】解:(1)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尸=30N,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为s=h=10m,拉力做的功
为W=Fs=30NX10m=300J;
(2)图中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在同样的情况下,往剪刀转动轴靠近,减小了阻力臂,由
&a=尸2乙2可知:阻力臂均越小,越省力,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阻力臂,可以省
力。
故答案为:(1)定;300;(2)阻力。
(1)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根据加=Fs计算拉力做的功。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以及杠杆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力;力;距离;
【解析】解: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故答案为:力;力;距离。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功。
(1)掌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根据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3)利用W=Fs计算功的大小。
16.【答案】2501640080;
【解析】解:(1)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拉力:
11
产=以(G+G动)=5x(400N+100N)=250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X8m=16m;
(3)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x16m=40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J-J邙
P=—W=-40-0-0J=400W;
t10s
(4)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W=养=亶==>,所以动滑轮的机械效
W总W有+W额外Gh+G动九G+G动
率:
故答案为:250;16;400;80o
(1)由图可知几=2,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G+G动)求拉力;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3)利用W总=Fs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P=等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W=答==三一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总W有+W额外Gh+G动九G+G动
此题主要考查使用动滑轮时绳子拉力、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
擦时F=i(G+G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7.【答案】斜面510835增大牵引力;
【解析】解:(1)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斜面加长了运动距离,但可以省
力;
(2)客车行驶的速度u=|=嘿丝=5m/s;
(3)牵引力从山脚到山顶做的功"怒=Fs=20000Nx5x103m=IO8/,
客车和乘客的总重力G=mg=7000kgXlON/kg=7X104N,
有用功W有用=Gh=7X104yVx0.5X103m=3.5X107J;
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W=/=端/x100%=35%;
(4)由P=:=,=Fv可知,在汽车功率一定时,减小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故答案为:斜面;5;108;35%;增大牵引力。
(1)车经过盘山路时要向高处运动,所以我们可以从斜面模型上分析。使用斜面可以省
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越费距离。
(2)已知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u=,可求行驶速度。
(3)根据W总=Fs得出牵引力从山脚到山顶做的功,利用G=mg得出客车和乘客的总重
力,根据W有用=Gh得出有用功,根据W=会得出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
(4)由功率公式P=?可以推出P=Fv,由此可以分析上坡慢速的原因。
生活中应用了很多斜面模型,虽然费距离,但可以省力,减轻我们将物体提升时所需
要的力。本题还考查速度、有用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
18.【答案】手食物小于费力;
【解析】解: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杠杆的动力,手使筷子转动,所以它的动力
是手对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食物对筷子的作用力,
筷子属于费力杠杆,所以它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故答案是:手;食物;小于;费力。
根据杠杆的动力定义和杠杆的分类解答此题。
此题主要考查杠杆的五要素和它的分类,学会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实际问题,属于基
础题。
19.【答案】182090%10;
【解析】解:(1)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80Nx0.1m=18J;
(2)因为OA=i0C,所以s=4h=0.1mX4=0.4m;
提升该物体做的总功:
W=Fs=50Nx0.4m=20J;
由W=^x100%=—x100%=90%;
W总20J
(3)因为勿总=W有用+W额,
所以,克服木棒重力做的额外功:
勿额=勿忘一勿有用=20J—18J=2J,
因为OA=^OC,B为OC的中点,所以OB=2OA;
4
所以,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当物体上升0.1m时,8点(重心)将上升〃=0.2m;
不计摩擦和绳子重,由加额=G次九'可得木棒重力:
G忒=学=三=10N»
不h'0.2m
故答案为:18;20;90%;10o
(1)根据勿有=Gh可求出有用功;
(2)根据W总=Fs算出总功;根据W=号求出机械效率;
(3)根据W总=勿有用+加额和“额=G求八可求出木棒的重力。
此题主要考查有用功、总功、额外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明确当物体上升的
高度与杠杆重心上升高度的关系。
20.【答案】解:用虚线将F反向沿长,作出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Li;作
出支点到重力G的垂线段,标出L2.
故答案为:;
【解析】
找出支点,从。做尸的垂线段就是F的力臂,从。做G的垂线段就是G的力臂.
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
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21.【答案】null;
【解析】解:(1)杠杆的右端低,往左边上翘,因此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
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测量力臂,还避免杠杆自
重对实验的影响;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3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
FBLB,即3GX4L=FBX3L,解得%=4G,需挂4个钩码;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本实验中,可以同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
进行实验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次数过少,导致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便于
从中寻找规律;
(4)做实验时杠杆已达到平衡,当杠杆由图乙的位置变成图丙的位置时,其动力臂、阻
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65=尸2人分析
可知动力是不变的;
(5)以天平的刀口为杠杆的支点,天平的左盘和右盘的质量分别为小左和根右,游码的质
量为小,当游码位于零刻度线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1j,1j1j/TN
左右
mgX-L2+mgx-Lr=mgx-L2-----①;
当游码位于最大值机大=5克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m£+m^gx|i2=mgxj^+m^gX|L2-----②;
由②一①得,m^-x|L2=mLlo
解得爪=h-m^=^ig.
(6)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时,动力臂是04当斜向上拉动杠杆时,动力臂变
为。C,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变大,所以
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2.5N。
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所以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也不变,
设杠杆每一个小格长度为3弹簧测力计量程是5N,最大能提供5N拉力,
2.5Nx4L=5NxL'
所以,最小的力臂为:Z/=2L
在RtaAC。中,0C=2L=:04
所以NN4。=30°
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4MAN=NAM。-NM4。=90°-30°=60°;
(7)在4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左的拉力F,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当杠杆拉到水平位置时F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即力臂为0,而阻力和阻力臂
不等于0,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始终不能平衡。
故答案为:(1)左;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2)4;(3)可以;(4)不变;(5)磬;(6)大于;
60°;(7)F;水平拉力的力臂为0,无法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平衡螺母向杠杆上翘的一端移动;杠杆水平位
置平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计算;
(3)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
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4)力臂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环保行业绿色能源技术与项目开发方案
- 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合同
- 旅客运输服务合同
- 电子产品维修服务保障与免责协议
- 不动产财产租赁合同
- 项目团队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本章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第6单元 18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复习试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腕踝针中医技术
- DB34T 4620-2023 疼痛科治疗室建设规范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 物流公司员工守则以及管理制度
- 易制毒化学品识别与检验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六篇】
- 2024人形机器人产业半年研究报告
-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及司法认定问题浅析10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