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答题要点_第1页
2021届高考语文答题要点_第2页
2021届高考语文答题要点_第3页
2021届高考语文答题要点_第4页
2021届高考语文答题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高考语文答题要点

一、小说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模板】

I.环境类题型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环境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

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

(1)设问方式:某段文章中划线的环境描写句的作用是什么?

(2)思考角度:(牢记三要素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环境本身;①突出季节特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反映、暗示社

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映衬人物形象;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心理、性格等;

暗示人物心理转变;③象征、暗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④为下文刻画人物

作铺垫。

3.情节方面:①换转或展开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

垫;③设置、制造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④前后多次描写,成为情节发展的线

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温馨提示:联系段落位置

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首段的环境

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

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

作用。

二、环境描写技巧(手法)题

(1)设问方式:某段环境描写运用了哪些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领略其妙处。

(2)两个思考点:

A从描写技巧角度看,有: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细

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渲染、衬托、烘托;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④选取

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等等。

B.从写景角度看,有:①感觉角度一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

色角度);②观察角度一一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平视;③写景顺序一一分

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由高及低,由低及高;由内及外,由外及内等等)。

(3)赏析公式:技巧(手法)+特点(二或四字形容词)+表达效果+作用

II.情节类题型

一、情节梳理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

(1)设问方式:

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技法: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形式组织(什么人做什么),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不同于“概括小说的情节”)

(2)满分模板:

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

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需要,如果题干中是“概

括回答”,则不需要)。

二、情节作用题

(1)设问方式:作者安排这样的情节有何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三要素”不离手)

1.环境角度: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2.情节本身:为后文埋下某个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

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照应前文某个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线索,对比,

衬托,承上启下等。

3.人物角度: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

的心理;发展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

4.主题角度: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

富主题等;

5.读者角度: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3)满分模板: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

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C

三、情节安排(艺术)题

(1)设问方式:这篇文章情节曲折,饶有波澜,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

(2)思考角度:

a.线索的安排

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

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3.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4.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

b.情节安排的技巧

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作用: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看:

①倒叙式。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②设疑式。作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

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③写景式。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4.就结尾看:

①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

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

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

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

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④留白式结局。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

主题。

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

先扬后抑等。

四、情节探究题(探究角度主要有情节安排的合理与否、情节安排的作用、情节安排

的艺术等,重点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问题。)

(1)设问形式有: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认为小说的XX情节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3.小说结尾(或其它部分)写了XX,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思考切入点: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技巧、读者感

受、时代背景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

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

(3)满分模板:

①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②阐述理由,如“理由:A、……;

B、……;C、……”;③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题目有字数限制

或其他限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省略。

m.人物类题型

一、人物形象概括题

(一)概括、分析人物特征

(1)设问方式: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

进行分析。

(2)答题格式:一般为: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特点)+分述性格特点型

它是借助各种传媒对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作出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

道,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

受众性的特点。内容一般包括6人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有三类: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概括、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1)设问方式:这篇文章讲述了某人的怎样的心理过程,请结合文本进行归纳概括。

(2)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

A、心理概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

B、内心独白,就是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

C、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

D、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的反衬;

E、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

二、人物形象作用题

(1)小说中某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2)思考点:(三要素+主题)

1.人物方面: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身份;对比、衬托、烘托其他人物,突出其他

人物形象特点;使其他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情节方面: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造成情节的陡转;

3.主题方面:揭示、突出、深化主题。

三、人物形象技巧题

(一)刻画技巧

1、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动作描写。

2、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

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渲染时代气氛,

深化主题;

3、其他术语:工笔、白描、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工笔)、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对比、衬托、烘托)、对比、

衬托、烘托及修辞手法等。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

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

(二)答题技巧

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

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四、人物形象探究题

(1)设问形式:主要围绕人物本身评价(性格成因、命运成因、行动成因或内涵、

现实意义与启示)、人物形象作用(对环境、对人物、对情节、对主题)、人物形象地位(是

否主要人物/主人公)、人物塑造意图等角度展开。

(2)思考点:(三要素+主题)

(3)满分模板:

①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②阐述理由,如“理由:A、……;

B、……;C、……”;③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题目有字数限制

或其他要求限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省略。

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③从叙述人称选择的

角度思考;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⑤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IV.标题类题型

一、明确小说标题的考点

(1)设问形式:

1.这篇小说标题有什么含意?(双重或多重)

a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b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c一语双关(或反讽),双

层含义。

2•这个小说标题有什么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a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b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转折,寄托作者情感,揭示、突出、暗示

主题,隐含比喻象征双关的作用。

c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d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

e标题如果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还要指出其表达效果。

二、小说标题探究题

(1)设问形式

1.这篇小说的题目改成“XX”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2.小说题为“XX”,但写别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2)答题思路

①能否体现主题(体现主题的哪几方面)

②能否表达情感;(隐含哪几种情感)

③是不是线索;

④是不是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⑤是不是富有情趣或悬念,引人入胜。

⑥是不是意蕴丰富,富有双关义等。

⑦是不是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

二、散文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模板】

一、行文思路类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线索)

1.常见题型及设问方式:

a.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

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b.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

为什么?

c.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

2.解题思路:

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

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

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时间上组织材料;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

料等;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由实到虚,层层

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叵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效果)

1.常见题型及设问方式:

a.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

c.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d.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

a.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

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b.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

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c.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

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

与下文构成对比;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制造悬念或埋下伏

笔,吸引读者。

(2)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

文的…内容;

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

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升华感情;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

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言已尽而意

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

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

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

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

内容。

二、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

1.常见题型及设问方式:

a.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b.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

c.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主旨句、中心句、景物描写句)某两个

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解题思路: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

a.词语含义分析题:

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

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

生动性。

b.句子含义分析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置;分析艺术手法)

3.答题格式:

a.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b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

如: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

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

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

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附】某一词语含义或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

都,非常只有等):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词语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致;该词与

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三、形象分析类

1.常见题型及设问方式:

a.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

用。

b.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解题思路:

a.人物形象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首先对人物做一个总的评价,然后从不同侧面逐

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答题要使用总分总结构。

b.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3.答题格式:

a.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

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

b.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附】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

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四、人称类

1.常见题型及设问方式:

a.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

b.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2.答题格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

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

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

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三、诗歌鉴赏【常见题型模板】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

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

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

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

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

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

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

用考虑。

附录:

诗歌名家风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

适:苍凉高壮

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

禹锡:清新豪丽

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

维:幽静谐和

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

煜: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

永:伤感缠绵

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

万里:浏亮晓畅

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

弃疾:沉郁豪放

文天祥:沉郁悲壮

★元明清

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

王士祯:含蓄清远纳兰性德:抑郁婉约龚自珍:清奇瑰丽

四、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注意点

1.成语的主要考虑角度:

望词生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注意使用时的重复等。

2.语病:

(1)复习;语病类型重温熟悉,典型借题收集,已做过的试题等。

(2)做题:要善于寻找敏感点,标志处,善于比较。

(3)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

错误;

(4)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

3.嵌句题:注意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注意句式的一致和

陈述角度的统一。

4.得体:要考虑是口语的还是书面的;(注意广播稿的特点)考虑接受语言信息者

的身份、特点。

对话和应用文改错,要注意语言的场合、对象、目的、语体色彩及谦敬词的使用和应

用文的固定格式。

5.仿句:要注重分析被仿句的特点,结合要求。话题要统一;句式要统一;修辞要

统一;色调要统一。

6.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1)句式变换的实质是同义句间的转换,变换前后可有语勺和表达效果的差异,但

不改变句子原意。

(2)长变短要先提出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将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其它分句;

同时注意上下分句的连贯。短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可在儿个短句中选定一个句子作为基

本句),将其它短句按顺序镶嵌到这个基本句中去,作为修饰语出现。最后务必检查结果

是否成为单句。

(3)下定义要注意格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定义句应该是单句形式。

要注意从语段中准确筛选出能被定义项本质特征的语意信息。

(4)整句是指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散句改整句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

偶句。

7.压缩与概括:

形式有新闻语段的概括、一句话新闻、对联式概括等,仔细分析信息点,不遗漏;准

确表达,符合字数要求。

8.图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题

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一观察认读一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一文字表达。要综合分

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图文转换题:无论是徽标类还是漫画类,答题流程是:审读画面,观察要素一合理想

象,描述画面一分析寓意,文字表达。注意“三看一联系”读图表要仔细全面。

9.其他创新题型:写广告语、颁奖词或串场词、对对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