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奴隶制度,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B、秦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社会经济以手工业为主。C、汉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奴隶制度,社会经济以商业为主。D、唐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社会经济以手工业为主。2、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诸侯国的分封制度。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引进西方科技C.实行君主立宪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A.京师同文馆B.天津水师学堂C.北京大学D.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以下哪个国家在20世纪初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7、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1900年B.1911年C.1919年D.1921年8、五四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爱国运动,其导火索是什么事件?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B.北京大学成立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D.辛亥革命爆发9、下列关于夏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C.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偃师二里头D.夏朝的统治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1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13、题干: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B.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C.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D.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1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长征D.抗日战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某地区部分年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年份|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1990|1000|2000|1002000|1200|1900|1202010|1400|1800|150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旨在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1.分析材料一,说明该地区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变化原因。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第二题题目背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的现象,废除了丞相制度,并规定后世不得设立丞相。”材料二:“清初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并存的政治体制,皇帝权力得到了加强。”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其影响。2.结合材料二,说明清朝初期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并存体制的目的,并简述这一体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及其影响。(1)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2)火药: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对战争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3)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传播速度。(4)指南针:北宋制成用于航海,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列举出四大发明中属于军事领域的发明及其影响。2.请分析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第四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材料二:唐朝时期,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实行了以下政策:(1)农业方面: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2)商业方面:实行市镇制,放宽对商业的限制;(3)财政方面:设立“两税法”,简化税收制度。问题:1.请列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两项政治和经济措施。2.请列举唐朝为促进经济发展实行的两项农业和商业政策。3.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和唐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异同。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奴隶制度,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B、秦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社会经济以手工业为主。C、汉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奴隶制度,社会经济以商业为主。D、唐朝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社会经济以手工业为主。答案:A解析:夏商周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奴隶制度,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B选项中的“封建制度”和D选项中的“手工业为主”都是错误的,而C选项中的“奴隶制度”和“商业为主”都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2、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诸侯国的分封制度。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A、B、C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统一了六国,废除了诸侯国的分封制度,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因此,不正确的说法是D。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引进西方科技C.实行君主立宪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旨在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的运动,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推翻清朝或者仅仅引进西方科技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A.京师同文馆B.天津水师学堂C.北京大学D.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答案】C【解析】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不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而京师同文馆、天津水师学堂以及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都是洋务运动期间为了培养军事、外交和技术人才而建立的新式教育机构。因此,选项C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解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以下哪个国家在20世纪初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答案:A解析: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体制下,国王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之一。7、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1900年B.1911年C.1919年D.1921年答案:B.1911年解析: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发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8、五四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爱国运动,其导火索是什么事件?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B.北京大学成立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D.辛亥革命爆发答案: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解析:五四运动起源于1919年的巴黎和会期间,因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等要求遭到拒绝,导致国内学生及民众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下列关于夏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C.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偃师二里头D.夏朝的统治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答案:D解析:夏朝的统治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选项D表述错误。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统治中心在河南偃师二里头。A、B、C三项表述正确。10、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推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修建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D.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开通“丝绸之路”并非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而是汉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等。选项A、B、C表述正确。D选项与题意不符。1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D解析: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重视法律的作用,在战国末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对秦朝建立后的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12、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正确答案:D解析:西汉初年为了稳定统治,采取了郡县与诸侯国并存的制度,即郡国并行制。随着时间推移,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导致了后来的政治改革。13、题干: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B.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C.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D.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答案:A解析: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灭赵、韩、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14、题干: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法律,分为民法、刑法、商法、行政法等。D.《汉谟拉比法典》是古罗马的一部法典。答案:D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不是古罗马的一部法典。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选项A、B、C都是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正确描述。1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长征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爱国运动,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长征是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行动;抗日战争则是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时期。16、下列哪一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规定了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开放五口通商等条款,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导致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并加剧了经济上的依赖;辛丑条约则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某地区部分年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年份|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1990|1000|2000|1002000|1200|1900|1202010|1400|1800|150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旨在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1.分析材料一,说明该地区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变化原因。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答案:1.变化趋势: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90年至2010年期间,该地区人口呈现增长趋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变化原因:(1)人口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导致人口数量增加。(2)耕地减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3)粮食产量增加: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得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藏粮于地”意味着保护和改善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这包括加强耕地保护,防止耕地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以及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藏粮于技”则是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包括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一战略体现了我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旨在通过综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供应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第二题题目背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的现象,废除了丞相制度,并规定后世不得设立丞相。”材料二:“清初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并存的政治体制,皇帝权力得到了加强。”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其影响。2.结合材料二,说明清朝初期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并存体制的目的,并简述这一体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防止丞相专权导致皇权旁落。历史上,宰相作为辅佐君主的重要官员,一旦权势过大,容易形成威胁皇权的局面。朱元璋通过废除丞相职位,意图直接控制政府各部门,避免大臣结党营私,削弱皇权。影响:这一改革强化了君主专制,使得皇帝直接管理国家大事成为可能。然而,这也加重了皇帝的工作负担,并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因为缺乏有效的辅佐机制。此外,为了应对繁重的政务,后来设立了殿阁大学士等机构,实际上起到了类似丞相的作用,但其权力相对分散,不易形成对抗皇权的力量。2.目的:清初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并存的体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内阁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处理,而军机处则是皇帝处理重要军事及政治决策的核心机构。这种安排可以确保皇帝对重要事项有直接掌控力,同时让内阁处理常规政务,减轻皇帝的日常工作压力。影响:这一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得皇帝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全国的政务。军机处的设立,特别是其直属于皇帝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决策效率,并且减少了外朝大臣干预内政的机会。同时,这也意味着皇帝个人的能力和品德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效果,一旦皇帝无能或腐败,整个体制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总结:明太祖废除丞相与清初设置内阁及军机处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需求,加强皇权统治。然而,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增强了皇帝的权威,但也埋下了长期统治中的不稳定因素。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及其影响。(1)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2)火药: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对战争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3)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传播速度。(4)指南针:北宋制成用于航海,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列举出四大发明中属于军事领域的发明及其影响。2.请分析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答案:1.军事领域的发明:火药。影响:(1)改变了战争方式,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2)对欧洲火器的发明和作战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2)火药: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战争格局;(3)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传播速度,促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