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_第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泸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在这样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采用人物有限视角叙事的作品则相反,事件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物对事件的感受。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

福楼拜堪称自觉在创作中采用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第一位作家。例如,在《包法利夫人》“马车里的沦落"一节中,包法利夫人和她的情人赖昂在奔驰的马车上纵情寻欢,然而叙事者并不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对马车内的场面作细致入微的描写,而是让读者置身于车夫和市民的有限视角,展示马车外发生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运用非指称性的语言来描写的,即人们似乎第一次看见这样一系列画面。有限叙事视角在这里的运用,使人们熟悉的对象陌生化了,延长了读者的审美体验并激发了读者进行有效阅读、填充文本空白的积极性。

(摘编自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

材料二: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一文中提出的:“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这里的“反常化”即是“陌生化"。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谈、动作、行为等,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东西,便变得带有机械性,沉入人的无意识中而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却对它视而不见。”而文学的功能则在于使人摆脱这种麻木、迟钝的状态,唤起人对生活的新鲜、强烈的感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化"。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从研究角度看,陌生化不仅表现于叙事文本结构中有限叙事视角,更主要集中于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语言分析方面,研究者认为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语音层面,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词相对于诗,白话诗相对于古典诗词等都在音节、押韵等方面构成了“陌生化”;二是语法层面,主要是语法上的不合规则构成“陌生化"效果;三是语义层面,主要是词语所指的改变。有不少学者从作品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如辛弃疾词中大量典故,折射出词人的主体品性之美,组织结构方式也十分巧妙,正是对于前人词作的“陌生化”;又如盛唐诗歌在“入神"天然”的诗美方面,后人再难企及,因此,宋诗的尚“逸"求“奇”就是对唐诗的“陌生化"。

(摘编自陈静《近十年“陌生化”理论研究评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人物有限视角或非指称性诗歌语言进行表述,是取得陌生化效果的有效途径。

B.全知叙事视角往往会减少文学作品独具魅力的空白与悬念,影响读者的审美体验。

C.有限视角贴合人们生活中感知新事物的渐进过程,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

D.文学的“陌生化"可以激发人们因为生活的机械重复而变得麻木迟钝的初始感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

B.非指称性诗歌语言不以准确指示目标对象为目的,其意在引发人们对事物的新鲜感,追求艺术效果的创设。

C.“陌生化"文本能增强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使读者在充分体验事物的新颖别致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D.作家们在追求“陌生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突破前人形成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发展。

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论证“陌生化"理论观点的一项是()

A.《城南旧事》以英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出儿童固有的直觉性和非理性特征,赋予小说浓厚的儿童色彩,带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B.《红楼梦》以一块通灵石头讲述其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与世态炎凉的故事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神秘的茫茫宇宙、渺渺乾坤。

C.《三国演义》内容驳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千头万绪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

D.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打破寻常语法规则,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4.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

5.请结合材料观点,简要分析下面文段是如何体现“陌生化”效果的。

刘姥姥只听得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柜筛面一般,不免东瞧西瞧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地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出关

鲁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地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聘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呢!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儿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一个账房和一个厨房。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受苦。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儿,就加上一句道:“,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人们请他去休息。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太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始。

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青,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节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看所有的批评,其中有两种,是把我原是小小的作品,缩得更小,或者简直封闭了。

一种,是以为《出关》在攻击某一个人。这些话,在朋友闲谈,随意说笑的时候,自然是无所不可的,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像后街阿狗的妈妈。她是只知道,也只爱听别人的阴私的。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易于描写,但若在书中是一个可恶或可笑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恐怕大抵要认为作者在报个人的私仇——叫作“个人主义”,有破坏“联合战线”之罪,从此很不容易做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既然“无及”,也就不悔了。

还有一种,是以为《出关》乃是作者的自况,自况总得占点上风,所以我就是其中的老子。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要无所不为,就只好一无所为,因为一有所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无不为”了。我同意于关尹子的嘲笑:他是连老婆也娶不成的。于是加以漫画化,送他出了关,毫无爱惜,不料竟惹起邱先生[注]的这样的凄惨,我想,这大约一定因为我的漫画化还不足够的缘故了。

(节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有删改)

[注]邱先生:邱韵铎,左联作家。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签子手“翻"刺”“掏"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传神,他想从老子身上获利,无所得后便不满地“撅着嘴走开了”。

B.听老子讲学的人身份各异,有巡警、签子手、探子、书记、账房、厨房,众人无非是抱着凑热闹的态度来听讲。

C.文中两次写到老子“像一段呆木头”,第一次是表现老子遇到突发情况时的茫然,第二次则展现老子的镇静自若。

D.鲁迅对“老子出关”的史料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其游戏笔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论敌的批评,鲁迅抓住两点予以回击,从文学创作手法“专用一个人"杂取种种人”和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剖析。

B.认为《出关》是攻击某人的看法缩小了小说的“典型性"意义,鲁迅尖锐地嘲讽其如同只知道听人隐私的妇女。

C.鲁迅的杂文往往用“反语”,如自称“悔之不及"就是一例,表面上说是后悔,实则是对论敌的无情嘲讽。

D.作者塑造了老子“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形象,这与孔子、关尹喜等实干家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8.文本一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请分析这种效果是如何达成的。

9.文本二谈到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组粳白梃①,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拊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各。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选自贾谊《过秦论》(下),有删改)

【注】①组稷白梃(tíng):此处借以形容武器之粗劣。组稷,古代的农具。白梃,白木棒。

材料二: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威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瞿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括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上),有删节)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周A五序B得其道C千余D岁E不绝F秦本G末并失H故I不长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曾,居然、竟然,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中的“曾”词义不相同。

B.拂,同“弼”,辅正,与“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拂"词义不相同。

C.去就,取舍,与“同生死,轻去就”(《屈原列传》)中的“去就"词义相同。

D.七庙,即天子宗庙。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三庙,大夫一庙,庶人无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写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而章邯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外面与诸侯国进行贸易往来,以图谋他的主上,

B.材料一中,贾谊指出各诸侯国因利而聚,且没有一般王者的德行,各国的关系并不亲厚,属民并未依附,必然是无法战胜秦国的。

C.材料一中,写天下士人“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拊口而不言”,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秦暴力治国带来的后果。

D.两则材料都大量使用整句,形成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又兼以对比的手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1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秦“亡,不亦宜乎?"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①

(南宋)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③。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孙郎:即孙策,曾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③穷发:指遥远的北方,词中指金人的后方。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云峰横起”,写奇峰突起,气势不凡。下句“障吴关三面”,写云峰分布情景。“真成尤物”,是作者对云峰的赞叹。

B.“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一个“秋”字点出时令,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水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

C.“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一句,作者回想当年情景,有如大梦一场,如今诗情已减,少了往日雄浑奔放,流露出无限感伤。

D.词下片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更谁重问山月”结句,既有景又有情,让人回味无穷。

16.清人冯煦评价这首词的风格“挹苏氏之余波”,请结合具体词句对此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前人认为《李凭箜篌引》是“摹写声音之至文”,其中“_______"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清脆和凄厉;“________”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哀伤和欢快。

(2)“蝉"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因其生活习性,在古诗文中常常用以表现高洁之意,如《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两句,借蝉表现了屈原主动远离污浊的耿介。

(3)中国传统乐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常在古诗中出现,如“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又如: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复兴中学记者团计划在校刊上推出一篇以“快时代的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访谈录。以下是学生记者对某出版社主编的采访实录。

记者:①

主编:我借用英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的观点来回答这个提问吧。他曾在著作《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中说,在这个深度阅读日渐消亡的时代,即便部分书籍沦为消遣娱乐的媒介或技能培训的工具,书籍在心智塑造、思想情感交流以及知识传播方面仍然具有永恒的价值,进而有助于在社会层面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文明的代际传递。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今读者在阅读偏好上的变化?

主编:快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轻阅读和碎片式阅读,功能性文盲(缺少探究习惯和自我批判能力的读者)越来越多。但人性中自有对知性完善(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和智性完满(追求对人生的整全性理解)的渴求,与娱乐性书籍相比,非娱乐性书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这种向上向善的渴求。所以我一直相信,无论世界如何浮躁喧嚣,②_____________,这些读者的阅读偏好代表了这个时代饱满深沉的思想内涵。

记者:近几年图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像有声书、视频荐书等。③

主编:制作优质的有声书和视频荐书都是功德无量之举,都有助于营造健康的阅读氛围。前者让快时代的人们能见缝插针地听“书”,获得另一种读书体验;后者算得上是书评的推陈出新,如果真是用心甄别而不是出于商业目的的“王婆卖瓜”,那就能让优秀的图书传久传远、脱颖而出,也能帮助读者缩小选书的试错成本。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但不得改变原意。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复兴中学不少同学观看某电商平台的荐书短视频后,购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活着》等非娱乐性书籍。请根据以上访谈实录的内容,用三个偏正式短语概括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7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ll(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由哈尔滨旅游热引发的各地文旅“内卷大赛”仍在持续进行中,多个话题霸占热搜。

各地文旅局有多“卷"?1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山河四省”联动旅游宣传片,喊话网友到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四省旅游做客。表面“梦幻联动”,暗地“卷到飞起”。

为了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四省文旅在周末也没闲着:扬言要当“卷王”的河北文旅,周日连更50多条抖音。面对“键盘要冒烟了"的网络调侃,河北文旅发布的剪辑师在工位偷偷抹泪的视频称“好消息:没有冒烟。坏消息:剪辑哭啦”。而山西文旅也表示“晋宝没有午休"之后疯狂发布旅游宣传片,来回应河北文旅的“宣战”。山东文旅则“蹭"上了东北的热点,发布《都是东、同根生》视频,“你姓东,东三省,你们那边嘎嘎冷;我姓东,大山东,俺们这边很响晴;东,东三省,人参貂皮和鹿茸;东,大山东,黄河泰山和三孔……”,魔性风格让人“一看一个不吱声"。在河南文旅的视频里,白居易、花木兰、岳飞、墨子等河南籍历史人物和少林寺、豫剧、汝瓷等轮番上阵,展示起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除了官方账号的“暗暗较劲”,评论区里各地的网友也“不甘示弱"。此外,还有文旅局主打一个“听劝”——沈阳文旅局长刘克斌采纳网友建议,在小河沿早市安排游客行李存放处;牡丹江市文广旅局,不仅推出厕所攻略,更表示横道河子镇内机关事业单位、景区和诸多商铺卫生间都免费对外开放。

文旅局各显神通,为了招揽全国业务,不止比当地的人文历史,还要比当地的特色美食,当地的城风市貌,当地的真诚温暖气息,连舞蹈歌曲喊话都用上了!这是真诚的表达,也是最接地气的回应。

2024年的第一份快乐,是各地文旅给的!

你最想去哪里旅游呢?

21.下列句子中的“蹭"和文中加点的“蹭”,含义相同的一项()

A.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

B.那个男孩摔倒时把膝盖蹭破了,流了很多血。

C.他浑身无力地蹭到杨树旁,漫不经心地拿下钩子,任由绳子从树上脱落。

D.美食领域的UP主,可以结合自身特长,以更新奇的方式蹭一波流量。

22.山东文旅凭借接地气的宣传视频,并配以魔性的背景音乐,成功收获流量,引发全国各地效仿。请简要分析划线句的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了,世界就是你的家。

(2)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泸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在这样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采用人物有限视角叙事的作品则相反,事件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物对事件的感受。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

福楼拜堪称自觉在创作中采用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第一位作家。例如,在《包法利夫人》“马车里的沦落"一节中,包法利夫人和她的情人赖昂在奔驰的马车上纵情寻欢,然而叙事者并不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对马车内的场面作细致入微的描写,而是让读者置身于车夫和市民的有限视角,展示马车外发生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运用非指称性的语言来描写的,即人们似乎第一次看见这样一系列画面。有限叙事视角在这里的运用,使人们熟悉的对象陌生化了,延长了读者的审美体验并激发了读者进行有效阅读、填充文本空白的积极性。

(摘编自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

材料二: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一文中提出的:“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这里的“反常化”即是“陌生化"。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谈、动作、行为等,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东西,便变得带有机械性,沉入人的无意识中而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却对它视而不见。”而文学的功能则在于使人摆脱这种麻木、迟钝的状态,唤起人对生活的新鲜、强烈的感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化"。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从研究角度看,陌生化不仅表现于叙事文本结构中有限叙事视角,更主要集中于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语言分析方面,研究者认为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语音层面,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词相对于诗,白话诗相对于古典诗词等都在音节、押韵等方面构成了“陌生化”;二是语法层面,主要是语法上的不合规则构成“陌生化"效果;三是语义层面,主要是词语所指的改变。有不少学者从作品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如辛弃疾词中大量典故,折射出词人的主体品性之美,组织结构方式也十分巧妙,正是对于前人词作的“陌生化”;又如盛唐诗歌在“入神"天然”的诗美方面,后人再难企及,因此,宋诗的尚“逸"求“奇”就是对唐诗的“陌生化"。

(摘编自陈静《近十年“陌生化”理论研究评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人物有限视角或非指称性诗歌语言进行表述,是取得陌生化效果的有效途径。

B.全知叙事视角往往会减少文学作品独具魅力的空白与悬念,影响读者的审美体验。

C.有限视角贴合人们生活中感知新事物渐进过程,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

D.文学的“陌生化"可以激发人们因为生活的机械重复而变得麻木迟钝的初始感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

B.非指称性诗歌语言不以准确指示目标对象为目的,其意在引发人们对事物的新鲜感,追求艺术效果的创设。

C.“陌生化"文本能增强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使读者在充分体验事物的新颖别致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D.作家们在追求“陌生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突破前人形成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发展。

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论证“陌生化"理论观点的一项是()

A.《城南旧事》以英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出儿童固有的直觉性和非理性特征,赋予小说浓厚的儿童色彩,带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B.《红楼梦》以一块通灵石头讲述其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与世态炎凉的故事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神秘的茫茫宇宙、渺渺乾坤。

C.《三国演义》内容驳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千头万绪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

D.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打破寻常语法规则,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4.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

5.请结合材料观点,简要分析下面文段是如何体现“陌生化”效果的。

刘姥姥只听得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柜筛面一般,不免东瞧西瞧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地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答案】1.C2.A3.C

4.①观点:艺术的存在在于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受。②分三层进行阐释:一是强调这种感受是非理性认知;二是说明这种感受依靠“反常化”手法实现;三是点明这种感受重在体验。

5.①叙事上,采取有限视角,借未见世面的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去认识、感受贾府的种种新奇,从而使读者获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②语言上,选用“打锣柜筛面”“秤砣"等平常物、通俗语来描述当时的舶来品、奢侈物挂钟,二者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新颖别致之感,进而唤起读者对事物的新鲜独特感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错。材料一原文“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有限视角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方能”不合逻辑。“《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与“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陌生化"理论观点说的是用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

C.《三国演义》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只是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并不能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能力。

①由“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提出观点:艺术的存在在于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受。

②由原文“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这三个分句可知,作者分三层进行阐释:一是强调这种感受是非理性认知;二是说明这种感受依靠“反常化"手法实现;三是点明这种感受重在体验。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原文“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可知,叙事上,采取有限视角,借未见世面的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去认识、感受贾府的种种新奇,从而使读者获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如“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可见刘姥姥没见过世面。

②由材料二原文“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化’。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可知,语言上,选用“打锣柜筛面”“秤砣"等平常物、通俗语来描述当时的舶来品、奢侈物挂钟,二者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新颖别致之感,进而唤起读者对事物的新鲜独特感受,反衬了刘姥姥初入贾府的心情,渲染环境氛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高明,以刘姥姥从未见过的“匣子”和她的心理描写,衬出贾府的华贵。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出关

鲁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地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聘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呢!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儿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一个账房和一个厨房。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受苦。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儿,就加上一句道:“,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人们请他去休息。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得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太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始。

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青,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节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看所有的批评,其中有两种,是把我原是小小的作品,缩得更小,或者简直封闭了。

一种,是以为《出关》在攻击某一个人。这些话,在朋友闲谈,随意说笑的时候,自然是无所不可的,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像后街阿狗的妈妈。她是只知道,也只爱听别人的阴私的。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易于描写,但若在书中是一个可恶或可笑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恐怕大抵要认为作者在报个人的私仇——叫作“个人主义”,有破坏“联合战线"之罪,从此很不容易做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既然“无及”,也就不悔了。

还有一种,是以为《出关》乃是作者的自况,自况总得占点上风,所以我就是其中的老子。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要无所不为,就只好一无所为,因为一有所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无不为"了。我同意于关尹子的嘲笑:他是连老婆也娶不成的。于是加以漫画化,送他出了关,毫无爱惜,不料竟惹起邱先生[注]的这样的凄惨,我想,这大约一定因为我的漫画化还不足够的缘故了。

(节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有删改)

[注]邱先生:邱韵铎,左联作家。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签子手“翻”“刺"掏”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传神,他想从老子身上获利,无所得后便不满地“撅着嘴走开了"。

B.听老子讲学的人身份各异,有巡警、签子手、探子、书记、账房、厨房,众人无非是抱着凑热闹的态度来听讲。

C.文中两次写到老子“像一段呆木头”,第一次是表现老子遇到突发情况时的茫然,第二次则展现老子的镇静自若。

D.鲁迅对“老子出关"的史料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其游戏笔墨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论敌的批评,鲁迅抓住两点予以回击,从文学创作手法“专用一个人”“杂取种种人"和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剖析。

B.认为《出关》是攻击某人的看法缩小了小说的“典型性”意义,鲁迅尖锐地嘲讽其如同只知道听人隐私的妇女。

C.鲁迅的杂文往往用“反语”,如自称“悔之不及”就是一例,表面上说是后悔,实则是对论敌的无情嘲讽。

D.作者塑造了老子“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形象,这与孔子、关尹喜等实干家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8.文本一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请分析这种效果是如何达成的。

9.文本二谈到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答案】6.C7.D

8.①运用漫画式细节夸张的笔调塑造人物,文中对老子的落魄狼狈姿态进行夸张变形,改变他的伟岸形象,多次写到他如“呆木头”,幽默感十足,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②采取对比反差形成幽默诙谐,如写众人听讲前认真对待,“预备抄讲义”,与后文“打哈欠"打起瞌睡”、工具掉落一地,形成鲜明反差,喜剧效果顿出。

③使用戏谑调侃反讽的语言营造诙谐喜剧的效果,比如“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班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戏谑玩笑的方式让人捧腹。

9.①小说杂取种种人塑造了空谈深奥道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家老子。小说中的老子深奥的理论没人能听懂,甚至没人感兴趣,编写讲义时还要敷衍了事,这种知识分子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令人悲哀。

②小说塑造了注重利益,敷衍了事的关尹喜和签子。他们注重钱财利益,利用职务之便想获得财物。

③小说还刻画了对学问不感兴趣的一干众人。众人来听老子讲学,却最终“为面子起见”“熬着"七倒八歪斜”,甚至结束了都没有反应,说明根本没有人在听,大家对真正的学问并没有兴趣,凸显了众人的敷衍态度和对学问的冷漠轻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第二次则展现老子的镇静自若"错误,由原文“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可知,此处塑造了一个没有生气,态度敷衍的老子。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

D.“……关尹喜等实干家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错误,由原文“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青,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可知,关尹喜办事敷衍,是一个虚伪的人,不是一个正面形象。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手法的能力。

此题先要明确达到喜剧效果的手法,然后再具体逐条分析。

结合“老子连忙勒住青马,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和“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可知,作者运用漫画式细节夸张的笔调塑造人物,“呆木头"已经给他画像,再加上“白胡子”中微微蠕动“嘴"对老子的落魄狼狈姿态进行夸张变形,改变他的伟岸形象,多次写到他如“呆木头”,幽默感十足,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结合“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和“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可知,开始的聚精会神和进入睡眠状态,采取对比反差形成幽默诙谐,如写众人开始听讲前认真对待,与后文“打哈欠"打起瞌睡”、工具掉落一地,形成鲜明反差,喜剧效果顿出。

结合“……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可知,比如“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班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戏谑玩笑的方式让人捧腹,在写严肃的古代内容时加上现代的一些名词,使用戏谑调侃反讽的语言营造诙谐喜剧的效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塑造人物描手法的能力。

此题先理解“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意思,再结合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一一解读。

结合“只听他慢慢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以及“……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可知,小说杂取种种人塑造了空谈深奥道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家老子。小说中的老子深奥的理论老子所讲内容在民众那里就是饶舌的文字,没人能听懂,更没人感兴趣,编写讲义只注重字数,这种知识分子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令人悲哀。

结合“‘……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和“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可知,签子的做法是想看看老子所带的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关尹喜去查《税收精义》,也是想多收些税,他们注重钱财利益,利用职务之便想获得财物,这些也是当今社会一些注重利益的典型代表。

结合“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和“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可知,小说中的人为了面子去听讲座,听课时又昏昏睡去,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对学问冷漠轻视,敷衍了事的群体形象,极具讽刺意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很容易对号入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组粳白梃①,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拊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

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各。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选自贾谊《过秦论》(下),有删改)

【注】①组稷白梃(tíng):此处借以形容武器之粗劣。组稷,古代的农具。白梃,白木棒。

材料二: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威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瞿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括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上),有删节)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周A五序B得其道C千余D岁E不绝F秦本G末并失H故I不长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曾,居然、竟然,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中的“曾”词义不相同。

B.拂,同“弼”,辅正,与“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拂"词义不相同。

C.去就,取舍,与“同生死,轻去就”(《屈原列传》)中的“去就"词义相同。

D.七庙,即天子宗庙。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三庙,大夫一庙,庶人无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写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而章邯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外面与诸侯国进行贸易往来,以图谋他的主上,

B.材料一中,贾谊指出各诸侯国因利而聚,且没有一般王者的德行,各国的关系并不亲厚,属民并未依附,必然是无法战胜秦国的。

C.材料一中,写天下士人“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拊口而不言”,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秦暴力治国带来的后果。

D.两则材料都大量使用整句,形成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又兼以对比的手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1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秦“亡,不亦宜乎?"的原因。

【答案】10.CFH11.D12.A

13.(1)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2)到秦始皇的时候,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诸侯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

14.①秦王自矜功伐,妄自功大,师心自用,一错到底;②秦二世残暴苛虐,因循不改;③子婴孤立无亲,柔弱而无人辅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顺序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在根本的和细节的方面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

“故周五序得其道”中,“周五序"是主语,“得”是谓语,“其道"是宾语,主谓宾结构齐全,其后C处断开;

“千余岁不绝”是主谓结构,“秦本末"是下句主语,在F处断开;

“秦本末并失”是主谓结构,“故"表结果,用于句首,其前H处断开。

故选CF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竟然;连,甚至。句意: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B.正确。同“弼”,辅正;违背。句意: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使他做事不顺。

C.正确句意:做到取舍有序。/把做官不做官看得很轻。

D.“士三庙,大夫一庙"错误,应为“大夫三庙,士一庙”。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在外面与诸侯国进行贸易往来"错误,由原文“要市于外”可知,是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不是进行贸易往来。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藉使”,假使;“山东”,崤山以东;“绝”,断绝。

(2)“烈”,功业;“御”,统治;“履”,登上。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可知,秦王自矜功伐,妄自功大,师心自用,一错到底;

②由原文“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可知,秦二世残暴苛虐,因循不改;

③由原文“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可知,子婴孤立无亲,柔弱而无人辅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朝兼并了崤山以东诸侯三十多个郡的地域,修整好各地的渡口、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地势,修理精良的武器装备,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兵器,仅仅靠着农具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和桥梁来不及关闭,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像篱笆那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崤山以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趁机凭借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做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主。大臣们不忠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缪(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它的地理形势造成的呀。况且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有一般占据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厚,他们的属民还未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呀。他们看见秦朝的防御难以进犯,必定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以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敝,来指挥东方诸侯新建的各国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啊,然而他们之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因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双脚紧靠地站着,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失去了道义,忠臣不敢进谏,有才之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奸人将坏消息隐瞒,不上报君王,这难道不可悲吗!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饬法令,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社稷得以保存。原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动不安;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顺序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在根本的和细节的方面皆失,所以统治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明晓兴盛衰亡的道理,详察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材料二:

到秦始皇的时候,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西二周,消灭各诸侯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设置了桂林郡、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狱官。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匈奴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