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_第1页
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_第2页
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_第3页
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_第4页
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

1.(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诗词因万古不磨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奔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绽放在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中,鲜活在中华儿女的眉间心上。古往今来,诗词佳句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凭借其独特的抒情★教化和审美功能,成为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载体。岁月变迁,人事代谢,古典诗词创作(),已经发展到令后人瞻望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经典的耀眼光茫,也让中华诗词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力量中完美蝶变。学诗词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一个人经过诗词之美的长期浸润,会变得温柔敦厚、孺雅从容……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绽放(zhàn)B.摇曳(yì)

C.载体(zài)D.敦厚(dū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奔腾B.赡望C.耀眼光茫D.孺雅从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加点的词语,绽放、摇曳是动词,载体、敦厚是名词。

B.文中★处的标点应是顿号。

C.语段中括号内可填入“精益求精"这个成语。

D.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学诗词”是一个动宾短语。

【答案】(1)学诗词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2)B

(3)A

(4)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动词;名词;形容词;常见易混成语辨析;顿号;动宾短语;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1)抄写题按要求用楷体书写,字迹工整,规范即可。

(2)B:摇曳(yì)——(yè)

(3)A:正确

B:赡望——瞻望

C:耀眼光茫——耀眼光芒

D:孺雅从容——儒雅从容

(4)A:错误。敦厚,是形容词,不是名词。

故答案为:(1)学诗词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2)B;(3)A;(4)A

【点评】(1)本题考查书写能力。按要求用楷体书写,字迹工整,规范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4)本题考查综合知识。1)词语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注意掌握词性的定义。2)标点符号运用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常考符号有: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3)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成语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4)常考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2.(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道家典籍之一。

B.《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D.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如“将军亚夫持兵揖”中的“揖"指“拱手行礼”,“生以乡人子谒余"中的“谒”指“拜见"。

【答案】B

【知识点】礼俗;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B.《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家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其体例为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共三十三卷,约12万字。《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战国策》实际上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而非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史实的史书体裁,而《战国策》则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选项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

3.(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题目作者名句批注

《龟虽寿》曹操,志在千里。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

《出师表》诸葛亮___,___。运用对偶句式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行路难(其一)》李白___,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借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理想仍在的心志。

《望岳》杜甫,。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描绘了洞庭湖水天合一的神奇景色。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夕阳西下,。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答案】老骥伏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闲来垂钓碧溪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涵虚混太清;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骥、枥、垂、钓"等字。

故答案为:①老骥伏枥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③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闲来垂钓碧溪上

⑤会当凌绝顶

⑥一览众山小

⑦涵虚混太清

⑧断肠人在天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①④⑦⑧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②③⑤⑥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4.(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活动一】知识探秘

(1)下面是小于同学拟写的“和田白玉介绍词”中的几句话,画线句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玉文化在中国有8000多年历史。①大约3000年前左右,中国玉文化出现重大转折,从崇拜各种颜色的地方性玉石,转向崇拜一个产地的一种颜色的特优级玉石——和田白玉。②和田白玉在中国文化中具备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吉祥、高贵和美好的象征。③因为它非常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温润高洁的思想,所以被视为玉中极品。

(2)小文同学找到一段介绍硬玉翡翠的文字,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翡翠的质量和价值主要从其颜色、质地、透明度、纯净度等方面来衡量。

②含铬、镁元素较多的呈绿色,人们通常称之为翠。

③其中,含铁元素较多的呈红色,人们通常称之为翡。

④而又以绿白相间或红绿相间为最,只有钻石、祖母绿、猫眼石等贵重珠宝才能与之媲美。

⑤一般来说,翡翠以绿色为上乘,以色碧如嫩叶、光泽如凝脂、半透明状为好。

⑥翡翠即通常所说的硬玉,属于钠铝硅酸盐类。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②⑤④⑥

C.⑥③②①⑤④D.⑥⑤④①②③

(3)小艾同学对“玉"字的演变很感兴趣,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甲骨文“玉”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像_________,一竖表示用来穿玉的绳子,两端的绳子外露,三条短横表示的是三块玉。

金文到了金文,___。

小篆小篆沿用了金文的形体,不过,玉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字形如“王"。

隶书隶变以后,为了区别于“王”字,_________。

楷书楷书沿用隶书字形,字体方正。

【答案】(1)①句,删去“左右"(或“大约”);②句,“具备"改为“具有”(或“有"占有”“享有"等)。

(2)C

(3)一根绳子穿着几块玉的形状;用来穿玉的绳子不再外露;增加了一点,写作“玉”字

【知识点】句子排序;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①句。“大约"和“左右”重复啰嗦,删去其中一个即可。②句。具备重要的地位,搭配不当,把“具备"改为“具有”,或“有”,或“占有”,或“享有"。(2)通读语段,是讲翡翠。先介绍翡翠定义,⑥是起始句。之后具体介绍“翡”和“翠”,③②排列。之后指出翡翠衡量价值的点,接①。指出上乘的翡翠类型,接⑤。指出最好的翡翠是什么样的,接④。即⑥③②①⑤④。

(3)玉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根丝绳串着四片宝石的薄片,丝绳上端为绳结。

玉的金文形式,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将甲骨文中代表玉石的多个小块简化为三条等长的横画,用来穿玉的绳子不再外露,表示玉石的基本形态。

玉的隶书形式是在“王”字上加一点指事符号,写作“玉"字,以区别于“王”字。

故答案为:(1)①句,删去“左右"(或“大约”);②句,“具备"改为“具有”(或“有"占有”“享有"等)。(2)C(3)①一根绳子穿着几块玉的形状。②用来穿玉的绳子不再外露。③增加了一点,写作“玉”字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2)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3)本题考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注意要联系横线处上下文,揣摩横线处句子语境,合理组织语言,同时注意是否存在格式等隐形要求。

5.(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经典名著,踏上寻美之路。新疆雪莲中学正在开展“品书寻美”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二】艺术探美

(1)经典名著中有很多意志坚强的人物形象。下列表格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作品人物及事迹

A《经典常谈》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以《离骚》明志;司马迁用坚定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天赋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经过四次死里逃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C《红星照耀中国》许多艰苦奋斗、意志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不畏艰险,完成了长征这一壮举。

D《简·爱》简·爱虽然历经磨难,但她意志坚强,执着追求,维护自身独立的人格,信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最终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2)《朝花夕拾》的美在于“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请任选下面一个语段,并结合原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美"的体现。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节选自《五猖会》)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我听父亲说过,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舐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节选自《狗·猫·鼠》)

(3)很多名著的人物(动物)都既有动物属性,又有人的特点,如《西游记》《昆虫记》中的记述。请结合这两部名著举例谈谈你对这一点的认识。

【答案】(1)B

(2)《五猖会》一文写迎神赛会时孩子们憧憬、享受着游戏的快乐,这是多么“温馨的回忆”;而去看五猖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人感到扫兴和痛苦,这里就有着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理性的批判”。

《狗·猫·鼠》中,“我"回忆自己曾经救养一只可爱的隐鼠的经历,是“温馨的回忆”;而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则体现出“理性的批判"。

(3)《西游记》中,孙悟空毛脸猴相,有着猴子敏捷、好动的特性,同时又有着人的特点,如忠心耿耿、嫉恶如仇、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等。《昆虫记》中,蜜蜂以花为食,辛勤采蜜,同时它们又像人一样,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高效而有序地劳动。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经典常谈》

【解析】【分析】(1)B:错误。保尔在战场上身受重伤,右眼失明,不得不退出前线修筑铁路。不久又患上伤寒肺炎,最后保尔病情恶化,双腿完全瘫痪,双目失明。在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打击的情况下,保尔依然选择勇敢面对,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是先四次死里逃生,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再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选项内容颠倒了。

(2)《五猖会》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是“温馨的回忆”。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这是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理性的批判"。

《狗·猫·鼠》作者回忆自己曾经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是“温馨的回忆”。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这是“理性的批判”。

(3)孙悟空是毛脸雷公嘴、查耳朵、折鼻梁,这是猴子的长相。爱吃桃子,调皮,是猴子的特性。在护送唐僧取经过程中忠心耿耿、嫉恶如仇,是人的性格。

《昆虫记》中蜜蜂采蜜,是动物特性。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会形成队伍,通过舞蹈来传递花源的位置信息。它们共同协作,高效地采集花蜜,并将其带回蜂巢。此外,蜜蜂还会通过集体的努力来保护蜂巢,确保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像人一样有组织性和合作性。

故答案为:(1)B

(2)《五猖会》一文写迎神赛会时孩子们憧憬、享受着游戏的快乐,这是多么“温馨的回忆";而去看五猖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人感到扫兴和痛苦,这里就有着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理性的批判"。

《狗·猫·鼠》中,“我”回忆自己曾经救养一只可爱的隐鼠的经历,是“温馨的回忆";而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则体现出“理性的批判”。

(3)《西游记》中,孙悟空毛脸猴相,有着猴子敏捷、好动的特性,同时又有着人的特点,如忠心耿耿、嫉恶如仇、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等。

《昆虫记》中,蜜蜂以花为食,辛勤采蜜,同时它们又像人一样,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高效而有序地劳动。

【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读懂名著内容,理解名著大意。结合给到的语段,分析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读懂名著内容,掌握名著大意。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名著中人物(动物)都既有动物属性,又有人的特点的具体情节即可。

6.(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古代诗歌阅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莫笑"以劝说口吻表现乡民待客的盛情,而“足”字则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好客,两句渲染出了丰收之年山西村一片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出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出南宋时期农村的风俗画卷。“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春社日人们欢快劳动场面的热爱。

D.这是首记游诗,题目简洁,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层次分明。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能切“游"字,可谓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答案】C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C:错误。衣冠简朴古风存,翻译为: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甲】【乙】两篇文字,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至:到

C.相与步于中庭相与:相处

D.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有秋日月夜美妙景色的描写,有作者被贬黄州后生活片段的叙述,还有其复杂心绪的表达。

B.作者写“月色入户"的景象,已隐约流露出此时的心境。而“欣然起行”则写出他看到皎洁月色后欢欣的心情和举动。

C.“积水空明"给人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句动静结合,点染出一个澄澈灵动的美妙境界。

D.文章结尾一句表意丰富,“但"耳”等词语,在平缓的转折中,透露出作者旷达的胸襟和思念远地亲人的深切情感。

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B.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C.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D.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11.甲、乙两文都写月夜出游,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所见之景有什么不同。

【答案】7.C

8.①(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②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9.D

【乙】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①杂揉,屠酤②纷然。归舍已三鼓⑧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爽:指当地的少数民族黎族。②屠酤:文中指屠户和卖酒的人。③三鼓:三更。

10.D

11.甲文作者见到的是承天寺里空明澄澈、清幽宁静之景;乙文作者见到的是儋州小城上元夜百姓生活祥和安宁、热闹繁荣之景。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通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两篇文言文所见之景的不同即可。

【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

己卯上元节,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看我,说:“在这月光较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我很高兴地听从他们的提议。于是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回到家已经三更天了。家里人掩门熟睡,已经第二次发出了鼾声。我放下拐杖发笑,心想我半夜出游和家人酣睡究竟哪个有得?哪个有失?苏过问我为什么笑,我是自己笑自己。这也是在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鱼未钓到,就想到更远地方去,(却)不知道钓鱼是不一定要钓上大鱼的。

7.C:错误。例句翻译为: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一起。不是相处的意思

故答案为:C

8.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户、欣然、行、但、闲人"。户:门。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故答案为:①(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②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9.D:错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为: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此句笔锋陡转,诗人连发二问,又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都是清闲之人,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作者豁达的胸襟。没有思念亲人。

故答案为:D

10.例句翻译为:这也是在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鱼未钓到,就想到更远地方去,(却)不知道钓鱼是不一定要钓上大鱼的。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是完整的句子结构,后面可断句,在“得"后面断句。“更欲远去”表想法,单独成句,后面可断句,在“去"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D

11.【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为: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写承天寺夜晚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景象。

【乙】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翻译为:有几个老书生过来看我,说:“在这月光较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我很高兴地听从他们的提议。于是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写儋州小城上元夜百姓生活安宁和乐,热闹繁荣的景象。

故答案为:甲文作者见到的是承天寺里空明澄澈、清幽宁静之景;乙文作者见到的是儋州小城上元夜百姓生活祥和安宁、热闹繁荣之景。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在专业领域,人工智能(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种现象被称为AI幻觉。AI幻觉指的是AI会生成貌似合理连贯,但同输入问题意图不一致、同世界知识不一致、与现实或已知数据不符合或无法验证的内容。AI幻觉普遍存在。2023年2月,谷歌发布的AI聊天机器人Bard对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曾做出不真实陈述;2023年3月,美国的两名律师向当地法院提交了一份用ChatGPT生成的法律文书,这份文书格式工整、论证严密,但其中的案例却是虚构的……OpenAI研究人员虽曾在2023年6月初发布报告称“找到了解决AI幻觉的办法”,但其也承认,“即使是最先进的AI模型也容易生成谎言,它们在不确定的时刻会表现出捏造事实的倾向”。目前,国内大语言模型虽无产生AI幻觉的相关披露,但也可从相关公开报道中找到端倪。2023年9月,腾讯混元大语言模型正式亮相。针对大模型容易“胡言乱语"的问题,腾讯优化了预训练算法及策略,让混元大模型出现幻觉的概率比主流开源大模型降低了30%~50%。

AI幻觉源自AI本身。不同研究工作对AI幻觉的分类各不相同。总体而言,AI幻觉可以分为内在幻觉和外在幻觉两类。内在幻觉是同输入信息不一致的幻觉内容,包括同用户输入的问题或指令不一致,或是同对话历史上下文信息相矛盾。如AI模型会在同一个对话过程中,针对用户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问方式,给出自相矛盾的回复。外在幻觉则是同世界知识不一致或是通过已有信息无法验证的内容,例如AI模型针对用户提出的事实性问题给出错误回答,或编造无法验证的内容。从技术原理上看,AI幻觉多由AI对知识的记忆不足、理解能力不足、训练方式的固有弊端及模型本身的技术局限性导致。AI幻觉会造成知识偏见与误解,甚至有时会导致安全风险、伦理和道德问题。

尽管AI幻觉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但业界正试图通过技术改进和监管评估来缓解其影响,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例如在预训练、强化学习微调、推理生成等阶段中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有望缓解AI幻觉现象。专家表示,破解AI幻觉将提高AI系统的实用性、可信度和可应用性,这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同时,更可靠的AI系统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这将促进技术进步的速度,带来更多的创新。未来,破解AI幻觉需要进一步在算法、数据、透明度和监管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AI系统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3年11月24日)

材料二: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一些潜在的隐患和道德伦理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例如,人工智能在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换脸”技术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采集不当带来数据泄露,算法漏洞加剧认知偏见……这说明,人工智能不单具有技术属性,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唯有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才能更好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其健康发展。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给人工智能的治理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亟待相关法律和伦理工作者作答。

为此,必须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制定相应规则,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等。只有正确处理好人和机器的关系,才能更好走向“人机混合"的智能时代。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有效防控人工智能发展风险。各地区各行业也正在建立更加完善的多方治理机制,形成协作格局,贡献治理智慧,共享治理成果。

(摘编自光明网,2024年2月5日)

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幻觉是指人工智能会生成与输入问题意图或世界知识不一致、与现实数据不符合或无法验证的,却貌似合理连贯的内容。

B.AI幻觉普遍存在,AI聊天机器人、ChatGPT、腾讯混元大语言模型与主流开源大模型等人工智能,都曾出现过AI幻觉现象。

C.AI幻觉源自其本身,从技术原理上看,多是由AI对知识的记忆不足、理解能力不足、训练方式的固有弊端、模型的技术局限导致。

D.AI潜在的一些隐患及道德伦理问题的显现,说明了人工智能既有技术属性,同时还有社会属性,很多问题还需要相关工作者作答。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业界目前已通过技术改进和监管评估,缓解了AI幻觉在短时期内难以完全消除的情况。

B.按AI幻觉的分类,同世界知识不一致或是通过已有信息无法验证的内容属于内在幻觉。

C.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更好地走向“人机混合”的智能时代。

D.两则材料所提到的一些事例,使得材料一说明的内容和材料二阐释的内容更具体充实。

14.怎样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提出三点建议。

【答案】12.A

13.D

14.①不断改进技术,强化监管评估;②加强研判防范,制定相应规则;③整合学科力量,加强问题研究;④完善治理机制,多方协作共享。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启示、感悟、建议类;筛选新闻材料关键信息

【解析】【点评】(1)(2)这两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材料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提建议。读懂题目要求,通读材料,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即可。

12.A:错误。【材料一】第一段:AI幻觉指的是AI会生成貌似合理连贯,但同输入问题意图不一致、同世界知识不一致、与现实或已知数据不符合或无法验证的内容。“与现实数据不符合或无法验证的"错误。

故答案为:A

13.A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但业界正试图通过技术改进和监管评估来缓解其影响,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已通过”错误。

B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外在幻觉则是同世界知识不一致或是通过已有信息无法验证的内容。选项错误,应该是外在幻觉,不是内在幻觉。

C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只有正确处理好人和机器的关系,才能更好走向“人机混合"的智能时代。是“只有......才”,有前提的,不是“只要......就"。

D正确

故答案为:D

14.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材料一】第三段:但业界正试图通过技术改进和监管评估来缓解其影响,以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可靠应用。即不断改进技术,强化监管评估。

【材料一】第三段:未来,破解AI幻觉需要进一步在算法、数据、透明度和监管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AI系统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即采取措施,以确保AI系统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

【材料二】第二段:为此,必须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制定相应规则,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即加强研判防范,制定相应规则。

【材料二】第二段: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等。即整合学科力量,加强问题研究。

【材料二】第三段:各地区各行业也正在建立更加完善的多方治理机制,形成协作格局,贡献治理智慧,共享治理成果。即完善治理机制,多方协作共享。

故答案为:①不断改进技术,强化监管评估;②加强研判防范,制定相应规则;③整合学科力量,加强问题研究;④完善治理机制,多方协作共享。⑤采取措施,以确保AI系统的决策更加准确可靠。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的第一支钢笔

梁晓声

它是黑色的,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胶皮笔囊内没有夹管,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墨水吸得太足,写字常常“呕吐”,弄脏纸和手。

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某些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我却没有钢笔可用,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

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逼着母亲非立刻给买一支吸水笔不可。

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

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

母亲叹了口气,为难地说:“你这孩子,真不懂事。这月买粮的钱,是向邻居借的;交房费的钱,也是向邻居借的;给你妹妹看病,还是向邻居借的钱。为了今天给你买一支吸水笔,你就非逼着妈妈再去向邻居借钱吗?叫妈妈怎么向邻居张得开口啊?"

我却不管母亲好不好意思再向邻居张口借钱,哭闹得更凶。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我赌气哭着跑出了家门……

那天下雨,我在雨中游荡了大半日不回家,衣服淋湿了,头脑也淋得平静了,心中不免后悔自责起来。是啊,家里生活困难,仅靠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每月寄回几十元钱过日子,母亲不得不经常向邻居开口借钱。母亲是个很顾脸面的人,每次向邻居家借钱,都需鼓起一番勇气。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昵?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对不起母亲了。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在坡下,帮拉货的手推车夫们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我走到那座大桥下,等待许久,不见有手推车来。雨越下越大,我只好站到一棵树下躲雨。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的影子,只有公共汽车偶尔驶来驶往。远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我正感到沮丧,想离开,雨又太大;等下去,肚子又饿。忽然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拉车人在大雨中缓慢地、一步步地朝这里拉来。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两条裤腿都挽到膝盖以上,双臂拼力压住车把,每迈一步,似乎都使出了浑身的劲。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

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问:“要帮一把吗?”

他应了一声。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明白是正需要我“帮一把"的意思,就赶快绕到车后,一点也不隐藏力气地推起来。车上不知拉的何物,非常沉重。还未推到半坡,我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双腿发软,气喘吁吁。那时我才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钱并非容易挣到的。即使一角钱,也是并非容易挣到的。我还空着肚子呢。又推了几步,实在推不动了,产生了“偷劲”的念头。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我刚刚松懈了一点力气,就觉得车轮顺坡倒转。不行,不容我“偷劲"。那拉车人,也肯定是拼着最后一点力气在坚持,在顽强地向坡上拉。我不忍心“偷劲”了。我咬紧牙关,憋足一股力气,发出一个孩子用力时的哼唷声,一步接一步,机械地向前迈动步子。

车轮忽然转动得迅速起来。我这才知道,已经将车推上了坡,开始下坡了。手推车飞快地朝坡下冲,那拉车人身子太轻,压不住车把,反被车把将身子悬起来,双腿离了地面,控制不住车的方向。幸亏车的方向并未偏往马路中间,始终贴着人行道边,一直滑到坡底才缓缓停下。

我一直跟在车后跑,车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雨水,混和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

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时,满怀期望地说:“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母亲变成老太婆了。那支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有删改)

15.本文叙述的事件波澜起伏,请结合文章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16.请赏析文章开篇画线的句子。

17.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对后文写“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请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18.小学时我们曾学过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其实本文也可以用这个题目。就是这位“慈母"让“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和第一支钢笔。可是两文所写的“母亲"对“我”的态度,好像也有不那么“慈爱"的地方:《慈母情深》中,“母亲”大声喝问“我";本文中,“母亲”还打了“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梁晓声《慈母情深》)

【答案】15.①“我"哭闹着逼母亲借钱买钢笔,母亲为难打了我。③“我”去帮人推车,要推车费时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

16.①运用描写和拟人手法,如“黑色"粗大”“笨拙"呕吐”等词,突出了钢笔粗陋的外观和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②连用“吸"捏”“鼓"等一系列动词,进一步展现钢笔的老旧不堪。③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也蕴含作者对这支老旧钢笔所寄托的深挚情感,引出“我”对母亲的怀念。

17.①“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说明雨天视线模糊,看不清楚;②“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说明货物高还盖着雨布,使人无法看清;③“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说明拉车人身子俯得太低,无法看清。④“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说明拉车人回应的声音含混,使人听不真切。这些伏笔都为后文写母子最后发现是对方时“完全怔住"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

18.①真实性:真实展现“母亲”的艰辛劳苦,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家庭重担,甚至繁忙的工作和艰难的生活已容不得她温言细语;②代表性:很多母亲都是这样,在生活本很艰难的情况下,仍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是真正的“慈母”,伟大而无私。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拟人;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画线句,从修辞手法、加点字、描写方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结构、五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注意一个句子,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要答全了。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后文写“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的句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母亲"打“我”的句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母亲打我的原因,分析对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的意义,理解作者这么写的用意即可。

15.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三段: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逼着母亲非立刻给买一支吸水笔不可。第五段:我不停地哭闹,喊叫:“不不,我今天就要。你去给我借钱买。"第七段: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即“我”哭闹着逼母亲借钱买钢笔,母亲为难打了我。

第十五段: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得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即“我"去帮人推车,要推车费时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

故答案为:①“我”哭闹着逼母亲借钱买钢笔,母亲为难打了我。③“我"去帮人推车,要推车费时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

16.①黑色、粗大、笨拙,描写了钢笔粗陋的外观。写字常常“呕吐”,拟人,赋予钢笔人的情态,写了钢笔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

②吸、捏、鼓,一系列动词,生动的写出了这支钢笔老旧不堪,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

③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多用断句,有节奏感,突出作者对这支钢笔的深情,突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

故答案为:①运用描写和拟人手法,如“黑色"粗大”“笨拙"呕吐”等词,突出了钢笔粗陋的外观和几乎丧失书写功能的情况。②连用“吸"捏”“鼓"等一系列动词,进一步展现钢笔的老旧不堪。③多用短句,富有节奏感,也蕴含作者对这支老旧钢笔所寄托的深挚情感,引出“我”对母亲的怀念。

17.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第十段:远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写雨太大了,到处迷迷蒙蒙,所以我后面也看不清拉车人。

第十一段:忽然发现了一辆手推车,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第十三段: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写货物太高,所以我在后面推车是看不清拉车人的。

第十一段:那人没穿雨衣,头上戴顶草帽。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也不知他是个老头,还是个小伙儿。写拉车人拼命拉车,我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人。

第十三段:他应了一声。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写拉车人说话声音含糊让人听不清楚,所以作者不能从声音中分辨出这是自己母亲。

这些伏笔都为后文写母子最后发现是对方时“完全怔住"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

故答案为:①“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说明雨天视线模糊,看不清楚;

②“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遮盖着雨布”,“反正拉车人是看不见我的”,说明货物高还盖着雨布,使人无法看清;

③“腰弯得很低,上身几乎俯得与地面平行了”,“由于他上身俯得太低,我无法看见他的脸”,说明拉车人身子俯得太低,无法看清。

④“我没听清他应的是什么”,说明拉车人回应的声音含混,使人听不真切。这些伏笔都为后文写母子最后发现是对方时“完全怔住”的情节作了提示或暗示。

18.本文中,“母亲"打了“我”,是因为母爱持家太辛苦,努力挣钱养家,我还不懂事非要立即借钱买钢笔,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重担让母亲变得急躁粗暴,不再温言细语。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虽然母亲打了我,但还是想办法拉车攒钱给我买了钢笔,和和其他妈妈一样,虽然生活艰苦,但还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很有典型性、代表性,这就是慈母心,伟大且无私。

故答案为:①真实性:真实展现“母亲"的艰辛劳苦,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家庭重担,甚至繁忙的工作和艰难的生活已容不得她温言细语;

②代表性:很多母亲都是这样,在生活本很艰难的情况下,仍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是真正的“慈母”,伟大而无私。

19.(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梁启超曾说:“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凡趣味的性质,总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所以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

请以“趣在其中”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答案】【参考例文】

趣在其中

梁任公曾言:“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此言深得我心。在我看来,生活的趣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无穷乐趣。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我便开始了我的“劳作”之趣。我并非农夫,但我的劳作同样充满了意义。我打扫房间,整理书桌,让一切井然有序。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也享受到了成果带来的满足。当我看到整洁的房间和整齐的书桌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便是劳作之趣。

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书房,我沉浸在游戏之趣中。我并非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玩家,但我热爱那些能激发我思考和创造力的游戏。我喜欢解谜游戏,通过观察和推理,一步步解开谜题,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我也喜欢棋类游戏,与对手斗智斗勇,享受那种紧张而刺激的氛围。在游戏中,我找到了挑战和乐趣,也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傍晚时分,我拿起画笔,沉浸在艺术之趣中。我并非专业的画家,但我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喜欢用画笔在纸上留下我的痕迹,表达我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我画过风景,画过人物,也画过抽象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也体验到了艺术带来的美感。当我完成一幅作品时,我会仔细地欣赏它,感受它带给我的喜悦和成就感。

夜晚,我沉浸在学问之趣中。我喜欢阅读,喜欢学习新知识。无论是历史、文学、科学还是哲学,我都充满了好奇心。我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参加讲座等方式,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体验到了求知的乐趣。当我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点时,我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生活中处处有趣,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劳作、游戏、艺术、学问,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都蕴含着无穷的乐趣和价值。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和热爱生活的心,便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去体验、去享受这充满趣味的生活吧!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审题。趣在其中,趣味在劳作、游戏、艺术、学问中。写你在劳作、游戏、艺术、学问中获得的趣味和新感悟,对你人生的积极意义和引导作用。写作时要围绕这点,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写。

第二,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在学习中获得趣味,理解学习的意义;在劳作中获得趣味,感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意义。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自己那次和好友的争论,那是过于一道古诗鉴赏题的赏析方法争论。我的观点是可以从诗人的生平背景出发,掌握诗人的人生轨迹,自然能了解对应时间段诗人作品的情感。好友认为不能这样,应该从古诗内容出发,逐个分析古诗的词,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争论虽然刚开始很火热,谁也不服谁,但是经过一番争论后,我和好友发现,其实双方的观点都有理,把双方观点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全面的赏析古诗情感。在争论中我知道了古诗鉴赏题的正确答题方法,学习可真有趣。

第四,结构。写记叙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在学习中获得趣味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

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趣在学习中。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吃透题目的精髓,把握住中心词,明确修饰限制词。立意通常来讲可以分为几大主题,比如读书(读书对我的影响)、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对我的影响)、成长(什么激励了我努力成长),围绕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最好是自身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知的材料。不要临时去编,平时要准备好几类常用的素材,到写作文时好套用。可以是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手法。我们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初中以记叙文为主,注意要写好情节,写人一定要有描写,不要凑字数;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1/1新疆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

1.(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诗词因万古不磨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奔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绽放在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中,鲜活在中华儿女的眉间心上。古往今来,诗词佳句摇曳着以情动人的风采,凭借其独特的抒情★教化和审美功能,成为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载体。岁月变迁,人事代谢,古典诗词创作(),已经发展到令后人瞻望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经典的耀眼光茫,也让中华诗词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力量中完美蝶变。学诗词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一个人经过诗词之美的长期浸润,会变得温柔敦厚、孺雅从容……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绽放(zhàn)B.摇曳(yì)

C.载体(zài)D.敦厚(dūn)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奔腾B.赡望C.耀眼光茫D.孺雅从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加点的词语,绽放、摇曳是动词,载体、敦厚是名词。

B.文中★处的标点应是顿号。

C.语段中括号内可填入“精益求精”这个成语。

D.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学诗词"是一个动宾短语。

2.(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道家典籍之一。

B.《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D.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如“将军亚夫持兵揖"中的“揖”指“拱手行礼”,“生以乡人子谒余”中的“谒"指“拜见”。

3.(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题目作者名句批注

《龟虽寿》曹操,志在千里。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

《出师表》诸葛亮___,___。运用对偶句式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行路难(其一)》李白___,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借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理想仍在的心志。

《望岳》杜甫,。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描绘了洞庭湖水天合一的神奇景色。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夕阳西下,。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4.(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活动一】知识探秘

(1)下面是小于同学拟写的“和田白玉介绍词"中的几句话,画线句中有两句有语病,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玉文化在中国有8000多年历史。①大约3000年前左右,中国玉文化出现重大转折,从崇拜各种颜色的地方性玉石,转向崇拜一个产地的一种颜色的特优级玉石——和田白玉。②和田白玉在中国文化中具备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吉祥、高贵和美好的象征。③因为它非常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温润高洁的思想,所以被视为玉中极品。

(2)小文同学找到一段介绍硬玉翡翠的文字,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翡翠的质量和价值主要从其颜色、质地、透明度、纯净度等方面来衡量。

②含铬、镁元素较多的呈绿色,人们通常称之为翠。

③其中,含铁元素较多的呈红色,人们通常称之为翡。

④而又以绿白相间或红绿相间为最,只有钻石、祖母绿、猫眼石等贵重珠宝才能与之媲美。

⑤一般来说,翡翠以绿色为上乘,以色碧如嫩叶、光泽如凝脂、半透明状为好。

⑥翡翠即通常所说的硬玉,属于钠铝硅酸盐类。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②⑤④⑥

C.⑥③②①⑤④D.⑥⑤④①②③

(3)小艾同学对“玉”字的演变很感兴趣,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甲骨文“玉"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像_________,一竖表示用来穿玉的绳子,两端的绳子外露,三条短横表示的是三块玉。

金文到了金文,___。

小篆小篆沿用了金文的形体,不过,玉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字形如“王”。

隶书隶变以后,为了区别于“王"字,_________。

楷书楷书沿用隶书字形,字体方正。

5.(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经典名著,踏上寻美之路。新疆雪莲中学正在开展“品书寻美”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二】艺术探美

(1)经典名著中有很多意志坚强的人物形象。下列表格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作品人物及事迹

A《经典常谈》屈原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以《离骚》明志;司马迁用坚定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天赋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经过四次死里逃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C《红星照耀中国》许多艰苦奋斗、意志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不畏艰险,完成了长征这一壮举。

D《简·爱》简·爱虽然历经磨难,但她意志坚强,执着追求,维护自身独立的人格,信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最终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2)《朝花夕拾》的美在于“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请任选下面一个语段,并结合原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美"的体现。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节选自《五猖会》)

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我听父亲说过,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舐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节选自《狗·猫·鼠》)

(3)很多名著的人物(动物)都既有动物属性,又有人的特点,如《西游记》《昆虫记》中的记述。请结合这两部名著举例谈谈你对这一点的认识。

6.(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古代诗歌阅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莫笑”以劝说口吻表现乡民待客的盛情,而“足"字则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好客,两句渲染出了丰收之年山西村一片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出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出南宋时期农村的风俗画卷。“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春社日人们欢快劳动场面的热爱。

D.这是首记游诗,题目简洁,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层次分明。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能切“游”字,可谓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阅读【甲】【乙】两篇文字,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至:到

C.相与步于中庭相与:相处

D.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有秋日月夜美妙景色的描写,有作者被贬黄州后生活片段的叙述,还有其复杂心绪的表达。

B.作者写“月色入户"的景象,已隐约流露出此时的心境。而“欣然起行”则写出他看到皎洁月色后欢欣的心情和举动。

C.“积水空明"给人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句动静结合,点染出一个澄澈灵动的美妙境界。

D.文章结尾一句表意丰富,“但"耳”等词语,在平缓的转折中,透露出作者旷达的胸襟和思念远地亲人的深切情感。

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B.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C.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D.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11.甲、乙两文都写月夜出游,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所见之景有什么不同。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在专业领域,人工智能(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种现象被称为AI幻觉。AI幻觉指的是AI会生成貌似合理连贯,但同输入问题意图不一致、同世界知识不一致、与现实或已知数据不符合或无法验证的内容。AI幻觉普遍存在。2023年2月,谷歌发布的AI聊天机器人Bard对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曾做出不真实陈述;2023年3月,美国的两名律师向当地法院提交了一份用ChatGPT生成的法律文书,这份文书格式工整、论证严密,但其中的案例却是虚构的……OpenAI研究人员虽曾在2023年6月初发布报告称“找到了解决AI幻觉的办法”,但其也承认,“即使是最先进的AI模型也容易生成谎言,它们在不确定的时刻会表现出捏造事实的倾向"。目前,国内大语言模型虽无产生AI幻觉的相关披露,但也可从相关公开报道中找到端倪。2023年9月,腾讯混元大语言模型正式亮相。针对大模型容易“胡言乱语”的问题,腾讯优化了预训练算法及策略,让混元大模型出现幻觉的概率比主流开源大模型降低了30%~50%。

AI幻觉源自AI本身。不同研究工作对AI幻觉的分类各不相同。总体而言,AI幻觉可以分为内在幻觉和外在幻觉两类。内在幻觉是同输入信息不一致的幻觉内容,包括同用户输入的问题或指令不一致,或是同对话历史上下文信息相矛盾。如AI模型会在同一个对话过程中,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