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现代文阅读Ⅰ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
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乏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汉代则有了国人走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
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唐代不仅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唐代的造船技术更加高超,船体设计、船帆制造以及轮桥起重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发明。在与日本等国的海战中,唐朝船队多次取得胜利。唐代开始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这是针对海洋经贸最早的官方常设机构。沿海港口城市也随之快速发展,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新唐书·地理志》等典籍对于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等的记述更为详尽,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
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宋代特别是南宋高度重视海洋贸易,明确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市舶机构,对海洋贸易采取了宽松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上转至海洋,航海技术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滞了海洋文化的发展。
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各历史阶段的总体性特征的研判,不难看出其鲜明的海洋特质。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迁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形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
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一个生动例证。宋代以来,妈祖信仰不断丰富发展,如今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就文化特征而言,妈祖信仰蕴含的大爱精神正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特征的重要体现。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在海洋贸易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但中华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统。早在两汉时期,中华先民的海洋活动就以各国的相互交流、往来互信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
(摘编自林大志《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认为,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内陆文化。黑格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B.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又有辽阔的海疆,中华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陆地和海洋双重品格,其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
C.中国海洋文化富有开拓进取精神,西方几百年的海洋史,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就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同构的特点,其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构成特质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精神内涵因之不断得到增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与海洋关系不大,原因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如黑格尔就曾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
B.汉代时,国人开始走向远海,并且有了更为具体文献记载,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交流,东至日韩,南达东南亚各国。
C.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促进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
D.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明清,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大规模的海上航行。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中华海洋文化开放包容”观点的一项是()
A.南越王墓出土了多件舶来品或是带有异域色彩的文物,其中有波斯风格的银盒、异域特色的金花泡、乳香、非洲象牙、饰花石髓珠等。
B.隋炀帝派屯田主事常骏等人,挑带5000匹绸缎厚礼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赤土国王回赠金芙蓉冠、龙脑等物,两国建立邦交,互通使节。
C.浙江吴兴、福建连江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有木船或木浆的遗存,古籍《物原·器原》中记载“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
D.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梯航万国”的海上贸易十字路口,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人们,纷至沓来侨居在这里。
4.请以明清时期海洋文化的发展为例,谈谈你对“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迂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的理解。
5.作者是如何批驳黑格尔观点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C
2.D
3.C
4.①明清两朝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明清两朝既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碍了海洋文化的发展。②但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无法改变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5.①开头陈述黑格尔的观点,直接指出其观点的片面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②然后以史实为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精神特质,并且这种海洋文化精神特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同构、开拓进取等精神特质不断强化,直击黑格尔“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停滞的”观点。③最后进一步指出开放包容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显著特征、基本特质,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总结全文,照应、强化自己的观点,有力驳斥了黑格尔的观点。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偷换概念,“具有强烈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是海洋贸易的过程”,而不是海洋史。原文是“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用的是“可以说”,选项太过绝对。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原因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偏概全,这种观点形成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B.“汉代时,国人开始走向远海"错误。原文是指汉代走向远海,有了更具体的记载,并不是汉代才开始走向远海。C.“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促进了……”促进形成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原因是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大海的自然属性促进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B、D项是中国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对外交往,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特点。C.表明开始航海活动的时间早,不能体现开放包容。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①明清两朝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结合“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滞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可知,明清两朝既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碍了海洋文化的发展。②结合“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迁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形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可知,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无法改变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故答案为:①明清两朝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明清两朝既有郑和七下西洋,也有“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碍了海洋文化的发展。②但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这种海洋政策的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影响,无法改变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开头“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陈述黑格尔的观点,“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直接指出其观点的片面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②然后,中间主体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各历史阶段的总体性特征的研判,不难看出其鲜明的海洋特质”以史实为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精神特质,并且这种海洋文化精神特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同构、开拓进取等精神特质不断强化,直击黑格尔“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停滞的"观点。③最后,最后一段“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从三个角度进一步指出开放包容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显著特征、基本特质,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总结全文,照应、强化自己的观点,有力驳斥了黑格尔的观点。故答案为:①开头陈述黑格尔的观点,直接指出其观点的片面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海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②然后以史实为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精神特质,并且这种海洋文化精神特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同构、开拓进取等精神特质不断强化,直击黑格尔“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停滞的"观点。③最后进一步指出开放包容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显著特征、基本特质,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总结全文,照应、强化自己的观点,有力驳斥了黑格尔的观点。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现代文阅读Ⅱ
秋麦
乔叶
如果还是小时候的福田庄,如果我还在福田庄,这时节就该能吃上碾馔。青黄不接时它是过渡的应急,饱腹无忧时它便是应季的美味。对我来说它不是词儿,它就是一股气息。把籽粒饱满却还没有变得坚实的青青麦穗割下,揉搓,去掉还没有变得焦脆的麦芒,再去掉还没有变得焦黄的麦壳,那柔嫩得如少女一样的麦粒就裸呈了出来。然后放到石磨上一遍一遍地碾,碾成青绿色的小条条,就成了碾馔。用蒜炒一下就很清香可口,如果奢侈一点儿,再破上个鸡蛋,那清香就变成了浓香。当时吃时也不觉得怎样,如今想起来顿时口舌生津。
碾馔吃过没几天,便是秋麦,村里人有时也说麦秋,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和麦用在一起的秋和秋天的秋是两回事。秋麦的秋是动词,意为收获。麦秋的秋是形容词,意为成熟。总之,秋和麦搭配在一起,就是福田庄要割麦子的关键时刻。庄稼庄稼,粮食没有装到仓里,那就都是假的。家家都在田里打仗,人人都在田里打仗,“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怎么能舍得丢呢?一穗也舍不得丢,一粒也舍不得丢,常常是在晚上还要加夜班的。晚上凉快,更重要的是夜露的滋润使得麦穗不会过于焦脆,能有效地减少麦粒掉到地里的损耗。为秋麦加夜班,多值当。奶奶说。
这时父亲照例会被奶奶喊回来。后来我才知道,尽管他的户口早已迁到了象城,可不知怎的村里也给他分了地。在福田庄,他还有地。奶奶需得做饭,还需带着我,没办法下地,如果父亲不回来,三个人的地就只能指靠叔叔一个人。奶奶说,这可不中。
其实即便是父亲回来,干活儿也不怎么中。一个是书生,一是个瘸子,怎么能比得了其他家的人手?好在他们不偷懒,也好在麦垄总是越割越短,不会越割越长。更好在,干着干着,就会有人来帮忙。通常是在黄昏时分,奶奶一手拉着我,一手提着篮子,篮子里是刚出锅的油饼,由雪白的笼布包着,一层层葱花一层层油,面香冲出薄布。碰到人打招呼,贴晌去呀?奶奶响亮地回答:贴晌去!宽回来了吧?不回来能中?在地里呢。
到了地头,远远地便能看到父亲和叔叔在割着麦子,地显得很大,衬得人很小。奶奶抱着我,坐在地头等着。暮色渐浓,村庄里炊烟四起。我说饿了,奶奶便撕一小块油饼给我吃。吃饱了,我昏昏欲睡着,听奶奶打着扇子扯闲话。等到这一垄终于割完,奶奶用水壶给父亲和叔叔冲洗一下手,让他们坐下来吃饼。正吃着,便有人喊着父亲和叔叔的名字:
壮——
宽——
七娘会叫秋旺和春旺来,大耳朵全也会带着他的兄弟来,总之是,三三两两的,会来上几个人。这时他们已经忙完了自家的地,也吃过了饭,专意来给我家干。地里突然热闹起来,他们边干着边和父亲寒暄,问他请了几天假,问他的工作,问他的工资,问什么事该怎么办,一垄垄的麦子就在这些话里被割净,变成了麦茬。有时他们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干着。奶奶看着这情形便会感叹: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还真是这个理儿。
往往是一割完麦子父亲就回了象城。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奶奶为什么一定要叫他回来。其实她从来没指望他能干多少活儿,他的回来具备的是典型的象征意义:都看见了吧,这个远在象城的很有本事的儿子多孝顺,多听我的话。你们给他家帮的忙不会白白浪费,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笔人情债,你们不会亏本。
“麦收有五忙,割挑打晒藏。"麦子割完后的重头戏是打场,也总有人帮忙的。开始是用牲口拉着碌碡碾场翻场扬场。我家每次扬场大耳朵全必来,扬得又快又净。后来就有了半自动化的脱粒机,就是一个砖砌的洞,里面安着一个大风叶,俗称“老虎洞”,因它张嘴吞麦的样子很像老虎。脱粒时最出力的活就是把麦穗送进老虎口,这里若是入得快就能省时省钱。这时是连中午都不休息的,因为中午天气最热,麦子最脆,脱粒的效果最好。可此时也最苦,任谁在老虎口站那么一会儿,就会变成一个黑人。
脱净的麦粒就能颗粒归仓了?当然不能。还要晒。太阳出来了摊开晒,用木锨子摊得匀匀的,薄薄的,再如犁地一样一遍遍地在上面画线,把麦粒画成一沟一沟,一沟翻压着一沟,就都晒到了。太阳落前就要赶紧把麦粒拢成堆儿。晒玉米要放凉了收,晒麦子要趁热收,若放凉了再收就易生牛,别称铁鼓牛,在福田庄这里被极简称呼成了牛。后来我查了一下,它学名叫谷象,和故乡同音。
麦子晒好后,另一个时刻便郑重来临:存新粮。奶奶卧室的角落里,一溜儿放着三口大缸,每一口缸都被一张硬苇席子收成一个圆,扎在缸口,称之为圈,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结构就是囤这个字的本义。要存新粮,得先把陈粮倒出来,我不爱干这活儿。陈粮的陈气我不喜欢闻,新粮的土气也不想忍受。是的,翻晒好的麦子看着虽是很干净,却还是有土。所谓的土气从这新麦身上就能领略得淋漓尽致。当你来到缸边,把麦子往缸里倒时,那一股冲腾而上的气,就是土气。每次被土气呛得让我忍不住对奶奶发牢骚时,她老人家都会说:你是饿得轻。老话说得好,富不盖房,穷不卖粮。家有存粮,心里不慌。恁好的粮,咋还敢嫌弃。
(节选自长篇小说《宝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对“碾馔"的回忆开篇,自然引出秋麦的场景,将读者带入福田庄的劳作生活中,为读者展示出辛苦与温情并存的乡村世界。
B.文中奶奶没指望父亲能干多少活,却一定要叫父亲回来,体现了奶奶对乡土人伦的重视,同时父亲也是奶奶维系人情往来中的一环。
C.“陈粮的陈气我不喜欢闻,新粮的土气也不想忍受”,当“我"发牢骚时,奶奶说“我”是“饿得轻”,表达了对“我”吃不了苦的嫌弃。
D.作者将视角聚焦在乡村生活的“极小处”,对农业知识和文化习俗娓娓道来,呈现了鲜活的乡村图景,使小说极具乡土气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囤”“圈"等字的构造来解释记忆中的“存新粮”环节,表现了主人公在乡村生活中作为体验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
B.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奶奶的俗语,是原乡生活智慧的沉淀,勾勒了奶奶善于讲理的形象,是“我"对乡村世界生活根基的重新体认。
C.小说所选取的几个秋麦场景都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激烈的冲突,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呈现鲜明的散文化特点。
D.作者刻意点明“谷象”谐音“故乡”,有一语双关之妙,塑造了富含底蕴的故乡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
8.有人说乔叶“以平淡而近自然的文风书写山村四时风物与日常生活”,文本中许多方面体现出这种风格,请加以分析。
9.作者以一种“有情"的眼光,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与缝隙中探照着乡村的历史与现实。请结合文本谈谈都有哪些“情”。
【答案】6.C
7.B
8.①语言上,奶奶“这可不中"贴晌去”等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特点,“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的俗语体现语言的平淡而近自然;②环境上,对福田庄的四时风物、乡村风光、田间割麦等场景的描写都体现了环境平淡自然的特色;③叙事上,几个秋麦场景都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激烈的冲突,体现了平淡自然的文风;④思想感情上,福田庄上“人人在田里打仗”表现了对简单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体现平淡而近自然的文风。
9.①对秋收的喜悦之情:忙碌的秋收之景透露着乡民丰收的喜悦;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回忆童年时幸福的乡村生活表露出“我"对故乡的眷恋;③邻里乡亲的淳朴之情:邻里协助割麦的行为蕴含了乡村社会的淳朴人情;④对粮食的珍惜之情:在收粮、晒粮、存粮等细节中展露了农民对粮食的爱惜;⑤母子、手足的亲情:秋收时父亲回乡和家人一起收麦饱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文本的内涵;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表达了对‘我’吃不了苦的嫌弃”错。根据语境奶奶对我没有嫌弃,是对我们这代人体会不到上辈人对粮食的情感的嗔怪。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奶奶的俗语"勾勒了奶奶善于讲理的形象”错。文中的俗语并非都是奶奶说的,如“麦收有五忙,割挑打晒藏"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等;塑造奶奶“说理"的形象不准确,文中是为了体现奶奶的话语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自己的启示。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原文中奶奶的口语有“为秋麦加夜班,多值当”“这可不中"贴晌去!宽回来了吧?不回来能中?”“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还真是这个理儿”,俗语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麦收有五忙,割挑打晒藏"。据此看出,语言上,奶奶“这可不中”“贴晌去"等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特点,“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的俗语体现语言的平淡而近自然;②原文“把籽粒饱满却还没有变得坚实的青青麦穗割下,揉搓,去掉还没有变得焦脆的麦芒,再去掉还没有变得焦黄的麦壳,那柔嫩得如少女一样的麦粒就裸呈了出来"家家都在田里打仗,人人都在田里打仗,……,怎么能舍得丢呢?一穗也舍不得丢,一粒也舍不得丢,常常是在晚上还要加夜班的。晚上凉快,更重要的是夜露的滋润使得麦穗不会过于焦脆,能有效地减少麦粒掉到地里的损耗”“到了地头,远远地便能看到父亲和叔叔在割着麦子,地显得很大,衬得人很小。……暮色渐浓,村庄里炊烟四起"地里突然热闹起来,他们边干着边和父亲寒暄,问他请了几天假,问他的工作,问他的工资,问什么事该怎么办,一垄垄的麦子就在这些话里被割净,变成了麦茬”。据此看出,环境上,对福田庄的四时风物、乡村风光、田间割麦等场景的描写都体现了环境平淡自然的特色;③原文“总之是,三三两两的,会来上几个人。这时他们已经忙完了自家的地,也吃过了饭,专意来给我家干。地里突然热闹起来,他们边干着边和父亲寒暄,问他请了几天假,问他的工作,问他的工资,问什么事该怎么办,一垄垄的麦子就在这些话里被割净,变成了麦茬"脱净的麦粒就能颗粒归仓了?当然不能。还要晒。太阳出来了摊开晒,用木锨子摊得匀匀的,薄薄的,再如犁地一样一遍遍地在上面画线,把麦粒画成一沟一沟,一沟翻压着一沟,就都晒到了。太阳落前就要赶紧把麦粒拢成堆儿”。据此看出,叙事上,几个秋麦场景都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激烈的冲突,体现了平淡自然的文风;④原文“秋和麦搭配在一起,就是福田庄要割麦子的关键时刻。庄稼庄稼,粮食没有装到仓里,那就都是假的。家家都在田里打仗,人人都在田里打仗"怎么能舍得丢呢?一穗也舍不得丢,一粒也舍不得丢,常常是在晚上还要加夜班的”。据此看出,思想感情上,福田庄上“人人在田里打仗"表现了对简单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体现平淡而近自然的文风。
故答案为:①语言上,奶奶“这可不中”“贴晌去"等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特点,“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的俗语体现语言的平淡而近自然;②环境上,对福田庄的四时风物、乡村风光、田间割麦等场景的描写都体现了环境平淡自然的特色;③叙事上,几个秋麦场景都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激烈的冲突,体现了平淡自然的文风;④思想感情上,福田庄上“人人在田里打仗"表现了对简单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体现平淡而近自然的文风。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①原文“秋麦的秋是动词,意为收获。麦秋的秋是形容词,意为成熟。总之,秋和麦搭配在一起,就是福田庄要割麦子的关键时刻。庄稼庄稼,粮食没有装到仓里,那就都是假的。家家都在田里打仗,人人都在田里打仗,‘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怎么能舍得丢呢?一穗也舍不得丢,一粒也舍不得丢,常常是在晚上还要加夜班的”。据此看出,对秋收的喜悦之情:忙碌的秋收之景透露着乡民丰收的喜悦;②原文“如果还是小时候的福田庄,如果我还在福田庄,这时节就该能吃上碾馔。青黄不接时它是过渡的应急,饱腹无忧时它便是应季的美味。对我来说它不是词儿,它就是一股气息"当时吃时也不觉得怎样,如今想起来顿时口舌生津”。据此看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回忆童年时幸福的乡村生活表露出“我"对故乡的眷恋;③原文“好在他们不偷懒,也好在麦垄总是越割越短,不会越割越长。更好在,干着干着,就会有人来帮忙”“七娘会叫秋旺和春旺来,大耳朵全也会带着他的兄弟来,总之是,三三两两的,会来上几个人。这时他们已经忙完了自家的地,也吃过了饭,专意来给我家干。地里突然热闹起来,他们边干着边和父亲寒暄……一垄垄的麦子就在这些话里被割净,变成了麦茬。有时他们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干着"麦子割完后的重头戏是打场,也总有人帮忙的。开始是用牲口拉着碌碡碾场翻场扬场。我家每次扬场大耳朵全必来,扬得又快又净”。据此看出,邻里乡亲的淳朴之情:邻里协助割麦的行为蕴含了乡村社会的淳朴人情;④原文“一穗也舍不得丢,一粒也舍不得丢"太阳出来了摊开晒,用木锨子摊得匀匀的,薄薄的,再如犁地一样一遍遍地在上面画线,把麦粒画成一沟一沟,一沟翻压着一沟,就都晒到了。太阳落前就要赶紧把麦粒拢成堆儿”“你是饿得轻。老话说得好,富不盖房,穷不卖粮。家有存粮,心里不慌。恁好的粮,咋还敢嫌弃"。据此看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在收粮、晒粮、存粮等细节中展露了农民对粮食的爱惜;⑤原文“这时父亲照例会被奶奶喊回来。后来我才知道,尽管他的户口早已迁到了象城,可不知怎的村里也给他分了地。在福田庄,他还有地。奶奶需得做饭,还需带着我,没办法下地,如果父亲不回来,三个人的地就只能指靠叔叔一个人。奶奶说,这可不中”“通常是在黄昏时分,奶奶一手拉着我,一手提着篮子,篮子里是刚出锅的油饼,由雪白的笼布包着,一层层葱花一层层油,面香冲出薄布。碰到人打招呼,贴晌去呀?奶奶响亮地回答:贴晌去!宽回来了吧?不回来能中?在地里呢"。据此看出,母子、手足的亲情:秋收时父亲回乡和家人一起收麦饱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故答案为:①对秋收的喜悦之情:忙碌的秋收之景透露着乡民丰收的喜悦;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回忆童年时幸福的乡村生活表露出“我”对故乡的眷恋;③邻里乡亲的淳朴之情:邻里协助割麦的行为蕴含了乡村社会的淳朴人情;④对粮食的珍惜之情:在收粮、晒粮、存粮等细节中展露了农民对粮食的爱惜;⑤母子、手足的亲情:秋收时父亲回乡和家人一起收麦饱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呃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节选自贾谊《新书·过秦论下》)
材料二: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令子婴斋,受王玺。子婴与其子谋曰:“丞相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子婴度次得嗣,独能长念却虑,竞诛猾臣。高死之后,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关中,素车婴组,奉其符玺,以归帝者。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节选自班固《秦纪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高使人请A子婴B数C辈D子婴E不行F高果G自往H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然,指平安、安稳,和现在的“居然如此”中的“居然"意思不同。
B.详,指详细地,子婴说赵高用大义详细地劝告他听其建议登皇帝位。
C.系颈,表示投降的行为举措,此意也用在“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中。
D.全,“得以保全"的意思,用法和《六国论》中“不能独完”的“完"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认为秦国自穆公到秦始皇的国君中,并非每个都贤能,却经常成为诸侯中的霸主。
B.赵高拥立公子子婴为秦王,而子婴担心被害就假称有病,不去接受印玺,还将赵高灭族。
C.子婴做秦王仅四十六天就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投降;对于他的遭遇,班固表示了同情。
D.班固认为子婴非法继位,智谋一般,在杀死了狡猾的大臣后没多久,秦国也就灭亡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
②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
14.贾谊认为子婴“救败"的策略是错的,班固认为子婴败亡无可挽回,两人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答案】10.D;F;H
11.B
12.D
13.①诸侯都出身于平民,因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名义上说是为了消灭暴秦,但实际上只是贪图好处罢了。
②即便有周公旦那样的才能,也没有地方再次施展他的智谋,却还用上述言论来责备在位时间极短的孤家寡人,是错误的啊。
14.①贾谊依据的是秦地被山带河、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他认为子婴没有凭借险周的地势,最终导致灭亡;②班固依据的是当时秦国已彻底崩溃、大势已去,他认为子婴败亡是天下形势使然。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材料一:秦地把背靠大山、外有大河环绕作为防固,这是个四面都有关塞的国度。从秦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的二十几代君主,经常能成为诸侯中的霸主,这哪里是因为他们的君主世代都很贤能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安稳。再说天下曾经齐心合力一起攻打秦国,但是受困于险阻的地形因而无法进军,哪里是他们的勇气力量、智慧计谋不够呢?是形势不利,地形不便导致的。秦国虽然是个弹丸小国,但是攻打吞并了诸侯的大城,攻下险要之地就牢牢守卫住它。诸侯都出身于平民,因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名义上说是为了消灭暴秦,但实际上只是贪图好处罢了。子婴贵为天子,拥有全天下的财富,却让自己被人擒杀,这是因为他用来挽救秦朝败亡的策略是错误的啊。
材料二:赵高于是把各位大臣和公子们全都召集起来,拥立秦二世兄长的儿子公子子婴为秦王。赵高让子婴.斋戒之后,接受秦王的印玺。子婴和他的儿子谋划说:“丞相在望夷宫杀死二世,害怕大臣们诛杀他,就假装依照礼法来拥立我。我听说赵高竟然和楚国约定,诛灭秦国宗族后在关中称王。现在让我斋戒后在宗庙里相见,这就是想要借着到宗庙里的机会杀死我。我称有病不去,丞相一定会自己亲自前来,他一来就杀掉他。”赵高派了好几批人来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果然亲自前往宗庙,说:“宗庙里举行的是重大事务,大王您为什么不去?"子婴趁机在斋宫里刺杀了赵高,连坐杀死赵高三族后在咸阳示众。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国将领沛公打败秦军进入武关,派人约请子婴投降。子婴就拿丝带系在脖子上,乘坐白马白车,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自降身份等候在大道旁。沛公于是进入了咸阳。
材料三:子婴按照顺序得以继位,只有他能深谋远虑、排除疑虑,最终杀死了狡猾的大臣。赵高死了之后,饭还没来得及咽下去,酒还没来得及沾湿嘴唇,楚国军队已经杀到关中,子婴坐着丧车、脖子上系着丝带,捧着他的符节印玺,来归顺真正的帝王。黄河一旦决口了是堵不住的,鱼腐烂了是无法再复原的。(贾谊、司马迁)说:“假如子婴有平庸君主的才能,仅仅只要能得到中等人才的辅佐,那么崤山以东即便乱了,秦地还是能得以保全拥有的,秦国宗庙的香火也不应该断绝。”秦国的衰弱是积累已久的,天下彻底崩溃了,即便有周公旦那样的才能,也没有地方再次施展他的智谋,却还用上述言论来责备在位时间极短的孤家寡人,是错误的啊。民间传说是秦始皇开启了恶政,到胡亥达到了极限,这话说对了,再来责备一个晚辈,说秦地能够得以保全,这就是所说的不通时势变化的道理啊。我读《秦纪》,到子婴车裂赵高的时候,从来都是推崇他的果决、同情他的志向的。子婴在生死上表现出的大义,是完备的。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诸侯都出身于平民,因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名义上说是为了消灭暴秦,但实际上只是贪图好处罢了。“诸侯起"是主谓结构,“于匹夫”是后置状语,故D处断开;“以利会"省略主语诸侯,“以利”是状语,“会"是谓语,后面F处断开;“名曰……”“其实……"意思相对,中间H处断开。故答案为:DFH。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B“详”通“佯”,假装。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子婴非法继位,智谋一般”错误,材料三中的“度次"是“按次序”的意思;“长念却虑"是“深谋远虑、排除疑虑”,可见子婴即位合法,而且他并不缺少谋略。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会”,聚集;“其实”,但实际上;“利”,贪图好处。
②“无所”,没有地方;“陈”,施展;“一日之孤”,在位时间极短的孤家寡人。
故答案为:①诸侯都出身于平民,因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名义上说是为了消灭暴秦,但实际上只是贪图好处罢了。
②即便有周公旦那样的才能,也没有地方再次施展他的智谋,却还用上述言论来责备在位时间极短的孤家寡人,是错误的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可知,贾谊依据的是秦地被山带河、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他认为子婴没有凭借险固的地势,最终导致灭亡;②由“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可知,班固依据的是当时秦国已彻底崩溃、大势已去,他认为子婴败亡是天下形势使然。
故答案为:①贾谊依据的是秦地被山带河、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他认为子婴没有凭借险周的地势,最终导致灭亡;②班固依据的是当时秦国已彻底崩溃、大势已去,他认为子婴败亡是天下形势使然。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古代诗歌阅读
问菊①
潇湘妃子(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注】①《问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问“众人”,“众人"却无一人知道秋在哪里?起笔即不凡,见花又见人。
B.“负手”,写出了“访菊"之人的闲适;“喃喃”二字,则是“叩问"的细节描摹。
C.颈联“圃露庭霜”描绘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透着一种清新悠然之美。
D.全诗采用“问"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之韵味。
16.《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新"在何处?
【答案】15.C
16.①诗题紧扣“问”,全诗除首联外,其它三联都是问句,而且问得巧妙。②诗中问菊人与菊花合二为一,诗人即菊花,菊花即林黛玉的化身。③以花喻人(立意新)。颔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品格。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尾联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林黛玉不为世俗所理解、赏识,她渴望有知音。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透着一种清新悠然之美”错误,应是“清冷孤寂”,不是“清新悠然”。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题紧扣“问”,连用四个问句发问,在颔联和颈联中从菊花的自然属性问到菊花的人文品格,将自己的情怀赋予菊花(以菊花自拟),表现孤高傲世的情怀。总之这四个问句,实际上就是以问的形式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就是对菊花的“移情”故问。最后两句就把这层意思明白点出:不要感叹没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说话,咱们就好好聊一会吧。但全诗都采用问的口气,一方面与诗的标题紧扣,另一方面使诗有一种含蓄的韵味。菊,实是自拟。孤标傲世,当然是从陶渊明就给菊花涂染上的文化个性,问“偕谁隐”,答案已经在问句之中,即与菊花相过从的只能是高人隐土。菊花在秋季开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为底迟”,也就是赞美了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别的花所以不在秋季开放,菊花所以会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衬出菊花的遗世独立。鸿雁在秋天向南飞走,蛩即蟋蟀也即将结束生命,这进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诗中问菊人与菊花合二为一,诗人即菊花,菊花即林黛玉的化身。以花喻人(立意新)。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菊花在秋季开放。不趋时不从众,赞美菊花清高孤傲。此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菊花生长在寂寞冷清的环境中,以环境烘托菊花的寂寞。此联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尾联“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整个世间没有能够和菊花谈论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话语不妨和“我"小叙片刻。菊花无人交谈,没有知音,黛玉表示愿意和菊花交谈。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林黛玉不为世俗所理解、欣赏,渴望知音。
故答案为:①诗题紧扣“问”,全诗除首联外,其它三联都是问句,而且问得巧妙。②诗中问菊人与菊花合二为一,诗人即菊花,菊花即林黛玉的化身。③以花喻人(立意新)。颔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品格。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尾联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林黛玉不为世俗所理解、赏识,她渴望有知音。
17.(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名篇名句默写
(1)李白善写山崩,“___”(《蜀道难》)以“五丁开山"的神话,引出蜀道的高峻难行;杜甫善写地裂,吴楚之间一湖注之,于是有了“”(《登岳阳楼》)的壮景。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便在首段开端以“木固其根"水浚其源”比况,说明“,"的道理。
(3)舟,船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它不仅载人远游,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古诗词中常用它来营造意境,且喜用借代手法来喻船,如:“___,___”。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乾坤日夜浮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扣舷独啸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崩、摧、乾坤、棹、舷。故答案为:(1)地崩山摧壮士死乾坤日夜浮(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3)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扣舷独啸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语言文字运用Ⅰ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现实生活中,发电厂烧煤、汽车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让“天上”的二氧化碳越来越浓,导致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太空扩散,地球的气温便会越来越高。
如果我们使用了可再生能源,A?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油和煤是碳氢化合物,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变成材料来使用。除了需要在未来探寻颠覆性的技术外,目前已知的最佳利用途径,是煤的分质利用。煤不是单纯的碳,煤中的碳氢比是1比0.8,也就是每10个碳原子伴有8个氢分子。如果用煤当燃料,就相当于把氢也一起烧掉了。煤的分质利用,是把煤所含的碳变成焦炭或半焦,把氢拿出来利用。
那么问题就是,B?如果用来烧,还是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要为半焦找到出路。碳本身也是还原剂,如果把半焦加热到一定温度,碰到二氧化碳,就会把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①一氧化碳在制作乙醇具有一定优势。②中国乙醇的生产量只有200万吨/年,美国的生产量是4000万吨/年。③中国要生产的乙醇,④但苦于没有粮食。⑤如果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做发酵原料,⑥就以免不再需要用粮食制造乙醇。
如果摆脱了资源和能源的匮乏,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从化石能源时代进入到可再生能源时代。届时,化石能源也将迈入从燃料变成材料的时代。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石油、煤炭就没用了吗?半焦要如何处理(利用)
19.语句①,改为:一氧化碳在制作乙醇上具有一定优势
语句③,改为:中国要生产乙醇
语句⑤,改为:我们如果可以用一氧化碳做发酵原料
语句⑥,改为:就不再需要用粮食制造乙醇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根据“因为油和煤是碳氢化合物,我们还可以把它们变成材料来使用”,说明是对石油、煤炭使用的询问;且从后面的问号及“答案是否定的"可知,要填入的是问句,因此可填入“石油、煤炭就没用了吗”这样的句子。B处,根据“如果用来烧,还是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要为半焦找到出路"可知,这里要说的是对半焦处理的问题。因此可填入“半焦要如何处理(利用)。”故答案为:石油、煤炭就没用了吗?半焦要如何处理(利用)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成分残缺,缺少与“在"搭配的词语,应在“制作乙醇”后加上“上"。③成分赘余,“中国要生产的乙醇”是短语,此处应需要一个句子,去掉“的"。⑤语序不当,将“我们”放在“如果"之后,使句子主语只有一个,即“我们”。⑥成分赘余,“免"与“不”重复,应去掉“以免"。
故答案为:语句①,改为:一氧化碳在制作乙醇上具有一定优势
语句③,改为:中国要生产乙醇
语句⑤,改为:我们如果可以用一氧化碳做发酵原料
语句⑥,改为:就不再需要用粮食制造乙醇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语言文字运用Ⅱ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____。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20.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的三个“各"字在语意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1.请从下列A、B两句中选择一句填入文中画横线处,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A: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B:有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的鼻子和嘴
【答案】20.三个“各”字连用,突出“差不多先生"现象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具有普遍性。
21.选择A:①转折复句,突出其“不讲究”的语意;
②复句形式,语意上侧重“不讲究"这一行为,语言更带讽刺意味;
③“有……,但……”句式与前文对称,形式统一,强调内容,强化情感,增强语势。
选择B:①句子成分上突出“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作为定语的修饰作用;
②单句形式,语意表达更为简洁明了。
【知识点】语句连贯;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中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语境。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三个“各"字连用,表明像差不多先生这样的人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中国到处都有,依据“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可知他是一个高度概括化了的形象,具有普遍性,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众多中国人的一个缩影。故答案为:三个“各"字连用,突出“差不多先生”现象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具有普遍性。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选择A:①用“但"字形成转折复句,突出其“不讲究气味和口味”的语意;②复句形式,语意上通过“但"字形成转折,侧重“不讲究”这一行为,语言更带讽刺其“不讲究气味和口味"的意味;③“有……,但……”句式与前文“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对称,形式统一,强调内容,强化情感,增强语势;选择B:①句子成分上,“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作“鼻子和嘴"的定语,突出其对“鼻子和嘴”的修饰作用;②单句形式,“有"是谓语,“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作定语,修饰宾语“鼻子和嘴”,语意表达更为简洁明了;故答案为:选择A:①转折复句,突出其“不讲究”的语意;
②复句形式,语意上侧重“不讲究"这一行为,语言更带讽刺意味;
③“有……,但……”句式与前文对称,形式统一,强调内容,强化情感,增强语势。选择B:①句子成分上突出“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作为定语的修饰作用;
②单句形式,语意表达更为简洁明了。
四、写作(60分)
22.(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的夏天,北大教授姚洋在毕业典礼上对即将毕业的北大学生说:“乐观者赢得未来,悲观者赢得现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联系实际,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悲"立足,以“乐”远行
如今,人们将自己的生活处世态度分为了明确的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二者相互对立,好似其中有一道明显的屏障,无法钩联。而姚洋却对北大学子言,“乐观者赢得未来,悲观者赢得现在。"在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现实真的只能握住一方而丢失、摒弃另一方吗?乐观者就应一直积极向前,而悲观者就必定一直沉湎于现实吗?答案必定是否定的。
“乐观”应是向外探索的慧眼,是发现光明的利器,而“悲观"是向内扎根的动力,是探索自我的不二法门,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什么呢?因为乐观不是所谓的沾沾自喜,目中无人的理想主义者;而是悲观下的一束光,带来希望与力量;悲观不是所谓的放弃自我,否定,乌云遍布,而是乐观风筝下的一根线,将其飞得太高时“乐观”心态收回,认清初心与目标,以谨慎审视的态度重新认识自己,让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正确与成功变成头顶上的光,让错误与失败变成向前探索的指明灯,二者由一条隐形的线关联着。
乐何为向外喷涌力量,带来光明
人,本身是一个脆弱的生物,我要在一次又一次社会的打磨下,褪去自己带刺的棱角,而在这其中我们的幼蛹便会受到伤害,也许会遍体鳞伤,让我们失去了向前的斗志。乐观此时必能助你赢得未来。季羡林说过:“你的那些磨难与挫折,不过是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此时你应该坚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昂扬斗志,这就是乐观信仰所在,它带着一团火,让你烧尽追逐的火焰,又燃烧起熊熊烈火,不停地奔赴远方。
而悲何为向内积蓄力量,完善自我?
“悲”让你审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客观事实,在悲叹中发现差距,使得改变自我有了现实依据与可参考的相对标准。人的进步本质上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中,不断更上一层楼的,它在“乐观”时小心翼翼地拉住你,轻声呼唤你的名字,低声呢喃着,“看看脚下的路,别摔了,就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幼小的孩童向前追逐太阳光时,告诉他,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
“乐"与”悲"从来都不是非彼即此的关系,更像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我拉着你向远处走,你拉着我向下扎根。但最终,我们一同奔赴山河,追逐更好的自己。
以悲观立足,明白“人外有人”;以“乐观行远”,懂得“人无完人”。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北大教授的话里有两个关键词——乐观和悲观,另外两个词——未来和现在。考生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乐观者会赢得未来,悲观者会赢得现在。
乐观者赢得未来,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心。他有执着的追求,能看清楚方向,知道规律。因为执着的追求,我不会放弃;因为我能看清未来发展的方向,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因为我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知道发展的过程总是曲折的,所以我不会急功近利。乐观主义者心态好,思想开放,斗志昂扬,充满自信,相信未来,眼光长远,不怕困难和失败,从而执着追求,努力进取,取得巨大进步。
悲观主义者赢得现在,是因为他们头脑清醒,能看清现在的情况。悲观者可以冷静理性,关注现实,看清形势,认识自己,发现问题,找到差距,保持谦逊,居安思危,珍惜时间,把握当下,然后勤奋专注,务实肯干,提升自己,改变现状。我们也可以联系“2023年的夏天"这个背景,我们会发现,到2023年,中国已经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考验,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2023年是中美贸易战的第五年,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受到美国封锁的一定影响。悲观主义者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困难的原因有足够的认识,不会盲目乐观。因为他们的认知深刻,理解全面,才会有务实的态度,想办法应对,克服当前的困难。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想成就大事,他必须既是乐观主义者又是悲观主义者。要有一个思想开放、斗志昂扬的乐观主义者;还应该有一个头脑清醒,冷静理智的悲观主义者。如果只是悲观,会因为看不到明天的希望而跌入深渊;如果只是乐观,就会因为看不到今天的问题而飘在云端,让希望成为泡影。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头引用姚洋的讲话,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仅要清醒地认识世界,更要着眼长远,做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学科总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悲观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能在孜然的状态下努力;一个乐观主义者,鲲鹏,会南下换来干坤,最后能在阳光下昂首破浪。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辩证思维,即两者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可以互补的。因为所谓的“悲观”并不是绝望的死亡,而是内心的自我警示。所谓“乐观"并不像米考伯一家,而是来自于对人生意义的坚定信念。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只有用悲观的双手扫清阴霾和迷茫,对前方的路保持乐观,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立意提取】
1.既要有坚定的信心,也要有清醒的头脑。
2.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3.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4.有坚定信念与乐观精神,也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5.“悲”观当下,“乐"见未来。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1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2023高三上·青冈月考)现代文阅读Ⅰ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
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乏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汉代则有了国人走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
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唐代不仅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唐代的造船技术更加高超,船体设计、船帆制造以及轮桥起重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发明。在与日本等国的海战中,唐朝船队多次取得胜利。唐代开始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这是针对海洋经贸最早的官方常设机构。沿海港口城市也随之快速发展,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新唐书·地理志》等典籍对于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等的记述更为详尽,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
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宋代特别是南宋高度重视海洋贸易,明确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市舶机构,对海洋贸易采取了宽松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上转至海洋,航海技术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滞了海洋文化的发展。
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各历史阶段的总体性特征的研判,不难看出其鲜明的海洋特质。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迁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形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
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一个生动例证。宋代以来,妈祖信仰不断丰富发展,如今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就文化特征而言,妈祖信仰蕴含的大爱精神正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特征的重要体现。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在海洋贸易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但中华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统。早在两汉时期,中华先民的海洋活动就以各国的相互交流、往来互信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
(摘编自林大志《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认为,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内陆文化。黑格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B.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又有辽阔的海疆,中华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陆地和海洋双重品格,其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
C.中国海洋文化富有开拓进取精神,西方几百年的海洋史,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就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同构的特点,其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构成特质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精神内涵因之不断得到增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与海洋关系不大,原因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如黑格尔就曾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
B.汉代时,国人开始走向远海,并且有了更为具体文献记载,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交流,东至日韩,南达东南亚各国。
C.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木方生物质能源项目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市健身房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与退还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药健康专利申请授权合同3篇
- 2024年梦想同行:亲子活动策划合伙合同3篇
- 药用植物栽培课程设计
- 2024新疆瓜果买卖合同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设施维护维修及安全保障合同3篇
- 盖塑料模课程设计
- 2024年第5次公司常务会议纪要专业范本合同3篇
- 大型活动音响设备保养方案
- 安全生产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
- 公检法联席会议制度
- 成都大学《Python数据分析》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保险理赔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新-
-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要点
- 2025届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