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对鸟类的兴趣始于两个名为比尔的人。第一位是我的父亲比尔·勒姆,是他带着我在华盛顿特区我们家附近看鸟,这也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之一。另一个名为比尔的人,是我在苏塞克斯观鸟俱乐部遇到的比尔·雷什。他每天花上四五个小时观察鸻鹬类和棕色雀形目鸟类。他是一个充满耐心、不知疲惫、专心致志的观鸟爱好者,总是严谨而又翔实地记录观测到的鸟种、时间和地点。而这些重要的记录最终被德玛瓦半岛鸟类协会所采纳,正式成为特拉华州鸟类记录的一部分。比尔是靠目测鉴别鸟种的奇才。他通过观察鸟的整体印象、大小以及形状来鉴定鸟种,他让我明白“看鸟"和“观鸟”之间的区别——前者随意而休闲,后者更为严谨,且目标明确——并督促我从鉴别鸟种转向记录鸟类的行为举止。
长久以来,鸟类被认为是智商较低的一类动物。然而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过去20多年来,全球无数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都能证明,鸟类的思维能力并不亚于灵长类。有一种鸟会把多达
3.3万颗种子散布在几十平方英里的区域内,并且在几个月后仍然记得这些种子的位置;有些鸟会计数,做简单的计算。一些报道显示乌鸦在野外使用自制的工具,并且将相应的制作工艺传给下一代。这一行为已有人类文化特征,并且证明了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的技能不是只有灵长类才能习得的。
人们对鸟类认识的谬误来自这样的信念:鸟类大脑容量如此之小,它们只能诉诸本能反应。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事实恰好相反。鸟类的大脑的确迥异于人类,但确实有些鸟类的大脑在身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像人类一样。不仅如此,当脑力派上用场的时候,脑神经的数量、位置、连接方式比脑容量大小重要得多。而一些鸟类的大脑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其密度接近灵长类的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也近乎人类。这也许对解释为何特定种类的鸟有如此高级的认知能力大有帮助。如同人类大脑一样,鸟类的大脑也具有偏侧性,即它们同样以大脑左右半球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鸟类的脑细胞在需要时也会进行新老更替。尽管鸟类的大脑在组织结构上和人类截然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显示它们已达到相当高度的心智水平。
尽管鸟类的智力无法媲美人类的复杂思维,但其中已经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洞察力。关于鸟类是否拥有洞察力,目前存疑,但有些鸟种似乎能够明白因果关系,而这正是发展洞察力的基础。这也同样适用于“心智理论"——一种理解其他个体思维或知识的非常微妙的能力。特定鸟种的某些个体似乎能够站在另一只鸟的立场上,察觉对方的需求,而这是“心智理论”的基础特征。
当然,上述测量智力的标准都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我们总是想要拿自己的智慧和其他生灵做对比。不过鸟类也有人类无可比拟的优秀之处,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直觉或者天性使然。也许“天赋"是一个更好的词汇。“天赋”即具备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很多鸟类似乎都能充分地满足这一定义。这通常意味着创新性的行动——比如利用新的食物来源,或者试图主动发掘食物来源。
人类引以为傲的许多智力象征,都或多或少地在鸟类身上有所体现,鸟类智力以独立而巧妙的方式与人类共同演化。人类和鸟类在生物学上的相似性比许多人所想的更多。为什么3亿年前在演化道路上就分道扬镳的生物会拥有类似的认知策略、技巧和能力?其中一点原因是,大自然很擅长创造信手拈来的事物,它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对它们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造成人类和其他物种分化的许多改变并非来自新演化出来的基因或细胞,而是源自现存的基因或细胞的细微变化。
尽管人类和鸟类在演化道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在应对自然挑战的方式上却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现象被称为趋同演化,在自然界十分常见。鸟类、蝙蝠、翼龙翅膀的趋同形态都是为了适应飞行要求的结果。
人类和某些鸟种都演化出相对身体而言较大的大脑,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趋同演化的存在。二者在睡眠中大脑的活动模式、脑回路以及学习鸣唱和语言方面也存在类似的趋同演化效应。这样的趋同演化有些不同寻常,尤其是当你考虑到人类和鸟类演化距离的时候。有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基因活动在人类学习说话和鸟类学习鸣唱的大脑中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表明也许人类和鸟类共享一套关于学习的基因表达核心模式,而这一模式的产生源自趋同演化。
由于上述原因,在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学习和记忆,如何创造语言、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如何在物理空间和社会阶层中定位自己等问题时,鸟类成了极佳的参考对象。鸟类大脑回路中控制社会行为的区域和人类十分相似,由类似的基因和化学物质控制。通过研究鸟类社会习性背后的神经化学机理,人类会在同一领域逐渐了解自己。我们如果能理解鸟类在练习某个旋律时的大脑活动,也许就能更好地把握自身大脑学习语言的过程,明白学习一门新语言日益困难的原因。如果能理解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的两个物种为何演化出同样的睡眠中大脑活动模式,我们也许就能解开大自然的一个奥秘——睡眠的作用。
(摘编自珍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沈汉中李思琪译)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鸟类的大脑与人类一样,有着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显示鸟类达到了相当高度的心智水平,但二者的大脑组织结构是截然不同的。
B.很多鸟类可以利用新的食物来源或主动发掘食物来源,这昭示着鸟类具备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
C.人类和鸟类在生物学上的相似性很多,根本原因是大自然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对它们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
D.人类通过研究鸟类社会习性背后的神经化学机理,就会逐渐了解自己,并解开大自然的奥秘,比如睡眠的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告诉我们,人类仅凭大脑容量的大小来衡量生物智力水平的高低,很可能会造成认知的谬误。
B.“有些鸟种似乎能够明白因果关系"很多鸟类似乎都能满足这一定义”,两个“似乎"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C.基因活动在人类学习说话和鸟类学习鸣唱的大脑中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一事例也许可证明趋同演化的存在。
D.文本中引入科学家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研究结果,让读者认识到科学研究者们的这些做法才是让科学进步的原因。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笛鸻配得上影帝的称号,这种鸟会假装自己翅膀“受伤”,以此诱使掠食者离开它那暴露在外的脆弱的鸟巢。
B.山雀会用几种特定的叫声告诉同伴自己的位置,或者警告同伴捕食者来了,并告知捕食者的种类和威胁程度。
C.有些鸟类会把它们的鸟巢装饰得华丽绚烂,鹗把闪亮的缎带带回巢,园丁鸟会寻找特定颜色的宝物,并将物品排列整齐。
D.短嘴鸦把两片饼干叠放在路中间,飞到安全的地方等待过往车辆将饼干碾碎,之后又飞下来享受它的“战利品"。
4.作者认为“鸟类被认为是智商较低的一类动物”这一观点已经过时,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理由。
5.选文关于鸟类思维能力的研究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1.A
2.D
3.C
4.①有些鸟类大脑在身体中所占比重大,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也具有偏侧性,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②有的鸟类智力中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具有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③趋同演化,鸟类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
5.意义:人类通过研究鸟类可以理解人类大脑的机理,更好地在同一领域了解自己。
启示:①科研兴趣促使科学研究开展;②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③科学研究要重视重要事实和实验验证。
【知识点】自然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很多鸟类可以利用新的食物来源或主动发掘食物来源,这昭示着鸟类具备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错,原文是说“具备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很多鸟类似乎都能充分地满足这一定义。这通常意味着创新性的行动——比如利用新的食物来源,或者试图主动发掘食物来源”,选项逻辑颠倒。
C.“根本原因”错,原文是说“其中一点原因"。
D.“人类通过研究鸟类社会习性背后的神经化学机理,就会逐渐了解自己,并解开大自然的奥秘,比如睡眠的作用”说法绝对,原文是说“人类会在同一领域逐渐了解自己"也许就能解开大自然的一个奥秘——睡眠的作用”。
故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让读者认识到科学研究者们的这些做法才是让科学进步的原因"错,文本中引入科学家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研究结果,是说明科学研究要重视重要事实和实验验证,让论证更具说服力。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画线句观点是:鸟类已经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
C.是鸟类的独特生活习惯和方式,与复杂思维无关。
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由“确实有些鸟类的大脑在身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像人类一样”“一些鸟类的大脑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其密度接近灵长类的大脑"如同人类大脑一样,鸟类的大脑也具有偏侧性”“有着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显示它们已达到相当高度的心智水平"可知,有些鸟类大脑在身体中所占比重大,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也具有偏侧性,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
②由“尽管鸟类的智力无法媲美人类的复杂思维,但其中已经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洞察力”可知,有的鸟类智力中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具有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
③由“鸟类、蝙蝠、翼龙翅膀的趋同形态都是为了适应飞行要求的结果"可知,趋同演化,鸟类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
故答案为:①有些鸟类大脑在身体中所占比重大,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也具有偏侧性,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②有的鸟类智力中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具有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③趋同演化,鸟类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意义:结合“通过研究鸟类社会习性背后的神经化学机理,人类会在同一领域逐渐了解自己”可知,人类通过研究鸟类可以理解人类大脑的机理,更好地在同一领域了解自己。
启示:①结合“我对鸟类的兴趣始于两个名为比尔的人"可知,科研兴趣促使科学研究开展;
②结合“他让我明白‘看鸟’和‘观鸟’之间的区别——前者随意而休闲,后者更为严谨,且目标明确——并督促我从鉴别鸟种转向记录鸟类的行为举止”可知,我们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
③文本中引入科学家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研究结果,启示我们科学研究要重视重要事实和实验验证。
故答案为:意义:人类通过研究鸟类可以理解人类大脑的机理,更好地在同一领域了解自己。
启示:①科研兴趣促使科学研究开展;②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③科学研究要重视重要事实和实验验证。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向日葵
沐子
纷乱的细雨中,坚果回到了小城。准确地说是回到了父母身边。
出租车在杏林巷口停下了,坚果只身走进狭窄的小巷。巷子两旁人家的枇杷从石墙上探出头来,滚圆、金黄、馋人,伸手即可摘到,这跟少年时的印象并无两样。
进了自家小院,坚果看见父亲站在凳子上整理葡萄架,母亲站在一旁打下手。
母亲看见坚果,一愣,睁大眼:“果儿回来了!"
母亲又伸长脖子往他身后张望:“栖霞和豆豆没回来?”
“栖霞要上班,豆豆马上要中考,功课忙。"
“果儿,工厂里不忙?”父亲知道十年前,儿子从国企辞职,自主创业,办了个光学仪表厂。
“工厂倒闭了。"他望着白茫茫的雨帘,心里叹口气。
坚果回家时正值梅雨季节,回家半个月了,他足不出户,天天坐在屋檐下看雨。雨丝飘忽,细细密密,眼前朦胧一片。
父亲劝他重新找份工作,他只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转眼,雨季终于过去,初夏来临了。
某个傍晚,坚果回家后第一次走出了小院,他想去城外的小溪边转转。
溪边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野草蓬乱,溪流酣睡着,身上没一丝波纹,水鸟的投影清晰可见。坚果沿着小溪走了很久,突然从灌木缝隙中望见有人在钓鱼,他便信步上前去。
钓鱼人听见响动,扭头,看来人一阵,惊呼:“坚果,是你啊!几十年没见,胡子满脸了。"
坚果眯瞪着眼,搓着手,他不认识眼前的这位钓鱼人。
“我是丁瓮呀,和你初中同学。”
坚果晃晃头,方才想起:“丁瓮,好多年没见面了!"
“是呀,初中毕业后就没见过。”
丁瓮忽然转过身,挥动鱼竿,一条鱼儿上钩了,在空中蹦跳着。
多年不见,坚果不知说点什么好,沉默半晌,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我在别墅区做保安。”
“一家人生活还好吧?"
“儿子十三岁了,在上学。妻子在家带孩子。小城周边有荒地,妻子种点菜。我晚上出来钓几条鱼。一日三餐荤素都有了,生活蛮好的。”丁瓮咂着嘴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坚果“哦"了一声,抬头看溪流,溪水平展展,没有一丝响动。坚果心想:生活要是如溪水这般宁静多好。
当晚分别时,丁瓮对坚果说:“我还住在九曲巷五十四号,周六晚上到家里来喝酒啊,一定来啊!”
周六傍晚,坚果寻到了九曲巷五十四号,狭窄巷子里两间木板墙的矮房子。墙板霉变发黑,布满裂缝。
丁瓮见到坚果,忙扭头朝里屋喊:“翠儿,我老同学来啦。"
一个中年女人从里屋出来,满眼笑意:“给妈喂好饭后,我就做夜饭。”
丁瓮对坚果说:“我妈有病,长期卧床。"
坚果扭头四顾:“你儿子呢?”
丁瓮说:“儿子周六周日在他姨妈家,晚饭后才送回来。"
俩人说话间,丁瓮妻子已做好晚饭。菜蛮丰盛:番茄炒蛋,清炒刀豆,蒸泥鳅干,鲫鱼豆腐汤。
丁瓮指着桌上的菜说:“泥鳅是稻田沟里捉的,鲫鱼是溪里钓的,蔬菜是老婆种的,蛋是家里养的母鸡下的。”
饭桌上,夫妻俩边斗嘴,边往对方碗里夹菜,边呵呵笑。坚果见了,心中生出一丝感慨。他眼前浮现出妻子的脸,企业倒闭后,那张脸再也没有过笑容。
饭后,丁瓮跑到里屋,拿出个大本子,对坚果说:“这是我儿子的画。"
他翻开本子看,前面几页画的是天空、河流、树林,虽然画得都不错,但并不出众。翻到中间,一幅向日葵让坚果心一惊,脊背一直,呆了眼看画。青草地上,十多株饱满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奔跑,花瓣吐出金黄的火焰,画面充满了律动感。
“老同学,怎么样?画得好吗?”
坚果呆眼看画,顾不上说话,只连连点头。
丁瓮妻子跑过来:“全班数我儿子画得最好。"
“我说过,我儿子是绘画天才。”
坚果望着眼前这对夫妻,心里一热,默默地想:这家子生活虽然艰难,但儿子有出息,希望就在。
坚果正想着,抬头见一女子领着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进了家门。
丁瓮妻子忙跑过去:“宝贝回来了。"
只见男孩迷瞪着眼,晃晃头,抿着嘴唇不吭声。
丁瓮忙上前,弯腰抚摸男孩的头:“儿子,今天画画了吗?画的什么?”
男孩眼光呆滞,嘴巴吐出几个单词:“草,草地。"
丁瓮把男孩拉到坚果跟前:“儿子,快喊叔叔。”
坚果忙伸手握住男孩的手。男孩却扭转头望墙壁。望了一阵,突然挣脱了坚果的手,低头跑到里屋去了。
丁瓮讪讪地对坚果说孩子怕生,让他别介意,坚果连忙摆摆手。
“天不早了,我送你出门吧。"丁瓮说。
路上,与一整天的热情相比,丁瓮显得很沉默。半晌,丁瓮才开口:“孩子三岁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医生说现在不叫自闭症了,叫孤独症。”
小巷弯弯曲曲,灯光惨白。坚果觉得这条路显得特别黯淡、曲折、漫长。
“以前我和他妈妈都忙着打工,以后,我们多陪陪他,也许他就不会这么孤独了吧。"丁瓮回过头对坚果咧嘴笑了一下。
转日清晨,天色刚发白,坚果就辞别父母,离开小城,回到哈尔滨重新创业。
坚果后来常常想起那天夜晚的情景。走出弯弯曲曲的小巷,面前是宽阔的大街。街上灯光灼眼,恍如白昼。坚果和丁瓮在巷口握手告别。
丁瓮说:“沿着这条大街笔直走,就到你家了。”
坚果转身没走几步,丁瓮又跑过来,握住坚果的手。丁瓮的手粗糙有劲,握得坚果直咧嘴,他迫切地问:“我儿子的向日葵画得真好,是吗?"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坚果带着在城市创业失败的落寞回到家乡,试图在熟悉的环境里寻求精神的“避难所”。
B.初中同学丁瓮虽然干着最累的工作,但也拥有最简单的幸福。这不免让坚果想到自己,顿生羡慕与嫉妒。
C.坚果在看到那幅向日葵画作后,“心一惊,脊背一直”,被画作传递出的生命力深深打动,所以一时“呆了眼”。
D.结尾两人分别后,丁瓮又转身来再次确认坚果对画作的评价,侧面反映出一位父亲渴盼儿子得到认可的热望。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细雨纷飞中展开故事,借“雨丝飘忽,细细密密"的环境描写,渲染主人公坚果初回家乡时阴郁低落的心境。
B.文章运用大量的对话、动作以及心理描写刻画丁瓮这一小城人物,塑造了一个淳朴乐观、热爱家庭的父亲形象。
C.文章结尾,坚果辞别父母,回哈尔滨重新创业,是受了前一晚在丁瓮家的刺激,他不想像坚果一样滞留小城,艰难谋生。
D.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写坚果回老家整理心情,暗线写妻子在城市静待丈夫归来,重整旗鼓,开启全新的生活。
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9.编辑于文舲在评价此文时谈到:“故乡是抒情的,它是一种永恒的底色,给人以治愈的力量。”,请结合文本,谈谈故乡给予了坚果哪些“治愈的力量"。
【答案】6.B
7.A
8.①坚果回家的路,不仅宽阔笔直,且路途平顺,很容易到家。②生活遇到挫折不可怕,只要勇往直前,定会看到方向与希望。
9.①温暖熟悉的环境。无论坚果以什么样的状态回家,故乡都是亲近的模样,治愈了他内心的低落。②知足常乐的心境。同学丁瓮一家生活艰难,但一家人却表现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坚果汲取到勇往直前的力量。③重新开始的勇气。丁瓮儿子的那幅向日葵,让他收获向阳而活的无限希望,给予他重新开始的勇气。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顿生羡慕与嫉妒”错,坚果看到老同学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是渴望生活如溪水这般宁静,没有嫉妒。
故答案为:B。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心理描写"错,刻画丁瓮有对话语言“老同学,怎么样?画得好吗?”,有动作描写“忙扭头朝里屋喊”,没有心理描写。
C.“他不想像坚果一样滞留小城,艰难谋生”错,坚果回哈尔滨重新创业,是受到丁瓮一家淳朴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他要重整旗鼓,开启全新的生活。
D.“暗线写妻子在城市静待丈夫归来,重整旗鼓,开启全新的生活”,小说没有以妻子暗线,小说中写到妻子只有两处“栖霞要上班”“他眼前浮现出妻子的脸,企业倒闭后,那张脸再也没有过笑容"。
故答案为:A。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从表层看,“沿着这条大街笔直走,就到你家了。”是老同学丁瓮送别坚果时嘱咐他回家的路,这条路不仅宽阔笔直,且路途平顺,很容易到家。
从深层看,丁瓮一家人生活虽然普通,也有不幸,儿子患有孤独症,但是他们乐观面对,拥有最简单的幸福,坚果在他们身上学到面对生活挫折的能力,他工厂倒闭后有些灰心,回到家乡寻求精神的“避难所"。这条路启示坚果,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要勇往直前,不能退缩,也不能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要满怀信心,乐观前行。
故答案为:①坚果回家的路,不仅宽阔笔直,且路途平顺,很容易到家。②生活遇到挫折不可怕,只要勇往直前,定会看到方向与希望。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温暖熟悉的环境。“回到了父母身边”“这跟少年时的印象并无两样"溪边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这些对家乡环境的描绘,让我们觉得故乡永远是熟悉的、温馨的,坚果在熟悉的环境里寻求精神的“避难所”,治愈了他内心的低落。
②知足常乐的心境。丁瓮一家人生活虽然普通,也有不幸,儿子患有孤独症,但是他们乐观面对,拥有最简单的幸福让坚果汲取到勇往直前的力量。
③重新开始的勇气。“青草地上,十多株饱满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奔跑,花瓣吐出金黄的火焰,画面充满了律动感”丁瓮儿子的那幅向日葵,出自孤独症孩子之手,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他被画作传递出的生命力深深打动,让他收获向阳而活的无限希望,给予他重新开始的勇气。
故答案为:①温暖熟悉的环境。无论坚果以什么样的状态回家,故乡都是亲近的模样,治愈了他内心的低落。②知足常乐的心境。同学丁瓮一家生活艰难,但一家人却表现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坚果汲取到勇往直前的力量。③重新开始的勇气。丁瓮儿子的那幅向日葵,让他收获向阳而活的无限希望,给予他重新开始的勇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伐树记
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①。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①典出《庄子人间世》: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链接材料:
江南多竹,其民习于食笋。独其味苦而不入食品者,笋常全。夫物类尚甘,而苦者得全。世莫不贵取贱弃也,然亦知取者之不幸,而偶幸于弃者,岂《庄子》所谓“以无用为用者”比耶?
予廨舍之西南隅,有竹丛生,出败甓间,既非处于复垣重局,仅比于溪谷崖陆,散漫无收者,而不虞于剪伐,以其全于苦也,而过者方以苦竹藐之。予读《庄子》,适有味其言也,感而为之记。
(节选自陆树声《苦竹记》)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又A其材B拳曲C臃肿D疏轻E而不坚F不足养G是H宜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指治理,与《屈原列传》中“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治”意思相同。
B.特,指徒然、白白地,与《陈情表》中“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的“特”意思不同。
C.堂,古代住宅的一部分,是祭祀、接待宾客的地方,后面是室,室的两旁是房。
D.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针对树的“伐”与“生”,借客人对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辩驳,显示出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B.作者因为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似而生出疑问,后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澄清了疑问。
C.这篇寓言性的哲理文章,通过伐树一事以小见大,强调事物的生存与消亡应以对社会有益无害为准绳。
D.本文的叙事脉络清晰,论述层层深入,反映了作者对“才与不才"幸与不幸”逐渐深化的思辨过程。
13.把文中画横线及课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
②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14.欧阳修衙署东园时,樗树被伐,杏树得以保留,而陆树声官署的西南角的竹子亦无人砍伐,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0.DFG
11.A
12.B
13.①凭着无用的状态处在无用的地方(即与世无争),正是庄周所崇尚(看重)的。凭借自己的无用反而侵害有用之材,又怎么能避免被砍伐呢?
②到了匈奴那里后,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14.①樗树被伐是因为樗树高大不成材,反而因高大妨害了别的花木生长。②杏树得以保留是因为杏树有花果这些供人们享用的生存条件。③竹子无人砍伐是因为竹笋的味道过于苦涩。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称谓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伐树记
欧阳修
官署东边的园子,杂草丛生,很久没有整治了。我到任以后,才开辟它,给贫瘠干涸的土地施肥灌水,开辟成了菜园共十几畦,又种植了花木、果树、梧桐、竹子约百来株。
春天阳气上升,温暖浮现,草木的萌芽就要显露出去。管理菜园的人报告说:“园里有臭椿树在那里,它根茎粗壮,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阻塞了地下的水分通道,消耗阳气,于是那些新植的花木得不到养分滋养;枝叶繁茂就使得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让新植的花木不能充分享受雨露阳光,伸展繁茂。而且它材质弯曲臃肿,疏松轻飘不坚实,它不值得养,应该砍掉。”于是把臭椿树全部劈成柴薪。第二天,管理菜园的人又说:“菜园南边有杏树在那里,它的根和枝叶所占据与遮盖的面积方圆约六七尺,树下的土地十分肥沃,因为有杏树的缘故,白白地不能种菜,也应该砍掉作柴薪。"我回答说:“唉,现在杏树正逢春发枝,将要开花,可以等待它结果,你难道不能少种几畦蔬菜,把那块地方作为杏树的用地吗?”因而杏树没有被砍掉。
随后我有所醒悟,并感叹道:“唉!庄子曾经说:臭椿树与栎树因为不成材而保全下来,尽了它们的自然年限;桂树、漆树因为有用而到遭到伤害夭折。现今臭椿树确实不成材,却一下子被全部砍掉,杏树的木质坚硬细密,光泽美观,可以用,反而被保存下来。难道说有才与无才的事物,是由于各自碰上的时势不同而确定吗?"
有一天,有位客人拜访我,仆人拖着柴薪从堂下经过,我于是指着柴薪把心中的疑惑告诉客人。客人说:“这有什么奇怪呢?自身无用又处在无用的地方,这才是庄子所崇尚和看重的;如果自身无用又侵害有用之才,又怎么能够幸免呢?那杏树能开花结果,凭着这有益于生的条件来保护住自己的命根,真是幸运呢!至于桂树、漆树不能逃脱斤斧砍伐的原因,是因为得利处正在于它的死,所以它们势必不能生存。它同杏树实在不同。现在臭椿树臃肿不成材,又因根壮叶大妨害了其他作物,它被砍伐的确很合适。这与有才能的反而死掉、没才能的反而生存的说法又有不同啊。总之,事物的幸与不幸,看它所处的环境、时势罢了。”客人离去后,我认为他说的很对,写此文以记之。
链接材料:
江南盛产竹子,人们习惯于吃竹笋。只有那些味道苦而不入食品的,得以保全。那竹子虽然甜,还不如苦涩的得以保全。世上没有不选取贵的抛弃低贱的,但也知道取的不幸,而被放弃的属于偶然幸运,难道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把没用当做有用的比喻吗?
我官署的西南角,有竹子丛生,出自败砖之间,既不是处于复垣重锁,又不生长在溪谷岩陆,散漫无收的,却无人去砍伐,因为它完全是苦的,而经过的人正因为苦竹轻视它。我读《庄子》,正好看到关于味道的话,有感而发做了这篇游记。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而且它材质弯曲臃肿,疏松轻飘不坚实,它不值得养,应该砍掉。
“疏轻而不坚"前省略主语“其材”,与“其材拳曲臃肿"结构一致,单独成句,前后DF处断开;
“是宜伐”为主谓结构,前面G处断开。
故答案为:DFG。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治”意思是“安定、太平"。句意:很久没有整治了。/明晓国家安定(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B.正确。“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特"意思是“特别”。句意:白白地不能种菜。/何况臣的孤苦,(情况)特别严重。
C.正确。
D.正确。“君既若见录"的“见”是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如何,我。句意:它被砍伐的确很合适。/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
故答案为: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与庄周之说相似"错误。由原文“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可知,应该是与庄周之说相反。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凭着;“贵”,崇尚,看重;“贼”,侵害。
(2)“币”,财物;“遗”,送给;“益”,渐渐地。
故答案为:①凭着无用的状态处在无用的地方(即与世无争),正是庄周所崇尚(看重)的。凭借自己的无用反而侵害有用之材,又怎么能避免被砍伐呢?
②到了匈奴那里后,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可知,樗树被伐是因为樗树高大不成材,反而因高大妨害了别的花木生长。
②由原文“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可知,杏树得以保留是因为杏树有花果这些供人们享用的生存条件。
③由原文“独其味苦而不入食品者,笋常全"可知,竹子无人砍伐是因为竹笋的味道过于苦涩。
故答案为:①樗树被伐是因为樗树高大不成材,反而因高大妨害了别的花木生长。②杏树得以保留是因为杏树有花果这些供人们享用的生存条件。③竹子无人砍伐是因为竹笋的味道过于苦涩。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①,欻②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骅骝:赤色的好马。②欻:忽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写画马的背景和缘由,韦偃知道杜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赠。
B.颔联中“戏”和“扫"两字写出了韦偃作画时行云流水之态,以此突出其画艺的高超。
C.颈联中两匹骏马突现东壁,似欲破壁而出,一动一静,亦暗合画家和诗人的生活状态。
D.这首诗运用借物言志手法,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16.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对这首诗的评价是“结联,见公本色”。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C
16.①尾联作者由画中的两匹马,联想到当时国家时局危急,以骏马比壮士,希望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并肩携手,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②表现作者渴望人才被选拔,能够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思想。③这正与诗人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爱国本色相符。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暗合画家和诗人的生活状态"错,“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匹马正在低头吃草,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它们健壮的外形,进取的渴望,都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进一步表现了韦偃作画造诣高深。选项解读错误,
故答案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杜甫的作品中除了感时伤己外,更多的是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忧国忧民。
结联“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是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这里说明了良马是多么难得,而发现良马的确远非易事。
作者面对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这两句寄寓了作者渴望人才,选拔贤能,颇有“忧时思将帅”的深刻含意,这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世伤时的崇高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①尾联作者由画中的两匹马,联想到当时国家时局危急,以骏马比壮士,希望志同道合之人能够并肩携手,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②表现作者渴望人才被选拔,能够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思想。③这正与诗人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爱国本色相符。
17.(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非子提出“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离骚》亦是如此的观点句是:“___,___”。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意象是深入理解诗歌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分析诗歌中“门”这一意象,我们可以一窥作者丰沛深挚的思想感情,比如“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示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指、迩、臆、缘、蓬、涉、常、敲。
故答案为:(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河人间,气象万千。风雨过后的幸运彩虹,穿云破雾的道道金光,晨昏浮现的曙暮光带,暗夜闪耀的漫天繁星……①的景观都是天空带来的惊喜,天象幻化出各种“信号”来指引人们的生活。例如看云识天气:透光高积云,形似一排排一列列的鱼鳞,是强冷空气到来时出现的一种云层,预示着近期天气状况不稳定;当下沉气流中温度较冷的空气与上升气流中温度较暖的空气相遇,将会形成如同一个个袋子形状的乳状云,它的出现往往预示未来可能有风暴或其他极端恶劣天气。日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不怕拦腰缠带,就怕山上戴帽”是久居山城人们②的民谚,意味着马上要变天了。山腰带的属性是“层云”,而山戴帽的属性是“积云”,属于荚状云。气流波动形成的荚状云聚集在高山之巅,往往预示着冷空气袭来。
气象变化与人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气象专家的工作③,他们兢兢业业地收集分析数据,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进行气象风险评估和预警,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生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不怕拦腰缠带,就怕山上戴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18.①变幻多姿②家喻户晓③至关重要
19.①引用谚语,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②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拦腰缠带"山上戴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荚状云最具特色的形态。③增添文采、丰富内容,突出不同天象与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需仔细阅读文本,找到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形容天空景观变化丰富,可用:变幻多姿。变幻多姿:千变万化,变幻无常。
②语境指民谚人人都知道,可用: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形容尽人皆知。
③语境是说气象专家的工作很重要,可用:至关重要。至关重要:相当地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
故答案为:①变幻多姿②家喻户晓③至关重要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具有口头流传,通俗易懂的特点。引用谚语,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②“拦腰缠带"山上戴帽”运用拟人、比喻修辞,山腰带的属性是“层云”,而山戴帽的属性是“积云”,属于荚状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荚状云最具特色的形态。
③不同的谚语表现不同的云状,反映不同的气象变化特点。引用谚语增添文采,丰富内容,突出不同天象与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
故答案为:①引用谚语,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②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拦腰缠带"山上戴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荚状云最具特色的形态。③增添文采、丰富内容,突出不同天象与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腔在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着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花脸一吼,吼出了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苦音一颤,颤动着关中山河与平凡戏迷们的一片赤诚。流淌在秦人骨血里的秦腔,承载了多少代秦人的喜怒哀乐。一缕韵白、一声嘶吼、一袭水袖、一个亮相,属于秦腔的手、眼、身、法、步,几代人潜心钻研的程式化章法在一点一滴的精微之处传承。
尽管时代巨变,但人们痴迷秦腔的情结未变。如今,古老秦腔剧种在科技更迭时代开启了又一个青春,秦腔文化衍生出的IP符号强势出圈,在“国潮"之路上破壁重生。粉墨装扮的秦腔人物被90后团队设计成一系列Q版形象,各个萌态可掬,亲切可人。古老秦腔和新生代之间的隔阂烟消云散。数字虚拟人、3D影像、人工智能AI动捕技术……一切科技前沿的最新技术,均可与秦腔艺术无缝接轨,精准捕捉、全息式记录秦腔之美的每一个瞬间。这一代年轻人自己的角度观赏秦腔、理解秦腔,不仅仅是将秦腔IP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更打破了秦腔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壁垒。从传统到现代,科技加持的秦腔必定会“热”起来、“燃"起来、“潮”起来!
20.下列句子中的“文化"和文中加点处的“文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汉代刘向在《说苑》中指出:“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B.爸爸说道:隔壁家四叔的侄子读了多年书,到大城市去念过大学,是我们村里最有文化的人。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D.在宋朝时期,茶文化达到巅峰,茶艺变得极其雅致,对于喝茶的仪式也做了细致的规定。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关键词搜索”是当下网络信息搜索的一种常用方法。请提取两个关键词,便于在搜索引擎中查找本文本。每个关键词不超过6个字。
【答案】20.D
21.这一代年轻人以自己的角度观赏秦腔、理解秦腔,不仅仅是打破了秦腔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壁垒,更将秦腔IP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
22.秦腔(秦腔文化);IP符号(秦腔IP/科技加持)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一般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理解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一般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A.“文化"指是通过文治来教化,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
B.“文化”指的是个人的教育水平或知识水平。
C.“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虽然与艺术形式有关,但更侧重于社会层面,与"秦腔文化"的特定艺术形式含义不完全相同。
D.“文化”指的是与茶相关的一系列传统和仪式,这与“秦腔文化"的含义更为接近,因为它们都是指与特定艺术形式或活动相关的文化现象。
故答案为:D。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部分语病有二:
一是“这一代年轻人自己的角度观赏秦腔、理解秦腔”成分残缺,应在“自己的角度"前加上介词“以”;
二是“不仅仅是将秦腔IP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更打破了秦腔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壁垒"语序不当,应把“不仅仅”和“更"后面的内容颠倒,这样才能构成递进关系。
修改后,正确表述为:这一代年轻人以自己的角度观赏秦腔、理解秦腔,不仅仅是打破了秦腔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壁垒,更将秦腔IP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
故答案为:这一代年轻人以自己的角度观赏秦腔、理解秦腔,不仅仅是打破了秦腔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壁垒,更将秦腔IP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
2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秦腔……有着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流淌在秦人骨血里的秦腔,承载了……"提取关键词为“秦腔”或“秦腔文化";
根据“秦腔文化衍生出的IP符号强势出圈”“数字虚拟人、3D影像、人工智能AI动捕技术……一切科技前沿的最新技术,均可与秦腔艺术无缝接轨"科技加持的秦腔……”提取关键词为“IP符号"或“秦腔IP”或“科技加持"。
故答案为:秦腔(秦腔文化);IP符号(秦腔IP/科技加持)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衡论·远虑》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后汉书·崔骃列传》
对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题干分析】
此题的思辨性质是引导考生思考“不言”与“尽言"的二元关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摘自苏洵的《权衡与深谋》。“知道"就是“知道”,意思是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一般用来和人交流的时候要坦诚,要真诚。坦诚真诚的“知无不言”,不仅可以帮助朋友解决问题,也有助于加深友谊,尤其是对国家、社会、民生有利的问题,要敢于建言献策,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要提高分辨率,不要随便发布各种未经核实的消息。这就需要我们在“言无不尽"之前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如果有利于安定团结,就要说不该说的话。由此也引出了第二句话,“浅者深者蠢。”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太多的私事告诉没什么交情的朋友是愚蠢的。也就是说,我们“说话"还是“不说话”,必须看场合和对象。因为在不了解对方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的太多,无意中伤害了对方;或者说,在我们分不清别人善恶的时候,“深言"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伤害到自己。
可见,两者并非非此即彼,看似矛盾实则互补。言论是一种需要约束的自由。“什么都不说,什么都做”的关键是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需要畅所欲言时,我们应该坚持原则,健谈,大胆,乐言。但是,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要谨慎,要沉默,要沉默。
考生需要在文中体现他们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要对“不言与尽言"进行有理有据的讨论,而且讨论要结合考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进行。考生可以从“言”的目的、后果、时机和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证。根据以上分析,考生在行文时,可先引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交浅而言深者,愚也”两句话,引出说与不说两个概念,并简要分析。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开口的情况,那是说还是不说?从说的目的看,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达成有效沟通;从说的时机看,说话要讲究场合,分辨对象,周围的气氛环境是否适合去说;从说的方式方法看,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既然沟通是目的,那说的时候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能信口开河。说的时候,还需采取适当的方式,逻辑严谨,语句通畅,重点突出等等;从说的后果看,说是为了沟通,那么如果说出的话是有利于沟通,有利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事情的发展,那就应该说。而如果说出的话,会激化矛盾,那就不说。综上所述,在不同情境下,我们根据需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平衡言语的影响力与责任,关注说的目的、后果、时机和方式,尊重和倾听他人。只有在认真思考并权衡利弊之后,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何时尽言,何时言浅,何时保持沉默。
【立意提取】
1.智者敢言,言者有智。
2.智者因时而言,言者随事而制。
3.智者不言炼心志,言无不尽行正道。
4.胸有丘壑智者不言,肩负重任言无不尽。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对鸟类的兴趣始于两个名为比尔的人。第一位是我的父亲比尔·勒姆,是他带着我在华盛顿特区我们家附近看鸟,这也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之一。另一个名为比尔的人,是我在苏塞克斯观鸟俱乐部遇到的比尔·雷什。他每天花上四五个小时观察鸻鹬类和棕色雀形目鸟类。他是一个充满耐心、不知疲惫、专心致志的观鸟爱好者,总是严谨而又翔实地记录观测到的鸟种、时间和地点。而这些重要的记录最终被德玛瓦半岛鸟类协会所采纳,正式成为特拉华州鸟类记录的一部分。比尔是靠目测鉴别鸟种的奇才。他通过观察鸟的整体印象、大小以及形状来鉴定鸟种,他让我明白“看鸟"和“观鸟”之间的区别——前者随意而休闲,后者更为严谨,且目标明确——并督促我从鉴别鸟种转向记录鸟类的行为举止。
长久以来,鸟类被认为是智商较低的一类动物。然而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过去20多年来,全球无数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都能证明,鸟类的思维能力并不亚于灵长类。有一种鸟会把多达
3.3万颗种子散布在几十平方英里的区域内,并且在几个月后仍然记得这些种子的位置;有些鸟会计数,做简单的计算。一些报道显示乌鸦在野外使用自制的工具,并且将相应的制作工艺传给下一代。这一行为已有人类文化特征,并且证明了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的技能不是只有灵长类才能习得的。
人们对鸟类认识的谬误来自这样的信念:鸟类大脑容量如此之小,它们只能诉诸本能反应。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事实恰好相反。鸟类的大脑的确迥异于人类,但确实有些鸟类的大脑在身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像人类一样。不仅如此,当脑力派上用场的时候,脑神经的数量、位置、连接方式比脑容量大小重要得多。而一些鸟类的大脑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其密度接近灵长类的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也近乎人类。这也许对解释为何特定种类的鸟有如此高级的认知能力大有帮助。如同人类大脑一样,鸟类的大脑也具有偏侧性,即它们同样以大脑左右半球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鸟类的脑细胞在需要时也会进行新老更替。尽管鸟类的大脑在组织结构上和人类截然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显示它们已达到相当高度的心智水平。
尽管鸟类的智力无法媲美人类的复杂思维,但其中已经孕育了复杂思维的种子,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洞察力。关于鸟类是否拥有洞察力,目前存疑,但有些鸟种似乎能够明白因果关系,而这正是发展洞察力的基础。这也同样适用于“心智理论"——一种理解其他个体思维或知识的非常微妙的能力。特定鸟种的某些个体似乎能够站在另一只鸟的立场上,察觉对方的需求,而这是“心智理论”的基础特征。
当然,上述测量智力的标准都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我们总是想要拿自己的智慧和其他生灵做对比。不过鸟类也有人类无可比拟的优秀之处,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直觉或者天性使然。也许“天赋"是一个更好的词汇。“天赋”即具备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很多鸟类似乎都能充分地满足这一定义。这通常意味着创新性的行动——比如利用新的食物来源,或者试图主动发掘食物来源。
人类引以为傲的许多智力象征,都或多或少地在鸟类身上有所体现,鸟类智力以独立而巧妙的方式与人类共同演化。人类和鸟类在生物学上的相似性比许多人所想的更多。为什么3亿年前在演化道路上就分道扬镳的生物会拥有类似的认知策略、技巧和能力?其中一点原因是,大自然很擅长创造信手拈来的事物,它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对它们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造成人类和其他物种分化的许多改变并非来自新演化出来的基因或细胞,而是源自现存的基因或细胞的细微变化。
尽管人类和鸟类在演化道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在应对自然挑战的方式上却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现象被称为趋同演化,在自然界十分常见。鸟类、蝙蝠、翼龙翅膀的趋同形态都是为了适应飞行要求的结果。
人类和某些鸟种都演化出相对身体而言较大的大脑,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趋同演化的存在。二者在睡眠中大脑的活动模式、脑回路以及学习鸣唱和语言方面也存在类似的趋同演化效应。这样的趋同演化有些不同寻常,尤其是当你考虑到人类和鸟类演化距离的时候。有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基因活动在人类学习说话和鸟类学习鸣唱的大脑中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表明也许人类和鸟类共享一套关于学习的基因表达核心模式,而这一模式的产生源自趋同演化。
由于上述原因,在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学习和记忆,如何创造语言、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如何在物理空间和社会阶层中定位自己等问题时,鸟类成了极佳的参考对象。鸟类大脑回路中控制社会行为的区域和人类十分相似,由类似的基因和化学物质控制。通过研究鸟类社会习性背后的神经化学机理,人类会在同一领域逐渐了解自己。我们如果能理解鸟类在练习某个旋律时的大脑活动,也许就能更好地把握自身大脑学习语言的过程,明白学习一门新语言日益困难的原因。如果能理解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的两个物种为何演化出同样的睡眠中大脑活动模式,我们也许就能解开大自然的一个奥秘——睡眠的作用。
(摘编自珍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沈汉中李思琪译)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鸟类的大脑与人类一样,有着相似的基因和神经回路,显示鸟类达到了相当高度的心智水平,但二者的大脑组织结构是截然不同的。
B.很多鸟类可以利用新的食物来源或主动发掘食物来源,这昭示着鸟类具备敏锐而灵巧的洞察力,能够应对诸多环境和社会挑战。
C.人类和鸟类在生物学上的相似性很多,根本原因是大自然会保留各种有用的生物特性,对它们加以改造以适应新的生存挑战。
D.人类通过研究鸟类社会习性背后的神经化学机理,就会逐渐了解自己,并解开大自然的奥秘,比如睡眠的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告诉我们,人类仅凭大脑容量的大小来衡量生物智力水平的高低,很可能会造成认知的谬误。
B.“有些鸟种似乎能够明白因果关系"很多鸟类似乎都能满足这一定义”,两个“似乎"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C.基因活动在人类学习说话和鸟类学习鸣唱的大脑中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一事例也许可证明趋同演化的存在。
D.文本中引入科学家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研究结果,让读者认识到科学研究者们的这些做法才是让科学进步的原因。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笛鸻配得上影帝的称号,这种鸟会假装自己翅膀“受伤”,以此诱使掠食者离开它那暴露在外的脆弱的鸟巢。
B.山雀会用几种特定的叫声告诉同伴自己的位置,或者警告同伴捕食者来了,并告知捕食者的种类和威胁程度。
C.有些鸟类会把它们的鸟巢装饰得华丽绚烂,鹗把闪亮的缎带带回巢,园丁鸟会寻找特定颜色的宝物,并将物品排列整齐。
D.短嘴鸦把两片饼干叠放在路中间,飞到安全的地方等待过往车辆将饼干碾碎,之后又飞下来享受它的“战利品"。
4.作者认为“鸟类被认为是智商较低的一类动物”这一观点已经过时,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理由。
5.选文关于鸟类思维能力的研究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4高二下·乐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向日葵
沐子
纷乱的细雨中,坚果回到了小城。准确地说是回到了父母身边。
出租车在杏林巷口停下了,坚果只身走进狭窄的小巷。巷子两旁人家的枇杷从石墙上探出头来,滚圆、金黄、馋人,伸手即可摘到,这跟少年时的印象并无两样。
进了自家小院,坚果看见父亲站在凳子上整理葡萄架,母亲站在一旁打下手。
母亲看见坚果,一愣,睁大眼:“果儿回来了!"
母亲又伸长脖子往他身后张望:“栖霞和豆豆没回来?”
“栖霞要上班,豆豆马上要中考,功课忙。"
“果儿,工厂里不忙?”父亲知道十年前,儿子从国企辞职,自主创业,办了个光学仪表厂。
“工厂倒闭了。"他望着白茫茫的雨帘,心里叹口气。
坚果回家时正值梅雨季节,回家半个月了,他足不出户,天天坐在屋檐下看雨。雨丝飘忽,细细密密,眼前朦胧一片。
父亲劝他重新找份工作,他只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转眼,雨季终于过去,初夏来临了。
某个傍晚,坚果回家后第一次走出了小院,他想去城外的小溪边转转。
溪边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野草蓬乱,溪流酣睡着,身上没一丝波纹,水鸟的投影清晰可见。坚果沿着小溪走了很久,突然从灌木缝隙中望见有人在钓鱼,他便信步上前去。
钓鱼人听见响动,扭头,看来人一阵,惊呼:“坚果,是你啊!几十年没见,胡子满脸了。"
坚果眯瞪着眼,搓着手,他不认识眼前的这位钓鱼人。
“我是丁瓮呀,和你初中同学。”
坚果晃晃头,方才想起:“丁瓮,好多年没见面了!"
“是呀,初中毕业后就没见过。”
丁瓮忽然转过身,挥动鱼竿,一条鱼儿上钩了,在空中蹦跳着。
多年不见,坚果不知说点什么好,沉默半晌,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年级在国旗下讲话稿5篇
- 融资借款担保合同范本
- 短片制片人招聘合作协议
- 销售员工年终总结体会10篇
- 企业仓储甲控材料管理办法
- 企业安全生产顾问聘用合同
- 2018-2024年中国降血脂药市场研究与发展前景报告(目录)
- 广告公司创意人员聘用合同书
- 商业综合体苗木供应承诺
- 保安公司临时用工合同
- 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缩短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DNT完整版本PPT易修改
- 幼儿园教学课件中班美术《百变的花瓶》课件
- 液化石油气充装操作规程(YSP118液化石油气钢瓶)
- 工程样板过程验收单
- 颅内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 粮食仓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珠宝销货登记表Excel模板
- 深基坑开挖施工风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唯美手绘风花艺插花基础培训PPT模板课件
-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完整版)
- 5G智慧农业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