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乳饮料的减糖和低脂技术_第1页
含乳饮料的减糖和低脂技术_第2页
含乳饮料的减糖和低脂技术_第3页
含乳饮料的减糖和低脂技术_第4页
含乳饮料的减糖和低脂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含乳饮料的减糖和低脂技术第一部分减糖技术:多元醇替代糖 2第二部分减糖技术:高强度甜味剂搭配糖 4第三部分减糖技术:酶促转化和异构化 7第四部分减脂技术:脂肪球分层分离 9第五部分减脂技术:超微均质处理 12第六部分减脂技术:脂质酶水解 14第七部分减脂技术:乳固体分散系统 17第八部分减脂技术:纳米乳化技术 20

第一部分减糖技术:多元醇替代糖关键词关键要点【多元醇替代糖】:

1.多元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糖醇类物质,具有甜味,但热量比蔗糖低。

2.常见的多元醇替代糖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乳糖醇。

3.多元醇具有低热量、低血糖指数、不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特点,可用于含乳饮料的减糖。

【应用趋势与前沿探索】:

多元醇替代糖

概述

多元醇是一种由多个羟基取代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构成的糖醇。它们是甜味剂,热量较低,并且不引起龋齿。多元醇广泛应用于含乳饮料中以减少糖分含量。

来源

多元醇可从各种来源中获得,包括:

*木糖醇:来自白桦树和山毛榉树

*山梨糖醇:来自山梨属植物

*麦芽糖醇:来自淀粉

*甘露醇:来自海藻和蘑菇

化学结构和性质

多元醇具有与糖类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它们缺乏醛或酮基团,这使得它们不具备还原糖的性质。它们比糖类更大、更亲水,因此不易被消化和吸收。

甜味

多元醇的甜味强度因其结构和分子量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元醇及其相对甜度:

|多元醇|相对甜度|

|||

|木糖醇|1|

|山梨糖醇|0.6|

|麦芽糖醇|0.45|

|甘露醇|0.3|

热量和吸收

多元醇的热量比糖类低。例如,每克木糖醇提供2.4卡路里,而每克蔗糖提供4卡路里。然而,多元醇不能被完全消化和吸收。一部分多元醇会通过肠道未经消化而排出。

影响

多元醇在含乳饮料中的使用具有以下影响:

*甜味:多元醇提供甜味,使饮料具有消费者期望的甜度,同时减少糖分含量。

*热量:通过减少糖分含量,多元醇可以降低饮料的整体热量。

*消化:多元醇不能被完全消化和吸收,这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例如腹胀和腹泻。

*成本:多元醇比糖类更昂贵,因此会增加饮料的生产成本。

使用指南

使用多元醇替代糖时应考虑以下指南:

*适量使用:由于多元醇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因此应适量使用,通常不超过每天20克。

*逐渐引入:为避免胃肠道不适,应逐渐将多元醇引入饮食中。

*与其他甜味剂结合:多元醇可与其他甜味剂(例如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结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甜味体验。

结论

多元醇替代糖是含乳饮料中减少糖分含量的有效方法。它们提供甜味、降低热量,并且不引起龋齿。然而,在使用多元醇时应注意其对消化和成本的影响。适量且逐渐引入多元醇,并与其他甜味剂结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益处,同时减轻潜在的副作用。第二部分减糖技术:高强度甜味剂搭配糖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合成高强度甜味剂

1.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等合成高强度甜味剂热量低,甜度高,常用于含乳饮料的减糖。

2.这些甜味剂的安全性经过广泛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

3.通过巧妙搭配不同甜味剂,可以获得理想的甜味口感,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糖分含量。

主题名称:天然高强度甜味剂

减糖技术:高强度甜味剂搭配糖

概述

高强度甜味剂(HIS)是一种比蔗糖甜度高数十甚至数百倍的人工甜味剂。其加入含乳饮料中可以显著降低产品的含糖量,同时保持良好的口感。

高强度甜味剂的类型

市面上常用的HIS包括:

*阿斯巴甜

*糖精

*甜蜜素

*安赛蜜

*三氯蔗糖

*阿洛酮糖

高强度甜味剂的减糖效果

HIS的减糖效果差异很大,取决于其甜度和使用量。例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而三氯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因此,少量HIS即可显著降低含糖量。

研究表明,在含乳饮料中使用HIS可以将含糖量降低40%-80%,同时保留消费者喜爱的甜味。

高强度甜味剂与糖搭配的优势

单独使用HIS可能导致饮料的口感过于甜腻或有苦味。与糖搭配使用HIS可以平衡甜度,优化风味。

糖还提供了体积、饱腹感和焦糖化反应,这有助于改善饮料的整体口感。

与糖搭配的比例

HIS与糖的最佳搭配比例取决于特定甜味剂的甜度和饮料的口味要求。一般来说,HIS与糖的比例在1:10到1:50之间。

甜味剂风味改良剂

甜味剂风味改良剂(SMEs)是一种可与HIS协同作用,改善饮料风味的物质。它们可以掩盖HIS的不良风味,增强甜味并提供其他风味特征。

常用的SMEs包括:

*甘草酸盐

*柠檬酸盐

*氨基酸

*肽

应用

HIS搭配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含乳饮料中,包括:

*牛奶

*酸奶

*奶酪饮料

*冰淇淋

减糖效益

使用HIS搭配糖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含乳饮料的含糖量,同时维持其可接受的口感。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

*降低40%-80%的总糖含量

*减少50%-70%的热量摄入

*降低患肥胖、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监管

HIS在含乳饮料中使用的监管因国家或地区而异。食品安全机构通常会设置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性。

结论

高强度甜味剂搭配糖技术是减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降低含乳饮料的含糖量,同时保持良好的口感。通过优化HIS与糖的比例并使用甜味剂风味改良剂,食品制造商可以开发出既美味又有益健康的减糖饮料。第三部分减糖技术:酶促转化和异构化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酶促转化

1.酶促转化是一种可选择性地水解乳糖分子中一个或两个半乳糖基的酶促技术。

2.乳糖酶广泛应用于含乳饮料的减糖,可将乳糖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降低甜度。

3.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6-磷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磷酸酶是常用的乳糖酶,具有不同的催化效率和底物特异性。

主题名称:异构化

酶促转化

酶促转化是一种利用酶催化将蔗糖转化为其他甜味剂的技术,以降低含乳饮料的含糖量。

*葡萄糖异构酶法:

*酶促转化中最常用的方法。

*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和果糖之间的异构化,使蔗糖分子中一部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

*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7倍,因此异构化后的饮料甜味有所提升。

*减少蔗糖用量高达50%,同时保持相同的甜味。

*木糖醇酶法:

*木糖醇酶催化蔗糖转化为木糖醇和果糖。

*木糖醇的甜度约为蔗糖的50%,可进一步降低饮料的甜味。

*木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且具有齿垢预防作用。

*糖苷水解酶法:

*糖苷水解酶催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水解后甜味降低,但可添加其他甜味剂来补偿。

*由于水解产物是单糖,吸收速度较快,可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异构化

异构化是一种通过化学或酶促反应将一种糖转化为另一种糖的技术,用于改变含乳饮料的甜味和热量。

*乳糖异构化:

*酶促反应,将乳糖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半乳糖的甜度低于乳糖,可降低饮料的甜味。

*同时,异构化产物葡萄糖可作为其他甜味剂的配料。

*乳清蛋白水解:

*酶促反应,将乳清蛋白水解为小肽和氨基酸。

*水解产物具有甜味,可部分替代蔗糖或其他甜味剂。

*此外,水解乳清蛋白还可提高饮料的营养价值。

减糖和异构化的比较

*减糖技术主要降低饮料的含糖量,而异构化技术则改变糖的组成和甜味。

*酶促转化技术可使含糖量减少50%以上,而异构化技术通常只能降低20%左右。

*异构化技术保留或提升了饮料的甜味,而减糖技术可能会降低甜味,需要额外添加甜味剂。

*异构化技术可提高饮料的营养价值,例如将乳糖异构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应用和市场前景

减糖和低脂技术在含乳饮料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低热量产品的需求。

*2023年,全球低脂和减糖乳制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47亿美元,2018-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

*减糖和低脂技术推动了许多创新产品的开发,例如低脂牛奶、减糖酸奶和高蛋白饮料。

*预计未来几年,减糖和低脂技术将继续在含乳饮料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第四部分减脂技术:脂肪球分层分离关键词关键要点【脂肪球分层分离】:

1.脂肪球分层分离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乳液中的脂肪球分离成上清液和脂渣层的技术。

2.分离效率受离心机类型、离心时间、离心力、乳液温度、脂肪球大小等因素影响。

3.该技术可用于减少乳饮料中的脂肪含量,提高乳蛋白和乳糖的浓度。

【乳化形成和稳定机制】:

减脂技术:脂肪球分层分离

原理

脂肪球分层分离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乳饮料中的脂肪球分离出乳清液的技术。当乳饮料在高离心力下旋转时,密度较低的脂肪球会逐渐向容器顶部移动,而密度较高的乳清液则沉降至底部。

工艺流程

脂肪球分层分离一般采用连续离心式分离机进行。分离机主要由一个高速旋转的圆筒和一个固定筒组成。乳饮料从圆筒顶部注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脂肪球向圆筒内壁移动,而乳清液则从圆筒底部排出。

影响因素

影响脂肪球分层分离效率的因素包括:

*离心力:离心力越大,脂肪球分离越彻底。

*乳饮料黏度:黏度越低,脂肪球分离越容易。

*脂肪球大小:脂肪球越小,分离越困难。

*温度:温度升高会降低乳清液的黏度,有利于脂肪球分离。

应用

脂肪球分层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含乳饮料的减脂生产中,例如:

*脱脂乳:将乳饮料中的脂肪球分离出,使脂肪含量低于0.5%。

*低脂乳:将乳饮料中的脂肪球部分分离出,使脂肪含量在0.5%-2%之间。

*调味乳:去除乳饮料中的部分脂肪球,使脂肪含量降低,同时保留风味。

减脂效果

脂肪球分层分离技术的减脂效果与分离机的分离能力有关。一般来说,脱脂乳的分离率可达99%以上,低脂乳的分离率可达70%-90%。

影响减脂效果的因素

影响脂肪球分层分离减脂效果的因素包括:

*分离机性能:分离机转速、分离筒结构和进料量等因素会影响分离效率。

*乳饮料特性:脂肪球大小、黏度和温度等因素会影响分离难度。

*操作参数:进料流量、分离温度和停留时间等操作参数也会影响减脂效果。

研究进展

近年来,脂肪球分层分离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一些新型的分离机被开发出来,例如盘式分离机和陶瓷膜分离机。这些新型分离机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展望

脂肪球分层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乳饮料减脂技术,在含乳饮料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脂肪球分层分离技术的效率和能耗还将进一步提高,为含乳饮料的健康化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第五部分减脂技术:超微均质处理关键词关键要点【超微均质处理】

1.该处理工艺利用高压均质化技术,将乳脂颗粒破碎成直径小于1微米的超微细小颗粒。

2.超微均质化后的乳脂颗粒分布均匀,稳定性显著提高,从而降低油脂分离和乳清析出的风险。

3.由于超微细小颗粒的表面积增加,乳饮料的口感更加顺滑细腻,并赋予其乳脂感。

【乳脂球膜改性】

减脂技术:超微均质处理

原理

超微均质处理是一种机械加工技术,通过将含乳饮料通过高压均质机,以极高的压力(>100MPa)强制通过微小孔径(<1μm)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脂肪球的粉碎和均质化。

机制

*脂肪球粉碎:高压强制通过微小孔径会对脂肪球施加巨大剪切力和湍流,导致脂肪球破裂成更小的颗粒。

*均质化:破碎的脂肪球被分散到连续相(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液。

影响因素

超微均质处理的减脂效果受以下因素影响:

*压力:压力增加可提高脂肪球粉碎效率。

*均质次数:多次均质可进一步粉碎脂肪球和改善乳化稳定性。

*孔径:较小的孔径可产生更细的脂肪球。

*温度:较高的温度可降低脂肪粘度,提高均质效果。

*乳化剂:添加乳化剂可稳定脂肪球分散,防止脂肪球再凝聚。

减脂效果

超微均质处理的减脂效果显著,可将含乳饮料中脂肪含量降低50%以上。

应用

超微均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含乳饮料的减脂,包括牛奶、酸奶、冰淇淋、奶酪等。

优势

*减脂效果显着,可大幅降低脂肪含量。

*维持或改善感官品质,如口感、风味和外观。

*不影响营养价值,保留乳蛋白和钙等营养成分。

*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限制因素

*设备成本较高。

*可能会导致乳清蛋白变性,影响饮料的稳定性。

*需要严格控制加工条件以避免过度均质,导致脂肪球再凝聚。

数据示例

一项研究表明,将牛奶通过超微均质处理(压力:200MPa,均质次数:2)后,脂肪含量从3.8%降低至1.6%。

另一项研究发现,超微均质处理能够将冰淇淋中的脂肪含量从12%降低至6%,同时保持其口感和风味。

结论

超微均质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减脂技术,可显著降低含乳饮料中的脂肪含量,同时维持或改善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美味的低脂乳制品。第六部分减脂技术:脂质酶水解关键词关键要点脂质酶水解

1.脂质酶水解是一种利用脂质酶催化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酶促反应。

2.脂质酶水解可以降低含乳饮料中的脂肪含量,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

3.脂质酶水解的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产品收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脂质酶的来源

1.脂质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2.微生物脂质酶因其生产成本低、催化活性高和易于工程化等优点,成为含乳饮料减脂技术中的首选酶源。

3.目前,常用的微生物脂质酶主要来源于真菌和细菌,例如木霉、酵母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等。

脂质酶的催化机制

1.脂质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活性中心包含催化三联体(丝氨酸、天冬酰胺和组氨酸)。

2.脂质酶水解甘油三酯的反应机制是一个多步反应,包括底物结合、酶催化反应和产物释放等步骤。

3.酶催化反应步骤中,丝氨酸的羟基攻击甘油三酯的酯键,形成酰基-酶中间体,随后天冬酰胺和组氨酸协同催化酰基-酶中间体水解,释放脂肪酸和甘油。

脂质酶水解的反应条件

1.脂质酶水解的反应条件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2.最适反应温度一般在30-50℃,pH值在5.0-7.0,反应时间根据酶活性和底物浓度而定。

3.反应体系中的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因素也需要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减脂效果。

脂质酶水解的应用

1.脂质酶水解广泛应用于含乳饮料的减脂生产中。

2.通过脂质酶水解,可以有效降低含乳饮料中的脂肪含量,同时保持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3.脂质酶水解技术可以与其他减脂技术,如膜分离和超临界萃取等,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含乳饮料的减脂效率。

脂质酶水解的发展趋势

1.脂质酶水解技术不断发展,酶工程和发酵工艺的进步为提高酶活性、稳定性和特异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2.基于脂质酶水解的减脂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的结合,将为含乳饮料的减脂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

3.未来,脂质酶水解技术将在含乳饮料的减脂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优质的乳制品。脂质酶水解

脂质酶水解是通过脂质酶催化将乳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工艺,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

原理

脂质酶是一种催化脂肪水解的酶,它能专一水解甘油三酯中的酯键,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酶源

脂质酶通常来自真菌或细菌,如真菌产的脂肪酶和细菌产的假单胞菌属脂肪酶。

工艺

脂质酶水解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酶液制备:将脂质酶溶解在缓冲液或乳化剂中,制备酶液。

2.酶解反应:将酶液加入到乳中,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反应,脂肪被水解。

3.酶失活:反应结束后,通过加热或添加化学试剂失活脂质酶。

4.油水分离:通过离心或超滤去除游离脂肪酸,获得低脂乳。

影响因素

脂质酶水解工艺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影响:

*酶活性:酶活性越高,水解效率越高。

*脂肪含量:脂肪含量越高,水解效率越低。

*温度:脂质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在30-45°C,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会降低酶活性。

*pH值:脂质酶在中性至微碱性条件下活性较高。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长,水解程度越高。

优点

脂质酶水解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选择性高:脂质酶只能水解甘油三酯,不会影响其他乳成分。

*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使用极端温度或pH值。

*酶失活容易:反应结束后,脂质酶很容易失活。

*无残留物:脂质酶在反应结束后会完全被失活,不会残留在产品中。

限制

脂质酶水解工艺也存在一些限制:

*生产成本高:脂质酶属于生物催化剂,其生产成本较高。

*反应时间长:脂质酶水解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水解率。

*对油脂种类敏感:不同的油脂种类对脂质酶水解的反应不同。

应用

脂质酶水解工艺已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加工中,用于生产低脂或脱脂乳、奶酪和冰淇淋等产品。

案例

*牛奶减脂:通过脂质酶水解,可将牛奶中的脂肪含量降至1%以下。

*奶酪减脂:通过脂质酶水解,可将奶酪中的脂肪含量降至50%以下。

*冰淇淋减脂:通过脂质酶水解,可将冰淇淋中的脂肪含量降至10%以下。

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低脂乳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脂质酶水解技术将继续在低脂乳制品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七部分减脂技术:乳固体分散系统关键词关键要点【乳固体分散系统】

1.乳固体分散系统是一种将乳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连续非乳脂相中的技术。

2.它通过减小乳脂球的大小和聚集体,从而减少饮料中的脂肪含量。

3.这项技术还可以提高稳定性和口感,减少脂肪沉淀和酸败。

【纳米乳化】

乳固体分散系统(MFDS)

乳固体分散系统(MFDS)是一种减脂技术,涉及分散乳固体(例如,全脂或脱脂奶粉)至水性相中,形成稳定的溶液或悬浮液。MFDS可以显着降低饮料中的脂肪含量,同时保持乳脂的风味和质地特性。

原理

MFDS的原理是将乳固体分散成微小颗粒,通常尺寸为1-10微米,并使这些颗粒在水性相中稳定。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可以阻止颗粒聚集并形成均匀的溶液或悬浮液。

减脂机制

MFDS的减脂机制是通过分散乳固体颗粒来增加饮料中的有效表面积。这有助于将脂肪从颗粒内部释放到水性相中,从而降低整体脂肪含量。此外,乳化剂的存在有助于脂肪形成小的乳滴,易于乳化并分布在溶液中。

技术优势

与其他减脂技术相比,MFDS具有以下优势:

*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可将脂肪含量降低高达50%以上。

*保持乳脂风味和质地:乳固体颗粒保留了乳脂的风味和质地特性。

*稳定性高: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MFDS溶液在保质期内保持稳定。

*适用性广:MFDS可用于各种含乳饮料,包括牛奶、酸奶和冰淇淋。

*成本效益:与其他减脂技术相比,MFDS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选择。

生产工艺

MFDS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准备:将乳固体粉末溶解在水性相中。

2.均质化:使用均质机或高压泵将溶液均质化,形成细小的颗粒。

3.稳定: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来稳定颗粒并防止聚集。

4.冷却和包装:冷却MFDS溶液并将其包装在无菌容器中。

应用

MFDS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含乳饮料中,包括:

*低脂和脱脂牛奶:降低脂肪含量,同时保持牛奶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低脂酸奶:减少脂肪含量,同时提供酸奶的益生菌益处。

*低脂冰淇淋:降低脂肪含量,同时保持冰淇淋的质地和风味。

*功能性饮料:添加乳固体以增强饮料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同时降低脂肪含量。

研究和展望

近年来,关于MFDS的研究集中在以下领域:

*优化颗粒大小:控制颗粒大小以实现最佳的减脂和保质期。

*表面活性剂选择:探索新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稳定性和减少添加量。

*创新应用:探索MFDS在其他食品应用中的潜力,例如烘焙食品和调味剂。

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有望进一步优化MFDS技术,并使其在减脂含乳饮料的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第八部分减脂技术:纳米乳化技术关键词关键要点【纳米乳化技术】

1.纳米乳化技术是一种将乳脂球尺寸减小至纳米级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乳饮料的脂肪含量。

2.纳米乳脂球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稳定的结构,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3.纳米乳化技术还能改善乳饮料的口感和外观,使其更加细腻丝滑,口感丰富。

【纳米乳化技术应用】

纳米乳化技术在含乳饮料减脂中的应用

引言

含乳饮料的脂肪含量对其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过高的脂肪含量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风险。因此,开发有效且可行的减脂技术对于生产健康且可口的含乳饮料至关重要。纳米乳化技术已成为含乳饮料减脂的有前途的技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纳米乳化技术的原理

纳米乳化是一种通过将脂肪分散在液相中形成均匀分布的纳米级液滴的方法。与传统的乳化技术不同,纳米乳化利用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优势,包括更高的表面积、增强的亲水性以及改善的稳定性。通过纳米乳化,脂肪滴的尺寸可以减小到100纳米以下,从而形成一种均匀稳定的分散体,表现出优异的流动性和保质期。

纳米乳化技术在含乳饮料中的减脂效果

纳米乳化技术在含乳饮料中的减脂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脂肪滴的比表面积:纳米乳化将脂肪分解成纳米级的微小液滴,显著增加了脂肪滴的比表面积。这使得脂肪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从而降低了饮料的整体脂肪含量。

2.增强脂肪的亲水性:纳米乳化技术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其他亲水性物质来包裹脂肪滴,使其具有亲水性。这增强了脂肪在水相中的分散性,防止了脂肪滴的聚集和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