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数学北师大版目录一览教案: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一、教学内容1.1教材章节: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五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1.2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数据的表示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二、教学目标2.1能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2.2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2.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图表表示数据。3.2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数据的表示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4.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橡皮擦。五、教学过程5.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重要性。5.2新课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数据的表示方法。5.3例题讲解:利用实例讲解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5.4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几个实践题目。六、板书设计6.1数据收集的方法6.2数据整理的方法6.3数据表示的方法七、作业设计7.1作业题目:(1)收集一组数据,并整理成图表。7.2作业答案:(1)收集的数据可以是班级同学的年龄、身高等。(2)通过图表分析,可以得出这组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年龄集中在13岁左右,身高集中在160cm左右,异常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8.1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8.2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1.1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收集是研究数据的第一步,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观察法、实验法等。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问卷,向被调查对象收集数据。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现象或事件,收集数据。实验法是通过设计实验,控制实验条件,收集数据。1.2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整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其具有可分析性。常用的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分类法、排序法、筛选法等。分类法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其具有可比性。排序法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使其具有顺序性。筛选法是通过筛选掉不符合要求的数据,使其具有准确性。1.3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的表示是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展示和描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图表法、文字法等。图表法是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常用的图表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文字法是通过文字来描述数据,常用的描述方法有条目式、叙述式等。二、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2.1图表的类型:图表是数据表示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图表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柱状图是通过柱子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多少,适用于表示分类数据。折线图是通过折线的走势来表示数据的变化,适用于表示时间序列数据。饼图是通过饼的大小来表示数据的占比,适用于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2图表的制作步骤:制作图表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制表和绘图四个步骤。数据的收集是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法或实验法等方式获取原始数据。数据的整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筛选,使其具有可表示性。制表是将整理后的数据制作成表格,便于绘图。绘图是将表格中的数据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理解。2.3图表的分析方法:分析图表是理解数据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法、趋势法、比例法等。比较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类别或不同时间的数据,找出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趋势法是通过观察数据的走势,预测数据的未来变化。比例法是通过计算数据的比例,找出数据的相对关系。三、实践操作3.1实践题目的设计:实践题目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的重要环节,设计实践题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实践题目可以是通过调查、实验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题目。3.2实践操作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方法。指导可以是通过讲解实例、演示操作或解答学生的疑问等方式进行。3.3实践操作的反馈:在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能力。反馈可以是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讨论学生的结果或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时,教师应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语调要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图表的制作步骤和分析方法时,语调要逐渐提高,以强调重要知识点。3.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时,可以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收集数据的?”在讲解图表的分析方法时,可以提问:“通过图表,你们能得出哪些结论?”4.情景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出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班级同学的年龄、身高等,这些数据如何收集、整理和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教案反思: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以及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和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全面、清晰地讲解了这些知识点,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图表,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教学调整?3.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数据的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搅拌站劳动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书封面
- 全新月饼购销合同
- 绿色建筑节能材料应用推广合同
- 游戏发行合同
- 5 我们的校园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
-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智慧教学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滁州学院《成本核算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3﹞192号
- 肾脏病日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 微纳光学结构制造
- 中职语文教学
- 外部干扰排查流程及案例
- 商业银行信贷实务: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贷概述
- 灌注桩钢筋笼自动计算套用表格
- 机械工业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10(专题-几何图形的证明)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 0:写给泛产品经理
- 振动振动测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