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生物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单细胞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结构模式如图。据图判断,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无细胞壁 B.含有核糖体C.没有核膜 D.有DNA【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原核细胞体积小,无核膜、核仁,DNA上无蛋白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核仁,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质(染色体),细胞器的种类多,结构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详解】由题意可知,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判断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BD错误,C正确。故选C。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P元素可用于合成()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脂 B.淀粉和氨基酸C.葡萄糖和纤维素 D.脂肪和胆固醇【答案】A【解析】【分析】纤维素、淀粉是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核酸由C、H、O、N、P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组成,脂质主要由C、H、O组成,脂肪、固醇由C、H、O组成。【详解】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脂都含有P元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P元素,可用于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和磷脂,A正确;B、淀粉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氨基酸由C、H、O、N元素组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P元素不能与合成糖类和氨基酸,B错误;C、葡萄糖和纤维素属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P元素不能与合成糖类,C错误;D、胆固醇和脂肪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P元素不能与合成胆固醇和脂肪,D错误。故选A。3.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B.同一植株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自由水含量高C.哺乳动物血液中Na+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十分重要【答案】D【解析】【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1)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2)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确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A错误;B、同一植株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自由水含量低,B错误;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a2+含量太高,会出现肌无力,C错误;D、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十分重要,如碳酸氢根离子等,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颜色为紫色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C.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组成的物质相同,可以混用D.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B、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B正确;C、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物质组成相同,但硫酸铜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乙液为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双缩脲试剂中B液为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不可以混用,C错误;D、对细胞的观察需要显微镜,所以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正确。故选C。5.植物缺钾会引起叶片边缘出现枯黄的现象。下表是课外小组探究钾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液配方,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组别培养液类型培养液所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mg·L-1)KNO3CaCl2·2H2OMgSO4·7H2O(NH4)2SO4甲完全培养液25000150150134乙缺素培养液0150250134A.Mg2+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无机离子B.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为实验的对照组C.若营养液的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萎蔫D.该方案能达到探究钾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目的【答案】D【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无机盐可参与构成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如Mg2+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无机离子,A正确;B、实验目的是探究钾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液配方,则设置甲组完全培养液的目的是作为实验的对照组,B正确;C、若营养液的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因失水而萎蔫,C正确;D、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钾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培养液配方,实验的自变量是K离子的有无,其余均为无关变量,分析表格可知,两组营养液中MgSO4⋅7H2O用量不同,且缺素培养液缺K+也缺NO3−,无法排除硝酸根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该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故选D。6.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②以不同方式镶嵌或贯穿于①中C.③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D.物质进出细胞的被动运输方式与②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①代表磷脂双分子层,②代表蛋白质,③代表糖被。【详解】A、①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②代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C、③代表糖被,与细胞表面识别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C正确;D、物质进出细胞的被动运输中,自由扩散不需要借助转运蛋白,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转运蛋白,D错误。故选D。7.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染色体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核孔可以实现核质间的信息交流 D.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包括:1、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正确;B、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染色体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C、核孔是核质之间某些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可以实现核质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D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泌胰液的胰腺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B.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具有较多的叶绿体C.皮肤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D.幼嫩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利于渗透吸水【答案】A【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2、内质网是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3、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含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详解】A、胰液里面含有大量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内质网有关,故分泌胰液的胰腺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A正确;B、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C、心肌需要搏动,心肌细胞比皮肤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具有更多的线粒体,C错误;D、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利于渗透吸水,幼嫩植物细胞一般不具有大液泡,D错误。故选A。9.撕取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②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B.将溶液换为清水后,可发生②到①的变化C.图②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D.图中从①到②的变化是水分单向流出细胞造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详解】A、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因此②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B、将溶液换为清水后,细胞会吸水变大,可发生②到①的变化,B正确;C、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因此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图②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C正确;D、水分子进出细胞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D。10.右图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的电镜照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泌与胰岛B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B.图中包裹胰岛素的囊泡来自于高尔基体C.分泌胰岛素不需要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D.图示分泌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为胞吐,该过程需耗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详解】A、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胰岛素分泌与胰岛B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A正确;B、内质网、高尔基体都能产生囊泡,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向高尔基体运输,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向细胞膜运输。图示包裹分泌物质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所以来自高尔基体,B正确;C、图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为胞吐,需消耗代谢产生的能量,C错误;D、图示过程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C。11.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C.酶一般在温和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D.蔗糖酶和淀粉酶均可催化淀粉水解【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不发生改变,B错误;C、酶的作用特性为:作用条件温和、专一性、高效性,C正确;D、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B.细胞内不断进行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光能【答案】D【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对于真核生物而言,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为普通磷酸键,“~”为特殊化学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正确;B、ATP和ADP的含量少,但细胞内不断进行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B正确;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许多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能来自光能,也可能来自化学能,D错误。故选D。13.下图示显微镜下某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及周围的局部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中发生葡萄糖的分解但不生成ATPB.结构②上丙酮酸被彻底分解为CO2和H2OC.结构③中[H]与O2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D.结构①②③中均有参与细胞呼吸的相关酶【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还原氢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利用丙酮酸和水生成还原氢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还原氢和氧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详解】A、结构①中发生葡萄糖的分解也生成ATP,A错误;B、结构②和③上丙酮酸被彻底分解为CO2和H2O,B错误;C、结构②中[H]与O2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C错误;D、结构①②③中均有参与细胞呼吸的相关酶,D正确。故选D。14.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挥发。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A、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错误;B、层析液容易挥发,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C、滤纸条上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且用橡皮塞赛紧瓶口,防止层析液容挥发,C正确;D、层析液容易挥发,用了橡皮塞赛紧瓶口,但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实验失败,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用分离装置示意图的真实情景考查色素的分离,考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15.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车前草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低于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可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C.CO2浓度为200μL·L-1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小D.10℃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升高将持续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图分析可得:(1)图中所展现有两个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一个是CO2的浓度,另一个是温度。(2)当温度相同时,光合速率会随着CO2的浓度升高而增大;当CO2的浓度相同时,光合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达到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达到最高值,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减小。(3)当CO2浓度为200μL·L-1时,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CO2浓度为370μL·L-1时,最适温度为30℃;当CO2浓度为1000μL·L-1时,最适温度接近40℃。【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当CO2浓度一定时,光合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达到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达到最高值,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减小,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当CO2浓度为200μL·L-1时,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CO2浓度为370μL·L-1时,最适温度为30℃;当CO2浓度为1000μL·L-1时,最适温度接近40℃,可以表明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的升高会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当CO2浓度为200μL·L-1时,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程度不大,光合速率在温度的升高下,持续在数值为10处波动,而CO2浓度为其他数值时,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程度较大,曲线有较大的变化趋势,所以表明CO2浓度为200μL·L-1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小,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10℃条件下,CO2浓度为200μL·L-1至370μL·L-1时,光合速率有显著提高,而370μL·L-1至1000μL·L-1时,光合速率无明显的提高趋势,而且370μL·L-1时与1000μL·L-1时,两者光合速率数值接近同一数值,所以不能表明10℃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升高会持续提高,D错误。故选D。16.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民们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种植措施,下列措施与对应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玉米和大豆高矮间作,充分利用光照B.麦秆填埋,提供丰富的有机物供植物吸收C.中耕松土,利于根部细胞呼吸,促进无机盐吸收D.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2、影响细胞有氧呼吸的因素包括温度、氧气含量等。【详解】A、玉米植株较高,需要较强的光照强度,大豆植株较矮,需要较弱的光照强度,玉米和大豆高矮间作,充分利用光照,A正确;B、麦秆填埋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将麦秆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盐和CO2,从而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机物,B错误;C、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有助于植物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C正确;D、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被遮盖的叶片得到的光照不足,加之气体流通不顺,叶片光合作用减弱但仍然要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积累减少;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故合理密植能保证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正确。故选B。1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纺锤丝的出现和DNA数目的加倍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和DNA数目的加倍 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的出现【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染色单体;(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在细胞中间出现细胞板或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详解】A、着丝粒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B、纺锤丝的出现发生在前期,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错误;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C错误;D、细胞板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D错误。故选A。18.通常,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粒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末期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有中间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细胞。【详解】A、核膜、核仁消失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A错误;B、纺锤体形成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都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中心粒,有丝分裂前期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这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点,C正确;D、着丝粒分裂也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19.2019年7月,科学家从一位几乎失明的女性体内获取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将其诱导为iPS细胞(类似胚胎干细胞),然后继续培养iPS细胞获得角膜组织,移植到这位女性的左眼上,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到可阅读书籍的程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iPS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高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B.iPS细胞与角膜组织中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C.培养iPS细胞获得角膜组织经过了细胞分化过程D.iPS细胞有望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等问题【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详解】A、iPS细胞类似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其细胞的分裂、分化能力高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A正确;B、iPS细胞与角膜组织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B错误;C、iPS细胞类似胚胎干细胞,角膜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培养iPS细胞获得角膜组织经过了细胞分化过程,C正确;D、iPS细胞可培养出所需的器官,有望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等问题,D正确。故选B。20.2017年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核供体猴A的体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来自供体猴B)中,最终得到2只克隆猴—一“中中”和“华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克隆猴的获得证实了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B.该过程证明细胞核发挥功能时,不需要细胞质的协助C.克隆猴不同组织的发育依赖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中中”和“华华”的全部遗传信息来自于供体猴A【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没有分化的细胞,如受精卵、动物和人体的早期胚胎细胞、植物体的分生组织细胞也具有全能性。【详解】A、克隆猴的获得证实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该过程既有细胞核参与,也有去核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参与,B错误;C、不同组织的发育与细胞分化有关,依赖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中中”和“华华”的遗传信息既来自供体猴A的细胞核,也来自供体猴B的细胞质,D错误。故选C。21.细胞学说揭示了()A.真原核细胞之间的区别 B.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C.细胞产生新细胞的意义 D.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新课本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详解】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A.氮 B.氢 C.氧 D.碳【答案】D【解析】【分析】1、大量元素:这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2、微量元素:通常指植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可是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无论鲜重还是干重,C、H、O、N含量最多,这四种元素是基本元素;C、H、O、N、P、S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详解】A、氮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A错误;B、氢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B错误;C、氧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但不是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C错误;
D、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C,D正确。故选D。23.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DNA和RNA B.DNA和脂质C.蛋白质和RNA D.蛋白质和DNA【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BC错误,D正确。故选D。2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物质是()A.麦芽糖和乳糖 B.纤维素和蔗糖C.糖原和淀粉 D.葡萄糖和核糖【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详解】A、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A错误;B、纤维素和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B错误;B、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C错误;D、葡萄糖和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D正确。故选D。25.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A.少量DNA B.膜结构 C.能量转换的功能 D.加工蛋白质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具有单层膜,是细胞中脂质等有机物合成的场所。【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少量DNA,但内质网没有DNA,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B正确;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能量转换功能,但内质网没有能量转换功能,C错误;D、内质网具有加工蛋白质的功能,但线粒体和叶绿体没有加工蛋白质的功能,D错误。故选B。26.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能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A.盐酸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蛋白酶【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详解】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其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除掉细胞壁,且不破坏细胞的结构,C正确。故选C。27.将一只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只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解】克隆羊的诞生过程: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重组细胞→重组胚胎→胚胎移植→一黑色母绵羊(代孕母体)的子宫→克隆羊。克隆羊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供核个体(黑色公绵羊),“克隆绵羊”为黑色公绵羊,这也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故选A。28.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学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详解】一分子A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三个磷酸基团之间通过两个特殊化学键(~)连接,结构式为A-P~P~P,BCD错误,A正确。故选A。29.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A.光反应的条件 B.暗反应的条件C.能量的转换过程 D.由CO2合成糖类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暗反应阶段,首先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合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和ATP与[H](NADPH)的协助下,一部分逐渐生成五碳化合物,另一部分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的流动途径。【详解】A、光反应必须需要光照、酶和色素参与,但不需要二氧化碳,A错误;B、暗反应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但需要能量、酶、ATP,二氧化碳只是原料,B错误;C、光反应中光能变为ATP、NADPH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ATP、NADPH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与二氧化碳无关,C错误;D、二氧化碳中C首先固定在三碳化合物中,之后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可以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O2合成糖的过程,D正确。故选D。30.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A.CO2 B.H2O2 C.酒精 D.乳酸【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两者共同终产物是二氧化碳。
故选A。31.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快速采用短跑进行有氧运动C.低温储存新鲜的果蔬 D.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B、快速短跑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B错误;C、低温储存新鲜的果蔬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利于储存,C正确;D、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D正确。故选B。3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均能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详解】A、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B、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C、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C正确;D、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一部分发生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细胞,这部分细胞不会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33.下列关于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物质运输功能增强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的体积变小【答案】A【解析】【分析】1、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衰老的细胞,一小,一大,一多,三少,一小是体积减小,一大是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多是色素增多,三低是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和新陈代谢速率降低。【详解】A、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减弱,A正确;B、衰老细胞中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新陈代谢速率降低,B错误;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错误;D、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错误。故选A。34.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A.细胞增殖 B.细胞衰老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等方式:(1)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比如人在胚胎时期尾部细胞自动死亡、蝌蚪尾部细胞自动死亡、胎儿手指间细胞自动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等。(2)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叫作细胞坏死。比如骨细胞坏死、神经细胞坏死等。2、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过程。【详解】A、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增殖,A错误;B、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阶段,表现为细胞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和适应的能力降低。细胞衰老是生理活动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而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为细胞凋亡,B错误;C、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叫作细胞坏死,为被动过程,C错误;D、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35.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C.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是同步进行的D.细胞的凋亡是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已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B、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B错误;C、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是同步进行的,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并非同步的,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细胞的衰老,C错误;D、细胞凋亡是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36.研究表明,大约15%的人一生中会经历抑郁情绪,其核心症状表现在个体正性情感体验降低,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寻找有效的抑郁防治策略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研究发现,催产素不仅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功能,在情绪、社交行为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1)如图1,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在下丘脑特定区域细胞的_____(结构),中,9个氨基酸通过_____反应形成一条多肽链,氨基酸之间以_____键连接。多肽链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催产素分子。(2)研究发现,抑郁症个体血清中催产素水平明显降低。为探究外源催产素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研究者以小鼠为材料,均分为三组,将催产素溶解于生理盐水配制成催产素溶液,治疗组给予催产素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次1mL,健康组和抑郁组的处理分别为_____。A.腹腔注射催产素,每天1次,每次1mLB.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每次1mLC.不处理(3)给药7天后检测每组小鼠的正性情感体验情况(旷场试验得分和糖水消耗情况),实验结果如图2,可以看出注射外源催产素可以部分缓解小鼠抑郁,判断依据是_____。(4)若将外源催产素应用于临床使用,还需要进行哪些研究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①.核糖体②.脱水缩合③.肽(2)B(3)治疗组旷场试验得分和糖水消耗显著高于抑郁组,但仍低于健康组(4)使用外源催产素会产生哪些副作用?临床试验最适给药量?【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催产素是由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分析图2,治疗组的旷场试验得分和糖水消耗情况显著高于抑郁组,但仍低于健康组。【小问1详解】据图1可知,催产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小问2详解】探究外源催产素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治疗组注射催产素,健康组和抑郁组进行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B正确,AC错误。故选B。【小问3详解】分析图2,治疗组的旷场试验得分和糖水消耗情况显著高于抑郁组,但仍低于健康组,由此可知注射外源催产素可以部分缓解小鼠抑郁。【小问4详解】若要用于临床治疗,除了疗效外,还需研究使用外源催产素会产生哪些副作用,临床试验最适给药量等。37.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由核基因控制的线粒体前体蛋白对线粒体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如下图。(1)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的方法是_____。线粒体内、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2)据图可知,分子伴侣可与线粒体前体蛋白结合,使其保持未折叠状态。当线粒体前体蛋白氨基端的_____与线粒体外膜上的_____结合后,可使线粒体前体蛋白通过线粒体内、外膜上的输入孔道进入线粒体,在基质蛋白酶的作用下,线粒体前体蛋白发生的变化是_____,最终重新进行盘曲折叠,形成活性蛋白。(3)研究人员利用线粒体缺失的细胞体系对此进行研究。支持此过程的实验结果有_____。A.在该体系中可以检测到线粒体前体蛋白B.若在该体系中加入线粒体,一段时间后在线粒体基质中检测到线粒体前体蛋白C.若在该体系中加入输入受体缺失的线粒体,一段时间后在线粒体基质中检测到线粒体前体蛋白(4)进一步发现,若没有ATP,即使存在分子伴侣,线粒体前体蛋白也依旧处于折叠状态,不会进入线粒体基质中;若采用特殊处理使线粒体前体蛋白维持未折叠状态,即使分子伴侣和ATP都不存在,线粒体前体蛋白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是_____。【答案】(1)①.差速离心法②.磷脂和蛋白质(2)①.靶向序列②.输入受体③.靶向序列被切除(3)AB(4)分子伴侣水解ATP提供能量,使线粒体前体蛋白维持未折叠状态,进而进入线粒体基质中【解析】【分析】1、线粒体有内膜、外膜两层膜,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小问1详解】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所以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线粒体内外膜均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其中镶嵌有蛋白质,所以线粒体内外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小问2详解】由题图可知线粒体前体蛋白保持着未折叠状态,其原因是分子伴侣与线粒体前体蛋白的结合,线粒体前体蛋白通过线粒体内、外膜上的输入孔道进入线粒体需要与线粒体前体蛋白氨基端的靶向序列与线粒体外膜上的输入受体结合;进入线粒体后,在基质蛋白酶的作用下,线粒体前体蛋白的靶向序列被切除,最终重新进行盘曲折叠,形成活性蛋白。【小问3详解】A、如果在该体系中可以检测到线粒体前体蛋白,说明线粒体前体蛋白保持在未折叠状态,是存在的,A正确;B、若在该体系中加入线粒体,一段时间后在线粒体基质中检测到线粒体前体蛋白,说明线粒体前体蛋白通过线粒体内、外膜上的输入孔道进入线粒体,B正确;C、由题图可知,线粒体前体蛋白通过线粒体内、外膜上的输入孔道进入线粒体需要与线粒体前体蛋白氨基端的靶向序列与线粒体外膜上的输入受体结合,若在该体系中加入输入受体缺失的线粒体,一段时间后在线粒体基质中检测到线粒体前体蛋白,并不能支持上述实验,C错误。故选AB。【小问4详解】由题干可知,若没有ATP,即使存在分子伴侣,线粒体前体蛋白也依旧处于折叠状态,不会进入线粒体基质中,但只要线粒体前体蛋白维持未折叠状态,即使分子伴侣和ATP都不存在,线粒体前体蛋白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基质中,说明分子伴侣的作用是水解ATP提供能量,使线粒体前体蛋白维持未折叠状态,进而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粒体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及作用机理,需要学生分析题图、理解题意。38.某生物课外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l-和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试剂,将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箱内保温适宜时间后取出,加入碘液并观察实验结果。各试管加入试剂及结果如下表。试管编号各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实验结果1%淀粉溶液(mL)唾液淀粉酶溶液(mL)1%NaCl溶液(mL)1%CuSO4溶液(mL)1%Na2SO4溶液(mL)蒸馏水(mL)1311淡黄色2311深蓝色3311浅蓝色4311浅蓝色(1)淀粉是一种_____糖,可在唾液淀粉酶的_____作用下水解。(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实验中设置3号试管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4)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_____。【答案】(1)①.多②.催化(2)①.离子的种类②.排除Na+和SO4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Cl-能够增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Cu2+能够减弱唾液淀粉酶的活性(4)将唾液淀粉酶及淀粉溶液分别置于一系列温度梯度下,一段时间后,将各温度条件下的唾液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加入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解析】【分析】本实验是探究Cl-和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淀粉酶的活性情况:①1号试管酶活性加强;②2号试管酶活性抑制;③3、4号试管酶活性正常。1号和3号比较说明促进酶活性的离子是Cl-,Na+对酶活性不影响;2号和3号比较说明抑制酶活性的离子是Cu2+,SO42-对酶活性不影响。【小问1详解】淀粉是一种多糖,可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小问2详解】本实验是探究Cl-和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的种类,因变量是淀粉剩余量。3号试管加入的Na2SO4,与1、2号有重复的,其作用是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小问3详解】1号和3号比较说明促进酶活性的离子是Cl-,Na+对酶活性不影响;2号和3号比较说明抑制酶活性的离子是Cu2+,SO42-对酶活性不影响。综上说明Cl-能够增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Cu2+能够减弱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小问4详解】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剩余量。故实验设计思路为:将唾液淀粉酶及淀粉溶液分别置于一系列温度梯度下,一段时间后,将各温度条件下的唾液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加入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39.樱桃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及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呼吸作用导致有机物大量损耗或腐烂变质。包装是提高果蔬货架寿命的有效手段。(1)正常情况下,樱桃番茄采摘后仍可进行呼吸作用,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____,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2)研究人员将樱桃番茄放置在密闭系统中,测定了密闭系统中O2和CO2的体积分数变化,结果如图1。①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变化,樱桃番茄有氧呼吸速率_____(填“逐渐增加”或“不变”或“逐渐降低”)。②放置48小时后,樱桃番茄出现明显的酒精味,这是樱桃番茄进行_____的结果。这一反应会加快樱桃番茄的腐烂速度。(3)研究人员对两种能够渗透气体的聚乙烯(PE)包装袋展开研究,结果如图2。实验完成后,两种PE包装袋中的樱桃番茄均未出现酒精味。综合分析,_____袋更适合作为樱桃番茄的包装材料,理由是_____。【答案】(1)CO2和H2O(2)①.①逐渐降低②.②无氧呼吸(3)①.PE1②.PE1可以渗透氧气,避免樱桃番茄进行无氧呼吸,抑制变质发生;PE1袋透氧率偏低,使PE1组樱桃番茄的有氧呼吸速率显著低于PE2组,减少有机物分解,因此PE1袋更适合作为樱桃番茄的包装材料【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随着时间变化,密闭系统中氧气体积分数减小,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大,说明樱桃番茄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分析图2可知,樱桃番茄储存过程中的氧气消耗速率:PE2袋>PE1袋>密封系统。【小问1详解】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小问2详解】①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变化,密封系统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樱桃番茄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②放置48小时后,氧气浓度低,樱桃番茄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出现明显的酒精味。小问3详解】实验完成后,两种PE包装袋中的樱桃番茄均未出现酒精味,说明PE1可以渗透氧气,避免樱桃番茄进行无氧呼吸,抑制变质发生;据图2分析可知,PE1袋的氧气消耗速率低于PE2袋,说明PE1袋透氧率偏低,使PE1组樱桃番茄的有氧呼吸速率显著低于PE2组,减少有机物分解,因此PE1袋更适合作为樱桃番茄的包装材料。40.在光合作用研究中,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光合产物消耗和储存部位被称作“库”。下图为马铃薯光合产物合成及向“库”运输的过程示意图。(1)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光。经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_____。(2)图中②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将C3转变成磷酸丙糖。磷酸丙糖可在_____(填写场所)转变为蔗糖转运出叶肉细胞,最终转移到_____以淀粉形式储存起来。(3)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积累会导致类囊体结构被破坏。科研人员研究了去、留马铃薯块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组别净光合速率(umol·m-2·s-1)叶片蔗糖含量(mg·g-1Fw)叶片淀粉含量(mg·g-1Fw)气孔开放程度(mmol·m-2·s-1)对照组(留块茎)5.3930.1460.6151.41实验组(去块茎)2.4834.2069.3229.70据表中数据分析,去除块茎后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答案】(1)①.红光和蓝紫光②.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①.ATP、NADPH②.细胞质基质③.块茎(根)(3)去除块茎后,一方面蔗糖无法转移至块茎,导致磷酸丙糖合成淀粉增加,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破坏类囊体结构,影响光反应,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另一方面保卫细胞的气孔开放度下降,CO2的供应减少,使得暗反应原料不足,光合速率降低【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是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是ADP、Pi和NADP+;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小问1详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经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小问2详解】图中②过程是暗反应,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将C3转变成磷酸丙糖;由图可知,磷酸丙糖可在细胞质基质转变为蔗糖转运出叶肉细胞,最终转移到块茎以淀粉形式储存起来。【小问3详解】由图表可知,去掉块茎,叶片的蔗糖、淀粉含量增加,会导致类囊体结构被破坏,气孔开放程度减少,CO2的供应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则马铃薯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去除块茎后,一方面蔗糖无法转移至块茎,导致磷酸丙糖合成淀粉增加,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破坏类囊体结构,影响光反应,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另一方面保卫细胞的气孔开放度下降,CO2的供应减少,使得暗反应原料不足,光合速率降低。41.桉树叶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杀虫、抗菌等作用,但其挥发油能够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研究人员以蚕豆为材料,探究桉叶挥发油是否通过干扰其他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进而发挥抑制作用。(1)将不同体积的桉叶挥发油均匀涂抹在蚕豆种子培养瓶的瓶盖上,72小时后,测定根长,结果如图1,分析可知,桉叶挥发油显著抑制蚕豆根生长,判断依据是_____。(2)为寻找桉叶挥发油抑制蚕豆根生长的原因,研究人员取每组蚕豆根尖分生区,进行解离、_____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根有丝分裂情况,其中,处于_____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该时期细胞主要进行_____。(3)研究者观察到实验组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断裂,染色体桥等情况,显微照片如图2.据此判断,桉叶挥发油使能干扰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2中C显示影响的是有丝分裂的_____期。(4)研究发现,桉叶挥发油还可通过破坏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被正常牵引,使分裂被阻滞,从而抑制蚕豆根的生长。【答案】(1)实验组根长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桉叶挥发油体积增加,蚕豆根长逐渐变短(2)①.漂洗、染色②.间③.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后(4)纺锤丝【解析】【分析】1、据图1可知,随着桉叶挥发油体积增大,蚕豆种子根长在下降。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原则,本实验探究桉叶挥发油是否通过干扰其他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进而发挥抑制作用,自变量为桉叶挥发油的用量。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需要依次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在解离和染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时间,最终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清晰的染色体,通过染色体存在的位置和形式来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小问1详解】从结果如图1,分析可知随着桉叶挥发油体积增大,蚕豆种子根长在下降,桉叶挥发油显著抑制蚕豆根生长,判断依据是实验组根长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桉叶挥发油体积增加,蚕豆根长逐渐变短。【小问2详解】研究人员取每组蚕豆根尖分生区,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根有丝分裂情况,其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该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最长,该时期细胞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小问3详解】研究者观察到实验组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断裂,染色体桥等情况,显微照片如图2.据此判断,桉叶挥发油使能干扰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2中C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显示影响的是有丝分裂的后期。【小问4详解】研究发现,桉叶挥发油还可通过破坏纺锤丝的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级,因此纺锤丝合成受阻后导致染色体不能被正常牵引,使分裂被阻滞,从而抑制蚕豆根的生长。42.自噬是一种细胞内的自我清理过程,细胞内部损伤或衰老的细胞器可通过选择性自噬机制被细胞特异性地降解。下图表示细胞对内质网降解的选择性自噬机制。(1)内质网的选择性自噬依赖于一系列蛋白质,包括PINK1和泛素连接酶Parkin、Keap1.据图可知,_____蛋白能够作用于下游的泛素连接酶_____,使内质网自噬受体泛素化。同时泛素化的内质网自噬受体会与_____结合,促进自噬泡对内质网自噬。(2)溶酶体中含有多种_____,其在pH=5.0时活性最强。自噬泡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后,将内质网降解成_____、磷脂、单糖等小分子物质。(3)研究人员用pH敏感的绿色荧光染料(低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好久都没看到合同了的说说
- 提取公积金还房贷备案合同
- 《气瓶的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武汉货运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钦州货运资格证考试题答案
- 2025年西藏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巴彦淖尔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
- 工程安全电力施工合同范本
- 住宅小区高速电梯施工协议
- 屠呦呦课件教学课件
- 护理肝癌的疑难病例讨论
- 消防车换季保养计划
- 股东会表决票-文书模板
- 金蛇纳瑞企业2025年会庆典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英语试题 附答案
- 防止主播跳槽合同模板
- DB13-T 2092-2014 河北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CMOS-模拟集成电路课件完整
- 2024-2030年中国养生壶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