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三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_第1页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三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_第2页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三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_第3页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三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_第4页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三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本章学习要点●了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从多角度了解和认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了解英、美、法、日等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特点;●理解国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启示。第一节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同出版领域呈现出差异化发展特征。(一)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1.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涨幅和占比呈持续下降态势3.新兴板块持续发力(二)数字出版产业用户规模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1.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一)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2008—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202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1781.67亿元,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24.53亿元,电子书收入62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7.5亿元,博客类应用收入116.3亿元,在线音乐收入710亿元,移动出版(阅读、游戏等)收入2448.36亿元,网络游戏收入635.28亿元,网络动漫收入238.7亿元,在线教育收入2573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4966亿元。2.传统书报刊数字化收入涨幅和占比呈持续下降态势2020年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94.03亿元,相比2019年的89.08亿元,增长幅度约为5.6%,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数字出版服务收入增长幅度。2015年书报刊数字化收入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77%,2016年为1.54%,2017年为1.17%,2018年为1.03%,2019年为0.90%,2020年降至0.80%,处于持续下降趋势。这表明:在全媒体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的当下,全程媒体、全系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传统书报刊数字化业务日渐式微,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3.新兴板块持续发力移动出版、在线教育和网络动漫这些新兴板块持续发力,2020年网络动漫收入238.7亿元,移动出版(移动阅读、移动游戏等)收入2448

.36亿元,在线教育收入2573亿元,三者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约为44.65%,与2019年基本持平。这表明:移动出版依然是数字出版发展的主力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线教育自2015年首次被纳入统计,发展迅猛,已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发展最为强劲的部分;其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资源趋向集中化,头部效应明显。网络动漫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坚持,培育了大量付费用户,推动了网络动漫的消费市场实现良性发展。(二)数字出版产业用户规模截至2018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7.32亿。用户规模包含了重复注册和历年尘封的用户等。其中,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数在经历了2008年至2017年十年跨越式的大幅增长后,在2018年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原创网络文学注册用户数从2009年开始,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06亿人,较上一年增长2.43%。报告显示,中国人均电子书阅读量11.58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7.08本。随着数字阅读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优质数字内容付费。2021年数字阅读用户付费意愿为92.17%。在付费内容类型上,近50%的用户愿意为电子书和网络文学作品付费。2015—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变化情况(一)传统出版单位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二)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三)网络文学良性生态逐步构建(四)数字教育出版垂直化、精品化发展(五)互联网内容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六)产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七)数字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力提升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传统出版单位积极探索融合发展1.知识服务品牌,中读、中信书院、小荷听书、湛庐FM等

2.融媒体图书、VR/AR图书等,如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的科学文库、中科医库平台、中科云教育平台等数字产品

3.自媒体平台,中国出版集团、黑龙江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的微信号

4.融合出版重点实验室5.数字版权运营,网络文学、动漫游戏、有声读物、文旅、音乐、影视等6.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后,抗疫医疗题材读物,发布免费线上电子书,在听书平台上线音频版,以及免费上线各类数字资源、疫情专题课程、大中小学教材电子书、数据库和各类知识服务资源等。(二)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得益于政策支持,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发展在出版流程数字化、传播形态体系化和知识服务多样化等方面获得一定成效。其一,多数学术期刊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实现投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出版流程数字化,提高了编辑、作者和同行专家的沟通效率。其二,学术期刊打造包括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和虚拟学术社区等在内的新媒体矩阵,扩大学术成果传播力。其三,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自建知识服务平台,开放现刊、过刊等电子资源,同时提供文献查询、学术评价、科研培训和项目管理等多样化服务。(三)网络文学良性生态逐步构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02亿。。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规模达到358亿元,网络文字作品累计规模达2500万余部,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人。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网络文学的规范化管理。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主流化、精品化趋势愈益明显,现实题材创作持续升温,主题深度与站位高度均有所突破,各家网络文学网站平台纷纷着力增加现实题材储备,并结合我国重大节日、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和重要社会热点进行作品征集,在主题出版中的表现日益突出。以网络文学为核心业务的数字出版企业,成为主题内容传播的重要平台和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四)数字教育出版垂直化、精品化发展截至2021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类App的管理力度。各家出版单位纷纷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探索“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打造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教育产品。(五)互联网内容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2018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发布《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对论坛短视频、网络直播、微信公众账号、微博客、小程序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予以规范,对适用的企业在审查、评估等各个方面应履行的义务提出更为详尽规范的要求。2019年初,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要求开展短视频服务的网络平台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等。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服务平台、服务使用者以及网络行业组织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六)产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立以团体标准为“破局点”,依据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GB/T20002

1—2008《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形成若干团体标准草案,完成了若干团体标准组织化建设,标准工作体系化建设基本实现,行业标准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知识产权案件中的“紧急情况”,确定了行为保全审查标准,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由腾讯、百度等发起的中国网络版权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自律公约》,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不仅增强了从源头上遏制侵权盗版行为的可行性,也将促进视频行业有序发展,保证视频的内容质量。(七)数字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力提升2020年全国累计出口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数量3.43万盒(张),出口金额3577.46万美元,金额比上年增长8.97%。随着数字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快,其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网络文学通过图书出版、IP改编、在线翻译、海外本土化传播、投资收购合作平台等方式实现对外传播,在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一)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努力创新发展路径,提升出版融合效能(三)深耕IP价值,推动内容多维增值(四)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增强市场供需适配度(五)注重多维度、多渠道营销,不断提升品牌效益(六)加快健全管理机制,加快推动自媒体自律发展三、数字出版产业问题与对策分析(一)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下,出版业要着眼于深化改革大局、媒体融合发展大势,进一步增强融合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我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过程中数字出版产业应承担的重要职责,坚定不移地走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二)努力创新发展路径,提升出版融合效能一,要把融合发展当作“一把手”工程进行全局式部署,集中资源力量深入推进,坚持传统出版业务与新兴出版业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进行统筹部署、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将融合出版理念落实到主题策划、资源整合、技术应用、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市场运营等出版各个环节和出版单位的各个部门,建立与融合出版相匹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有效破除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壁垒,建立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有机结合的融合产品矩阵。二,制定融合出版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为融合出版制定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深入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拓宽融合发展思路,开展融合发展路径创新探索,加大力度、下足功夫找差距、学经验、补短板、强本领。三,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跟踪研究,以技术应用创新引领内容呈现、产品形态和服务体验的创新升级。四,借助社群营销等营销新模式全面提升融合出版产品的营销能力、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让融合发展有成果的同时,也能真正实现有影响、有效益。五,借助资本力量,通过融资、上市、寻求文化产业基金扶持等手段,持续增强融合发展动力,释放融合发展活力。(三)深耕IP价值,推动内容多维增值IP开发是出版单位提升内容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出版单位融合创新、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出版单位应进一步强化IP思维,进行基于优势内容的IP多元开发。出版单位要主动融入IP产业链中,提高参与度,将自身内容影响力转化为品牌影响力,将内容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延伸至其他文化领域,从而实现内容和品牌多元增值。从内容选题策划环节开始,就要考虑IP开发形式,包括对市场、对受众的研究分析,找到作品最佳的呈现和运作方式,避免盲目开发导致收效甚微。同时,加强IP策划、IP运营、版权代理、IP资产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在主管部门层面,需要为建立IP良性运作机制和构建良性IP产业生态提供政策保障与支持。加快推进数字内容IP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和实践应用。集合上下游企业、科研学术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IP产业链各环节的智慧力量,让评估体系既能代表产业供给能力,也能经得起资本市场和广大受众的检验。(四)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增强市场供需适配度数字出版企业,特别是传统出版单位需摆脱固化的生产经营思维,在把握用户需求上下功夫。一方面,做好市场调查和研究工作,兼顾大数据、智能算法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用户的需求目的、阅读情景状态、喜好偏好等方面精准把握,并做到实时追踪,实现产品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出版单位要学会换位思考,建议组织一支专业的用户需求研究团队,对产品的体验进行测试体验,不断优化,切实做到尊重用户、理解用户,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做好产品设计工作。此外,要注重用户反馈,积极借助新媒介,通过建立企业产品和用户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将用户体验数据直接反馈给运营团队,及时进行产品优化。(五)注重多维度、多渠道营销,不断提升品牌效益数字出版单位开展品牌建设要借助多维度、多渠道的多元化营销方式,不断强化品牌标识,持续提升品牌经营力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具体而言,做好品牌策划,注重品牌产品的体系化,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品牌营销矩阵,开展跨界营销,注重与热点事件的结合,在强化品牌的同时,也彰显态度和价值理念,从而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六)加快健全管理机制,加快推动自媒体自律发展一方面,行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规范制度和管理手段,强化自媒体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行业准入、奖惩机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健全自媒体版权保护机制;另一方面,自媒体从业者应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价值导向引领和内容把关,坚守底线,不触红线,共同构建自媒体发展良性生态。第一节国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概况一、英国二、美国三、法国四、日本五、国外数字出版业发展特点与启示一、英国(一)英国政府大力推动“数字经济”2008年英国政府实施“数字英国计划”,并于2009年颁布《数字英国报告》。英国依托出版商协会(PublishersAssociation)和书商协会(BooksellersAssociation)两大行业组织,推动本国出版政策起草和促进国际交流。英国政府于2017年3月1日重磅发布了《英国数字战略》,对英国脱欧后的数字经济转型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到2025年将数字经济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值从2015年1180亿英镑提高到2000亿英镑。(二)英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首先,英国传统出版(包括图书和报刊)数字化程度高,出版全流程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次,英国出版跨媒体、跨产业、跨地域发展活跃,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内容提供商与渠道服务商等的融合,成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现象;最后,英国数字出版市场成熟,市场空间很大,其业务已占到出版销售总收入的35%以上,有的出版领域已经超过50%,如报刊、小说。(三)英国出版机构数字化转型经验1.培生集团

培生集团依托丰富的内容资源,通过并购获得技术和平台。2.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将数字资源置于整个出版战略的首位。3.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由学术部、教育部、英语教学部等分支机构组成。4.水石书店强调为线下水石书店服务,将线上用户引导到实体书店。5.大英图书馆除了通过购买、捐赠、合法存储获得数字资源,还从互联网上获取或者是由大英图书馆自己生产。二、美国(一)完善数字版权立法1995年《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1997年《在线版权责任限制法》《澄清数字化版权与技术教育法》1998年《千禧年数字版权法》2009年《数字消费者知情权法》(二)美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数字网络营销已从简单的图文信息传递方式向社交媒体、手机App、广播、视频、专项活动等手段融合转变,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大数据管理软件,掌握消费者在网络活动中的浏览习惯、社交对象、支付方式、消费趋势等信息,并借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活动。这些营销方式还可以通过消费者留存在网络的“痕迹”,准确统计分析消费者在网络活动中的所有量化指标,比如关键词搜索、点击量、打开率、浏览内容、浏览时间、频率、购买率等情况。(三)美国出版机构数字化转型经验1.麦格劳希尔集团集团在数字产品及服务上投入巨资,提供从教材制作、教辅更新、教学支持到考试和评估等全方位的数字内容服务,提高数字产品和服务收入在业务中的比重。2.美国学术出版社1974年后,逐步发展电视、故事片、录像片、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出版服务业务。3.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第一家将图书内容数字化并创办了全球数字书库的出版商,建立了全球出版业的首个“数字仓库”;开创了“内部浏览”(BrowseInside)网站,将所有图书都制成有声版在线形式。(三)美国出版机构数字化转型经验4.亚马逊公司Kindle正是基于亚马逊网站这个超级互联网平台,成就其电子书销售市场的霸主地位。2022年6月,亚马逊宣布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5.粉碎字可以让任何作者或出版商在世界各地快速、免费、轻松地向主要零售商和数千家图书馆分发电子书,并无偿提供分销、元数据管理和销售报告工具。6.康泰纳仕集团将视频内容制作出版作为新的业务发展增长极,并将视频内容制作与期刊、品牌营销活动,以及时尚、美食、旅游、健康、家居等与广大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融合,通过网站、邮件、社交媒体平台等不同媒体传播方式,引导并影响受众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刺激目标受众、实现消费行为的目的。三、法国(一)法国数字出版政策1保护本土市场主体2009年,法国制定《打击网络非法下载行为法》,以保障数字出版版权。2011年,颁布《电子书统一售价法》,规定电子书严格按照统一价格标准展开销售。2针对出版数字化的扶持政策法国的数字出版税收激励体系以间接税收优惠方式为核心,以直接税收优惠手段为辅。3扶持数字公共阅读法国更加倡导数字公共阅读和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使用公平,如残障人士的数字阅读权益。4拓展国际市场注重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创建国际数字图书馆(二)法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2008年法国进入“数字出版元年”。至2018年,通过在线下载或流媒体付费这两种销售方式获得的电子书收入,已占据法国出版社电子书总销售收入的97.1%,以CD、DVD、U盘等物理介质存放的电子书销售收入占2.7%,应用程序销售的电子书收入仅占0.1%。法国有声书市场从2017年起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销售平台数量增加,新兴出版商争相涌现。(三)法国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经验阿歇特出版集团于2016年6月、12月和2017年3月先后收购移动游戏开发商霓虹灯游戏、脑虹和酷娱,并与这三家公司联合成立阿歇特移动工作室,以进行交互式图书开发的探索;于2017年3月收购英国数字和音频出版商Bookouture,扩大数字内容的销售。阿歇特出版集团在注重内容质量和多平台管理的基础上,着眼于内容与技术的有效融合。集团投入巨资将原先独立的数字出版部业务融入了图书编辑的全部环节,处理过的各种电子文件能生成多格式电子书,有效地实现了全媒体营销。四、日本(一)形成技术为基、内容为核的外向型战略矩阵1以信息技术为主轴,建构数字技术领先战略作为宏观战略矩阵的基础2000年,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实施“IT国家基本战略”,明确提出“数字内容立国”;2009年开始实施“i

Japan战略”五年计划。2010年5月提出“智能云战略”.2011年,日本通过实施《新ICT利用活用服务创造支援事业方案》,扶持电子书刊交换规格的标准化、下一代书刊信息内容共用化及电子出版内容ID的推进等。2012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酷日本”战略(中期汇总)》,强调使用数字技术将动漫及其他国内文化内容产品数字化,并通过网络渠道向国际传播。2014年,日本开始实施数字内容技术战略及数字阅读推广战略,明确规划数字技术战略路线图。2围绕出版领域,建构以内容为核心的发展扶持政策(二)日本数字出版发展现状2010年被称为日本数字出版元年,从这年起,日本的数字出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上半年日本出版市场销售额为8632亿日元,同比增长8.6%。其中,纸质出版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2%,电子出版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4.1%。电子出版市场销售额占整体出版市场销售额的25.3%,呈持续增长态势。日本有两种数字出版基本业态。一种是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另一种是基于数字出版模式提供纯数字化内容。出版产业链包括出版社、印刷、流通、书店及图书馆等关联行业,因此出版数字化不仅是数字化内容的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