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_第1页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_第2页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_第3页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_第4页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2021~2021学年秋季学期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期末笔试试卷本科试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院(系):专业方向: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道德经》是哪位哲学家的著作,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下列哪项不属于儒家“五常”之一?

A.仁

B.义

C.智

D.勇“兼爱非攻”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提倡普遍的爱与反对战争?

A.孔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周易》是中国古代哪一类学问的经典之作?

A.医学

B.农学

C.占卜哲学

D.兵法下列哪位人物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严刑峻法以强化国家统治?

A.商鞅

B.孔子

C.孟子

D.庄子“知行合一”是哪位明代心学大师的核心思想?

A.王阳明

B.朱熹

C.程颐

D.张载《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生活?

A.春秋战国

B.西周至春秋中叶

C.秦汉

D.唐宋下列哪部著作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作,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A.《四书集注》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最初起源于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论语》是记录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______的《道德经》。儒家思想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______、信。“民贵君轻”是______提出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______所著。“无为而治”是______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格物致知”是宋代______理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意指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来获得知识。“心即理,致良知”是明代心学家______的核心思想。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性善论”是______提出的关于人性本质的学说,认为人性本善。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道家主张“无为”,意味着什么都不做,消极避世。()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应用于秦朝,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其作者是孙武。()“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和行动是分离的,知识应先于行动。()《孝经》是中国古代论述孝道思想的专著,强调孝顺父母是道德的根本。()墨家的“兼爱”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博爱思想有相似之处。()《周易》中的八卦象征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程朱理学将“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简述儒家思想中“仁”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伦理中的应用。解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并分析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启示。五、论述题(10分)论述儒家与道家在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方面的异同,并结合现代社会实际,探讨两者思想的现实意义。六、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夫学者,所以长才也;时习之,则所学不忘也。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朋自远方来,则四方之志同也;乐之者,以志同而道合也。人不知而不愠,斯乃君子之大德也。夫圣人之道,隐而彰,微而著,故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是以君子修其身,而外物莫能累也。故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出自哪部经典著作?(2分)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了儒家怎样的道德修养观?(4分)七、案例分析题(10分)结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分析一个当代社会或个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八、名著解读题(10分)选取《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征、命运变迁及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该人物在全书中的意义。九、开放性问题(10分)在全球化背景下,你认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如儒家、道家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启示?请结合具体思想进行分析。中国矿业大学2021~2021学年秋季学期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人文思想经典》期末笔试试卷本科答案一、选择题答案A(孔子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D(儒家“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不包括勇。)B(“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提倡普遍的爱与反对战争。)C(《周易》是中国古代占卜哲学的经典之作。)A(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严刑峻法以强化国家统治。)A(“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明代心学大师的核心思想。)B(《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A(《四书集注》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作,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A(“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最初起源于儒家。)二、填空题答案孔子老子礼孟子司马迁道家朱熹王阳明曹雪芹孟子三、判断题答案对(《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错(道家主张“无为”,但并非意味着什么都不做,消极避世,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对(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法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应用于秦朝,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对(《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其作者是孙武。)错(“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统一的,知识应与实践相结合。)对(《孝经》是中国古代论述孝道思想的专著,强调孝顺父母是道德的根本。)对(墨家的“兼爱”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博爱思想有相似之处,都强调普遍的爱。)对(《周易》中的八卦象征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宋代程朱理学将“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四、简答题答案儒家思想中“仁”的内涵主要包括爱人、尊重人、关心人等方面。在社会伦理中,“仁”被应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助和尊重。儒家认为,通过实践“仁”,可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在现代管理中,这一思想启示我们要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创造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去发挥;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让团队成员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工作。通过实践“无为而治”,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五、论述题答案儒家与道家在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方面有异同。儒家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儒家注重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道家则更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强调无为而治、清净无为。道家认为,通过顺应自然和减少人为干预,可以实现社会的自然和谐。在现代社会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都有其现实意义。儒家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道家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则可以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结合,既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又尊重自然规律和他人权利,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发展。六、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这段话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是学习后及时复习和实践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快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了儒家宽容和谦逊的道德修养观。这句话意味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误解自己时,不生气、不怨恨,而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谦逊的态度。这种道德修养观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宽容心和谦逊品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七、案例分析题答案以当代社会中的企业管理为例,可以结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进行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知与行的统一至关重要。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行)。通过实践“知行合一”,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员工的需求,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同时,“知行合一”也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在某企业中,管理者通过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知),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行)。他们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技能水平;同时优化了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实践“知行合一”,该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经济效益。八、名著解读题答案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为例进行分析。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性格叛逆、多情善感、追求自由和真爱。他的命运变迁与家族兴衰紧密相连,经历了从富贵公子到落魄书生的巨大转变。贾宝玉的性格特征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批判。他不喜欢读书应试、不愿接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是追求自由和真爱。他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贾宝玉的命运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矛盾。他的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同时,贾宝玉的个人命运也受到了家族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无法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的意义在于他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追求。他的叛逆和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反映了人们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他的命运变迁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和矛盾,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九、开放性问题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如儒家、道家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和谐”,这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实践儒家的“仁爱”和“和谐”思想,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交流,推动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