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原创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原创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原创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原创七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新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三、核心素养1.通过识读地图、观看图片、视频,了解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运用考古发现研究早期人类,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家国情怀)四、知识梳理(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化石:古化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发展的过程。化石是一手史料远古人类会制作和使用工具。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二)北京人1.北京人的发现(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上(2)发现历程:2.时间:距今约3万3.北京人的外形:北京人已具备人的特征(像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像猿)4.使用工具:北京人制作工具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不同类型的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旧石器时代)5.用火情况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取暖、驱赶猛兽、照明。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6.北京人遗址的意义(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2)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三)山顶洞人1.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

北京周口店龙骨上2.外貌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已经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3.生产使用打制石器、制作骨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4.生活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知道人工取火会埋葬逝者五、拓展延伸1.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2.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1)体质形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2)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3)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4)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3.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哪些共同点呢?①都处于旧石器时代;②都会使用火;③都过着群居(集体)生活;④都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4.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五、课后活动答案教材习题01完成下表,并说说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名称类型生活年代脑容量制作工具用火情况北京人直立人距今约70-20万年平均1088毫升打制石器自然火,会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晚期智人距今约3万年1300-1500毫升打制石器和骨器人工取火

教材习题02请将下列石器的图片与它们的名称、使用说明用直线连接起来,想想考古学家将它们命名为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的理由。六、课堂小结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一、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2.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二、重、难点学习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学习难点: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三、核心素养1.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水稻、栗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史料实证)

2.重点掌握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基本概况、区域特征,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部分地区出现早期国家。(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教材新增),初步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家国情怀)四、知识梳理(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发展过程(1)距今约2万年,对野生植物进行管理(2)距今约1万年,南北方同时出现人工栽培农作物2.农作物(1)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2)意义: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家国情怀】3.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4.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二)稻作农业的繁荣1.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大发展的区域。2.河姆渡遗址3.贾湖遗址(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概况(1)仰韶文化①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②地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③生产生活状况:原始氏族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2)大汶口文化①时间:距今约6300-4500年②生产生活状况: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2.仰韶文化代表:半坡遗址五、拓展延伸1.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这些遗址为何会集中分布在江河流域呢?①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②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2.半坡人这样建造房屋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与河姆渡人的房屋形式不同?这能够体现出先人们怎样的智慧?解析:①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地②南北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会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③适应自然,因地制宜。3.六、课后活动​教材习题01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画“√”。口

定居生活口

家畜饲养口

农作物的出现口

城市的出现口

制作陶器口

磨制石器【答案】定居生活:√家富饲养:√农作物的出现:√制作陶器:√磨制石器:√解析:城市出现不是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而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教材习题022.选择纸张、木棍、黏土等材料,仿制本课中你感兴趣的一件文物,配上文字说明,并向同学说说你在制作过程中重点关注它的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关注这些特征。【答案】示例:

我选择制作陶器。在制作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陶器的形状和纹饰。陶器的形状直接影响其实用性,比如容器的容量和稳定性。而纹饰不仅美观,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线索。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圆形陶罐作为模型,因为它代表了原始社会中常见的陶器形状,同时在表面刻画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可能是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模仿。七、课堂小结​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一、新课程标准知道良渚古城、陶氏都城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二、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良渚古城、陶寺都城遗址、禅让制。学习难点: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三、核心素养1.了解城市、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教材新增,唯物史观)2.知道良渚古城、陶氏都城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教材新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了解炎黄时期相关传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四、知识梳理一、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1.早期城市初步形成(1)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2)背景: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3)设施:城墙、城壕、大型水利设施(4)影响: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专门从事管理,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2.早期国家的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一)良渚古城1.时间地点: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2.古城组成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地位: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3.水利工程城的背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地位:是同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4.考古发现(1)内城中部发现了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的炭化稻谷。•

价值: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2)贵族墓地:陪葬品包括数十件至数百年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着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价值: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二)陶寺都城1.时间地点: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2.都城建筑:都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制的建筑材料。3.考古发现①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②文化交流: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③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4.地位价值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三)结论良渚古城、陶寺都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三、远古的传说1.炎黄联盟(1)生活年代: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3)社会状况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4)联盟形成①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②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5)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2.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概念解读: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出来的贤德之人,没有特权。(2)人物事迹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决水患。禹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大禹”。概念解读:远古传说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是先民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性记述。虽然远古传说中含有神话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如《史记》中记载的一些炎黄时代的传说在裴李岗文化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中得到证实。五、拓展延伸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区别远古传说:文字出现以前,生产和生活状况等史实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和流传,其中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真实历史: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联系不可否认的是传说有神话的成分,但传说与神话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些历史信息。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成分。例证(1)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2)早期社会传说: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水平;尧舜禹时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通过禅让制传承,反映了远古时代的原始民主;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的伟大抗争等六、课后活动1.说说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和神话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意义。【答案】考古发现:考古发现的遗址和遗物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证据。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直接了解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途径。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产工具、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遗址中的建筑遗迹、墓葬和祭祀场所等,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等级和政治组织。此外,考古发现还可以验证和补充历史文献的记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解释。它们往往蕴含着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观。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如黄帝、炎帝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还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