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_第1页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_第2页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_第3页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_第4页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植物生物技

LOG

YOURLO(

某某广告设计有限么

专业.制作电不东片.电子画册、E录木、产品动画设计、广告设计、发布、

Analbumofpaintingsofcallingcardoftheprofessionalelectronthatmake,electron,catalog

productanimationdesign,advertisementdesign,release,installs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Pl

答: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

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器官、染色体、基因、核酸片段

等)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加工生产产

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

初级发酵来生产产品,如酱油、醋、酒、面包、奶酪、酸奶等食品的制作技

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一系列

技术的总称。

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医药食品、轻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等领

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2.什么是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inhorticulturalplants)Pl

答: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inhorticulturalplants)以园艺植

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或改良种质或生物制品的一门技术,它是园艺学

和生物技术的交叉技术学科,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

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和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科学上的应用构成了园艺

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5

答: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也称园艺植物离体培养)

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育基,对园艺植物的胚胎(成熟

和未成熟的胚、胚乳、胚珠、子房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

子等)、组织(分生组织、形成层、韧皮部、表皮、表层、薄壁组织、髓部

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发

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

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手段,以植物细

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增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

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植物繁殖或

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过程。

③园艺植物染色体工程

培养获得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迅速获得纯系;诱导多倍体,通过选育直

接获得多倍体品种;通过染色体交换、附加或易位,获得染色体代换

系、附加系或易位系。

④园艺植物基因工程

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

不同来源的基因(或DNA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交DNA

分子,然后导入园艺植物细胞,以改良园艺植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种质

或新品种。

⑤园艺植物分子标记

广义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分子标记是

指能反映园艺植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

4.你认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有哪些P11——13

答:①产业化步伐加快,②由转移抗性性状向优质、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发

展,③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的实用化进程加速(分子标记技术、胚挽

救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筛选技术),

④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更加深入

植物组织培养部分(第2—6章)

一.主要名词概念

1.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

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脱分化:离体培养下,已经分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茎细胞分裂或不分裂,

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

织。

3.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或细胞团在适宜条件下可重新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

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完整的植株。

4.器官发生途径: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

过程。

5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外植体中体细胞诱发并形成胚胎的过程。

6.外植体:用于培养的园艺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胚胎,原生质体通常称为

外植体。

7.褐化现象:植物体内酚类物质在外植体被切割后氧化形成醍类物质,使培养基

变褐。

8.看护培养:在培养皿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固体培养基,在其上放一块几毫米大

小的愈伤组织,再在其上放一张无菌滤纸,最后把外植体放在滤纸上。培养基

通过愈伤组织和滤纸为外植体供给营养。

9.分批培养:把细胞分散到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当培养物增值到一定量

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胞培养物。

10.连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同时排放相同体积的旧培养

基,保持反应器内培养液的体积不变,是营养物质连续得到补充,细胞的生长

和增值得以连续进行。

1L体细胞杂交:将不同的植株的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

12.雄核发育:适宜的离体培养条件下,花粉的发育可偏离活体时的正常发育而

转向抱子体发育,经胚状体途径或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完整植株。

13.雌核发育:胚胎的发育仅在母体遗传的控制下进行的一种发育方式。

14.非整倍体:核染色体数不是染色体基数的整数倍,而是发生个别染色体数目

增减的生物体。

15.代换系:生物体的染色体被异源种属染色体所代换的品系叫代换系。

16.异位系: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非同源的另一染色体上,染色体相互发

生片段交换的植株叫相互异位系,染色体片段只从一方移接到另一方染色体上

的植株叫简单异位系。

17.附加系:非同种或异种染色体导入受体中,这种染色体在受体中增加的技术

叫染色体附加,具有附加染色体的品系叫附加系。

18.限制生长保存:改变培养物生长的外界环境条件,限制离体保存材料的生长

速度,使细胞生长降至最小限度,但不死亡,从而达到延长继代培养时间的目

的。

19.超低温保存:指在一80度至一195度甚至更低温度下保存生物材料。

20.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植物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到非生物因子的诱

导发生变异,进而导致再生植株发生遗传变异的现象称为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

异。

二.各章需掌握的主要内容

1.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有哪些植株再生途径主要有哪些(P15~17)

答: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㈠按照外植体的不同可分为:①胚胎培养,②器官

培养,③组织培养,④细胞培养,⑤原生质体培养。㈡按照培养及性质不同可

分为:①固体培养,②液体培养,③半液半固体培养。㈢按照培养方法不同可

分为:①静置培养,②振荡培养,③看护培养,④饲喂培养,⑤微室培养。

植株再生途径: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原球茎发生途径。

2、完整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包括哪些部分每一部分具有哪些功能需要配备哪

些仪器设备自己能独立设计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此题答案为老师课件上的,

相关内容在课本P19)

答:一、完整的植物组织培养室通常包括洗涤室、化学实验室、缓冲室、接种

室、培养室、细胞学实验室等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设计。

二、组培室各部分功能和所需仪器设备:

(1)化学实验室:用于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试管

苗的出瓶及整理等工作。

冰箱、天平、高压灭菌锅、pH计、干燥箱、实验台、水槽、凉干架、药

品柜、离心机、水浴锅、微波炉、电炉、磁力搅拌器、蠕动泵、移液器、各种

率离器皿(烧小量筒、容量瓶、试剂瓶、三角瓶等)及培养基分装用品等。.

灭接种室学

化学实验室实

,培养室验

涤菌室

…缓冲室

室——室

(3)阜室:主要用于植物才的培养。

培养架及灯管、摇床(振荡器)、空调、自动定时器、加湿及除湿器、光

照培养箱、温湿度计灯等。

(4)细胞学实验室:主要用于培养材料的显微观察及照相等。

体视显微镜、普通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配套显微照相装

置、普通相机或数码相机、切片机及配套制片及染色用品等。

3、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包括哪些常用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有哪些需掌握化学

名称和缩写符号。(p21)

答:一、通常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包括以下六大类成分,即矿质营养、有

机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琼脂以及其他附加物等。

二、常用的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涉及五大类植物激素:

1、生长素类:IAA、IBA、NAA、2,4-D

2、细胞分裂类:6-BA、KT(Kin)、ZT、2ip

3、赤霉素类:GA3、GA4、GA7

4、脱落酸:ABA

5、乙烯:ETH

4、茎尖培养的概念,以种苗繁殖为目的的茎尖培养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对培养

基条件有何要求(此题答案为老师课件上的)

答:茎尖培养又称分生组织培养,把茎尖的分生组织或包括有此分生组织的茎

尖分离进行无菌培养的方法。(百度百科释义)

茎尖培养的阶段:1、起始培养阶段2、增殖培养阶段3、生根培养阶段4、驯

化移栽阶段

各阶段对培养基的要求:①起始培养阶段:A、培养基类型:MS、B5>White

B、碳源的影响:蔗糖、葡萄糖等C、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细胞分裂素、生长

素类、赤霉素类、其他有机化合物。②增殖培养阶段:A、细胞分裂素浓度直接

影响增殖的效果,通常使用浓度低于起始培养阶段;B、添加少量的生长素,如

NAA或IAA有利于维持无菌苗适宜的激素平衡,促进增殖。③生根培养阶段:

培养基成分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A、矿质营养:76%的植物可以在MS,1/2MS,

1/3MS培养基上正常生根。低盐有利于生根(White,Knop),提高Ca浓度有

促进作用。B、碳源的影响:多数植物在20~30gLT蔗糖有利于生根。无蔗糖

生根减少,浓度影响根重。C、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生长素类:通常为

生根必需。细胞分裂素:通常有抑制作用,使用浓度较低。ABA和GA:

ABA/GA3高比值促进生根。④驯化移栽阶段:洗去培养基,生根苗培养基中由

于带有蔗糖而易滋生细菌和真菌。选择适宜的驯化基质:透气保水性要好。蛭

石、泥炭、珍珠岩等。

5、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的原理是什么影响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病毒检

测方法包括哪些其他脱毒方法还有哪些?

答:一、脱毒原理:(p38)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越靠近顶端区

域,带毒越少,顶端分生组织(mm)不带病毒或含病毒量极低。因此,分离分

生组织细胞进行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种苗。

二、影响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脱毒效果与茎尖大小的关系:脱毒效果和茎尖分生组织大小直接相关,茎尖分

生组织越小,脱毒率越高,但生长速度慢。如草莓茎尖切取时,脱毒率达到

100%,而切取时,脱毒率为50%。因此,脱毒培养时,需要兼顾脱毒率、成活

率及茎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既要脱除病毒,也要使茎尖分生组织迅速生

长发育。一般茎尖分生组织大小以为适宜。

三、病毒检测方法:(P41)①形态检测法②指示植物法③血清鉴定法④分子生

物学检测法,包括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双链核糖核酸分析。⑤电子

显微镜检测。

四、其他脱毒方法:(p40)①花器官培养脱毒,②珠心胚培养脱毒,③化学脱

毒,④超低温处理脱毒,⑤合并热处理、茎尖培养或微嫁接脱毒。

6、种苗离体快繁中污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控制污染的发生(此题答案

为老师课件上的)

答:一、污染发生的原因:(1)培养基和接种用具灭菌不彻底;(2)外植体

灭菌不彻底;(3)操作时人为带入;(4)接种室环境不洁净;(5)超净工作

区域不洁净。

二、控制污染的措施:(1)灭菌时充分排净锅内冷空气;(2)接种器具充分

灼烧;(3)污染外植体及时挑出,灭菌后倒掉。外植体材料少可二次处理;

(4)接种时用75%乙醇擦拭双手和培养容器,操作区不放置过多的培养容器;

(5)接种室定期熏蒸或消毒液处理;并采用紫外灯进行空气杀菌;(6)超净工

作台定期清洗过滤网。

7、原生质体分离中材料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原生质体分离常用的酶类有哪些:原

生质体如何分离和如何纯化原生质体培养方法有哪些?

答:一、预处理方法:(p88)①低温处理。以叶片等外植体为试材时,将其置

于4℃下,黑暗中处理厂2天,起源升值的产量高,均匀一致,分裂频率高。

②等渗溶液处理。把材料放在等渗溶液中(如13%甘露醇)数小时,再放到酶

液中分离原生质体,能提高其产量和活性,尤其是多酚化合物含量高的植物,

如苹果、梨等,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

二常用的酶类有:A.纤维素酶B.果胶酶C.崩溃酶D.半纤维素酶

三、分离:(p90)原生质体分离有机械法及酶消化法,前者产量极低而不多

用、后者又分一步法及二步法。一步法是将材料在21―28C用纤维素酶

及果胶酶混合液一次性处理2—24h。二步法是将材料先用果胶酶降解胞间胶

层得到单细胞,再用纤维素酶脱壁而释放原生质体。

四、纯化:①离心法②漂浮法③界面法④滴洗法

五、1.培养方法:(p91)(1)固体培养:平板培养法(2)液体培养:A.

浅层培养法B.悬滴培养法C.双层培养法D.看护培养法

8.原生质体融合方法有哪些杂种细胞如何筛选(p93)

答: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化学诱导融合方法和物理诱导融合方法。

A.化学诱导融合包括:(1)盐类融合法(2)高PH—高钙离子法(3)PEG法

B.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因素有显微操作、离心震荡、激光照射以及电融合

等。其中电融合应用最为普遍。

9.离体小抱子发育(雄核发育)途径有哪些花粉分离方法有哪些影响花药和花

粉培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培养适宜时期是哪个时期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98)

答:(1)根据小抱子最初几次分裂方式的不同,可将花药和花粉培养中雄核发

育的途径归纳为:小胞子发育途径(途径I)、营养细胞发育途径(途径

II)、生殖细胞发育途径(途径HI)、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共同发育途径

(途径IV)。

(2)花粉分离的方法:1.花药漂浮培养自然释放法2.机械分离法

(3)影响花药和花粉培养的主要因素:1.供体植株基因型2.小胞子发育时

期3.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4.预处理5.培养基成分6.培养条件7.接种密度和方

(4)培养适宜时期:对大多数园艺植物而言,小胞子发育到单核期左右是适

宜培养的小泡子发育时期。

(5)预处理方法:主要方法有低温、热激、化学药剂、高渗透压和离心等。

以低温处理最为常用和有效。

10.植物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有哪些化学方法诱导加倍常用试剂有哪些影响加倍的

因素包括哪些多倍体鉴定方法有哪些(P104—109)

答:(1)加倍方法:1.浸种法2.浸芽法3.滴苗法4.涂抹法5.套罩法6.

毛细管法

(2)常用试剂:秋水仙素、氨磺灵、氟乐灵、APM

(3)影响因素:1.外植体2.加倍剂类型3.加倍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4.

加倍剂的加入时间5.助剂

(4)鉴定方法:1.形态学鉴定2.细胞学鉴定3.生理生化鉴定4.分子生

物学鉴定

11.限制生长保存的方法有哪些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程序是什么(p58)

答:(1)限制生长保存的方法:改变培养环境(如降低培养温度、减少培养

瓶内氧气含量、减少光照等)、提高培养基渗透压、加入生长抑制剂、饥饿

法、失水干燥保存等。(不确定)

(2)超低温保存基本程序:包括材料准备、预处理、冷冻处理、冷冻储

存、解冻和再培养。

12.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来源有哪些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p68)

答:(1)主要有两种来源:1.外植体细胞中预先存在而在再生植株中表现出

来的变异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产生的变异

(2)因素:1.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2.植株再生途径

3.培养时间和继代频率4.母本植株的遗传状态

基因工程部分(第7—11章)

第七章园艺植物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与技术

1.遗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的基本概念是什么Pl14

答: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倒入受体

细胞内,是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系列操作技术

的总称。

2.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什么主要类型P114

答:载体:核酸

主要类型:核酸分为两类:一类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类为核糖核

酸(RNA)

3.DNA一级结构与功能有何特点DNA二级结构有何特点P114-P115

答: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脱氧核甘酸(dAMP,dCMP,dGMP,dTMP)按照

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核甘酸。由于核甘酸之间的差

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故又称为碱基顺序。核甘酸的连接方式是一个核甘酸的

5,位磷酸与下一位核甘酸的3'-0H形成3,,5,-磷酸二酯键,构成不分支

的线性大分子,其中磷酸基和戊糖基构成DNA链的

骨架,可变部分是碱基排列顺序,因此习惯上以碱基名称的简写形势作为核昔

酸顺序的代表符号。

DNA的二级结构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甘酸链围

绕同一中心轴盘曲而成,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链呈反平行走向,一条走向是

5,一3',另一条是3,一5,。DNA链的骨架由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

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配对位于双螺旋的内侧。两条多聚核甘酸链以碱基之间

形成氢键配对而相连,即A与T配对儿,形成两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三

个氢键。碱基相互配对又叫碱基互补。碱基对平面与螺旋轴几乎垂直,相邻碱

基对沿轴转36,上升。每个螺旋结构含10bp,螺旋的距为。DNA两股链之间的

螺旋形成凹槽,一条浅的,叫小沟,一条深的,叫大沟。大沟是蛋白质识别

DNA碱基序列发生作用的基础,是蛋白质和DNA可结合而发生作用。

4.真核生物信使RNA(mRNA)的结构与功能P116

答:结构:mRNA的5,端被加上一个甲基化的鸟甘酸残基帽子,在mRNA3,端

多了一段长100~200个腺甘酸[poly(A)]的尾巴结构。mRNA从5'端到3'端

的结构依次是5,帽子结构,5,非编码区,决定多肽氨基酸序列的编码区,

3'端非编码区和多聚腺甘酸尾巴。

功能:3'端[poly(A)]结构可能与增加转录活性以及mRNA趋于相对稳定有

关。mRNA的5'端帽子结构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功能:①封闭mRNA的5'端,

使其没有游离的5,磷酸,这种结构有抗5,-外切核酸酶降解的作用,使mRNA

更稳定。②作为mRNA与核糖体结合的信号,无帽子结构的mRNA不能与核糖体

的40s亚基结合。③可能与蛋白质合成的正确起始作用有关。

5.什么叫tRNA与rRNAP116—P117

答:tRNA:tRNA是细胞内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类核酸,由70—120核甘酸组成,

各种tRNA无论在一级结构上,还是在二级,三级结构上均有一些共同点。tRNA

中含有10%~20%的稀有碱基。tRNA约占细胞总RNA的15%。tRNA的作用是3'

端携带相应的氨基酸将其转运到核糖体上以供蛋白质合成。

rRNA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约占RNA总量的80%以上。rRNA分子是蛋

白质合成工厂的核糖体的组分。核糖体由rR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并在大部分

细胞中大量存在。典型的真核生物核糖体包含40s和60S两个亚基。大亚基包

含3种rRNA(28S,和5S)与49条多肽。小亚基只包含一个18S的rRNA和33条

多肽。各种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中的rRNA具有相似的二级结构。

6.什么是遗传中心法则(可以图示)P118

答:DNA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生长发育过程中,DNA

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转入RNA中,RNA又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表达为特异的蛋

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这就是着名的的“中心法则”。在某些情况下,

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进行自我复制,还有许多包含由RNA分子构

成的基因组反转录病毒,通过反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单链RNA

分子被转换为双链DNA拷贝,随后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

图略

7.什么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根据识别位点严格专一性可分为哪三类P119

答: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某一特定核甘酸序列,

并能对核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种内切核酸酶。

类型:I型酶,II型酶,HI型酶

I型酶能识别专一的核甘酸序列,并在识别点附近切割双链,但切割序列没有

专一性。

n型酶识别位点(回文序列)严格专一,并在识别位点内将双链切断。(最具

实用价值)

in型酶识别位点严格专一(不是回文序列),但切点不专一,往往不在识别

位点内部。

9.什么叫DNA连接酶(百度)

答:是一种封闭DNA链上缺口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催化DNA链的

5'-P04与另一DNA链的3'-0H生成磷酸二酯键。

11.什么是反转录酶常用有哪些主要用途(P121)

答:反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是以RNA为模板指导脱氧核甘酸

合成互补DNA的酶。常用两类:①AMV:二链多肽。具5'—3'DNA活性。具很

强的RNA酶活性(用途:降解与DNA杂交的RNA);②M—MJV:单肽。RNaseH

活性弱。(用途:合成较长cDNA)。

12.植物基因工程常用载体的作用理想载体应具备条件根据功能可分为哪几类

(P123)

答:作用:把外源DNA带进宿主细胞,并使之在细胞内建立稳定的遗传状

态,在细胞内繁殖、传代或进行表达。条件:①能自主复制,即外源DNA插入

后也如此。②载体应具备可供选择的遗传标记,可以借助于这些标记容易地把

转化的细胞与未转化的分开,把重组分子与非重组分子所转化的细胞相区别,

便于进行重组体筛选和坚定。③载体分子的合适位置上必须有供外源DNA插入

的位点,即克隆位点。④载体本身应尽量小,不含或尽量少含多余DNA部分,

这样可以容纳较大外源DNA。⑤载体的特征应是充分掌握的,包括基因和酶切

位点的准确位置,以及它的核甘酸序列。功能分类:①克隆载体:主要是对目

的基因克隆,建立DNA文库和cDNA文库,其上有复制子即可②表达载体:能使

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表达充分③穿梭载体:可在原核细胞中复制,也可在真核

细胞中扩增表达。

13.质粒载体的基本特性常用质粒载体种类(P123124)

答:质粒(plasmid)存在于多种细菌中,是能自主复制的双链环状DNA分

子,是染色体外独立的遗传因子。除含有DNA复制原点外,还产生抗生素、低

抗抗菌素、降解有机化合物,产生大肠菌素,内毒素,或限制性和修饰性的酶

等基因。

常用种类:PBR322和pUC系列质粒。

14.下列符号含义:AmpR,Tetr,Cmr,Kanr(P124)

答:①抗氨茉青霉素标记②抗四环素标记③抗氯霉素标记④抗卡那霉素标记

16.什么是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BacterialArtificial

chromosome

答:①是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YAC)。是目前

能容纳最大外源DNA片段的载体。(P126)

②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指一种

以F质粒(F-plasmid)为基础建构而成的细菌染色体克隆载体,长用来克隆

150kb左右大小的DNA片段,最多可保存300kb个碱基对。(百度)

17.什么是PCRPCR反应原理、主要体系与主要步骤

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o是利用酶促反

应体外合成特异DNA片段的新方法。反应原理: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适温

延伸三部。

反应体系:PCR反应缓冲液;模板DNA;底物dNTP浓度;引物;DNA聚合酶

及其浓度

主要步骤:在高温(95C)下,待扩增的靶DNA双链受热变性成为两条单

链DNA模版;再在低温(37~55℃)下,两条人工合成的寡核甘酸引物与互补的

单链DNA模版退火结合形成部分双链;最后将温度升到72℃左右保温,以引物

3,端为合成起点,以4种脱氧核甘酸(dNTP)为原料,沿模版以5,一3,方

向延伸,合成心得互补链。这样,每一双莲的DNA模板,经过一次解链、退

火、延伸3个步骤的热循环后就成了两条DNA分子。如此反复,PCR产物以2"

的指数形式迅速扩增,经过25~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模板DNA扩增10~107

倍以上。

18.什么是RT-PCR与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D133

RT-PCR:以mRNA为模板,反应体系中,加入反转录酶,RNA经过反转录酶

反转录为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的PCR反应称为RT-PCR。RT-PCR具有很

高的敏感性,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组织或是相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中mRNA表达状

况的相关性。

实时定量PCR:是一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集团,运用Taq酶的5'-3'

外切核酸酶活性和荧光能量传递技术,巧妙地把核酸扩增,杂交,光谱分析和

实时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借助于荧光信号的积累来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

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核酸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可分为绝对定量和相

对定量两种。

19.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杂交、Western杂交主要检测对象是什么

P135

Northern杂交用于分析RNA;Southern杂交用于分析DNA;Western杂交用

于分析。

第八章园艺植物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1.什么是GMOsGMOs: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即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作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某种基因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所谓转

基因生物,即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生物。通常的做法是

提取某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如抗病虫害、增加营养成分)的基因片断,通过基因技

术加入到目标生物当中。(百度)

2.第一代与第二代转基因作物有何特点

第一代转基因作物是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第二代转基因作物主

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品的品质,增加营养保健。更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

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抗癌,药用。(ppt上内容)

3.园艺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步骤(ppt±)

目的基因分离与克隆一目的基因修饰(启动子,终止子)一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Ti介导的质粒转化,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植物DNA病毒介导

的转化,电激,基因枪,花粉管通道法)一转化植物细胞的筛选一植株再生一

转基因植株鉴定(PCR,southern或western杂交,表型检测)一发放或进一

步培育新优品种

4.什么是基因geneP118五

基因是实体,它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基因是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DNA分

子中特定的核甘酸序列,它是遗传信息传递和性状分化,发育的依据,基因是

可分的。根据基因的产物可将基因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无翻译产物基

因。简言之,基因是一个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甘酸序列,它是遗传物质的最

小功能单位。

5.基因的4个基本特性(ppt)

①都有固定的一级结构,即核甘酸序列

②每一个基因在染色体均占有特定的位置(座位)

③均有特定转录模式(编码mRNA或

④大多数基因均有特定的功能

6.基因文库的定义及类型(课本pl38)

基因文库(genelibrary)是一组DNA或cDNA序列克隆的集合体。

园艺植物基因组文库是指来自园艺植物基因组全部DNA片段组成的基因文库。

一般要求所构建的植物基因组文库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文库能够覆

盖整个基因组②插入的DNA片段比较大③文库易于保存且比较稳定

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genomiclibrary)和cDNA文库(cDNAlibrary)o

7.基因组DNA文库构建主要流程(课本pl38)

①载体的制备②大片段基因组DNA的制备③大片段DNA与克隆载体的连接④载

体的遗传转化⑤克隆的挑取、验证⑥文库的扩增、分装于保存

8.cDNA口

第一链的

纯化述NA样品的制备GUNA

合成双链cDNA的合成cDNA的甲基化衔接头与cDNA相连接

制备cDNA文库

9.什么是基因序列同源克隆(pl52)与图位克隆Map-basdecloning

不同物种间基因和基因顺序具有保守性。基因序列同源保守性:不同种植物,

行驶类似功能的基因,其一级结构可能相同或极其相似。据此,从一种生物中

分离获得的基因可被用作探针,来分离另一生物与之相应的同源基因。(ppt)

图位克隆(Map-basdecloning)又称定位克隆(positionalcloning),是根据

目标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进行基因克隆的一种方法。图位克隆的原理是首先找

到一个与目标基因相连的DNA分子标记,然后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分离出

目标基因。(书本pl44)

第九章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1.有效的植物遗传转化载体必须具备的功能(ppt)

①能作为媒介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且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

上。

②能提供被宿主细胞的复制和转录系统所识别的DNA序列,即启动子和复制子

起始位点,以保证外源基因能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

2.AgrobacteriumtumefaciensAgrobacteriumrhizogenes是什么植物体遗

传转化中常用的质粒载体(ppt)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rhizogenes:发根农杆菌

Ti质粒载体,Ri质粒载体

3、Ti质粒的主要结构P159

答: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将Ti质粒划分为4个区段:1、与基因转移相关的T-

DNA区;2、激活T-DNA的转移,使农杆菌对植物表现出侵染性的毒性区,即

Vir区;3、调控Ti质粒在农杆菌间发生结合转移的Con区;4、调控Ti质粒

自我复制的Ori区

4、什么是"卸甲载体"(disarmedvector)P159

卸甲载体是无毒的Ti质粒载体,又称。nc-载体,是将Ti质粒的T-DNA区中的

有致瘤作用的one基因切除,即“卸甲”,以此作为遗传转化载体时,不会影

响植物的生长。

5、什么叫共整合载体(co-integratedvector)P161

指中间载体与改造后的受体Ti质粒之间,通过同源重组所产生的一种复合型载

体。由于该载体的T-DNA区与Ti质粒的Vir区连锁,因此又称为顺式载体。

6、什么叫双元载体(binaryvector)系统其特点是什么P164

是指由两个分别含有T-DNA区和Vir区的相容性突变Ti质粒构成的双质粒系

统。

特点:1、可以在大肠杆菌和根癌瘤杆菌中复制,并且和Ti质粒是相容的;2、

具有Ti质粒的左右两侧或右侧的边缘区序列,使DNA可以转移到植物细胞;

3、边缘区序列内包含植物选择标记嵌合基因,用于转基因阳性株的初步筛选;

4、带有抗生素基因,一般是Kan,基因,可以作为细菌转化子的选择记号。

7、载体构建中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selectablemarkergene)概念与基本

特点列举1-2种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

概念:选择标记基因是指其编码产物能够使转化的细胞、组织具有对抗生素或

除草剂及其他一些胁迫物质的抗性,或者使转化的细胞、组织具有代谢的优越

性,从而在含有这些选择试剂的培养基中能够继续存活,进而将转化的细胞、

组织从大量的细胞或组织中筛选出来的一类基因。

特点:1、编码一种不存在于正常植物细胞中的酶;2、基因较小,可构成嵌合

基因;3、能在转化细胞中得到充分表达;4、检测容易,并能定量分析;5、选

择剂最好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的正常生长,但并不杀死细胞,因为死细胞往往对

邻近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6、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应为转化细胞提供抵抗选

择剂抑制的作用,选择培养基中使用的抗代谢物(即选择剂)对转化细胞再生

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应有明显的影响;7、最好有一种简便方法可以检测选择标记

基因在转化细胞或植株中的表达。

举例:Kan「(卡那霉素抗性基因)、Tet「(四环素抗性基因)、Amp「(氨茉青霉素抗

性基因)

8、载体构建中常用的报告基因(reportergene)概念与基本特点列举「2种

常用的报告基因。

是指其编码产物能够被快速地测定,通过它的表达来标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

受体细胞、组织、器官中的一类特殊用途的基因。

特点:1、其产物在原植物中不存在,并对宿主植物细胞无毒性;2、表达产物

应有适度的稳定性以利于检测;3、检测手段高度敏感,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并

可以定量;4、检测过程应不具有破坏性。

举例:6-葡萄糖甘酸酶(GUS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

9、什么叫正义表达载体与反义表达载体

正义表达载体:是遗传转化载体中最常构建的一种载体类型,是目的基因以全

长或功能单元正向的方式连接于植物启动子下游,转化植物后,在启动子的驱

动下,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

反义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按照3,-5'的方向反向连接到启动子后,通过在

植物中进行的转录过程,获得一个与原基因mRNA完全互补的序列,进而与内源

基因形成双链mRNA结构,从而阻止内源基因的翻译过程,达到抑制基因表达的

目的。

第十章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什么叫植物遗传转化(plantgenetictransformation)?

植物遗传转化是应用分子重组技术、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技

术,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片段插入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并使其在后代

植株中得得以表达的过程。

2、什么是植物遗传转化受体系统(receptorsystem)常用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

有哪些

植物遗传转化受体系统:是指用于转化的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途径或其他非

组织培养途径,能高效、稳定地再生无性系,并能接受外源DNA整合,对转化

选择抗生素敏感的再生系统。

常用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组织受体系统、原生质体受体系统、生殖细胞受体

系统

3、什么叫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外源DNA直接转化法并列举

外源DNA直接转化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基

因组中

物理方法:电穿孔转化法、基因枪转化法、激光微束穿孔转化法、体内注射

法、超声波法等

化学方法:PEG、脂质体介导转化法

4、什么是基因枪轰击法(微弹轰击技术micro-projectilebombardment)>叶

盘转化法Leaf-discmethod优缺点

基因枪轰击法:是利用火药爆炸、高压气体和高压放电作为驱动力,将包

裹有生物活性DNA的金属小颗粒加速,高速轰击植物组织或细胞,是外源基因

实现穿壁并导入受体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新的植株

类型的技术。

优点:(1)无宿主限制,特别适宜那些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较为困难和对

农杆菌感染不敏感的单子叶植物,提高单子叶植物的转化效率。

(2)操作简单,可控程度高,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控微弹的速度和射入浓

度,命中特定层次的细胞,提高遗传转化效率

(3)靶受体类型广泛,不受基因型限制,能转化所有具有分生潜力的植物

的任何组织或细胞

(4)可将外源基因导入线粒体、叶绿体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器,重复性好,

获得外源基因能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株系,这是目前质体转化研究中最常用和最

有效的DNA导入方法。

缺点:基因枪轰击法因轰击的随机性导致转化的效率极低;成本高;出现非

转化体和嵌合体的比率大;基因插入往往是多拷贝随机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

可能发生多种方式的重排,也可能会因为与植物本身序列同源而相互作用,导

致转录或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因而遗传稳定性差;轰击过程中可能造成外

源基因的断裂,使插入的基因成为无活性的片段。

(非官方)叶盘转化法:多种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方法之一

优点:利用天然的载体系统,成功率高,效果好;转移的外源基因常为单拷

贝整合,很少发生甲基化和转基因沉默,遗传稳定,并且符合孟德尔遗传定

律;费用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与基因枪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适用寄

主范围广,几乎所有的双子叶植物都可采用此法。

缺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作物对农杆菌不敏感,限制了它的

应用范围;农杆菌侵染后的外植体再生阶段脱菌比较困难,需要长期使用抗生

素,给实验带来麻烦。

(此法属于载体介导遗传转化法,优缺点来自载体介导遗传转化法)

5、什么是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载体介导遗传转化法(vector-mediated

transformation)基本步骤优缺点

载体介导遗传转化法:通过将目的基因连接在植物表达载体上,随着载体

DNA的转移而将外源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中的方法。

基本步骤:(1)含重组Ti质粒的工程菌培养及转化

(2)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3)工程菌与外植体共培养

(4)外植体脱菌及筛选培养

(5)转化植株再生及鉴定

优点:利用天然的载体系统,成功率高,效果好;转移的外源基因常为单拷

贝整合,很少发生甲基化和转基因沉默,遗传稳定,并且符合孟德尔遗传定

律;费用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与基因枪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适用寄

主范围广,几乎所有的双子叶植物都可采用此法。

缺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作物对农杆菌不敏感,限制了它的

应用范围;农杆菌侵染后的外植体再生阶段脱菌比较困难,需要长期使用抗生

素,给实验带来麻烦。

6、什么是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种质转化法有何特点列举常用的转化方法

(P188)

以植物自身种质细胞为媒介,将外源DNA导入完整植物细胞,实现遗传转

化的技术称为种质转化系统(germlinetransformation),该技术也称为生

物媒体转化系统或整株活化(inplantatransformation)o该技术具有如下

特点:1.目的DNA可以是裸露的DNA,也可以是总DNA或重组质粒DNA,还可以

是某些DNA片段2.转化过程依靠植物自身的种质系统或细胞结构来实现,不需

要细胞分离、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等复杂技术3.方法简单易行,并与常规育种

紧密结合。它已发展称为一种颇有潜力的转化系统。具体方法包括植物原位真

空渗入法、花粉管通道法和浸泡转化法等。

7.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植株常用鉴定方法有哪些(pl90)

(-)利用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鉴定

1.抗生素抗性基因鉴定2.除草剂抗性基因鉴定3.显色或发光基因鉴定

(二)利用重组DNA分子特征鉴定

1.重组DNA分子酶切图谱鉴定技术鉴定杂交技术鉴定

(三)利用外源基因的转录或表达鉴定

杂交与点杂交技术鉴定杂交技术鉴定3.蛋白质免疫测定技术鉴定

8.什么是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沉默(pl93)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的目的是获得能高效表达、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株系,但大量

的试验表明,导入并整合进受体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在转化体的当代或其后代

中出现表达受到抑制,甚至并不完全表达的现象,称为转基因沉默(transgene

silencing)o转基因沉默分为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TGS)和转录后水平上

的基因沉默(PTGS)

第十一章转基因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的应用

1.园艺植物基因工程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p202)

转基因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

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抗逆能力;二是改善园艺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食

用风味,如营养成分含量、风味品质、延迟货架寿命和保存时间,以及用食品

工程菌生产食品添加剂和功能因子等。(或写一、培育抗病品种二、培育抗虫

品种三、培育抗逆品种四、培育抗除草剂品种五、培育耐储运品种六、创

造雄性不育材料七、改良产品营养品质八、改变花卉作物的花型和花色九、

提高光合速率和固氮能力十、改良其他性状

第12〜15章

1.什么是遗传标记,理想的遗传标记需具备哪些特点(p233)

遗传标记是指园艺植物基因型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包括外部形

态、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序列等方面的变异,而所有的遗传

标记则构成了园艺植物的遗传多态性。

理想的遗传标记具备的特点:1.多态性高,标记数目多,提供的信息量大

2.共显性遗传,能区分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3.表现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

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连锁4.表现稳定,不受植株内外环境的影响5.经济方

便,易于观察记载

2.什么是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具备什么特点

广义的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是指具有遗传多态性的生物大分

子,包括DNA标记和生化标记;狭义的分子标记专指直接反应DNA核甘酸序列

多态性的DNA标记。

1.多态性高,标记数目多,提供信息量大。2.共显性遗传,能区分纯合基

因型与杂交基因型。3.表现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连

锁。4.表现稳定,不受植物内外环境的影响。5.经济方便,易于观察记载。

3.分子标记产生多态性的分子基础是什么

园艺植物分子标记多态性的分子基础主要有三种:

1.DNA序列酶切位点(或PCR引物结合位点)处的碱基发生突变,导致酶切

位点(或PCR引物结合位点)消失、酶切引物(或扩增产物)减少。

序列酶切位点(或PCR引物结合位点)之间缺失(或插入)了一段核甘酸

序列,或者是酶切位点(或PCR引物结合位点)之间的串联重复单元数数目发

生了改变,导致酶切产物(或PCR引物结合位点)片段长度发生改变。

3.单核甘酸突变,即DNA序列发生了单碱基转换(如一种喀咤置换了另一种口密

陡或一种喋吟置换了另一种喋吟)或颠换(喋吟与喀咤互换)

4.什么是RFLPRFLP标记有何特点RFLP技术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

RFLP: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不同生物个体的DNA,根据含有与杂交

探针的同源序列的酶切片段的长度来检测DNA序列差异的技术。

RFLP标记有何特点

优点:1.结果可靠,这是由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的专一性决定的。2.

结果稳定。标记的等位基因间是共显性的。4.非等位基因间不存在基因互作,

标记互不干扰。5.变异在数量上几乎不受限制。

缺点:1.需要高纯度DNA。2.所需设备多,检测步骤多,技术较复杂,周

期长,成本高。3.通常用到同位素,对人体有一定伤害。4.具有种属特异性,

且只适应单拷贝和低拷贝基因。5.多态信息含量低。

RFLP技术的基本步骤:

1.提取高纯度的核酸植物基因组DNAo2.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

获得长度不同的DNA片段。3.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这些片段,使不同长度

的片段处于凝胶的不同位置,形成连续的电泳谱带。4.将凝胶放入碱性缓冲

液,使DNA分子由双链变性为单链。5.利用毛细管作用将单链DNA分子由凝胶

转移并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称为转膜。6.用P或者生物素标记准备好的同

源探针、并将其变性为单链。7.将标记好的探针与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上的

DNA片段进行杂交,然后洗去为杂交的单链探针。8.利用放射自显影或免疫技

术检测杂交信号,显示杂交带,如果杂交带的位置有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就是

RFLPO

4.什么是RAPDRAPD标记有何特点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于PCR基础之上的一种可对整个未知序

列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操作步骤与常规PCR基本相似,只是

引物不同。(百度)

RAPD标记有何特点:

优点:1.所需模板DNA量少,对DNA质量要求不高。2.分析程序简单,不

涉及放射性同位素。3.不需了解目的的基因的DNA序列,不需要设计专门的引

物。4.引物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通用性。5.引物合成商品化,成本低。6.可用引

物数量多,覆盖整个基因组,多态性检出率高。

缺点:1.退火温度低,PCR反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检测结果稳定性

低、重复性差。2.大部分RAPD标记表现显性,不能区分杂合与纯合基因

型,不能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3.存在共迁移过程问题,同一条带中可

能含有长度相同而序列不同的片段。

6.什么是AFLPAFLP标记有何特点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选择性扩增园艺植物基因组DNA的双酶切片

段,检测的多态性是酶切位点的变化或酶切片段间DNA序列的插入与缺失,其

实质是RFLP和PCR两项技术的结合,既有RFLP的可靠性,也有PCR的灵敏

性。

特点(缺点):对基因组DNA和限制酶的质量要求高,酶切不完全可能会出

现假阳性;

操作步骤较多,对实验技能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大多数为显性标记,并且

很能鉴别等位基因;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只能用于非盈利性的科学研究。

7.什么是SSRSSR标记有何特点

sSR称为微卫星或简单序列重复SSR两侧是高度保守的单拷贝序

列,可根据SSR两侧序列设计一引物,利用PCR技术对SSR本身进行特

异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扩增片段长短的变化可以显示该物

种不同基因型DNA在每个SSR位点上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便是SSR标

记。

特点:

优点: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能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操作简单,快

捷;技术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可靠;所需DNA量少,且对其质量不高。

缺点:需要根据标记两端的DNA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比较耗时费

力,要检测多个基因不现实;具有物种特异性,不同的物种均需要开发其相应

的SSR标记。

8.什么是SNPSNP标记有何特点

SNP单核甘酸多态性是指园艺植物基因组由于单个核甘酸变异而引

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单碱基的插入或缺失。

(理论上,SNP在一个核甘酸位置可以有四种碱基形式,即具有四个等

位基因,但实际上SNP多表现为双等位基因,称为双等位基因标记。)

特点:

优点:双等位基因标记,便于自动化分析;分布广泛,数量丰富,遗传稳

定;共显性遗传;某些SNP位于基因编码区,直接影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可能直接控制重要性状的变异;检测技术已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

9.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上都用哪些应用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遗传多样性和亲

缘关系分析;核心种质构建;园艺植物品种鉴定与纯度分析。

11、什么是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具备的特征有哪些(书P243)

(1)核心种质:能最大限度地代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最小数量种质资源,

从而提高种质的保存、评价与利用效率,而核心种质以外的种质资源则作为保

留种质(reservecollection)保存。

⑵特征:异质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动态性等。

①异质性:核心种质彼此间的相似性要尽可能小,应最大限度地避免遗传

重复。

②代表性:核心种质应代表本物种及其近缘种尽可能多的生态和遗传多样

性,而不是全部种质资源的简单压缩。

③实用性:核心种质的规模急剧减小,应极大地提高对其保存、评价与利

用的效率,使符合需要的资源能更容易地被筛选出来。

@动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资源认识的加深以及应用需求的变化,核

心种质与保留种质之间应保持材料上的动态交流与调整,使整个种质资源的萱

理和利用更方便。

12、什么是暂时性分离群体什么是永久性分离分离群体(概念为112班14号自

己组织语言定义,详情见书P239)

(1)暂时性分离群体:以单株为分离单位,自交后遗传组成发生变化无法永久

保存和使用的(用于构建园艺植物分子遗传图谱的)分离群体。主要有K、

F2>BC等分离群体。

⑵永久性分离群体:以株系为分离单位,以不同株系间具基因型差异但株系

内部基因型相同且纯合故自交不分离为理论基础,自交或近交后可永久保存和

使用的(用于构建园艺植物分子遗传图谱的)分离群体。

13、什么重组自交系(书P240)什么是近等位基因系(书P241)

(1)重组自交系:F2单粒传代法(singleseeddescent,SSD)经多代自交而

建立的一种作图群体。

(2)近等基因系(NIL):只有个别基因或性状差异的一系列品系。(式一系

列回交过程的产物)

14、什么是DH群体(书P240)

通过R植株花药离体培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后将其染色体加倍产生的一

类纯合的永久性群体。

15、什么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书P24DMAS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和优越性有哪些(十二章李英老师ppt)

(i)MAS(molecularassistantselection):能够借助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的

基因型进行选择。

⑵应用及优越性:

①可以在植物发育的任何阶段进行选择,对目标性状的选择不受基因表达

和环境的影响,可在早代进行准确的选择,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②共显性标记可区分纯合体和杂合体,不需下代再鉴定,而且在分离世代能

快速准确地鉴定植株的基因型

③可有效地对抗病性、抗逆性和根部性状等表型鉴定困难的性状进行基因

型鉴定

@可聚合多个有利基因提高育种效率

⑤克服不良性状连锁,有利于导入远缘优良基因

16、什么是集团分离分析法(BSA)(第十二章李英老师ppt)

BSA(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或混合分组分析法,又称集团分离分析法,

BulkedSegregationAnalysis):基于将分离群体中的个体依据研究的目标性状

(如抗病和染病)分成两组,在每组群体中把各个个体的DNA等量混合,形成

两个DNA混合池为原理的近等基因池法。它克服了许多植物不易获得近等基因

系的缺点。

17、什么是生物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