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东坡题跋》辑录了苏轼对众多艺术形式的讨论,文采焕然,意蕴深远。苏轼作为文人画的首倡者,儒释道融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其文章探骊得珠,见解独到。“法”即法度、法则。于绘画而言,是艺术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前人树立的楷模。这里的“法”取之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谈到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就绘画本身而言,法包括两方面,一为“形”,二为“艺”。今人多认为其只写“意”,不重“形”,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曲解他意。可实际与之大相径庭。苏轼并不完全否定艺术的再现,对他而言,一幅画仍然是自然世界的有效影像。《东坡题跋》多篇笔墨中,可见其观点:“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黄筌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宫廷画家,尤善花鸟,画风以“皇家富贵”著称。苏轼批评其缺乏观察,认为“观物审象”乃是画师的本职所在。《易传》提出“观物取象”一说,也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象”非“圣人”的“自我表现”,而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观察要求多角度。“仰观”“俯察”远与近相结合方能察“万物之情”。“艺”则为绘画的技巧、技艺。对于“艺”,苏轼要求了然于心,得心应手。他评李龙眠的画说:“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艺术家光有“道”而无“艺”,手上功夫不到位,那么物象只能存其心,为善鉴者而已。而熟练掌握“艺”,艺术也就变成了第二天性。无“艺”,只能内外不一,心手不应。如庖丁解牛,正是对事物的客观规律了然于心,才能运用自如,而对于“艺”,是可以通过焚膏继晷地学习得到的。“意”是通过“法”,将自然万物观察到的与心融合,从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东坡的“意取法于老庄。这里的“意”与老子的“道”相似。“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实”和“虚”的统一“意”来自宇宙自然,此为“有”和“实”,能被人观察,同时它又掺杂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有道是“直抒胸臆”,此为“无”和“虚”,又和庄子的“象罔”相近。郭嵩焘注说:“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曰眸而得之。即形求之不得,去形求之亦不得也。”“意”从有限进入无限,不只是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透过画,与自己的心碰撞,达到一种“自我”的境界。“赋试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如果一幅画、一首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让人产生“意”,那定不是一件能打动人的艺术品。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士人画与画工之作不同,这是苏轼从社会身份上区分绘画的。画匠只取“皮毛、槽枥”,看数心便审美疲劳,而士人画展出出物象活泼的生命力,令人生“意”。他在《跋赵云子画》中也称赞赵云子“笔略而意具”,工者不能。苏轼有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这里提出的“新意”一词,实则是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心,自己的真实感受,去寻求新“意”,寻求属于自己的“意”并自成一家。明代董其昌评论前人书法时提道:“或曰,意不胜于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此处论述的是书法,但书画同源,书法为此,绘画亦然。摘编自徐世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从<东坡题跋>看苏轼的绘画思想》材料二:苏轼论书主张独出新意,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他并不否认对传统的学习。这一点从苏轼本人的书法实践中也可看出。其楷书代表作《宸奎阁碑》,字体具有楷书端庄敦厚的特点,其传统功夫可见一斑。黄庭坚在评价其书法时也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处,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在评价他人书法作品时,也往往以其得感人意趣为高。苏轼注重对传统的学习与崇尚书法个性的主张并不矛盾。他主张在学习前人风韵之时,能够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无法之法”在《东坡题跋》中多次出现。苏轼还在熙宁之初便提出了他著名的观点:“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也是苏轼对自己书法的评价。他在《跋王荆公书》中说:“荆公(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无法”自然不可学,然而却是“无法之法”,唯其如此才能获得审美价值。这和唐人论书讲究法度是迥异的。“无法之法”乃是书家的特有之法。苏轼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常以“平淡自然”为上乘之作。例如说颜真卿书“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欧阳修书法“皆有自然之姿,信天下之奇迹也”。特别是其《书唐氏六家书后》所评六位书法家,多有“自然”之风。如褚遂良书“清远萧散”;颜真卿书“格力天纵”;等等。苏轼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苏轼要求书法家在审美创作中突破“规矩”的局限,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实现“心手”的高度协调。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王羲之从后面抽他的笔却抽不动,便知道他长大后必能以书法闻名于世。众人都以为王献之执笔得当,苏轼却不以为然,说“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王羲之看重的是王献之能始终专心致志,而东坡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听任笔毫的走向而又不失法度,这样才是得到了书法的真谛。他强调的“浩然听笔之所之”,是一种高度自由、自然的精神境界。摘编自刘莉莉《从〈东坡题跋〉看苏轼的文艺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东坡题跋》一书中对绘画、书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充分体现其深厚的艺术修养。B.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绘画中能够体现“有”和“无”的统一、“实”和“虚”的统一。C.士人画展现出的物象比画工之作更有生命力,这样的区别导致士人与画工的社会身份有所不同。D.苏轼中年的一些作品具有颜真卿书法的特点,这一点在黄庭坚对苏轼的评价中可以得到印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艺术家应当遵循的准则要体现在“意”上,而不在“形”上,但苏轼认为“形”的准则要求要高于“意”。B.苏轼重视绘画技巧,他认为画家如果能够做到有“道”又有“艺”,那么画家既可以“形于心”,又可以“形于手”。C.苏轼在《跋王荆公书》中批评王安石的“无法之法”,并且还告诫后学者不可贸然学习王安石书法的“无法之法”。D.苏轼以为王献之执笔不当,苏轼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挥酒笔墨而又不失去法度,并且始终要专心致志。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苏轼在评价他人书法作品时,也往往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观点的一项是()A.智永“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B.杜祁公“得昔人风气”。C.李元直“晓字法、得古意”。 D.张旭“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4.右面这幅图是戴嵩所作的《斗牛图》,苏轼曾在《书戴嵩画牛》中写到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牧童指出“此画斗牛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观点的一项是()A.画家在绘画时不管多么注重写“意”,依旧要遵循“法”,遵循自然万物的本质。B.“观物审象”乃是画师的本职所在,画师应多角度观察,方能察出“万物之情”。C.艺术创作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性,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才能获得创作上的真知。D.前人留下的绘画经验在指导后世画家创作时,也可能对其思维和行动形成制约。5.材料一中苏轼有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苏轼所说的“新意”的内涵。〖答案〗1.C2.B3.A4.D5.①苏轼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他认为要在继承前人书法创作的基础上,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以“无法之法”探索“新意”。②苏轼主张作书要随意所适,自然天放,在“浩然听笔之所之”境界下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在“平淡自然”中出“新意”。〖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这样的区别导致士人与画工的社会身份有所不同”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士人画与画工之作不同,这是苏轼从社会身份上区分绘画的”,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A.“苏轼认为‘形’的准则要求要高于‘意'”错,原文相关内容“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不存在比较。C.“批评王安石”错。原文“荆公(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苏轼并没有批评王安石的“无法之法”。D.“并且始终要专心致志”错误,原文“王羲之看重是王献之能始终专心致志”,“始终要专心致志”是王羲之的观点,不是苏轼的观点。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是说智永的书法追求“平淡自然”,而不是“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重要观点的能力。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是画家应在尊重事物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D.是说前人经验对后世画家的创作构成局限。故不符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观点。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二,再找到苏轼所说的关于“新意”的内容,然后从中筛选有效信息,最后分点陈述即可。由材料二“苏轼注重对传统的学习与崇尚书法个性的主张并不矛盾。他主张在学习前人风韵之时,能够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无法之法’乃是书家的特有之法”可知,苏轼书法创作并非拘泥于前人的法度和规矩,而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无法之法”探索“新意”。反映了他对于书法创新和个人风格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由材料二“苏轼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常以‘平淡自然’为上乘之作”“苏轼要求书法家在审美创作中突破‘规矩’的局限,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实现‘心手’的高度协调”“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东坡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听任笔毫的走向而又不失法度,这样才是得到了书法的真谛。他强调的‘浩然听笔之所之’,是一种高度自由、自然的精神境界”可知,苏轼主张作书要随意所适,自然天放,在“浩然听笔之所之”境界下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在“平淡自然”中出“新意”。(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一些癖好与生俱来,比如嗜糖,比如嗜茶。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一片素美、干净的字便如同一首静入心扉的《高山流水》,或是《春江花月夜》,让人不自禁地心醉如斯。于文字里倾听天地间的灵魂,倾听天地间的风吹蚁动是一种享受。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再就如一件古老的青铜方鼎,须使劲去敲击才能传来遥远但却震撼人心的重音,让人沉迷;又或如一个倾城女子在秦淮河畔,借着上古之风传来的低吟浅唱,把人的心思穿透。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它由符号汇聚成了文章,进而演绎成了思想与哲理,大凡思想与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外收内敛,如一首听似杂乱、实却美极的交响曲,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书则是一部传神的机器,把思想者心灵深处的声韵,点点滴滴的凝起,掷地有声地释放,或宏大,或具体,或粗犷,或细腻。这时,洗净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灵指如眼,琴音如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思想者的字会哭,也会笑,时而凝重庄严,时而颠扑狂乱。如那地球上生命的母体——海洋,平静时懒散惬意,躁动时惊心动魄,但无论怎样,海洋里都一直不断地孕育着生命,如文字里承载涵纳着思想。在文字的海洋里随波逐流,放逐自己,便能感受到那些有灵魂的人们所有的苦与痛,倾听到他们的悲与喜,怒与哀,千折百转,荡气回肠。听一次字,便死去活来一次,如同欣赏完《二泉映月》后接着就品味《命运》,在磨难与激昂瞬间转折的痛苦中多一次尘世里的阅历,增一分看透世事的灵性,完成一次人性中由浮躁向深沉的蜕变。也许花落无香,席散茶凉,即使一幅旷世之丹青妙笔也难逃岁月的磨难,但融在书中的字却可以持日月之恒,并历久弥香。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遥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纵然再远,声音也如金石之声铮铮响于耳畔,钝响沉沉,无丝毫间断,一下下震于心的鼓膜。时令之书也并非都是昙花一现,正如人在尘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切,都缘于用心听字者的评说。时令声音的精者,或是警世之作,足以振聋发聩,让闻者啧啧;或有清新之作,亮丽婉转,让听字者心境旷远,寻幽探胜。也偶有盛行之嘈杂之音,但萤虫之光终抵不过朗朗晴日下的白光,日月会见证着它的自生自灭。这便是字了,古字、今字、远字、近字……每一个好字都如同一滴剔透的珍珠,每一篇好字都是一副璀璨的珠琏,发出耀眼的豪光,直撼天地,起伏跌宕,让听字者怎不动情,怎能不听?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无憾。等到躺在坟墓里时,将绕梁之余音奉在手里,听在心里,再不冷清孤单、寂寥落寞。(选自林文钦《在文字中倾听》,有删改)文本二: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的活动。现代散文文本的创造活动必须将散文家的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境况物化形成文本中的意境。物化过程就是化虚为实的过程,赋无形的意境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没有内在感觉,外在之物是一种自在之物;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觉便失去了依附之物。由于内在感悟的私人性,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的意境也具有私人性。意境,并非一种可以用符号性语言加以描述的实体,它不仅包含外在世界,更重要的是它融有作者的内在感悟,是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之境。因而,现代散文文本作为一种人造的“客体”,要完成对意境交流的目的,就不可能“对世界逼真逼肖地‘复写’”,而是对与本世界类似的另一世界的真实创生,但并不企图摹写本来世界,而是使其成为可解释的。(选自胡永喜《中国现代散文结构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中“真正意义的字”指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它们包含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B.文中的“听字”即用心阅读的意思,作者多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阅读带给人们的感受及影响,如第三段就是如此。C.文中时令之书是今字、近字,时令之书中的“盛行之嘈杂之音”指书中揭示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的、不公平的现象。D.本文清新典雅,极富诗意的语言使得文章意味隽永、动人心弦,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充分展示出阅读的魅力。7.下列与两则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通过对比的手法引出“听字”的话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又紧扣标题“在文字中倾听”。B.文本一多处运用生动的感官描写来形容“我”听字时的感受,如“先人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C.文本一中“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体现了“我”从听字中获得了精神享受及对听字的深深眷念。D.文本二认为,现代散文创作不是对本来世界进行复写或摹写,而是对另一世界进行创生,以便交流意境。8.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9.文本二说“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案〗6.C7.A8.①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旨在说明读者用心倾听,能够通过作者创作的文字洞察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心灵相通。②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引起了读者对用心阅读的深思。③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照应了上文“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需要读者“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使文章结构更严谨。9.①散文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境况物化形成文本中的意境,因此,意境包括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文本一中,作者将个人的生活阅历与阅读的独特的内在感悟融为一体,形成文本中的意境。②意境具有私人性,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传递意境的活动。文本一中,作者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化虚为实,赋予无形的阅读体验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盛行之嘈杂之音’指书中揭示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的、不公平的现象”错误。“盛行之嘈杂之音”指那些质量不高的文章或书籍。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通过对比的手法”错误,“比如嗜糖,比如嗜茶”应是通过类比的手法。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主旨、读者、情节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原文“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作者通过伯牙与子期的历史故事,完美诠释了“知音”一词,就是读者能欣赏作者的创作,能洞察作者的内心,两人能通过音乐或者文字心灵相通,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原文“灵指如眼,琴音如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引用伯牙与子期的历史故事以历史文学的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读者在历史中寻找与作者追求一致的人物,通过历史为文章的主题表达张本,又引导读者产生用心阅读的欲望和深思。由原文“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洗净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可知,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照应了上文“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需要读者“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特别是通过音乐抽象的艺术审美来呼唤读者也能像欣赏音乐一样,运用抽象的深思来思考文字。也呼应了题目“在文字中倾听”,使文章结构更严谨。【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重要观点的能力。首先要结合文本二理解“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再结合文本一分析这句话。由原文“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没有内在感觉,外在之物是一种自在之物;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觉便失去了依附之物”“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大凡思想与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可知,现代散文意图营造或传递意境,而意境是由触发作者感受的外在之物和作者的感受融合形成的。因此,意境包括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文本一中,作者自爆有一嗜好,即从个人实际生活入手,有实质的物质表达。后通过隽永和优美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超凡入化的感受,作者陶醉在其间,就像嗜好一样让人无法自拔。故作者将个人的生活阅历与阅读的独特的内在感悟融为一体,形成文本中的意境。由原文“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意境也具有私人性”“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的活动”“物化过程就是化虚为实的过程,赋无形的意境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所致、可感受的对象”“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遥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可知,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以作者物我融合感受为表达基础,具有私人的属性,传递的也是私人的情感和意象结合所营造的意境,并且物我相融合的过程是虚实相生的过程,即把虚的情感实化为可感的对象。文本一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好的文字总是如……”,将好的文章比喻成“巨鼓”“青铜方鼎”“倾城女子”,让好文章带给作者的美好体验具象化为上述事物;“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让历史有了人的情感。作者用多种修辞手法化虚为实,让读者能生动形象的理解自己因为读书产生的抽象的情感体验,赋予无形的阅读体验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夫苟在危人,则何所不至。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或不通。是则誉毁在于小人,刑罚加于君子,实兴丧所在,可不慎哉!此乃孙卿所谓:“使智者谋之,与愚者论之,使修洁之士行之,与污鄙之人疑之,欲其成功,可得乎哉?”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于倾败;况内怀奸利,承颜顺旨,其为患祸,不亦深乎?夫立直木而疑影之不直虽竭精神劳思虑其不可亦已明矣。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离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朕任用,岂不得人?”征拜谢曰:“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庸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删改材料二: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注]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选自左丘明《国语》,有删改)〖备注〗柳季:鲁国最诚实而讲信用的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立直木A而疑影之B不直C虽竭D精神E劳F思虑G其不得亦H已明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指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与《陈情表》“人命危浅”中的“危”意思不同。B.疏,指古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议,如《谏太宗十思疏》。C.遇,指遇到,与《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中的“遇’意思相同。D.绝,指隔绝的,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我命绝今日”中的“绝”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卿认为,让有智慧的人去谋划,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这样事情就不能取得成功。B.发扬善行,杜绝恶行,刑罚加于有罪之人,赏赐有功之臣,那么国家就会昌盛太平。C.具有中等智能的人非治国之才,他们缺乏深谋远虑,即使竭尽全力,仍然难免失败。D.唐太宗对魏征说,使天下太平,边远地区异族首领都来朝贡,这是魏征的功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2)君以鼎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14.材料一第一、二段是魏征上奏的内容,他在奏章中是如何表达观点来劝谏太宗的呢?请简要说明。〖答案〗10.CEG11.C12.D13.(1)只有魏征劝我“停止武力,振兴文治,广施道德仁义,中原已经安定了,远方异族自然会臣服”。(2)您把岑鼎当作是国家的宝器,而我把信用看作宝器,眼下您想破坏我的宝器,保全您的宝器,这是我难以办到的事。14.①运用对比手法。魏征将君子与小人的品德进行对比,表达要亲君子、远小人的观点。②引用他人观点。魏征引用孙卿的话来论证任用君子就应信任他,而不应怀疑他。〖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竖立直木却怀疑它的影子不直,即使耗尽脑力,劳尽心思,也不能看到歪斜的影子是很明白的事。“而”是连词,表转折,前后联系紧密,不能断开;“影之不直”是“疑”的宾语,宾语后C处断开;“竭精神”“劳思虑”结构一致,二者内部不断开,后面EG处断开。“亦”修饰“已明”,中间不能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使……处于危险的境地;危弱。句意:使别人处于危险境地自己却苟安于世。/寿命不长,即将死亡。B.正确。C.错误。遇到;对待。句意:如果不遇到魏征。/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对待他。D.正确。隔绝的;结束,终结。句意:边远地区异族的首领都前来朝贡。/我的生命在今天结束了。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唐太宗对魏征说”错误,应是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大臣说”。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偃革”,停止武力;“布德施惠”,广施道德仁义;“自服”,自然会臣服。(2)“国”,国家的宝器;“全”,保全;“所难”,难以办到的事。【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①由原文“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可知,运用对比手法。魏征将君子与小人的品德进行对比,表达要亲君子、远小人的观点。②由原文“此乃孙卿所谓:‘使智者谋之,与愚者论之,使修洁之士行之,与污鄙之人疑之,欲其成功,可得乎哉?’”可知,引用他人观点。魏征引用孙卿的话来论证任用君子就应信任他,而不应怀疑他。参考译文:材料一:况且君子和小人,外表一致,内心不一。君子宽容别人的缺点,表扬别人的优点,面临危难绝不苟且偷生,即使牺牲生命也要成就仁义的美德。小人不知羞耻,不讲仁德,不知敬畏,不守信义,只知唯利是图,使别人处于危险境地自己却苟安于世。如果将危险推给别人,那么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现在,朝廷治理国家,一定要将重任委托给君子;可是如果政务有所偏差,就向小人打探情况。对待君子尊敬却很疏远,对待小人轻视却又亲近。亲近小人,那么小人就会口蜜腹剑;疏远君子,那么朝廷就得不到实情。所以对人诋毁赞誉的权利实际掌握在小人手中,而受到刑罚处置的总是君子,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能不慎重对待吗!诚如孙卿所说的:“让有智慧的人谋划(事情),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让品行高洁的人去实行(事情),却与奸邪鄙陋的人去怀疑他,要想事情成功,怎么可能(办到)呢?”具有中等智能的人,怎能没有一点小聪明,可是他们非治国之才,缺乏深谋远虑,即使竭尽全力,仍然难免失败;更何况心怀奸邪私利、处处阿谀逢迎的小人呢,这些人带来的祸患不是更严重吗?竖立直木却怀疑它的影子不直,即使耗尽脑力,劳尽心思,也不能看到歪斜的影子是很明白的事。要使君子与小人判然有别,是非分明,君王必须用恩德来安抚他们,用诚信来对待他们,用道义来勉励他们,用礼仪来节制他们,然后表扬善行,摒除劣迹,谨慎处罚,明白赏赐。如果这样做,小人就会无处藏身,君子就会自强不息,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哪里还会远呢?如果表扬善行却不能发扬善行,摒弃劣迹却不能杜绝恶行,刑罚不加于有罪的人,赏赐不加于有功之臣,那么危亡之期,也许保不久就要到来,永远使子孙后代享受昌盛国运,永享太平,还有什么指望呢?唐太宗看了奏疏,感叹道:“如果不遇到魏征,我怎么可能听到这样的肺腑之言呢?”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等大臣说:“我刚刚即位的时候,有许多人上书建议,他们有的要我独揽大权,不要重用群臣;有的要我加强兵力,以使四方少数民族威慑臣服。只有魏征劝我‘停止武力,振兴文治,广施道德仁义,中原已经安定了,远方异族自然会臣服’。我听从了他的建议,最终使天下太平,边远地区异族的首领都前来朝贡,各个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派人前来。这一切都是魏征的功劳。我任用他,难道能说用人不当吗?”魏征拜谢说:“这是陛下圣德,用心政务所致,我才疏学浅,承受圣意尚且力不从心,怎么会对您有这么大的帮助呢?”材料二:从前,齐国攻打鲁国,要索取鲁国的岑鼎。鲁国国君悄悄地换了另外一个鼎献给齐君,并向齐君请求订立合约。齐君不相信鲁君会把真的岑鼎送来,便提出:“如果柳季说这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它。”鲁君只得去请求柳季。柳季说:“您把岑鼎当作是国家的宝器,而我把信用看作宝器,眼下您想破坏我的宝器,保全您的宝器,这是我难以办到的事。”鲁君无奈只得将(真的)岑鼎献给齐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咏孤石[南北朝]惠标中原一孤石,地理①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何时发东武②,今来镇蠡川③。咏孤石[南北朝]高丽定法师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过。岩根恒洒浪,树杪④镇⑤摇风。偃流⑥还渍影,侵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备注〗①地理:地理结构、地貌形成。②东武:一作武城,在河北省清河县东北、此处代指北方、中原。③蠡川:指鄱阳湖汇入长江处。④树杪:树梢。⑤镇:同“整”,整天,亦谓长久。⑥偃流:倒映在湖水之中。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中原”交代了孤石的地理位置“不知年”体现了孤石历史悠久。B.第一首诗节秦明快流利,比喻生动形象,语言准确精练,全诗清新明朗,有韵味。C.第二首诗中孤石的形象与诗人的精神境界是相通的,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诗歌意象。D.第二首诗紧扣一个“孤”字,主要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孤石的特征,诗境深远。16.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孤石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第一首诗孤石的形象是雄伟磅礴、瑰丽秀美的。孤石下接鄱阳湖,上连香炉峰,山崖高峭陡削,犹如大鸟张开的翅膀;峰峦挺拔高耸,犹如婷婷独立的莲花。②第二首诗孤石的形象是高耸秀美、坚韧高洁的。孤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长期经受风吹浪打但没有随风摇摆、逐浪奔流,孤石独立挺拔在群峰之外、白云之中,不与其争奇。〖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主要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孤石的特征”理解错误,应该是主要通过正面描写突出了孤石的特征。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第一首诗“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说明孤石下接鄱阳湖,上连香炉峰。“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孤石所在的山崖高峭陡削,犹如大鸟张开的翅膀;峰峦挺拔高耸,犹如婷婷独立的莲花。这首诗对孤石的描写既有雄伟磅礴的气势,又有凝炼隽永的韵味,用明快流利的节奏,形象生动的比喻,准确精炼的语言,错落有致的背景,形容出一座石峰的瑰丽英姿。第二首诗开篇把孤石放到一定的空间环境中来作总体描写,开阔的平湖,浩浩渺渺,无边无垠。远望那孤石,像具有人的灵性那样从湖中生长起来,径直凌空,四面八方地瞭望整个湖面,没有任何遮拦和阻隔。此联突出了孤石的高耸秀美。“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具体描写孤石的底部常有湖水拍打,浪花飞溅,其顶端长着树,树梢伸向空中,长久不断地承受着天风的吹拂。此联突出了孤石的坚韧高洁的。“偃流还渍影,浸霞更上红。”从另一个侧面,具体描写孤石倒映在湖水之中,投射出清晰的影子,像是自身浸染在水中一般,而它的形体沐浴在霞光之中,更象是被浸上了一层红色。这里突出了孤石的美丽形象。“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孤石可贵的美德就在于,它独立挺拔在群峰之外,不与争奇;独自于秀洁于白云之中,永保高洁。据此分析可知,整首诗描写了孤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长期经受风吹浪打但没有随风摇摆、逐浪奔流,独立挺拔在群峰之外、白云之中,不与其争奇的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表转折关系的句子对《离骚》进行了评价。(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想象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神兽、神鸟的形象,并点明山上的仙人之多。(3)“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代表吉祥、好运等,“凤”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可以说,于社会生活而言,路名是坐标、是方位;于文化建设而言,路名是记忆、是传承。城市的路名,是导航上纵横交错的回家之路,也是心灵中源远流长的归乡之路,不仅能带着我们回到亮着灯光、飘着饭香的小家,也能带着我们回到历史之河、传统之脉的家园。路名串联起空间与时间,对接着历史与生活,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份精神的底色。一个城市的路名,不仅是独特的“文化遗产”,更是新鲜的“活的传统”。近年来,城市面貌①,新建道路越来越多,给新建道路命名也越发成为一项②的工作。如何既立足历史土壤,又满足未来规划?如何既满足公众需求,又符合时代审美?如何既避免千城一面,又做到美美与共?可以说,给城市中新建道路命名,需要有对公众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城市道路的命名,从来都是③的,既要体现出历史传承、生活接续,又要呈现出当地的文化特性。上海的许多路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名甚至方位、区域也暗合,形成空间的对位;陕西西安有“未央路”,往西有“阿房路”“凤城路”,往东有“开元路”“贞观路”,串起秦汉店。路名可以新造,文化难以复制,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找到创新的命名思路,才能让路名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城市的路名,是回家之路,也是归乡之路,能带着我们回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0.城市道路的命名,往往体现出历史的传承性及当地的文化特性,诸列举两个文段外的有关城市道路命名的例子加以说明。〖答案〗18.①日新月异②举足轻重③兼容并蓄19.①原句运用了修饰语,如“亮着灯光、飘着饭香的”等,对中心语加以描述,具有画面感,使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改句是直白的陈述,不够生动。②原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路名承载的历史文化比喻为心灵中的归乡之路,能带我们回到历史之河、传统之脉的家园,突出了路名的文化内涵及重要意义。改句语言缺少文采,内容不够丰富。20.①江西的永叔路。“永叔”为欧阳修的字,因欧阳修曾在江西当地为官,故当地以欧阳修的字“永叔”为路名来纪念欧阳修。②上海的中山路。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为了纪念革命元勋孙中山,上海将道路命名为中山路。〖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根据后文“新建道路越来越多”的描述可知,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可用“日新月异”。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用来形容发展或进步迅速的情况。②处,根据前文“一个城市的路名,不仅是独特的‘文化遗产’,更是新鲜的‘活的传统’”和后文“给城市中新建道路命名,需要有对公众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的描述,可以推断此处要表达的是“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用“举足轻重”。举足轻重:形容身份或地位特殊,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全局。③处,根据后文“既要体现出历史传承、生活接续,又要呈现出当地的文化特性”的描述,可以推断出应写“兼容并蓄”。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原句中“城市的路名,是导航上纵横交错的回家之路,也是心灵中源远流长的归乡之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根据“于文化建设而言,路名是记忆、是传承”可知,路名承载了文化,所以把它比喻为归乡之路,赋予路名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色彩,生动形象。改句则缺少文采,表述平实。从内容角度分析,原句“亮着灯光、飘着饭香的”内容丰富,有画面感;改句内容单薄直白。从句式表达角度分析,原句如“导航上纵横交错的回家之路”“心灵中源远流长的归乡之路”“亮着灯光、飘着饭香的小家”“历史之河、传统之脉的家园”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改句则没有这个效果。【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进行举例说明的能力。①江西的永叔路。从历史传承、生活接续的角度来看,是以历史名人命名称“永叔”,以纪念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江西永丰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从当地的文化特性角度来看,命名永叔路是为了彰显本地历史文化底蕴,提高知名度。②上海的中山路。历史人物孙中山在上海开展过很多革命工作。上海是孙中山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上海是孙中山一生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地方,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为纪念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故以“中山”命名。(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曾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是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方出现的,古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但大量的史实证明,旅游是古已有之的消费需求。人们今天外出观光游览的对象(景区、景点、景观等),有很大一部分既是历史时期形成的对象,①。古人的旅游确实不可能像当今时代那么便捷,“说走就走”,但“人人都有一颗旅游的心”,从皇帝到官员,从士人到百姓,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旅游方式,随着(),近现代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礼记·杂记下》记载了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贡(名赐,卫国人)之间关于“观蜡”的对活,其中就提到了百姓的休闲旅游。“蜡祭”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由官府组织、百姓参与,集祭祀与娱乐为一体。有一次,子贡目睹了“蜡祭”盛况后,孔子问他有何感受。他说“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意思是举国上下,万人游乐,②,他表示很不理解。孔子一语点出活动的真实目的:“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式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认为,普通百姓长年劳作,③,“蜡祭”就是传统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娱乐活动,这也是他们主动创造的旅游机会。21.下列选项填入文中括号内,与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旅游群体不断抗,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时代不断发展,旅游文化日益繁盛B.旅游文化日益繁盛,时代不断发展,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内容不断丰富C.时代不断发展,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旅游文化日益繁盛D.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时代不断发展、旅游文化日益繁盛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C22.①也是古人旅游的对象②到了近乎狂欢的地步③需要片刻的休息〖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时代不断发展”是社会背景,应放在首句;“旅游群体不断扩大”和“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是“旅游文化日益繁盛”的具体表现,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故“旅游文化日益繁盛”应在最后。以上排列都正确的是C。故选C。【22题详析】本题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本题,第①处,根据前句中的“既”可知,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再根据前文“旅游是古已有之的消费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既是历史时期形成的对象”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很大一部分光游览的对象也是古人旅游的对象,故应填的内容是“也是古人旅游的对象”。第②处,根据前文“一国之人皆若狂”等信息,可推知此处是说万人游乐到狂欢地步,故应填的内容是“到了近乎狂欢的地步”。第③处,根据前文“普通百姓长年劳作”和后文“‘蜡祭’就是传统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娱乐活动”等信息,可推知此处“蜡祭”是让普通百姓得以休息,故应填的内容是“需要片刻的休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东坡题跋》辑录了苏轼对众多艺术形式的讨论,文采焕然,意蕴深远。苏轼作为文人画的首倡者,儒释道融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其文章探骊得珠,见解独到。“法”即法度、法则。于绘画而言,是艺术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前人树立的楷模。这里的“法”取之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谈到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就绘画本身而言,法包括两方面,一为“形”,二为“艺”。今人多认为其只写“意”,不重“形”,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曲解他意。可实际与之大相径庭。苏轼并不完全否定艺术的再现,对他而言,一幅画仍然是自然世界的有效影像。《东坡题跋》多篇笔墨中,可见其观点:“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黄筌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宫廷画家,尤善花鸟,画风以“皇家富贵”著称。苏轼批评其缺乏观察,认为“观物审象”乃是画师的本职所在。《易传》提出“观物取象”一说,也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象”非“圣人”的“自我表现”,而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观察要求多角度。“仰观”“俯察”远与近相结合方能察“万物之情”。“艺”则为绘画的技巧、技艺。对于“艺”,苏轼要求了然于心,得心应手。他评李龙眠的画说:“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艺术家光有“道”而无“艺”,手上功夫不到位,那么物象只能存其心,为善鉴者而已。而熟练掌握“艺”,艺术也就变成了第二天性。无“艺”,只能内外不一,心手不应。如庖丁解牛,正是对事物的客观规律了然于心,才能运用自如,而对于“艺”,是可以通过焚膏继晷地学习得到的。“意”是通过“法”,将自然万物观察到的与心融合,从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东坡的“意取法于老庄。这里的“意”与老子的“道”相似。“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实”和“虚”的统一“意”来自宇宙自然,此为“有”和“实”,能被人观察,同时它又掺杂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有道是“直抒胸臆”,此为“无”和“虚”,又和庄子的“象罔”相近。郭嵩焘注说:“象罔者,若有形,若无形,故曰眸而得之。即形求之不得,去形求之亦不得也。”“意”从有限进入无限,不只是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透过画,与自己的心碰撞,达到一种“自我”的境界。“赋试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如果一幅画、一首诗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让人产生“意”,那定不是一件能打动人的艺术品。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士人画与画工之作不同,这是苏轼从社会身份上区分绘画的。画匠只取“皮毛、槽枥”,看数心便审美疲劳,而士人画展出出物象活泼的生命力,令人生“意”。他在《跋赵云子画》中也称赞赵云子“笔略而意具”,工者不能。苏轼有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这里提出的“新意”一词,实则是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心,自己的真实感受,去寻求新“意”,寻求属于自己的“意”并自成一家。明代董其昌评论前人书法时提道:“或曰,意不胜于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此处论述的是书法,但书画同源,书法为此,绘画亦然。摘编自徐世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从<东坡题跋>看苏轼的绘画思想》材料二:苏轼论书主张独出新意,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他并不否认对传统的学习。这一点从苏轼本人的书法实践中也可看出。其楷书代表作《宸奎阁碑》,字体具有楷书端庄敦厚的特点,其传统功夫可见一斑。黄庭坚在评价其书法时也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处,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在评价他人书法作品时,也往往以其得感人意趣为高。苏轼注重对传统的学习与崇尚书法个性的主张并不矛盾。他主张在学习前人风韵之时,能够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无法之法”在《东坡题跋》中多次出现。苏轼还在熙宁之初便提出了他著名的观点:“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也是苏轼对自己书法的评价。他在《跋王荆公书》中说:“荆公(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无法”自然不可学,然而却是“无法之法”,唯其如此才能获得审美价值。这和唐人论书讲究法度是迥异的。“无法之法”乃是书家的特有之法。苏轼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常以“平淡自然”为上乘之作。例如说颜真卿书“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欧阳修书法“皆有自然之姿,信天下之奇迹也”。特别是其《书唐氏六家书后》所评六位书法家,多有“自然”之风。如褚遂良书“清远萧散”;颜真卿书“格力天纵”;等等。苏轼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苏轼要求书法家在审美创作中突破“规矩”的局限,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实现“心手”的高度协调。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王羲之从后面抽他的笔却抽不动,便知道他长大后必能以书法闻名于世。众人都以为王献之执笔得当,苏轼却不以为然,说“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王羲之看重的是王献之能始终专心致志,而东坡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听任笔毫的走向而又不失法度,这样才是得到了书法的真谛。他强调的“浩然听笔之所之”,是一种高度自由、自然的精神境界。摘编自刘莉莉《从〈东坡题跋〉看苏轼的文艺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东坡题跋》一书中对绘画、书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充分体现其深厚的艺术修养。B.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在绘画中能够体现“有”和“无”的统一、“实”和“虚”的统一。C.士人画展现出的物象比画工之作更有生命力,这样的区别导致士人与画工的社会身份有所不同。D.苏轼中年的一些作品具有颜真卿书法的特点,这一点在黄庭坚对苏轼的评价中可以得到印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艺术家应当遵循的准则要体现在“意”上,而不在“形”上,但苏轼认为“形”的准则要求要高于“意”。B.苏轼重视绘画技巧,他认为画家如果能够做到有“道”又有“艺”,那么画家既可以“形于心”,又可以“形于手”。C.苏轼在《跋王荆公书》中批评王安石的“无法之法”,并且还告诫后学者不可贸然学习王安石书法的“无法之法”。D.苏轼以为王献之执笔不当,苏轼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挥酒笔墨而又不失去法度,并且始终要专心致志。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苏轼在评价他人书法作品时,也往往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观点的一项是()A.智永“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B.杜祁公“得昔人风气”。C.李元直“晓字法、得古意”。 D.张旭“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4.右面这幅图是戴嵩所作的《斗牛图》,苏轼曾在《书戴嵩画牛》中写到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牧童指出“此画斗牛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观点的一项是()A.画家在绘画时不管多么注重写“意”,依旧要遵循“法”,遵循自然万物的本质。B.“观物审象”乃是画师的本职所在,画师应多角度观察,方能察出“万物之情”。C.艺术创作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性,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才能获得创作上的真知。D.前人留下的绘画经验在指导后世画家创作时,也可能对其思维和行动形成制约。5.材料一中苏轼有言:“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苏轼所说的“新意”的内涵。〖答案〗1.C2.B3.A4.D5.①苏轼主张师古而不泥古,他认为要在继承前人书法创作的基础上,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以“无法之法”探索“新意”。②苏轼主张作书要随意所适,自然天放,在“浩然听笔之所之”境界下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在“平淡自然”中出“新意”。〖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这样的区别导致士人与画工的社会身份有所不同”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士人画与画工之作不同,这是苏轼从社会身份上区分绘画的”,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A.“苏轼认为‘形’的准则要求要高于‘意'”错,原文相关内容“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不存在比较。C.“批评王安石”错。原文“荆公(王安石)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苏轼并没有批评王安石的“无法之法”。D.“并且始终要专心致志”错误,原文“王羲之看重是王献之能始终专心致志”,“始终要专心致志”是王羲之的观点,不是苏轼的观点。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是说智永的书法追求“平淡自然”,而不是“以其得古人意趣为高”。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重要观点的能力。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是画家应在尊重事物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D.是说前人经验对后世画家的创作构成局限。故不符合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想要表达的观点。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二,再找到苏轼所说的关于“新意”的内容,然后从中筛选有效信息,最后分点陈述即可。由材料二“苏轼注重对传统的学习与崇尚书法个性的主张并不矛盾。他主张在学习前人风韵之时,能够独开一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无法之法’乃是书家的特有之法”可知,苏轼书法创作并非拘泥于前人的法度和规矩,而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无法之法”探索“新意”。反映了他对于书法创新和个人风格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由材料二“苏轼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常以‘平淡自然’为上乘之作”“苏轼要求书法家在审美创作中突破‘规矩’的局限,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实现‘心手’的高度协调”“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东坡赞赏的是书法创作要不受拘束地听任笔毫的走向而又不失法度,这样才是得到了书法的真谛。他强调的‘浩然听笔之所之’,是一种高度自由、自然的精神境界”可知,苏轼主张作书要随意所适,自然天放,在“浩然听笔之所之”境界下达到一种自然、自由的状态,从而在“平淡自然”中出“新意”。(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一些癖好与生俱来,比如嗜糖,比如嗜茶。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一片素美、干净的字便如同一首静入心扉的《高山流水》,或是《春江花月夜》,让人不自禁地心醉如斯。于文字里倾听天地间的灵魂,倾听天地间的风吹蚁动是一种享受。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再就如一件古老的青铜方鼎,须使劲去敲击才能传来遥远但却震撼人心的重音,让人沉迷;又或如一个倾城女子在秦淮河畔,借着上古之风传来的低吟浅唱,把人的心思穿透。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它由符号汇聚成了文章,进而演绎成了思想与哲理,大凡思想与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外收内敛,如一首听似杂乱、实却美极的交响曲,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书则是一部传神的机器,把思想者心灵深处的声韵,点点滴滴的凝起,掷地有声地释放,或宏大,或具体,或粗犷,或细腻。这时,洗净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灵指如眼,琴音如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思想者的字会哭,也会笑,时而凝重庄严,时而颠扑狂乱。如那地球上生命的母体——海洋,平静时懒散惬意,躁动时惊心动魄,但无论怎样,海洋里都一直不断地孕育着生命,如文字里承载涵纳着思想。在文字的海洋里随波逐流,放逐自己,便能感受到那些有灵魂的人们所有的苦与痛,倾听到他们的悲与喜,怒与哀,千折百转,荡气回肠。听一次字,便死去活来一次,如同欣赏完《二泉映月》后接着就品味《命运》,在磨难与激昂瞬间转折的痛苦中多一次尘世里的阅历,增一分看透世事的灵性,完成一次人性中由浮躁向深沉的蜕变。也许花落无香,席散茶凉,即使一幅旷世之丹青妙笔也难逃岁月的磨难,但融在书中的字却可以持日月之恒,并历久弥香。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遥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纵然再远,声音也如金石之声铮铮响于耳畔,钝响沉沉,无丝毫间断,一下下震于心的鼓膜。时令之书也并非都是昙花一现,正如人在尘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切,都缘于用心听字者的评说。时令声音的精者,或是警世之作,足以振聋发聩,让闻者啧啧;或有清新之作,亮丽婉转,让听字者心境旷远,寻幽探胜。也偶有盛行之嘈杂之音,但萤虫之光终抵不过朗朗晴日下的白光,日月会见证着它的自生自灭。这便是字了,古字、今字、远字、近字……每一个好字都如同一滴剔透的珍珠,每一篇好字都是一副璀璨的珠琏,发出耀眼的豪光,直撼天地,起伏跌宕,让听字者怎不动情,怎能不听?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无憾。等到躺在坟墓里时,将绕梁之余音奉在手里,听在心里,再不冷清孤单、寂寥落寞。(选自林文钦《在文字中倾听》,有删改)文本二: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的活动。现代散文文本的创造活动必须将散文家的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境况物化形成文本中的意境。物化过程就是化虚为实的过程,赋无形的意境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没有内在感觉,外在之物是一种自在之物;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觉便失去了依附之物。由于内在感悟的私人性,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的意境也具有私人性。意境,并非一种可以用符号性语言加以描述的实体,它不仅包含外在世界,更重要的是它融有作者的内在感悟,是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空灵之境。因而,现代散文文本作为一种人造的“客体”,要完成对意境交流的目的,就不可能“对世界逼真逼肖地‘复写’”,而是对与本世界类似的另一世界的真实创生,但并不企图摹写本来世界,而是使其成为可解释的。(选自胡永喜《中国现代散文结构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中“真正意义的字”指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它们包含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B.文中的“听字”即用心阅读的意思,作者多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阅读带给人们的感受及影响,如第三段就是如此。C.文中时令之书是今字、近字,时令之书中的“盛行之嘈杂之音”指书中揭示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的、不公平的现象。D.本文清新典雅,极富诗意的语言使得文章意味隽永、动人心弦,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充分展示出阅读的魅力。7.下列与两则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通过对比的手法引出“听字”的话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又紧扣标题“在文字中倾听”。B.文本一多处运用生动的感官描写来形容“我”听字时的感受,如“先人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C.文本一中“我愿在听字中或悲或喜,终老一生”,体现了“我”从听字中获得了精神享受及对听字的深深眷念。D.文本二认为,现代散文创作不是对本来世界进行复写或摹写,而是对另一世界进行创生,以便交流意境。8.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9.文本二说“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案〗6.C7.A8.①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旨在说明读者用心倾听,能够通过作者创作的文字洞察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心灵相通。②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引起了读者对用心阅读的深思。③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照应了上文“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需要读者“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使文章结构更严谨。9.①散文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境况物化形成文本中的意境,因此,意境包括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文本一中,作者将个人的生活阅历与阅读的独特的内在感悟融为一体,形成文本中的意境。②意境具有私人性,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传递意境的活动。文本一中,作者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化虚为实,赋予无形的阅读体验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盛行之嘈杂之音’指书中揭示的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的、不公平的现象”错误。“盛行之嘈杂之音”指那些质量不高的文章或书籍。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通过对比的手法”错误,“比如嗜糖,比如嗜茶”应是通过类比的手法。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主旨、读者、情节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原文“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作者通过伯牙与子期的历史故事,完美诠释了“知音”一词,就是读者能欣赏作者的创作,能洞察作者的内心,两人能通过音乐或者文字心灵相通,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原文“灵指如眼,琴音如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引用伯牙与子期的历史故事以历史文学的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读者在历史中寻找与作者追求一致的人物,通过历史为文章的主题表达张本,又引导读者产生用心阅读的欲望和深思。由原文“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洗净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可知,文本一引用伯牙、子期的历史故事,照应了上文“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需要读者“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特别是通过音乐抽象的艺术审美来呼唤读者也能像欣赏音乐一样,运用抽象的深思来思考文字。也呼应了题目“在文字中倾听”,使文章结构更严谨。【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重要观点的能力。首先要结合文本二理解“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再结合文本一分析这句话。由原文“意境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没有内在感觉,外在之物是一种自在之物;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觉便失去了依附之物”“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大凡思想与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可知,现代散文意图营造或传递意境,而意境是由触发作者感受的外在之物和作者的感受融合形成的。因此,意境包括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文本一中,作者自爆有一嗜好,即从个人实际生活入手,有实质的物质表达。后通过隽永和优美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超凡入化的感受,作者陶醉在其间,就像嗜好一样让人无法自拔。故作者将个人的生活阅历与阅读的独特的内在感悟融为一体,形成文本中的意境。由原文“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意境也具有私人性”“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以物达心的活动”“物化过程就是化虚为实的过程,赋无形的意境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所致、可感受的对象”“现代散文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意境”“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遥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可知,现代散文的交流活动是以作者物我融合感受为表达基础,具有私人的属性,传递的也是私人的情感和意象结合所营造的意境,并且物我相融合的过程是虚实相生的过程,即把虚的情感实化为可感的对象。文本一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好的文字总是如……”,将好的文章比喻成“巨鼓”“青铜方鼎”“倾城女子”,让好文章带给作者的美好体验具象化为上述事物;“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让历史有了人的情感。作者用多种修辞手法化虚为实,让读者能生动形象的理解自己因为读书产生的抽象的情感体验,赋予无形的阅读体验以感性形象,使之成为可把握、可感受的对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夫苟在危人,则何所不至。今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或不通。是则誉毁在于小人,刑罚加于君子,实兴丧所在,可不慎哉!此乃孙卿所谓:“使智者谋之,与愚者论之,使修洁之士行之,与污鄙之人疑之,欲其成功,可得乎哉?”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于倾败;况内怀奸利,承颜顺旨,其为患祸,不亦深乎?夫立直木而疑影之不直虽竭精神劳思虑其不可亦已明矣。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离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朕任用,岂不得人?”征拜谢曰:“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庸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选自《贞观政要·诚信》,有删改材料二: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注]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选自左丘明《国语》,有删改)〖备注〗柳季:鲁国最诚实而讲信用的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立直木A而疑影之B不直C虽竭D精神E劳F思虑G其不得亦H已明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指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与《陈情表》“人命危浅”中的“危”意思不同。B.疏,指古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议,如《谏太宗十思疏》。C.遇,指遇到,与《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中的“遇’意思相同。D.绝,指隔绝的,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我命绝今日”中的“绝”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卿认为,让有智慧的人去谋划,却与愚昧的人去评论他,这样事情就不能取得成功。B.发扬善行,杜绝恶行,刑罚加于有罪之人,赏赐有功之臣,那么国家就会昌盛太平。C.具有中等智能的人非治国之才,他们缺乏深谋远虑,即使竭尽全力,仍然难免失败。D.唐太宗对魏征说,使天下太平,边远地区异族首领都来朝贡,这是魏征的功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2)君以鼎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14.材料一第一、二段是魏征上奏的内容,他在奏章中是如何表达观点来劝谏太宗的呢?请简要说明。〖答案〗10.CEG11.C12.D13.(1)只有魏征劝我“停止武力,振兴文治,广施道德仁义,中原已经安定了,远方异族自然会臣服”。(2)您把岑鼎当作是国家的宝器,而我把信用看作宝器,眼下您想破坏我的宝器,保全您的宝器,这是我难以办到的事。14.①运用对比手法。魏征将君子与小人的品德进行对比,表达要亲君子、远小人的观点。②引用他人观点。魏征引用孙卿的话来论证任用君子就应信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