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里健康的因素目录TOC\o"1-3"\h\u10421摘要 摘要:通过对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小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引导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引言小学生从出生到步入校园,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呵护,想要做好一位合格的家长或者老师,我们不应只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对于小学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心里敏感且脆弱,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的引导,对孩子的一生都是影响巨大的。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乃至以后工作任务的核心,而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必须找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1]。分析产生这些因素的前因后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帮助小学生走出心理阴霾,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影响心理健康的直接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下面具体展开来谈。1.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与遗传因子DNA有着直接关系,根据研究的数据可知,其中同卵分裂造成的双生子患有同样病症的概率占85.7%,异卵独立成长的双生子患有同样病症的概率[2]占33.3%。遗传因子DNA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神经系统类型特征的影响。因此,具有典型胆汁质的小学生,再遇到不平衡事件时,其神经网络活动性明显加强,易受冲动、易怒和其他精神障碍的影响。而典型的抑郁学生,其受到不平衡事件时,神经网络活动性无多大变化,易受孤独、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的影响。所以,遗传因子DNA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1.2生理因素1.2.1生理疾病或机能障碍儿童时期曾经患过的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病,会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严重伤害,从而引起某些心理障碍。某些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如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的分泌失调,也会引起小学生的一些心理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素缺少会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减退、语言迟缓、情绪淡薄等心理障碍,而分泌量过多也会导致神经过敏、情绪激动等症状。1.2.2身体发育首先,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会逐渐影响其认知能力。智力水平的提高与自身脑力的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初入小学阶段时,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结构已趋于完善,也正是这个时期他们对这个世界怀揣梦想,所以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可能会从具体的图像过渡到抽象的逻辑。其次,身体机能发育的快慢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身体机能发育良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力强,往往可以得到大家的赞美和表扬,自己也会乐于分享成果,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外向性格;而身体机能发育缓慢的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表扬,久而久之极易形成自卑,孤独,怯弱的内向性格。再次,身体机能发育的快慢更是影响着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矮小,缺乏协调能力和相对较弱的学生倾向于表现出怯弱、消极和焦虑的性格。而身体强壮且精力充沛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个性特征,例如与他人健谈,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此外,对于体格健壮的孩子,父母对其的教育,往往是给与足够的自由空间,培养他们乐天达观,朝气蓬勃和活泼开朗的人格魅力。对于体格羸弱的孩子,父母需要用时间和精力陪伴他们成长,给与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呵护,但父母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分依赖自己,这样极易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和封闭的性格。研究和调查显示,中国女性的青春期一般从10到12岁开始,男性比女性晚2年[3]。一般而言,正常和自然的身体发育不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D但是每个小学生的家庭和后天生长个体差异,他们的身体发育程度明显不能够保持一致。身体机能发育迅速的小学生必然其自身的脑力开发更加完善,交谈能力更强,能够与周边的孩子打成一片,也更容易建立自信,开朗,活泼的性格。而身体机能发育缓慢的小学生其自身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周边的玩伴很少,甚至没有,长时间下去易生出怯弱、自卑、内向等心理问题。1.3心理因素心理健康的实质是心理的功能状态,而决定心理功能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因此,小学生各种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内在机制的改善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因素:1.3.1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矛盾还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当心理矛盾与冲突过于激烈或持久,以至于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已无法协调和处理,就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导致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于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身心发展速度不平衡的矛盾,心理过程的不协调发展的矛盾,人格和心理结构的不完全发展的矛盾。这些都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1.3.2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需求是个人行为的驱动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特定的需要。满足合理需要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前提。对小学生来说,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的满足,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完全满足,就会导致动力不足、情绪紊乱、反应异常、性格偏差等问题,当然,满足的需求越多越好。例如,在家里对要求做出反应的孩子会导致对挫折的容忍度下降;一些长期担任班长的学生,优越感强,适应能力下降。1.3.3心理挫折心理挫折不仅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结果,也是造成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体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将导致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有效性,因为它们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反应是不断的努力、对期望的适应、目标的改变、行为的升华等;消极的反应是攻击、堕落和反馈。对失败的消极反应往往是某些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小学生心理素质不高,自控能力低,挫折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出现各种身心障碍。1.3.4不良个性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在很长一段幼儿时期里,可能不会和同龄人一起交流玩耍。入学后,一些孩子会逐渐关闭,辍学,脱离社会,缺乏自信等等。有些学生偏执,虚荣心和嫉妒心更强,不能和同学交流。所有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在农村地区,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无法照看孩子,家里的老一辈只能保证他们的温饱,无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引导,这可能导致放学后不必要的适应,并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弱,但童年在家庭中的影响是一辈子都无法消除的。强烈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归纳如下:2.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主要是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稳定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离婚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心理健康危机。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说:“对孩子来说,父母离婚所造成的创伤仅次于死亡[4]。”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习,情感和社交方面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在我国,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家庭结构异常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王玉凤等[5]20-23发现,在不同的家庭中,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儿童各方面的行为、性格特征差异很大,单亲比例最高(19.4%);张玲玲[6]发现,一个由精心设计、和谐的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能很好的引导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虽然家庭崩溃或父母之间缺乏共识,但频繁的对抗和单亲明显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更易患上身心疾病。王玉凤等[5]20-23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19.4%),差异显著。张玲玲[6]发现家庭结构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家庭破裂,家庭关系不和谐,经常爆发家庭式的吵架和单亲家庭显然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父母忙于生活,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疏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乏相应的引导和交流,导致孩子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障碍。2.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环境和情感,武丽杰[7]的研究表明,孩子的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促进儿童行为发展的有利条件。许勇[8]等人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行为问题与其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小学生的生活,更加快乐,诚实,谦虚,健谈,好奇和好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焦虑、自私、嫉妒、孤僻、懒散和莽撞。2.3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组成.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一再证实了家庭不和谐与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之间的联系。里奇曼和巴伦[9]的研究发现,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关系紧张给小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为心理创伤创造条件,从而产生小学生人格的一系列消极特征。2.4教养方式在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国内外的许多研究[10-12]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父母的错误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不良的人格特征,并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这是一个风险因素。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国内外许多研究[10-12]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刘坤的研究表明[13],小学生的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有行为问题的小学生中,教育方法是民主的,对孩子的尊重明显低于没有行为问题的孩子。2.5家长的榜样父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通过“言语”,即口头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榜样”,即通过儿童模仿的心理机制。模仿是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通过实验证明[14],成长中的小学生会根据这个例子来测试和调整他们的自信和行为。学习儿童的社会成熟模式更多地受到儿童的榜样作用而不是授权的影响,换句话说,儿童会更加关注成人的行为。因此,作为家庭中的决定性人物,父母能为孩子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2.6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状况会微妙地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并培养他们勤奋进取的精神。王玉凤[5]对2432名学龄儿童的调查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负相关。父母的学历越高,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就越低。相反,父母的文化程度越低,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就越高。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子女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行为和与子女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父母的心理障碍将毫无例外地影响孩子的思维。很难说健康意识差的父母会抚养精神健康的孩子。3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的目标、计划、组织和制度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领导角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影响。3.1校风与班风良好的校风不仅是师生的无形吸引力,更是增强小学生集体意识、能够妥善履行职责、行使权利的一种凝聚力。在这种氛围中,小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班级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在小学,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地位低下,长期被忽视或拒绝。他们往往有严重的自卑感、敌意和逃避感,这会导致与同学之间的沟通障碍和紧张关系,一些班级存在不健康的小团体和严重的欺负行为,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它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困惑。归根结底,无论是欺负还是骚扰学生,都会产生傲慢、霸权、懦弱等不良人格特质。3.2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者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物质环境包括课堂卫生设施、校园自然环境、教学设施、卫生设施等,是学校教育的物质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物质基础(包括学生周围的所有设施)是完整教育过程的必要前提;其次,它是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维护学生观点、信仰和习惯的一种手段。”[16]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快乐和安全,还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和建设学校,关心学校的公共设施,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并为学校感到自豪。心理环境实际上是学校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在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反对、抵制体罚和讥讽,这样一个和谐积极的环境对学生来说,难免是无意识的,对心理健康有最直接的激励作用。3.3教学内容和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基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调查显示,很多小学生感到焦虑,不敢上学,害怕考试,这会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例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焦虑,抑郁症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根据形状、颜色、声音和一般感觉来思考事物;如果有人想强迫他们换个角度思考,那是不合理的,对孩子的天性是有害的。”[16]这段话恰当地总结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将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3.4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人才、个性、艺术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素质的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教学前不会经常批评或嘲笑,会考虑学生的自尊,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一些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够,如过于情绪化,对待学生的态度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缺乏自控能力,这种消极不稳定的情绪往往是造成一些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3.5师生关系在学生眼中,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眼中,小学老师的威望是其他人(包括父母)无法比拟的。因此,师生关系的利弊对小学生有非常明显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使小学生对学习有积极的兴趣,对学校生活感到满意,并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由于少数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因此教育行为常常存在偏差。如果不能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这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住房,环境,交通,公共安全,人均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方式等许多方面。小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4.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生活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依据,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加强社会竞争,扩大收入差距,叠加污染、生态失衡、社会保障、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会增加压力和挫折感,心理失衡更为普遍,这降低了人们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的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学生,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和恐惧,对自己未来的升迁、就业和职业选择感到悲观。4.2大众传媒媒体在现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通过网络和电视发展起来的学生来说,上网看电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正面和正面的影响外,一些暴力、色情和享乐主义也普遍存在并被夸大。然而,金钱至上等媒体内容也对儿童心理行为和价值观的发展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导致模仿或直接犯罪,享受网络游戏或聊天。这是一种新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4.3社区环境社区环境中的建筑、道路、空气、光、声、绿色教育等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城市的高楼、干扰、空气污染、色彩单一等“客观环境”因素,对人的感情造成各种负面刺激,使人略显疲惫,不起眼,情绪烦躁。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住房压力大、人际冲突、生活压力大等问题,社区可以成为诱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刺激源。总之,小学心理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小学自身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他们在小学良好心理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的可塑性很强。只要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入手,我们可以引导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适宜性和时间,有效地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5结论个体因素是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是其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让其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参考文献:[1]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4(6):70-72.[2]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39-40.[3]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2):21.[5]王玉凤,北京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3):20-23.[6]张玲玲,小学生心理卫生调查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教案 项目七任务二:自吸泵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安装
- 【初中物理】密度的利用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家用电烹饪烤箱产品供应链分析
- 制搪瓷机械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块墨烟灰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垃圾处理焚化炉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工业用真空吸尘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屠宰机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CNAS-SC180:20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
- 小学智力七巧板低中高各年级比赛试题
- 血常规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 JGT215-2017 建筑门窗五金件 多点锁闭器
- 2023年表彰大会运动员发言稿
- 十字头夹具设计说明书
- 气动人工肌肉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 保安人员安全巡查记录表范本
- 2023年好医生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修养与执业法律知识》题库
- 2023年军队文职考试《数学1》真题
- XX医院按病种付费(DIP)工作实施方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实施工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