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1.《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守仁2.蔡元培称黄宗羲为中国的卢梭,下面属于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B.主张“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C.提出人民主权,主张平等自由 D.否定孔子思想,促进民主发展3.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元杂剧发展而来的4.以下主张,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是()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君权神授 C.仁政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5.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工商皆本C.尊崇儒术D.知行合一7.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8.图所示的艺术开始兴盛的朝代是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9.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主要有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外贸税收成为国库主要财源②实力雄厚的地域商人群体形成③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④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作为主币发行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0.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冲破传统社会的新因素。该因素为A.商帮的形成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白银货币化 D.高产作物的引进种植11.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C.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2.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1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14.陆九渊“发明本心”“易简工夫”的修身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表明陆九渊A.具有济世情怀 B.主张“格物致知”C.劝导追逐名利 D.宣扬“心外无物”15.明代学者姚舜牧在《姚氏家训》中言:“人须各务一职业,第一品格是读书,第一本等是务农。外此为工为商,皆可以治生,可以定志,终身可以免于祸患。”这能佐证明代(

)A.多元共生思想盛行 B.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16.某校一位历史老师设计了一道连线题(如图)。据此可知,该老师意在向学生强调A.明末清初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和宽松B.明末清初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C.黄宗羲思想代表个时代共有的特性D.明末清初传统文化得以革故鼎新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西汉晃错《论贵粟疏》材料三:《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有哪些?(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3)材料三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材料四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三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明理学的兴起,是中国传统皇权专制时代士大夫阶层在长期的儒教思想束缚下,已经感受到思想上的困境,而进行的一次次思想上的突围过程,也是精神上的一次次试图振兴的过程。理学家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进一步向宇宙本体与个人修养方法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材料二

当黄宗羲开始潜心于哲学思考之时,雄心勃勃的康熙大帝正为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一些御用的理学家受到重用,并有一批理学著作相继问世。程朱理学处于康乾盛世,似乎大有再度辉煌的势头。——摘编自《黄宗羲对儒学的批判与整合》材料三

顾炎武猛烈批判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也有微词,主张恢复原始儒学;黄宗羲维护王学道统,弥合朱陆,修正王学。——摘编自《黄宗羲顾炎武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共同的思想主张。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AACDCDB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BBABD17.(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精耕细作。④领先世界。(2)主要观点:①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②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8.(1)背景:汉唐以来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