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设计方案TOC\o"1-2"\h\u16411第一章概述 3113551.1项目背景 3316951.2项目目标 370511.3项目意义 329185第二章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4281112.1用户需求分析 4236192.1.1用户群体概述 433292.1.2用户需求内容 4249362.2功能需求分析 4244452.2.1基本功能 496822.2.2高级功能 5147942.3功能需求分析 538162.3.1响应时间 5191182.3.2数据处理能力 5234082.3.3系统稳定性 5155152.3.4安全性 5326892.3.5扩展性 524544第三章平台架构设计 5275093.1系统架构设计 528153.2技术架构设计 6208493.3数据架构设计 62840第四章功能模块设计 76694.1项目管理模块设计 731484.2设计协作模块设计 7177844.3文档管理模块设计 8252114.4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84179第五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设计 873825.1安全设计 818185.1.1物理安全 8253685.1.2数据安全 9246235.1.3网络安全 9208345.2稳定性设计 9126285.2.1系统架构稳定性 9286815.2.2数据存储稳定性 9278375.2.3网络稳定性 1038065.3备份与恢复设计 10224515.3.1数据备份 10183625.3.2数据恢复 10203525.3.3系统恢复 1019023第六章用户界面设计 1057466.1用户界面风格设计 10254806.1.1设计原则 10292386.1.2颜色搭配 1112906.1.3字体设计 11281306.2用户操作流程设计 11300946.2.1登录与注册 11259506.2.2项目管理 11228236.2.3协同工作 11279196.3界面交互设计 11309076.3.1导航栏设计 11327606.3.2模块切换设计 12108036.3.3弹窗设计 12285776.3.4表单设计 121832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 12114047.1系统集成设计 12200057.1.1设计目标 12294407.1.2系统集成方案 12273057.1.3系统集成实施 1319017.2接口设计 13170437.2.1设计原则 13181087.2.2接口类型 1370757.2.3接口设计实施 13128637.3与其他系统的交互设计 13169347.3.1与企业内部系统的交互 1372117.3.2与外部系统的交互 148733第八章项目实施与推广 141838.1项目实施计划 14200448.1.1项目筹备阶段 14146768.1.2项目开发阶段 1433538.1.3项目上线与运行阶段 14252508.2推广策略 153008.2.1市场调研 15212598.2.2宣传推广 15297328.2.3合作伙伴关系 15120738.3培训与支持 15153278.3.1培训内容 15210868.3.2培训方式 15141248.3.3技术支持 1513651第九章项目评估与优化 1612459.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1623529.1.1引言 16288189.1.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6137719.1.3评估指标体系内容 16109339.2项目优化策略 1666929.2.1引言 16198409.2.2优化策略内容 16107249.3持续改进计划 17325149.3.1引言 1760779.3.2改进计划内容 1716509第十章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发展趋势 173170610.1行业发展趋势 171577010.2技术发展趋势 18787510.3市场发展趋势 18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协同管理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周期、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设计协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传递不畅、设计资源分散、项目进度难以控制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项目旨在研究并设计一套适用于建筑行业的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1.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1)构建一个集设计资源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协同工作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实现设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2)提高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效率,保证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同步,降低沟通成本。(3)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提高项目完成质量。(4)提升建筑设计行业的协同工作效率,为建筑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1.3项目意义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建筑行业的设计效率。通过构建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2)降低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项目实施后,企业可以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控,减少项目延期风险,降低运营成本。(3)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有助于建筑行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4)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通过实时监控项目进度,保证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提高项目质量。(5)为建筑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推动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第二章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需求分析2.1用户需求分析2.1.1用户群体概述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主要服务于建筑行业的设计团队,包括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用户群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对设计协同、信息共享、项目进度控制等方面有较高的需求。2.1.2用户需求内容(1)设计协同:用户希望能在平台上实现与团队成员的实时沟通、协作,提高设计效率。(2)信息共享:用户需要平台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功能,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设计资料传递。(3)项目进度控制:用户希望平台能够实时监控项目进度,保证项目按期完成。(4)数据安全:用户关注数据安全性,希望平台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措施。(5)个性化设置:用户希望平台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2.2功能需求分析2.2.1基本功能(1)实时沟通:提供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沟通方式,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2)文件管理:支持设计文件的存储、、预览、分享等功能。(3)项目进度管理:实时展示项目进度,支持进度跟踪、调整和预警。(4)任务分配:支持任务创建、分配、完成状态跟踪等功能。(5)数据统计:对项目进度、团队工作量等进行统计分析。2.2.2高级功能(1)设计审查:提供设计审查功能,支持审查流程的定制。(2)版本控制:对设计文件进行版本管理,支持历史版本查询、对比和恢复。(3)权限管理:支持不同角色的权限设置,保证信息安全。(4)移动端支持:提供移动端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项目进度和设计资料。2.3功能需求分析2.3.1响应时间平台应具备较快的响应时间,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影响工作效率。2.3.2数据处理能力平台需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大量设计文件和用户数据,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2.3.3系统稳定性平台应具备高稳定性,保证在高峰时段和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系统不会出现故障。2.3.4安全性平台需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措施,保证用户数据安全。2.3.5扩展性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业务发展进行功能升级和功能优化。第三章平台架构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扩展性。本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需求分析层:对建筑行业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平台应具备的功能、功能和可用性等要求。(2)功能模块层:根据需求分析,将平台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项目管理、设计协同、资料管理、沟通协作等。(3)数据交互层:实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4)服务层: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业务逻辑处理等。(5)基础设施层: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设施。3.2技术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是平台建设的核心,决定了平台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本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前端技术:采用主流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流畅的用户体验。(2)后端技术: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实现业务模块的解耦和扩展。后端技术栈包括Java、SpringBoot、MyBatis等。(3)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存储结构化数据,采用NoSQL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存储非结构化数据。(4)中间件技术:使用消息队列(如Kafka、RabbitMQ等)实现分布式系统的异步通信,使用分布式缓存(如Redis)提高系统功能。(5)安全技术: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3数据架构设计数据架构设计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关系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本平台的数据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源:包括设计图纸、项目文档、业务数据等,通过数据采集、导入等方式进入平台。(2)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存储,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3)数据管理: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4)数据分析: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5)数据交换:实现与其他系统或平台的数据交换,支持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6)数据备份与恢复: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第四章功能模块设计4.1项目管理模块设计项目管理模块是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在设计项目管理模块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设计:将项目管理分为多个子模块,如项目计划、任务分配、进度监控、成本控制等,便于管理和维护。(2)灵活性:模块之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和调整,满足不同项目类型的管理需求。(3)智能化: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4)交互性:提供可视化界面,方便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4.2设计协作模块设计设计协作模块旨在提高建筑行业设计团队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其主要功能包括:(1)设计资源共享:提供设计素材库,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与复用。(2)设计任务分配:根据项目需求,将设计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团队成员。(3)设计过程监控:实时监控设计进度,保证设计任务按时完成。(4)设计评审与反馈:提供在线评审功能,方便团队成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在设计协作模块时,应注重以下方面:(1)模块化设计:将设计协作分为多个子模块,如资源管理、任务分配、进度监控等。(2)易用性:提供简洁、直观的界面,便于团队成员快速上手。(3)安全性:保证设计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4.3文档管理模块设计文档管理模块是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项目文档进行集中管理和分发。以下是文档管理模块的设计要点:(1)文件分类:按照项目类型、专业领域等对文档进行分类,便于检索和查找。(2)权限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设置文档的查看、编辑和权限。(3)版本管理:记录文档的修改历史,方便查看和恢复旧版本。(4)在线预览:支持在线预览文档,提高工作效率。(5)文档分发:支持邮件、等多种方式,方便团队成员获取所需文档。4.4数据分析模块设计数据分析模块旨在对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以下是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要点:(1)数据采集:收集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数据,为分析提供基础。(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提高数据质量。(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4)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直观展示数据分析结果。(5)决策支持:根据分析结果,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决策依据。第五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设计5.1安全设计5.1.1物理安全本平台的物理安全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系统硬件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安全。具体措施如下:1)设备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场所,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措施;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对关键设备进行备份,以应对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5.1.2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本平台安全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保护、数据访问控制等方面。1)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保护:采用校验码、数字签名等技术,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3)数据访问控制: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保证数据仅被授权用户访问。5.1.3网络安全本平台网络安全设计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恶意代码防护等措施。1)防火墙:设置防火墙,对内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2)入侵检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觉并处理异常行为;3)恶意代码防护:采用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恶意代码入侵。5.2稳定性设计5.2.1系统架构稳定性本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多节点部署,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2)采用主备模式,实现故障转移,保证系统持续稳定运行;3)对关键业务进行优化,降低系统资源消耗,提高系统功能。5.2.2数据存储稳定性本平台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保证数据存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主从复制,实现数据备份,提高数据可靠性;2)采用分区存储,提高数据检索效率,降低数据访问延迟;3)定期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和维护,保证数据库功能。5.2.3网络稳定性本平台网络稳定性设计主要包括网络冗余、网络监控和故障处理等方面。1)网络冗余:采用多线路接入,实现网络冗余,提高网络可靠性;2)网络监控:采用网络监控工具,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发觉并处理网络故障;3)故障处理: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保证网络故障得到及时处理。5.3备份与恢复设计5.3.1数据备份为保证数据安全,本平台采用以下备份策略:1)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全量备份,保证数据可恢复;2)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增量备份,减少数据恢复时间;3)采用远程备份,保证数据在本地发生故障时仍可恢复。5.3.2数据恢复本平台数据恢复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数据恢复流程,明确恢复步骤和责任人;2)对恢复过程进行监控,保证数据恢复的正确性;3)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提高数据恢复效率。5.3.3系统恢复本平台系统恢复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系统恢复流程,明确恢复步骤和责任人;2)对恢复过程进行监控,保证系统恢复的正确性;3)定期进行系统恢复演练,提高系统恢复效率。第六章用户界面设计6.1用户界面风格设计6.1.1设计原则在设计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用户界面风格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清晰易读:界面应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保证用户能够快速识别信息。(2)简洁美观:界面布局简洁明了,避免冗余元素,以提升用户体验。(3)统一性:界面风格保持一致,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体系。6.1.2颜色搭配在颜色搭配上,我们采用以下策略:(1)以建筑行业的主色调为基准,如蓝色、灰色等,体现专业性和稳重感。(2)辅助色彩以明亮、温馨为主,如橙色、绿色等,提升界面的活力。6.1.3字体设计字体设计方面,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如微软雅黑、等线等。(2)字体大小适中,保证用户在阅读时不易产生疲劳。6.2用户操作流程设计6.2.1登录与注册用户登录与注册流程应简洁明了,以下为具体设计:(1)提供快速注册与登录入口,如QQ等第三方登录。(2)注册流程分为基本信息填写、验证码验证、密码设置等步骤。(3)登录流程包括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码验证等。6.2.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操作流程如下:(1)用户进入项目管理界面,可查看所有项目列表。(2)项目名称,进入项目详情页面,可查看项目基本信息、进度、成员等。(3)用户可对项目进行新建、编辑、删除等操作。6.2.3协同工作协同工作操作流程如下:(1)用户进入协同工作界面,可查看所有任务列表。(2)任务名称,进入任务详情页面,可查看任务基本信息、进度、参与者等。(3)用户可对任务进行新建、编辑、删除等操作。6.3界面交互设计6.3.1导航栏设计导航栏设计应简洁明了,以下为具体设计:(1)导航栏位于页面顶部,包含首页、项目管理、协同工作、个人中心等模块。(2)用户可通过导航栏切换至相应模块。6.3.2模块切换设计模块切换设计如下:(1)模块切换采用卡片式设计,用户可相应卡片进入对应模块。(2)卡片上显示模块名称、图标及简要描述,方便用户快速了解模块功能。6.3.3弹窗设计弹窗设计应简洁明了,以下为具体设计:(1)弹窗采用半透明背景,内容区域突出显示。(2)弹窗包含标题、内容、操作按钮等元素。(3)用户操作按钮,可执行相应操作。6.3.4表单设计表单设计如下:(1)表单元素排列整齐,字段名称清晰明了。(2)提供输入提示,如必填项、输入格式等。(3)用户填写完成后,提交按钮,系统进行验证并提示结果。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7.1系统集成设计7.1.1设计目标系统集成设计的目标是将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与现有系统、外部系统以及第三方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交互和业务协同,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7.1.2系统集成方案(1)系统架构整合: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现有系统进行评估,确定集成方案,保证新系统与现有系统在架构上相互兼容。(2)数据集成:通过数据接口、数据库同步等技术手段,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3)业务流程整合:梳理各系统业务流程,优化业务协同,保证各系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能够高效配合。(4)技术集成:采用中间件、服务总线等技术,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技术整合。7.1.3系统集成实施(1)确定集成范围:明确需要集成的系统、模块和功能。(2)制定集成计划:根据项目进度,合理安排集成工作。(3)技术调研与选型:针对集成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产品。(4)系统改造与升级: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保证集成后的系统稳定可靠。(5)系统测试与调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7.2接口设计7.2.1设计原则(1)开放性:接口设计应具备开放性,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2)灵活性:接口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3)安全性:接口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4)可维护性:接口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便于后续优化和升级。7.2.2接口类型(1)数据接口:用于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2)业务接口:用于实现各系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协同。(3)技术接口:用于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技术整合。7.2.3接口设计实施(1)接口定义:明确接口的功能、参数、返回值等。(2)接口开发:根据接口定义,开发相应的接口程序。(3)接口测试:对接口进行测试,保证接口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4)接口文档编写:编写接口文档,便于其他开发人员了解和使用接口。7.3与其他系统的交互设计7.3.1与企业内部系统的交互(1)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交互:通过数据接口,实现项目进度、成本、人员等信息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2)与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交互:通过业务接口,实现项目文档、会议通知等信息的同步。(3)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的交互: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人员信息、考勤信息等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共享。7.3.2与外部系统的交互(1)与监管系统的交互:通过数据接口,实现项目审批、验收等信息与监管系统的数据交换。(2)与行业协会系统的交互:通过业务接口,实现行业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的同步。(3)与合作伙伴系统的交互:通过技术接口,实现与合作伙伴系统的业务协同,提高项目执行效率。第八章项目实施与推广8.1项目实施计划为保证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项目的顺利实施,以下为具体的实施计划:8.1.1项目筹备阶段(1)明确项目目标与需求:在项目启动前,与项目各方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功能、功能、安全等需求。(2)组建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求,组建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的团队。(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进度、任务分配、资源协调等关键要素,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8.1.2项目开发阶段(1)需求分析与设计:对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并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模块。(2)系统开发与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并开展功能、功能、安全等方面的测试。(3)迭代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系统稳定可靠。8.1.3项目上线与运行阶段(1)系统部署:将开发完成的设计协同管理平台部署到生产环境。(2)数据迁移与整合:将现有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并对数据进行整合。(3)系统运维与监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升级。8.2推广策略为保证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广泛使用,以下为具体的推广策略:8.2.1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建筑行业现状、竞争对手情况以及潜在用户需求,为推广策略提供数据支持。8.2.2宣传推广(1)线上宣传: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行业论坛等渠道,发布关于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宣传资料。(2)线下宣传:参加行业展会、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与行业人士的交流,提高产品知名度。8.2.3合作伙伴关系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8.3培训与支持为保证用户能够熟练使用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以下为具体的培训与支持措施:8.3.1培训内容(1)产品功能:详细介绍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及操作方法。(2)应用场景: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在各环节的应用。(3)问题解决:针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8.3.2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通过视频教程、在线直播等方式,方便用户随时学习。(2)线下培训:组织专题讲座、实操演练等线下活动,提高用户实际操作能力。8.3.3技术支持(1)客服:设立客服,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咨询与支持。(2)在线客服: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提供在线客服服务。(3)远程协助:针对用户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远程协助服务。第九章项目评估与优化9.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9.1.1引言在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项目评估是关键环节。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为项目优化提供依据。9.1.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科学性:评估指标应具有科学性,能够客观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2)系统性:评估指标应涵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3)可操作性:评估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便于实际操作和计算。(4)动态性:评估指标应具有动态性,能够适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化。9.1.3评估指标体系内容(1)项目进度指标:包括项目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进度偏差等。(2)项目质量指标: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验收质量等。(3)项目成本指标:包括项目预算、实际成本、成本偏差等。(4)项目协同效率指标:包括协同工作流程、信息传递效率、协同问题解决速度等。(5)项目满意度指标:包括业主满意度、设计团队满意度、施工团队满意度等。9.2项目优化策略9.2.1引言项目优化策略是在项目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项目实施效果。9.2.2优化策略内容(1)进度优化:通过调整项目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协同管理等手段,提高项目进度。(2)质量优化:加强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项目质量。(3)成本优化:合理控制项目成本,降低成本浪费,提高投资效益。(4)协同优化:优化协同工作流程,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快问题解决速度。(5)满意度优化:关注各方需求,提高项目满意度。9.3持续改进计划9.3.1引言持续改进是建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