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防监控智能安全系统设计及安装服务计划TOC\o"1-2"\h\u4085第1章项目概述 4115371.1项目背景 424751.2项目目标 481291.3项目范围 517086第2章需求分析 5120892.1用户需求 566262.1.1实时监控 5307882.1.2录像存储与回放 5138202.1.3远程访问与控制 557452.1.4报警通知 5316552.1.5易用性与可扩展性 6322452.2安全需求 6205242.2.1数据安全 6167202.2.2系统安全 674222.2.3身份认证 623852.2.4权限管理 6246242.3技术需求 6312942.3.1图像识别技术 6147212.3.2网络传输技术 6223062.3.3数据存储技术 684372.3.4智能分析技术 6318812.3.5系统集成技术 66935第3章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 7220753.1设计原则 782753.1.1综合性原则 7204053.1.2可靠性原则 7225323.1.3安全性原则 7321043.1.4可扩展性原则 733803.1.5易用性原则 7279233.2设计要求 7128343.2.1系统功能要求 7157813.2.2系统功能要求 7125373.2.3系统稳定性要求 8254933.3设计规范 8315973.3.1设备选型规范 8257423.3.2系统架构规范 861693.3.3网络规划规范 8281283.3.4安全防护规范 891573.3.5工程施工规范 8791第4章系统架构设计 8117874.1总体架构 8119394.1.1感知层 8214884.1.2传输层 8113894.1.3处理层 9205834.1.4应用层 918314.2硬件架构 9148154.2.1摄像头 985734.2.2传输设备 974964.2.3服务器 9154004.2.4存储设备 9271864.2.5辅助设备 9152994.3软件架构 92444.3.1数据采集模块 9237804.3.2数据传输模块 9314864.3.3数据处理模块 10116854.3.4应用服务模块 10181114.3.5用户界面模块 1083054.3.6系统管理模块 1015309第5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0271535.1视频监控模块 10125885.1.1设计目标 10116035.1.2功能设计 10120065.2入侵报警模块 10186285.2.1设计目标 10238945.2.2功能设计 11325905.3出入口控制模块 11101915.3.1设计目标 11150375.3.2功能设计 11300945.4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 11244415.4.1设计目标 11130735.4.2功能设计 118946第6章系统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 12305346.1摄像头选型与配置 1288526.1.1选型原则 12110676.1.2配置建议 12100496.2传输设备选型与配置 1241426.2.1选型原则 1286036.2.2配置建议 1279776.3存储设备选型与配置 1334976.3.1选型原则 13221726.3.2配置建议 1383476.4控制设备选型与配置 13280386.4.1选型原则 13311626.4.2配置建议 1324881第7章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1360857.1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13147367.1.1用户管理模块 1377547.1.2视频监控模块 144427.1.3报警处理模块 1448017.1.4设备管理模块 1474517.1.5数据管理模块 14141867.1.6系统设置模块 14100687.2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1467257.2.1数据访问层 14153217.2.2业务逻辑层 14247297.2.3表示层 14112207.2.4传输层 14235257.3系统软件接口设计 1471287.3.1硬件设备接口 1469677.3.2数据库接口 1441977.3.3用户接口 1510697.3.4第三方系统接口 15264447.4系统软件安全策略 1564607.4.1用户认证与权限控制 15280197.4.2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15324937.4.3系统日志与审计 15316317.4.4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 158233第8章系统安装与调试 1566008.1安装准备 1545648.1.1技术准备 15269828.1.2物资准备 1562078.1.3现场准备 16197018.2设备安装 1613448.2.1摄像头安装 16190788.2.2录像机及存储设备安装 1671518.2.3显示设备安装 16166288.3系统调试 16203098.3.1单体设备调试 1641838.3.2系统联动调试 1670598.4系统验收 1658998.4.1验收标准 17300298.4.2验收流程 1712279第9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7269719.1运行维护组织 1710119.1.1组织架构 1759029.1.2人员配置 17203549.2运行维护制度 17167789.2.1运行管理制度 1718509.2.2安全管理制度 17227869.2.3质量管理制度 17226739.3运行维护流程 1789309.3.1日常巡检 17127749.3.2故障处理 1882279.3.3维护保养 1851209.4系统升级与优化 1829089.4.1系统升级 18164759.4.2系统优化 18215899.4.3技术支持与培训 1813045第10章服务与培训 182793310.1技术支持服务 18294310.1.1服务内容 18741710.1.2服务方式 182690910.1.3服务响应时间 182858210.2培训计划与实施 19540310.2.1培训目标 191939110.2.2培训内容 193180110.2.3培训方式 192081110.2.4培训时间 191318910.3售后服务承诺 192706710.3.1质保期限 192786610.3.2维修服务 193197410.3.3配件供应 19831610.4客户关系管理 19684410.4.1客户信息管理 19727210.4.2客户满意度调查 191018810.4.3客户关怀活动 20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已成为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为加强安全防范能力,降低各类安全的发生,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迫切需求。安防监控智能安全系统设计及安装服务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一套高效、智能的安全监控体系。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设计一套符合我国安防监控需求的智能安全系统,提升安全防范能力;(2)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安全监控信息;(3)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4)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装服务,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1.3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安全监控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出一套合理、高效的智能安全系统方案;(3)设备选型:根据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系统功能;(4)安装调试: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安装服务,保证系统设备的稳定运行;(5)技术培训:为用户及相关人员提供系统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使用效果;(6)售后服务: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第2章需求分析2.1用户需求2.1.1实时监控用户需要系统具备实时监控功能,以便对监控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观察与记录,保证能够及时发觉异常情况。2.1.2录像存储与回放用户要求系统支持录像存储与回放功能,以便在需要时查看历史监控数据,为事件调查提供依据。2.1.3远程访问与控制用户希望系统能够支持远程访问与控制,便于管理人员在不同地点对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管理与操作。2.1.4报警通知用户要求系统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通知。2.1.5易用性与可扩展性用户希望系统界面简洁易用,便于操作;同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未来根据需求增加监控点位和功能。2.2安全需求2.2.1数据安全系统需保证监控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2.2.2系统安全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抗攻击能力,防止恶意攻击导致的系统瘫痪或数据损坏。2.2.3身份认证系统应设置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保证授权人员才能访问与操作监控系统。2.2.4权限管理系统应实现精细化的权限管理,对不同角色的用户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以保证系统安全。2.3技术需求2.3.1图像识别技术系统需采用高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监控画面中的人、车、物等目标的自动识别与追踪。2.3.2网络传输技术系统应采用高效、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保证监控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至监控中心。2.3.3数据存储技术系统需采用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技术,保证监控数据的安全存储,并满足长时间录像存储的需求。2.3.4智能分析技术系统应集成智能分析技术,对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分析,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并触发报警。2.3.5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需具备良好的系统集成能力,将各个子系统(如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与联动控制。第3章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3.1设计原则3.1.1综合性原则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用户需求、现场环境、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前瞻性。3.1.2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应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在各类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3.1.3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信息的安全,采取加密、身份认证等手段,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入侵。3.1.4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后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3.1.5易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注重用户体验,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3.2设计要求3.2.1系统功能要求(1)实时监控:对监控区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保证无死角;(2)录像存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监控录像进行存储,便于后期查询;(3)报警联动:与报警系统进行联动,实现自动报警、报警推送等功能;(4)智能分析:对监控画面进行智能分析,实现人像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5)远程访问:支持远程访问和操控,便于用户随时了解现场情况。3.2.2系统功能要求(1)视频采集:高清视频采集,满足图像清晰度的要求;(2)传输速度:保证视频数据实时传输,无卡顿现象;(3)存储容量:满足录像存储时间的要求,且具备扩展性;(4)响应时间:报警系统响应迅速,保证安全事件得到及时处理。3.2.3系统稳定性要求(1)硬件设备:选用高品质、高稳定性的硬件设备;(2)软件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网络环境:网络稳定,降低网络故障导致的系统不稳定。3.3设计规范3.3.1设备选型规范根据监控场景、监控范围等要求,合理选择摄像机、存储设备、传输设备等硬件设备。3.3.2系统架构规范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功能扩展和升级;同时保证各模块之间协同工作,提高系统整体功能。3.3.3网络规划规范根据监控点数量、传输距离等因素,合理规划网络架构,保证网络稳定、高效。3.3.4安全防护规范采取物理安全防护和网络安全防护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系统安全。3.3.5工程施工规范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第4章系统架构设计4.1总体架构本章主要阐述安防监控智能安全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总体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层次化、开放性原则,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易于扩展及维护。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4.1.1感知层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用于实时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图像、声音、温度等信息。4.1.2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处理层。传输层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4.1.3处理层处理层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智能分析等模块,对传输层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决策依据。4.1.4应用层应用层负责实现系统的业务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报警处理、历史数据查询等,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操作界面。4.2硬件架构系统硬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2.1摄像头采用高清网络摄像头,具备良好的低照度功能、抗干扰能力和宽动态范围,满足不同场景的监控需求。4.2.2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负责构建稳定的网络环境,保障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4.2.3服务器服务器负责存储和管理系统数据,同时为系统提供计算能力。服务器采用高功能、高可靠性的设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2.4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阵列、网络存储等,用于存储海量视频监控数据,满足长时间、大容量的存储需求。4.2.5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电源、防雷设备、空调等,为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4.3软件架构系统软件架构采用分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4.3.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感知层设备获取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如视频编码、图像压缩等。4.3.2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处理层,支持断点续传、数据加密等功能。4.3.3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传输层送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智能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撑。4.3.4应用服务模块应用服务模块实现系统的业务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报警处理、历史数据查询等。4.3.5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支持多终端访问,满足用户便捷、高效的操作需求。4.3.6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系统进行配置、维护和监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5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5.1视频监控模块5.1.1设计目标视频监控模块旨在实现对监控区域实时、高清的图像采集与传输,保证监控画面清晰、稳定,为安全防范提供有效技术支持。5.1.2功能设计(1)实时视频监控:采用高清网络摄像头,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图像采集。(2)远程视频查看:用户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远程查看实时监控画面。(3)录像与回放:系统自动对监控画面进行录像存储,支持录像的检索、回放和。(4)视频分析: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实现对监控画面中异常行为、目标的识别和报警。5.2入侵报警模块5.2.1设计目标入侵报警模块旨在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防范,一旦检测到非法入侵行为,立即触发报警,保证安防监控系统的及时响应。5.2.2功能设计(1)边界防护:采用红外对射、电子围栏等技术,对监控区域进行边界防护。(2)移动侦测: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实时检测监控画面中的移动目标,触发报警。(3)报警联动:报警触发时,系统自动启动声光报警、短信通知、视频弹窗等功能。(4)报警记录:系统记录报警事件,包括时间、地点、报警类型等,方便用户查询。5.3出入口控制模块5.3.1设计目标出入口控制模块旨在对监控区域内的出入口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人员、车辆的有序进出,保障安全。5.3.2功能设计(1)门禁控制:采用刷卡、密码、人脸识别等方式,对出入口进行权限管理。(2)车牌识别:对进出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实现自动开闸、收费等功能。(3)访客管理:实现对访客信息的登记、审批、权限发放等管理功能。(4)出入记录:系统自动记录出入口的人员、车辆信息,方便用户查询。5.4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5.4.1设计目标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旨在保证监控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丢失,便于事后查询。5.4.2功能设计(1)数据存储:采用大容量、高稳定性的存储设备,保证监控系统数据的安全存储。(2)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可采用本地备份、远程备份等方式。(3)备份恢复:支持数据备份的快速恢复,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行。(4)数据安全:通过权限管理、加密传输等技术,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第6章系统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6.1摄像头选型与配置6.1.1选型原则根据安防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摄像头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高分辨率:保证监控画面清晰,便于事后分析;良好的低照度功能:满足夜间或光线不足环境下的监控需求;合理的焦距:根据监控范围选择合适的镜头;防水、防尘功能:适应室外环境;稳定的网络传输:支持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6.1.2配置建议根据监控区域的重要性和监控目标,合理分配高清、标清摄像头;采用星光级或更低照度摄像头,满足夜间监控需求;选择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摄像头,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室外安装选用防水、防尘等级较高的摄像头;考虑监控系统规模,合理配置摄像头数量。6.2传输设备选型与配置6.2.1选型原则传输设备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稳定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带宽:满足大量数据传输需求;安全性:支持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安全;可扩展性:适应监控系统规模的扩大。6.2.2配置建议采用有线传输设备,如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根据监控点数量和传输距离,合理配置传输设备;考虑网络带宽需求,选择合适速率的传输设备;保证传输设备具备一定的冗余备份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6.3存储设备选型与配置6.3.1选型原则存储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容量:满足监控数据存储需求;功能:保证数据读写速度;稳定性:保障数据安全;可扩展性:适应存储需求的增加。6.3.2配置建议根据监控数据存储时长和分辨率,计算所需存储容量;选择具有高读写功能的存储设备,如固态硬盘、硬盘阵列等;考虑数据安全,配置冗余磁盘或备份设备;根据监控系统规模,合理配置存储设备数量。6.4控制设备选型与配置6.4.1选型原则控制设备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功能性:满足监控系统的管理、控制需求;易用性:操作简便,便于管理人员使用;稳定性:保证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可扩展性:适应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6.4.2配置建议根据监控系统规模,选择合适的管理控制设备;配置具备高清视频输出、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控制设备;考虑系统兼容性,保证控制设备与现有设备无缝对接;根据需求,选择具备智能分析功能的控制设备,提高监控效率。第7章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7.1软件功能模块划分为了实现安防监控智能安全系统的各项功能,将系统软件划分为以下主要功能模块:7.1.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保证系统安全性和易用性。7.1.2视频监控模块实现对监控区域实时视频的采集、编码、传输、存储和播放等功能。7.1.3报警处理模块对监控系统中的报警事件进行实时处理,包括报警信息的推送、记录和查询等。7.1.4设备管理模块对系统中的硬件设备进行远程配置、状态监测和维护管理。7.1.5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7.1.6系统设置模块提供系统参数设置、系统升级、日志管理等功能。7.2系统软件架构设计系统软件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层次:7.2.1数据访问层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7.2.2业务逻辑层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包括用户管理、视频监控、报警处理等。7.2.3表示层提供用户界面,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包括Web端、移动端等。7.2.4传输层采用加密传输技术,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7.3系统软件接口设计系统软件需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交互,以下为主要接口设计:7.3.1硬件设备接口与摄像头、报警器等硬件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设备控制、状态监测等功能。7.3.2数据库接口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提供数据存储、查询等功能。7.3.3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7.3.4第三方系统接口与其他系统(如公安系统、消防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7.4系统软件安全策略为保证系统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取以下安全策略:7.4.1用户认证与权限控制采用身份认证技术,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根据用户角色分配不同权限。7.4.2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安全传输协议,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7.4.3系统日志与审计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7.4.4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针对可能的安全威胁,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第8章系统安装与调试8.1安装准备8.1.1技术准备在系统安装前,应完成以下技术准备工作:(1)详细审查设计图纸,了解系统构成、设备功能及技术参数;(2)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和施工计划,明确分工及责任人;(3)组织安装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安装人员熟悉设备功能、安装工艺及安全操作规程。8.1.2物资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和工程量清单,提前采购以下物资:(1)安防监控设备:摄像头、录像机、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等;(2)辅助材料:线缆、支架、电源、工具等;(3)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8.1.3现场准备(1)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符合施工要求;(2)检查施工所需工具、设备是否齐全,保证设备功能良好;(3)与业主、施工方及监理方沟通,明确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8.2设备安装8.2.1摄像头安装(1)按照设计图纸,确定摄像头安装位置及角度;(2)采用专业工具进行摄像头固定,保证稳定可靠;(3)接线正确,避免短路、断路等现象;(4)检查摄像头清晰度、亮度等参数,保证图像质量。8.2.2录像机及存储设备安装(1)根据设备安装图纸,将录像机及存储设备安装在指定位置;(2)接线正确,保证设备与电源、网络等连接稳定;(3)配置设备参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8.2.3显示设备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将显示设备安装在指定位置;(2)接线正确,保证图像显示正常;(3)调整显示设备角度,保证观看舒适。8.3系统调试8.3.1单体设备调试(1)检查设备外观,确认无损坏;(2)通电测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3)调整设备参数,使其满足设计要求。8.3.2系统联动调试(1)检查各设备之间的联动关系,保证动作正确;(2)模拟报警场景,验证系统响应速度及处理能力;(3)调整系统参数,保证系统稳定运行。8.4系统验收8.4.1验收标准系统验收应满足以下标准:(1)系统设备安装齐全,符合设计要求;(2)系统功能齐全,运行稳定;(3)图像质量清晰,满足监控需求;(4)系统安全可靠,无安全隐患。8.4.2验收流程(1)项目组组织验收会议,邀请业主、施工方及监理方参加;(2)验收各方对系统设备、功能、功能等方面进行查验;(3)验收合格后,各方签字确认,完成系统验收。第9章系统运行与维护9.1运行维护组织9.1.1组织架构为保证安防监控智能安全系统的稳定运行,设立专门的运行维护组织,包括系统运维部、技术支持部、安全监控部等部门,形成协同工作的组织架构。9.1.2人员配置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证书,公司需定期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9.2运行维护制度9.2.1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系统运行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故障处理流程等,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9.2.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消防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9.2.3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对系统运行维护过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安全责任培训与实施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防火门消防安全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二手房中介房屋买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2025房地产物业社区文化活动组织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智慧社区建筑工程合同终止及后续物业管理协议
- 2025版XX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合同
- 2025版生态环保工程联营施工协议书范本
- 2026届山东省梁山县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6届中考五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公司买卖协议书范本(2025版)
- 租用公司车辆合同协议
- 中国荷文化课件
- 科技保险知识培训课件
-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策略与方法
- 丙烯酸酯行业未来发展动态与市场潜力分析
- 2025年智力残疾智力测试题及答案
- 图书仓储员考试题及答案
- 加快培育和壮大文旅市场主体实施方案
- 某某光伏电站运维月报
- 2025年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 高考英语单词3500(乱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