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度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度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度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度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度吉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

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

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

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

【答案】D2、(2014年)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加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

【答案】B3、(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可小于评价范围

D.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无关

【答案】A4、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为必须评价的因子。

A.总磷

B.总氮

C.叶绿素a

D.2000

【答案】C5、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1类场和第II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答案】B6、(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可不包括()。

A.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

B.评价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污染程度

C.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

D.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答案】B7、下列不属于环境标准体系的是()。

A.国家环境标准

B.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C.地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D.地方环境标准

【答案】C8、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选址条件重点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

B.填埋场结构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

C.防渗层长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

D.填埋场集排气系统的设计保障

【答案】D9、(2019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重点方面包括()。

A.环境制约因素

B.环境保护投资

C.污染治理措施

D.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A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监测计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确自行监测计划内容,提出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容。

B.监测因子需与评价因子相协调。

C.排放口附近有重要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及特殊用水需求时,应对排污口下游控制断面进行定期监测。

D.对下泄流量有泄放要求的建设项目,在闸坝上、下游应设置生态流量监测系统。

【答案】D11、《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盐卤水。

A.地下河水、湖水

B.地下热水、矿水

C.地下河水、矿水

D.地下热水、湖水

【答案】B12、I类建设项目,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应分别进行预测,同时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工况的预测结果。

A.大气环境变化

B.环境质量变化

C.环境水质变化

D.污染源变化

【答案】B13、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应依据()的要求确定。

A.噪声源种类、数量

B.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

C.噪声功能区多少

D.噪声评价工作等级

【答案】D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不包括()。

A.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

B.排放混合区内污染物浓度

C.保护目标处污染物浓度

D.污染源核算断面污染物浓度

【答案】B15、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应()。

A.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表

B.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表

C.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D.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备案表

【答案】C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现有永久占地面积1.5公顷,扩建工程施工临时占地面积0.8公顷,扩建工程永久占地面积2.8公顷,则该项目占地规模属于()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无法判断

【答案】C17、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70d

B.55dBB65dB55dB

C.70dB.60dB

D.60dB.50dB

【答案】A18、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厂界噪声级增量在5dB(A)以上,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B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现有污染源排气筒颗粒物(除碳黑尘、染料尘、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外)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mg/m3。

A.150

B.200

C.50

D.500

【答案】A20、(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

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

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答案】C21、某化学原料制造项目共涉及4个场地。其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和厚度分别为1.2×10-5cm/s和120m、3.2×10-7cm/s和90m、1.6×10-7cm/s和120米、1.3×10-5cm/s和8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的场地数量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2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的滩地和洪泛区。

A.最高水位线以上

B.最低水位线以下

C.最高水位线以下

D.最低水位线以上

【答案】C23、(2013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答案】B24、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裁定,或者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

A.省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B.市级行政主管部门

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监测计划不包括()

A.监测点位经纬度

B.监测数据采集及处理

C.监测期间气象条件

D.分析方法

【答案】C2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入GB3097一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B.排入GB3097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排入GB3838Ⅱ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D.排入GB3838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答案】D27、(2016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I类场、II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场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B.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答案】A28、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为7h,应每()采样一次。

A.1h

B.2h

C.3h

D.4h

【答案】B29、()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A.生活垃圾

B.工业固体废物

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答案】A30、(2021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不包括()。

A.污染源监测计划

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环境跟踪监测计划

D.监督性监测计划

【答案】D31、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

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答案】C3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答案】D33、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km2时,每增加()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个点/层。

A.7,100,15,1

B.7,100,10,2

C.8,90,15,1

D.8,90,10,2

【答案】A3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

A.现状监测井

B.现状观测点

C.临时监测井

D.临时观测点

【答案】A35、(2014年)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值不区分房间类型

B.限值不区分房间所处声环境功能区

C.限值包括等效声级和倍频带声压级

D.非稳态噪声最大声级允许超过限值10dB(A)

【答案】C36、(2013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以厂址中心为起点确定

B.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以确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

C.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D.项目厂界浓度超标,须调整工程布局,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B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建设项目既拥有固定声源,又拥有流动声源时,应()。

A.只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只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只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C3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不属于环境敏感目标调查内容的是()。

A.土壤盐渍化区域与工程的位置关系

B.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内容

C.有特殊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分布区域的位置、规模

D.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敏感目标的变化情况

【答案】A39、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

A.施工期

B.运行期

C.服务期满后

D.各生产阶段

【答案】D40、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场界应位于居民区()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

A.800m

B.600m

C.500m

D.1000m

【答案】A4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进入Ⅰ类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同时满足的要求不包括()。

A.有机质含量小于2%(煤矸石除外)

B.水溶性盐总量小于2%

C.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含水率低于60%

【答案】D42、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为主。

A.地表水

B.含水层

C.水质指标

D.水文气候

【答案】B43、(2016年)某新建化工项目氯化氢废气排气筒高度35米,据该排气筒150米处有50米高建筑物,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30米和40米高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分别为1.4Kg/h、2.6Kg/h,则该项目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A.0.7Kg/h

B.1.0Kg/h

C.1.3Kg/h

D.2.0Kg/h

【答案】B44、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下工业点源颗粒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火电厂碎煤机集尘排气筒

B.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水泥窑排气筒

C.陶瓷隧道窑烟囱

D.水泥厂回转窑排气筒

【答案】A45、(2016年)在下列场所中,其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A.学校

B.医院

C.商场

D.养老院

【答案】C46、报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0i×100%中关于C0i的取值正确的说法是()。

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

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

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

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答案】B47、下列新建生产设施中,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铅熔炼炉

B.陶瓷隧道窑

C.火电厂锅炉

D.火电厂碎煤机

【答案】D48、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A.医疗废物

B.生活垃圾

C.火电厂脱硫石膏

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C49、(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

B.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

C.于飞机场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D.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

【答案】C50、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

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

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

【答案】C51、TSP和SO

A.16h和18h

B.12h和18h

C.18h和18h

D.18h和12h

【答案】B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评价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

A.生态学特征

B.结构

C.变化趋势

D.功能

【答案】A53、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某新建工业炉窑烟囱高度的说法错误的有()。

A.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15m

B.当烟囱(高于15m)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

C.烟囱高度低于15m,其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D.当烟囱(高于15m)比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建筑物高2m时,其烟(粉)尘或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

【答案】C54、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类。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55、某企业外排含镍、含铜的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水排入的说法,正确的是()。(2017年)

A.含铜、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

B.含铜、含镍废水均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含铜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镍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D.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铜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答案】D56、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不包括()。

A.预案适用范围

B.明确项目危险因素

C.监控和预警

D.预案管理与演练

【答案】B57、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时,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

B.>1.3

C.≥1.3

D.≤1.6

【答案】A58、选择预测模式时,应结合模式的()和()进行合理选择。

A.适用范围,对参数的要求

B.适用范围,评价因子

C.评价范围,对参数的要求

D.评价范围,评价因子

【答案】A59、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标准仅适用于区域、流域开发项目

B.该标准适用于主要对生态造成影响的项目

C.该标准不适用于风力发电项目

D.该标准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答案】B60、(2013年)下列设备排放的噪声中,适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A.超市货梯噪声

B.学校燃气锅炉噪声

C.住宅楼配套生活水泵噪声

D.机关办公楼中央空调冷却塔噪声

【答案】A二多选题(共20题)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

A.作用效应关系

B.影响性质

C.影响范围

D.影响程度E:影响时间

【答案】ABCD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

A.污染源监测计划

B.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C.现状质量现状监测计划

D.验收监测计划

【答案】AB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结论不可接受的情况包括()

A.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B.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C.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D.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AC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

A.工程

B.环境

C.社会

D.经济

【答案】BCD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事故中,属于环境风险事故的有()。

A.燃煤火电厂废气处理设施故障

B.化工厂液氨储罐爆炸

C.电子厂氮气供应系统泄漏

D.内河LNG运输船火灾

【答案】BCD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识别内容包括()。

A.物质危险性识别

B.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

C.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D.环境敏感目标识别

【答案】ABC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属于生态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A.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

B.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

C.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

D.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

【答案】ABCD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本项目正常排放方案和非正常排放方案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对于改建、扩建项目还应调查本项目现有污染源

B.调查本项目所有拟被替代的污染源(如有),包括被替代污染源名称、位置、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拟被替代时间等

C.调查评价范围内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

D.对于工业项目,分析调查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包括运输方式、新增交通流量、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

【答案】ABC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港口码头工程应满足下列的要求包括()

A.国家或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B.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管理要求

C.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要求

D.生态流量的要求

【答案】ABCD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二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

B.三级评价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3km

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一级.二级评价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200m;三级评价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100m

D.当大气毒性终点浓度预测到达距离超出评价范围时,应根据预测到达距离进一步调整评价范围。

【答案】ABCD11、生态影响型项目竣工验收调查重点有()。

A.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

B.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

C.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情况

D.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的及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答案】ABCD1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

A.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

B.石灰岩溶洞发育带

C.活动沙丘区

D.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

【答案】ABC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