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八章_第1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八章_第2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八章_第3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八章_第4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八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

经济教育学范先佐主编

第8章

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8.1经济学领域效率的基本含义8.2教育学领域效率的含义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8.3.1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8.3.2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考核与评估8.4教育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及其制度根源8.4.1留级与辍学8.4.2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脱离8.4.3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8.5提高我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思路8.1经济学领域效率的基本含义“效率”一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输入与输出之比、所得与所费之比、效用与消费之比、投入与产出之比,是以一定量的输入求得最大的输出,或是以较小的输入求得一定量的输出。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主要包括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两种形式。生产效率,是指生产活动中如何根据各种资源的物质技术联系,使最符合生产要素性质的经济联系建立起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品和劳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帕累托效率,即对于某种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组织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这个资源配置是最优的。8.1经济学领域效率的基本含义孟繁华:效率是指“系统产出增量与投入增量之比,也可理解成某项事件的边际效用”。邓云洲:是使用价值的出量对劳动工时的入量的比例。厉以宁: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RichardG

Lipsey:可以分为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前者要求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后者是指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Pau1A

Samuelson:是配置效率的简称,是指在投入和技术确定的条件下,使既定经济资源产生的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状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是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8.2教育学领域效率的含义王善迈:教育领域内的效率从本质上讲是指“资源配置的结果要使效率最大化,即教育资源配置要形成一定的优势结构”。关于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内涵的概念,目前国内还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即教育经济效率、智力投资经济效果、教育的经济效力、教育投资内部经济效率等。“教育经济效率”是与教育经济效益相对应的概念,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称为“教育经济效益”,是照搬生产部门关于“经济效益”的概念。“智力投资经济效果”是厉以宁教授最早提出的概念,它是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相对应。厉以宁:智力投资经济效果,即“智力投资这一经济活动的劳动消耗与所得成果之比,也就是智力投资的投入与产出之比,而不涉及由此在社会和经济各方面所引起的后果”。“教育的经济效力”是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提出的概念。与此相对应的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成效”。邱渊教授认为“教育事业的全部社会效益体现于教育工作本身发挥功能和教育成果发挥作用两个阶段”。“教育投资内部效率”是袁连生和袁强提出的表述方法,它是与“教育投资外部效率”相对应的概念。他们认为,教育投资的效率是教育的产出与投入之比。8.2教育学领域效率的含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角度讲,是指整个社会全部教育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或国家为教育部门所投入的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微观角度讲,即探索一定部门、一定地区或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状况,特别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配合通常有三种方式:(1)产出配合法。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以产出的不同配合,产出内容以及体现的价值量不同,反映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同。(2)投入配合法。在产出量一定的情况下,以投入的不同配合、内容与数量不同,反映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同。(3)投入—产出配合法。以不同的投入产出的不同配合方式、内容、数量及其相关程度,反映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同。8.2教育学领域效率的含义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察研究,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投入与产出应有可比性,标准与口径应同一,排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投入水平的影响,排除生均费用上升趋势的影响,才能找出效率的高低。不具有可比性的内容,就很难说明效率的高低。二、指标必须客观,排除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抽样和指标的合理性及结论的科学性。三、在考察微观教育单位内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时,必须以外部经济效益为前提。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根据教育自身的特点,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和评估一般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单个因素的角度进行考核,即分别考核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从整体因素的角度进行考核,即综合考核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和评估便分为两类: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考核与评估。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8.3.1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主要包括三类: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8.3.1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1.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教育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等。教育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指每一教职工负担的学生数和每一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如下: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年在校学生总数÷年在校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总数)学校在教职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培养的学生人数,或者是在培养学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教职工人数,都反映了教职工利用率的提高。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确定多大的师生比例才最为合理,这是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分类、教师工作量等具体要求来进行计量。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8.3.1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2.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教育过程中的物力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金的物化形式。它体现为教育过程中物化劳动的占有和消耗,是培养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条件。衡量教育过程物力资源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主要有:每一学生占有固定资产利用率和每一年固定资产消耗额。分项指标主要有:固定资产利用率、全年低值易耗品及材料利用率、实验设备利用率、实验室利用率、图书利用率、校舍利用率等。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8.3.1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单项考核与评估3.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教学过程中的财力资源,其实质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消耗的货币反映。其反映的形式表现在财务活动中的各科、节、目中。目前衡量教育过程财力资源利用效率常用的指标有:每一学生每年培养费用和每一毕业生周期培养费用。由于培养不同规格的学生需不同的培养费用,培养同一规格的学生在不同的年度有不同的培养费用,所以衡量教育过程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一般只宜在同级教育、同类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年度进行分析比较。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产出与教育投入之比或教育成果与教育资源消耗之比用公式表示如下: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成果÷教育资源消耗由上式可以看出,“生产”相同质量的教育产品,教育资源消耗越少,效率越高;消耗同样的教育资源,质量相同的教育产品越多,效率越高,反之,则效率低。8.3.2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考核与评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绝不单纯是量的概念,而首先是质的概念。也就是说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首先是教育产品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质的对比,之后才谈得上资源消耗与教育产品之间的量的对比。因此,要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估,就必须对教育产品的质和量同时进行考查。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对于高、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产品的质量系数,通常是根据其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来进行考核。其公式为:质量系数n=就业人数÷毕业人数8.3.2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考核与评估对于普通中小学教育产品的质量系数,是把平时所运用的合格生数、不合格生数、退学生数、优秀生数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变量来进一步精确化,其公式为:质量系数n=(学年初全体在校生数-不合格生数-退学生数-留级生数+∑优秀生加权数)÷在校生总数8.3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与评估为综合考核微观教育单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建立教育的资源投入与教育产品的数量、质量综合性指标。这个指标是在利用教育成果与教育资源消耗之比和质量系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公式为: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成果×质量系数教育资源消耗(教育费用)8.3.2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考核与评估8.4教育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及其制度根源留级生是指留在原年级重新再读该年级课程的学生;辍学生是指尚未读完注册的整个教育阶段,未到最后毕业就中途离校的学生。8.4.1留级与辍学

留级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浪费,是因为:“(1)留级生待在学校的时间比预定的长,因而减少了学校招收新生的人数;(2)留级生使学校的经费受到损失,提高了培养一个学生的经费开支;(3)留级助长了辍学,使教育体制内的机会均等出现了倒退现象。辍学就是中途停止上学。它一般限于义务学校教育阶段,指义务学校教育阶段未满修业期限就中途离校的情况。辍学也被视为一种教育浪费。因为辍学的学生没有达到所就读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而且他们与修完了义务教育课程的人相比更可能又沦为文盲。8.4教育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及其制度根源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现象则主要见于义务教育后的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其结果是,一方面人才奇缺;另一方面人才过剩而失业现象严重。前者使职位空缺得不到填补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后者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与人才过剩相伴随的失业状况对社会稳定也是危险的。8.4.2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脱离

虽然失业问题并非是完全靠教育所能解决的,但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有助于减少失业者,尤其是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人的失业率。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当一部分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与提供职位的工作部门有关,也与学校教育的不适应性有关。这种不适应性既有专业结构的不合理又有教育内容或课程设置不恰当。加强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降低教育浪费的必要举措8.4教育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及其制度根源杜威: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托马斯:受过教育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能力运用那些从学校得来的知识和才能的青年,会给社会带来和文盲问题一样巨大的危险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情况在农村尤为严重。一般来说,学校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服务,可农村学校教育的学术性、城市化和现代化并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在农村学校中学到的东西绝大部分与城市的生活环境有关,农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被隔断,结果是引诱和鼓励受过教育的人离开农村,而不是促使他们留在农村发展自己所在的社区。8.4.3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8.5提高我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思路教育的低效率,主要由于教育的权利与责任安排的不合理,也可以说是由于产权与职能的错位。所以,理顺教育产权关系,实现教育产权制度变革,是确立教育发展新机制,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前提条件。从教育的具体内容看,那些涉及全社会利益的教育,如基础性、普及性的教育,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从较高的国民素质中受益,可将其作为公共产品。对这类教育进行产权变革,主要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即通过不同的学校举办者、办学者之间的互相竞争,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承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