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和管理选官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中国科举制中国公务员制度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经》(1)特点:(2)局限性:形成了贵族政治,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
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2、春秋战国:(1)举荐制管鲍之交标准:才能客卿制
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门客,又称食客,是春秋战国盛行的一种职业。
当时的贵族为了巩固其地位,会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其门下的都收留下来,并供养他们,这些被供养的人就称“门客”,门客会为主人服务效劳。这些门客有着各式各样的本领和才学,当然也有一些是如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没有真实本领的人。。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2、春秋战国:(1)举荐制标准:才能(2)军功爵制客卿制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标准:军功立木取信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李斯韩非李斯目的:控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百姓和普通官吏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法吏”也担负着宣讲法律、执行皇帝旨意的使命。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4、汉朝:察举制(1)方式:品行、才学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2)标准:常科科目特科察孝廉举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讲求孝行、廉洁。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4、汉朝:察举制(1)方式:品行、才学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2)标准: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3)评价: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4、汉朝:察举制(1)方式:品行、才学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2)标准: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结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3)评价:②后期世家大族操纵选官权,造成阶级固化;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4、汉朝:察举制(1)方式:品行、才学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2)标准:(4)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3)评价:②后期世家大族操纵选官权,造成阶级固化;“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汉书·周仁传》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4、汉朝:察举制(1)方式:品行、才学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2)标准:(4)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3)评价:②后期世家大族操纵选官权,造成阶级固化;《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地方舆论被世族垄断后,依赖乡里清议的察举制弊端暴露,选举不实,同时,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人员流动大,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2)过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曹丕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晋书》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过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3)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本籍在中央的高官担任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由吏部授官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过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3)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4)标准:家世、道德、才能标准单一化特权垄断化家世(5)评价:①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成为维护门阀士族利益的工具;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6、隋唐: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1)背景:①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②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6、隋唐:(1)背景:(2)过程: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①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②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6、隋唐:
白居易初次来到长安,先去拜访了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写着“白居易”的拜贴,戏谑道:“近来长安米价甚贵,白居怕是不易啊。”但看完白居易诗稿后拍案叫绝:“有句如此,居天下有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现象。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7、两宋: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场布置、进场搜身、锁闭考场等,创立试卷糊名、试卷重新誊录等制度,保障考试公平性;锁院制度誊录考卷糊名弥封的考卷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7、两宋: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场布置、进场搜身、锁闭考场等,创立试卷糊名、试卷重新誊录等制度,保障考试公平性;变革考试程序两宋时期形成了州、省、殿的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考试内容更加正式出现了章法、格式相对固定并且适用于考试的“时文”,以经义取代诗赋。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8、元朝:时断时续(1)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世袭、军功);(2)恢复科举: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少。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9、明清:出现变化——八股取士(1)形成严格、规范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南北榜争”实质的认识。①体现出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考试的公平性;②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9、明清:出现变化——八股取士(1)形成严格、规范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2)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3)考试采用八股文,评价标准规范、统一;八股取士
明代成化以后,用排比对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长短、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文章分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格式非常严格,但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时期西周—春秋春秋战国秦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制度标准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血缘才能军功法家思想孝廉品德和才能家世、道德和才能后期只看家世考试成绩世官制举荐制军功爵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标准:方式:原则:基础:家世门第→才能学识地方推荐→考试选拔制度化,相对公平公正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演变趋势:选官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质: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1、秦汉:上计制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考察中央御史审核郡国汇总制成计簿郡、王国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县、侯国
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狱讼等情况汇集,由县、侯国到郡、王国再到中央逐级上报,借资考绩的制度。考核的结果是地方官员赏罚的依据2、魏晋南北朝: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仍频,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3、隋唐:考核部门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尚书省的吏部地方报告中央皇帝遣使巡查州县品德才能评定分三等九级,以此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唐代考核官吏在品德和才能方面的标准“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这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偏重对其在职才能的考察。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4、宋代: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四善”沿用唐制,为德义、清谨、公平、勤恪。“四最”是断狱平允、赋人不扰;均役屏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衍、整治簿书。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已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5、明代:考核制度进一步严密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京察外察升迁降调考满初考再考通考称职平常不称职6、清代:京察和大计考察外省文官考察京官京察大计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罢软、不谨者免职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考课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明清制度标准上计制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吏部考核品德、才能政绩政绩、贪酷和不作为才能、操守政务流于形式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满和考察京察和大计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①考核重德又尚能;演变趋势:②考核日趋严密及完善;③根据考核结果奖惩,考核与惩贪结合;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1、秦汉:(1)中央:监御史(秦)(2)地方:刺史(汉武帝)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白寿彝《中国通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御史大夫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2、隋唐:(1)中央: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2)地方: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 消防检查要点二十条
- 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搁物架家具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外科用肩绷带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写作专题训练
- 职业道德练习试题及答案
- 缝纫机的培训课件
- 半导体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
- 拒绝网络暴力班会课件
- 营销人员成长提升计划
- 民宿温泉旅游可行性方案
- 医疗服务外包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调查
- 质量管理制度及过程控制措施
- 电视剧导演职业规划案例
- 投标报价承诺书
- 光伏并网前单位工程验收报告-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