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3一、学科简介光学工程是光学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延伸。它应用光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处理光学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工程技术问题,与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领域均有紧密联系。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依托单位是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和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学位点所属学科拥有“江苏省光学工程重点学科”、“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光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点”、“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同时还拥有“江苏省数码激光图像及新型印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本学科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研发于一体,涉及航空航天、精密制造与精密测量、印刷包装、光电子学、信息光学、激光技术、光通讯、薄膜光学、微纳光学设计与制造、先进显示材料与技术、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光学设计与仪器光学、光学元件加工与检测等学科方向。学科以光学系统设计和先进光学制造领域的专家薛鸣球院士和潘君骅院士领衔,有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近10000平方米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齐全、性能先进,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优良的硬件条件。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863”高科技研究项目、“97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90项,授权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国内外有较强的影响力。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光学工程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1、硕士生光学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光学工程的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较广泛的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具体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技术开发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2、博士生光学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在光学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的学术研究前沿和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实验器件的使用和制备技术。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主持科研工程项目的组织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够从事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做成创造性的成果。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或技术管理工作。三、主要研究方向(一)硕士研究方向1、微纳光学设计与制造微纳光学是当代光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一门既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光学工程学科方向,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方向主要研究的是微米乃至纳米尺度下的光学现象,研究内容包括:(1)矢量光学模拟和计算方法;(2)新型微纳光学器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3)微纳加工及制造技术;(4)纳米光学材料的特性表征。本方向所研究的微纳光学器件的功能、光学、结构等设计技术以及器件的加工工艺及快速复制技术等,是下一代光存储、光显示、太阳能利用、光刻技术、光通信等应用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在能源、信息、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未来太阳能光伏、照明、显示、传感、生物医学等行业中不可或缺。本方向将微纳光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微纳光学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微纳光学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2、先进显示材料与技术光电显示是当代光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应用领域,相关研究工作在全世界方兴未艾。本研究方向依托本学科在微纳制造、光学设计和微纳光学领域的优势,围绕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开展一系列先进显示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重点研究3D显示、触控技术、LED光束控制等。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1)柔性显示材料的设计与制备;(2)微纳米压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3)新型3D显示器件的设计与制作。本方向的研究将为我国平板显示行业的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培养行业亟需的研究型应用人才。3、微光机电系统光机电算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成为科技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微光机电系统是这一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成为业内最活跃的新兴技术。本方向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研究快速光刻直写装备的设计及制造技术,包括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等多种技术,研究内容包括:(1)纳米级高精密多轴运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2)新型微纳结构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研究;(3)微米结构快速转移的工艺与应用研究。本方向直接面向微光机电系统在行业应用中的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将能促进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竞争力提升,并培养领域内专业技术人才。4、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光电测试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方向依托我们衍射光学元件特别是衍射光栅在国内的技术优势,开展光谱测试技术、相关的光电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的仪器、智能化的光学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有:(1)衍射分光元件的研究和制作、全息凹面光栅、平场光栅、闪耀光栅等的设计和制作,离子束刻蚀等微加工技术研究;(2)光学多道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新型平场光谱仪、喇曼光谱测试技术的研究;(3)新型光电传感器研究、光电信号测试技术研究。本方向的研究将为我国衍射光栅技术、光谱测试技术和现代光学仪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5、光信息处理技术与器件“光信息处理技术与器件”是现代光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一门使用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方向,在国防建设、民用、科学研究中正在起到不可缺的作用。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数字化光学可变图像技术、器件和系统、三维图像显示技术和器件。(2)新型光信息处理技术和器件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激光全息技术的应用研究。(3)衍射光学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研究,包括二元光学元件、体全息衍射光学元件、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干涉光刻技术等。本方向在大面积全息光刻技术、数字化激光立体照排系统、体积型全息元件、激光全息技术、三维真彩色全息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数字化激光全息系统、大面积全息光刻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三维真彩色全息技术、三维动态信息合成技术在国内具有特色。本方向的研究与光电测试和仪器相结合将提高我国的激光三维全息显示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和器件的实用化应用水平、对全息这门新兴产业起积极推进作用。6、激光与光子技术本方向研究:1)基于微纳结构光学器件的先进激光技术:面向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和高可靠性的固体激光设计方法和实验验证以及基于纳米结构的超短脉冲光纤激光技术的理论、设计方法、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自聚焦和小尺度自聚焦效应的控制技术、高功率激光的长程传输技术、基于纳米管结构的飞秒光纤激光技术、基于纳米结构的高损伤阈值减反镜技术、激光微纳加工研究等。2)微纳米结构光学新效应及相应的新型纳米光子器件:面向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新型纳米光子功能器件的设计理论、方法及实验,主要包括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波效应、超分辨成像、超衍射光刻技术、光子晶体技术、光纤技术及器件等及其在集成光学、平板显示、LED芯片、OLED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激光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光通讯等方面应用。7、光学设计与仪器光学“光学设计与仪器光学”传承薛鸣球院士的学术思想,是光学工程基础学科方向之一,集光学的基础性和工程的应用性于一体,在国民经济和国家需求中起着关键作用和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方向主要研究各类光学系统/光学镜头的设计制造和精密光学/光电仪器的设计与集成,包括球面/非球面光学系统,折射/反射/衍射光学系统,红外/可见/紫外光学系统,成像和非成像光学系统,微小/微纳光学和阵列光学系统,空间光学,光学成像设备与仪器,光学测试设备与仪器,光谱仪和高光谱成像仪,激光扫描与光束变换系统等。本方向在空间光学、高光谱成像、红外光学系统、低杂光成像系统、非球面光学、激光光束变换系统、光学测试设备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议做出了贡献。8、航空航天光学遥感技术航空航天光学遥感技术是当代高科技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以成像科学为基础,结合国家需求,主要研究和开发有人/无人机载、星载光学遥感器,重点研究、设计与制造CCD相机和高光谱成像仪等有效载荷。研究新型光学遥感器,如大口径稀疏孔径、柔性膜基空间光学系统等。研究航空航天对地资源探测、生态环境监测、深空探测及军事遥感等应用。另外,还研究可见和红外星敏感器等姿态测控系统。9、光电成像科学与技术光电成像科学与技术是当前成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光学、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是光学成像领域的新发展,是光学成像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化学成像、生物成像、医学成像等新兴技术的基础。此方向研究电子-光学(electrical-optical)混合成像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适用于在军、民诸领域的新型光电成像系统和设备。研究光学图像信息的获取、光电转换、增强、传输、处理、显示及存储技术,成像系统的光-机-电-算一体化优化设计与集成技术,重点研究向面具体应用的三维空间、光谱、偏振等多维图像信息获取、处理、显示新技术及微光机电成像系统。10、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对光学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非球面相对于球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因此非球面是满足一些高要求的必然选择,但非球面区别于球面的特殊结构使其加工与检测极为困难,从而成为现代光学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成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方向包括光学制造工艺和光学检测技术,着重研究非球面的加工与检测技术,在航天光学系统、导弹导引光学系统、光刻系统、光纤光学系统、数码相机、光盘读写系统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方向对提高我国光学制造业的水平,培养光学制造及相关产业中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有重要意义。11、纳米仿生技术本方向进行自然界生物体表面纳米结构的仿生应用研究,主要包括:1)荷叶表面结构在防水自清洁方面的仿生应用,即通过光学微纳制造,研究荷叶效应在太阳能电池板、汽车玻璃、建筑物窗玻璃等方面的防水自清洁应用。2)昆虫复眼纳米结构在减少可见光反射率方面的仿生应用,这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平板显示在强光背景下的对比度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3)生物体表面基于纳米结构的结构色在实现三原基色方面的仿生应用,即通过采用合适的工艺流程,用纳米结构界面材料替代色素实现颜色,不但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而且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在印刷、平板显示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博士研究方向1、光学加工工艺与检测技术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对光学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非球面相对于球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因此非球面是满足一些高要求的必然选择,但非球面区别于球面的特殊结构使其加工与检测极为困难,从而成为现代光学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成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方向包括光学制造工艺和光学检测技术,着重研究非球面的加工与检测技术,在航天光学系统、导弹导引光学系统、光刻系统、光纤光学系统、数码相机、光盘读写系统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方向对提高我国光学制造业的水平,培养光学制造及相关产业中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有重要意义。2、光学设计与光学仪器“光学设计与仪器光学”传承薛鸣球院士的学术思想,是光学工程基础学科方向之一,集光学的基础性和工程的应用性于一体,在国民经济和国家需求中起着关键作用和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方向主要研究各类光学系统/光学镜头的设计制造和精密光学/光电仪器的设计与集成,包括球面/非球面光学系统,折射/反射/衍射光学系统,红外/可见/紫外光学系统,成像和非成像光学系统,微小/微纳光学和阵列光学系统,空间光学,光学成像设备与仪器,光学测试设备与仪器,光谱仪和高光谱成像仪,激光扫描与光束变换系统等。本方向在空间光学、高光谱成像、红外光学系统、低杂光成像系统、非球面光学、激光光束变换系统、光学测试设备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议做出了贡献。3、光信息器件与微纳米制造探索微纳光学加工的新机理与技术,微纳制造技术与系统,功能微纳材料(器件)设计与功能实现,微纳光学器件应用。4、先进显示材料与技术探索新型立体显示技术、平板显示光效提升原理和机理、超薄导光导电材料与技术、微纳显示材料与技术。5、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光学和光电测量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方向依托我们在衍射光学元件,非球面光学元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红外检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光谱测试及相关的光电技术、智能化光学仪器,非球面光学元件检测,红外辐射计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有:(1)新型衍射元件和微结构元件的光学特性测量技术;全息凹面光栅、平场光栅、闪耀光栅等的设计和制作;(2)光学多道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新型平场喇曼光谱测试技术的研究;(3)非球面、自由曲面光学元件检测技术;(4)激光光热红外辐射技术;(5)光电信号测试技术研究等。本方向的研究将为我国光学元件检测、光谱测试、红外测量和现代光学仪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6、功能光学器件与制造“功能光学器件与制造”是纳米光子技术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方向,在国防建设、高技术产业和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微纳结构和微纳精度光学器件的理论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光学材料、制造装备以及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应用等。具体包括:(1)新型微纳结构光子功能器件的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光在各种纳米周期结构中的传输特性;(2)光子功能器件的器件设计、材料制备和实验制作技术及装备研究;(3)微结构器件在激光技术、新型成像系统、光电显示等领域应用。本方向在器件理论和实验紫外光刻技术和系统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具有国内领先的实验条件和基础。本方向的研究将对纳米光子技术在光电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应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7、先进光子材料与器件本方向以纳微晶体-玻璃复合激光材料、光热敏折射率玻璃、耐辐射玻璃、大口径高性能法拉第旋光玻璃、谐波分离玻璃等特种光学玻璃和大模场光纤、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红外光纤及传像束等特种光纤为研究重点,以激光非线性光学、微纳光学、信息光子学、光谱成像、材料科学等学科为支撑,开展面向强激光驱动器工作物质及窗口材料、高性能光调制器件、超宽带大容量光通信基础材料与器件、微光子学与纳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本学科方向在新型激光材料与器件、光子晶体光纤和大模场光纤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方向的研究将为先进光学系统与工程的论证和设计提供创新思想;为解决我国光通信、核技术、电力、国防等重大领域的战略物资瓶颈,提供关键光学材料与纤维光学器件的支撑,提升我国光功能材料及器件方面的自主供给能力。8、先进激光技术及其应用先进激光技术是目前现代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一门应用需求很强的应用基础学科方向,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工业加工和国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有:(1)高可靠性、高光束质量激光放大技术和光束整形技术;(2)超短脉冲激光理论与实验研究、诊断技术及其应用;(3)光束合成技术理论与方法;(4)基于各种微纳结构功能光学器件的新型激光理论与实验研究。本学科方向在先进激光技术、新型激光器件、角选择滤波技术、光谱合成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方向的研究与控制技术相结合将提高我国的高功率激光技术、工业激光加工技术等等,对于科学研究、工业应用和国防研究具有积极地推进作用。9、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一门结合高功率激光技术和等离子体物理的基础学科方向,在科学研究、工业加工、聚变能源和国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有:(1)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诊断研究;(2)超短脉冲激光与低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3)飞秒脉冲激光淀积薄膜材料研究;(4)飞秒激光驱动的超快XUV/X光源和短波长相干辐射研究等等。本学科方向在超短脉冲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诊断、等离子体电子加速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方向的研究在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刻蚀、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10、半导体量子点技术传统量子点的制备有两种技术:自组织外延生长和衬底光刻后再外延生长。前者的优点是可以做到无缺陷,缺点是尺寸和空间分布非常随机和不均匀、不可重复,而后者与前者正好优缺点互换。直写激光干涉纳米光刻(DW-LIL)技术是无掩模、可直接刻写、高效率、图案程控变换、无接触、大面积、低成本和环境要求低的创新技术。其光刻图案是周期分布的。把DW-LIL+MBE(分子束外延)原位结合起来,克服所有缺点,吸取所有优点,使得无缺陷、长程有序的半导体量子点的生长成为可能。本方向主要研究:1、激光纳米光刻:利用高质量的紫外强激光相干,通过控制各相干光束的位相、入射角、入射空间分布,能够瞬间完成分辨率达到半波长分辨率、大面积的纳米光刻。2、半导体量子点:将激光纳米光刻技术与分子束外延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无缺陷、长程有序的半导体量子点的生长和研究。由于量子点所具有的量子尺寸约束、量子隧穿、库仑阻塞、量子干涉、多体关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明显,以及它在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高密度存储以及量子计算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优势,故在低维量子结构的研究中,对载流子施以尽可能多的空间限制,制备零维量子点结构并开发其应用,在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生命科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有眼光的企业家的高度重视。11、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与微纳米制造本研究方向是集机械、微电子、传感器、计算机、智能控制、通信与网络、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战略性高技术,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核心技术,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相关技术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在汽车、电子、石化、自动化等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向IC、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危险环境作业等非制造领域发展。以微纳制造、LED、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需求为背景,构建微纳米操作机器人研究平台,重点研究跨尺度纳米定位运动创成、操作机理、跨尺度三维图像信息检测与融合方法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建立面向纳米压印、纳米互连、微纳封装、生物微操作等精密作业装备原型。四.培养年限1、博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2、硕士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1、硕士生总学分30课程名称学分1、政治理论课3学分2、外国语6学分基础外语3学分应用外语3学分3、专业基础课15学分大类课程9学分跨大类课程3学分学术与实践活动3学分4、专业课(不少于2门)不少于6学分2、博士生总学分15课程名称学分1、政治理论课3学分2、外国语4学分基础外语2学分应用外语2学分3、专业基础课6学分大类课程3学分学术活动3学分4、专业课(不少于1门)不少于2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请见《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1、硕士生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要求阅读中国光学期刊网及中国期刊网相关专业电子期刊,如光学学报、中国激光、ChineseOpticalLetters等,SPIE系列,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全文电子刊,Elsevier,IEEE/IEEElectronicLibrary,WileyInterScience等主流出版社上相关的期刊论文。硕士生阅读书目:

序号著作或期刊名称作者或出版者备注1液晶与平板显示器技术高鸿锦,董友梅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2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崔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FoudametalsofMicrofabricationMarcMadouCRCPress,1997.4ThinFilmOpticalFiltersHAMacleodIOP,2001.5微光学与系统杨国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微光机电系统莫塔麦迪(美)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7Nano-and-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SergeyEdwardLyshevskiCRCPress,2001.8微硅机械加工技术埃尔温斯波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半导体集成光电子学W.T.Tsang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10光学原理(上下)波恩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1Microlithography:ScienceandTechnologyJ.R.SheatsTF-CRC,2007.12仿生智能纳米界面材料江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3PLASMONICS: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STEFANA.MAIERSpringerScience,2007.14FundamentalsofPhotonicsB.E.A.Saleh,M.C.TeichJohnWiley&Sons,199115LasersA.SiegmanUniversityScienceBooks,1986.16PhotonicCrystals:MoldingtheFlowofLightJ.D.Joannopoulos,R.D.Meade,J.N.WinnPrinceton17PrinciplesofNano-OpticsLukasNovotnyandBertHechtCambridge,2006.18纳米光子学帕拉斯·N·普拉萨德(美)西安交大出版社,2010.19固体激光工程W.克希耐尔(美),孙文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20FemtosecondlaserPulsesClaudeRulliereSpringer,1998.21非线性光纤光学G.P.Agrawal(美)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22PhotonicsandLasersRichardS.QuimbyAWiley-IntersciencePublication,JOHNWILEY&SONS,INC.,2006.23UltrafastfiberlasersLeNguyenBinhandNamQuocNgoYaylor&FrancisGroup,2011.24近代光学信息处理宋菲君,S.Juntamulia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5光学信息论陶纯堪,陶纯匡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6二元光学金国藩,严瑛白,邬敏贤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7光学全息及其应用于美文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28光学中的散斑现象-理论与应用J.W.Goodman著(曹其智、陈家璧译)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9近场光学显微镜及其应用张树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30光电检测技术曾光宇,张志伟,张存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1激光光电检测昌海宝主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32OpticalShopTestingDanielMalacara2007.33光学测试技术沙定国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4光学零件制造工艺学曹天宁等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2、博士生文献阅读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博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外文文献。要求阅读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光学期刊网,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全文电子刊,Elsevier,IEEE/IEEElectronicLibrary,WileyInterScience,SPIE系列等主流出版社上相关的期刊论文。博士生阅读书目:

序号著作或期刊名称作者或出版者备注1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崔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微光学元件、系统和应用赫尔齐克著,周海宪,王永年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3液晶与平板显示器技术高鸿锦,董友梅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4液晶物理学谢毓章等科学出版社,1998.5Micro-nanofabricationTechnologiesandApplicationsZhengCui20056FoudametalsofMicrofabricationMarcMadouCRCPress,1997.7ThinfilmopticalfiltersHAMacleodIOP,2001.8Handbookof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TechnologyRobertDoering,YoshioNishi9纳米光子学帕拉斯·N·普拉萨德(美)西安交大出版社,2010.10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等科学出版社,2011.11纳米结构:理论与模拟(影印版)狄奈许(Delerue.C.)科学出版社,2008.12微纳尺度制造工程(第3版)(英文版)斯蒂芬A·坎贝尔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3平板显示器技术发展田民波科学出版社,2010.14二维和三维视频处理及立体显示技术张兆杨科学出版社,2010.15微光学与系统杨国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6微光机电系统莫塔麦迪(美)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17TheMEMSHandbookMohamedGad-el-HakCRCPress,2002.18Nano-and-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SergeyEdwardLyshevskiCRCPress,2001.19NanophotonicsParasN.,PrasadA.JohnWiley&ConsInc.Publication.20微硅机械加工技术埃尔温斯波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1半导体集成光电子学W.T.Tsang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22TheFoundationsofVaccumCoatingTechnologyDonaldM.MattoxWilliamAndrewPublishing,2003.23SiliconPhotonicsLorenzoPavesiSpringer,2003.24光学原理(上下)波恩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5OpticalMaterialsJ.H.SimmonsAcademicPress,2000.26Microlithography:ScienceandTechnologyJ.R.SheatsTF-CRC,2007.27仿生智能纳米界面材料江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8PhysicalPropertiesandDataofOpticalMaterialsM.WakakiCRCPress,2007.29FountiersinSurfaceNanophotonicsD.L.AndrewsSpringer,2007.30衍射光学元件的计算机设计方法维克多索菲尔主编(金国藩、谭峭峰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31ThermalRadiationHeattransferSiegelandHowellMcGraw–Hill,NewYork32红外物理与技术徐淦卿,陈珏,程东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33OpticalShopTestingDanielMalacara200734现代光学应用技术手册(下册)王之江等第8篇第2章35光学非球面的设计、加工与检验潘君骅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36先进光学制造技术杨力科学出版社,2001.37现行光学元件检测与国际标准徐德衍等科学出版社,2001.38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冈萨雷斯(美)等著,阮秋琦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9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2版)寇戈,蒋立平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0机器人学导论(原书第3版)克来格(Craig,J.J)(美)著,贠超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1数字信号处理(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姚天任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2LasersA.SiegmanUniversityScienceBooks,1986.43PrinciplesofNano-OpticsLukasNovotnyandBertHechtCambridge,2006.44固体激光工程W.克希耐尔(美),孙文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45FemtosecondlaserPulsesClaudeRulliereSpringer,1998.46非线性光纤光学G.P.Agrawal(美)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47PhotonicsandLasersRichardS.QuimbyAWiley-IntersciencePublication,JOHNWILEY&SONS,INC.,200648UltrafastfiberlasersLeNguyenBinhandNamQuocNgoYaylor&FrancisGroup,2011.49GlassesForPhotonicsMasayukiYaman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50PhotoniccrystalfibersAndersBjarklev,AraceliSánchezBjarklev,JesBroeng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3.51激光材料干福熹,邓佩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2光学玻璃干福熹科学出版社,1980.53导波光学范崇澄,彭吉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54非线性光学原理沈元壤科学出版社,1987.55ADVANCEDMATERIALSWILEY-VCHFed.Rep.ofGermany56PlasmadiagnosticsW.Lochte-HoltgrevenAIPPress,1995.57PlasmaspectroscopyHansR.GriemMcGraw-HillBookCompany,1964.58ThephysicsoflaserinteractionWilliamL.Kruer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Inc.,1988.七、开题报告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的进行,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1、硕士生=1\*GB3①总体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要突出新见解和应用价值。=2\*GB3②学位论文选题具体要求学位论文要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科发展和导师科研任务,从学科的前沿课题、国家或地方重点科研任务和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应用型课题中选题;=3\*GB3③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论证:(1)选题的科学依据;(2)目的意义;(3)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5)课题条件;(6)实施方案;(7)预期目标;(8)进度计划等。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签字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以导师为主体的考核小组评审。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归档。评审要求:(1)文献综述(具有独立搜集资料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论述精辟、全面);(2)学术见解(把握学科前沿,学术思想开阔,选题新颖、合理,重点准确,预期目标得当);(3)实验研究方案(所选研究方法先进、适当,技术路线严密,措施得当,掌握技术资料准确,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合乎逻辑,有预见性,工作安排合理、紧凑);(4)表达能力(表述清楚、准确,能正确回答问题)。④硕士生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2、博士生=1\*GB3①总体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论文要突出创新性、先进性。=2\*GB3②学位论文选题具体要求学位论文要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科发展和导师科研任务,从学科的前沿课题、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重要应用前景的应用性课题中选题;=3\*GB3③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博士生于第二学期末分别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论证:(1)选题的科学依据;(2)目的意义;(3)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5)课题条件;(6)实施方案;(7)预期目标;(8)进度计划等。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签字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以导师为主体的考核小组评审。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归档。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改进,否则不得进入论文下一阶段。评审要求:(1)文献综述(具有独立搜集资料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论述精辟、全面);(2)学术见解(把握学科前沿,学术思想开阔,选题新颖、合理,重点准确,预期目标得当);(3)实验研究方案(所选研究方法先进、适当,技术路线严密,措施得当,掌握技术资料准确,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合乎逻辑,有预见性,工作安排合理、紧凑);(4)表达能力(表述清楚、准确,能正确回答问题)。④博士生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二年方可申请答辩。八、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的目的在于考查研究生在其研究方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和本学科学业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广度,以及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终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作出综合评定意见。1、硕士生①硕士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硕士生的中期考核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成立由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3-5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其中教授不少于1人。=2\*GB3②考核内容:考核小组应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审查该生入学以来的思想品德和表现,完成培养计划的情况,所修课程的成绩,完成学分的情况,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身心健康的情况,按照中期考核表的要求给出综合评价。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的情况,明确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对该生的分流建议:学习成绩合格,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的,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或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的,按照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处理意见。=3\*GB3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考核小组的建议提出审定意见。终止学习的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发给学习证书或证明。未经批准不参加考核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2、博士生=1\*GB3①博士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十月份)进行。博士生的中期考核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成立由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3-5位教授职称的专家(同一专业至少有二个以上研究方向)组成的考核小组,由1名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秘书。=2\*GB3②考核内容:参加考核的博士生须提交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小结,考核小组要对被考核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和成绩,科研能力,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准备不充分的可以申请延期开题,一般不超过一年),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试时间为二至三小时,考试既可以采用口试形式或笔试形式,也可以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但口试必须有记录,笔试必须有书面试题,考试委员会负责命题及评定成绩。③考核结果及处理:合格者继续做博士学位论文;不合格者不能继续作为博士生培养,应终止攻读博士学位,按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处理。九、学位论文要求1、硕士生=1\*GB3①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2\*GB3②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